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面向专业运动队、社会优秀运动队和需要高水平运动员的工、矿、企事业单位。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二)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

(四)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

(五)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掌握主修项目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两大类。

(一)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

1. 德育(176学时)

(1)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3) 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4)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语文(28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8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85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

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15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综合文科(13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历史、地理及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7. 综合理科(13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力、热、光、声、电和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生命的本质和运动以及生命与环境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 主干专业课程(必修)

1.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68学时)

学生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的学习,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从而掌握科学运动训练的方法,找到提高自身运动训练效率的最佳途径。掌握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以及体育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运动心理学基础(51学时)

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入手施教,使学生了解运动心理的变化过程及在体育训练、竞赛中的作用,从而初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提高竞技应变能力。同时,本科目也是运动员由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

3. 社会体育学基础(51学时)

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社会进步对体育的要求,进一步了解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了解社会体育的活动方式、组织方法和场地、器材、设施的要求及体育与娱乐活动结合的特点。了解作为大文化一部分的社会体育的社会功能、动作规律和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

4. 运动训练学基础(51学时)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并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的学科,它吸收和反映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本学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学习,应了解运动训练的过程、规律、并能将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

5. 专项训练(1710学时)

专项训练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学生应选修其中一项。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以实践课为主。通过理

论学习和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体育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获得在本专项上继续发展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掌握本专项的基本理论知识。经过三年学习,学生应达到要求等级以上的运动员水平(各项目的具体等级要求另定)。

五、时间分配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号)精神,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运动训练专业总的教学时间为106~111周,总学时约为3000~3300,由于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故总教学时数约为3700学时,周学时数为34~39学时。学校还可以灵活安排3~6周的教学或活动时间。复习考试时间为12周,寒暑假24~26周。教学实习及毕业或综合实习每周可安排25学时。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约为4∶6,其中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应大于50%。毕业或综合实习安排7周。具体教学活动时间与课时安排范围见表1和表2。各地可参照执行。

表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表2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基本框架

注:本专业的特点是以运动训练为中心,特别强调专项技能水平在反复练习基础上的提高,因此在时间安排上“专项训练”时数所占比例为46%。为了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适当降低了选修课程比例。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表3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

注:1. 专项训练可在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中安排一项。

2. 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学校应在三年中安排。

3. 选修课可根据学校情况进行调整,应选两门以上。

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主干专业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6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其生理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运动医务监督方法、运动伤病的防治及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到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运动训练效果,达到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能用简单的医学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初步掌握按摩手法、常用穴位、止血法和绷带包扎法。掌握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概念和基础知识

了解《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的概念、意义、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细胞的组成;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了解新陈代谢、应激性和兴奋性以及适应性;初步掌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二) 运动与人体的调节体系

1. 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初步掌握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 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

3.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和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因素。

实践内容:反应时的测定

(三) 运动与人体的执行体系

1. 了解骨的主要构造和功能、人体运动主要骨骼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少年骨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关节的主要构造和辅助构造、人体运动主要关节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关节的运动及影响因素;掌握少年关节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肌肉的大体构造和辅助结构、肌肉的物理和生理特性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初步掌握主要运动肌群的名称、位置、主要功能和训练方法;掌握少年肌肉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体育运动对骨、关节、肌肉的影响。

2. 了解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力量素质发育特点。了解决定速度快慢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速度素质发育特点。了解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耐力素质发育特点。了解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少年灵敏素质发育特点。了解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少年柔韧素质发育特点。了解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

3. 了解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掌握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掌握如何做好准备活动。了解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初步掌握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定义、特点。初步掌握判断疲劳的方法。了解恢复过程的阶段性;掌握消除疲劳的方法。

实践内容:了解主要骨、关节、肌肉的名称;观察主要骨、关节、肌肉的形状、位置;肌力的测定。

(四) 运动与人体的保障体系

1.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生理特性、血管的机能以及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掌握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了解肺活量、无效腔、摄氧量、氧债的概念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掌握少年呼吸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运动时合理的呼吸方法。

3. 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营养素的种类、营养的重要意义、少年的膳食要求、体育运动对消化机能的影响;掌握运动员对营养和膳食的要求、比赛期的营养和运动与饮水。

实践内容:脉搏、血压、肺活量的测定。

(五) 生长发育与女子体育卫生

1. 了解生长发育、青春发育期、第二性征以及女子解剖生理特点。

2. 掌握少年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女子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和月经期体育卫生要求。

(六) 运动医务监督

1. 掌握体育活动的禁忌症和自我监督的内容与方法。

2. 掌握使用脉搏进行医务监督的方法;初步掌握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

3. 了解兴奋剂的概念和危害以及含兴奋剂成分的常用药物。掌握抵制兴奋剂的方法。

4. 了解烟酒对人体的危害。

实践内容:填写并分析自我监督表

(七) 运动按摩

1. 了解按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 初步掌握按摩手法。

3. 初步掌握按摩常用穴位。

4. 掌握按摩在运动中的应用。

实践内容:按摩手法、按摩常用穴位、按摩在运动中的应用

(八) 运动伤病的防治

1. 了解过度紧张、晕厥、运动性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中暑、冻伤的病因和征象;初步掌握上述运动性疾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

2. 初步掌握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原则

3. 了解出血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止血法、绷带包扎法;了解骨折的临时固定、脱臼急救和溺水急救。

4. 了解冷疗法、热疗法的适用范围;掌握闭和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及伤后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内容:止血法、绷带包扎法和脱臼的临时固定。

四、学时分配建议

五、说明

(一) 考核

1. 内容和比例

理论:60%;实践操作:20%;平时:20%。

2.考核方法

理论: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或部分口试)。

实践操作。

平时:作业、提问等。

(二) 教学建议

1. 突出应用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体育运动实践,选择适当教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注意选择直观性教学手段(演示、挂图、投影、录像、光盘等),扩大视野,提高兴趣;同时,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运动心理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51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助于运动训练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运动心理素质,培养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解决运动训练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掌握与运动训练相关的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备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运动员拼搏进取、为国争光的精神,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体育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心理学的对象与心理的实质

1. 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如认知过程、情感、意志、个性等。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定义。

2. 掌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和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等性质。

(二) 个性与自我修养

1. 掌握气质的定义;了解气质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制约。掌握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类型的主要特点及气质的自我修养与要求,并能有目的地完善自我。

2. 了解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和影响良好性格形成的因素。掌握性格的自我修养与要求并能有目的地发展自我。

(三) 少年期年龄特征

1. 了解年龄特征。初步掌握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掌握少年期自我意识、思维、情感方面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关系。

2. 掌握良好的认知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深刻丰富的情感状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的年龄特征。

(四) 少年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心理

1. 了解身体训练的心理学意义和运动员身体训练前的心理准备。

2. 了解速度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速度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3. 了解力量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力量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4. 了解耐力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耐力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5. 了解灵敏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灵敏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五)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心理分析

1. 初步掌握动作阶段的心理特征。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的心理特征。掌握动作协调、完善阶段的心理特征。

2. 掌握认知因素的影响、心理定向的影响、情感和意志因素的影响及个性因素的影响。

3. 初步掌握“高原现象”的定义。掌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高原现象”突破的方法。

4. 了解想象的定义。初步掌握想象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具体作用。

(六) 运动战术的心理训练

1. 掌握战术意识的定义、内容。掌握培养少年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意义及方法。

2. 掌握战术心理手段的运用。掌握战术心理变化的对策。

(七) 比赛状态心理分析

1. 初步掌握运动员赛前常见的心理表现及调节。掌握运动员赛中常见的心理表现及调节。掌握运动员赛后常见的心理表现及调节。

2. 了解心理适应调节法、心理诱导法和颜色调节法。初步掌握音乐调节法、暗示调节法。掌握表象调节法、表情调节法、活动调节法、呼吸调节法、注意调节法、鼓励调节法和排尿调节法。

(八) 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优化

1. 初步掌握人际关系的定义。了解人际关系的优化与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关系。

2. 掌握调节认知结构的方法、克服人际偏见的方法和增强运动群体的心理相容性的方法。掌握与队员、教练员交往的技能。掌握情绪的自我调控。

3. 掌握正确对待被队友嫉妒、背后议论及不公平的心理策略。

四、学时分配建议

续表

五、说明

(一) 考核

1. 考核内容和比例

理论:60%;平时:20%;讨论:20%。

2. 考核方法

理论:期中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

讨论:根据课堂发言与自我小结。

(二) 教学建议

1. 教学中结合少年运动员的学习水平,既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又做到通俗易懂。

2. 讨论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社会体育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51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社会体育的分类、服务的基本要素,及社会不同群体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初步掌握社会体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从事社会体育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指导社会不同群体科学开展体育活动的专业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备社会体育活动的管理、组织、指导等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开展社会体育的实践意义,培养从事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工作的责任心。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社会体育学基本知识

1. 了解社会体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2. 了解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 社会体育的概述

1. 了解社会体育的基本性质,包括分类和特点。

2. 了解社会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从现代社会生活、现代社会经济和现代社会文化看社会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3. 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三) 社会体育服务的基本要素

1. 了解社会体育的设施服务,包括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商业体育设施服务和单位体育设施服务。

2. 了解社会体育的指导服务,包括社会体育活动计划服务、方法服务和处方服务。

3. 了解社会体育的信息服务,包括社会体育活动信息的服务、知识的服务和信息交流的服务。

(四) 按人群分类的社会体育

1. 初步掌握青少年儿童体育,包括青少年儿童的社会特征、青少年儿童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2. 初步掌握中老年人体育,包括中老年人的社会特征、中老年人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3. 初步掌握妇女体育,包括妇女的社会特征、妇女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4. 残障人体育,包括残障人的社会特征、残障人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五) 按目的分类的社会体育

1. 了解保健体育,包括健身、养生体育;医疗、康复体育;形体、健美体育。

2. 了解休闲体育,包括娱乐体育;社交体育;自然体育;极限体育。

3. 了解竞技体育,包括锦标体育;运动竞赛。

(六) 按组织分类的社会体育

1. 了解家庭体育,包括家庭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2. 了解企业体育,包括企业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3. 了解社区体育,包括社区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4. 了解俱乐部体育,包括俱乐部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四、学时分配建议

五、说明

(一) 考核内容和比例

理论:80%

平时:20%。

(二) 考核方法

理论:期末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实践操作。

运动训练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51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知识、优秀运动员特征及其对运动实践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运动训练的过程、基本规律和运动训练原则;掌握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技战术和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手段和基本要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运动训练学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初步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竞技训练的作用、意义。掌握运动训练的主要方法、手段和基本要点,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训练特点,训练日记、训练总结的内容、方法及要求。

(二)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和总结运动训练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训练计划、训练意图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拼搏进取、爱岗敬业、为国争光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 了解竞技体育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2. 了解运动训练的概念,初步掌握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3. 了解运动训练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初步掌握运动训练学基础的意义。

(二) 优秀运动员特征

1. 了解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状态。

2. 了解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高水平的身体发展基础、高超的技战术能力及高智能发展

水平等特征。

(三)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1. 初步掌握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概念。了解遵循训练原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初步掌握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系统训练、适宜负荷、适时恢复等原则的基本知识。

3. 掌握运用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

4. 掌握过度疲劳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四) 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

1. 初步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了解各类运动项目训练、比赛的少年年龄组别划分及各类运动项目达到世界水平的年龄范围和所需训练年限。

2. 初步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的释义和在提高竞技水平中的作用。

3. 初步掌握各项运动素质平衡发展与优先发展、侧重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4. 掌握少年时期各项运动素质训练的基本要点、负荷强度、训练方法和手段及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五) 少年运动员技术、战术训练

1. 初步掌握运动技术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特点。

2. 了解影响运动技术形成的主要因素。掌握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的主要方法、手段和基本要求。

3. 了解竞技战术释义和影响战术能力的因素。初步掌握少年运动员战术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与基本要求。

(六) 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

1. 初步掌握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初步掌握一般心理训练法、赛前心理训练法、比赛心理训练法。

3.掌握少年运动员几种心理现象对训练、比赛的影响及克服方法。

(七) 少年女子运动员训练特点

1. 掌握少年女子运动员月经周期的训练特点和运动负荷安排的原则。

2. 掌握少年女子运动员月经周期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注意事项。

(八) 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日记

1. 了解运动员状态诊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运动员状态诊断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 了解训练日记的重要性,掌握写训练日记的内容、方法及要求。

4. 初步掌握训练日记内容归类和基本统计方法。

5. 了解运动员训练日记范例。

(九) 运动训练计划与训练总结

1. 了解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性,掌握运动训练计划的类型和基本内容。

2. 初步掌握基本期、比赛期、赛前训练计划及恢复期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与运动负荷安排的特点。

3. 掌握训练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初步掌握训练总结的重要性,掌握其内容、方法及要求。

5. 了解训练总结范例。

四、学时分配建议

五、说明

(一) 考核

1. 考核内容和比例

理论:60%;平时:40%。

2. 考核方法

理论:期终闭卷考试(60%)。

平时:课堂提问和书面作业(10%);观摩课体会(15%);专题训练总结(15%)。

(二) 讲座讨论课可请有经验的教练员讲课、研讨或请著名运动员结合其成长过程座谈研讨。

(三) 观摩课要有针对性选题和有效组织。

(四) 指导学生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总结。

专项训练教学基本要求

(171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体育事业奉献、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初步掌握专项训练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具备辅导专项运动训练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专项训练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初步掌握专项竞赛组织和裁判方法,及竞赛场地、器材和设备的有关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专项运动训练实践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辅助指导专项运动训练的能力;初步具有从事专项运动竞赛的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

(一) 专项训练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

1. 掌握专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的方法。

2. 掌握专项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训练方法。

3. 掌握专项技术训练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训练方法。

4. 初步掌握专项战术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训练方法。

5. 了解专项心理训练的基本知识。

(二) 专项竞赛组织和裁判方法

1. 了解专项竞赛组织方法。

2. 初步掌握专项竞赛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三) 专项竞赛场地、器材和设备

1. 初步掌握专项竞赛场地的规格和要求。

2. 初步掌握专项竞赛器材和设备的规格和要求。

实践教学:

(一) 身体训练

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

(二) 技战术训练

1. 加强专项基本技术训练,掌握和不断完善专项完整技术。

2. 初步掌握专项主要战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三) 心理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专项心理和比赛的心理素质水平。

(四) 比赛

参加各级各类专项比赛,不断提高比赛能力,争取获得优良成绩。

四、学时分配建议

注:第一至五学期每学期为17周,每周专项训练课为18学时。

五、说明

(一)考核

1. 理论部分

占考核的10%,可以作业形式给予评分。

2. 实践部分

占考核的90%。其中技术评定30%,可以由教师组成技评小组给予评分;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达标占60%,运动成绩达标可以根据由学校组织的专项比赛或参加一定级别专项比赛取得的成绩给予评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达标,可以由学校组织身体素质测验所得成绩给予评分。

考核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各地学校具体情况,及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制定。

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一、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幼教方向)专业) 1、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下视觉传达及平面艺术设计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能胜任包括平面艺术设计、陶瓷装饰艺术设计任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字体与版式设计、标志设计、陶瓷装饰设计与制作、摄影与图形创意、广告招贴设计、CI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2、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室内外装潢设计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能从事大中小规模的室内外建筑装潢设计任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Photoshop、人体工程学应用、建筑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3ds Max效果图制作、后期渲染、装饰构造设计、家居室内空间设计、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和展示设计等。 3、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工艺美术(陈设艺术陶瓷、日用陶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从事陶瓷产品设计、开发、制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图像处理、中国日用陶瓷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CAD、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Illustrato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Photoshop&Pagemake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 Ma x、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新彩)、釉上彩绘画、雕塑和现代陶艺(公共陶瓷设施设计)等。 4、美术(幼教方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幼儿美术教育第一线需要,具有国际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具备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学时: 3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娇 学分: 3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知识面覆盖整个专业体系(主要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个框架性和系统性的课程,它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入门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设计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图形图象设计软件、工程制图,手绘表现技法、景观设计等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重点,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具备对设计的概念拓展、原理分析等来进行图解思考,从而掌握了设计程序和设计评价,为专业课程设计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面向环艺专业全体学生,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状况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图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图 美文欣赏 1、 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 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 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 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 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 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 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 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工程项目部 技术组 质检组 养护组 财务统计组 施工组 安全组 后勤保障组 采供组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工长

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1、课程体系: 在整个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设计与社会、创新与实践、思维与技能等诸多方面紧密关联的意识,教学中全方位构建学生从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技能到综合知识应用和表达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挖掘,同时也强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表述能力等,最终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设计服务精神,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 (1)主动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实现知识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拟定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充实课程大纲,其核心是有效地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时权重。 (2)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现开设公共课19门,专业课87门,实验课19门,每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完整,设课重点突出。在学习普通教育理论知识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有造型基础、形态学装饰基础、电脑辅助设计、专业设计、专业理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教学课程类别

2、教学内容 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课程互为依托,交叉贯通,呈复合式、板块式、递进式螺旋状上升进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将各模块的知识点串成相关联的知识链,同时各知识链又交复式环环相扣,加强设计学科间的交叉课题,培养学生相对全面的、整合的设计意识。 (1)复合式——设计通识基础教学 在低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主要以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主,从应试思维模式向主动思维模式转换。教学中以思维开发和引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力求训练学生从设计基础向专业设计转换和接轨。这个阶段的教学主旨在于给学生搭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思维反复对接的思维平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2)板块式——专业基础教学 二年级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延续下,进入以专业方向为主体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的课程中,在一个或一类系统内容上设置课题,注重课题的广度和单元形式的深度训练,注重概念的开发和多手法、多方式、多途径的综合表达。注重课题的探索性和实验性,在相互链接的知识点上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设置,在大纲总体要求下完备板块课程的系统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予教师较大的自由度,增强课程内容的新鲜和活力,持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原创力,为进入市场设计打下思索的基础。 (3)递进式——专业设计教学 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在专业基础的板块课程下重组或交融,以知识的系统构成为基点,形成各知识点和知识链的递进式训练,更加注重整合设计、深度设计,在具体市场和商业设计的限定下,持续地培养学生在概念原创以及适合的设计表达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培养团队的沟通协作能力,加强研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和环节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专业设计课程一般以项目设计对应具体的社会综合需求,从市场到策划,到创意到设计,到实施再回到市场推广,每一步都涉及到整合各阶段设计学习的深度思

项目管理机构及职责

项目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管理机构设置 1、项目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由全体股东参加,依据《公司 章程》的规定,集体讨论决策项目公司的重大事宜。 2、项目公司设置董事会,董事会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议的授 权,负责投融资项目的投融资、管理和投资决策。董事会的成员由各个股东推荐、并经股东会议审核同意后任命。 3、董事会聘任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4、项目公司的内部机构设置见下图: 二、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1、投融资部职责。 (1)制定本单位年度等中长期投融资计划,适时选择、提供项目投融资规模方案,评价投融资方式及成本。 (2)做好建设项目投融资的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前期策划、运作设计方案和投融资洽谈等,并及时办理各类投融资手续。

(3)做好投融资项目的策划、论证、合作模式、组织宣传推介和招商谈判等。 (4)对投融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做好投融资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5)负责开拓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BT、BOT、ABS、债券、信托、保险、租赁等多种融资方式。 (6)配合金融机构开展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核查工作,配合银行对项目贷款资金的监督检查。 (7)配合金融机构开展项目评审工作和平台(或政府)信用评审工作。 2、财务部职责。 (1)负责本单位日常财务核算,参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 (2)根据本单位资金运作情况,合理调配资金,确保本单位资金正常运转。 (3)搜集本单位经营活动情况、资金动态、营业收入和费用开支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定期向总经理报告。 (4)组织编制收支计划,编制本单位的月、季、年度预算和财务计划,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5)负责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参与本单位的各项投资管理。 (6)负责本单位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审核、编制上级有关财务报表,并进行综合分析。

0-1项目管理设置

项目管理设置 定义项目分类 指定核算科目 定义项目大类定义项目目录

三、网络课程制作特色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项目核算 4101生产成本410101 基本生产成本41010101 甲产品4101010101 直接材料4101010102直接人工 4101010103 制造费用41010102 乙产品4101010201 直接材料4101010202直接人工 4101010203 制造费用 …… (410102) 辅助生产成本41010201劳务费………… 例如,某制造企业在建立会计科目中设置如下:

如果按这种做法,则会造成会计科目庞大且难以方便地统计各种数据。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可定义多类项目核算,将具有相同特性的一类项目定义成一个项目大类,一个项目大类可以核算多个项目。其做法是在会计科目设置时,先将使用项目核算功能的科目进行标识,即在建立会计科目时,不要将项目作为科目设置,只需将项目的费用、成本、收入等作为科目设置,且将这些科目的账类设为“项目核算”即可。

例如,上例中制造企业可先进行以下设置: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项目核算4101生产成本 410101基本生产成本√41010101直接材料√41010102直接人工√41010103制造费用√410102辅助生产成本 41010201劳务费 …………

然后,在“项目分类”中定义“成本核算”的项目大类;在“成本核算”下定义“主要产品”的项目分类;在“产品成本”的项目分类下定义以下项目目录(档案):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 2003甲产品 2004乙产品 2005丙产品 …………

艺术类专业、课程、课程设置

艺术类专业、课程、课程设置 1.艺术类专业概念 艺术类专业是近几年来部分艺术类院校、体育类院校以及综合类院校为满足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而开设的一门新专业。艺术类专业的根本目在于培养艺术类人才,它的开设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对艺术的需求,其中富有艺术元素的运动技能体现了艺术和体育在美上的结合。 2.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专业名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课程,就会对课程产生不同的定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课程的定义有一下几种:课程就是教学科目、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书籍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课程一词进行了解释,广义的课程就是指学科,或是指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狭义的课程指的是某一具体学科。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制定教学计划都要根据课程来进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就是指某一学科,也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理想人才设置的具有目的性的学科。课程的内容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课程也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载体,所以课程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课程设置 在中国现代教育中,教育机构对中国教学课程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规定,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开始的并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社会实践环节。选修课是指学校根据实际发展需求以及为满足学生学期其他知识的需求而设定的课程,选修课程通常不强制要求必学习,学生可根

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学习。选修课一般包括公共选修课、学科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韩桂凤从现代教学的角度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定义,她认为设置课程就是在制定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的建设需求。 综上所述,课程设置就是一个专业在所学内容上的分工与安排,是学校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而选定的若干学科的集合。课程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程的评定。因此,一个合理的课程设计将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应该重视对课程的设置。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

2011-8-4 22:19:00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代码:06347) 建议学分:3 建议课时:48 一、课程定位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此课程,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熟悉室内设计工作流程,使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课程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设计基础作用。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的前修课程是《制图》、《效果图手绘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构成与应用》等课程,后续课程是《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家装设计实务》、《公共空间设计实务》、《室内软装饰设计》、《装饰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二、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对《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1)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能力; (2)掌握室内空间与尺度的基本特征和人体工程学相关数据的能力; (3)掌握室内设计程序的相关知识的能力;

(4)具备进行室内空间组织的应用设计的能力; (5)具备进行设计方案的整体把握,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的能力; (6)具备进行室内界面、材质、照明、家具以及陈设的设计的能力; (7)具备进行施工图的平面、立面草图制作,具备设计表现能力的能力; (8)掌握设计师基本素质要求与职业标准的能力; (9)掌握工程接洽方法和信息收集方法的能力; (10)掌握工地测量的方法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室内设计师职业沟通、洽谈和协调能力; (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 (4)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方法能力 (1)具备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具备基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规划能力; (3)能自主学习室内设计新知识、新技术; (4)能利用各种媒体信息渠道获取行业动态。 三、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思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角色扮演和方案设计表现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和项目流程,树立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具备室内设计师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潜质。 根据职业室内设计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就业岗位群的项目任务,根据室内设计的程序安排章节。学习内容的组织包含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每个学习章节都是一个专题讲座,使学习内容更细化,引导学生的职业倾向。学习内容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项目洽谈到实地勘测,到方案初步设计,再到方案深化、设计跟踪,做到过程完整,真实训练。 表1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教学内容安排表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图 本工程是国外友人投资兴建的,为此我公司把本工程列为公司重点信誉工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保持ISO9001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对本工程的施工过程实行全面、全员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基础分部工程。 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授权管理,按照GB/T9002-ISO9002 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按照公司颁布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和《岗位管理职责》执行。根据管理体系及职能分配图,项目经理部在项目开工之初制定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并签订相应的质量岗位责任状,形成由项目经理为主责任人,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施工班组严格实施的网络化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从上到下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尽其职。 项目经理部由我公司直接领导和统筹安排,并由我公司指派一名施工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全面组织管理本工程施工,专款专用,项目单独核算,统配协调解决本工程所需的劳动力、机械、材料等问题,并常驻现场统一组织协调指挥。 项目经理部本着以“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工作扎实,业务精通,有较多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为配备原则,主要配备:项目经理部领导层由项目

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管理层为质量员、安全员和材料员等组成;负责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检查、工程预结算等工作,对建设单位实行全过程的负责。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拟安排以下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2、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岗位职责 2.1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 ⑴制定项目规划,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以及现场文明施工全面负责,进行全过程管理; ⑵确保本工程合同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社会信誉; ⑶负责组建项目管理机构,按编制配备人员; 项目副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 术 员 机修、机械班 项目经理 质 量 员 安全 员 材料合约 各专业施工班组 测量试验班 资料 集团公司天津分公司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开发技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素描基础、彩画基础、速写基础、色彩构成、平面/立体设计、脚本策划、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高级渲染理论与技术、动画造型、动画渲染、角色与场景动画、计算机游戏引擎技术、PC/视频游戏编程、游戏项目管理、Web搜索技术、Web设计技术、容管理与保护等。 课程群与具体课程的对应关系请参考图1。课程群的设置规划还需要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的规化建设经过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 另外,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一定要强调知识点的优化与授课方式相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 程讲授过程中,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包括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及艺术类课程在。例如,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讲操作系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关系、当前主流操作系统的进步如何适应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等等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特点的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许多课程涉及很多的数学理论,如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但在知识点的选择与课程讲授中,这一类的课程也要深入浅出,不强调过多的理论问题,而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生将来可能进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阶段进行深造的要求,再增设部分高级研讨课程,进一步深入讲述背后的理论知识。 我们还规划将部分知名公司或培训结构的认证课程适当纳入课程 体系,学生通过相应的认证课程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限制每名学生的总的认证学分。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重要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介绍详见本刊同期另文)。相应地,在课程设置方面,计划增设部分跨课程、跨年度的综合实验课程,允许学生按年级、兴趣与特长分别参与相应的项目中不同模块的研发工作。 针对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还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学习评价手段,将作业、课程设计、文献综述报告、考试等各种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加强课程设计与文献综述报告等形式的开放式考核手段的运用,加大分数比重,允许学生有选择余地,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既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避免完全以练代学的职业化教学模式。

三年制专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

三年制专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试行)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⒉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并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制作及沟通的能力及初步的研究能力。 ⒊具有健康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懂得基本的身心保健知识和方法。 ⒋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和艺术审美观,以及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课程设置原则 (一)面向未来,适应发展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两个必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研究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基础性与专业性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设置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的基本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加强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素质培养。 (三)综合性与学有专长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文理渗透,注重科学素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同时,根据市场的需要,综合性教育与单科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一专多能。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暂行规定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项目经理部是公司设置的项目管理机构,全面履行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承担项目实施管理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全面责任。 第三条项目经理部直属项目经理的领导,接受公司及责任管理单位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服务和考核,并负责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和动态管理。 第四条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启动前建立,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或按合同约定解体。 第二章项目经理的选择与任命 第五条项目经理的选择根据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小,采取以下方法确定: (一)基层推荐公司任命:适用于基层自身承揽或公司分配的中、小型规模的项目,项目经理任命需由基层单位填写项目经理任命申请书(见附件一),报公司劳人部,经公司批准后任命。 (二)公司直接任命:适用于公司直管的项目或基层单位管理的大型项目、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及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符合此条件的项目,公司将以适当方式告知责任管理单位),先由公司及有关方面充分酝酿并提名,经公司批准后任命。

(三)竞聘:为解决公司项目经理不足,增强项目经理的竞争意识和责任心,可采取竞聘方式选择项目经理。由公司劳人部组织,邀请有关部门参加,择优选择,经公司批准后任命。 第六条项目经理由法定代表人任命,并根据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期限和内容,履行管理职责,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 第三章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第七条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执行公司“管理体系”相关规定,详见附件二。 第八条项目经理部应设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技术副经理(项目总工)、行政副经理、安装副经理;技术质量组(员)(质量员、资料员、试验工、测量工);生产组(员)(施工员、计划统计员或预算员);安全组(员)(安全员);材料动力组(员)(材料员、机械管理员);安装组(员)(专业施工员、专业质量员);行政后勤组(员)(总务员);财务劳资组(员)(会计员、劳资员)等。 第九条项目经理部人员配置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03-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职能

第三章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职能 3.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为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任命优秀的项目经理出任本工程项目经理,聘任有类似项目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项目部在公司指挥部领导下,实行项目经理目标责任制,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文明施工等统筹安排。 3.2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及人员配置

3.2.2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置 3.3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能 项目部人员的职责分工如下: 3.3.1项目经理 1)全面负责管理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运行,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确保项目顺利施工。

2)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3)负责监督、协调现场的施工、物资供应、财务等各方面的工作。 4)负责与业主、分承包商等的联系与协商。 5)负责每月向业主、监理等提供合同要求的一些报告。 3.3.2项目总工程师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持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并进行质量职 能分配,落实质量责任制。 2)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日常管理,协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监控、组织,主持质量检查复核和自我验收。 4)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对各分项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认真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后道工序施工。 5)参加施工图的会审工作,提出施工图中的问题,进行技术核定工作。 6)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的细则,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主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组织交底。 7)对工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并做好技术统计工作。 3.3.3项目副经理 1)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负责使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施工组织措施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1.1.1 项目部决策岗位职责 1.1.1.1 项目经理 代表公司全面履行本项目安装工程合同,拥有现场全面调度、指挥权,对实现本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等目标全面负责,同时对公司现场全体员工的管理全面负责。 1.1.1.2 项目总工程师(主管技术及质量、质保体系工作) 负责组织本工程相关的各种标准、规程、规范的实施,审核施工组织总设计、专业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对本工程的质量活动实施全程指挥控制。 1.1.1.3 项目副经理(主管安装施工、安监保卫工作) 负责安装工程现场的指挥、调度;协调工期、质量、安全及其他相关事务;负责施工区域的安全监督管理及文明施工和保卫、消防管理工作。 1.1.2 项目部各管理部门职责 1.1. 2.1 综合办公室 ▲行政、党群综合管理,协调督办;对内、对外沟通、接待,信息收集及综合处理;会务管理和车辆调度;现场后勤管理。 1.1. 2.2 经营管理部 ▲人力资源管理;工资、薪酬分配管理;项目部员工培训管理、特殊工种人员资格核查管理;合同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工程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物资及工机具管理;资产管理。 1.1. 2.3 工程管理部 ▲现场施工调度;施工技术管理,负责施工进度过程控制;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运行和维护;工程质量检验;组织工程质量检验和内部验收及对外移交;施工技术文件、资料、图纸与安全管理相关资料收集、保管、

整理、编目、移交、归档。 1.1. 2.4 质量保证部 ▲本工程质量体系的运行和维护。QC活动管理。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工程质量检验。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的收集、保管、整理、编目、移交、归档。 1.1. 2.5 安全保卫部 ▲安全监察;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安全与环保体系建立运行和维护;现场安全培训与考核;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核并监督贯彻实施;现场保卫。 1.1. 2.6物资管理部 ▲与业主就工程物资的供应、管理进行协商。 负责所有施工生产所需构成工程实体的设备、原材料、加工材料、构配件、低值易耗品以及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周转性材料、不属固定资产规定范围内的小型工具、工具性仪表等物资的采保、供应、租赁。 编制设备、材料和非标计划,配合施工进度保障物资供应。 1.2 项目经理的资质、业绩

项目管理:配置管理是一个过程

项目管理:配置管理是一个过程 做了一年多的开发,然后转过来做配置管理,看了一段时间的书,结合理论上的东西,再回头看看以前做过的项目,对配置管理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写下来,不知道对不对,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个人认为作配置管理,不要只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一天围着工具写写清单,管管权限就足之够已。 配置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靠一两个"所谓的"配制管理员对着工具忙忙碌碌的不断操作就能够保证的。当然,工具的使用对过程的帮助是巨大的,但是对于这个过程,一个真正的配置管理者更多的应该是想着怎么去完善她以适应项目,这是一种思想。这就需要我们看得广一点,远一点。所以对于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职责,配置管理员都应该深入的去了解。 之前看到一篇帖子,讨论配置管理员需不需要技术做铺垫,我觉得技术是一方面,倒是开发经验还是有帮助的。技术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工具进行定制,而开发经验就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一个过程进行制定和理解。当我们向项目组提出方案时,我们首先会去思考要怎样说服他们来遵循这个过程,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是,在想着怎样说服他们之前,思考一下自己定出来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能真正的帮助项目。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应该有一点开发经验的积累还比较好。 但也不否认可以直接跳过开发作配置管理,毕竟学一门就需要精一门,当你真正选择了做配置管理的话,就需要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对配置管理的学习中,学习开发方面的知识肯定少之又少。不过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经常接触项目,体会项目相关人员的疾苦,这样才能为项目量身定做一套好的"衣服"。古时候不是经常有皇帝微服私访,体会民间疾苦吗?呵呵,当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嘛。 对于配置管理所处的位置,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她。 首先,请注意是"首先",我们是为项目服务的。当然这个服务肯定没有贬低配置管理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我们制定出来的东西是为了项目更加稳定,更加舒服的进行下去--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嘛。一件产品从开发到完成,始终都是在缝缝补补的过程中达到用户预期效果的。和开发一样,出于项目的复杂性和可变性,还有自身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制定出来的过程也不可能真正的针对某个项目就那么的合身,所以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过程进行调整或修改。 然后,我们又是执法者。在之前,我们已经确保了过程对项目的保障,之后就需要过程的参与者严格来执行。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人又是一种很"灵活"的动物。不同的人,思想也不尽相同的,稍微偏执一点的人可能就会固执的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事。这就造成了千古以来都难以解决的冲突----共性与个性的问题。但是不管是谁,处在哪个位置,需要要记住的一点就是项目一个团队的,不是一个人的。我们制定过程也就是想让过程中的所有人都能很轻松把项目做好----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共性与个性在某些时候某些情景下是需要做出选择的,就像老妈和老婆同时掉水后你会先救谁一样。不过在项目中的选择要比选择先救谁要简单得多----当然不会让个性颠覆掉共性,这里还是需要延续一下毛主席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这里说得有点散,毕竟刚接触配置管理也不久。很多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03130401 艺术概论36——2——1 内容提要:艺术的起源、发展、各种艺术分类及共同规路律。 修读对象:美术系本科生 教材:《艺术概论》王朝闻编著 03130402素描72――3――1 内容提要:本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并通过中短期 作业训练扭转学生原有的写实观念、石膏像、静物、 人头像写生,结构素描训练。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素描—具象研究》刘剑虹编著 03130403 平面构成54——3——1 内容提要:培养正确的形式观、理解设计中抽象语言的来源、形态构成规律以及形态、肌理、空间等造型要素的形式逻辑及心理效应。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平面构成》赵殿泽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03130404 色彩72——4——1 内容提要:水分颜料静物写生,写实手法训练,研究自然色彩的 变化规律,提高表现能力.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待定 03130405装饰艺术概论18――1――2 内容提要:简述装饰艺术所包含的种类、特点及基本艺术规律了 解当前国内外装饰艺术现状,欣赏优秀装饰艺术作 品。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待定 03130406 装饰基础54——3——2 内容提要:通过对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客体的描绘,经过整理和加工进行装饰语言机构图的研究。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装饰画基础教程》王亚非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03130407 人体素描72――4――2 内容提要:女人体、男人体写生训练、人体结构、比例、男女人体比例差异。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人体艺术》 03130408 色彩构成54——3——2 内容提要:色彩原理、色彩的三属性、配色训练、主体性配色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色彩构成》吴士元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03130409 漆艺基础72――4――3 内容提要:本课是漆艺的基础技法训练,内容包括漆板制作、漆 艺技法样板制作、刻漆装饰画制作。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暂行规定(修订)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 理人员配置暂行规定 (修订)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陕西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暂行规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项目经理部是公司设置的项目管理机构,全面履行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承担项目实施管理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全面责任。 第三条项目经理部直属项目经理的领导,接受公司及责任管理单位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服务和考核,并负责对项目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和动态管理。 第四条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启动前建立,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或按合同约定解体。 第二章项目经理的选择与任命 第五条项目经理的选择根据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小,采取以下方法确定:(一)基层推荐公司任命:适用于基层自身承揽或公司分配的中、小型规模的项目,项目经理任命需由基层单位填写项目经理任命申请书(见附件一),报公司劳人部,经公司批准后任命。 (二)公司直接任命:适用于公司直管的项目或基层单位管理的大型项目、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及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符合此条件的项目,公司将以适当方式告知责任管理单位),先由公司及有关方面充分酝酿并提名,经公司批准后任命。 (三)竞聘:为解决公司项目经理不足,增强项目经理的竞争意识和责任心,可采取竞聘方式选择项目经理。由公司劳人部组织,邀请有关部门参加,择优选择,经公司批准后任命。

第六条项目经理由法定代表人任命,并根据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期限和内容,履行管理职责,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 第三章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第七条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执行公司“管理体系”相关规定,详见附件二。 第八条项目经理部应设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技术副经理(项目总工)、行政副经理、安装副经理;技术质量组(员)(质量员、资料员、试验工、测量工);生产组(员)(施工员、计划统计员或预算员);安全组(员)(安全员);材料动力组(员)(材料员、机械管理员);安装组(员)(专业施工员、专业质量员);行政后勤组(员)(总务员);财务劳资组(员)(会计员、劳资员)等。 第九条项目经理部人员配置应符合下表规定: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4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和相关的产品开发与研究能力,能够熟练从事染织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品牌设计与策划,以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素质规格与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专业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方法以及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设计课题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科研方法,具备在本专业从事创新设计的良好素质与发展潜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基本技巧,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2.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具备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5.具有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从事艺术设计、管理与策划以及相关产品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一)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二)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四、学科门类和学位授予 (一)学科门类:文学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有关课程,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14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3学分,公共选修课程9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8.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6学分,实践环节29.5学分。 (二)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

自考艺术设计考试科目

艺术设计专业 专业代号:高中起点本科为990031;专科为050436;独立本科段为050437 序号层次 课程 代号 课程名称学分教材名称教材主编出版社 出版 时间 备注1 专 科 段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刘瑞复 李毅红 高等教育2008 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钱淦荣 罗正楷 北京大学2008 3 04729 大学语文 4 《大学语文》 徐中玉 陶型传 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5 00018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杨明福机械工业2005 6 00599 素描(三) 3 技能考核 7 00675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8 技能考核 1学年课程8 00688 设计概论 4 《艺术概论》(第二版) 《绘画与透视》 孙美兰 蒲新成 高等教育 湖北美术 2008 1991 沟通课程 9 00692 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4 技能考核 10 00718 标志设计 3 技能考核 11 00744 美术鉴赏 5 《美术鉴赏》(第二版)张道一高等教育2006 沟通课程

12 04690 色彩写生8 技能考核 1学年课程 13 04691 摄影艺术 3 技能考核 14 05423 装饰设计 4 技能考核 15 00638 企业形象与策划(CIS) 6 技能考核 16 00640 平面广告设计 6 技能考核 17 04692 电脑美术设计 5 《电脑美术设计》胡俊红湖南美术2002 沟通课程 18 04693 网页设计 4 技能考核 19 独 立 本 科 段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顺生 李捷 高等教育2008 20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卫兴华 赵家祥 北京大学2008 21 00015 英语(二)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高等教育1998 沟通课程 2学年课程 22 00713 字体设计 4 技能考核 23 00714 插画技法 4 技能考核 24 00717 POP与DM广告设计 5 技能考核 25 04472 版式设计 3 《版式设计》杨敏西南师范大学2005 沟通课程 学位课程26 04694 商品包装概论 4 《包装概论》(第二版) 尹章伟、刘全 香、林泉 化学工业2008 学位课程 27 04695 三维动画设计 4 技能考核 28 04696 装璜艺术设计 5 学位课程 技能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