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评价课程设计

危险评价课程设计
危险评价课程设计

西铁桥加油站的安全评价

【摘要】安全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本文即是运用安全评价法对一加油站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查找和分析其存在的隐患,计算其爆炸破坏半径等,并用危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计算其危险等级。

【关键词】安全评价加油站辨识危险等级

【Abstract】the safety assessment is implementing the system safety for the purpose,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systems exist danger, hazard factors of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judgement system accident and occupational hazard the possibilities and severity, constituting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is essay is to use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 of a gas station evaluation model, through the search and analyzing the existing hidden trouble, we calculated the explosive destruction radius, and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such as evaluation, calculates the dangerous level .

【Key words】safety evaluation gas station identification dangerous level

目录

1 前言 (1)

2 加油站概述 (2)

2.1 加油站基本简介 (2)

2.2加油站安全保障及管理现状 (2)

2.3 加油站设备及工艺流程 (3)

2.2.1 加油站的压力容器设备 (3)

2.2.2 加油站的消防设备 (4)

2.3 工艺流程 (4)

3 危险源辨识 (5)

3.1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及主要内容 (5)

3.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6)

3.3西铁桥加油站油品危险因素分析及危险辨识 (7)

3.3.1 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7)

3.3.2 加油站危险源辨识 (8)

4 伤害—破坏作用及事故严重度 (10)

4.1 泄漏燃爆伤害—破坏作用计算 (10)

4.2 事故严重度计算 (11)

5 控制事故的对策措施 (12)

5.1 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12)

5.2提高管理水平 (12)

5.3提高事故防范水平 (13)

5.3.1经营和储存场所的防范措施 (13)

5.3.2电气装置的防范措施 (13)

5.3.3消防器材的防范措施 (14)

6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1 前言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略带臭味的无色可燃气体,石油产品之一, 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与汽油动力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可以减少多达93%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3%的氮氧化物和50%活性烃气的排放量。其次,更安全更便宜。天然气汽车的燃料储罐比汽油或柴油罐更厚、更结实。天然气易于使用,且储量丰富。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由天然气所得的液化气的成分基本不含烯烃。

由于石油资源日渐枯竭和天然气气田的不断发现和探明,天然气的应用将逐渐显示其重要地位,专家称,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世纪。但是,在人们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的今天,加气站发生的事故也越来越多易发的加气站的事故有天然气泄露、压缩机汽缸冲顶爆炸,加气站燃气瓶爆炸、出租车燃气瓶爆炸等事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已危机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国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同时还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保护环境是贯彻实践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其主要目标是降低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净化空气。其有效解决方式是在公交汽车和出租车领域内发展天然气汽车。其配套设施汽车用加气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衡阳市西铁桥加油站位于衡阳市中心地区,对其进行全面安全评价显得十分必要。需对该加油站进行一定的安全评价。因此收集该加油站现场的安全管理方法和采用的安全技术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运用安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安全管理的手段进行分析,评价其爆炸事故的危害性,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整改方案或防范措施。所以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加油站概述

2.1 加油站基本简介

衡阳市西铁桥加油站于2000年1月24号注册成立,是中国石化集团的下属单位。加油站主要经营汽油、柴油、润滑油,注册员工为13人。现加油站有三个储油罐,单个储存量为 30 m3,分别用以储存93#,97#,及普通柴油,总容积为75m3,单罐容积小于等于50 m3,四个双枪加油机,属于二级加油站(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专业从事汽油柴油的加油工作。

该加油站占地面积1730m2,其中储存区210m3,营业门面615m3,生活区166m2,该加油站位于蒸阳南路新家村28,前方和右侧均为通往市区公路,后方有正在施工的高楼,左侧和左后方均为居民区,附近多为居民,车流量、人流量大。该加油站的平面图如下图1所示:

图1西铁桥加油站的平面

2.2加油站安全保障及管理现状

该加油站作为一个存在重大危险隐患的场所,同时其地方位置刚好处在人流

量、车辆量大,居民区分布较密集的地地域,因此其安全管理及其重要。

在管理制度方面,在加油站内部挂有安全生产保障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但是在与员工交流时,该加油站在执行安全制度方面,还有所欠缺,还应该加强。

就安全培训方面,该加油站负责人及营业员参加过相关的安全培训,但是配送工人却没有,而在储存区的操作主要由配送工人完成。

就安全标识方面,在整个加油站内设有发现在禁烟,禁明火等标识。但在实际管理中,并未得到落实。

2.3 加油站设备及工艺流程

2.2.1 加油站的压力容器设备

工业生产中具有特定的工艺功能并承受一定压力的设备,称为压力容器。为了与一般容器(常压容器)相区别,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才称之为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9.8104Pa(1Kgf/cm2);

(2)容积≥25L,且工作压力与容积之积≥200L.Kgf/cm2(1960104L.Pa);(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该加油站的压力容器设备为埋地油罐,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加油站的等级按油罐容量的规模划分为三个等级,见下表一。西铁桥加油站现加油站有三个储油罐,单个储存量为 30 m3 ,分别用以储存93#,97#,及普通柴油,总容积为75m3,单罐容积小于等于50 m3,四个双枪加油机,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专业从事汽油柴油的加油工作。,由此判断此加油站的规模为二级。

表1 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2.2.2 加油站的消防设备

加油站一般所采用的消防设备有:消防栓、消防结合器、消防水枪、消防水带、干粉灭火器等。此加油站的消防设备为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以及消防栓,并设有消防柜。加油站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器材的配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座加油岛应设置2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每台加油机应设1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6L手提式高效化学泡沫灭火器。但加油机总数超过6台时,仍按6只设置。这些灭火器应集中存放在站房前。

(3)埋地或地上卧式油罐应设置1台70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1台100L 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4)一、二级加油站应备5块石棉被、2 立方砂子、5把铁锹。三级加油站应备石棉被2块

2.3 工艺流程

本加油站采用国内外通行的成品油流程及加油工艺,即成品油从批发库经油罐车运输至加油站,通过卸油管将油品卸至埋地油罐。加油时,油品从埋地油罐经管道、自吸加油机、自封式加油枪给车辆加油。成品油流程及加油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2 加油工艺流程图

3 危险源辨识

3.1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及主要内容

危险源辨识也是一个对生产系统的深入认识的过程,主要是辨识系统中存

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的一般过程(如图3)。

图3 危险辨识的一般过程

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该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下面存在的危险源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1)厂址及环境条件: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

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厂区平面布局:

1)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2)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卸载区、厂区码头。(3)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

(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生产设备、装置:

1) 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2)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3)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4)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5)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3.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工人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因此,危险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前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并由它确定后者的范围,所以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十分重要。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应用的范围。下面介绍几种可用于建立体系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①询问、交谈对于组织的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从指出的危害中,可初步分析出工作所存在一、二类危险源。

②现场观察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了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③查阅有关记录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④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组织存在的危险源。

⑤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⑥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缩写为SCL)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⑦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缩写为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它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风险的对策。

⑧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缩写为ETA)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正常)”或“失败(失效)”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的方法,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各环节事件的分析,可辨识出系统的危险源。

上述几种危险源辨识方法从着入点和分析过程上,都有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所以,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一种方法,还不足以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

3.3西铁桥加油站油品危险因素分析及危险辨识

3.3.1 加油站危险因素分析

西铁桥加油站是从事汽油、柴油、润滑油(脂)及其它石油产品的经营场所,站内一般都明确分经营区、储油区和辅助作业区。

石油是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物。主要由碳、氢、硫、氮、氧等五种元素组成。各元素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原油是一种呈褐色的粘性易燃液体。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叫天然石油,从煤和油母页岩中经干馏、高压、加氢合成反应而获得的叫人造石油。汽油、煤油、柴油以及各种润滑油都是石油产品,由原油经过蒸馏和精制加工而成。

石油产品通常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1)易燃性

油品具有易燃烧的特点,因而也潜在火灾危险,其易燃性以闪点表示,一般闪点都比较低,所以平常接触明火即燃。

(2)易爆性

油品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比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火即爆炸。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的油品,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3)蒸发性

油品尤其是轻质油品具有容易蒸发的特性。汽油在任何气温下都能蒸发,1㎏汽油大约可以蒸发为0.4 m3的汽油蒸气,煤油和柴油在常温下只是蒸发得慢些,润滑油的蒸发量则比较小。密度越小的油品其蒸发就越快,闪点亦越低,因此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在运输、装卸、储存、灌注轻质油品时,应采取一切技术措施,减少油气蒸发。

(4)毒害性

油蒸气经口、鼻进入呼吸系统,能使人体器官受伤害,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如空气中油蒸气的含量为0.28%时,经过12—14min,人便会感到头晕;如含量达到1.13%—2.22%时,人会发生慢性中毒,感到难以支持,当油蒸气含量更高时,可引起窒息,甚至有生命危险。

油蒸气的慢性中毒会使人产生头昏、疲倦、嗜睡等症状。经常与油品接触的皮肤会产生脱脂、干燥、龟裂、皮炎和局部神经麻木。

为改变油品而加入的某些添加剂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5)静电荷集聚特性

汽油的电阻率为3×1013 —1×1011 (Ω. m),柴油为1.7×1011 —8×1010 (Ω. m)。电阻率越高,导电率越小,积累电荷的能力越强,油品在装卸、灌装、泵送、运输等作业过程中,流动摩擦、喷射、冲击、过滤都会产生大量静电,静电集聚形成电位差,在一定条件下会放电。如果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火花的能量达到或超过油品蒸气的最小能量时,就会引起燃烧或爆炸。静电集聚能力强,最小着火能量低,这是汽油易燃性的另一种特点。

一般地说,石油产品的温度越高,产生的静电荷越多,但是,柴油的特点相反,温度越低,产生的静电荷越多。

(6)流动扩散性

液体都有流动扩散的特性。油品流动扩散的强弱取决于油品本身的粘度,粘度低的油品流动扩散性强,如有渗漏会很快向四周流散。无论是慢流的油品或飘荡在空间的油气,都是属于起火爆炸的危险因素。

(7)漂浮性

一般油品比水轻,且与水不相混溶,如流入江河即可漂浮在水面上,扩散面积大,遇有火花就会引起水面火灾。

(8)膨胀性

油品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温度升高,油品体积膨胀,压力升高;温度下降,体积收缩,压力下降,使油罐内交替出现正负压,引起罐体变形甚至破坏。为了维持罐体内的正常压力,大型油罐需要设置“呼吸阀”或“通气孔”,但消耗油品大量轻质组分,并增加了火灾危险。

3.3.2 加油站危险源辨识

在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危险因素辨识是非常重要的程序之一,应按照科学性、

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毒有害因素进行辨识,才能保证安全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并具有针对性。

在对加油站的现场进行危险辨识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安全隐患:

1) 油罐区无安全栅栏(至少0.8m高);

2) 油罐区围墙上无避雷线;

3) 手推式灭火器没有定置摆放;

4) 手推式灭火器摆放在玻璃门边;

5) 消防栓只有出水口,没有柜子;

6) 消防栓口径过小;

7) 办公室房子边灭火器没有定置摆放;

8) 油罐区没有挂宣传牌;

9) 加油岛无安全操作规程;

10) 办公室左边消防栓无水盖,无水枪,无旋转扭开装置(可做为三个安全隐患);

11) 电线开关裸露;

12) 配电箱门没关;

13) 无报警装置;

14) 加油岛安全标志警示牌不合理,不够醒目;

15) 加油岛边上放置的推车式灭火器没有定置管理,无标示牌;

16) 没有安全生产责任制;

17) 消防沙箱的沙不够多;

18) 1、2号加油岛加油处无减速带;

19) 1、2号加油岛未配有窒息毯;

20) 地面很多灰尘,不符合现代化管理;

21) 办公室未与外部连通;

22) 加油岛的加油管道掉在地上,易磨损;

23) 无大型避雷针;

24) 油罐区右边的消防栓被用作生活用水口;

25) 加油岛未配备防静电装置。

4 伤害—破坏作用及事故严重度

4.1 泄漏燃爆伤害—破坏作用计算

据查阅资料,液化气存储区最大火灾爆炸风险是液化气的燃烧爆炸。结合该加油站是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的是蒸汽云爆炸模型。

汽油有两个储罐,分别是G1罐和G2罐的最大贮存量25m 3。93号汽油的密度为0.725g/ml ;97号汽油的密度为0.737g/ml ;因此,最大贮存质量为:

W f =25×725+25×737=36550(kg )

TNT 当量计算公式为:

W TNT =1.8aW f Q f /Q TNT

式中 1.8——地面爆炸系数;

a ——蒸气云当量系数,取a =0.04;

Q f ——汽油的爆热,取Q f =46000 kJ /kg ;

Q TNT ——TNT 的爆热,取Q TNT =4520kJ /kg 。

因此:

W TNT =1.8×0.04×36550×46000/4520=26782(kg )

死亡半径R 1为:

R 1=13.6(W TNT /1000)0.36=42.5(m )

重伤半径R 2由下列方程式求解:

???????==?==-++=?--4344.0/4400000942.0)//(019.0269.0119.0137.00s

23/102123-s P P R P E R Z Z Z Z P 解得:

R 2=115.7m

轻伤半径R 3由下列方程组求解:

???????==?==-++=?--1678.0/1700000942.0)//(019.0269.0119.0137.00s

23/102123-s P P R P E R Z Z Z Z P 解得:

R 3=207.5m

对于爆炸性破坏,财产损失半径R 财的计算公式为:

6/123/1))/3175(1/(TNT TNT II W W K R +=财

式中K Ⅱ——二级破坏系数,K Ⅱ=5.6。

计算得:

R 财=167.1m

将上述结果列入表2。

表2 气油云爆炸破坏半径(m )

4.2 事故严重度计算

一旦加油站发生爆炸,其后果非常严重,具体影响如下:

(1) 伤害—破坏程度计算

①死亡人数N1计算

134)(14.30111=-=R R N ρ (人)

②重伤人数

230)(14.31222=-=R R N ρ(人)

③轻伤人数

288)(14.32333=-=R R N ρ(人)

④财产损失

8.438314.34244==ρR N (万元)

式中: R 0 —无人区半径,一般取00=R

ρ1 —死亡区平均人员密度,1/m 2 ρ2—重伤区平均人员密度,1/m 2

ρ3—轻伤区平均人员密度,1/ m 2

ρ4—破坏区平均财产密度,0. 05万元/m 2

(2)损失工作日数N 计算

152424010530006000321=++=N N N N (天)

(3)事后总后果计算:

若把人员伤亡换算成财产损失,则用总财产损失S(万元)来衡量。

4.19625)6000

1052(603214=+++=N N N N S (万)

由此,该加油站属于高危险单位,需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保护措施,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5 控制事故的对策措施

5.1 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加油站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都是人制定、也是靠人来落实的。因此,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其中人的素质对安全影响是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以人为本,提高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了解油品理化特性和火灾产生的基本条件,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灭火技能,并定期考核,持证上岗。

首先,卸油时应注意及时监测液面,防止油品跑冒,以免使油蒸汽浓度迅速上升,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到点火源,发生爆炸燃烧。定期按时检查卸油胶管,如若发现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螺丝松动等原因,应当及时进行检修。防止油管、罐车无静电接地造成静电积聚。在非密封卸油过程中,要避免油蒸汽从卸油口溢出。其次,量油时油罐车到站应静置稳油(大于10分钟)后再开盖量油,以免引起静电起火。给油罐安装量油孔或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量油时,量油尺与钢质管口应避免摩擦产生火花。一定要穿着合格的劳保服加油时发生火灾。再次,加油时,采取密封加油技术,避免大量蒸汽外逸或由于操作不当、油品外溢等情况,最后,清洗油罐时,一定要彻底,避免残余油蒸气遇到静电、磨擦、电火花等导致火灾。

5.2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教育培训,防火、动火、用火、检修、检查、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包括锅炉操作人员)。

建立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组织,完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法制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使安全管理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使安全制度成为安全经营的有力保证,而不是应付安全检查的文本。

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事故类型、原因等分析事故的危险、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明确应急救援各部门的组织和职责。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5.3提高事故防范水平

5.3.1经营和储存场所的防范措施

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物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GB50156-2002中的规定;GB50156-2002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 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加油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GB50156-2002中的规定;车辆入口与出口应分开设置,站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站内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m,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站内停车厂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且站内不得种植油性植物。

5.3.2电气装置的防范措施

一、二级加油站消防泵房、罩棚、营业室,均应设事故照明;加油站设置的小型内燃发电机组,其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应安装阻火器。排烟管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排烟口高出地面 4.5m以下时不应大于5m②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上时应大于3m;电气线路应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电缆不得与油品、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站房、罩棚等建筑物内的照明灯具,可选用非防爆型,但罩棚下的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节能型照明灯具

5.3.3消防器材的防范措施

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1只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地上储罐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地下储罐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砂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2块,砂子2m3.

加油站经营的油品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加油站的安全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具有重大意义。对加油站的安全评价,是预防事故的需要;是制定安全对策的需要;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需要;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需要。所以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是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6 结束语

通过本次安全评价的课程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使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容器有了理性的认识,更深的了解到了安全评价的重要性。提高了本人在安全评价等有关问题上的能力;另外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使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有了理性的认识,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更深的了解到了安全评价的重要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生产运行以及影响范围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性。为我们以后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思路,同时通过设计也使我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此外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对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老师的介绍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以及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老师的辛勤指导。由于本人知识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不足,恳请老师指教。由于自己的知识浅薄,还有许多地方不足,对加油站隐患分析以及整改措施方面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数据测量的精确性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还有由于水平有限,望老师批评改进。

参考文献

[1]吴宗之,高进东,魏利军.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匡永泰.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中级本)[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3]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4]苏华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5]程远平,李增华.消防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7]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5]56号,199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

GB50058-92,199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辩识[S].GB18218-2000,200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S].GB50028-93,199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GB50057-2000,200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S]. GB50140-2005,2005

附录

附录1 衡阳市西铁桥加油站爆炸爆炸伤害区域平面图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教学大纲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学大纲 本大纲扼要阐述“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其结构、模块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基本要求、课程评价。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我校开发的“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专业课程,是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建议设置的课程之一,也是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本课程既是小学师资的职前培养课程,也是小学师资的职后培训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借助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和提升被教育者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其相关能力,并进行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课程基础知识,了解中外小学课程现状;二是传授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三是传授小学各门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其结构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解决的是“怎样上课”、“如何评课”问题。“怎样上课”有两层涵义:一是怎样设计课程,二是怎样实施课程(以前者为重点)。“如何评课”也有两层涵义:一是如何从教师的课程运筹角度衡量课程的成败,二是如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角度衡量课程的成败。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课程基础知识与小学课程改革概览,二是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三是小学各门课程的设计与评价。三者具有内在有机联系。 上述三大内容,也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 三、模块教学目标与任务 请见下表:

四、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以班级授课为主。学生应在听课、参与课堂交流基础上,及时完成规定作业与专题研究任务。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摒弃“理论联系实际”传统模式,建立“理论为实践服务”新模式。 在教育专业课程的运筹中,教师通常都以理论为学科立足点与课程逻辑起点,为了让学生理解理论,教师常常“联系实际”讲解。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为培养理论家服务的;对于培养教育实践家,它没有多少意义。采用这种模式,导致师范生在学校所学的是一套,工作后做的是另一套。应放弃这一模式,建立“理论为实践服务”新模式,以“实践审视—理论分析—实践改善”为课程活动的基本思路。 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已注意为这一新模式的运用创造条件:每章的开头都有实践色彩较浓的“情境引导”,每章的最后都有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一些章节中间还穿插了课程设计与评价实例。 (二)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由于学科逻辑体系的束缚与时间的限制,大多数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缺乏自主学习,教育专业课程的实施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应提倡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在讲授每一章的基本内容前,都应布置具体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每一章的课程完成前,应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三)“双基”传授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在“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专题研究的组织及其学习成果的评价。前者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后者是培养学生的课程设计与评价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材每一章都提供了专题研究任务及相应材料,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展开专题研究。 应重视专题研究学习成果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升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 (四)重视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既是高师普通的教育专业课程,又是网络教师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建设者为网络教学组织了全方位、多形式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有关网络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充分利用宝贵的网络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并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 五、课程评价

《环境质量及评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天津科技大学 《环境质量及评价》 课程设计指导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6月

一、设计题目 黄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环境质量及评价,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否具备灵活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和手段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环评工作的训练,掌握环评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依据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编写相关环评篇章或报告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某建设项目(或环境要素)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篇章)的编制。具体要求为: (1) 总结和巩固课程知识,使之进一步加深和系统化; (2)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3)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得到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计算方法和预测能力的训练; (5) 能够对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及评价结论进行正确评述; (6)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所有内容,撰写一份完整的环境质量与评价报告。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时间:一周。

四、设计技术要求和指导 1.设计技术要求 在已知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环境质量与评价的相关分析和计算,提出完整的成果。其成果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形式提交。 (1)明确设计任务,熟悉原始资料 学生领到课题后,应认真仔细阅读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明确设计任务、内容及要求。 (2)计算和分析 对设计涉及的内容,要求概念清楚、正确,设计思路清晰,结论合理;所需要计算的内容,要求方法得当,步骤完整,计算正确,分析合理,资料整理完整,图表完备、规范。 熟练使用Win-Word排版功能,以及图表的正确排版和插入。 (3)设计报告书 设计报告书是设计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内容齐全,逻辑严谨,叙述简洁,文词通顺,格式正确,排版一致。

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

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 通过这次的设计,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书本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与品格方面。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课程设计与评价总结一: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学习,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课程设计与评价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之前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必定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下面,我结合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程及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策略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课程设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课程理论工作者可谓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认识与理解。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研究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从多方面探讨其产生或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研究事物的根本所在。其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

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 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 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 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 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设计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设计。课程设计的策略一般认为有六种: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或称目标模式(即课程设计者根据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特征是:它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主张行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目标的结构性。但其科学观过于质朴、简单,无法描述复杂的教学过程,并且它过分的强调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歪曲了知识的真义。 二、中小学课程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总结

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总结 新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新课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课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课程更注重学生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要想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实际运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说的机会很少,口语、听力得不到提高。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

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创造性运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新课程改革注重能力,也更注重基础。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以学生为中心,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经过五个模块的学习,让我又学会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懂得了项目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同时在经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项目学习来指导教学。 1、“项目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学习资料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1.课程本质 对于课程本质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②学习者的生活经验 ③社会经验 ④师生间的交流 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与发展 ①内容: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②元素: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 ③学生发展是目的 ④师生交流活动的实施形式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大课程观——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活动 ·从层次上,课程包括课程体系,单门课程,专题课程,课时课程。 3.武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4.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课程目标更新 ·知识传授——关注学习过程 ·单一过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应试——生活需要内容 ·结束学习——培养能力 ·评价选拔甄别——促进发展 ·统一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2)课程理念的更新 ·从传承文明——为学生发展 ·从知识结构——社会生活 ·从知能传授——知能主动建构 ·从中央集权——中央地方分权 (3)课程结构更新 ·均衡性:各学科学时比较均衡 ·选择性:开设选修课 ·综合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与价值观目标 6.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注意贯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的基本精神 ·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是单元目标、专题目标的灵魂;而单元目标、专题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的支柱。 (2)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写的,有助于实现目标。要根据学生学习规律、需求、多数学生来制定单元目标或专题目标。 (3)目标应简明、具体、可操作 理解、了解、初步理解、学会……

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

《课程设计与评价》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学习,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课程设计与评价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之前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必定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下面,我结合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程及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策略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 课程设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课程理论工作者可谓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认识与理解。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研究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从多方面探讨其产生或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研究事物的根本所在。其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 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 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

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 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 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设计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设计。课程设计的策略一般认为有六种: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或称目标模式(即课程设计者根据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特征是:它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主张行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目标的结构性。但其科学观过于质朴、简单,无法描述复杂的教学过程,并且它过分的强调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歪曲了知识的真义。 二、中小学课程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发展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课程开发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趋突出。课程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它涉及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目标的、评价方案以及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科学的课程评价方法、规范的课程评价程序对于评价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设高效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题目:淮南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计权型指数法) 姓名 所属系部地球与环境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地球与环境学院院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1 设计题 目 淮南市土壤质量影响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设 计技术参数 1.城市总平面图1张; 2.各采样点的采样参数; 3.环境质量标准值表1张。 设计要求 1.土壤中各因子背景值的计算; 2.计权型指数法计算,确定土壤质量级别; 3.采样点实测值图一张; 4.五个评价因子等值线图共五张; 5.淮南市地表土壤环境质量分区图一张。 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2.图纸7张; 3.设计成果打印并装订好,与图纸一起放入档案袋中 工作计划1.资料收集与整理3天; 2.资料分类与整理3天; 3.绘制有关图纸3天; 4.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参考资料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 2.陆玉书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课程设计题目:淮南市土壤质量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3) 2.基本概况 (4) 2.1自然地理概况 (4) 2. 2地质条件 (4) 2.3水文条件 (4) 2.4气候特点 (5) 2. 5城市经济状况 (6) 3土壤环境质量 (7) 3.1 土壤环境质量 (7) 3.2 土壤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7) 4评价方法及评价因子 (8) 4.1评价方法的选择 (8) 4.2评价因子的选择 (8) 4.3评价标准 (8) 5计算与评价 (9) 5.1背景值计算 (9) 5.2计权型指数 (12) 5.3.结果分析 (18) 6预测与对策 (20) 6.1预测 (20) 6.2对策 (21) 7心得体会 (21) 8参考文献 (21)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考查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查 一、公路建设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五十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面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0年1月底完成。 问题: 1、可能成为评价目的的有() A、对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B、对该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C、根据该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以达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D、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主要必选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评价可能用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对于评价范围表述恰当的是() A、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跨越河流出上游100m、下游500m水域范围内 B、大气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km范围

C、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0m范围,施工场地外缘1000m范围、料场1000m范围内 D、陆生生态环境:包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范围及此范围外的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 4、施工期噪声源可能包括() A、爆破 B、挖掘机 C、各种打桩机 D、吊车、升降机 5、评价方法的选取恰当的是() A、施工期施工噪声及粉尘、沥青烟污染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类比分析方法 B、运营期的交通噪声评价采用模式计算法 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叠图、类比分析等方法 D、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点地段水环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6、下列关于评价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农田、植被的影响及公路切割阻断对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为重点 B、水土保持方案:以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高填深挖路段带来的水土流失为重点 C、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桥梁及隧道施工过程的水环境影响为重点 D、声环境影响评价:以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为重点 7、下列关于工程或污染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 B、大气环境:施工挖方、填方、取土等工程行为;筑路材料运输;施工临时用地 C、水环境:桥梁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取、弃土场;危险品运输事故 D、声环境: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交通噪声 8、下列关于保护目标叙述正确的是()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考试试题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称为:(学科课程)。 2.CIPP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构成。 3.课程整合的方法跨学科课程和(开发关联课程)两种。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采取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全班活动等组织形式 二、单项选择 1.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他们具体的课程情境,其中包括对引入的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对学校自身开发的课程的进一步改进等行为属于(A ) A. 课程改编 B. 课程扩充 C. 课程整合 D. 课程选择 2.依靠搜集和分析记载课程各方面情况的现场资料而获得所需信息的方法是(D )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测验法 D. 文献法 3.外观性课程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B) A. 斯塔弗比姆 B. 斯太克 C. 斯克里文 D. 塔巴 4.课程评价可分为内在评价和效果评价,其划分依据是( A ) A. 评价关注的焦点 B. 评价的实施阶段 C. 评价的对象 D. 评价所发挥的作用 5.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是(A ) A. 地方课程 B. 国家课程 C. 校本课程 D. 选修课程 6.根据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提出一种假设,设计出一定的课程和教材,拿到一定的学校、班级去试行,并有比较对照的学校、班级。经过一段时间后,到各试点学校或班级取得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相应的结论,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已有的课程和教材。这种课程设计的方式叫做( D ) A. 经验法 B. 客观法 C.主观法 D.实验法 7.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是(A ) A. 教材的改变 B. 组织方式的改变 C. 角色或行为的改变 D. 价值的内化 8.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是以什么方式来组织的(A ) A. 项目活动 B. 主题活动 C. 研究性学习 D. 综合活动 三、多项选择 1.课程专家辛德等人归纳了几种课程实施的取向,包括(ABCD ) A. 忠实取向 B. 互动调试取向 C. 创生取向 D. 实践取向 2.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包括(ABC ) A. 人与自然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我 D. 学生与学校 3.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过程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是(AB ) A. 组织发展阶段 B. 专业发展阶段 C. 心理发展阶段 D. 社会化发展阶段 4.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特征包括(ABCD ) A. 实践性 B. 社会性 C. 服务性 D. 体验性 5.课程目标的核心功能是(AB ) A. 标准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 D. 协调功能

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

1、什么叫课程? 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包括校外)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主要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文化的影响。 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上。 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它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习的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过程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一种课程。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目标之一:改革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之二,改革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三,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四,改革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之五,改革课程评价。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之六,改革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1)课程目标:程设计首先应该确立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课程范围的确定,涵盖所有有价值的学习领域;二是课程目标表述方式的选择,主要包括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确定等等。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知识和学习经验两个方面。 (3)学习活动:包括教学组织、安排、实施、媒体、资源等。 (4)课程评价:主要指课程对于学生的进步所具有的价值判断。 此外,课程设计还包括很多要素,比如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分组情况及教学策略等要素。设计课程,就必须考虑使学生达到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系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与工程14-1 班 学生姓名:朱洪飞 指导教师:保华 完成日期:2018.01.15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7-----2018学年第 1 学期2017 年 12月 30日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班级14-1 班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题目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教师保华 起止时间2018.01周数 1 周设计地点校 设计目的: 1.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新疆工程学院建设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 本次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通过本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实际工作过 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重点 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任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设计进度与要求: 1.要求每位同学接到任务书后,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 务。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 要求每位同学的单独完成自己负责评价的那部分容,严禁抄袭。 2.纪律要求:要按时完成调查资料,认真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处理任务, 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同时在课程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摘要 通过对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拟建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自 然和环境等现状调查、监测,掌握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出该区域主要环 境问题;预测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规律,预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为项目建设和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 通过对区域环境调查和区域规划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区域选址 合理性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 术分析,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环境调查;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小学数学 一.泰勒五条原则: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 的经验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 究的学习意识 (2)经历垂直与平行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数 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 得满足感 (1)(2)学生学习和了解垂直和平行,对于问题的解决拥有满足感,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的 (1)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 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2)正确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对平行与垂直两种位臵关系的 描述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1)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臵关系;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 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创设情境,设疑引思;展示交流,分类比较;归纳——掌握特征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1)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拓展延伸,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互相平行, 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 物体的边相互垂直?并用三角板验证 二.斯腾豪斯过程原则: 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许儿童在活 动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对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做出反思,则 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引导学生分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臵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对于小组的这种分法,有什 么问题 (2)分类——感悟特征归纳——掌握特征二次分类——认识垂直 2.如果一项活动在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 动的角色 (1)(2)分小组做实验讨论 3.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探究各种观念,探究治理过程的应用, 或探究当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 (1)(2)探究什么是平行,垂直,相交 4.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设计实物教具,即真实的物体,材料,人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

课程设计及评价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是(内在评价)。 2、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特定行为的观察方法是(时间取样法)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是(实践性) 4、为提高国定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属于(课程补充) 5、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比姆及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提出(CIPP)课程评价模式。 6、教师在学校的真实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工作方式是(教师行动研究 )。 二、单项选择 1、课程设计的思路包括目标中心思路、过程中心思路和整体设计思路,其中最早论述目标模式的是美国学者( B) A. 泰勒 B. 博比特 C. 查特斯 D. 塔巴 2、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是( B ) 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校本课程 3、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的课程评价方法属于( B)

A. 量化评价 B. 质性评价 C. 档案袋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4、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C ) A. 地方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国家课程 D. 综合课程 5、课程实施取得实质性效果的重要标志是( D) A. 教材的改变 B. 组织方式的改变 C. 知识及理解的改变 D. 角色或行为的改变 6、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 A. 社区服务 B. 劳动实践 C. 技术实践 D. 信息实践 7、根据社会调查和统计,决定生活的需要,从而编制教育目标的课程设计法是(B) A. 活动分析法 B.社会调查法 C. 经验法 D. 客观法 三、多项选择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理念有(ABCD ) A. 发展性 B. 整体观 C. 多元化 D. 过程性 2、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包括( ABCD ) A. 漫长性 B. 生长性 C. 阶段性 D. 多面性 3、下列整理资料及处理评价信息的方法中,属于定性处理方法的是(CD ) A. 普通综合评价法 B. 模糊综合评判法 C. 哲学分析法 D. 系统分析法 4、课程设计的基本策略包括(ABCD ) A. 课程选择 B. 课程改编 C. 课程整合 D. 课程补充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0224131班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本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17-18周,由袁英贤老师、典平鸽老师共同负责0224131班环境科学专业,为期2周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指导工作。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性一环,学生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讲解完成后,有目的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的编写练习。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既是他们学习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课程设计一般包括:选题、设计计划书的制定、实际任务书的下达、设计指导书的编写、设计计算书的完成及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拟议中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次课程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真做”的方式,来完成本次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通过本学期课程设计实践和指导,对本次的课程设计总结如下: 通过本次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实际工作过程。尽量使学生在做报告书的过程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已知的资料内容收集相对容易些,有些无法知道或无法收集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假设其条件或是近似的资料来进行按已知资料,进行设计编写。掌握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工作的程序,及有关的要求。重点的掌握了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写要点。

学生根据教师编写好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指导书进行编写。查阅有关的资料,环境的现状监测,收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料,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筛选,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的选择等等。同时对无法收集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假设的设计,提供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资料。最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完成《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通计初步掌握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编写的要点、工作程序。对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了一个了解,达到了本次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总体上讲学生们能够认真的负责的完成交给的任务,熟练了环境过这次的课程设影响报告书的编写,使学习到的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但个别同学对整个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一次做环境影响报告书掌握不准此项工作的重点。另外由于时间和技术条件,技术资料的缺乏,没有全面的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写过程和重点内容,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熟练和进一步的掌握。也需要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加强老师的学习,提高认识,严格要求,使此课程设计的任务完成的更好。 指导老师:袁英贤、典平鸽 2016年1月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 价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1.课程本质 对于课程本质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②学习者的生活经验 ③社会经验 ④师生间的交流 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与发展 ①内容: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②元素: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 ③学生发展是目的 ④师生交流活动的实施形式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大课程观——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活动 ·从层次上,课程包括课程体系,单门课程,专题课程,课时课程。 3.武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4.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课程目标更新 ·知识传授——关注学习过程 ·单一过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应试——生活需要内容 ·结束学习——培养能力

·评价选拔甄别——促进发展 ·统一管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2)课程理念的更新 ·从传承文明——为学生发展 ·从知识结构——社会生活 ·从知能传授——知能主动建构 ·从中央集权——中央地方分权 (3)课程结构更新 ·均衡性:各学科学时比较均衡 ·选择性:开设选修课 ·综合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课程目标的基本内容: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与价值观目标6.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注意贯彻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的基本精神 ·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是单元目标、专题目标的灵魂; 而单元目标、专题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的支 柱。 (2)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写的,有助于实现目标。要根据学 生学习规律、需求、多数学生来制定单元目标或专题目 标。

(3)目标应简明、具体、可操作 理解、了解、初步理解、学会…… 7.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要求 (1)从课程目标出发 ·四个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与价值观 ·不同课程,侧重点不同,内容设计有所体现(2)以教材为基础 ·教材是基础,课程以教材为本 ·可是,也可增、删、调整等 (3)以生活为源头 ·教育起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课程内容生活化,才有 使用价值 ·学生接受学习是为了改造和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与 品质 (4)兼顾学生的心理需求 ·兴趣指向 ·集中注意 ·心理健康发展 8.课程内容的基本步骤 (1)研发课程目标 各层目标,主要指专题目标 (2)钻研既有教材

环境影响评价实训.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训指导 一、实习目的: 课程实训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搜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资料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实习,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运用,培养学生能够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习的具体安排: 3.实习场所:一体化教室

4.实习内容:按江苏省环保厅编制格式要求,模拟实际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涉及“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3、环境质量状况”、“4、评价适用标准”、“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7、污染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分析”、“8、环境影响分析”、“9、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0、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11、项目现场公示”“12、结论与建议”及“附件整理、印刷”等编制工作。 三、实习指导老师 刘文桃 四、实习方法及成绩考核 实习方法: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成绩考核标准: 不及格:无故旷课两次以上(包括两次),设计不认真,实习时不服从老师安排,无课程设计者及小结。 及格:设计尚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基本符合要求者。 中:设计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能符合要求者。 良好:设计比较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比较详细和准确者。 优秀:设计很认真,无旷课,在设计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课程设计及小结比较优秀者。 五、实习要求 1.实习期间,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和要求,按照指导老师要求内容及进度设计。2.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要求内容充分、图表丰富、文体得当、字迹工整,并按时完成。 扬州职业大学 2014年9月 附件: 1.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2.环评报告格式规范与写作要求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演示教学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企业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如下教学理念: ①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②工学交替的实施; 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场地; 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⑥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入到课堂等教学理念,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 1、以就业为导向 本课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以应用为目标 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设计采用的是倒推法,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 3、以实践为主线 简化不必要的理论,坚持实践为重、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中首先遵循理论来自于实践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插入大量的案例教学,把真实的情境搬进课堂,教学举例选用外贸单位的实例,以增强知识点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能力为中心 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突破原课程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干边学,工学交替,在干中学,学中干。 5、以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 6、注重现代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教学内容先进与实用。教学技术上将“平面教学”与“立体化教学”技术有效应用,即教师课堂上“平面”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短片、图片和难点演示等“立体化”教学手段将生产现场逼真地播放给学生观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0823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0823 环境影响评价 课程设计指南 班:环境工程0823班 组员:俞聪083013319 2-13王翔083013321 14-23李明明0830133113 199项目名称:XXX精密塑料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新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12月XXXX XXXX年产量)名义数量(单位) 16448802注射成型零件精密模具主要设备80住友注射成型机SUPERMASTER注射成型机集中原料输送系统50公斤料斗干燥机25公斤料斗干燥机喷雾线机械手水转移印刷机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放电加工处理器数控放电加工处理器放电加工机精孔放电加工机铣床精密成形磨床10HP磨床净化空气压缩系统平面图像测量机主要原料(年用量) 标称数量(单位)POM国际单位制FXXXX年燃气(标准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他废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和排放方向:工作时间:拟建项目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班、3班/天和251天/年产生研磨抛光污水经厂内污

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员工人数:拟建项目新增员工200人不合格水、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和车间清洗水直接通过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伴随电磁辐射的设施2 项目内容和规模:(如不够可附附加页)主要项目(1)注塑产品生产工艺:XXX精密塑料技术(苏州)公司主要工艺操作流程...来料加工、水转印、原材料仓库清洁、外部管理、清洁、注塑、生产、静电去除、静电去除、检验、喷涂、水转印、成品仓库a、烘烤、清洁、客户测试、烘烤、表面处理测试、精密注塑工艺描述:喷涂、高度保密①在精密注塑工艺中,使用的主要设备是集中式原材料输送系统和全封闭注塑机原料集中输送系统通过管道将原料(塑料颗粒)输送到注塑机的料斗中,电加热软化原料并将原料注入模具中,间接循环冷却水冷却模具,冷却后得到注塑产品产品经检验,不合格产品送粉碎机粉碎后作为原料重新注射合格产品进入成品仓库。(2)根据客户要求,有些注塑产品还需要喷涂和水转印工艺。?喷涂:用布将零件(注塑产品)清洗到一定程度,去除零件表面的灰尘,然后将零件装在夹具上,用静电消除枪消除静电,喷涂操作在喷涂室内由自动机械手进行,喷涂后的零件放入烘干线烘干,烘干温度为XXXX。水幕不符合使用条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