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飞行器

电磁飞行器
电磁飞行器

美国反重力飞行器工作原理及技术浅析

物理系B1101班姓名:任重理指导老师:陈慧敏

摘要:本文从网络获得的一些信息以及获取的有关美国反重力器的一些资料入手,结合电磁爆发相关原理,分析了美国反重力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组成。

关键词:飞碟反重力装置电磁爆发原理

1.反重力器工作原理解析

1.1.反重力器主要工作原理

利用电磁爆发基本原理[1],笔者对美国的反重力器作一个初步的解剖和分析。结构解剖分析图如下(图1):

反重力装置启动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整个过程描述如下:首先是中心发动机室中的引擎带动边缘带电的内盘(见图1中所示,带电内盘为径向导电的齿状内盘)开始旋转,旋转着的带电内盘在盘的周边产生了一圈圆形电流,圆形电流产生一个垂直穿过内盘平面的磁场。运动着的内盘周向切割圆形电流生成的磁场的磁力线,在内盘上产生一个径向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和电感外圈的共同作用,使得内盘周围边缘带上了更多的电荷,更多的电荷在圆盘的转动作用下产生更大的圆形电流,这个圆形电流又产生新的磁场…。如此循环往复,使得转动的带电圆盘上产生电磁爆发自激励机制。当圆盘旋转速度超过某一极限速度时,边缘总带电量将是一个不稳定函数,此时圆盘边缘的电荷积聚过程将变得不可控制,圆盘边缘的带电量迅速趋向无限大。实际上,它是一个大量静电荷,随内盘转速的提高,在内盘边缘自我激励加速积聚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并激

发了电磁爆发机制。并通过电磁爆发机制产生了强大的电场和磁场,进而产生电磁力推举整个装置体(飞碟)。

1.2.反重力飞行器反重力效果原理

旋转内盘上面产生的强大的电场和磁场如何能举升飞碟呢,其原因应归结为两个方面。边缘聚集极高的电荷并且以极高的速度旋转着的圆盘,周围将产生异常高的电磁场,超强磁场对于宇宙中存在的大部分抗磁性物质将产生排斥性的反作用力。地球作为一个大的抗磁性物质当然不例外,因此超强磁场的旋转装置与地球之间产生了相互排斥的抗磁作用力,这就是电磁爆发装置(注:本文中的反重力器、反重力飞行器、反重力装置、飞碟、电磁爆发装置几个名词所指均相同,是同一个装置的为强调突出其功能表现的不同称呼方法)能够产生反重力效果的原因之一。

由于内核转子自转激励所造成的电磁爆发现象(参考文献《值得研究的电磁爆发现象》[1]),使得内核和电感外壳之间带上了相反电荷的强大自激励电压。这时候,内核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超强磁体,超强磁体的高速自转,产生一系列的电磁感应现象。这种电磁感应从表象上看可以解释为内核带着运动的磁力线切割外部星球或者其它宇宙物质,也可以解释为单极感应现象。无论怎么解释,超强磁体内核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它使得反重力装置的电感外壳、外部星球、星云或者其它物质都带上了同种性质的感应电荷。同种性质感应电荷的产生将造成这些物质之间的静电排斥现象,这种静电排斥力异常强大,以至于它足以抵消该装置的自身重力。这也是该装置能够反重力的原因之一。

2.1.飞碟(反重力装置)在宇宙真空环境下的受力分析

下面来初步分析反重力装置在宇宙真空环境下,与周围天体之间的受力关系。受力关系分析图如下(3)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反重力装置旋转内核、电感外壳、以及外部星球之间的静电受力情况。在分析受力之前,必须搞清楚反重力装置工作时,周围物质的带电性质等情况。其实,并非外部星球都带上了相同性质的电荷,从内核转子的转轴同轴线角度(反重力装置的俯视剖面图,上图所示)上看,确实带上了同种性质的感应电荷;但从垂直于同轴线的角度(反重力装置的主视图,水平看过去)看,发现靠近反重力装置内核旋转中轴线的星球表面区域带上了正电荷,而远离反重力装置内核旋转中轴线的星球表面则带上了负电荷。这样的带电状态不影响电感外壳与外部星球物质之间的排斥力性质,这可以用类似于磁单极子的原理来解释。外部物质的带电状态是靠近旋转中轴线带正电,远离旋转中轴线带负电;而反重力装置的电感外壳也是同样的带电性质,即靠近旋转中轴线带正电,远离旋转中轴线带负电。类似于磁单极子的方法解释,可以看成在电感外壳与外部星球之间产生了微小的电荷排斥单元。磁力线的高速旋转运动,掠过外部星球,造成外部星球表面产生了同向极化现象。其表面的微小电极与反重力装置电感外壳的任意微小单元的电极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力造成了反重力装置的电感外壳与外部星球之间产生了排斥力。

除了静电作用力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反引力的作用力产生在这一装置上。那就是反重力装置内核转子所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对宇宙中存在的大部分抗磁物质所产生的磁场排斥力。此前,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利用现有强磁场技术将青蛙[3],老鼠等成功漂浮在半空中。而利用电磁爆发原理所产生的强磁场比现有低温超导强磁场技术所产生的磁场更强,单从理论上讲,电磁爆发原理所产生的磁场强是无限的,可控的。实际上场强不可能这么大,它会受到材料抗击穿性能的制约,这个将在下文中予以阐述,但是电磁爆发原理所产生的磁场比目前的超导技术产生的磁场强得多是可以推算和理解的。

旋转内核与电感外壳之间具有吸引力,总和是:;电感外壳与装置外

部的星球之间具有排斥力,总和是:。若要使得反重力飞行器能够

正常地使用,即不让它因离开星球表面太远而失去作用,那么最理想的状态是这两个力的和相等F=f。在没有完全搞清楚,或者经过复杂计算或者实验得出准确结论之前,姑且只能这样假设。当然,假设毕竟是假设,有可能最终被否定。若能把实验做出来,进行实际数据的分析,是笔者追求的目标。由于本实验对机构转速要求过高,机构设计以及稳定性等要求,自制实验设备将超出笔者所能承受的经济条件范畴,实验尚且未做。从目前的实验成本推算和难度估计来看,恐怕也只有美国国防部这样的组织机构,才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够充分调动的资源把这个实验进行下去。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在2000左右已经在进行反重力装置的相关试验

3.总结展望

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反重力飞行器的各种特点,但由于获得的有关美反重力器的资料并不具体,针对反重力器的很多技术分析仍停留在其表面,未能将其

技术情况更加具体地分解。本文剖析美国在反重力器方面的一些技术资料,目的并非是要把美国人衣服剥干了给大家看。而是想通过美国的反重力器的研究和对其技术资料的解剖提升和促进中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激发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意识,并希望有一天看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反重力飞行装置翱翔星空。

参考文献:

[1] 程翔宇.<< 值得研究的电磁爆发现象>>

[2] 程翔宇, 张燕.<< 新型浮空器浮空原理>>

[3]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作者: 赵凯华陈熙谋.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号: 7-04-011693-6.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对于磁场,物理学用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来描述,物理学一开始用磁场强度H 来描述磁场,后来才发现了和电场强度相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严格地说,H和B不是同一术语,H是磁场,B是磁通密度(详细的分析可以参见《电动力学》),B是H所感应的磁场,所以B又叫磁感应强度。二者的关系为: B= u H 其中u是导磁率。 磁场可以产生于变化的电场(如电流就是变化的电场),也可以产生于永磁铁,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磁铁,所以在地球表面的生物都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另外,人们还利用电、磁相互作用的原理制作了一些用来研究生物在各种不同强度下各种反映的仪器。 对作用和效应有影响的磁场参数有类型、磁强、均匀性、方向、作用时间等几个方面;就机体方面,对作用和效应有影响的机体因子有磁性、组成、种类、敏感性、部位和血流速度等几个方面。 生物效应:磁场从开始作用到看见机体的生物效应,一般有一段延迟时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产生效应的磁场必须同时同方向地作用一段时间(叫物理作用时间),机体才发生明显的生物效应,累积的物理量中的大多数,可看作是产生生物效应的阈前量,并且是可逆的。所谓可逆是指磁场方向和坐标(器官、细胞、分子)方向发生变化时,其发生生物效应的可能性也变,甚至变得反相,因此应设法使磁场方向和机体方向的夹角不变,这样累积的物理量就可能达到阈值,产生可见的生物效应。 下面分别讨论地磁的生物效应以及磁效应在生物学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 (一)、地磁的生物效应 很多的星体周围都具有磁场,地球也有,我们称之为地磁场。地球近似一均匀磁化球,但有区变和日变,区变指因为区域的不同而不同,有的磁强差别很大。每天变化约0.0001——0.0004G/day。磁南(S)极在地球北极附近,磁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平均的磁强为0.5G。 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Pasteur)1862年发现,地磁场能促进所有植物的生长,在S极下,青土豆比附近的成熟快些。 人体也同样是个磁体,也有两极。人站立时,上N极,下S极。平卧时则右侧是N极,左侧是S极,人正面是N极,背面是S极。在自然定律有所谓的稳态平衡,即此种状态下时物体最稳定,地球北极有磁S极,人睡觉时,头朝北,脚朝南,则人体处于稳态平衡,轻微的扰动不会影响睡眠深度,从而能改善健康。反之,则稍一扰动,就会失去平衡,睡得不安稳,甚至烦躁,失眠。 (二)、DNA新陈代谢与生物磁效应 脱氧核糖酸(DNA)是所有生物(一部分病毒除外)的遗传物质,也就是遗传基因的组合。DNA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DNA和核糖枝酸(RNA)统称为核酸。核酸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嘌呤碱基或嘧啶碱基与戊糖形成核苷,一个核苷的糖上一个OH基被磷酸化时,变为核苷酸,面核苷酸借助于磷酸二酯键连接成一种特定次序(一级结构),便形成核酸。戊糖中一个OH 基说O变为H时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便是含脱氧核糖的核酸。DNA这种生物大分子具有复杂的双螺旋结构,螺旋的空间缠绕、曲折等还构成二级、三级等高级结构。核酸中诸原子主要是以共价键相结合,使整体结构稳定,保持遗传特性,两条螺旋中的碱基又以氢键相结合,使局部结构可能受到外界因素作用而发生畸变,由此可能产生变异。一些物理因素(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1 引言 航空无线电导航是以各种地面和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向飞机提供准确、可靠的方位、距离和位置信息。来自非航空导航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导航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导航信息造成有害影响。为使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与周围电磁环境合理兼容,保证飞行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管理和作为非航空导航设施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兼容的准则。 2 中波导航台(NDB) 2.1中波导航台是发射垂直极化波的无方向性发射台。机载无线电罗盘接收中波导航台发射的信号,测定飞机与中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角,用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2.2中波导航台包括机场近距导航台、机场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近距导航台和远距导航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端1000—11000m之间。航线导航台设置在航路或航线转弯点、检查点和空中走廊进出口。 2.3中波导航台工作在150—700kHz范围内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无线电导航业务和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的频段。 2.4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覆盖区半径为150km(白天)。近距导航台的覆盖区半径为70km(白天)。2.5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在北纬40o以北为70μV/m(37dB),在北纬40o以南为120μV /m(42dB)。 2.6在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9 dB, 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

防护率为15dB。 2.7 以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 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架空金属线缆、金属堆积物和电力排灌站;半径120m以内不得有高于8m的建筑物;半径50 m以内不得有高于3 m的建筑物(不合机房)、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林。 3 超短波定向台(VHF/UHF DF) 3.1 超短波定向台是一种具有自动测向装置的无线电定向设备,通过接收机载电台信号,测定飞机的方位,引导飞机归航,辅助飞机进场着陆,配合机场监视雷达识别单架飞机。 3.2超短波定向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亦可与着陆雷达配置在一起。 3.3超短波定向台工作在118~150MHz和225~400MHz两个频段中,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移动业务和航空移动业务的频段。 * 防护率系指保证导航接收设备正常工作的接收点处信号场强与同频道干扰场强的最小比值,以分贝 (dB)表示。 3.4超短波定向台最低定向信号场强为90μV/m(39dB)。 3.5超短波定向台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14dB,对其它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20dB。3.6 以定向台大线为中心,半径700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500m以内不得有35kV 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和树林;300 m以内不得有架空金属线缆、铁路和公路;70m以内不得有建筑物(机房除外)和树木;70m以外建筑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大线处地面为准的2.5o垂直张角。 4 仪表着陆系统(ILS)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波音787_8双发宽体中远程客机_图(精)

机种介绍 ji z hong jie shao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波音 787-8双发宽体中远程客机波音 787梦想飞机 (D rea m li n er 是波音民用飞机集团研制生产的中型双发宽体中远程运输机 , 是波音公司 1990年启动波音 777计划后的 14年来推出的首款全新机型。波音 787系列属于 200座至 300座级飞机 , 根据具体型号不同其航程可覆盖 6500~16000km 。 里程碑 2004 项目启动 2005. 1. 28 宣布设计研制 2005年第 2季度 构型设计冻结 2005. 9. 23 完成联合发展阶段初步设计 2009. 12. 15 首飞预计于 2010 年第 4季度

交付给启动客户全日空三面图波音公司研制 787使用了声速巡航者所提出的技术以及机体设计 , 并决定在 787的主体结构 (包括机翼和机身上大量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这将使波音 787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款在主体结构上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的民用飞机。其重量比例将达到空前的 50%。在发动机方面 , 波音 787可选装通用电气 (GE 公司的 G enX 系列或罗 -罗遄达 1000系列。此外 , 波音 787作为在民用飞机上首次配备两种发动机提供标准的发动机接口界面 , 从而使波音 787飞机能够随时配备任一款制造商的发动机。由于采用了大量复合材料 , 同时采用新型的发动机和创新的流线型机翼设计 , 将使波音 787比目 前同类飞机节省 20%的燃油消耗 , 此外波音 787采用中型飞机的尺寸实现了大型飞机远程的结果 , 并以 0. 85倍声速飞行 , 更好地体现了其点对点远程不经停直飞航线的能力。波音 787将增大客舱湿度 , 降低客舱气压高度 , 乘客会感到更舒适。机上娱乐、因特网接入等设施将更为完善 , 机身截面形状采用双圆弧形 , 顶部空间也进行了优化设计 , 可为乘客提供更宽敞的空间。研制过程 2001~02年波音公司开始研制效率高 , 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客机 , 于是向市场推出声速巡航者 , 但

电磁环境介绍及预选台址电磁环境测试的必要性

电磁环境介绍及预选台址电磁环境测试的 必要性 一、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是设备的一种能力,是其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他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电磁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电子设备在它们自己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和外界电磁环境中,能按原设计要求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它们应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电子设备自己产生的电磁噪声必须限制在一定的水平,避免影响周围其它电子设备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二、电磁环境效应 电磁危害源总体或某一种对武器装备或生物体的作用效果称为“电磁环境效应”(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s)。 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所有无线电波在频率、功率和时间上的分布称为电磁环境,可用电磁场强分布表示,是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电磁能量的总和。电磁环境的频谱表现形式相对复杂,在频域上主要由各种电平大小不同、占用带宽不等的可测量频谱线和类似于噪声的环境噪声构成。 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无线电波在频率、功率和时间上分布密集,使用频繁,则称为复杂电磁环境。复杂电磁环境是电磁环境的复杂化,是特定时间或空间内高度电磁能量的总和。通俗的说,在特定地域集中了大量的无线电装备,在特定时间同时或集体使用,各无线电装备的工作效率(频段)又非常集中,由此构成的电磁环境就称为复杂电磁环境空间。 依据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表现方式,复杂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具体体现是:在全频段或特定频段内可测量频谱线密集分布,电平大小高低不一、相差悬殊,信号频谱种类繁多,占用带宽宽窄不等,环境噪声起伏明显,噪声底线提高。 从上述几个概念的介绍和比较可以看出电磁环境及电磁环境效应是个大概念,电磁环境构成因素如下图所示:

电磁环境测试相关资质与申请流程

CMA(中国计量认证)资质要求 1.基本内容 (1)CMA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认可)的缩写。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可按证书上所批准列明的项目,在检测(检测、测试)证书及报告上使用CMA标志。 (2)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分为两级实施。一个为国家级,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另一个为省级,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计量认证办公室(计量处)承办。不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实施的效力均是完全一致的,不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认证,对通过认证的检测机构在全国均同样法定有效,不存在办理部门不同效力不同的差异。 (3)根据计量认证管理法规规定,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用于贸易的出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作为公证数据具有法律效力。未经计量认证的技术机构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属于违法行为,违法必究。 (4)中国已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已覆盖了农、渔、林、机械、邮电、化工、轻工、电工、冶金、地质、交通、城建环保、安全防护、水利等行业、部门,已开比较齐全的检测门类。 2.认可的区别 (1)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是法制计量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检测机构来说,就是检测机构进入检测服务市场的强制性核

准制度,即:具备计量认证资质、取得计量认证法定地位的机构,才能为社会提供检测服务。 (2)国家实验室认可是与国外实验室认可制度一致的,是自愿申请的能力认可活动。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检测技术机构,证明其符合国际上通行的校准和/或检测实验室能力的能用要求。 计量认证CMA和实验室认可CNAS的主要区别

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

泉海科技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报告(电源电压:24V)机 型QH7101H2图 号 DZ93189781020状 态正常生产 失效模式等级的定义(依据ISO 7637-3附页A): A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B等级:在干扰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但部分指标超差,在照射移开后,超差的指标能自动恢复正常,记忆功能应保持A级。 C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但在照射移开后,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 D等级:在照射期间,器件或系统有一个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在照射移开后,不能自动恢复正常操作,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器件或系统才能复位。 E等级:在照射期间和照射后,器件或系统有多个功能不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修理或替换器件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 测试项目测试条件等级要求 测试结果备注 脉冲1Ua: 27 V Us: -600 V t1: 5 s t2: 200 ms t3: ≤100 μs td: 2ms tr: ≤(3+0/1.5)μs Ri: 50 Ω 脉冲数量: 5000 。 B级 符合要求B级 本报告由泉海公司实验室提供 脉冲2a Ua:27 V Us: +50 V t1: 5 s t2: 200 ms td: 0.05ms tr: ≤(3+0/1.5)μs Ri: 2 Ω 脉冲数量:5000个 B级 符合要求B级 脉冲2b Ua:27 V Us: +20 V td:0.2~2s tr: 1ms ±0.5ms Ri: 0.05Ω t12: 1ms ±0.5ms t6: 1ms ±0.5ms 脉冲数量:1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3a Ua:27 V Us: -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3b Ua: 27 V Us:+200 V t1: 100 μs t4: 10 ms t5: 100 ms td: 0.1μs tr:≤5 ns±1.5ns Ri: 50 Ω 测试时间:1h A级 符合要求A级 脉冲4Ub: 27 V Us: -16V Ua: -5~12V V t7: 100 ms t8: ≤50 ms t9: 20s t10:10ms t11: 100 ms Ri: 0.02 Ω 脉冲数量:9000个(其中t8=100ms, 3000个t8=1s,3000个,t8=5s,3000个) B级符合要求B级 脉冲5a Ua: 27 V Us: +174 V td: 350 ms tr: 10 ms Ri: 2 Ω 周期:1min 脉冲数量:10个B级符合要求B级 测试员:何秀英 测试日期:2013.1.12 报告编号:qh-js-1201003

电磁环境常手册

电磁环境常识手册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编 二〇〇八年一月

前言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电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还使人们享受到了家用电器带来的便利。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以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为主要内容的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产业,以磁力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磁记录技术、磁浮列车技术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 本手册从电磁学原理及其应用出发,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设施为主要对象,采用问答的形式就电磁应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解释,意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使用电磁设备(设施)。 在汇编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领导、专家和多年从事电磁学研究的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听取了他们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谨表衷心感谢。限于编者的水平,本手册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篇电磁学原理 4 1、什么是电荷? 4 2、什么是电场? 4 3、什么是电场强度? 4 4、什么是磁场? 4 5、什么是磁场强度? 4 6、什么是电磁感应? 5 7、什么是电磁场? 5 8、什么是电磁场强度? 5 9、什么是工频电场? 5 10、什么是工频磁场? 5 11、什么是电磁屏蔽? 5 第二篇环境中的电场、磁场、电磁场 6 12、自然界存在电场吗? 6 13、自然界存在磁场吗? 6 14、自然界存在电磁场吗? 6 15、人为的电场、磁场、电磁场是如何产生的?7 16、家用电器会产生电磁场吗?7 17、我们有可能远离电磁场吗?7 18、什么叫电磁环境背景值?7 19、电磁环境背景值是如何获得的?7 20、为什么要在公园的草坪上测量电磁环境背景值7 21、上海市的电磁环境背景值是多少?8 第三篇磁浮列车8 22、磁浮列车是怎样悬浮起来的?8 23、磁浮列车是怎样向前运行的?8

A320飞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A320飞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姓名:XXX 学号:XXXX XXXXXXXXXXXXXXXXX 一:摘要 空客A320凭借其在设计上使用大量复合材料作为主要结构材料,更改机身的空间,加宽座椅的宽度,在控制上,其采用了电传操纵(fly-by-wire)飞行控制系统的亚音速民航运输机,代替了过去主要靠机械装置传输飞行员指令来控制飞机的姿态和动作。飞行员的操纵动作被转换成电子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再驱动液压和电气装置来控制飞机姿态。从而代替了过去的主要由线缆等机械装置来传输飞行员指令,进而控制飞机的姿态和动作。这是第一款使用电传操纵飞行控制系统的大型客机。凭借这些等优势,在国内及世界空客飞机中占有重要一席。本论文主要对其液压系统作介绍。 二:关键字 空客A320 液压系统 三:液压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 1:为何要采用液压系统 飞机大型化以后,一对副翼的重量就可达l吨以上,依靠驾驶员操纵控制各操纵面仅凭体力去搬动驾驶杆、踏踩脚蹬、拉动钢索使副翼或方向舵转动,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了。此时飞机上就出现了助力机构。飞机上的绝大部分助力机构采用的多为液压传动助力系统。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在建设工地上施工的挖掘机,它那巨大的挖斗由伸出缩入的推杆来带动,就是由液压机构来实现的。 2:液压传动原理 液压传动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静压能来完成传动功能的一种传动方式,也称容积式传动。 功用:给飞行操纵系统、起落架收放、前轮转弯、刹车系统和发动机反推装置等提供操纵动力。

3: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1):动力元件 液压泵,其作用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液压泵可分多种,有柱塞泵,齿轮泵等。这些泵在液压系统中都起着转换机械能的作用,但原理各不同,下面介绍齿轮泵和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a:齿轮泵 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 吸油过程:在吸油腔中的啮合 齿逐渐退出啮合,吸油腔容积 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 的油液在油箱内压力作用下, 克服吸油管阻力被吸进来,并 随轮齿转动; 排油过程: 当油进入排油腔 时由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排 油腔容积逐渐减小,将油从排 油口挤压出去。齿轮不断旋转, 油液便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排油腔吸油腔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读

汽车电子EMC测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标准为,CISPR 25、ISO11452-2、ISO11452-4。本文给出了测试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和推荐方案,是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必备速查手册。 一、CISPR25标准 CISPR25目前用的是2007年第三版标准,与2002年的旧版,还是有很大差别。 1、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压方法:电压测量只能用于单一导线的传导发射特性,故常用于测量电源线的发射,采用人工电源网络做隔离物;另外一种是电流探头方法:测量控制/信号线的发射。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2、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方法 1)电波暗室(ALSE)方法:辐射场强测量应在ALSE 内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以及广播台站产生的额外电磁骚扰的影响。 2)TEM小室方法:辐射场强度的测量应该在屏蔽室中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和广播站的附加干扰。TEM 小室的工作如同屏蔽室一样。 3)带状线法方法:带状线是开方式的波导,由一个接地平板和一个主导电体(隔板)构成,有特征阻抗。一般采用的特征阻抗值是50Ω和90Ω。 目前关于零部件/模块的辐射骚扰测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是:ALSE方法、TEM小室方法、带状线法。但目前由于TEM小室受电磁环境及场地限制较多,带状线法则还处于研究和实践中。所以基本上都是用ALSE方法来进行汽车电子的辐射骚扰测量。

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二、ISO11452-2标准 ISO11452介绍的是用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来对车载电子进行抗骚扰类的测试。所以我们将对最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分别是电波暗室法(ISO11452-2)和大电流注入法(ISO11452-4)。 辐射抗干扰测试方法: 校准法:使用校准夹具标定的标准电流值,系统记录下发射功率后,再将样品摆放上去开始试验,测试过程中的注入功率不变,但产生的电流可能出现变化。 闭环法:无需校准,直接测试,系统根据监测钳的数据实时改变输出功率,尽量使电流稳定在测试要求的数值。 注: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有较大差别。其效果和产品自身的阻抗特性有关。其中闭环法不常见,而基本都是用校准法进行测试。

军工复杂电磁环境及防护

军工复杂电磁环境及防护 1.复杂电磁环境提出的背景 复杂电磁环境可以综合定义为: 在某一空间内由时域、频域、空域和能量域分布复杂的多种电磁信号叠加,它对电子装备、火工品、燃油和人员等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复杂电磁环境是综合性名词,主要用于顶层策划和宏观分析。实质上电磁环境都是复杂的、动态的,在技术设计层面都应进行分解和分类,成为可描述的技术参数。 1.1按电磁能量的来源划分有: (1)自然电磁现象和人为电磁现象 (2)我方电子装备辐射和敌方电子装备辐射 (3)无意电磁辐射(电磁兼容范畴)和有意电磁辐射(电子对抗范畴) 1.2按电磁场信号特性划分有: (1)随机或无规则波形 (2)无调制波形(脉冲,连续正弦波) (3)调制波形(脉冲调制,模拟量调制) (1)电磁环境集成的不确定性在电子装备使用过程中,使用方常常应用“复杂”这个词来形容装备附近的电磁环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电子装备在不同空间电磁信号的叠加是不确定的,电磁信号的组合受多种因素限制。 (2)电磁环境测量的不确定性

电磁环境测量数据受时间,方向及频谱等因素影响。测试结果具有统计特性,另外,在特定条件下,电磁干扰信号电平是很低的,例如雷达接收机极限灵敏度-110dBm,天线增益40dB。 其干扰信号用一般干扰测量仪或频谱仪是测不到的。 (3)未来战场上广泛使用电子对抗技术和强电磁脉冲技术,这些技术参数是不可预知的,并且攻防双方都应用可变参数。 为了进行电磁防护,提高电子装备的电磁生存能力,电子装备设计时需要对可能造成电磁干扰的电磁环境进行分类分析。 2.复杂电磁环境的分析 2.1电子对抗(电子战)和电磁环境效应内容的区别 电磁环境效应是在能量域研究电磁能量对电子装备、军械等的影响。主要涉及电子装备(含接收器通道外)对电磁能量敏感程度,并且要求对接收器通道内器件不损坏、不烧毁。 电子对抗是在信息域研究接收器通道内的电子对抗。主要通过信号处理剔除干扰,当然也应用了信道捷变频,天线旁瓣对消等措施。 电磁环境效应包含了一些电子对抗的内容,但电子对抗有其独特的技术内容,两者有较大区别。 2.2有关外部射频电磁环境 GJB1389A《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所提供的外部射频电磁环境包含人为和无意的电磁辐射,主要是由雷达和通信系统通过发射天线向特定空间或在近区所形成的电磁场,这些电磁场的统计特征值用峰值和平均值表示,平均值是模拟量调制的通信设备所产生的,而峰值主要是雷达设备产生的脉冲调制波,从标准中多个表格所提供的数值明显看出300 MHz以下频段电磁场的平均值与峰值相等,这是通信使用电磁波的特征,而在300 MHz以上频段电磁波平均值与峰值不相等。它们的比值就是占空比(占空比小于1)。标准中外部射频电磁场典型平均值为200V/m,峰值为2~3kv/m。

电子常识-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简介

标准-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全标准 电磁兼容性测试(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 磁干扰的能力。EMC设计与EMC测试是相辅相成的。EMC设计的好坏是要通过EMC测试来衡量的。只有在产品的EMC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中,进行EMC的相容性预测和评估,才能及早发 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并采取必要的抑制和防护措施,从而确保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 验总论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 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 场辐射抗干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 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7-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 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 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 扰度试验 GB/T 17626.1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 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4-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 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 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7-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三相电压 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电磁兼容作业 电磁兼容标准与测试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703班 姓名:贾震 学号:070301091

电磁兼容标准及测试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通讯等高科技的迅速进步与发展,对电磁骚扰的控制与防护提出了繁多而又复杂的问题。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先进国家,经过几十年对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等问题的研究和控制,已将这些技术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就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分系统,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科学,国家标准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对电磁兼容所下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就是说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任何设备、系统都不因受电磁干扰而降低工作性能,并且其本身所发射的电磁能量也不大于规定的极限值,以免影响其它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达到互不干扰而共存的目地。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法文缩写是CISPR)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它成立于1934年,是最早开始系统地对电磁兼容进行研究的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该委员会成立的初衷主要是保护广播、通讯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围绕这方面的问题,对车辆、

家电、电动工具、工科医射频设备、高压架空线路等提出了一系列骚扰限值(包括射频辐射和传导两方面,工作频率多在9kHz~18GHz)和测试方法的标准。近几年来随着它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也开展了一些抗扰度标准的研究。它更主要的重点还是研究电磁骚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二、电磁兼容标准 早在一九三四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就成立了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简称CISPR,专门研究无线电干扰问题,制定有关标准,旨在保护广播接收效果。当初只有少数国家参加该委员会,如比利时、法国、荷兰和英国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电磁兼容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9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颁发了89/336/EEC指令,明确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所有电子、电器产品须经过EMC性能的认证,否则将禁止其在欧共体市场销售。此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EMC已成影响国际贸易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CISPR工作范围也由当初保护广播接收业务扩展到涉及保护无线电接收的所有业务。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两个专们从事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委员会:一个就是CISPR成立于1934年;另一个是电磁兼容委员会TC77,成立于1981年。CISPR最初关心的主要是广播接收频段的无线电骚扰问题,之后在EMC标准化工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CISPR已基本上将工业和民用产品的EMC考虑在其标准中。CISPR 还起草了通用射频骚扰限额值国际标准草案,这样,对那些新开发的以及暂时还不能与现有CISPR产品标准相对应的产品,可以用射频骚扰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解读

标准更权威监测有依据 ——解读《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88修订版) 编者按 随着信息发射设施、电磁能利用设备、高压输变电设施的建设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曝露的电场及电磁场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近日召开的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作为GB8702—88的修订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对原标准进行了增删修改。 本版特邀标准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电磁室副主任邵海江就这一标准修订的相关内容为读者进行详细解读。 限值严于WHO推荐标准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为什么增加了1Hz~100kHz频段电场和磁场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邵海江:主要是由于1Hz~100kHz频段包括了重要的电磁源——高压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50Hz)电磁场,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高压线和变电站。 我国此前只有一个行业推荐标准——HJ/T24—1998,但没有规定国家环境标准。由于行业推荐标准通常都是建议性的,而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这些设施越来越重视,增加这一频段电场和磁场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很有必要。 此外,从国际上来看,相关国际组织和主要工业国家的电磁场标准基本上包括1Hz~100kHz频段,我们可以作为参照。 其实,1Hz~100kHz频段又可以细分为更窄的频段,由于不同频段对人体的影响机理和生物效应不同,因此限值也不一样。其中最主要的工频(50Hz)频率,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高压线和变电站,因为数量比较多,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这次的修订我们把这一块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从这次的修订来看,最主要的工频(50Hz)频率的电场强度限值是4kV/m(千伏/米),磁感应强度限值为0.1mT(毫特斯拉)。这个限值略严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推荐标准为电场强度限值5 kV/m,磁感应强度限值0.2mT。 据悉,此次《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修订“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内容,合理调整了监测要求。”请您具体谈谈。 邵海江:原标准管理内容涉及豁免管理、申报登记、安全设计、职业防护设备、职业训练等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豁免管理内容此次予以保留并进一步细化,其余删除。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电磁兼容EMC设计及测试技巧 摘要:针对当前严峻的电磁环境,分析了电磁干扰的来源,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分解,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从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布线、系统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总结概括电磁兼容设计要点,最后,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内容。 当前,日益恶化的电磁环境,使我们逐渐关注设备的工作环境,日益关注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设计开始,融入电磁兼容设计,使电子设备更可靠的工作。 电磁兼容设计主要包含浪涌(冲击)抗扰度、振铃波浪涌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工频电源谐波抗扰度、静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等相关设计。 电磁干扰的主要形式 电磁干扰主要是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进入系统,影响系统工作,其他的方式还有共阻抗耦合和感应耦合。 传导:传导耦合即通过导电媒质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低的部分(低于 30MHz)。在我们的产品中传导耦合的途径通常包括电源线、信号线、互连线、接地导体等。 辐射:通过空间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高的部分(高于30MHz)。辐射的途径通过空间传递,在我们电路中引入和产生的辐射干扰主要是各种导线形成的天线效应。 共阻抗耦合:当两个以上不同电路的电流流过公共阻抗时出现的相互干扰。在电源线和接地导体上传导的骚扰电流,多以这种方式引入到敏感电路。 感应耦合:通过互感原理,将在一条回路里传输的电信号,感应到另一条回路对其造成干扰。分为电感应和磁感应两种。 对这几种途径产生的干扰我们应采用的相应对策:传导采取滤波(如我们设计中每个IC的片头电容就是起滤波作用),辐射干扰采用减少天线效应(如信号贴近地线走)、屏蔽和接地等措施,就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外界的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设计 对于一个新项目的研发设计过程,电磁兼容设计需要贯穿整个过程,在设计中考虑到电磁兼容方面的设计,才不致于返工,避免重复研发,可以缩短整个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效益。 一个项目从研发到投向市场需要经过需求分析、项目立项、项目概要设计、项目详细设计、样品试制、功能测试、电磁兼容测试、项目投产、投向市场等几个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要进行产品市场分析、现场调研,挖掘对项目有用信息,整合项目发展前景,详细整理项目产品工作环境,实地考察安装位置,是否对安装有所限制空间,工作环境是否特殊,是否有腐蚀、潮湿、高温等,周围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有恶劣的电磁环境,是否受限与其他设备,产品的研制成功能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能否给人们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带来很大的方便,操作使用方式能否容易被人们所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089022.html,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作者:陈宝琦 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9期 摘要:目前民用飞机液压系统为保障安全性和操作性,在设计时通常会采用冗余和备份 技术,但同时也会带来成本、重量和复杂性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波音和空客多款机型机载液压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泵源、余度配置、替换逻辑与系统布局方案,总结了其液压系统体结构、冗余备份等方面的技术现状,指出未来民机液压系统应具有单源系统向多源系统发展、系统独立性提升、多电化和分布式、控制技术和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高压化低压力脉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用飞机液压系统布局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a)-0069-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我国民航产业每年都以超过10%的增速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但作为航空大国,我国在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的研制方面却是刚刚起步,从元件级到系统级基本由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市场的供给量与巨大的需求极不匹配。 研制高效可靠的大型民用飞机液压系统,不仅可以在产品层级上为飞机减轻重量,提高安全性和效率,还可带动诸如新材料、电子、能源、精密制造等一系列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航空系统集成能力的提高。 1 液压系统的定义及组成 按照ATA100(航空产品技术资料编写规范)的定义,民机液压系统是指使液压油在压力下供至公共点以便再行分配到其它规定系统的部件和零件。民用飞机液压系统按功能可分为液压能源系统和工作回路两个部分。液压能源系统为飞机上所有使用液压驱动的活动部位提供液压能源,并保证卸荷与散热等方面的要求。液压能源系统主要由泵源、能量转换装置、油箱、控制阀、管路及指示系统等组成。 2 典型民机液压系统技术现状 波音和空客是目前世界民航市场上两大巨头,均有多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1 波音飞机液压系统的特点

韩国电磁兼容测试表

EMI/EMC Test List 1.The Korean Standard is below; A.The pro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The ESD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2 ii.The 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endurance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KN61000-4-3 iii.The EFT(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4 iv.The surge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5 v.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endurance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6 vi.Magnetic frequency of power test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8 vii.About voltage falling and temperature power cut, presented test level and lasting time follows the standard of KN61000-4-11 B.The hindrance prot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The prevention test of hindrance of microwave follows the KN16-2(it’s based on CISPR 16) ii.The prevention of the error by microwave follows the KN14-1(it’s based on CISPR 14-1) 2.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V oltage dips, 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ltage variations immunity tests (KN61000-4-11) A.It follow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Comparable with IEC 61000-4-11 and 61000- 4-1 and 61000-2-2) i.IEV 50(161) : 1990.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 ocabulary(IEV) – Chapter 161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i.IEC 68-1 : 1988, Environment test – Part 1 : General and guidance iii.IEC 61000-2-1 : 199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 Part 2 : Environment – Section 1 : Descri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for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and signaling in public power supply systems iv.IEC 61000-2-2 : 199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 Part 2 : Environment – Section 2 : Compatibility levels for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and signaling in public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

美军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软肋及启示

美军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软肋及启示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面对“第五维战场”——电磁空间日渐激烈的角逐,面对军事强国咄咄逼人的电磁攻击优势,能否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击敌军的“七寸”,进而达成制信息权的关键。 现代战场是电磁能量的复杂集合体众所周知,信息化战争是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中展开的,战场是各种电磁能量共同作用的集合体,这其中既有自然电磁干扰源,又有强烈的人为干扰源。既有无意干扰源,又有有意干扰源。由电磁平台搭建起的各军兵种的指挥控制系统通过一张张无形的网将上至统帅部下至普通一兵,均牢牢“粘结”在网络的“神经”节点上。武器系统实现了高度电子化和智能化,精确制导武器或信息化弹药已成为战场上的基本火力。各种军用电磁辐射体如雷达、通信、导航等辐射源的功率也越来越大,数量成倍增加,频谱也越来越宽,再加上电磁脉冲弹及超宽带、强电磁辐射干扰机的出现,使战场的电磁环境变得异常复杂,而这种电磁环境效应直接影响着武器装备战斗效能的发挥和战场的生存能力。组成战场“神经网络”的电磁平台一旦遭到破坏,就如同巨人被施了定身法,瞬间变成木偶,其危害几乎是毁灭性的! 1967年7月29日,雷达产生的高功率辐射曾使美国一艘航母上的A-4舰载机挂载的导弹意外发火,致使一连串的爆炸和大火吞噬了134名官兵的生命,经济损失7200多万美元,航母修复花费了7个多月。强电磁脉冲已成为电子设备的“绝命杀手”据国外资料记载,装在一辆小货车上的射频武器可轻易摧毁一家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一枚最新的强电磁脉冲弹,就足以使数十公里内所有电子设备遭受严重物理损伤。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电磁珍珠港事件”并非耸人听闻电磁作为自然界中一种无形能量,以我们肉眼无法辨识的特殊形式奠定了现代信息社会的物质基础。我们平常使用手机、电脑久了,会产生头晕、眼涩等现象,就是由于电磁辐射在作祟。电磁脉冲武器是依靠特定技术产生电磁脉冲,在一定地区或目标周围空间造成瞬间的强大破坏性电磁场,毁伤敌方的电子设备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在西方,电磁脉冲武器被列入大规模电子破坏性武器。目前世界上少数国家已经开发出的具有实战价值的电磁脉冲武器可分为三大类:核电磁脉冲武器、高功率微波炮和超宽带电磁辐射器。 核电磁脉冲武器是指以核武器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辐射对敌方军事或民用目标实施打击的武器。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的专家对原有核武器的设计进行了改造,使核弹在爆炸时能将更多的核能量转换为电磁脉冲能量。1962年7月8日,美国在约翰斯顿岛上空400公里进行了1.4兆吨TNT当量的高空核试验,爆炸引起距离1300公里之外的夏威夷瓦胡岛30多条路灯同时发生故障;电力线路中许多断路器跳闸,数百个报警器响成一片,檀香山与威克岛之间的短波通信也一时中断;通信和指挥控制系统失灵,警戒雷达故障丛生,荧光屏出现无数回波和亮点。 高功率微波炮是另一种电磁脉冲武器,它能产生GW量级的微波,就像探照灯和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一般,可瞬间击毁电子元器件。在高功率微波武器开发方面,美国和俄罗斯(前苏联)居领先地位。1977年,苏联克格勃曾利用高功率微波对美驻莫斯科大使馆进行照射,造成一个机房的电器设备短路起火,火情在使馆的机要房间蔓延开来,伪装成消防人员的克格勃特工则伺机安装窃听装置。除俄罗斯和美国外,英、法、德、日等国家也都在进行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制和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