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王桂娟

2010年10月

除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学情分析:

小学生年龄还小应慢慢引导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难点: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组织学生开火车背口诀。奖励两名学生共6枝铅笔。

A B

1枝5枝

师:A会怎么样?

生:不高兴

师:A为什么不高兴啊?

生:因为A分到的少,B分到的多。

结果:A非常的不高兴。

第二次是这样分给它们的:

A B

2枝4枝

师:A会怎么样?

生:不高兴

师:A为什么不高兴啊?

生:因为A分到的少,B分到的多。

结果:A还是不高兴。

请一个同学上来分。

第三次是这样分的:

A B

3枝3枝

师:这次A和B会怎么样?

生:都非常高兴。

结果:这次分完了两个人都非常的高兴。

师:为什么老师前两次分铅笔,A都不高兴,而第三次A和B就都十分高兴了呢?

生:因为第三次给A和B分得的铅笔的支数一样。

师:对,因为第三次分,两人分到的同样多。

引导思考:你认为那种分法最合适?为什么?

导语:今天我们就学习怎样把一些东西分得同样多,让大家都高兴,和把东西分得同样多该用什么数学方法表示。

二、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一)课前预习,交流汇报

1.出示预习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情境图,交流自己的收获。(附:预习学案)

1.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准备了什么食物?遇到了什么问题?

2.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吗?

3.怎样就是平均分呢?举例说明。

2.全体交流,汇报发现。

? 1.熊猫是怎样分竹笋?

? 2.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 3.每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 4.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平均分

1.课件演示(猴妈妈分桃子的画面)

猴妈妈要把6个桃子分给三个猴宝宝,怎样分最公平?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卡片,放在自己的桌上把它分成3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呢,分分看。

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

学生摆完后,教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师:它们同样多吗?

生:同样多。

师: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2.师课件出示: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师:那我们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边展示课件边讲解。

师:几个正方体?

生:8个正方体

师:分成几份:

生:平均分成4份。

师:怎样分?

生:平均分。

师:该怎样平均分呢?我们看课件展示。

师:每份几个?

生:每份2个。

生: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衔接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那我们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该用什么数学方法表示呢?

⑵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表示的意义。

师: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计算。

(板书:除法)

师:你们原来知道除法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今天就带你们认识了除法。

(板书:的初步认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件展示除号。

师:指“÷”这就是除号。那除号该怎么写呢?

教师示范书写: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师:除号就表示平均分。

师:“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份2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边展示课件边写)

师:要分的桃是几个?

生:6个。

师:“6”是要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

师:把6平均分成几份?

生:3份。

师:“3”是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面;

师:每份是几?

生:2个。

师:“2”是每份的个数,写在等号后面。

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齐读:读作6除以3等于2,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请学生个别说这个除法算式读作什么,表示什么。

衔接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该用除法计算,我们也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和所表示的意义。下面王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三、课堂检测

1.课件演示

哪一组是平均分?

2. 学生操作

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3.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去分。分完后写出这个除法算式,读出除法算式,再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老师要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给我们班的6位同学。谁会分?请同学来分香蕉。并请学生说出算式。

四、小结,谈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从动手分东西,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及表示的意义。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附: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每份同样多平均分

6÷3=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