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之精髓

艾灸之精髓
艾灸之精髓

30一艾灸的历史

用艾做灸,起源于何时,虽无从考究,但《孟子.离娄》早就说过:“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以看出,在当时不仅用艾做灸已经成为常规,而且艾是越陈越好的这一性能也被众人所知。

最早的灸法专著出自汉代的曹翕,著《曹氏灸方》七卷。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倡针和灸并用,在唐代灸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专业的灸师。宋代的西方子对灸学研究更是炉火纯青,著有《明堂灸经》和《备急灸法》。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次提到艾和艾灸的用途及灸法,“艾灸用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大矣”。清代的艾灸专著《神灸经论》与《灸法秘传》,对灸法的认识和应用又上一层楼。18世纪日本的艾灸专著《仲介》中有“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飞”,对灸法倍加推崇。至今,日本人视灸足三里为养生长寿之道。日本的针灸家泽田健也为灸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世纪,我国一代灸疗实践大师周楣声更是继承和发扬了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一智慧疗法。

“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这一历史情况是由于多种原因才导致的。原始的灸法,痛苦较大,加上艾灸时多要宽衣解带等因素,艾灸的地位逐步江河日下。近年来,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价格日益升高,针药等医疗事故的频繁发生。又随着灸法和灸具的改良发展,有识之士和专业学者不断地呼吁提倡艾灸这一自然疗法,加上艾灸的卓著疗效,对不少病症超出针药之上。这一调动人体自身潜能防治疾病的方法又渐渐恢复了本具的生命活力。当然,实际地说,灸针药的作用各有所长,是互补的。

二灸疗的古今观点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离娄》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内经》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医学入门》

“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庄子》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

“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医宗金鉴》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扁鹊心书》

“灸火,大有奇功,凡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唐。孙思邈

“气流通即是补,非必以参芪为补也,气流通即是泻,非必以硝黄为泻也”明。龚居中

“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所不宜。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明。龚居中

“人于无病时,常灸神阙、关元、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扁鹊心书》“腰足不仁,行步力少,乃房室伤肾,以致骨萎,急灸关元五百壮”。“关元主诸虚百损”《扁鹊心书》“若要安,三里不能干”《医说》

“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医学入门》

“妇人产后,热不退,恐渐成劳瘵,急灸脐下三百壮。”《扁鹊心书》

“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入脏腑,通十二经。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不知艾故也。”宋。窦材

“形与神俱,心平寿自长”无名氏

三艾叶

艾叶,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也。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暖子宫,通十二经,回垂绝之元阳。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以湖北蕲州产者为道地药材。艾叶是越陈越好,不会失效或过期。随身携带一套用具,则百病的治疗均在其中,何乐而不为呢?

艾叶用手揉之不碎,而成绒,就如人身上密密麻麻纵横交通的经络。其余叶子揉之皆碎,选择艾叶作为灸材是我们祖先的智慧。

古人用艾绒作为灸材,自最初试用筛选以至成为常规常法而载典籍,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沿用至

今。这绝不只是由于艾的易燃和单纯的温热作用所决定的。同是温热作用,但因产热的物质不同,而人体的反应也有不同。艾热是温和舒适,刚柔相济。其余各种温热作用,不是干燥刚劲,就是涩滞无力。各种温热作用皆不能替代艾热,这是历史实践所证实的。

艾叶以农历五月初五采为佳,自古都有艾驱邪气的说法,流行病期间,燃与房间内,有很好的净化空气作用。吸入适量的艾绒香,对人体是有益的。经过实验,刚装修的新房,如在入住前燃上适量的艾绒,各种气体气味消除的时间会大大提前。

四各种灸法及作用

1 直接灸

主要是对准孔穴,用艾火直接烧灼造成轻重不同的烧伤,以延长其作用而收效。古时多用,因痛苦大,皮焦肉烂今人畏之。

2 间接灸

就是隔物灸,减轻了直接灸的烧灼痛,避免瘢痕形成。是药物与艾灸作用二者的配合,大大提高了灸疗的临床效果,是直接灸的发展和进步。隔的药物很多,如姜片、盐等,是源远流长,应用广泛的一种灸法。

3 温和灸

也就是艾条灸,这是目前最通行的一种灸法,不会造成灸疮,温和舒适,所以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欢迎。

五艾灸的作用原理

1 平衡阴阳

人体本是阴阳的统一整体,不论是生理作用的发挥与病理过程的衍变,都是处于阴阳转化的运动过程之中。所以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的结果。《内经》中“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本于阴阳。因此不论用什么手段和方法,都是以恢复阴阳平衡为目的。《内经》中“灸之要在于调和阴与阳”,是最好的指导。

有余可泻,不足可补,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有余为亢盛属阳,不足为衰竭属阴。在平衡阴阳,双向调节的前提下,故不论为虚寒与实热之腹痛,均可取中脘与足三里,不论是阴虚与阳亢之头痛,均可取合谷与太冲。

中医的认识论就是已经说烂了的阴阳学说,而方法论就是运用各种手段以求达到调和阴阳与平衡阴阳。任何研究与治疗都绝不能离开阴阳这一基础,离开就犯了方向性与原则性的错误。其结果如茄子地里找西瓜,水中求月,了不可得。阴阳是个代号,里面无所不包,它很简单,不能把它想的太复杂了。只是由于它所包含的一切是互相渗透联系的有机统一全体,认识上去了,一切便解决了。无形上升功能的属阳,有形下降物质的属阴。气为阳,血为阴;脏属阴,腑属阳;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等。

2 调和气血

气血不和是病理变化的普遍机制,气血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具体内容。中医对生理与病理的理解,治疗方法的确定,都是以此为指导。现代病理学证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由于组织或器官的三种基本病理改变所引起,即代谢改变、机能改变、和形态改变。代谢紊乱导致构成器官的基本物质,转化成为有毒的治病物质,进而使机能失调,衰竭或亢进。日久,必将导致组织形态发生异常,因为人任何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应的。而血液的流通和供应也将随之发生改变,这又将加重其机能改变和代谢改变。因此他们之间不论是谁先谁后都是以气——代谢和功能,血——正常的血液供应两大基本因素为转移。

“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内经》

“凡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唐.孙思邈

生理机能的提高与血液供应的改善,这两者是治愈疾病的主要环节,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中医对气血不和的病理认识,以及对这种机制所采用的相应措施,不但与现代才被阐明的三项病理机制相符合,而且更能包括着三项的变化于其中,这才不能不令人叹服!

灸的治疗作用,早已一致认为其具有调整内部环境、增强抗病能力,使已发生障碍脏腑的功能得到提高和恢复,促进气血的流通,带走有害物质,使人体基本物质的供应和细胞代谢恢复平衡状态,这正是“调和气血”的说明。

3 疏通经脉

艾灸是艾火纯阳移热内注于人体,温热能直达深部,循经而行,经久不消,使经气畅行。温热所产生的经脉畅通作用,就像自然界中结冰的河流,因到春夏阳光日盛冰渐消融,而河水畅流。“阳化气,阴成形”是千古不变之理。

疾病虽有很多种,都是因为不通所致;治病手段虽多,都是助人体气血经络通畅为目的;人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实际上也就是“通则不病,病则不通”!没有人身体气血畅顺,而能发病致死的说法。唐代孙思邈说:“凡病皆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可见百病皆生于不通,而通则能治百病。想想平日生活中,内急急迫想要入厕,而找不到方便处憋着难受,是为不通;入厕后倍觉轻松舒适,这就是通的好处啊!而通则需要脏腑机能的正常。

人身的经脉通畅,则阴阳和调,气血无所不周,脏腑、肢节、九窍皆能润养。五脏和调、六腑安定,外邪不能干,七情不能扰,对通这一简单平凡而普遍的真理,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理解和重视。

通者,洞达、畅顺、开彻、不滞,得其理,无所不通也。事不洞达,则迷茫而不知举措;天地之气不和顺,则万物不能化生,风雨灾害随之产生;政不通则人不和;情不通则礼不达;货不通则滞;水不流则腐。可见“通”字其义甚深;其事甚广!

六艾灸的取穴原则及方法

(一)、总原则:灸穴勿多、热足气匀,最多1--2穴,有时也可因病情而取多穴。

(二)、常用选穴法:

1、近部取穴(局部)

直接作用于患处,穴位都有区域性的就近治疗作用,如,腹部各穴能调理肠胃;头部各穴能治疗头部疾病。

2、远部取穴(循经)

艾灸于远离患处的经穴,是由远而近,以提高全身机能为主,改善局部症状的方法。

3、传统特效穴

如,肾俞与气海,可以固本培元;足三里与中脘可以宽中和胃;口苦取胆俞与阳陵泉等。

4、热敏反应点取穴

这一取穴法一定要重视,多在患处中心部位,不管是不是穴位找到就灸之。方法:在灸疗时,艾条离皮肤相同距离,它处灼痛难忍,而此处觉热流内注,极其舒服,此点就是热敏点。

(三)、压痛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古今医家对压痛穴都特别重视,称之为“病体最觉酸痛处”。压痛穴的应用在医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实践基础。

一般以在背部探寻为主,先看颜色,再用大拇指指腹先沿脊柱正中,次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各按压一次;先用适当轻力,徐缓均匀按压以便发现浅表反应点,再用适当重力按压,以便发现深层反应点,不可跳跃前进,用力过大或次数过多,反而达不到检查目的。

如有多个反应点,根据病情,取反应强的做为灸疗点或配一弱的反应点轮流灸之。

(四)、阳光普照与百川归海两大取穴法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内经》。艾灸调疾,也是遵循阴阳之道。

1阳光普照区

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内经》。督脉循脊中为诸阳之统帅,,太阳主一身之表,均循背而行。所以多种疾病均可在心俞及胸椎的两侧这一区域内,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点及现象。这是很早就被发现与重视的选穴方法之一,故将心俞与至阳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在这一区域内选穴灸疗称为阳光普照法。按取压痛穴方法取穴。

2海纳百川区

腹为阴,肾为阴中之至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肾也”《内经》。脐下一寸之阴交穴,为任脉,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其两侧半寸则属足少阴之中注穴。肾为先天之本,生气之源,阴交与至阳均居于人身之重要地位。阴交对下腹及前后阴诸病,功用优异。脱肛便血,月经病,尿闭淋浊,腹胀痛,泻痢不止等均有良效。眩晕,瘫痪,四肢凉,下肢酸痛效果也很好。与气海临近,而功用也难分。故

称在左右中注,为阴交、气海,这一狭小区域的取穴法称为百川归海法。

七艾灸的优缺点

优点:1、操作简便,灸师指导即可,可随身携带。

2、安全稳妥,最多也不过是皮肉受损,不会出现损伤内脏的意外事故。

3、适用范围广泛,对有些病症效果卓著,无须手法协助感传作用可自然发生。

4、作用面积较之针刺为大,取穴稍有偏差亦无大碍。

5、时间自由,经济。可长期施灸,获长远效果。

6、以温和灸而言,除禁灸穴及心前区外,全身上下几乎皆无禁灸之处。

缺点:1、以直接灸而言,痛楚较大,皮焦肉烂,须多日保护,病人听而摇头,望而生畏,形成瘢痕,有碍美观。尤以女性皮肤显露部位。选穴受限,如颜面,心前区,阴部,手足关节部位以及浅表动脉与大动脉所在诸穴。均不宜直接灸,易造成不良反应。

2、以温和灸而言,有些慢性病例,必须长期坚持灸治。要求速效缺乏信心与耐心者,每不

易收全功。

八禁灸穴及注意事项

(一) 1、“石门、关元二穴,针之无子”,这是唐代伟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上所述,相信药王是不会虚言的,但他没说灸之也会无子,可我们还是应慎重,应不灸为妙,因为可以选取同等功效的穴位代替这两穴。(未生育女性禁忌)

2、脊中穴在中脘的里面,灸完中脘不可再灸脊中,会使邪气没有去路,但单独灸之均无碍。只是此两穴不能配合灸。

3、妇女怀孕期,下腹部一般禁灸。但妊娠呕吐灸中脘穴效佳对胎儿也无不利。(灸至阴穴可转胎治疗胎位不正)。经期应视情况而定,无病不灸,有病根据病情可灸治。

4、二十岁前不要灸足三里,小儿更不能灸。

(二)1、阳虚阴盛明显的患者,长期足量施灸,少部分出现如口起泡、喉干痛目赤、困倦等症状,不用顾虑,继续施灸自会消失。这是阳气运行,阴邪化去的表现。这种情况出现更有利于疾病痊愈,为排病反应,不用处理,不是上火。

2、只在头面与上肢,反复长期大量施灸,口干鼻燥属常见。只要掌握适当的作用量与方式,完全可以避免。如出现,可用生地、麦冬、玄参各10克泡水喝。

3、长期在一个部位定点施灸,灸点的皮肤会泛灰褐色。但对人体健康无任何不利,也不会留瘢痕,停灸自会恢复正常肤色。

4、当年艾叶稍刚燥,陈年艾叶,温和刚柔相济,要优于新艾。

5、灸治前后一个小时,最好不要洗澡。

九灸感三相–灸疗的重大发现

灸感的发生,须由艾之火气与人之真气,两相结合方可生成。其全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相就是相连、相关与相承之意,也可以说是三个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这是灸法的重大发现与灸疗作用的客观标准。

灸感是患者在作艾灸时,自己身上所感应到的多种多样的感受。有时沿经感传,有时不是。如发热、发麻、蚁行、风吹、水流凉感及压重感等,当然是以发热感最多。艾灸时必须使艾热持续均衡,作用点集中,并达到一定的艾热蓄积量,才能出现灸感,发现和体会灸感的全过程。

这一个太平凡太平凡又极平凡而又极为重要的最基本环节,未曾被普遍掌握。这个因就结了一个果---灸疗的临床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国灸疗大师周楣声发现提出的。

现在艾灸大多手持为主,且不断移动,或是用大片烘烤的方法,故不易激发感传与观察到感传的全部过程。

影响灸感的因素:

1、刺激量的蓄积,

2、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3、个体素质的不同,

4、时间和环境,

5、病情,

6、操作者的态度与信心,

灸感的出现,有时会有多种先兆出现,各人感觉不同。灸治时三相过程完整出现的患者,效果大多都很好,客观的说少部分病症收不到满意的效果。

(一)第一相(定相传导期)

采用改良灸具和连续施灸,灸感易于发生。感传线离开灸疗处向患处移行,患处在头就走向头,在足就走向足,可以自然出现,而且极其明显。常在第一次施灸时即可到达患处,有时需灸两次以上方能到达患处。

(二)第二相(作用发挥期)

当灸感传导到患处后,感应并不马上停止,而是对患处能发生极其明显的治疗作用。有时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则不能立即见效。感应以患处中心为强烈,其轻重强弱及时间长短,与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可成正比。

(三)第三相(下降终止期与循经再传)

当作用发挥期到达顶峰时,感应就逐渐开始下降,不会因为艾热持续感应也持续。一般间隔3—4个小时,感应才会再现。

人的身上有多处病变时,一处感应完,有时会在另一患处出现感应。

感传可以按照自己的投射方向,不受脏腑的阻隔,斜行直贯而畅行无阻,足以证明是“经络互通,主治可及”。

十灸、穴、病及病愈时间浅释

(一)灸

“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病”《医宗金鉴》。

说明施灸必须达到一定的艾热蓄积量,才能发挥理想的灸疗目的。“灸”字的上面是一个“久”字,长时间的意思,下面是一个“火”字,是用艾的火力,必须长时间用艾热施灸效果才会产生。看到这个字就能体会到老祖先造字的智慧。如果不能坚持灸治是不会达到好的灸疗效果的,这是灸字的取义,现在用灸治病者不敢用直接灸,而艾条总是手持者上下左右来回晃个不停,还给起个好名。热未着肤,迅速移去,欲求灸效岂非空谈,与灸字本意的关系相聚万里,怎么能获得好的灸疗效果。

如能灸治不厌,耐心施灸,不久灸感三相可以出现,慢性顽疾也可消除。

(二)穴

所谓穴就是点,作用于一点,其反应可在局部又可及于全身,更多的是指向患处,“气至病所”,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汇聚于体表的部位,人体与宇宙的交通处,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 1、病

现在很多人,有吃的饿不着,有穿的冻不着。病却那么多,到底病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有没有真的静下心来细细想过,想想自己为什长病?病得到自己身上,自己受罪,谁也替不了。病可不管你的身份地位是贫贱富贵,说要谁的命就要谁的命。灵丹妙药不治心性病,心病还需心药医,身心互相影响,身病还需心药医。怎样医?都说治病要治根,根到底哪里?

心思生火,火往上行,气动勾寒,寒往下行。生气上火,寒火相加,病根扎下。轻的烦恼度日,重则疾病缠身以致没了命,再重心当不了身体的家,做出极端的事,后悔也没用。人都快气死了,还不知道回头,还在讲理呢,不可笑吗?生气上火是什么?两个无常鬼,干什么来了?来索人命的呀!可很多人都在用,还乐此不彼的,用了一次又一次。别再净往外怨了,再怨命都快没有了。回头想想自己吧?是不是个明白人。明理不怪人,怪人不明理。

内部脏腑不调和就是病了,就这么简单,不调和。

2、病愈时间

每个人得了病,都想马上好,想好就必需要从根上好。好病没有确定的时间,因为得病是有一段时日的,好病也需一定时日。有的很快,有的很慢,那就要看自己的了,自己的信心与疗疾的方法。。

内部脏腑调和就健康了,就这么简单,大调和。

十一艾灸佳效的几种情况

1、各种疼痛以及无名烦恼,会很快消失。

2、安定精神,会使睡眠非常好。

3、调整通便。

4、食欲好,生活质量提高,驱除疲劳。

5、对于体重的标准化常收好的效果,太胖太瘦都可调整。

6、美化肌肤,使人面色好转,面斑多会消失。

7、培养一个不轻易生病的身体。

十二保健养生灸

保健灸法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只需灸师指点穴位,自己就能独自完成灸治过程。可以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促进机体正常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保健灸法传到日本后,非常盛行,他们的民谚“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飞”,“不灸足三里,勿为旅人”。春秋施灸,以防疾患。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将军问一位长者长生之术,长者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己,妻儿皆已一百多岁。”三里长寿之灸,因此而日益盛行。日本习俗在养生灸中提昌:婴儿期灸身柱,以促进健康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以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以排毒使生殖系统健康;三十岁以后灸足三里,以健胃强身,防止衰老,预防一切疾病;到了老年则增加曲池灸,以防止视力减退,抵抗病邪,使耳聪目明,牙齿坚固,调理血压,预防中风。

我国古时候,有一个军中步卒,遇异人。授以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入江胡为盗,被擒,临刑时监官问他:“汝有异术?”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1、三里长寿灸

取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寸,正坐自然屈膝,足掌放平为度,本人除大指外四指并拢,以中指横纹为准为三寸,本人大拇指横纹的横宽为一寸,食指放在外膝眼下相平处,小指下即是本穴。

足三里是胃经俞穴,为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之一,成年人的保健名穴。可养先天与后天之气,使元气不衰,故称为长寿灸,

(1)养生保健,

(2)肠胃病要穴,

(3)有健步作用,补肾气。

(4)可明目,治头痛,通鼻塞,治鼻中干燥。

2、关元灸

属任脉经穴,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损”之说。为一身元气之所在,长期施灸,元气充足,虚损可复,壮一身之气。

取穴;脐下三寸,

对月经病、遗尿、遗精等生殖系疾病,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孕妇忌用。

3、神阙灸与脐疗

(一)神阙灸

艾灸脐疗法,是古代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的长寿灸。胎儿时,脐为生命的通道,乃是先后天的通道。人身体真正的丹田是在腹内,在神阙穴与命门穴之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生命之门,两穴前后呼应。灸脐就能起到调和先后天的作用,灸神阙一穴,三穴同调。实为生命之要穴,此必为内证者所知,空谈无益。“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防病延年益寿”,《东宝医鉴》。随着中医在世界各地的流传,脐疗以其卓著的疗效在不少国家兴起,备受众多医者和人民的称赞推崇。

适用;中风虚脱,元气虚损,四肢厥冷,腹痛绕脐,腹泻,小便失禁与不出(多隔盐灸),妇女不孕与男子不育,形惫体乏,年老体弱等诸证。为虚证要穴,中老年人防病保健要穴。“凡病一年四季各灸脐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益气延年”《医学入门》。

丹田的一气,“脐下肾间动气是生命之源,十二经的根源”。

(二)精油脐疗

与艾叶精油合用,效果更佳。先用精油均匀涂于神阙穴皮肤表面,然后施以温和灸,促进精油渗入俞穴,通行十二经络。以药穴同用,达到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每次灸15—30分钟,每周一次即可,不可过频。此法适用于工作忙,时间少的人。

不用精油,可长期施灸,时间一般不限。

4、小儿身柱穴灸

身柱穴含有全身支柱之意,有理肺气,补虚损,解邪热毒,宁神定志的作用。

(1)通治儿科百病,对小儿常见病都有明显的疗效。

(2)可以健全神经系统。

(3)防治呼吸系统疾患。

(4)为小儿期保健治疗要穴,长期施灸小儿体质明显增强,食欲、睡眠、智力、运动、抗病力

均明显改善,有确实临床效果。

保健灸,每穴每次施灸时间15分钟以上为好,每月固定几天或隔几天施灸均可。时间多自由,以昼夜来说:白天以上午为好,夜里以前夜为佳;以季月来说,换季月初时施灸为宜。一年之中有四时,一天之中有四季。一天中上午为一年之中的春季,下午为夏季,前半夜秋季,后半夜为冬季,灵活圆通方可无碍。

十三美容灸

面部的问题,如皱纹、黄褐斑、肤色差等,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灸疗时,必须重视内调与局部并重的原则,且以内调为重,因为内部脏腑失调必然要反映于体表。阴阳脏腑经脉失和,经络不通,气血不能润泽颜面,产生面部问题。

1、全身内调:神阙、脾俞、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百会,灸时可长。

2、局部调理;患部,患部及附近穴位,患部压疼点,灸15—25分钟为佳。

3、有专业的美容艾灸具

配以面部刮痧效果会更好,特别是黄褐斑,大多能在患部或患部附近找到很敏感的压疼点,如能忍痛刮之,多收奇效。也可配合中药内服。

十四美体灸与缩身糊

肥胖因素虽多,但不离阴阳。除先天遗传体质外,多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饥饱不均、不及时)和缺乏运动,引起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脾胃受伤,运化水谷功能失常,导致部分水谷精微变成有形痰湿停积体内,阻碍阳气运行,更加重脏腑功能的失调。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受损,先天肾中之阳气随之受影响。阳气不足,阳不能化有形之阴,“阳化气,阴成形”是不变之理。

主穴;神阙、阳池、中脘、三焦俞、三阴交,每次选1—2穴。

配穴;命门、大椎、地机、丰隆、脾俞、肝俞、肾俞,每次选1—2穴。

诸穴合用,益阳消阴,健脾补肾,化痰利湿,以达调理脏腑阴阳,健康轻身的目的。

合谷、三阴交是排泄体内废料的重要穴位。

也有因脏腑受损,水谷不能化为气血润养机体,体质变消瘦者,灸之能使体质增强身体增重,恢复健康正常体型。艾灸的调理是双向的。

肥胖的根是,伤了先后天脾肾的阳气,脾肾功能失司,阳不化阴。切不可服寒凉药,寒凉药属阴,只是通过利水作用减轻了体重,虽暂时取效,但很快反复。又因为寒凉伤了身体的宝—-阳气,阳气受伤一分,有形之阴邪便增加一分。还有通过过分节食,服不让产生饥饿的药物,这都不符合机体自然生理,损伤了人的脏腑功能。其结果是暂时瘦一点,由于损伤了脏腑,不是出

现疾病,就是更胖,越减越肥。因为犯了方向性与原则性的错误,自己损害了自己的身体。

减肥的原则是健康的减,不饥饿,不乏力,不泻肚,不伤身体。人天生就有五行性,木瘦火圆水主肥,金苗土厚背如龟。如果稍胖,而身体无疾患,是不需要减肥的。符合人的自然生理,才能获得真正健康的身体。万不可因为减肥伤害自己的身体。

缩身糊;炒大豆300克,炒荞麦150克,炒黑芝麻100,云苓150,炒山楂150,泽泻100,杏仁50

打粉内服,每次60—100克。每天早晚各一次,或早上一次,晚上一次。配以适量蔬菜。

艾灸是以艾热之纯阳助人体阳气,化形体有余阴邪。可同时配以扶阳中药内服(本店可配缩身糊,由粮食和中药配成,早晚一次,对身体有益而无害),阳气入于体内,如自然界里冬季结冰的河流,因到春夏,阳光日盛而冰渐渐消融,河水畅流。

十五常用穴位

为了取穴准确,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用手指压一压。穴位大多有酸、麻、胀、痛等感觉,不是穴位则指压的感觉不同。

(一)腰背取穴

1、姿势自然,正坐垂肩,两肩胛内缘划一横线,为六寸,正中距一侧内缘为三寸。

2、四段,大椎穴以上为颈段:大椎至两肩胛下角连线(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即至阳穴)

为胸段。肩胛下角水平线至两髂嵴高点连线(四、五腰椎棘突之间即腰阳关穴)为腰段。从髂嵴连线一下为骶段。

3、三线,督脉为中间线,即后正中线,旁开一点五寸为膀胱经一线,旁开三寸为膀胱经二

线。

4,颈椎七节,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有四个棘突。

(二)胸腹取穴

1、横八;两乳之间连线为八寸。

2、竖八;前正中线,从剑突下至脐中为八寸,

3、脐下五;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五寸。

(三)常用穴位

一、头面部穴

1、百会;两耳尖连线与头顶前后正中线交汇处,压之有酸痛感即是。

2、通天;百会穴前一寸,外开一寸。

3、风池;后头部入发际两侧凹陷中,

4、太阳;眉梢与外眼角,外开一寸凹陷处。

二、胸腹部穴

1、中脘;脐上四寸,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前正中线任脉上。

2,水分;脐上1寸,

3、神阙;脐中央,

4、气海;脐下一点五寸。

5,石门;脐下2寸,

6,关元;脐下3寸,

7,中极;脐下4寸,

8,天枢;脐旁2寸,

9,大巨;天枢穴下两寸。

三、背腰部穴

1、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正坐平肩,略低头,颈后与肩平处,出现一个高突,即是第七颈椎,有人出现两个,以最大的一个为准。

2,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3,身柱;第3胸椎棘突下,

4,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5,筋缩;第9胸椎棘突下,

6,脊中;第11胸椎棘突下,

7,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8,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9,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0,厥阴俞;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1,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2,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3,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4,膏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15,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6,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7,次髎;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连线中点处,在第2骶后孔中,

四、四肢部穴

1,阳谷;脘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中,

2,合谷;手背虎口,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中点桡侧。

3,神门;前臂掌侧脘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凹陷中,

4,阴郄;神门穴上半寸,

5,曲池;屈肘九十度,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7,阳池;腕背横纹中,

8,足三里;外膝眼穴下3寸,胫骨外缘一寸。手指除大拇指外,余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横线为三寸。

9,条口;足三里下五寸,

10,丰隆;外踝上8寸,条口外一寸,胫骨外两寸。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为十六寸。

11,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12,委中;腘窝横纹的中央,

13,三阴交;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14,照海;内踝尖下凹陷中,

15,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中,

16,太白;足内侧缘,当足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17,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角旁零点一寸,

十六常见病的灸疗

头痛

多数能在胸椎的督脉上出现压痛反应,偏头痛有时也可略偏向椎体两侧。

灸治时,先检查,沿胸椎由上而下徐缓均匀分轻重力两次按压,哪个胸椎压痛在哪里施灸。

多数头痛也可以直接取大椎穴而获得良效。有时也可局部取穴,如取太阳、风池、及耳尖等,效果也很好。如果胸椎棘突上无压痛,可在棘突两侧寻找压痛点。

失眠

1,多在第五胸椎压痛,左右心俞有压痛

2,足三里对有胃肠病而同时失眠的头痛者,可以收一穴多用的效果。

咽喉病

1、在胸椎督脉上可有一处或多处压痛,特别是在第七胸椎及其上下最为明显。

2、照海穴也有特效,

上感(上感及急支)

本病用灸疗,效果快捷明显,

1、大椎为退热要穴,很多时候单独灸之就能治愈感冒。

2、胸椎两侧各压痛俞穴,为重要的施灸点。

3、急支取厥阴俞,多收佳效。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1、多选用通天穴灸之,或在局部最不适处施灸。

2、找颈椎与胸椎的反应点。

3、寻找阳明经的反映穴多收佳效,

急性结膜炎

合谷穴多收好的效果。

耳鸣

多选用背部反应穴。

自汗、盗汗

1、灸阴郄多收佳效,自汗、盗汗及其它在午夜以后天亮以前发作加剧的疾病,

取用阳陵泉,屡用屡验,

2、肝俞和筋缩为盗汗要穴。

慢性胃病

1、多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2、胃酸过多,单灸膏肓穴,

3、溃疡可合溃疡散,组成;炙甘草500克,白芨500克,浙贝200克,乌贼骨

500克,打成细粉,早晚各冲服10—20克,效果确定。

腹泻

多取腹部脐周诸穴,神阙为主穴,也可取阴交。

便秘

1;神门是要穴,

2;大巨、太白也多收佳效

婴儿腹泻

以神阙为主,还可取左右天枢,水分,阴交。

婴儿消化不良

一般身柱为主穴,神阙,脾俞,胃俞,隐白效果也很好。

婴儿咳嗽

肺俞,身柱,风门为主穴,可同时取尺泽,

婴儿发热

大椎,肺俞,

子宫出血,

阳陵泉止血,灸血海出血多,

带下

阳陵泉止,三阴交出,

月经不调

脾俞,肾俞,次髎,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痛经

1、次髎,三阴交。

2、用艾叶泡脚,连着泡一个月,每天晚上一次,一直加热水,直到身上微微汗出,佳效。长期泡,更好。

遗精

阴交,气海,关元,石门,

阳痿

关元,阳谷为主穴,

瘫痪

大椎,至阳,神阙及背部反应穴,

多关节游走痛

大椎穴,神阙,

上肢及肩肘关节痛

多取背部反应穴,局部痛点,肩中、外俞等,

腰痛

阴交与中注,对腰骶痛的疗效明显。腰正中痛者以阴交穴为好,或左右中注同时取。侧腰痛取同侧中注为好,感传多明显。

下肢及膝踝关节痛

背部反应穴为主,多加委中穴,局部痛点也很重要。

双足底灼热痛

冷天脚入冷水中泡也不觉冷,睡觉足需伸出被子外,不觉冷。取百会,阴交,每日两次,每次2--3小时。上下轮用。

足跟软组织肿胀痛

用纯艾绒熏烤,每天2小时。

冻疮

局部熏灸或吹灸,

湿疹

局部吹灸,双上肢取曲池,下肢取三阴交。

鸡眼、肉刺及痣瘊

多用艾绒直接烧灼,周围保护好。关节部位禁灸。

次髎灸

妇科病,男子生殖疾病,

肾俞灸

很重要的穴位,人人都可灸,强健脑脊,健身体壮元阳。肾脏有病时,会缺乏精力。

灸膏肓俞

长期施灸,可调重疾百病。实为身体调疾重要穴位,

1、长于调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

2、单独灸之,治胃酸过多良效。

灸三阴交

1、为肝、脾、肾三经交汇穴,调三阴。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调经血,

主生殖的作用。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2、为排出体内废物很重要的穴位,用于各种脏腑失和,代谢障碍。肥胖尤

佳。

3、去头屑亦有良效。

灸曲池

1、调血压要穴,

2、皮肤病要穴,

3、眼疾要穴,可使眼睛明亮,

4、对各种病症可作全身调理的配穴。

重要的中脘灸

中脘当上、中、下三脘的中点。也是中焦的中点,即上、中、下三焦的中点,所以灸中脘一穴,三脘中均有感觉,是很重要的经穴。

宇宙和人的交通点是三焦,灸治是交通的媒介。丹田的一气,“脐下肾间动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十二经的根源”。

1、为胃肠病及子宫病的要穴,

2、小儿不宜灸,

重要的阳池灸

本穴是三焦之原,后天元气所入之处,多用左手阳池。

1、为调下焦的要穴,

2、调子宫的要穴,

重要的阳池灸、中脘灸、百会灸

用阳池与中脘两穴,等于用十二经原穴的全部。原穴,源头,闻其名知其意。

阳池、中脘,百会三穴,为生命之穴,司生命,称为阳脘会。

重要的百会灸

百会,脏腑百经之气汇聚之处,可想其重要性,

1、因其在头部,疗轻度精神疾患多收佳效。

2、用之得当,百病可调。

天枢灸

本穴以上为人身之天,以下为人身之地,是天气与地气交通的枢纽。

1、便秘与泄泻均可调,

2、腹部诸疾,

阳关灸

是阳气进入体内的关口,很重要的穴位。

十七、艾叶泡脚的佳效

艾叶,性温,味苦无毒,纯阳。温通经脉,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暖子宫,通十二经,既能入阴,又能入阳,补中有通,通中有补。

除了内服,灸治调理疾病和保健有佳效外。泡脚也有很好的保健调疾作用。单用艾叶就行,可以用水煮几分钟,也可直接用开水冲泡。可以用恒温的泡脚盆,也可水温降了,加热水。

原则;一直泡到身上微微汗出为度。

1、失眠,有几天见效的,有的时间长才会效显。只要坚持,大多会睡得很香。

2、亚健康,易疲劳,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长期泡脚,确实的效果。

3、痛经,大多连着泡一个月,效果立显。

4、血压不稳,过高或过低,可加红花1---3克,食盐一捏,生姜三小片,醋三小勺。效果更

好。

5、肤色不好,几个月下来,多会收到满意面色,红润有光泽。

6、胃肠不调,

7、体寒,手脚凉。最好配合艾灸。

以上几种情况,只要坚持按原则泡脚,都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最好每晚都泡,在以疗疾为目的时,特别是失眠,血压高的情况。只是连续泡两年以上,

脚趾甲会变成浅青绿色,可能是因为艾叶的色素,其他没有发现什么不良情况,只发现体

质越来越好,疾病都跑了。

十八独特灸疗---腰椎病

从最初用此法疗疾,到最近,才渐渐觉出其中一点道理。本是一秘方,大家用吧,人有能,无自私,方合自然之道。

方药;制附子100克,川乌5克,草乌5克,白芷5克,细辛5克,盐5克。

打细粉,用适量面粉与醋调成药饼,厚零点五厘米左右。上置一金属灸具,上下通透,直径十厘米左右。原本是用槐树内皮垫于灸具内,现用一带孔金属片代替施灸,金属片距皮肤3厘米左右为宜。放于患部,用艾绒团成直径5厘米的艾团灸治。5---7天一次,每次至少3个小时。

此为隔物灸之运用,是药力与艾热之力的妙合,意甚深,效甚佳。方解;

附子大辛大热,纯阳,益先后天之阳,

艾叶辛苦温,纯阳也,

辛芷等辛散助其通。

通则不病,病则不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十九脊柱病(颈腰椎)的病因

没有外伤,不是遗传,可以说本病就是生活习惯不良病,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导致本病呢?

1、不良情绪,最为重要。恨、怨、恼、怒、烦、过喜等扰乱脏腑功能,耗损阳气。

2、姿势不正,最为重要。坐着跷二郎腿,半躺着看书、看电视,单侧腿长时站立等,

3、熬夜,吃过于寒凉的食物,药物等。

4、单侧过于用力。重物应用双手,不能用单手。

脊柱是人的阳气之根,督脉所主,督脉统领人体一身阳气。脊柱的健康与阳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脊柱的健康与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脊柱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如天上的太阳对于地球一样重要。

各种损伤阳气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脊柱受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内部脏腑失和,阳气受损,最终导致脊柱的损伤。脊柱的损伤更导致内部脏腑的失和。

脊柱损伤的表现---侧弯与错位---脊柱后正位观排列顺序应为一条直线,

脊柱的侧弯与错位,可以同时发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各种颈腰椎病,腰腿痛。

椎间盘突出,是一种表面现象,这种西医观点误导了世界人民。它只是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大家可以想想,椎间盘是在椎体骨之间的软骨,如果没有硬的椎骨排列顺序的错位或侧弯,怎么会有软的软骨的突出?

正骨手法繁多,多以旋转搬法为主,这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有一种手法以内功为基础,没有任何大的动作,患者平趴在按摩床上,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脊柱的复位,包括侧弯和错位,一次完成。如有需要,可与我联系。

疾病在于预防,不在于治疗。治好了,不注意禁忌,还是会复发。

二十各种疼证外用药包

颈椎疼,腰椎疼,关节疼等,没有伤口的外伤痛,都可应用。甚至封闭也无耐的颈腰椎疼,大多用上一次,就有效果。有确实效果。

为什么?阳气,

葱白能分阴阳,能入阴,又能入阳。其功大,其功奇。

方1;生葱白用单数,5根、7根或9根都可,切成小段单用。

方2;生葱白3根切成小段,艾叶10克,桂枝30克,川芎10克,透骨草10克,羌活10克,红花5克,花椒10克,白芷10克,独活10克,归尾5克。

方法;用棉布做成药包,或用大号棉料袜子当药包也可。方1,用小火把葱段炒热或蒸热,装入药包中,趁热外敷患处,直到不热,可再加再次热敷,不拘次数。热敷才开始时,药包很热,可在患部垫一层毛巾,等到合适温度时把毛巾拿下直接敷。方2,只能像蒸馒头一样蒸热再做热敷。水开后再蒸15---20分钟。

方1,2各有所长,方1力转,适用于急痛重痛;方2效宏,适用于急痛更适用于慢性顽固痛。

二一这个灸疗册子汇集说明

艾灸疗法,是我们祖先发现并实践出来的智慧疗法。操作简单,经济自由,效果明显,安全稳妥。我们作为中医的后世子孙,有责任继承发扬这一智慧的自然疗法,让她的佳效为人们的健康服务。艾灸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有不少病种是超出针药之上的,且极少有事故的发生,除非操作不当把人烧坏。

我给一些患者介绍艾灸时,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是不是用手把皮肤揪起来呀。听到这里,觉得他们不知道艾灸,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错,是我们没有做到位。有种对不起祖先的犯罪感,就感觉我们的责任更重。这上面写的东西,有的是我实践过的,有的是从病人那里学到的,大多是从我认为有实效的书上摘抄的,古今都有。肯定有不足之处,说不定还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共鉴,修正它让艾灸这一疗法更好的

服务大众。不敢说能做出功来,但求不做一个祖先的罪人,我心足了。艾灸长于疗疾,更长于保健养生。疾病在于预防,不在于治疗。人人健健康康的多好,健康是福。为什么愿意做这个事,我从实践得出,艾灸疗疾效果确实好。

说句切实的话,所有医生真正的老师是病人,名医也好,平凡医生也好。经验都来自于病人,医者真的要感恩患者。这不是说说,是真的。

我们应该相信,老祖先不会骗子孙后代。我们有责任把老祖先的智慧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人。有多少能力用多少能力,不夸大,不缩小。

二二健康语录

以下所写,是王凤仪老善人笃尽伦常,从躬行实践中得来,以一个家贫不识字农民,有生之年因其诚,感动众人合作办了七百多所女义学,讲病劝世化人。早年看到自己孝、悌、忠做到极致,而周围人不忠不孝的闭眼一抓都是,孝顺的很难找到,自己生气得了十二年疮痨,听到三娘教子,三辈古人争罪,而今人争理,明白生气就是错,就是过,由于悔过,一夜之间好了十二年的病。又由于义赴友难,见性明道。父逝守墓三年,彻悟人生大道,发现性理疗病,伦理家道与疾病的关系。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现在东北的刘善人,早年因性格不好,生了十二病,快要不行了,看到王老善人的《笃行录》,发现自己做人很差,不孝,不悌,悔过真了,好了十二年的病,之后立志讲病劝化世人。这上面也有刘善人说的。我第一次接触到,只觉得王老善人做的太好了,而自己还是没回头。直到五个月后,又看老善人的书,对照自己,发觉自己是个罪人。才立志改变自己,现在我行的很差,但我会行下去,时时检点自己。网上有刘善人讲得视频,大家可以上网上搜着看。

1、性格好,病魔跑。

2、三分药七分养,善治不如善养。

3、什么心性就长什么病。

4、乐一乐,上天有你座;愁一愁,地狱游一游。

5、有气不生是长生药,有火不发是不老丹,有冤不报是修行.这几句话够几十年学的呀!

6、争是罪,贪是过,让是德。不争不贪,福禄无边。争贪搅扰,罪孽不小。

7、找人好处,开天堂之路;认己不是,关地狱之门。

8、孝是开头悌是梢,礼义廉耻在里交,唯有慈善做功德,全逢培德是根苗,孝敬老人就是德,德根

扎下稳不倒,八风吹不动,无事笑微微。

9、看人好处是聚阳光,看人不对是收脏。

10、讲古不如论今,念书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我,还得归自身,归自身是道,归他人是过。

11、不怨人,太妙了,有无穷的力量。

12、恨怨恼怒烦,五个毒药丸,吃上半颗长病,五毒全具要命。

13、谁行谁有道,谁做谁有德。道是行的,不行没有道;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得。

14、治己而不治人,我们人生之道的本质呀。

15、圣人高人是指路的,路还得自己走,饭还得自己吃。

16、人多讲理,快气死了,还在讲理,还不回头。人好面子,面子值几个钱。

17、当面说咱不对的,是咱天堂的恩人。光说咱好的,是咱地狱的仇人,把咱往地狱里拉的。几人相信,几人做到?往往把是非颠倒,好当坏,坏当好。

18、夫妻别讲理,讲理气死你;要讲情,讲情才会互相疼。

19、家庭不和睦,身心不健康。道就是两口子,一男一女嘛,一天一地,一阴一阳。道本简单,复杂只因离人谈道,离人论道岂非空谈?不是谈玄,不是论妙,说的是当人之道。

20、家是枷,枷的绷绷紧,东挪不动,西挪不走;儿女是锁,真是披枷戴锁。看不破,行不真,就死在里面了。可道还在家里,那就要家庭五行推转。怎么推转?各尽本位,各行其道,眼睛是看的,鼻子是呼吸的,不能串岗越位,是儿子做儿子该做的,不管他人做的怎么样。是什么名就行什么道,行真了,自然能推转,家庭小社会,和合乐自然。

21、家庭有家庭五行,社会有社会五行,国家有国家五行。如果合道,五行自然推转。谁行谁不行,

运用在五行,五行能推转,不行也能成。五行推不转,能行也不能成。

22、人得病都得到亲人和近人身上了,死也死到亲人和近人身上了。不是吗?饿不着,冻不着,还生病,

为什么?病是怎么来的? 不是从生气上火来的吗?

23、生气上火是两个无常鬼,干什么来了?来索人命的呀,很多人还用它,看不破,就死在里面了。气的轻,浑身是病;气的重,一口气上不来的没有吗?

24、行人生之道,一定要扎根,掐住道根。根就是自己的名,自己的本分,是儿子就做儿子该做的事,是员工就做员工该做的事。各尽本位,各行其道,定住行真了,自然身心畅快,百病与咱无缘。

25、姑娘性如棉,多干活,少花钱,媳妇性如水,多干活,少撅嘴,老太太性如灰,家政一旁推。小女孩变成大姑娘、媳妇、妈妈、婆婆,人的一生都在轮回中。

26、我看世人都对,什么性的人,存什么心,说什么话,办什么事。办什么事,就成什么性。你是这样想,他是那样想,两个人的心不一样,合不到一块儿,所以说都对,一定要理解别人.还有什么气可生呢?黄鼠狼是抓小鸡的,屎壳郎是推粪球的。咱给他生气,不跟他成一类人了吗?气出病来自己受。

一个人骂人,他骂的对,他不生气他不会骂人。话说回来,明理不怪人,怪人不明理。

谁做的合道义,谁做的不合道义,结果自己接受。

27、疾病不外身、心两种病,两者互相影响。灵丹妙药不治心性病,灵丹妙药把身病治好了,心性格不改,病还是缠身,还要自己受。

28、事怕颠倒,理怕翻,人是我,我是人,来回颠倒,颠倒颠倒一边沉,把良心翻一翻。

29、好病太简单了,认准病原,找准病根,倒找一面,认己不是,找人好处,就这几个字,不简单吗?别净往外怨了,都怨出一身病了,往自己身上归归,看自己哪部道行错了。不用花钱,试几个月看看身体好不好。

30、水有源,树有根,人也有根。现在人多顾梢,顾小孩,就只在梢上施肥浇水,忘了老人,就亏了本。如果是一颗瓜,人只顾瓜,不顾瓜根,能行吗?有的自己不生病,但现在小孩生病的多,还不知道为什么,病了治治了病,焦头烂额。为什么?没扎根啊!微风一来都吹倒了。看看大山里,树根深的,大风来了只是晃晃,凡是根扎的浅的,大风一来倒下一大片。根不深不稳啊!根深的话,是八风吹不动。这是做人最基本的,不用花钱,请常试之。各人有各人的道。老人处于冬季,该休息了,不能给儿女们添麻烦,要领孙子们学道行道。

31、儿孙不听话,别怨儿孙,往自己身上归,想想自己人生之道行的怎么样?儿孙不用管,全逢德行感。爹娘在先儿孙在后,欲让儿郎孝爹娘,原来好样在自身。

32、相信难,相信难,治己而不治人,是人生的本质。事来则迎,事去则静,一切自然受过。心平寿自长。

33、家庭伦常道有亏,又怨人,必定有病,本人没病,亲人有病。为什么有病?人当好了不会有病的。不会当人才会长病的。夫妻,父子,兄弟,朋友,上下级,这是五伦,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就像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一年四季天地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夫妻和,家庭和睦,和合乐自然,生贵子。这是假的吗?

3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谁都知道,生气不好,高兴好。可还是生气,为什么?

35、掐住道根,是什么名就做什么事,儿子做儿子的事,领导做领导的事,员工做员工的事,父亲做父亲的事,各尽本位,各行其道。名就是命,做到名符其实,命就得着了,做不到命就丢了。

36、人生的本质就是,不借半毫的势力,治己而不治人。自己明白了,做到了,领不明白的有缘人入道。领人不管人。

管己而不管人,管人的是假人,管一分恨一分,管己才是真。

起心动念,言谈举止,行走坐卧,皆在道中行。事来则迎全力以赴,事去则静常思己过,随缘而不攀缘,自自然然,如微风过山岗,明月照大江。

37、“好”字,是一个女,一个子,合在一起,男女在一起和了才叫好。好起于家庭,起于男女,起

于夫妻。家庭都不和睦,跟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和,出去能跟谁真和?谁会信?

38、名就是命,名是众人给的,什么名就是什么命。名就是本,尽本位了,就是名符其实,命就得着

了,不然命就丢了。

一个人天生有多个名,儿子,父亲,长辈,丈夫,妻子,哥弟,朋友,员工,领导,等等。当好了几个人?当好的越多,越健康。

会当几个人?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我们自己,静静的问问自己。

艾灸穴位图解

艾灸穴位图解 【好轻松艾灸穴位疗法】 艾灸:自古相传的原生态健康疗法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 学会了艾灸,就等于给自己请了一位全能的家庭医生,大病小病都能治,没病也能防病保健养生。这么好的健康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艾灸手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华经络温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温灸盒 临床医学常用艾灸病症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 【临床表现】:呈慢性发病,多数患者渐渐感到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头痛头晕,颈不僵硬,甚至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也可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失常。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扪及条索状硬结。 1、常坐不动,颈椎有压力,长久下来,会引发颈椎病。(例如: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 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 2、压力大的时候,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颈部疼痛和僵硬。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介绍及使用方法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介绍及使用方法(神灸堂) 昨天写了《冬病夏治正当时》一文,很想把艾灸单列出来说说。因为艾灸的舒适无痛、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对亚健康调治疗效尤佳等种种特点非常适合朋友们在家中自我保健。今天在维普网上查了很多理论资料,正准备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写一写,没想到这时一个叫“神灸堂”的博客从搜索引擎中跳出来。细细读来,记录的是一位青岛少年与艾灸的不解之缘。从艾灸救了她母亲的命,到学习、运用艾灸,到自己做手工艾条,再到开了自己的艾灸养生馆和淘宝店,一路走来,载满了他的真诚与努力。虽然素未谋面,但感觉在艾灸方面,他远胜于我。而他的博客,详尽又实用,从艾灸穴位、方法到如何自制艾盒、排烟器,到艾灸书籍的下载,一应俱全。于是,打消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直接放上“神灸堂”博客的链接http://blog.s https://www.360docs.net/doc/128949843.html,/s/articlelist_1604657070_0_2.html。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浏览。下面转博客中的一篇文章:《艾灸保健常用穴位介绍及使用方法》 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 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

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 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才员"。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 (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 (3)、灸气;每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阳痪、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关元。 (4)、灸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 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

【CN209827552U】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88542.3 (22)申请日 2019.04.27 (73)专利权人 泰安市厚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7750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 蒙馆路南村医药公司282号1栋02室 (72)发明人 乔艳晶 王飞 王尧  (51)Int.Cl. A61H 39/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包括连接件和底座,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螺接在内螺纹上,所述内螺纹设置在底座的上端,所述底座的下端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的顶端设有风门,所述连接件的上端端部设置有与风门相配合的出风口,所述上盖的内部中间固定有不锈钢夹片,所述不锈钢夹片通过卡接管贯穿连接件的顶端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卡接管设置在连接件的内部顶端,所述不锈钢夹片的中间夹有艾灸艾柱,所述连接件和底座均有阻燃层构成。通过上述结构使艾灸罐具有阻燃阻热的特性,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可随时调节艾柱燃烧的速度,可随时调节燃烧的艾柱与人体接触的距 离。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09827552 U 2019.12.24 C N 209827552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827552 U 1.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包括连接件(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2),所述外螺纹(2)螺接在内螺纹(3)上,所述内螺纹(3)设置在底座(4)的上端内壁上,所述底座(4)的下端侧壁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连接件(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盖(6),所述上盖(6)的顶端等角度的设置有三个风门(7),所述连接件(1)的上端端部设置有与风门(7)相配合的出风口(8),所述上盖(6)的内部中间固定有不锈钢夹片(9),所述不锈钢夹片(9)内一侧通过艾灸艾柱(10)贯穿连接件(1)的顶端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连接件(1)的内部底端贯通有卡接管(15),所述连接件(1)的顶端开设有与艾灸艾柱(10)相配合的通孔,所述艾灸艾柱(10)设置在不锈钢夹片(9)的中间内部,所述连接件(1)和底座(4)均由阻燃层(11)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11)采用ABS和百分之十的聚乙烯阻燃材料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下端端部设置有放置基座(12),所述放置基座(12)的直径大于底座(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夹片(9)的内部底端与艾灸艾柱(10)之间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为锰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艾灸艾柱专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设置有四组且等角度的分布在底座(4)的侧壁上。 2

单桂敏艾灸穴位

单阿姨单桂敏艾灸治疗大全 家庭常见病艾灸穴位对照表 艾灸说明 1、艾灸总的原则是哪里不舒服就灸那里,再配合灸一些常用的穴位。 2、艾灸无需精准的穴位定位,艾灸中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即可 艾灸方法 1、使用艾条直接灸。(此方法不推荐,艾条燃烧的灰烬不小心会掉在身上烫伤皮肤,而且长时间拿着艾条手臂易抖动也容易烫伤皮肤。) 2、使用艾灸器具配合艾条、艾绒、艾粒艾灸。(强烈推荐!方便、安全!) 艾灸时间 每个穴位20-30分钟 内科艾灸篇 感冒 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急性支气管炎 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 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咳嗽 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支气管哮喘 定喘,肺腧,膻中 支气管扩张 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 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 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 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胃下垂 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 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 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 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 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 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 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 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 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 糖尿病 关元,太溪 脱肛

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 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 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 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 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 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 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 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 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 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中风偏瘫 1,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2,下肢瘫痪—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癫痫 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 风湿性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血海,肝腧 类风湿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 妇科艾灸篇

[指南]艾灸条的制作方法

[指南]艾灸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2.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很多人对于艾灸产生的的烟雾感到无法忍受,目前有些生产厂家对艾灸条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无烟艾灸条,同传统相比没有味道,更容易让人接受。 艾灸的常用穴位

艾灸的常用穴位(穴道)很多但是最常用的穴位(穴道)就是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关元穴 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中脘穴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灸身柱穴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组织的功能还不够健全,中医称之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特别以肺、脾胃的相对稚嫩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婴幼儿才常常容易患肺系(即呼吸道)和脾胃的疾患,如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泄、消化不良等。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小儿的这一生理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小儿防病保健的许多宝贵经验。灸身柱以助小儿生长发育,防治各种呼吸道病症,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 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 小儿百病之灸点" 。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曾于1938 年在长野县小学校为身体素质虚弱容易感冒,患有贫血、遗尿、消化不良的小学生集体施灸身柱穴,连灸了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欲、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外出旅行再也不落后于他人。续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引起轰动,其它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作用,经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 小儿灸身柱的方法,一般用如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灸(燃端距皮肤3 cm 上下)3~5 分钟,每周灸2~3 次,可连灸数月。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无知好动,不易配合,故在施灸过程中要格外小心。施灸者要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穴位两旁的皮肤上,以感知艾灸热力的强弱,防止烫伤幼儿皮肤。 身柱穴除了运用灸法之外,还可以施行拔火罐法,拔罐时应选择口径稍

艾灸疗法大全

常见疾病艾灸疗法大全

四穴养生法: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更是养生抗衰老的好办法。不要被繁杂的穴位困扰,记住四大要穴—命门、足三里、中脘、关元。通过艾灸这四大穴位,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调节脏腑,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方法:温和灸,春夏每周1-2次,秋冬每周2-3次,每穴15分钟。 命门穴:督脉之穴,其气与肾相通,是生命之根本。主治各种虚寒病状。(正坐,伸双手至腰后,大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左手中指指腹所在既命门) 足三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正坐,屈膝90度,手心对膝盖骨,手指朝向下,无名指指端处既是此穴) 中脘灸:中脘为任脉经穴,胃的“募穴”,八会穴之一。具有健运脾胃,补中益气之功效。常用隔姜灸、温和灸。(脐上5寸即中脘) 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保健要穴,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脐下3寸即关元)

注意事项: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2、注意施灸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3、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4、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艾灸后如果马上洗手,希望用热水,高于体温,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5、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背部,后胸腹,先头,后四肢,依次进行。 6、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尿黄,出汗,牙痛,耳呜,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7、一定要注意防火。

艾灸的方法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的方法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是中医特色诊疗的手段之一,下面来给大家介绍艾灸的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艾灸的方法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现举例配方如下: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臀先露

臀先露 …… 【概述】 臀先露(breech presentation)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约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3%~4%。因胎头比胎臀大,且分娩时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往往娩出困难,加之脐带脱垂较多见,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有骶左前、骶左横、骶左右,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6种胎位。【病因学】 妊娠30周以前,臀先露较多见,妊娠30周以后多能自然转成头先露。临产后持续为臀先露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的因素有:1.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过大羊水过多、经产妇腹壁松弛以及早产儿羊水相对偏多,胎儿易在宫腔内自由活动形成臀先露。2.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胎儿畸形(如脑积水等)、双胎及羊水过少等,容易发生臀先露。 3.胎头衔接受阻狭窄骨盆、前置胎盘、肿瘤阻塞盆腔等,也易发生臀先露。 【发病机理】 在胎体各部中,胎头最大,胎肩小于胎头,胎臀最小。头先露时,胎头一经娩出,身体其他部位随即娩出。而臀先露时则不同,较

小且软的臀部先娩出,最大的胎头却最后娩出,为适应产道的条件,胎臀、胎肩、胎头需按一定机制适应产道条件方能娩出,故需要掌握胎臀、胎肩及胎头3部分的分娩机制。以骶右前位为例加以阐述。 1.胎臀娩出临产后,胎臀以粗隆间径衔接于骨盆入口右斜径上,骶骨位于右前方。胎臀逐渐下降,前髋下降稍快故位置较低,抵达骨盆底遇到阻力后,前髋向母体右侧行45°内旋转,使前髋位于耻骨联合后方,此时粗隆间径与母体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胎臀继续下降,胎体侧屈以适应产道弯曲度,后髋先从会阴前缘娩出,随即胎体稍伸直,使前髋从耻骨弓下娩出。继之双腿双足娩出。当胎臀及两下肢娩出后,胎体行外旋转,使胎背转向前方或右前方。 2.胎肩娩出当胎本行外旋转的同时,胎儿双肩径衔接于骨盆入口右斜径或横径上,并沿此径线逐渐下降,当双肩达骨盆底时,前肩向右旋转45°转至耻骨弓下,使双肩径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同时胎体侧屈使后肩及后上肢从会阴前缘娩出,继这前肩及前上肢从耻骨弓下娩出。 3.胎头娩出当胎肩通过会阴时,胎头矢状缝衔接于骨盆入口左斜径或横径上,并沿此径线逐渐下降,同时胎头俯屈。当枕骨达骨盆底时,胎头向母体左前方旋转45°,使枕骨朝向耻骨联合。胎头继续下降,当枕骨下凹到达耻骨弓下缘时,以此处为支点,胎头继续俯屈,使颏、面及额部相继自会阴前缘娩出,随后枕部

艾灸时可能发生哪些好转反应

艾灸时可能发生哪些好转反应 艾灸时的好转反应是指病症开始改善,病根逐渐消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 其各种症状如下: 恶寒怕冷:出现在艾灸补充阳气后,体内寒毒排出时。 发热:在白血球的食菌、病毒、老废物除去时。 痉挛:在人体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时。 打嗝:胃弱者的胃肠内浊气和毒素排出时。 便秘和头痛:五脏的机能虚弱,水分和纤维质摄取不足时。 频频放屁:肠内浊气和毒素排出,肠内诸机能回复过程时。 皮肤发疹瘙痒症:体内的老废物和毒素来不及从大小便迅速排出,通过皮肤排出时。 嗜睡、疲困和筋肉酸痛:酸性体质转换为碱性体质的过程,体内浊血中的毒素净化排出过程时。 艾灸部位的湿气和汗水:体内的湿气和寒毒排出时。 浮肿等症状:促进各种新陈代谢和身体脂肪燃烧过程时。 其他好转反应:气血虚弱者,艾灸促进气血运行和元气补充,新陈代谢旺盛,平时太弱的免疫力,突然加强,体内滞留的各种淤血和老废物或停滞的毒素,在未及时排出时,发生一时的痛症和自觉现象。或过去曾有病痛的部位,初行艾灸数天或艾灸过程中发生一时的好转反应:有旧患重现的现象,变得更加痛苦,这是病变的细胞转换健康细胞变化的过程,就象病根崩坏一样,此现象是由于过去疾病滞留有

病灶残滓,所以是各种毒素全部排出消去前,重现病根的记忆反应之痛症。病根消去的现象,其伴随发生的痛症是可以充分忍耐的,若忍耐坚持,痛症会渐次消灭,人体有神秘的重新调整自然治愈疾病的能力。 艾灸以后,人体的免疫力增大,有时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劳累或痛症、大小便量增大、汗、痰、咳嗽、恶寒、发热、发疹、皮肤瘙痒症、体重减少、泄泻、便秘等多样的好转反应。 气虚者如果初行艾灸太强烈或长时间时,可能会有放松后无力感、眩晕、痛症加重、贪睡,或精神兴奋不能睡眠,或频繁打呵欠等症状。 此外放屁、血色大小便或呕吐或食欲不振等现象也是体内排毒反应。 若继续艾灸,不久则再回复正常。 有初行艾灸后,手足发生麻刺痛境遇,此是艾灸后原先闭塞的经穴气血开始去行,促进体内的寒毒邪气和淤血等病根消去,即一经络通渐次百经络通的现象。 糖尿病患者艾灸后可能会有眼疾或头痛,或预测不到的牙痛等病症发生。数天间轻身开心后,有时有全身无力感,或咳嗽、流鼻涕、咳脓痰、宿便或排出脓一样的脂肪便等反应。这是神妙的艾灸帮助人体免疫力提升,重生自愈力后,发挥最大的自净排毒能力的生理反应。艾灸的治疗效果,能波及全身,促使的五脏六腑蔓延的疾病和毒素排出体外,这也是东洋医学主张的自然治疗过程。对此反应不用害怕,

艾灸疗法

艾灸 艾灸法是一种独立的治疗保健方法,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以后,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 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在医学专著中,最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觅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顾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历代的针灸著作中,多数将针刺与艾灸并列论述,不过由于灸法对人体易产生灼伤,故逐渐失传,现在各中医院的针灸科只见针刺而不见艾灸,实属中医的悲哀。近几年由于中医养生文化重新兴起,人们又重视起具有神奇疗效的艾灸疗法。尤其是现代艾灸疗法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艾灸疗法的燃烧及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易灼伤患者等难题,使我国博大精深的艾灸疗法的普及成为可能。 编辑本段艾灸穴位疗法 【常用养生保健穴位】 足三里: 关元穴 气海穴 肾俞穴 膏育俞穴 风门穴 三阴交 脐疗 风池穴 大椎穴 涌泉穴 穴位疗法 编辑本段艾灸工具 艾条 艾灸盒 艾灸器 好轻松艾灸器具 火龙罐灸 随身灸 悬灸 中华经络温灸棒

编辑本段灸法 不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疠、瘟疟之气不能着人。”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近代日本医家有在整个工厂、学校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实验结果证明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处,两者往往结合 艾灸疗法 使用。但是必须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能以针代灸。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单用灸法治病。我国和日本都有专门灸师,与针师并列。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根据【黄帝内经。灵柩】解释:“针是泄法,灸是补法”。实证、病在表、泄热、阳亢等适宜用时针法泄和解表;而由实转虚、病在里、寒症、阴阳皆虚就不能用针法泄了,用药剂治疗,药剂所不达,就用艾灸的。由于古文习惯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很容易产生误解。 灸法虽然略有烧灼皮肤之痛,但不像针刺那样深入肌肉而达体内,所以人们不甚畏惧而乐于接受,是很容易推广的一种治病方法。编辑本段作用 艾灸作用 近代对于灸法做过许多科学研究工作,国内外医学资料和临床实践证实: 灸法能够活跃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所以长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沛,祛病延年。施灸对于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均有调整作用;能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明显增高,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凝血时间缩短,对血糖、血钙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桂金水在《上海针灸杂志》1990年9月4日发表的文章《近十年来灸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指出:灸法能抗休克、抗感染、抗癌,对心脑血管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硬皮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乙型肝炎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实验研究证明艾灸可以改变体液免疫功能,同时还能够影响T淋巴细胞数目与功能,活跃白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特别是经灸后T 淋巴细胞高值可以降低,低值可以升高,说明艾灸有双向调节免疫作用。 灸法的特点是既能抑制功能亢进,也能使衰退的机能兴奋而趋向生理的平衡状态,因此灸法对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对增强体质大有

妇产科简答题整理.doc

妇产科简答题 1、骨盆外测量哪几条径线及正常值各多少? 骨盆外测通常测量髂棘间径(两髂前上棘外缘距离,正常值23-26cm) 骼嵴间径(两髂嵴外缘最宽距离,正常值25-28cm) 骶耻外径(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正常值18-20cm) 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距离,正常值8.5-9.5cm)。 2、何谓生理缩复环? 答:临产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就是生理缩复环。3、试述临产开始的诊断标准。 答: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4、胎盘剥离有哪些征象? 胎盘剥离征象有: ①宫体变硬呈球形,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子宫体被推向上,宫底升高达脐上; ②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管长; ③阴道少量流血; ④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子宫体上升而外露脐带不再回缩。 5、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依据有哪些几项体征?得分如何计算? 答:阿普加评分是以新生儿的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和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正常为2分,满分为10分,属正常新生儿。 1简述雌激素对子宫的生理作用。(4分) ①促进子宫发育。 ②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增强子宫收缩力。 ③使子宫内膜增生。 ④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增多,质稀薄,黏液涂片检查,可见羊齿状结晶。 2写出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程序。(5分) ①清理呼吸道。②建立呼吸。③维持正常循环。④药物治疗。⑤评价与监护。 3说出协助臀先露者纠正胎位的时间和方法。(4分) ①妊娠30周后仍为臀先露者,应协助矫正胎位。 ②方法:1)胸膝卧位。 2)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 3)外倒转术 4简述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肿瘤特点、典型症状及处理原则。(3分) ①好发于瘤蒂长、活动度大、中等大小、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 ②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的一侧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 ③一经确诊,立即手术切除 5如何划分产程?(3分) ①第一产程: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②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也有长达1小时者。 ③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 全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降压歌 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 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 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福歌 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心绞痛歌 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 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减肥歌 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糖尿病歌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

艾灸肩颈的方法

艾灸肩颈的方法 1、艾灸肩颈的方法 1.1、将艾灸罐打开,取出最里面的内罐,并准备一段长短合适的艾条。 1.2、将艾条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留下一个小孔,点燃艾条有孔的一端,将点燃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上。 1.3、盖上艾灸罐的盖子,装上艾灸罐的手柄手持艾灸罐在肩颈处施灸。 1.4、也可以用绑带将艾灸罐缚在肩颈处施灸,这种方法需要在施灸部位覆盖毛巾等隔热,避免烫伤。 2、艾灸的功效 2.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有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2、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 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务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3、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 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3、常见的艾灸疗法 3.1、头痛可灸通天、悬钟、太冲和阿是穴。 3.2、感冒可灸大椎、肺俞、膻中、风门和足三里。 3.3、风湿性关节炎可灸大椎、足三里、阴陵泉和阿是穴。类风湿关节炎可灸大杼、曲池、血海、足三里、大椎至腰俞段。 3.4、月经不调可灸关元、血海、三阴交。痛经可灸关元、地机、三阴交,带下病可灸隐白、气海、关元、带脉、子宫。闭经可灸关元、三阴交、归来、气海、子宫。 3.5、颈椎病可灸天柱、大椎、合谷、后溪、风池。肩周炎可灸肩髎、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灸后溪、足三里、命门、腰阳关、肾俞。 艾灸的常用方法 1、艾灸的常用方法 1.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1.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1.3、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1.4、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学习相关)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 1、卵巢保养: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女性通经,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 2、子宫保养:适应于宫寒不孕,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 3、附件保养: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症,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灸法:可直接灸,也可隔姜、隔盐灸。 (1)、卵巢、子宫、附件是什么器官?功能是什么? 卵巢子宫附件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呈椭圆形,重量为5-6克,内部表面光滑,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素分泌的功能)雌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可促进和调节女性的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在雌激素作用下,女性才得以保持女性的特征,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细腻无暇的皮肤。 (2)、卵巢、子宫、附件功能的降低会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医学界发现,由于卵巢子宫附件功能减低女性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失调,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惊慌,多汗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焦虑,肥胖,皮肤产生色斑,粗糙起皱,乳房萎缩,阴部干松分泌物减少,性冷淡,痛经,月经失调,肠胃失调,情绪不稳定,更年期提前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容颜,给诸多的女性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使幸福的生活出现了阴影。 (3)、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养有那些好处? 通过卵巢的保养(主要是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行指挥调整)唤醒女性自主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女性从里至外的改变,减少色斑皱纹,消除痛经及妇科炎症,消除性冷淡等症状,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4)、哪些女性适应卵巢保养? 一般女性在25岁以后由于生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响,都会使卵巢子宫附件的功能降低。都适宜作此保养,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者,更应做卵巢子宫附件的保养。

艾灸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将灸柱点燃,对准穴位,以感觉温热舒适,灸至皮 肤潮红为度.一般灸二十至三十分钟为宜。艾灸前 可在穴位涂抹汉医艾叶精油或者植物精油,以增强 药物的渗透性。 2、配合艾炙器具进行艾炙,更安全更便利(艾炙器 具配有介绍使用方法)。 艾灸注意事项: 1、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静,较大情绪波动后,不宜 马上艾灸。 2、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艾灸无论对于养生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要持之以桓。 3、艾灸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艾灸初期可能出现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 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4、艾灸过程中应注意室内通风情况,避免着凉。 5、艾灸前后都要喝一杯温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6、温和灸时,艾灸条燃后的烟灰温度也很高,注意 不要接触皮肤或衣物。 7、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 进行。

8、掌握施灸的时间。有些病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 失眼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 立即施灸。 9、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 小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如用小艾柱,或 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小一些。不要一开始就大剂 量进行。 10、防止晕灸。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现象,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止,并躺下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1、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大人或儿童,将食指和中 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确 保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疗效。 12、艾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油腻生冷 的食物。 如果是保健养生,可以灸中脘、关元、腰阳关、足 三里四个重要穴位。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 熏烤。距离2-3厘米,温度适宜,要勤刮灰,注意 不要烫伤。要注意的是:1,不能接触皮肤;2,开 始要有二厘米的距离。根据自己的忍受能力和局部 充血红晕的情况,调整艾条的距离,如果不赶时间 的话,最好距离稍远一点,灸的时间长一点,效果 也会好一点;3,距离可以时近时远,就是见热了就 拉开一点,感到不够热又靠近一点,总之,以不灼 伤皮肤为原则。

艾灸常见病症及对应穴位

艾灸常见病症及对应穴位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肺俞,列缺 急性支气管:肺腧,定喘,合谷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定喘,合谷,足三里 咳嗽:膻中,肺俞,膏肓,天突,风门,列缺,大椎,足三里,丰隆 支气管哮喘:定喘,肺俞,膻中 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 肺结核:肺俞,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胸膜炎:肺俞,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足三里,天枢 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贫血:足三里,关元 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心绞痛: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少海,内关 无脉症:心俞,内关,太渊,厥阴俞 糖尿病:关元,太溪 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 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 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 遗尿:关元,足三里 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 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 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 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 上热下寒:关元、神阙、足三里、血海、曲池、太溪,每天灸一两个,或者选两个长期坚持

疏通脾胃:中脘 退热:大椎 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太阳,

针灸学-1-2-1

针灸学-1-2-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30,分数:30.0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刺中极应直刺 ?B.治疗癃闭以足太阳、督脉及相应俞穴为主 ?C.治疗癃闭不论实证、虚证均以秩边、三阴交为主穴 ?D.秩边用芒针直刺2.5~3寸,以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为度 ?E.小便淋漓不爽,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太溪、复溜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肠痈兼见发热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A.内关 ?B.曲池 ?C.太冲 ?D.外关 ?E.腹结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在三角窝前1/3下部的耳穴是 ?A.神门 ?B.交感 ?C.内生殖器 ?D.肾上腺 ?E.皮质下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胃痛属寒邪犯胃者,针灸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灸 ?A.太冲 ?B.膈俞 ?C.三阴交 ?D.胃俞 ?E.下脘、梁门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正常情况下。瘢痕灸的一般形成于 ?A.灸后4天左右 ?B.灸后7天左右 ?C.灸后12天左右 ?D.灸后15天左右 ?E.灸后20天左右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6.下列治疗心悸的主穴为 ?A.百会、内关、合谷、足三里、脾俞

?B.神庭、印堂、外关、三阴交、心俞 ?C.心俞、肝俞、内关、合谷、神门 ?D.肝俞、脾俞、合谷、太溪、三阴交 ?E.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7.麦粒肿伴有口渴口臭,便秘,苔黄,脉数,治疗就在基本主穴的基础上加 ?A.攒竹、合谷、丝竹空 ?B.太阳、鱼腰、风池 ?C.曲池、承泣、太溪 ?D.曲池、承泣、三阴交、四白 ?E.攒竹、合谷、丝竹空、行间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8.治疗实热证月经先期在关元、三阴交、血海基础上加 ?A.归来 ?B.隐白 ?C.行间 ?D.太溪 ?E.足三里 (分数:1.00) A. B. C.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