系统总体方框图

系统总体方框图

系统总体方框图: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几例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几例(仅供参考) 1.普通机械式电饭煲简单的工作过程如下:接通电源,拨动杠杆按钮,给出做饭指令,磁钢吸合,拉住与之相连的杠杆,杠杆拨动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在杠杆的按压下接通加热回路,磁钢铝壳帽与锅底接触,开始加热。当饭熟时(不再有水的沸腾),锅底温度升高,磁钢温度达到150℃时失去磁性,在弹簧力作用下,杠杆下移,微动开关恢复常态,结束加热状态。此时电源仍是接通状态,由于双金属片温控器的作用,电饭煲进入保温状态(70度以下),这就是电饭煲接通电源后即使不按键也能得到温水的原因。但不按下杠杆按键则煮不熟饭。 由上面的工作过程可知,普通电饭煲虽然简单,但其控制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其工作流程为:给出“做饭”指令——进入加热状态——判断是否达到150度,没有达到,继续加热,如果达到,则进入保温状态。从这个流程知道,电饭煲的控制,从总体上说,仍是一个开环控制。因为,输入一个“做饭”指令,输出的就是“做饭”状态。如果输入的是“温水”指令,则输出的状态就是“温水”状态。即输入量和输出量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其局部环节还有反馈。其参考方块图如下: 3.宾馆、酒店的“自动叫醒服务系统”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 参考框图如下: 4.家用缝纫机的缝纫速度控制系统

缝纫机“转速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应该是“缝纫机”不应该是“机针”。对缝纫机来说,还有其它控制系统,如“针距控制系统”、“倒车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控制对象都是缝纫机。参考框图如下: 注:有些学生会认为这个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理由是人可以不断调整缝纫的转速。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它不是闭环的原因是:第一,它输入的转速不是恒定的,没法与输出转速进行比较。第二,“人”作为操作者,对控制系统施加控制指令的行为,不能视为“人作为某个环节参与了控制系统”。 5.走道路灯的声光控制系统 声光自动控制白炽灯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白天或夜晚光线较亮时,光控部分将开关自动关断,声控部分不起作用。当光线较暗时,光控部分将开关自动打开,负载电路的通断受控于声控部分。电路是否接通,取决于声音信号强度。当声强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路自动接通,点亮白炽灯,并开始延时,延时时间到,开关自动关断,等待下一次声音信号触发。这样,通过对环境声光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完成电路通断的自动开关控制。其声控部分的参考框图如下: 6.交通路口红绿灯自动控制(根据车流量大小改变红绿灯时间)系统 目前所用的交通路口的红绿灯控制系统一般都是按给定的时序来控制的,因此应该是开环控制系统,而不是闭环。对车流量因素的考虑,是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在设计给定时序时体现的。其参考框图如下: 当然有一点在注意,红绿灯的时间并不能完全靠车流量的多少来控制。对单个交叉口而言,当交通需求较小时,信号周期则应短一些,但一般不能少15秒,以免某一方向的绿灯时间小于15秒使车辆来不及通过路口影响交通安全;当交通需求较大时,信号周期则应长一些,但一般不能超过120秒,否则某一方向的红灯时间将超过60秒,驾驶员心理上不能忍受。当交通需求很小时,一般按最

过程控制系统第3章简单系统习题与解答

第3章习题与思考题 3-1.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 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 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是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3-2.什么叫直接参数和间接参数各使用在什么场合 解答: 如果被控变量本身就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则称为直接参数;如果被控变量本身不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但与其有一定的间接对应关系时,称为间接参数。 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尽量采用直接参数控制,只有当被控变量无法直接检测,或虽能检测,但信号很微弱或滞后很大,才考虑采用间接参数控制。 3-3.被控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被控变量的正确选择是关系到系统能否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它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1)被控变量应能代表一定的工艺操作指标或是反映工艺操作状态重要变量; (2)被控变量应是工艺生产过程中经常变化,因而需要频繁加以控制的变量; (3)被控变量应尽可能选择工艺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指标,当无法获得直接控制指标信号,或其测量或传送滞后很大时,可选择与直接控制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控制指标; (4)被控变量应是能测量的,并具有较大灵敏度的变量;

(5)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 (6)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3-4.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1)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 (2)操纵变量应是对被控变量影响诸因素中比较灵敏的变量,即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要大一些,时间常数要小一些,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 (3)操纵变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3-5.简述选择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目的,如何选择 解答: 其目的是使控制器、执行器、对象三个环节组合起来,能在控制系统中起负反馈作用。 一般步骤,首先由操纵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方向来确定对象的作用方向,然后由工艺安全条件来确定执行器(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最后由对象、执行器、控制器(调节器)三个环节组合后为“负”来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变送器总为正作用) “对象”ד执行器”ד控制器”=“负反馈” 3-6.被控对象、执行器、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各是怎样规定的 解答: 3-6答: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规定为:当操纵变量增加时,被控变量也增加的对象属于“正作用”的;反之,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对象属于“反作用”的。 执行器的作用方向由它的气开、气关型式来确定。气开阀为“正”方向;气关阀为“反”方向。 如果将控制器的输入偏差信号定义为测量值减去给定值,那么当偏差增加时,其

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及设计

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介绍了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和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内环;外环;增益;时间常数;对象;共振现象;积分饱和现象。 1、概述 1.1串级控制系统介绍 单回路控制系统只用一个调节器,调节器只有一个输入信号,即只有一个闭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能够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情况,譬如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决定了它很难控制,而工艺对调节质量的要求又很高;或者对调节对象的控制任务要求特殊,则单回路控制系统就无能为力了。另外,随着生产过程向着大型、连续和强化方向发展,对操作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参数间相互关系更加复杂,对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功能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为此,需要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他措施,组成复杂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是改善调节过程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厂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中,串级控制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复杂控制系统。 1.2 (简单控制系统) 图1.1是精馏塔底部示意图,在再沸器中,用蒸汽加热塔釜液产生蒸汽,然后在塔釜中与下降物料流进行传质传热。为了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需要把提馏段温度t保持恒定。为此,在蒸汽管路上装一个调节阀,用它来控制加热蒸汽流量。从调节阀动作到温度t发生变化,需要相继通过很多热容积。实践证明,加热蒸汽压力的波动对温度t的影响很大。此外,还有来自液相加料方面的各种扰动,包括他的流量、温度和组分等,它们通过提馏段的传质传热过程,以及再沸器中的传热条件(塔釜温度、再沸器液面等),最后也影响到温度t。当加热蒸汽压力较大时,如果采用图1.1所示的简单控制系统,调节质量一般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如果采用一个附加的蒸汽压力控制系统,把蒸汽压力的干扰克服在入塔前,这样也提高了温度调节的品质,但这样就需要增加一只调节阀并增加了蒸汽管路的压力损失,在经济上很不合理。 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串级控制,如图1.2所示。

常见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常见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 开环控制系统特征: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 输出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 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或元件; 执行器——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装置或元件;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装置或生产过程。 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影响被控量变化的因素;(输出量≠控制量,输出量=被控量) 1.自动门的控制系统 自动门工作过程: (1)当有人到达门前某一距离时,传感器感知,并发出“有人”的信号 (2)控制器接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经变换放大后传给电动机(这里的电动机叫做执行器,也称为驱动器); (3 )电动机根据传来的开门信号转动,门被打开(这里的门叫做被控制对象,也称为控制对 输入量 控制器 执行器 被控对象 输出量 (被控量) 控制量

象,简称对象) (4)控制器保持开门信号延迟后,自动发出关门信号,电动机反转,门重新关闭。自动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水泵抽水控制系统: 3.家用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人体 热辐射信号控制 电路 电机自动门 门的开 或关 转动 输入量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 输出量 控制量 输入量(接通电源) 控制器 (控制电路) 执行器 (水泵) 被控对象 (水管) 输出量 (水管排出水) 水流量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5.游泳池定时注水控制系统 6.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输入量) 天亮或暗的光信号 控制器 (控制电路) 执行器 (电动机) 被控对象 (窗帘) 输出量 (窗帘开或闭) 控制量(转动) 输入量 (有无声光信号) 控制器 (控制电路) 执行器 (触点延迟开关) 被控对象 (楼道灯) 输出量 (灯亮或灭)控制量(电流) 输入量 (设定注水的时间) 控制器 (定时器) 执行器 (进水门阀) 被控对象 (游泳池) 输出量 (游泳池的水位) 控制量(水流量)

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第一题 问:选择性控制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简述几种主要的抗积分饱和的措施。 答:选择性控制系统主要有被控变量的选择性控制系统和被控变量测量值的选择性控制系统两种类型。 被控变量的选择新控制系统,当生产处于正常情况时,选择其选择正常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送给执行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此时取代控制器处于开路状态。当生产过程处于非正常情况时,选择其选择取代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送给执行器,取代控制器代替正常控制器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此时正常控制器出去开路状态。当生产过程恢复正常时,通过选择器的自动切换,仍由原来的正常控制起来控制生产过程的进行。被控变量测量值得选择新控制系统,多个变送器共用一个控制器,选择器对变送器的输出信号进行选择。其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选出几个测量变送信号的最高或最低信号用于控制;二是为了防止仪表故障造成事故,对同一检测点采用多个仪表测量,选出可靠的测量值。 抗积分饱和的措施主要有:限幅法、外反馈法和积分切除法。

● 限幅法:用高低值限幅器,使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被限制工 作区间内,但这样有可能在正常操作中不能消除系统的 余差。 ● 外反馈法:采用外部信号作为控制器的积分反馈信号, 如此,当控制器处于开环状态时,由于积分反馈信号不 是输出信号本身,就不会形成对偏差的积分作用,从而 可以防止积分饱和现象的出现。 ● 积分切除法:当控制器被选中处于闭环状态时,具有比 例积分作用;若控制器未被选中处于开环状态时,将积 分作用自动切除,使之只有比例作用。这样既不会积分 饱和又能在小偏差时利用积分作用消除偏差。 第二题 问:分程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那些场合?请分别举例说明其控制过程,如何整定参数和投运? 答:分程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 用于扩大控制发的可调范围,以改善控制品质。 通常国产控制阀的可调比R 为30,在绝大部分场合下能满足生产要求。但有些场合要求可调范围很宽,此时一个控制法无法满足生产要求。这种情况下,可将两个口径不同的控制阀当做一个控制法使用,从而扩大可调范围。 如图,若m ax A C =4,100max B C ,且两阀的可调比相等,R=30,忽略大阀的泄漏量,当采用分程控制后,其最小流量为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及相关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及相关的实例 开环控制系统:不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当前控制的系统 举例:打开灯的开关——按下开关后的一瞬间,控制活动已经结束,灯是否亮起以对按开关的这个活动没有影响;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与希望值比较,并根据它们的误差调整控制作用的系统 举例:调节水龙头——首先在头脑中对水流有一个期望的流量,水龙头打开后由眼睛观察现有的流量大小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并不断的用手进行调节形成一个反馈闭环控制;骑自行车——同理不断的修正行进的方向与速度形成闭环控制 开环闭环的区别:1、有无反馈;2、是否对当前控制起作用。开环控制一般是在瞬间就完成的控制活动,闭环控制一定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可以借此判断。 手动控制系统:必须在人的直接干预下才能完成控制任务的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不需要有人干预就可按照期望规律或预定程序运行的控制系统 判断:骑自行车——人工闭环系统,导弹——自动闭环系统,人打开灯——人工开环系统,自动门、自动路灯——自动开环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9例 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1、水泵抽水控制系统 2、家用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3、宾馆自动门控制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5、游泳池定时注水控制系统 6、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8、自动升旗控制系统 9、宾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10、宾馆自动叫醒服务系统 11、活动猴控制系统 13、家用缝纫机缝纫速度控制系统 14、普通电风扇控制系统 15、普通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16、手电筒控制装置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经典的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2例

经典的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2例 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由信号正向通路和反馈通路构成闭合回路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反馈控制系统。 基于反馈原理建立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谓反馈原理,就是根据系统输出变化的信息来进行控制,即通过比较系统行为(输出)与期望行为之间的偏差,并消除偏差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 闭环电子控制系统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它的核心是电子技术; (二)有反馈。反方把人划入控制系统,这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就不单单是电子技术,故不能称为闭环电子控制系统。但因为存在反馈,可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同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闭环控制具有一系列优点。在反馈控制系统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只要被控制量偏离规定值,就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因此,它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对元件特性变化不敏感,并能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但反馈回路的引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增益选择不当时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为提高控制精度,在扰动变量可以测量时,也常同时采用按扰动的控制(即前馈控制)作为反馈控制的补充而构成复合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框图 给定量

一、家用压力锅工作原理 二、投篮 三、供水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四、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五、抽水马桶的自动控制系统 六、花房温度控制系统 被控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七、夏天房间温度控制系统 八、家用电饭锅保温控制系统 九、家用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 给定量 被控量 房内实给定量 被控量 控制量 给定量 被控量 控制量

十、宾馆使用多台热水器串联电辅助加热自动控制系统 十一、粮库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十二、自动保温电热水壶控制系统 被控量 给定量 被控量 冰箱实 给定量 被控量 粮库内 给定量(设定控制量

常见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常见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 响。开环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开环控制系统特征:递。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控制量输入量 输出量控制器执行 器被控对象(给定量)(被控量) 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输出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或元件;执行器——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装置或元件;被控对象——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装置或生产过程。输出量=(输出量≠控制量,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影响被控量变化的因素;被控量) 1.自动门的控制系统 自动门工作过程:)当有人到达门前某一距离时,传感器感知,并发出“有人”的信号(1(这里的电动机叫做执行器,经变换放大后传给电动机(2)控制器接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也称为驱动器))电动机根据传来的开门信号转动,门被打开(这里的门叫做被控制对象,也称为控制对3(象,简称对象))控制器保持开门信号延迟后,自动发出关门信号,电动机反转,门重新关闭。(4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控制量 转动控制人体门的开电机自动门电路热辐射信号或关 输出量被控对象输入量执行器控制器 2.水泵抽水控制系统: 水流量 控制器执行器输入量输出量被控对象 (控制电路)(水泵)(接通电源)(水管排出水)(水管) 3.家用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6.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7.公园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

8.自动升旗控制系统 9.宾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宾馆自动叫醒服务系统 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11.

过程控制系统第章简单系统习题与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第章简单系统习题与解答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3章习题与思考题 3-1.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 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 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是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转换为一种特定输出信号。 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3-2.什么叫直接参数和间接参数各使用在什么场合 解答: 如果被控变量本身就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则称为直接参数;如果被控变量本身不是需要控制的工艺指标,但与其有一定的间接对应关系时,称为间接参数。 在控制系统设计时,尽量采用直接参数控制,只有当被控变量无法直接检测,或虽能检测,但信号很微弱或滞后很大,才考虑采用间接参数控制。 3-3.被控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被控变量的正确选择是关系到系统能否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它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1)被控变量应能代表一定的工艺操作指标或是反映工艺操作状态重要变量; (2)被控变量应是工艺生产过程中经常变化,因而需要频繁加以控制的变量; (3)被控变量应尽可能选择工艺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指标,当无法获得直接控制指标信号,或其测量或传送滞后很大时,可选择与直接控制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控制指标; (4)被控变量应是能测量的,并具有较大灵敏度的变量; (5)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 (6)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3-4.操纵变量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 (1)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 (2)操纵变量应是对被控变量影响诸因素中比较灵敏的变量,即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要大一些,时间常数要小一些,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 (3)操纵变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 3-5.简述选择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目的,如何选择

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画出一般串级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 答:串级控制系统是由其结构上的特征而得名的。它是由主、副两个控制器串接工作的。 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给定值,副控制器的输出去操纵控制阀,以实现对变量的定值控制。 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合? 答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 (1)在系统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 (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 (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 (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剧变量应如何选择? 答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 (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化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化; (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含系统的主要干扰; (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 (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 4.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 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稳定主变量,使之等于给定值,而主变量就是主回路的输出,所以说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的输出是副变量,副回路的给定值是主控制器的输出,所以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不是要求不变的,而是要求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5.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一]

4.2 .1 《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说明】 (一)本节在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的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的第1课时。从总体上看,“控制与设计”这个单元按照控制的手段——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这样的思路来组织教材内容。上节课让学生对控制手段和控制应用有所了解,下节课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因此,本课教学非常关键,是承上启下的核心内容。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控制”一词并不陌生,经常提到控制温度、控制时间、控制音量、控制亮度、控制电流等。在生活、学习中,学生对控制形成了或多或少的感性认识,这些认识仅限于表面现象,对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并没有进行过深入思考和研究。但学生毕竟也经常进行控制操作,对控制有一些体会,在物理等学科中学习了电子、传感器基础知识,具有观察和使用简单控制系统的生活体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为学生寻找教材以外的案例提供了条件,为学生配合教师教学提供了可能。 (三)本节整体教学思路 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对后面的闭环控制和控制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所以这节的教学一定要落实到位,使学生真正吃透和理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典型实例详细分析,使学生对实例中的控制过程和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从中抽取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学生自然也明白了。 对于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的作用,学生一般不难理解,但对于它们的工作原理,学生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也极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这些疑问。对于疑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是学生技术素养提高的一个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质疑的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准备。 在“技术与设计1”中曾提出“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笔者认为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予以回溯,因为作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单就传感器来讲,就可能涉及光、声音、射线、压力、温度、化学成分等,回扣这一内容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技术需要综合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二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强化通用技术课程和其他领域课程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应当避免“纸上谈兵”。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教学设施资源,或通过自制或改制教具,尽量创造条件,利用实物展开教学。比如:声控自动门、游泳池注水系统等。利用这些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程控制系统》作业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思考题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绘制其结构方框图。 串级控制系统是由两个控制器的串接组成,一个控制器的输出做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两个控制器有各自独立的测量输入,有一个控制器的给定由外部设定。 2.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 多了一个副回路,形成双闭环。特点:主控制器输出改变副控制器的设定值,故副回路构成的是随动系统,设定值是变化的。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入了一个副回路,不仅能及早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而且又能改善过程特性。副调节器具有“粗调”的作用,主调节器具有“细调”的作用,从而使其控制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存在一个副回路而具有较强的抑制扰动的能力? ①副回路的快速作用,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快速地克服,减小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 ②引入副回路,改善了副对象的特性(减小副对象的相位滞后),提高了主回路的响应速度,提高了干扰的抑制能力; ③副回路可以按照主回路的要求对副变量进行精确控制; ④串级系统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4.串级控制系统在副参数的选择和副回路的设计中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①将主要干扰包括在副回路; ②副回路尽量包含多的干扰; ③为保证副回路的快速响应,副对象的滞后不能太长; ④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将具有非线性时变部分包含于副对象中; ⑤需要对流量实现精确的跟踪时,将流量选为副对象。 5.串级控制系统通常可用在哪些场合? * 应用于容量滞后较大的过程 * 应用于纯时延较大的过程 * 应用于扰动变化激烈而且幅度大的过程 * 应用于参数互相关联的过程 * 应用于非线性过程 6.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绘制前馈控制系统结构方框图。 前馈: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动作“及时” ; ?只要系统中各环节是稳定的,则控制系统必然稳 定; ?具有指定性补偿的局限性;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

1.闭环控制系统分为几种类型?每种代表什么含义? 答:(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程序控制系统,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 (3)随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2.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作出简单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和被控过程等环节组成。 3.什么是气开式调节阀?什么是气关式调节阀?其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气开式: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时,阀开始打开,也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打开,无信号压力时阀关。气关式则反之,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 原则:主要是考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安全生产的需要。a、考虑事故状态时人身、工艺设备安全。b、考虑事故状态下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产品质量。c、考虑介质的性质。 4.根据流量特性曲线,分别写出其对应的流量特性。 答: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 直线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时常数。 对数特性是指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节阀的放大系数是变化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抛物线特性是指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此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化很小,故称快开特性。 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球阀的流量特性在中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 5.什么是积分饱和现象?防止积分饱和的措施都有哪些? 所谓积分饱和现象是指若系统存在一个方向的偏差,PID控制器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的不断累加而加大,从而导致u(k)达到极限位置。此后若控制器输出继续增大,u(k)也不会再增大,即系统输出超出正常运行

简单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受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机构(控制阀)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一、被控变量的选择 被控变量选择方法 方法一:选择能直接反映生产过程中产品产量和质量又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直接参数法。 方法二:选择那些能间接反映产品产量和质量又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对应关系、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称为间接参数法。 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 1. 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变量。 2. 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变量时,可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并满足如下条件的间接参数为被控变量。 ⑴满足工艺的合理性 ⑵具有尽可能大的灵敏度且线形好 ⑶测量变送装置的滞后小。 二、操纵变量的选择 选择操纵变量,就是从诸多影响被控变量的输入参数中选择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而且可控性良好的输入参数,作为操纵变量,而其余未被选中的所有输入量则视为系统的干扰。 1. 对象静态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KO应适当大些。 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 f越小越好。Kf小表示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小,系统可控性好。 小结:选择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时,从静态角度考虑,在工艺合理性的前提下,扰动通道的放大倍数Kf越小越好,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希望适当大些,以使控制通道灵敏些。 2. 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对象的动态特性一般可由时间常数T和纯滞后τ来描述。 设扰动通道时间常数为Tf,纯滞后为τf;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为To,纯滞后为τo。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⑴对扰动通道特性的影响 Tf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方式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特点; 3.分析典型案例,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4.学会用框图来归纳控制系统实例的基本特征,逐步形成理解和分析简单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第二节的内容,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控制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方式以及两种重要的控制系统: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并熟悉它们工作原理和作用。 生活中不乏简单控制系统的应用,人们对此往往象看待日出日落一类自然景色般的习以为常。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用控制的思维看周围的存在,分析其道理,理解其基本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实例分析入手,归纳出对控制系统的一般认识,以及根据控制系统方式分类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两类,并侧重对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方框图、重要参数进行分析。本课要解决的重点是: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用方框图描述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和分析了控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获得了有关控制及其应用的初步感性认识和体验,但是对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和工作机理还缺乏了解,他们对进一步了解控制系统的知识是有探究的欲望的。结合前面的应用案例分析,进一步分析案例中控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有怎样的工作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四、教学策略: 1. 教法: 本章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采用“案例情景—机理分析—总结归纳-认识提升”的模式展开。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教与学置于具体的案例情景当中,通过丰富而贴近生活的案例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升华过程。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本着“回想—分析—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2. 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特别是引导学生会学用系统框图来抽象概括控制系统、帮助分析和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相关图片资料、技术试验工具、材料等

自动控制理论系统框图

1、图1是一个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自动控制器通过比较实际液位与希望液位来调整气动阀门的开度,对误差进行修正,从而达到保持液位不变的目的。 (1)画出系统的控制方框图(方框内可用文字说明),并指出什么是输入量,什么是输出量。 (2)试画出相应的人工操纵液位控制系统方块图。 解: (1)系统控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如图所示,输入量:希望液位;输出量:实际液位。 (2)相应的人工操纵液位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2所示。

希望液位实际液位 肌肉、手阀门水箱 眼睛 图2 脑 2、图2是恒温箱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要求:(1)指出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以及各部件的作用,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2)当恒温箱的温度变化时,试述系统的调节过程; (3)指出系统属于哪种类型? 图2 温度控制系统解:(1)被控对象:恒温箱;被控量:温度; 电阻丝:加热;热电偶:测温;电位器:比较;电压放大、功率放大:误差信号放大; 电机、减速器、调压器:执行部件。电机 减速器 调压器

(2)设给定温度T0,当T>T0时,e<0,电机反转,调压器给出电压下降,恒温箱温度T 下降;反之,当T0,电机正转,调压器给出电压上升,恒温箱温度T 上升。 (3)系统属于恒值控制系统。 3、 图3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1) 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3放大器 伺服电动机 绞盘 关门开关 开门开关 门 u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1)工作原理: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位器桥式测量电路产生一个偏差电压信号。此偏差电压经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使桥式测量电路重新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开门开关自动断开。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伺服电动机反向转动,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关闭,从而实现远距离自动控制大门开启的要求。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框图

2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框图 以上所列举的控制系统都属于简单控制系统,与其他任何的控制系统相同,这些控制系统均由下列基本单元组成。 ○1被控对象(也称被控过程)是指被控制的生产设备或装置。针对以上三例,分别是液罐、蒸汽加热器、气罐系统。 ○2测量变送器用于测量被控变量,并按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依据电器标准的不同,常用的标准信号包括:0—10mA DC信号(DDZ 二型仪表)、4—20mA DC信号(DDZ 三型仪表)、0.02—0.10MPa气动信号等。 ○3执行器常用的是控制阀。它接受来自控制器的命令信号u,用于自动改变控制阀的开度。如例1中,控制器通过改变出水阀门的开度以调节水量Q。,最终达到克服外部扰动对被控变量h的影响。 ○4控制器(也称调节器)它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信号e(t),并按一定的规律给出控制信号u(t),对于工业中常用的各类控制器,其输入输出信号大都为标准的电流信号,如DDZ三型仪表的4—20mA DC信号。 通常,用文字叙述的方法来描述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较为复杂,而在过程控制实践中常常采用直观的方框图来表示。如图1.1.5为液体储罐液位控制对应的方框图,一般的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可用如图1.1.6所示的方框图来表示方框图中每一条线代表系统中的一个信号,线上的箭头表示信号传递的方向;每个方块代表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它表示了其输入对其输出的影响。方框图可以把一个控制系统变量间的关系完整的表达出来。 3 过程控制的术语 ○1被控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CV)也称受控变量或过程变量(Process Variable,PV)。他是指被控对象需要维持在其理想值的工艺变量,如上述各例中的夜罐液位、换热器工艺介质出口温度、罐内压力。在过程控制中常用的被控变量包括:温度、压力/差压、液位/料位、流量、成分含量等实际物理量。有时,也可以用过程变量的检测电信号来表示被控变量,该测量信号称为过程变量的测量值(Measurement)。 ○2设定值(Setpoint,SP),也称给定值(Setpoint Value,SV)。它是指被控变量要求大大的期望值。作为控制器的参考输入信号,设定值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起对应的电量或相对百分比来表示,以便于与被控变量的测量值进行比较。 ○3操作变量也称操纵变量(Manipulated Variable,MV)。通常是由执行器控制的某一工艺介质流量。操纵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要求直接、灵敏、快速。以图1.1.3所示的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为例,其操作变量为蒸汽流量,它对被控变量(流体出口温度)的影响方向为“正作用”,即:蒸汽量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均使流体出口温度增加;此外,由于蒸汽冷凝所放出的大量潜热,使操作变量对被控变量的作用非常灵敏。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文献对“操作变量”与“工作变量”不加区分。在过程控制领域,“控制变量”通常指控制器色输出电信号,即执行器的输入信号;而“操作变量”往往指某一执行器可控制、对被控变量有直接影响的物理量,最常见的是一些工艺介质流量。 ○4扰动变量(Disturbance Variable,DVs)也称干扰变量或简称扰动,是指任何导致被控变量偏离其设定值的输入变量,对于图1.1.3所示的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其扰动变量包括:蒸汽的阀前压力、工艺介质的进料流量、进料温度与组成等;同样,对于图1.1.4所示的储罐压力控制系统,其扰动变量包括:控制阀前压力、出口压力、出口阀开度等。对于控制系统而言,扰动主要来源于扰动变量的动态变化。 1.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以按被控变量来分类,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控制系统。也可以按控制器具有的控制规律来分类,如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

自动控制理论系统框图

1、图1就是一个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自动控制器通过比较实际液位与希望液位来调整气动阀门的开度,对误差进行修正,从而达到保持液位不变的目的。 (1)画出系统的控制方框图(方框内可用文字说明),并指出什么就是输入量,什么就是输出量。 (2)试画出相应的人工操纵液位控制系统方块图。 解: (1)系统控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如图所示,输入量:希望液位;输出量:实际液位。 (2)相应的人工操纵液位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2所示。 2、图2就是恒温箱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要求:(1)指出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以及各部件的作用,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2)当恒温箱的温度变化时,试述系统的调节过程; (3)指出系统属于哪种类型? 图2 温度控制系统 解:(1)被控对象:恒温箱;被控量:温度; 电阻丝:加热;热电偶:测温;电位器:比较; 电压放大、功率放大:误差信号放大; 电机、减速器、调压器:执行部件。 (2)设给定温度T0,当T>T0时,e<0,电机反转,调压器给出电压下降,恒温箱温度T下降;反之,当T0,电机正转,调压器给出电压上升,恒温箱温度T上升。 (3)系统属于恒值控制系统。 3、图3就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电机 减速器 调压器

(1) 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 3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1)工作原理: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位器桥式测量电路产生一个偏差电压信号。此偏差电压经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使桥式测量电路重新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开门开关自动断开。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伺服电动机反向转动,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关闭,从而实现远距离自动控制大门开启的要求。 (2)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 :

常见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知识讲解

常见开环控制系统方 框图

常见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 开环控制系统特征: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 输出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 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或元件; 执行器——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装置或元件;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装置或生产过程。 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一般是影响被控量变化的因素;(输出量≠控制量,输出量=被控量) 1.自动门的控制系统 自动门工作过程: (1)当有人到达门前某一距离时,传感器感知,并发出“有人”的信号 (2)控制器接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经变换放大后传给电动机(这里的电动机叫做执行器,也称为驱动器); (3)电动机根据传来的开门信号转动,门被打开(这里的门叫做被控制对象,也称为控制对象,简称对象) (4)控制器保持开门信号延迟后,自动发出关门信号,电动机反转,门重新关闭。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人体 热辐射信号 控制 电路电机自动门 门的开 或关 转动 输入量执行器被控对象 输出量 控制量 输入量 (给定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 输出量 (被控 控制量

2.水泵抽水控制系统: 3.家用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输入量 (接通电 控制器 (控制电 路) 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 水流量 (输入量)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 控制量(转

5. 6.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7.公园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 输入量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 控制量(电 输入量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 控制量(水流 输入量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 控制量(水流

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实施与整定

实验内容: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实施与整定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分析分别用P、PI和PID调节时的过程图形曲线。 3、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投运和无扰动切换方法。 4、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验设备】 1、A3000-FS现场总线型过程控制现场系统 4套 2、A3000-CS上位控制系统 4套 【实验原理】 1、控制系统结构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实验,定性分析P、PI和PID控制器特性。控制逻辑如图3-1所示: 图3-1 单容下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系统实验 水流入量Qi由调节阀u控制,流出量Qo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使用P、PI 、PID控制,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2、控制系统方框图 如图3-2所示: 图3-2 单容下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统方框图 3、控制系统接线表 表3-1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系统连接 (1)在A3000-FS上,打开手动调节阀JV201、JV206,调节下水箱闸板开度(可以稍微大一些),其余阀门关闭。 (2)在A3000-CS上,将液位差压变送器的输出连接到AI0,AO0端口,即连接到电动调节阀

上。 (3)打开A3000电源。在A3000-FS上,启动右边水泵。 (4)启动计算机组态软件,进入实验系统选择相应的实验。启动控制器,设置各项参数,将控制器的“手动-自动”切换开关置相应的位置。 2、控制器参数整定 用临界比例度法去整定PID调节器的参数是既方便又实用的。它的具体做法是:待系统稳定后,逐步减小控制器的比例度δ(即1/KC),并且每当减小一次比例度δ,待被控变量回复到平衡状态后,再手动给系统施加一个5%~15%的阶跃扰动,观察被控变量变化的动态过程。若被控变量为衰减的振荡曲线,则应继续减小比例度δ,直到输出响应曲线呈现等幅振荡为止。如果响应曲线出现发散振荡,则表示比例度调节得过小,应适当增大,使之出现等幅振荡。 在如上图所示的系统中,当被控变量作等幅荡时,此时的比例度δ就是临界比例度,用δk 表示之,相应的振荡周期就是临界周期Tk。 3、控制系统的投运及运行 (1)设置好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和P,I,D参数; (2)按无扰动切换的要求将控制器从“手动”入“自动”状态。 (3)控制器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系统的运行情况: P控制算法 ①设置P参数(δ),I参数(Ti)设置到最大,D=0(即Td=0)。观察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曲线,待被控变量基本稳定于给定值后,可以开始加干扰实验。 ②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在纯比例的基础上加扰动,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实现)。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 ③减小δ重复步骤1,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④增大δ重复步骤5,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⑤选择合适的δ,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同样可以得到一条过渡过程曲线。 注意:每当做完一次实验后,必须待系统稳定后再做另一次实验。 PI控制算法 ①在比例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加入积分作用,即把Ti由最大处设定到中间某一个值,观察被控制量是否能回到设定值,以验证PI控制下,系统对阶跃扰动无余差存在。 ②固定比例δ值(中等大小),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阶跃扰动后被控变量的输出波形, ③固定于某一中间值,然后改变δ的大小,观察加扰动后被控变量输出的动态波形,超调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