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一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一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一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运用

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自尊自信(重点)

什么是自尊和自信?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很多学生的理解存在着失误和偏差,对自尊与自信理解方面的不足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够自尊、不够自信的行为。而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必须先从认识上解决问题。

2)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重点也是难点)

在日常德育课教学中,知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只是解决了知的问题,而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珍惜自尊自信,加强修养,努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对于这节课来说,不仅是重点,也存在着实实在在的难度。

2.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材从认识自己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尊自信的内容及重要性,然后再进入践行的层面,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了解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自觉加强修养,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自尊自信的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渴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另一方面,多数同学对于自尊和自信理解得并不全面,存在着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卑情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一些树立自尊与自信的方法,帮助他们更自信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除了小小的忘忧草,其它的花草树木都枯死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觉得自己没有松树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甜美的果子,也自惭死了;葡萄羞愧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像桃树能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叹息自己没有茉莉花那样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分别觉得自己缺陷太多,比不了别人而无精打采,而顶细小的忘忧草却并不觉得自己卑微,独自欣赏着自己,茂盛地生长。【引思明理】

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你认为人认识自己重要吗?请结合你对上面故事的理解谈谈你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理解。

高大的橡树、挺拔的松树、深受人们喜爱的葡萄树都觉得自己无法活下去了,

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它们真的很差劲,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吗?忘忧草为什么能愉快地活着?

师生一起讨论。

老师总结:这些原本优秀的植物纷纷自愿放弃生存的机会,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缺陷,而是自信心和自尊心出了问题,而自信的丧失来源于它们自我认识的偏差。那么,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呢?

1.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8页中“相关链接”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各小组总结出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选择。

案例:小明上课时很怕站起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他知道答案,但又怕自己回答不好,因而不敢举手,有时候老师指定他来回答,他会显得犹豫、畏缩。要是回答得不够准确,他会灰心、自责,暗暗地想:“看来我真的不行”。即使答对了,他心里也会不踏实,觉得自己是侥幸,愧于接受老师的好评。小明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强了,使自己不敢表现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明的这些行为和想法是自尊心强的表现吗?自尊心强应该有哪些表现?平时同学们的哪些行为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回答,老师参与讨论并进行点拨和补充:环境因素(来自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等)、个人的身心特征、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人对成败的归因方式等等。

看看下面的同学,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出了什么问题?

A同学:我,一个男孩子,个子还不到165cm,站在人群中总是觉得比别人矮一截,唉!

B同学:我口才不好,专业技能在班里也不是最好的,学历又不高,我注定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C同学:虽然我十分努力,在文体活动中表现也很突出,动手能力也不错,老师都夸我有礼貌,同学也喜欢和我交往,但文化课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因此,我一直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老师点拨:A同学和C同学分别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了?

学生讨论,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之后,老师提供下列故事:

故事 1.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普太太的责骂:“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到26岁时还大字不识几个。有一次,一个朋友念了一篇《思考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彼得深受震动,从此发愤图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后来,他事业有成,买下了他当年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书,名叫《菲利普太太,你错了》。

故事2.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的评价是:“反应迟钝,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死后,还有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他的大脑和常人的不同之处。

故事3.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也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罗丹后来成了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

故事4.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身高156c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深受前苏联人民爱戴的列宁身高156cm;雷锋身高156cm,并未影响他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楷模;曾横扫全欧洲,被无数人崇拜的拿破伦身高162cm ,男人气十足的俄罗斯前任总统、现任总理普京身高170cm,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163cm。

老师提出问题:

1)听完上面的故事和数字,你认为还有必要为自己过去和眼前的分数而丧失信心吗?还认为身高和未来的前途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吗?

2)对于一个青年学生来说,决定未来前途的最关键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老师:我们今天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自尊和自信方面的问题,现在,同学们能否归纳一下:自尊和自信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哪些作用呢?自尊与自信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它与集体和国家有没有联系?

请学习小组派代表按自己的理解归纳自尊与自信的重要作用,老师适当加以补充并导入下一个问题: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老师:看来,我们都认识到自尊与自信对于个人的发展、祖国的强大都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呢?学习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书上第11页中的内容,归纳出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径。

【体验导行】

1.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不够自尊的表现,并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1.正确认识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六、教学反思

1.思想的转变必须是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 素质测试题之二

江门一职新英校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测试题之二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刘某在女儿刘英2周岁生日时到甲照相馆为女儿拍照纪念,摄影师乙偷偷留下刘英的照片,将其卖给丙出版社用作挂历。后来乙又将该照片送给丁厂做沐浴露的包装。在本案中侵害刘英肖像权的侵权人是()。 A.乙和丙出版社,不包括丁厂 B.丙出版社和丁厂就,不包括乙 C.乙和丁厂,不包括丙出版社 D.乙、丙出版社和丁厂 2.小张长得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张心里很难受。但小孙却认为,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小孙的言行错在他不懂起侮辱性外号是属于()。 A.侵害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C.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D.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3.甲是著名的歌星,一直被狗子队跟踪。某日,某狗子队所在报社在头版爆出新闻:甲有私生子。甲于时向法院起诉,要求报社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法院审理查明,报社报道纯属于子虚乌有。报社侵犯了甲的()。 A.名誉权 B.隐私权 C.姓名权 D.身体权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基于下列事实可以取得荣誉权()。 A、劳动模范 B、优秀教师 C、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D、三八红旗手 2、某医院在一次优生优育的图片展览中,展出了某一性病患者的照片,并在说明中用推断性的语言表述该患者系生活不检点所致。虽然患者眼部被遮,也未署名,但有些观众仍能辨认出该患者。患者得知此事后精神压力过大而自杀。医院这一行为侵害了患者的 ()。 A、生命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3.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A.配偶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监护权 三、简答题 1、某学校寄宿制学生晚上自习结束后,突然停电,有人恶作剧趁机大喊:“鬼来了!”听到喊声同学纷纷向楼下奔跑,发生拥挤踩踏,造成多名学生死伤。 某中学的900多名学生在校外公路上跑操,一辆大货车突然冲入人群,造成21名师生死亡。 (1)结合上述案例说明,侵害人侵害了什么权利?为什么要保护这项权利?(2)侵害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司法考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第一章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概述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人员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B.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具有职业特殊性 C.法律职业道德具有规范作用和法律上的普遍强制作用 D.法律职业道德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表现为特定的法律规范 正确答案:C 2、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应当遵守人民法院与司法部制定发布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做法违反了相关规定? A.法官开庭时发现一方的律师沈某是其过去的同事,没有主动回避 B.律师裘某约请主办法官童某吃饭,了解所代理案件的案情 C.某律师事务所主办的所刊发表法官彭某的文章 D.某律师事务所举办法律实务研讨会,邀请法官周某出席演讲 正确答案:B 3、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主体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法官、检察官 B.律师、警察 C.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 D.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职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人员 正确答案:D

4、下列哪种人员不能担任法官、检察官 A、李某毕业于某政法大学,现年25岁,已从事法律工作三年 B、陈某为法学博士,但曾因嫖娼被判处拘役六个月 C、赵某系某高校讲师,讲授民法学,但个子只有一米六 D、张某系转业军人,自学法律,达到本科水平,在检察院工作了两年 正确答案:B 5、下列关于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基本纲领和基本要求 B.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作为确定法律职业人员具体职业责任的法律依据 C.由于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共同的,它们就构成法律职业人员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 D.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有不同的内容 正确答案:B 多项选择题: 1、关于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是哪些? A.法律职业道德可以取代法律 B.法律可以取代法律职业道德 C.法律无法取代职业道德 D.一个人行为如果符合法律,也就一定不违背法律职业道德 正确答案:A,B,D 2、下列哪些情形违反了有关规范法官与律师相互关系的规定? A.律师陈某在接案时称该案主办法官是其大学同学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教案.doc

教 2009-2010 学科 案 第二学期第 2(1)周 《职业道德与法律》 日期 专业班级 第节教师: 09 级计算机课堂类型新课讲授 教学内容二、礼仪修养显示个人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 德育目标:树立礼仪意识,完善自身人格。 能力目标: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遵守个人礼仪的作用;2、个人礼仪重在养成。教学难点:良好的礼仪风范是在自身努力修养和践行中形成的。 教学方法讲述、问答、阅读、讨论、课堂练习 其它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旧课复习:充分认识自我,同学间交流对自己的认识。学生互相交流自身特点。新发中在群体识课导入:情境创设:一位中考失利的同学上了职业高中,心情一度很思考:通过该生的己认现自调整亲苦闷。在一次礼仪课上,老师给大家提出了礼仪要求:“入座身感受思考个人礼仪轻稳自自己,己莫含胸,腿脚姿势须庄重。双手摆放要自然,安详庄重蕴含着怎样的道德意坐如钟。”她导入新课 勉强照着做了,但奇迹也随之产生了。“我挺起义?遵守个人礼仪有长久以来含着的胸膛, 世界仿佛变大了;当我庄生地举手投什么作用?结合上述事例和生活实际,说足自己仿佛 变得重要了;当我端庄安详地挺身而坐,即使在父母面臆,也仿佛每句话都掷地有声。一 种从没有过的独感、明我们中职学生应如尊严感油然而生。我在坐、立、行之间,清晰地 感司到了自何遵守个人礼仪。己的存在。此后的日子,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尊严, 要靠实力。”“新学年开学,师生们写在脸上的庄严与亲切感染了我。要允许别人以‘貌 '取人,因为在初次见面开口之前,

你只能靠仪表展示自己。这也许正教育的真谛。” 新知内容:讨论并回学习依次仪礼加深对二、礼仪修养显示个人魅力1.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答,老师总结出:个人确正知识的纠提问:个人礼仪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问:个人礼仪的基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正偏认识,差本要求是什么?提问:在个人仪容仪表方面要注意哪些方面?些?学生分析:个人礼行为。综提高2.个人礼仪蕴含道德意义案例:微笑的魅力。案例:奥运会仪蕴含着怎样的道德分析、能和合礼仪服务人员的表现3.个人礼仪生在养成提问:如何养成良意义?遵守个人礼仪表达力思于 好的礼仪习惯?( 1)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加强自律,有怎样的作用?学养培勤善于表学会自我约束。(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懂得自尊自生分析并回答边看达考,的能力爱。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3)(观边练错正误行纠 看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录像课堂小结:简略为 课堂效果检测方巩固新课(当堂练习) 案 课后作业1.假设你即将参加某公司的面式,你如何进行着装准备?(思考)2.行为训练:仪态训练、坐姿训练、走姿训练。(自我训练) 教案 2009-2010 第二学期第2(2)周日期第节教师: 学科《职业道德与法律》专业班级09 级计算机课堂类型新课讲授 教学内容.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职业道德第一章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

第一章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 目录: 第一节: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 二、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居重要地位 第二节: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一、职业道德是协调职工同事关系的法宝 二、职业道德有利于协调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三、职业道德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职业道德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二、职业道德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三、职业道德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四、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摆脱困难,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五、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企业着名品牌

第一节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表现。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企业环境②企业规章制度③企业价值观 ④企业经营之道⑤企业目标⑥企业作风⑦企业礼俗 ⑧企业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⑨企业职工职业道德⑩企业形象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 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对于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①自律功能②导向功能③整合功能④激励功能 二、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占居重要地位 1)企业环境需要由职工来维护和爱护。 2)如果职工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觉悟,随意违反纪律,那么企业的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 3)实现企业价值观、经营之道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主体是职工,职工若不能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之道,不把这种价值观和经营之道落实于生产经营行为之中,企业价值观、经营之道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企业发展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4)企业作风和企业礼仪本来就是职工职业道德的表现。 5)职业道德对职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具有推动作用。 6)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表现。 职业道德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要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就要求职工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节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最新教案

教案簿学校泸县建校 科目职业道德与法律班级 2012秋计1. 任课教师钱铀

教师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自我介绍。 二、新课程解读 (一)感受道德与法律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王顺发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讲两则新闻谈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1)2010年全国劳模代表——次阿 次阿女,藏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白马镇普嘎村妇委会副主任。次阿同志勤学好问,敢于实践,通过参加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虚心学习蔬菜种植、家畜养殖技术,充分利用土地、水利资源优势,确定了“种养结合,联动发展”思路,办起了养猪(鸡)场,购买仔猪80多头,仔鸡500多只,种植大棚蔬菜20余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地群众纷纷向她请教“致富经”,她热情地进行帮扶。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每年仅蔬菜收入就达10万元,次阿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村致富带头人。2007年,次阿当选为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科技致富女能人”、“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无锡“钻石家族”人间蒸发,富二代被曝澳门赌输15亿 “钻石家族”是无锡钻石公司“蓝忆珠宝”的简称,2010年1月,这家公司老板儿子的婚礼,曾经在网上风光无限,其婚车被网友称为“无锡最牛富二代迎亲车队”。短短一年时间,就传出这名“钻石富二代”施寅寅因赌博败家,他和父母一家三口人间蒸发,不知所终。现在“蓝忆珠宝”公司已人去楼空,当地司法部门已经介入到调查中。(具体新闻自行在网络搜索) 教师:一个只是普通的农民,凭借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成为全国劳模代表;一个曾是风光一时的“富二代”,现在却身负巨债行踪不明。思考一下,从这两个新闻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这告诉我们,在人生路上,一个人的成功,是用自己的辛劳和血汗浇铸而成的,一个人的失败,往往是自己制造了导致失败的条件。因此,成功的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失败首先是做人的失败。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真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制性规范 (C )道德对于人的要求高于法律 参考答案: B 教材 P2 2.以下关于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就业成功取决于知识和技术,道德不十分重要 (B)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才能起到统领作用 (C) 强调道德会束缚人的创新精神 (D) 道德主要是说教,不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答案: B 教材 P2 3.下列说法中,属于道德范畴的是( (A) 畸形与正常 (C )赢弱与强壮 参考答案: B 教材 P2 4.下列关于“德”的说法中,符合古代典籍“道德”之“德”本意的是 ( ) (A) “德”为心声 (B) “德”为失去的意思 (C) “德”乃对道的认识和把握 (D) “德”即信仰 参考答案: C 教材 P3 5.在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范畴是( )。 (A) “礼” (B ) “气” (C ) “诚” (D ) “仁” 参考答案: A 教材 P3 6.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决定道德发展状况的根本因素是( )。 (A )社会舆论(B )风俗习惯 (C )经济关系 (D )领导示范 参考答案: C 教材 P3 7.下列关于“德”的说法中,符合古代典籍“道德”之“德”本意的是 ( ) (A) “德”为心声 (B ) “德”为失去的意思 (C ) “德”乃对道的认识和把握 (D ) “德”即信仰 参考答案: C 教材 P3 (A ) 从起源和概念内涵上看,中西方“道德”均含有规则、规范之义 (B ) 动物之间同样存在互助和友爱行为,道德不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C ) 道德与社会生产方式无直接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共性道德 (B )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D )道德从来没有阶级性 )。 (B )偏私与公正 (D )丑陋与漂亮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0课教(学)案

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的防意识。 2、情感态度观念 教导学生认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认识犯罪行为及其刑法处罚,保护人民,远离犯罪。 3、运用 分辨身边的与犯罪行为,增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做守法的劳动者。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什么主要特征 怎么区分与犯罪,什么是?什么是犯罪?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的,属于一般行为;如果是触犯了《中华人民国刑法》的,则属于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

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的法定概念,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为是犯罪的问题,它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总的标准。 2、教学难点 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这是两个道德概念,不属于法律用语。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是本课道德方面的要求。因为特定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很差,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所以对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而是把它作为公民的义务。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不提倡”并不等于反对,而是要让学生认同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的同时,强调见义勇为的方式方法,要见义智为。换句话说,要求未成年人懂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见义勇为,要教育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使用有效手段,结合自己的身心特点进行见义勇为;要避免蛮干,以免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和死亡。 3、结构线索 本课的主题是“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教材共有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从了解犯罪与刑罚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引导学生增强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意识。第二个大问题,,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入手,通过对吸毒、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从加强未成年人自觉预防犯罪意识入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观原因,帮助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预防犯罪,培养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引导学生提高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三、学情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

17级中职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 1、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 和他人称赞事,心情就十分舒畅,这是因为() A、我们获得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肯定的 C、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肯定,得到满足 D、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2、下列说法没有说明个人礼仪重要性的事() A、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B、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C、行为心表,言为心声 D、人无礼,无以立 3、下列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 A、诚实友好交流 B、迷恋、沉溺于网吧 C、随意约会网友 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种信息 4、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是() A、礼貌客气 B、语言文明 C、仪容端庄 D、敬业爱岗 5、下列行为符合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是() A、遇到客户投诉产生纠纷,要认真争辩 B、服务人员以浓妆为宜,行、站、坐姿态得体 C、遇到只看不买商品的顾客可以不用打招呼 D、服务业坚持信誉第一,保质保量,公平交易。 6、下列关于拨打电话的礼仪规范不正确的是() A、办公室电话选择对方上班时间拨打 B、避免深夜给对方拨打电话 C、把握通话的时间长度 D、私人电话可以随时拨打 7、“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好汉”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哪一条? ( ) A、明礼 B、勤俭 C、自强 D、敬业 8、下列行为不利于培养社会公德的是() A、参加志愿者服务 B、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C、为朋友两肋插刀,讲义气 D、做义工 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属于家庭美德中的() A、尊老爱幼 B、勤俭持家 C、邻里团结 D、男女平等 10、职业道德总是通过公约、条例、章程、守则、制度等形式呈现出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者说明职业道德具有() A、行业性 B、广泛性 C、实用性 D、时代性 11、下列做法中,没有违背办事公道原则的是() A、无论何时何地男职工和女职工必须干一样的工作 B、在公共汽车上,售票员对乘客无论年龄大小都提供一样的服务 C、火车站在售票厅特设学生购票窗口 D、某商场员工只对老顾客、大客户热情对待 12、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层次要求的规范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13、《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意思是:看见别人有好品德,就要向他学习,哪怕同他相差甚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他。这句话的目的是要人们做到() A、慎独 B、内省 C、学习道德榜样 D、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 14、穆勒说“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对此我们应该这样理解() A、他人自由了,我们也就都获得了自由 B、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与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密切相连的,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就会失去自由 C、只要自己享受了自由,他人也就享受了自由 D、自己的自由就是他人的自由 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轻微不良行为对我们影响不大 B、我不偷不抢,有一点违法行为不要紧 C、小华认为同桌曾经偷过别人的东西,应该离他远远的,防止自己收影响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真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制性规范(B)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C)道德对于人的要求高于法律(D)道德从来没有阶级性 参考答案:B 教材P2 2.以下关于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就业成功取决于知识和技术,道德不十分重要 (B)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才能起到统领作用 (C)强调道德会束缚人的创新精神 (D)道德主要是说教,不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答案:B 教材P2 3.下列说法中,属于道德范畴的是()。 (A)畸形与正常(B)偏私与公正 (C)赢弱与强壮(D)丑陋与漂亮 参考答案:B 教材P2 4.下列关于“德”的说法中,符合古代典籍“道德”之“德”本意的是( ) (A)“德”为心声(B)“德”为失去的意思 (C)“德”乃对道的认识和把握(D)“德”即信仰 参考答案:C 教材P3 5.在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范畴是()。

(A)“礼”(B)“气”(C)“诚”(D)“仁” 参考答案:A 教材P3 6.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决定道德发展状况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舆论(B)风俗习惯(C)经济关系(D)领导示范 参考答案:C 教材P3 7.下列关于“德”的说法中,符合古代典籍“道德”之“德”本意的是( ) (A)“德”为心声(B)“德”为失去的意思 (C)“德”乃对道的认识和把握(D)“德”即信仰 参考答案:C 教材P3 8.下列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起源和概念内涵上看,中西方“道德”均含有规则、规范之义 (B)动物之间同样存在互助和友爱行为,道德不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C)道德与社会生产方式无直接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共性道德 (D)相比于法律,道德不仅适用范围小而且调节力度弱 参考答案:A 教材P3 9.正确说明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关系的表述( )。 (A)二者没有任何关联(B)二者完全重合 (C)法律规范涵盖道德规范(D)二者部分重叠 参考答案:D 教材P4 10.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之《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第三课时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三课时 三、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相关规定,了解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和对侵害财产权的惩处措施。 2.情感态度观念 自觉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增强依法保护自身财产的意识。 3.运用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本课有三个部分:法律保护财产权、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和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前两个部分:法律保护财产权和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都是为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做铺垫。因此,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在财产受到侵害时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 2.教学难点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教导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在财产受到侵害时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因为,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利,不仅要树立维权意识,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掌握一些维权的途径,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来讲都会构成相当大的难度。 突破这一难点,就要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中去,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合适的案例,恰当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材首先阐述了财产权和物权的含义,并列举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私财产;然后通过法规和案例说明侵害

财产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受到法律惩处;最后再落脚到本课的重难点,要依法保护公民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掌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的方法和途径,树立合法财产不可侵犯的观念,尊重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权。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社会经验相对缺乏,但对常见的有关财产权利方面的知识还是稍有熟悉的,因为家庭教育和德育部分已了解过相关内容,如拾金不昧的教育,如小学时唱的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所以在讲解案例和课文内容时学生应该会有很多想法。因此本课案例的选取很重要,与生活较密切,学生较熟悉的案例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导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1、法律保护财产权 展示材料: (1)某中职学校三年级学生小王过生日的时候,父母送给他一条昂贵的金项链,小王非常喜欢,天天都戴在身上。小李是小王的同宿舍同学,看到小王脖子上漂亮的金项链也非常喜欢。一天,小王一个人回宿舍,把项链放在床头就去洗澡,恰好小李也回到宿舍,看到小王床头闪闪发光的金项链,顿时起了拒为已有的念头,就把项链塞进自己的裤袋,趁没人注意离开了宿舍。后来小王发现了小李身上有个和自己丢失的那个一模一样的项链,小李说这个是他奶奶送给他的礼物,不肯承认就是小王的那条项链。 (2)小红丢了100元钱,被小明捡到了。小红向小明要,小明认为钱是自己捡的,又不是偷的又不是抢的,既没违法也没犯罪,死活不肯把钱还给小红。 【引思明理】 思考问题①:上述两个事例中的项链和100元到底归谁所有?请同学们以法官的身份来分析此案。 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对保护人们财产权是怎么规定的? (把学生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略) 分析提示①:小王的项链和小红丢失的100块,都属于我国法律上的“财产”。他们都拥有对自己物品的“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问的解答:可以利用分析提示②的法律规定来判定上述事例中的项链和100块归谁所有。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解“财产权”和“财产”然后引导学生判断事例中的项链和100元属不属于财产,再根据第二问的法律判定来思考归谁所有。)教师用幻灯片给出分析提示②: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第一章: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1. (1)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2)职业道德是成年人应该遵循的准则,与我们未成年人无关。()(3)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4)(多选)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B: 员工与老板C: 职业与职工D:老板与顾客 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 F T AC 2. (1)强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助于调节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维护和提高________、有助于促进________、有助于提高_________。 (2)强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助于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3)强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本行业的声誉、本行业的发展、社会道德水平 T T 3. (1)机动车维修职业道德范畴就是义务和良心,其他的不用管。()(2)机动车维修职业道德范畴包括义务和良心、信誉和尊严等。()(3)(多选)机动车维修职业道德范畴主要包括()等方面。 A:义务和良心B:信誉和尊严C:责任和情感D:素养和品质 F T ABC 4. (1)机动车维修的职业信誉主要表现的方面是机动车维修职业的_______、社会对机动车维修职业的_______、机动车维修职业在_________等。 (2)机动车维修职业要有很重要的信用和名誉()(3)机动车维修职业只有有了信用和名誉才会赢得社会对机动车维修的信任感() 信用和名誉、信任感、社会生活中的声誉 T T

职业道德与法律此邮票买卖行为无效(第十一课案例)

此邮票买卖行为无效(第十一课案例)【案情简介】 某职业学校学生李某(18周岁),他的父亲生前是个集邮迷,2009年去世时给他留下了一些邮票。李某对这些邮票不感兴趣,随手放在家里的抽屉里。一日,李某的朋友刘某(19周岁)到李某家玩,无意间发现了这些邮票。刘某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随即表示愿意全部购买这些邮票,最后商定以5 000元人民币成交。李某对这个价格也比较满意。半年后,李某无意中得知他父亲遗留的邮票十分珍贵,可能值数十万元。于是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要求退还刘某5 000 元并取回所卖的全部邮票。但刘某坚决不同意,认为这是当时双方商定的价格,在买卖过程中不存在强买强卖。最后李某寄望通过法律途径来取回父亲遗留的财产,因此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买卖行为,返还邮票。 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和刘某之间的买卖行为无效,应予撤销,即李某归还刘某的5 000元人民币及利息,而刘某也必须归还李某的邮票。刘某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刘某的诉讼请求。 【案例点评】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李某已经年满18周岁,是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与刘某之间发生的买卖行为理应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在这一交易过程中,虽然双方当事人交易时是自愿平等的,但是李某缺乏对邮票相关知识以及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导致他对邮票的价值有严重的误解,而刘某作为一名专业集邮爱好者,应当知道这些邮票的真实价值仍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取得,其行为显然违背了这一条款。同时,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根据本条款可判定刘某和李某的之间的买卖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李某有权请求法院撤销此行为。 从本案中,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2020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三)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三、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相关规定,了解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和对侵害财产权的惩处措施。 2.情感态度观念 自觉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增强依法保护自身财产的意识。 3.运用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本课有三个部分:法律保护财产权、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和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前两个部分:法律保护财产权和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都是为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做铺垫。因此,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在财产受到侵害时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 2.教学难点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教导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在财产受到侵害时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因为,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利,不仅要树立维权意识,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掌握一些维权的途径,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来讲都会构成相当大的难度。 突破这一难点,就要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中去,要善于激发

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合适的案例,恰当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教材首先阐述了财产权和物权的含义,并列举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私财产;然后通过法规和案例说明侵害财产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受到法律惩处;最后再落脚到本课的重难点,要依法保护公民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掌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的方法和途径,树立合法财产不可侵犯的观念,尊重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权。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社会经验相对缺乏,但对常见的有关财产权利方面的知识还是稍有熟悉的,因为家庭教育和德育部分已了解过相关内容,如拾金不昧的教育,如小学时唱的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所以在讲解案例和课文内容时学生应该会有很多想法。因此本课案例的选取很重要,与生活较密切,学生较熟悉的案例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导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1、法律保护财产权 展示材料: (1)某中职学校三年级学生小王过生日的时候,父母送给他一条昂贵的金项链,小王非常喜欢,天天都戴在身上。小李是小王的同宿舍同学,看到小王脖子上漂亮的金项链也非常喜欢。一天,小王一个人回宿舍,把项链放在床头就去洗澡,恰好小李也回到宿舍,看到小王床头闪闪发光的金项链,顿时起了拒为已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教案1

授课教案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案例1、王某养了一条宠物狗,经常半夜叫,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民警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王某提出警告,要求对宠物狗进行约束,但王某并不改正,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对王某的违法行为处以500元罚款。 案例2、李某与蒋某离婚,10岁的孩子判给与将某一起生活,李某每月给孩子一定的抚养费。李某再婚后,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蒋某到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过调查了解,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判决李某必须承担对孩子的抚养教育义务。 凡是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都是违法行为。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违宪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不像犯罪行为那样,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但也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为国家法律所禁止,也应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安全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986年9月5日公布、1994年5月12日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防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4)吊销由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第九课预防违法行为 一、教学目标 1.认知(1) 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知道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明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 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3.运用 学会区分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能判断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这一重点内容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危害性,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该类行为的处罚。从理论上讲,该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占据的分量很重。从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需要认识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从而增强守法意识。从实践的角度看,只有认识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才能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从现实生活来看,部分中职生存在对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问题,不懂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才会出现违法的现象。这就要教育学生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理论上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虽然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对社会复杂性认识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钻牛角尖;还由于未成年人心理还不成熟,好奇心强烈,喜欢追求刺激,有爱表现自己个性的一面,又有急于融于团体的心理需要,从而出现爱模仿、爱从众的一面。从实践来看,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常常因一点小事,甚至一个眼神不对自己的心思,就会打架斗殴,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未成年人而言就存在一定得难度。所以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一课-1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理解民事关系的概念 2)理解并识记民法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观念 1)充分认识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并树立在民事活动中自觉遵守民法基本原则的意识。 2)自觉运用民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树立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民事权益的意识。 3.运用 1)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什么是民事关系。 2)能判断身边的人是否具备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民法的始终,是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基本准则。因此,这个内容在民法部分的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2)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民法是用来调节民事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而任何一种民事活动都是通过民事主体来完成的。民事活动是否有效往往与民事主体的资格状况有密切关系。因此,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判断民事主体资格的能力,对于他们正确进行民事活动,正确行使民事权利、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有重要作用。 3)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正确判断民事主体的资格,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民事活动中依法处理民事关系,尊重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依法处理民事关系”应该是本节课全部教学内容的落脚点。 2.教学难点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教材上只列出了五点,但这些原则却渗透于生活中的各种民事活动之中。中职生的生活经历主要是从家到校园,民事活动的经验并不丰富,因此,这些简单的原则表述对于学生来讲会显得过于抽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做到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原则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难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加入适当的案例素材,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 3.结构线索 本课的内容以民法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为起点,使学生在理解民事关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入民法基本原则的学习。然后,教材内容过渡到“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最后落脚到“依法处理民事关系”这部分内容。全部内容从日常生活出发,最后又回归到了日常生活的需要。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民事行为和一些民事关系并不陌生,自己也进行过一些民事活动,但要把这些常见的活动上升到概念和原则的层面上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 A.比较法 B.自评法 C.他评法 D.心理测验法 2.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3.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5.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A.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B.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C.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有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6.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A.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B.要懂得自尊自爱。 C.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7.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8.交往礼仪的内容: A.以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 B.以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 C.涉外礼仪 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10.中职生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民: A.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C.顾全大局,求得和谐D.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2.职业礼仪的内容: A.求职面试礼仪B.社会服务礼仪C.职业场所礼仪D.商务活动礼仪 3.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4.敬业是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5.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A.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B.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C.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6.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A.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 B.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 C.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 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知道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理解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即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明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3) 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3.运用 学会区分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能判断中学生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初步做到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这一重点内容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未成年人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危害性,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该类行为的处罚。从理论上讲,该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占据的分量很重。从对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需要认识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从而增强守法意识。从实践的角度看,只有认识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才能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从现实生活来看,部分中职生存在对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问题,不懂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才会出现违法的现象。这就要教育学生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理论上看,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虽然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