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髓组织受白血病细胞浸润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之表现(如贫血、感染、出血等)以及白血病细胞的全身浸润引起脏器的异常表现(如淋巴结、肝脾肿大等)两大方面。一、起病多数病人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例起病较缓,以进行性贫血为主要表现。二、症状(一)贫血发病的均有贫血,但轻重不等,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表现苍白、无力等。贫血的原因一方面是白血病细胞扩增,正常造血细胞被排挤,另一方面由于白血病细胞生成的抑制因子(抑制活性),抑制正常造血。(二)出血多数患者在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之出血,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为常见。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如便血、尿血、咳血及颅内出血。M3亚型往往出血较重。出血原因:血小板质与量的异常;白血病细胞对血管壁的浸润或在血管内形成白细胞栓子,使血管破裂;感染可进一步使血小板减少,纤溶活性增强等。(三)发热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之发热为继发感染引起。感染热一般热度较高,常>39℃伴有发冷、寒战、出汗、心动过速等中毒症状。病原菌除一般化脓性细菌之外,由于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平时不致病的细菌也可引起严重感染。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此外,病毒、霉菌以及原虫(如肺孢子虫)也可见。白血病本身有时也可发热,称为非特异性热或肿瘤热。可由于白细胞破坏,释放致热原或白介素Ⅰ,前列腺素E2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增加有关。肿瘤热的特点:体温往往>37.8℃,即使高达40℃,但常无寒战、出汗、心速等中毒症状,检查无感染证据,足量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抗白血病治疗可使体温下降。三、体征(一)肝、脾、淋巴结肿大,急性白血病可有轻度肝脾肿大,但并非普遍存在。肝脾肿大除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外,还与新陈代谢增高有关,淋巴结肿大以急淋为多见,约50%病例在诊断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尤其是T淋巴细胞白血病。(二)骨及关节表现骨关节疼痛为常见之表现,胸骨压痛对白血病诊断有一定价值。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还可在眼眶、肋骨及其他偏平骨的骨面形成肿瘤,称为粒细胞肉瘤(绿色瘤)。(三)其他浸润体征牙龈可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增生,多见于急单或急粒一单细胞白血病。皮肤浸润可出现丘疹或斑块。泪腺、唾液腺受浸润可出现无痛性肿大,称为Mikuliz /s综合症。男性睾丸受累可呈弥漫性肿大,成为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四、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其表现有①脑膜受浸润,可影响脑脊液的循环,造成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外展神经麻痹等现象;②颅神经麻痹主要为神经根被浸润,特别是通过颅神经孔处的第3对和第7对颅神经受累引起面瘫;

③脊髓受白血病细胞浸润,以进行性截瘫为主要特征;④血管内皮受浸润以及白血病细胞淤滞,发生继发性出血,临床表现同脑血管意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急淋多见,急非淋中以M4和M5多见。

白血病的分类及分型

白血病分类和分型 保定第七医院肿瘤科穆铁军 时间:年月日时分 地点:肿瘤科医办室 参加人员: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征为一种或几种血细胞成分的自发性、进行性异常增殖,具有质和量改变的异常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器官的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 白血病的治疗是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故今日讲解白血病的分类分型。 分类 一、按自然病程及细胞的成熟度分类 (一)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情重、自然病程一般在六个月以内。骨髓及外周血中主要为异常的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 (二)慢性白血病起病缓、发展慢,病程一般一年以上,骨髓和外周血以较成熟的细胞占多数。 二、按细胞类型分类 分为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及一些少见类型,如红白血病、巨核细胞型、浆细胞型、嗜酸细胞型、嗜硷细胞型白血病等。 三、按外周白细胞的多少分类 (一)白细胞增多性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多,并有较多幼稚细胞出现。 (二)白细胞不增多性外周血中白细胞不增多或甚至低于正常。血片中没有或较难找到幼稚细胞。 分型 一、急性白血病分型 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两大类,结果如下: ①ANLL分为8个亚型:急性髓性白血病微分化型(M0)、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早幼粒细胞型(M3)、粒-单核细胞型(M4)、单核细胞型(M5)、红白血病(M6)、巨核细胞型(M7); ②ALL分为三个亚型:FAB分型:L1、L2和L3型。

近年来又根据细胞的免疫学特点,ALL根据免疫表型不同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大类。2000WHO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为三种亚型:(1)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亚型):t(9;22)(q34;ql1),BCR/ABL;t(4;llq23),(MLL重排);t(1;19)(q23;p13);(E2A/PBX1);t(12;21)(p12;q22),(ETV/CBFα)。(2)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3)Burkitt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中的急淋形态学亚型分型方法,因可重复性较差,现已基本放弃,不再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2、L3。骨髓中幼稚细胞>25%时诊断采用ALL的名称,幼稚细胞≤25%称为母细胞淋巴瘤。我们这里介绍白血病的类型分类分型,主要是因为白血病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往往是根据病的类型而不同的。 二、慢性白血病分型 可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红血病。 三、特殊类型白血病, 可分为:慢粒急变;低增生性;淋巴肉瘤;组织细胞肉瘤;浆细胞;多毛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核细胞;未分化型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1022 知识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出血的护理;白细胞淤滞症的紧急处理;化疗药物的用药护理;低细胞期的护理;脱发的护理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淤滞症;出血护理;化疗护理;低细胞期护理;脱发护理 患者,男,60岁,油漆工人,初中文化程度。因“牙龈出血5天”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牙龈出血,伴有头痛,数字评分法(INR)3分,自觉发热,体温未测,感乏力,休息后可缓解,无皮肤黏膜出血,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及胸闷气闭情况,无畏寒,未重视。近日自觉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9.8×109/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计数18×109/L,急诊骨髓象检查示:急性白血病(AML-M2a)。 体格检查:T38.0℃,P96次/分,R20次/分,BP120/68mmHg,神志清楚,精神软弱,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胸骨压痛明显,NRS评分4分,腹平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cm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瘀点瘀斑,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9.8×109/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计数18×109/L。腹部彩超示:脾肿大,肝、胆、胰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急诊骨髓象示:急性白血病(AML-M2a)。 医疗诊断:急性白血病(AML-M2a) 情境1 出血护理 入院第1天,患者感头痛,NRS评分3分,伴有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情况,无鼻衄,牙龈少许出血,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入院医嘱:血液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危,软食,予羟基脲片、碳酸氢钠片、别嘌醇

急性白血病分型

急性白血病分型 一、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1、微小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0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较轻,原始细胞大于30%,可达90%以上,核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小,嗜碱性,无颗粒,无Auer小体。 2、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减低,骨髓中I型加II型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可见小原粒细胞(胞体小,与淋巴细胞相似,胞似圆形,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较正常原粒细胞密集,核仁1-2个,有伪足)。 3、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原粒I型II型大于30%-90%,单核细胞小于20%,早幼以下各阶段大于10%,约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 分两个亚型: M2a:骨髓中原粒I型+II型>30%-90%,单核细胞<20%,早幼以下各阶段>1%。 M2b:骨髓中粒系统明显增生,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常>30%,这类中幼粒细胞有核仁1-2个,核浆发育不平衡。有的晚幼粒亦见有核仁。有核凹陷处常有淡染区,胞浆可见空泡。(亚急粒)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或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胞体呈椭圆形,核可偏向一边,大小不一,另一端为大小不等的异常颗粒,胞浆可见束状Auer小体,也可逸出胞体之外。 5.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M4)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红系、巨核系受抑制。根据原始粒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形态不同以及嗜酸细胞的数量,分为下例四个亚型: M4a:以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幼单核细胞>20%。 M4b: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和早幼粒<20%。 M4c:原始细胞具有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共同的形态特征者>30%。 4EO:除上述特征外,骨髓中嗜酸细胞>5%一30%,外周血嗜酸细胞不一定增高。 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原单幼单细胞大于30%,白血病细胞形态特点:体积小,不规则,质多有伪胞质,有空泡和被吞噬的细胞。 7.急性红白血病(M 6)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为主,原红、早幼红多见,常有中幼红细胞阶段缺如的红血病裂孔现象,且有形态学异常。后期发展为急性髓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3-05-14T15:40:44.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杜金梅管翠霞 [导读] 多数病人有出血表现,但出血程度不同,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合并DIC。 杜金梅管翠霞(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总医院 16300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295-02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护理措施 白血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能是人体受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及消灭,反而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增殖大量白血病细胞并浸润各种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 1 临床表现 多数起病急骤,常突然高热或明显出血倾向;也可有疲乏、低热、伤口出血不止等缓慢起病。本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及各种器官和组织浸润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现分述如下: 1.1 发热 发热为半数患者早期常见症状,可高热也可低热,较高发热常说明有继发感染。发生感染最主要原因是成熟粒细胞缺乏,其次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部位以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较常见,还有肺部感染及肛周炎、肛周脓肿。严重时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最多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茵、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等,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疾病后期常伴真菌感染,这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化疗药物有关。还可有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等。 1.2 出血 多数病人有出血表现,但出血程度不同,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合并DIC,出血可更严重。常见皮肤瘀点、瘀斑、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血肿、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颅内出血最为严重,常表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多随之昏迷而死亡。出血最主要原因是正常血小板减少。 1.3 白血病细胞浸润器官和组织的表现 1.3.1 骨骼和关节:常有胸骨下端局部压痛,提示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过度增生。四肢骨骼、关节可有疼痛,常以儿童多见。 1.3.2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多发生在肝、脾及淋巴结,一般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T细胞急淋白血病。 1.3.3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被白血病细胞浸润时,多发生在缓解期,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甚至抽搐、昏迷,但不发热,脑脊液压力增高。发生原因是由于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伤,与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询问病人进食情况及有无恶心、呕吐,疲乏无力感有无改善。观察体温、脉率、口腔、鼻腔、皮肤有无出血,血象、骨髓象变化,记出入量。 2.2 保证休息、睡眠、适量活动:根据病人体力,活动与休息可以交替进行,体力差应以休息为主,化疗静点后可下床活动10~15分钟,卧床休息30分钟再下床活动,病人若无不适,可以每天室内活动3~4次,逐渐增加活动时间。保证每天睡眠7~9小时。 2.3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向病人、家属说明化疗期间保证足够营养,可帮助化疗顺利进行。让家属带给病人平日喜爱的饭菜,对恶心、呕吐者,应在停止呕吐后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意识吞咽,以减轻恶心症状,少量多次进食,并遵医嘱给予止吐药。同时保证每天饮水量。 2.4 化疗的护理:①遵医嘱静注化疗药,药物静注速度要慢,以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化疗药物可损伤皮下组织,故药物不可注射在血管外或向血管外渗。②某些化疗药如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等易引起恶心呕吐,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镇吐剂。③静点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时,注意听心率、心律,病人出现胸闷心悸,应做心电图,及时通知医生。④甲氨蝶呤引起口腔溃疡时,可用0.5%普鲁卡因含漱,减轻疼痛,便于进食和休息。⑤长春新碱引起末梢神经炎、手足麻木感,嘱患者拿物品时,要非常小心,不拿过热过冷物品、不要用暖水袋暖手,以免烫伤。告诉患者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2.5 输血或输血浆护理:病人全血减少或贫血明显,遵医嘱输血或血浆,以恢复抵抗力及体力。输血前严格核对血型、姓名、床号,输血后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3 健康教育 3.1 预防宣教:长期接触放射核素或苯类等化学物质的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制度,不可在工作忙碌时忽略防护措施。另外,定期查血象,平日要加强营养和重视休息。 3.2 坚持缓解后治疗并建立养病生活方式:病人获得完全缓解后,需在院外巩固、维持治疗。出院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白血病是难治病,并进一步说明坚持每1~2月维持治疗是争取长期缓解或治愈的重要手段,使病人主动坚持治疗。 3.3 预后:急性白血病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近些年白血病治疗进展快,使疗效明显提高,病人生存期大大延长。决定预后因素除治疗方法外,还与患者年龄有关,1~9岁患者预后较好,1岁以下及9岁以上儿童、中青年、成年预后较差,60岁以上更差。 参考文献 [1]林丽.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评估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50-351. [2]井坤娟,张琳华,赵勤俭.白血病病人家属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3,10(18):738-739.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5

---------------------------------------------------------------最新资料推荐------------------------------------------------------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4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 4 ㈩病理形态学骨髓病理活检可较全面地了解骨髓造血的情况,可弥补骨髓穿刺局限性的不足,尤其是对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增生减低,骨髓脂肪化、纤维化或合并骨髓坏死等情况下更适合做病理检查。 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已作为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1975~1976 年,法国、美国、英国的 7 位血液学者在伦敦、巴黎先后观察了大量的血及骨髓标本,讨论并制订了急性白血病分型方案,称为 FAB分型。 他们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型和非淋巴细胞型(髓细胞白血病),前者可分为 L1、L2、L3,后者可分为 M1~M6。 后又经多次修改及补充,1985 年又将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划为M7,1991 年又提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0)。 FAB 分型方法已被国外广泛采用。 我国在 1978 年南宁的全国血液学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白血病分型的建议,同年 12 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华内科学会会议上又进行了修改。 1986年 9 月在天津会议上又对 ANLL 的分型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以使国内的诊断标准尽可能地与国外的 FAB 分型相吻合。 目前,急性白血病的 FAB 分型还在不断补充、修改、完善。 分型新的发展会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预后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 20

有更大的推动。 ⒈按白血病细胞系可分为淋巴细胞型及非淋巴细胞型(髓细胞型)。 ⒉急性白血病的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 L1、L2、L3 3 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 8 个亚型: 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M2b)、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M3b)、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M4b、M4c、M4E0)、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5b)、急性红白血病(M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⒊特殊类型的白血病低增生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浆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成人 T 细胞白血病等、急性白血病未分化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⒋急性白血病各亚型的具体标准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亚型的特点: 见表 81-5。 表 81-5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各亚型细胞特征项目细胞大小核染色质核形核仁 L1 小细胞为主较粗,结构一致规则偶有凹陷或折叠不见或小而不清楚 L2 L3 大细胞为主,可大小不一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较疏松,结构不一致

急性白血病护理查房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得护理 时间:2013年12月15日 地点:内二护办室 责任护士:张艳利 参加人员: 张艳利: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急性白血病患者得护理。现在先介绍一下患者得病史。 患者基本情况:31床张斌男34岁主诉:反复发热3月伴阵发性呼吸困难予2013年12月11日13:39入院。 入院体格检查:T36。6℃P:92次/分BP:110/60mmHg 辅助检查:红细胞16。82/L ,血红蛋白56g/L,血小板0/L 治疗经过:给予护胃、止血、输血、止咳化痰、抗炎抗病毒,营养等对症处理。 许小红:概念: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上得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得细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体与BCR—ABL融合基因。病程发展缓慢,脾脏肿大、由慢性期、加速期、最终急变期。胡静: 病因:1、病毒:已肯定T细胞白血病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放射:可使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缺陷,染色体发生断裂、畸变与重组等改变

2、化学: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可导致白血病3、遗传:单卵双生若一方患病,另一方发病率可达20% 汪柳:临床表现: 1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成进行性得发展。半数病人就诊时已有中度得贫血2发热:发热为常见症状,最常见得致病菌为格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单胞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后期常伴有真菌感染。感染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成熟粒细胞缺乏,其次就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3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以及感染就是出血得主要原因。4常伴有器官与组织浸润得表现①淋巴结与肝脾肿大②骨骼与关节: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四肢关节痛或骨痛,在儿童中常见、③眼、口腔与皮肤:粒细胞白血病浸润骨膜形成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出现于眼眶部位引起眼球突出、复视与失明。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急淋缓解期,有头晕、呕吐、抽搐、昏迷症状。⑤睾丸:无痛性得肿大,多为一侧。⑥还可浸润其她各器官,如心、肺、消化道、泌尿系统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穆倩玉: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得持续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2有感染得危险与粒细胞减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化疗知识宣传、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60例较顺利地完成各自的化疗周期,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3例因化疗后感染而死亡。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患者康复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1]。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2],联合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率可达80%以上[3]。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健康。通过加强对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医院收治的6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男41例,女23例,年龄18~67岁,平均34.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6例,慢性白血病15例。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白血病临床症状突出且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对本病的预后有所了解,因此,患者的思想负担较重,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治疗费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及疾病本身长期化疗所带来的躯体不适,都会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反应。护士应同情关心患者,了解其个性特征,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同时做好心理疏导,介绍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及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帮助其消除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同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调动患者与疾病斗争的积极性,配合治疗。 2.2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黏膜溃疡和炎症改变等原因,造成出血的危险性增加,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努力做到一针见血,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后应压迫针眼5~10 min,避免引起皮下出血并积极做好各种出血的应急处理。保持皮肤的清洁,穿宽松、柔软的内衣,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定期检查皮肤有无出血的情况。鼻腔或牙龈出血者,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原棉球局部压迫;胃肠道出血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分次口服,大量出血时应禁食,给予静脉营养;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3 饮食护理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呕吐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瞩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反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年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已列足首位,死亡率较高。而长期存活率也不容乐观,例如白血病中的急性淋巴细胞瘤,其成人2年生存率国外先进水平才30%-50%,国内不足30%,疗效差的甚至不到10%。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方法介绍 1、症状和体征 (1)发热:发热大多数是由感染所致。 (2)出血:早期可有皮肤粘膜出血;继而内脏出血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贫血:进行性加重。 (4)白血病细胞的浸润表现:淋巴结、肝、脾肿大,胸骨压痛。亦可表现其他部位浸润,如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等。 2、血细胞计数及分类:大部分患者均有贫血,多为中重度;白细胞计数可高可低,血涂片可见不同数量的白血病细胞;血小板计数大多数小于正常。 3、骨髓检查:形态学,活检(必要时)。 4、免疫分型 5、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 6、有条件时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此外,还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该病的RAEB及RAEB-T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到30%。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病程良性,多可自愈。

一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一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 高温 2贫血 3初学 4感染 5疼痛 6高尿酸血症7DIC8化疗 9鞘化疗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 入院方式不行,轮椅或平车 2 体温,血压,心率,呼吸情况 3 甚至,瞳孔,肌力情况 4贫血的及活动能力:贫血貌,胸闷,气急,心悸等 5初雪的不稳及症状体征:皮肤黏膜,鼻,牙龈出血,消化道,泌尿道,颅出血,女性患者月经量等 6感染的部位,症状体征:呼吸道肺部感染扁桃体炎牙龈炎,咽峡炎,皮肤臃肿,肛周炎,肛旁脓肿,败血症等 7疼痛情况:胸骨压痛,关节炎,骨骼的疼痛 8实验室: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9饮食习惯及全身营养状况 10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 11生活及工作环境 12过去史,家族史 13用药情况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及甚至,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疼痛措施 2全身营养状况 3心理活动和情绪波动 4感染情况,呼吸系统评估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咳嗽咳痰情况,口腔黏膜是否完整,牙龈,咽峡,肛周,肛旁等局部皮肤粘膜有无红,肿,热,痛等。消化系统评

估大便的颜色,两,次数,性状及腹部体征,泌尿系统评估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其他脏器及全身感染的症状体征 5感染性休克密切注意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末梢循环,尿量等情况 6贫血情况评估睑结膜,甲床口唇颜色,面色,有无胸闷,心悸,气急情况及活动前 后生命体征的改变 7出血情况评估有无皮肤粘膜,鼻,牙龈出血,大小便颜色,女性患者月经量及其它脏出血的症状体征 8颅出血评估神志,瞳孔,肢体感觉鱼洞,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生命体征情况 9 器官组织侵润情况,评估有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有无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牙龈有无增生,肿胀,局部皮肤有无隆起,变硬,呈紫蓝色皮肤结节, 有无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抽出,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表现及男性幼 儿或青年有无睾丸无痛性肿大,有无心律紊乱,心衰,呼吸困难等情况 10正确记录24小时尿量,进出量 11 深静脉置管情况 1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试验,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结果 13辅助检查,新潮BUS 胸片,CT等 14对症支持治疗及用药效果 干预措施 1休息和活动 轻度贫血,乏力无力者可适当活动 缓解期的患者,可是体力情况鼓励活动,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宜 保持病史的安静和整洁,避免受凉,潮湿 中重度贫血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2 饮食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急性白血病护理查房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 时间:2013年12月15日 地点:内二护办室 责任护士:张艳利 参加人员: 张艳利: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现在先介绍一下患者的病史。 患者基本情况:31床张斌男34岁主诉:反复发热3月伴阵发性呼吸困难予2013年12月11日13:39入院。 入院体格检查:T36.6℃P:92次/分BP:110/60mmHg 辅助检查:红细胞16.82/L ,血红蛋白56g/L,血小板0/L 治疗经过:给予护胃、止血、输血、止咳化痰、抗炎抗病毒,营养等对症处理。 许小红:概念: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病程发展缓慢,脾脏肿大。由慢性期、加速期、最终急变期。 胡静: 病因:1、病毒:已肯定T细胞白血病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放射:可使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缺陷,染色体发生断裂、畸变和重组等改变2、化学: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可导致白血病3、遗传:单卵双生若一方患病,另一方发病率可达20% 汪柳:临床表现:1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成进行性的发展。半数

病人就诊时已有中度的贫血2发热:发热为常见症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格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单胞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后期常伴有真菌感染。感染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粒细胞缺乏,其次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3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4常伴有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四肢关节痛或骨痛,在儿童中常见。③眼、口腔和皮肤:粒细胞白血病浸润骨膜形成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出现于眼眶部位引起眼球突出、复视和失明。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急淋缓解期,有头晕、呕吐、抽搐、昏迷症状。⑤睾丸:无痛性的肿大,多为一侧。⑥还可浸润其他各器官,如心、肺、消化道、泌尿系统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穆倩玉: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的持续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 预感性悲哀与患白血病和感受到死亡威胁有关 4潜在的危险与贫血、发热、出血有关 何玉露: 护理措施:1、 根据病人体力,适当限制活动量,可与病人共同制

白血病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白血病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与邪毒内蕴,气血亏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潜在并发症 (1)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与化疗药物及放疗的毒性作用有关。 4.营养失调,纳呆:与脾胃虚弱有关。 5.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riskforineffectivemanagementoftherapeuticregimen)与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以及家长缺乏白血病的知识有关。 6:情志失调:与患病、对病区环境陌生有关 7.发热;与外感时邪,正邪交争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白血病患者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宜起居有节,对于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病人应与其它病种病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人病室,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在接触患者之前要认真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冰硼散锡类散加入漱口盐水中漱口。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涂擦患处。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或用清热解毒中药坐浴。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对合并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摘要:据中国发布的流行病学统计,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 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长久以来白血病治疗面临着两大阻碍:一是对白血病的认 知度不够,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二是白血病的治疗费用过高,一般家庭无 法承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早已摆脱了70年代以前的“死刑宣判”。本文将就白血病临床表现及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体会进行 论述。 关键字:急性白血病;护理;体会 abstract:According to epidemiological statistics released by China, there are at least 4 million leukemia patients, with an annual increase of about 40,000 leukemia patients. For a long time, the treatment of leukemia faces two obstacles: first, the recognition of leukemia is not enough, that leukemia is an " incurable disease"; Second, the treatment cost of leukemia is too high, the average family can not affor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leukemia has been rid of the 70 s before the " death penalty".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nursing and health guidance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Keywords: acute leukemia; nursing;experience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 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 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 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根据国外统计,白血病约占肿 瘤总发病率的3%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白血病 的发病率2.76/10万,以急性白血病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在儿童及35 岁以下成人中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一位。[(全文字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1,宋体,新起一段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各级标题采用一、(一) 1、(1)① 形式, 题目和一级、二级标题加粗)以下同上 ]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血液内科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患者中骨髓移植成功者一名,已 通过诱导缓解者3名,正在进行诱导缓解者2名。[个案] (二)致病因素 1、放射线:包括x射线、v射线及电离辐射等。在防护条件不好情况下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以及长期接受x线治疗的病人,去强制脊椎炎病人中,白血 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几倍,证明放射线确有引致白血病的作用。 2、化学因素:有一些化学物和药品如二苯蒽、苯芘等可在小白鼠中诱发白血病,一些抗白血病药物如马利兰也有这样的作用,从而在动物实验中确定了化 学因素的致白血病作用。在人类肯定能引起白血病的化学物有苯及甲苯等。 3、病毒因素:目前已经证实,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型所引起,并认为此病毒可直接致病或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发病。此外,EB病毒,HIV病毒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也已被认识。 二、护理 (一)常见护理 1 、环境:病人居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温度设置为18—22°C,

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24T15:51:32.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春玲[导读]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并浸润至其他组织与器官。 张春玲(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287-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并浸润至其他组织与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小儿白血病占小儿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据统计,我国10岁以下小儿白血病发病率为2.28/10万,男孩多见,多数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发病。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90%以上。由于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白血病5年持续完全缓解率已可达70%~80%。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使白血病患儿有望达到长期无病生存。 1 临床表现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起病多较急,早期症状有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差、鼻衄、齿龈出血等;少数以发热和关节痛为首发症状。典型症状如下: 1.1 发热发热为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症状。可能与核酸代谢亢进、继发感染等有关。热型不定,抗生素治疗无效,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常见感染有呼吸道炎症、齿龈炎、皮肤疖肿、肾盂肾炎、败血症等。 1.2 贫血贫血出现较早,呈进行性加重。其原因主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抑制。 1.3 出血以皮肤、黏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淤斑、鼻衄、齿龈出血等;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和血尿;偶见颅内出血,是急性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出血原因主要是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使血小板减少。 2 护理措施 2.1 维持正常体温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有高热者遵医嘱采取适当方法进行降温处理,忌用安乃近和酒精擦浴,以免降低白细胞和增加出血倾向。 2.2 休息患儿活动无耐力,故应注意休息,有气促、心悸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长期卧床者应注意更换体位,以免发生褥疮。 2.3 防治感染患儿免疫力低下,化疗使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极易发生感染。而继发感染可导致病情加重,是白血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故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患儿应与其他病种患儿分室居住;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住单间;有条件者住空气层流室或无菌单人层流床。房间应每日消毒,限制探视人次,有感染者禁止探视。护理患儿前应洗手,必要时应用消毒液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漱口、勤洗澡、勤换衣裤,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机会;便后用温开水或盐水清洁肛周,以防肛周脓肿。 (3)暂停预防接种,尤其是活疫苗的预防接种,以防发病。 (4)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如发热、牙龈肿痛、咽痛、皮肤红肿、肛周红肿等。发现感染先兆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2.4 防治出血的护理出血是白血病患儿死亡的又一重要原因。应加强护理,避免损伤,如不食过硬食物、用软毛牙刷刷牙;减少肌内注射或深部静脉穿刺,行各种穿刺后应按压穿刺部位10min;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出血;参与游戏活动时注意保护。 2.5 用药的护理 (1)静脉注射或滴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配制浓度,保证输液管道的通畅,调整好输液速度,避免药液外渗。出现外渗时应及时更换血管,局部用25%硫酸镁热敷,以免发生组织坏死。VP16、VM26静脉滴注时应避光,以免药物分解。 (2)观察和处理药物的毒性反应。 1)骨髓抑制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有骨髓抑制作用,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血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当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时应减量或停药。 2)恶心呕吐反应较严重者可于用药前半小时给止吐药或酌用镇静剂。 3)出血性膀胱炎出血性膀胱炎是环磷酰胺较为严重的毒性反应。故应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给药浓度,保证液体摄入量。 4)脱发许多化疗药物可致脱发,应事先告知家长和患儿。脱发后可戴假发或帽子等。 5)Cushing综合征应告知家长和患儿,此与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停药后可消失。勿拿其体态的改变当笑柄。此外,柔红霉素有心肌毒性作用,用药时应注意监测心脏,并给予保护心肌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等。左旋门冬酰胺酶有过敏现象,应注意观察。 2.6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耐心向家长和患儿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目前对白血病的医治水平,已能使某些白血病的5年以上完全缓解率达70%以上,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了。要帮助家长和患儿树立信心,并对治疗的长期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活动,让家长之间、新老患儿之间交流治疗与护理的体会,增加治愈的信心,提高护理能力。 (2)告知家长及患儿化疗的主要副作用及应对的方法。 (3)对年长儿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形象紊乱、悲观失望、恐惧等,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患儿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4)让家长及年长患儿了解骨髓穿刺、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的重要作用,做好解释工作,使其能够配合。 (5)诱导、巩固治疗结束后,患儿可回家进行维持治疗,应详细介绍用药方法,强调按时、按量用药,不可擅自减量、停药或增加剂量、延长给药时间。应告知复诊日期,并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胡国平.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583. [2] 高安丽.老年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J].中原医刊.2004.3(31)55.

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十三 任务十三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案例】 张女士20岁。不明原因的低热1月,刷牙时牙龈出血,伴皮肤散在出血点。1周来高热、乏力、出血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检: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胸骨下端压痛,肝肋下1cm。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22×109/L;涂片中有幼稚淋巴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以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为主,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 思考: 1.该患者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什么? 2.该患者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护理要点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无菌技术操作的能力;具备对化疗出现外渗行皮下注射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急性白血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急性白血病病人病情评估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制定护理方案的能力。 (图片)

【新课讲解】 一、概念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本病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及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 二、病因 1.病毒感染。 2.放射:电离辐射可致白血病已被肯定。 3.化学因素。(视频) 4.遗传因素。 三、临床表现 起病急,进展快,自然病程仅为数月。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全身各组织、器官,产生相应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和器官。 1.贫血(图片) 常为首发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贫血原因主要是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2.发热(图片) 是本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低热也可高达39-40℃以上,常伴恶寒、出汗。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发生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成熟粒细胞

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题库1-1-8

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其实验诊断题库1-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 B.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 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涂抹细胞)多见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Auer小体易见于() A.ALL B.CML C.AML-M3 D.AML-M0 E.AML-M7 AML-M3白血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呈轻度到中度减少,部分病例为重度减少。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15×109L以下。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可见少数原粒及其他阶段的粒细 胞,Auer小体易见。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多数为(10~30)×109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AML-M2a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 A.POX染色阴性 B.PAS染色强阳性 C.NAP染色活性增加 D.α-NBE弱阳性,可被NaF抑制 E.原始粒细胞出现Phi(ψ)小体 AML-M2a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①POX与SBB染色:均呈阳性反应。②PAS染色:多数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多数为弱阳性反应,呈弥漫性粉红色,也有呈细颗粒状阳性者。③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当合并感染时,NAP积分可一时性增高。④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呈阳性反应;α-NAE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氟化钠抑制。⑤Phi(ψ)小体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ψ)小体,此对急粒有诊断意义,并借以与急淋鉴别,并对指导治疗也有一定价值。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122895140.html,;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形态学】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ANC原始+幼稚≧50% (FAB1976) ANC原始(包括Ⅰ及Ⅱ型)≧30%,若幼红≧50%,则按NEC中原始细胞的比例来鉴别M6和MDS。(FAB1985修订) 急非淋亚型标准 M1 NEC 原始≧90% POX或SBB≧3% M2 NEC原始细胞30~﹤90% ,单核细胞﹤20% ,若血象各期单核细胞﹥5000/mm3, 需作溶菌酶和细胞学以排除M4。 M2b:原始细胞常﹤30%,以有核仁而明显核浆失调者“中幼粒”﹥30% 为主。 M3 NEC之异常早幼粒≧50%,当﹤50~﹥40%时,早幼粒/原始粒在3:1以上。 粗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 细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 微颗粒型:特粗颗粒的早幼粒占全部早幼粒细胞﹤10%,早幼粒常﹤40% M4 a幼单及成熟单核≧20~﹤80%,原粒~分叶核粒≧30~﹤80%,血象原幼成熟单核≧5000/mm3。 b BM符合而血象不符时,溶菌酶需大于正常3倍或细化提示20%以上的早期细胞为单核。 C BM不符合(象M2)而血象单核(+)时也需溶菌酶及/或细化证实。 符合上述a、b、c之一者均可定M4 M4E:嗜酸性细胞占NEC﹥5%。 M5 NEC原、幼、成熟单核≧80%,需作酯酶及溶菌酶。 M5a 原单≧80% , POX或SBB可以﹤3% M5b 原单﹤80% M6 ANC﹥50%为幼红, NEC中原始细胞≧30% M7 原始巨核≧30%,需作PPO染色及/或抗血小板糖蛋白单抗检测 NEC 指粒和单核,不包括红、淋巴、浆、网状等 ANC指所有BM中有核细胞。 急淋亚型标准 L1 ≧75%原幼细胞N/C增高;≧75%核仁不清晰。 L2 ≧25%原幼细胞N/C降低;≧75%核仁明显。 若有矛盾,则按一下确定:≧25%原幼细胞核型不规则;≧50%属大细胞。有两者之一者符合为L2,均不符合的为L1。 细则说明;(1)N/C上升:无胞浆或细胞一侧狭边状浆胞浆占总面积﹤10%。 N/C下降:胞浆占总面积﹥20%。 (2)核仁不清晰:与周围染色质界限不清或仅一个小核仁。 核仁明显:大,周围有染色质浓集或多个小核仁。 (3)核形不规则:肾形,或因不规则而核形被明显歪曲。 (4)大细胞: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淋巴的直径。 L3 原幼细胞一致地大,核染质均一性,核规则圆,多数细胞明显有核仁,胞浆量中等,深蓝色,多数细胞有空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