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博物馆(二-三层设计说明)

电影博物馆(二-三层设计说明)
电影博物馆(二-三层设计说明)

中国电影博物馆

——将“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设计

电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形式,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路程,电影丛林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仅有无数影片纪录并反映出的人类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善于思考的卓绝智慧;电影的发展也在物质层面上展示着科学技术随着时光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步伐,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电影是反映人类对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断追寻、探索的特殊媒介和载体。由于电影是通过光影和声音对时间进行纪录,所以有人诗意地把电影称作是“雕刻时光”的艺术,而电影博物馆是将电影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在一定的空间展示,因此可以说电影博物馆应该是把“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它要向观众展示它各个层面的容,让观众通过参观电影博物馆认识、了解电影,掀开电影不为多数人所见的神秘面纱,将银幕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不同侧面都展示给观众,让电影文化通过博物馆展示在人们的认知中从专业变成知识,进而变成人们的常识,这样,人们对电影——人类智慧结晶的一块瑰宝,就会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热爱、更多的支持甚至更多的参与。

博物馆既是一个大的舞台,可以让丰富多彩的容舞蹈起来;又是一个具有相对限定性的空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毫发毕现。因此,博物馆的展示应该具有全面性、权威性,但要通过概括性的整体构思和精微巧妙的局部设计来有选择性地将代表性的容展示出来。也就是说,整个展馆的设计在思路清晰、定位明确、个性突出、设计巧妙的前提下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此,根据博物馆的设计特性和电影的本体特征,我们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整体设计构思及定位是:

●合理地划分空间。只有将一个大的空间化划分成小的空间,才能在设计

上体现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丰富性、个性化,这一方面有利于设计细节

的展开和多元设计理念的呈现,另一方面空间的丰富层次也可以从视觉

和心理上给观众造成空间的延展和悬念感。

●体现清晰的思路。划分空间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思路不清楚,又会造

成空间破碎的凌乱感,因此,既要把空间打碎,又必须将空间有机整合。

清晰的思路既是设计水平的宏观展现,又是方便观众参观的“以人为本”

的人文设计理念的体现。观众可以从各厅主题一览中清晰明确地了解到

电影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展馆的大致容。

●和谐与多元并重的设计风格。多元化特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

标志,在多元中体现协调更是现代文化品质的至高追求。多元化是社会

开放、信息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而在多元中保持和谐,则是判断能力和

思考能力的表现。因此,在多元中保持和谐也是我们在设计风格上的追

求。在整体上,我们力求造型、色彩、空间、光线等设计元素现代化。

但是,又根据各个展厅的主题不同,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化理念,在当下是社会

各个领域都力图追求的境界。为了增强展览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提高观

众的审美满足感,我们根据容的不同,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展示。另外,

除了被动的接受展示容,我们在有些环节的设计中还特意为观众安排了

充满游戏感的互动装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主动性,从而引起观

众兴奋感,最后达到很好的参观效果。合理的人流路线设计,也是我们

在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因素。我们在各展厅的空间分布及展馆之间的衔接

上都充分的考虑到了观众的行进路线,尽量让观众不走冤枉路,也不会

错过应该看到的精彩容。

第一厅电影的发明和诞生

该厅的容,从历史的角度,将人类对光影的认识过程和电影的发明诞生结合起来,它既是人类对光影技术运用的科学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设计时,着重突出了该厅的历史感,充分运用了具有典型性的历史符号为设计元素,但又不是简单的模拟和复古,而是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展览手段巧妙地融入其中,在设计语汇明确的基础上,体现出整体设计的前卫感。

序:光与影

(1.tga.jpg)观众进入展厅,也就进入了“光与影”的序言:在观众正对面,有一个镶嵌在“巨块岩石”中的投影幕,上面投放着投影机的各种画面,此

时,观众的影子也在光线的作用下,投射到投影幕上,和投影机投射的画面重叠在一起,制造出一种真实和虚拟相交互的神奇效果,让观众一进入展厅,就身临其境地进入到一个奇妙的光影世界,同时也感受到这个博物馆中互动项目带来额的乐趣。

(2.tga.jpg)进入远古洞穴中,粗砾、不规则的岩石墙体给人一种远古的时代感,洞穴中有模仿柏拉图《理想国》中描绘的洞穴奴隶造型,他们影子被投射在石壁上,给人以真实的远古环境感。但是,我们在墙面上做了出其不意的处理:在前面上镶嵌有等离子电视屏幕,每一个屏幕下方都有一束“光线开关”,当观众走到屏幕前,“光线”会自动将屏幕打开,反之,屏幕会自动关闭。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观众在远古的环境中感受光影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功能和作用。

(7——8.tga.jpg)在展示中国古人对光影的认识时,我们采用了中国古代宫廷的建筑元素为背景,用木地板和红色栏杆的蜿蜒曲折设计出一段独特的“宫廷九曲桥”的意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示《墨经》和《老子》的著作、中国汉代宫廷观影情景、正宇所绘“汉武帝观影图”、中国“灯影戏”传播国家示意图、唐朝宫廷“拉大片”想象图、各种手影图示例等与光影有关的中国古代典故,再配上中国古典器乐曲,给人一种古香古色、回味悠长的意韵感。

(4.jpg)在展示古代人类创造各种“活动图画”的部分,我们用古埃及神庙的建筑元素为主要设计语汇。在具有古埃及风格的墙面上将各种古代壁画复制图分布展示,在墙面的前方有四根仿神庙石柱的方立柱,在每一个立柱上,都有一个等离子电视,可以播放跟这一部分容有关的资料和影像。用古埃及神庙为背景,不仅跟展示容中古埃及器及墓穴壁画的复制图相吻合,具有强烈的神秘感,而且,也表现了全世界围的古人都有早期的活动图画。

(5.jpg)活动照像术和电影的问世这一部分,因为与人类的工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关系密切,所以应该充分应体现机械工业和电力时代的氛围特征。我们用具有极强工业代表性的符号——齿轮,作为装饰吊在天花上,六个大型的齿轮不仅起到装饰作用,也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在每个齿轮下面都有一个展区。在展区中,用玻璃作为主要的元素,玻璃的运用本身就很现代,再加上玻璃对于光影产生的作用,会让人更加关注光影的物理变化,从而突出这一部分展示的主题。

(6.jpg)活动照像术和电影的问世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置:装置的中心有一个可以转动带有缝隙的金属圈,中心光源将旋转胶片上的容透过窄缝投到外围的墙上,产生了简单的电影效果,此时,走在其中的观众通过自身的走动,可以看到墙上的活动画面和自己影子的叠加,身临其境地体会电影的原理和乐趣。

(8.jpg)这个早期的电影院是用木板围成的电影院:银幕镶嵌在木板中间,观众的坐凳是用木板钉制,绷以布面的简单条凳,放映机等设备都放在观众席中充分展示早期电影院的简易、简陋。

第二厅:早期的中国电影

由于早期中国电影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初叶,当代人对于那个时期以及那个时期电影的印象都相当的模糊,正如退色的记忆般没有鲜明的色彩印象,所以,这个展厅的基调以灰、蓝为主。灰色,很适合营造怀旧的气氛;蓝色,深远,深奥,让人充满幻想,又给人以希望。

在空间利用上,充分利用墙面背景与场实景的融合,增加了景深,拓展了空间,更好地还原了早期电影在中国的生存、演化和发展的环境与历程。

整个场景没有过多的装饰,用灯光来提亮场景、增加气氛,充分将展示主体烘托在观众面前。

(图1、2)在该厅中搭建的早期电影放映场所,是参照清末民初的茶园的风格特点设计的,真实的复原了那个时期人们观赏电影的环境。在茶园部均按当时的格局和装饰布置,里面设有放映设备和银幕,可以为观众放映当时的资料片,同时观众可以坐在里面观赏和休息,充分体验那时人们看电影的气氛和环境。

在茶园的外墙上,巧妙地设计了展扳,展示“前言”和“电影传入中国”的文字说明,使整个展览融入到强烈的时代气氛中去。

茶园外面的路面,铺设成旧街区质感的路面,路面和墙体的连接处,由一幅旧街区的照片作为过渡和衔接,使老街的空间的延展,同时更加强调了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

(图3)“中国电影的诞生和萌芽期”展区,是由蓝色展墙围成的空间,展墙上展示的是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展区的中间区域是中国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

山》拍摄现场的实景复原:丰泰照相馆门面在侧面后景,临时支着一块很大的白布,为露天拍摄现场,扮上戏装的谭老板和所工作人员均用蜡像复原。建议此处的摄影机和摄影师为真实的,这样可以设计观众的参与项目,以增加观众的兴趣,也使展览更加生动。

(图4、5)“中国电影的混乱发展时期”同样是由蓝色展墙隔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区域中央是放映设备,观众可以在此观赏关于这个时期电影的资料和影像,但和“中国电影的诞生和萌芽期”展区不同的是,展板和天花上都用了蓝色的日光灯管交错分割,将展示划分成不规则的区域,凸显出这个电影发展时期纷乱和复杂感。

(图6、7)《孤儿救祖记》和《火烧红莲寺》的拍摄现场实景,都依照影片和资料所提供的元素真实复制,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当时拍摄电影的技术条件和工作状态。在实景的背景墙上都用合适景相吻合的巨幅照片作为环境烘托,突出实景的真实感和空间感。建议在布展时,设计一些观众可参与或互动的项目,增加展览的趣味性。

(图8)其它图表灯箱和文字说明都在蓝、灰色调的展板上展示,以保持整个展览的协调感。

第三厅: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

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随着其历史背景的风云变幻而复杂多变,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在混乱和战争中摸索前进,因此该展厅以黑、灰为主色,形势简洁稳重,不以背景的过于醒目,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以LED时间墙为主线展开对发展时期中国电影的述,展览以文字、图片、拍摄现场和现代触摸屏、沙盘相结合,形势丰富,富有现代感。

(图——效果1.jpg)进入第三展厅,在简洁的平面展扳上方是LED,上面滚动显示这个时期的电影发展线索,这样充满现代感,又能清晰的引导观众的展览路线。

(图——效果2.3.4jpg)这个展区老式的吊灯和展板上的旧剧照相互映衬,充满了怀旧感,展区还有电影拍摄的实景复制,还原当时电影拍摄的情景,这样整个的空间氛围把观众的感觉带回到了三、四十年代。在展扳的下边有一排片孔,一方面谙合电影胶片的形象感,另一方面体现一种展览和空间的连续性。地面的

现状分块,给观众以拼贴和剪辑感,与整个展览主题呼应。在展扳前面,设有触摸屏,可供观众查询与该展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还有设计独特的沙盘展示。整个展厅有序、现代、丰富。

(图——效果5.jpg)再展板上方,还设计有环形的等离子屏幕,用以放映影像资料。

第四厅: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新中国的电影在中国革命胜利、成立人民的新中国后,和新中国的所有事业一样,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所以。该厅的设计以红色为主,展板设计仍以形式简洁为主要风格。

(图——效果8.9jpg)该展区的展板以红色为主色调,仍然用清晰的时间指向为展览线索。顶部的环状等离子方向和每个展览的小区域相呼应。每块展板的放置都与墙面成一定夹角,面向观众放置,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也可以在观众行进的过程中,让展板以最大面积面向观众。展板的下边有一排片孔,一方面谙合电影胶片的形象感,另一方面体现一种展览和空间的连续性。展板前面,设有触摸屏,可供观众查询与该展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展厅中的红色条状板倾斜放置,上面有时间的指示,这也是拍摄电影所用的卡塔板的象征,这时的整个空间富于变化,充满动感。

(图——效果11jpg)这是《董存瑞》、《黄继光》等电影的实景复原。

(图——效果12。13jpg)这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林家铺子》的实景复原,现代的展示手法和旧式风格场景的结合,使得展示空间充满一种时空的交错感和趣味感。

(图——效果14jpg)早期中国电影院的景观复原。在电影院的门口放置了以辆旧时的人力车,增加时代感和环境感。

(图——效果16,17,18jpg)两根树干拉起的银幕,是露天电影院的实景。露天电影院是人们观赏电影最简易的场所,因此在银幕下面堆放了几块石头,增强现实感。这个银幕上可以真实地播放老电影,观众也可以在这里驻足观赏,感受、怀念看露天电影的感觉。

第五厅: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电影

改革开放时期,各种思潮、各门艺术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多元,电影发展也在活跃中走向风格多元。所以整个第五厅,在融入改革开放时期的电影元素,在风格上统一,设计上采用了不同材质、不同颜色来区分各个区域,新颖、鲜明,形式活泼又富有意义。实物展示柜是半球形结构,沙盘放置在地板上的玻璃罩中,打上不同颜色的光。

(1、jpg)前言: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立方体造型,旋转四十五度倾斜放置,上面写有前言。这个造型新颖醒目,容易吸引人群,可以起到引导人群的作用,从视觉上和功能上都很巧妙。

(2、jpg)第一部分:新时期的中国电影事业

这个展区,主色调是蓝色,给人以清新感和冷静感。展示多为图片,都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但在展板前装有条状分布的白色有机板,使整个空间层次更丰富,也制造一种朦胧感。

(3、jpg)第二部分:新时期的开始和艺术探索的时代

在用色上采用银灰色,而在局部用红色透明有机片做点缀,调亮整个部分。充分全是新时期开始和艺术探索时代的含义。模拟影片场景,让观众更清晰、准确的了解展示要传达的信息。同时配有播放器材、实物展示,能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展览的解读性与说明性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4、jpg)第三部分:三代艺术家和新中国电影的第二次创作高潮

这一部分用红色来诠释是非常贴切的,红色有一种视觉的惊觉感和扩力,正好可以表现这个时期电影发展中蕴含的巨大力。局部粉红色透明有机片的使用,依然起到了丰富层次感的作用。结合图片展示,会给观众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5、jpg)第四部分:艺术转型和革命历史题材的重大突破

这个时期是社会的多样性时代,也是电影的多样性时代。用金属材质来表现这个时代的转变,具有一种对可能性的表现力。局部的蓝色透明有机片,不破坏它的质感,并且其到调节作用。

(6、jpg)第五部分:新时期的电影发行放映事业

黄色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正好象征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欣欣向荣和强健的生命力。绿色有机片的清新更加衬托出整体氛围的明亮和朝气。

(7、jpg)第六部分:新时期中国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这部分展览的主体造型使金属支架和玻璃结构起来的一个椭圆形大结构,这个椭圆形结构造型像一艘巨轮,象征着不断前进的中国电影事业。图片及视频设备都挂在玻璃展墙上,视觉感通透明亮。

(7、jpg)第七部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文化教育事业

这个部分的展品多为图片,用正面墙来展示图片,可以给观众最直观,最集中的视觉冲击,从而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第六厅:跨世纪的中国电影

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大大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中国电影业进一步与国际电影产业的运行方式接轨。为了表达跨世纪的现代感和多元化,在展厅量的运用以玻璃、金属材料为主的几何形体。几何形体的多义性和超时空感可以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

由于展厅的结构因素,必须在入口右侧厅设置能够吸引观众视线的展示形式,才能够吸引人流,改变人群正常走向,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展厅的入口处,我们以金属材料做成一个景点——生长状态的金属植物雕塑,植物顶端放置等离子屏幕,雕塑上部是一块椭圆形的磨砂玻璃,强烈的光线从玻璃顶部穿过,打在雕塑上,整个雕塑的形体美生动、奇异、震撼,隐喻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生长。

电影频道某一栏目录制布景运用曲线面来制作,以简洁大方为出发点,使其造型和风格与整个展厅风格协调,充满现代感。

在展厅的出口附近,我们制作另一景点——蝴蝶,它将再次吸引观众的兴趣和视线。“蝴蝶”分上下两部分:底部以纱或纸缠绕在金属支架上,做成蛹状,然后在外面缠绕胶片,给人以“胶片蛹”的感觉,从蛹中探出玻璃条,将蝴蝶高高擎起。这个经过艰苦努力破蛹而出的美丽蝴蝶,正是中国电影历程的象征。

第七厅:港澳台电影

本厅展示的容分三个部分,但是展厅的空间有限,所以设计上力求简洁的整体效果。用蓝色光来表现整体氛围,但入口处的橙色形象墙可强化与部蓝色空间的对比,增添展区的神秘感。为了区分不同区域,在展扳的色彩和形式上表现出变化。

(3,jpg)考虑到本厅的出口和入口是同一个通道,所以本厅入口的设计简单明了,留出较大的空间作为人流通道,确保观众参观的流畅和安全。本厅入口的左侧展墙上,是港澳台电影的总体介绍,右侧从电影开始。

(1,jpg)电影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在右侧的展墙上,展墙前放置的是几架老式摄影机。再往里,以黑色架构隔离开的是电影的实景复原区。

(10,jpg)设在整个展厅中央的大圆立柱周围,是带有触摸屏的互动区,观众可以在此获得相关信息。

(6,jpg)这是电影展区,展墙上镶嵌有等离子屏幕,旁边绿色的景观中是玻璃材质,光从里面打出来,增加通透感。右侧的空间是电影的拍摄实景复原区。

第八厅:科教、美术、新闻纪录、译制片

该厅的设计构思,力求简单但不平淡,突出展示容。在细节处理上追求精益求精,把握住每一个细小的部分,使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为整体服务,保证整体效果的统一。

在天花的处理上,为不使格栅天花过于平淡,又为了烘托整体气氛,在顶部吊装了大量交叉纵横的白色荧光灯管,使其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在局部处理上,根据容的需要,采用大幅喷绘的表现形式,手法气势宏大,造型简洁,表现力强,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大幅喷绘配合炫目的灯光,使观众身临其境,完全融入环境。

展板多以灰色为主,与展示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起到很好的烘托、映衬作用。

儿童电影乐园

这个展厅应主要为广大儿童少年服务,能吸引他们怀着好奇心,带着疑问走

进展区,在欢快的气氛中了解电影,开拓视野,寻求答案,获得教益,增长才智。同时也希望帮助成年人(家长、教师)能回忆美好童年的经历,并有助于长辈们做为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基地。因此,这个展区要充分发挥设计中的童趣,色彩上的鲜艳明丽和展览布置的清晰明确。

(图1)在儿童电影乐园的入口处,有一个用胶片造型的有机片组成的水花,表达儿童的欢快、活泼、踊跃。在水花底部是一个环形的接待台,这个接待台用圆形,感觉软软的,象新鲜的面包,让小孩子感到轻松、愉快。

(图2)刚进去的四个区域,分别介绍儿童电影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容,每个区域的又让小朋友感到随意、亲切。这四个区域入口的上方,用胶片完成花瓣的形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又象征祖国的花朵欣欣向荣,地上的九宫格象征儿童游戏中的九宫格。

(图4)在“幼儿生活情趣多”和“走向自然爱生物”景区,用色彩鲜艳的积木、红色和绿色的皮球造型以及象征森林大自然的绿色有机片,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形象地营造出一个充满生趣的儿童世界。

(图——景区3.jpg)“风华正茂好年华”,用喷绘和实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

(图——景区5,7.jpg)“农村天地多广阔”的大幅喷绘和“光辉榜样树楷模”的雕塑设在一个区域,相映成辉。

(图——景区 4.jpg)“人情、亲情、爱国情”用喷绘和实景的结合营造环境的真实感。

(图6)“民族文化好传统”、“课外活动育人才”、“幻想世界开眼界”、“民族团结情谊深”、“挑战逆境显真情”、“峥嵘岁月忆往昔”这几个景区,我们总体考虑用u型区来有趣的分割空间,用看起来象彩带又像电影胶片的造型来划分区域,既有整体感,有分割了空间,而且显得趣味横生。每个区域还用了不同的颜色,更增添了活泼感。红色区域是“民族文化好传统”,绿色区域是“民族团结情谊深”,蓝色区域是“幻想世界开眼界”,粉红色区域是“挑战逆境显真情”,黄色区域是“峥嵘岁月忆往昔”。

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设计说明

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设计说明

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设计说明 设计概论 湖北省博物馆是楚文化高度浓缩和概括的凝聚地,是楚文明的集中代表。她丰富而浩大的藏品在用它喃喃的低语无声地吟颂楚文明的光华。 浓郁而鲜明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个性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根本。在楚文化展陈列设计中,我们坚持现代主义与地域主义的结合,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经过形式设计的语言恰当而准确的展现内容精神,以此强化陈列的功能性和艺术个性。 注重文物保护至上原则,安全合理高效科学的展示文物。 注重博物馆陈列空间的人与物的对话和交流。创新的视角,现代的科技手段和设备,唤起观众的主动参与意识。 注重博物馆陈列空间形式设计的视觉秩序空间节奏及视觉感染力。 注重形式设计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形式设计不应回避时代的发展,历史对于今天已是洪荒远古,很难如何准确的以某种形式语言来复述,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陈列设计更应避免反历史的设计行为。在今天,运用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融入传统地域文化的符号,更具象征性的表示地域文化的情结,而非直白的描摹!这是我们在楚文化展陈列设计中的理念。经过对传统地域符号的整合提炼,尝试着在现代主

义设计的实践中重新解释地域性。也就是说,新时代的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应继承传统形式的非形态精神,并努力将其传承到下一个时代! 设计说明: 第一展厅: 楚文化展序厅: 在第一展厅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整个楚文化陈列的内容特征,在整体的空间布置上,有意识地强化序厅的概念,将序厅定位成一个“单纯的概念空间”,对整个楚文化展陈列作高度的概括和喻示,使之具有一种情感的传递作用。 我们在“城池”与“宫廷”中寻找设计的概念元素,突出楚文化陈列中贵族阶层以及城痕的古代文明的代表特征,以此为整个展馆定下基调。 我们创造性的将引厅前置,以求经过这样一个虚拟的心理空间处理对展览内容起到很好的先导和意想的作用。经引厅入序厅,我们在序厅的设计上引用楚国的厅堂概念,经过厅堂的象征性还原,再现两千多年前楚人的生活形态。概念还原的廊柱凸现宫廷的氛围,而天花中央弧形飘逸的彩绘,彰显一份浪漫与华贵。围合的四壁上创作楚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浮雕隐隐浮现。步入序厅的正前方是一组还原的漆绘彩屏,展厅的前言镂刻于上,四周展墙边暗藏光源,隐隐的向上漫射,烘托一种诡异、神秘的氛

博物馆设计说明

盘锦市博物馆扩大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扩初设计根据以下文件: 1. 盘锦市新区总体规划 2. 甲方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3. 盘锦市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辽宁省盘锦市文化局2002. 4.8) 4.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完成的盘锦市新区核心区总平面调整意向 5.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完成的“盘锦市博物馆”设计方案及调整方案 6. 2002年5月9日甲方提供的盘锦市博物馆设计相关资料 7. 2002年7月甲方提供的“盘锦市博物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及法规(建筑部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二、工程所在地情况 1. 气象条件 本工程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盘锦全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

·多年平均气温8.4度 ·多年平均降雨量630毫米 ·月最大降雨量474毫米 2. 工程地质条件 ·辽河水位,平时水位:闸上3米,闸下1.5米;峰值水位海拔7米;设计水位海拔8.47米 ·馆址海拔地平面约3.5米 ·地下冻层1.2米 ·地下水位2米左右 其余内容详见结构说明部分 3. 配套设施情况 ·给水:进口位于泰山路 ·排水:出口位于泰山路 ·供电:电力进口位于科技大街 ·供热:供热进口位于科技大街 ·通讯:通讯线网进口位于泰山路 三、工程概况 1. 设计过程 盘锦市博物馆工程的设计经历了下列过程: ·2002年4月下旬,盘锦市文化局委托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进行盘锦市博物馆方案设计。 ·2002年5月下旬,在与甲方共同讨论的基础上,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做了两个建筑方案,经初步的汇报及讨论审查,最终确定方案—为实施方案。 ·2002年6月上旬,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及深化,再次进行方案的汇报,获得正式批准。 ·2002年6月中旬,在确定的方案及其深化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初步设计。 2. 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 盘锦市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26.5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 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3)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博物馆设计说明书

博物馆设计说明书!!!!!!!!!!!!!!!!!!!! 1、基本原则、 根据博物馆展出内容的特点,合理组织参光流线。1).根据博物馆展出内容的特点,合理组织参光流线。参光流线要明尽量避免迂回、重复、堵塞、交叉。确,尽量避免迂回、重复、堵塞、交叉。根据博物馆规模不同,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2 ). 根据博物馆规模不同,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展出要有灵活可全部展出,也可局部展出。性。可全部展出,也可局部展出。对于非系统性和非顺序性展出的大、3 ). 对于非系统性和非顺序性展出的大、中型博物馆参观路线要有选择性。可全部参观,也可灵活参观,并方便中途退场。选择性。可全部参观,也可灵活参观,并方便中途退场。适当安排有间隔的休息场所,使观众视觉得到停顿,4).适当安排有间隔的休息场所,使观众视觉得到停顿,体力得到恢不至于过度疲劳。复,不至于过度疲劳。除上述基本原则外,除上述基本原则外,基本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中最醒目便捷的位临时展厅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宜相对独立,置,临时展厅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宜相对独立,可安排在便于单独开放的位置上。报告厅可接近陈列室布置,单独开放的位置上。报告厅可接近陈列室布置,其位置也宜相对独便于单独对外开放。立,便于单独对外开放。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展出内容的博物馆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展出内容的博物馆都有各自的特点,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 如陈列室进深较大, 3 ). 自由线路:如陈列室进深较大, 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元陈列方式, 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 单元陈列方式, 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 人流流向会产生“渗流” 现象. 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 产生“ 渗流” 现象. 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 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 3、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 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 1 ) . 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占用面积少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2).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展览形式丰富。展览形式丰富。摊位布置富有变化,3).圆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观; 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灵活性差。较难,灵活性差。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4).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边角落。边角落。 空间设计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总体规划中的北峰、丰州组团。北靠清源山、后厝山,南临西湖公园和305省道,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总用地约34.6273公顷,实际用地约为27.4554公顷。 泉州市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博物馆区35000m2,文娱服务区5000m2,辅助设施区10000m2及城市广场区,共四部分。其中博物馆区将分期建设,一期征地80余亩,一期主馆建筑控制面积1.5万m2左右。 二、设计依据: 1、《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方案国内招标设计竞赛文件》(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泉州市文化局,2001.5)。 2、《泉州市博物馆新馆设计任务书》。 3、《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建设》。 4、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准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6、博物馆方案评审会议意见。 三、总平面规划设计: 1、设计宗旨: (1)寓教于乐:力求将博物馆规划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区及市民广场休闲区。 (2)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基地及周 边环境的内部联系,突显生态主题,将馆区与清源山风景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3)承前启后:注重从当地深厚的人文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的人文景观。 2、设计构思:辉煌的历史与飞腾发展的现代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博物馆的建筑定位是泉州城市丰厚文化形象的窗口。本方案所创构泉州博物馆,要体现出泉州绚丽悠厚的“泉州文化”,即“泉州性”,或“泉州特色”。 现代“泉州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现代背景。一是她有着辉煌的东、西方交流溶合的历史。二是她在当今改革开放,极具强旺的经济发展活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开创现代,更新更高的辉煌未来。 “泉博”的文化组构: (1)泉州文化的底蕴: 在工艺上有举世惊赞的石雕技艺;在戏曲方面有我国南戏艺术瑰宝——泉州木偶戏、歌仔戏等戏派;在商贸方面唐、宋、元时代,泉州就是世界著名的商贸海航巨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有泉州地区宗教文化、茶文化及大量文化胜迹。 (2)建筑文化轴——地理空间关系: 在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上,有着一条天然形成的建筑文化轴,这就是: 清源山——泉博——西湖——开元寺双塔,这几个不同的空间形态,由 南北天然地联结成空间文化轴,可谓天成神构。 在总体布局上,“泉博”主馆正座此“神轴”上,并在广场南边设一牌楼与轴南天水一方的开元寺双塔,牵引神联以强化这天成的天宇一线的城市区域空间文化轴。 3、场地概况: (1)环境优越:馆区位于文化名城泉州市西北部,北峰-丰州组团的东南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毗邻西湖公园,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2公里。(2)交通便利:用地南侧为50米宽省道305,西侧为18米宽新华北路延伸段,北靠北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书

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描述 在我国中南地段某地级市拟建一座两层、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博物馆。 二场地条件 用地范围见总平面图,该用地地势平坦、用地西侧为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东侧和北侧为城市公园,用地内有湖面及预留扩建用地,建筑控制线范围为105M*72M。 三、总平面要求 1,在建筑控制线内布置博物馆建筑 2,在城市次干道上设置车辆出入口,主干道上设置人行出入口,在用地范围内布置社会小汽车车位20个,大客车位4个,自行车停车场200平方米,布置内部与贵宾小汽车停车位12个,内部自行车停车场50平方米,在用地内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3,布置绿化与景观,沿城市主干道布置15米宽绿化隔离带。 二、建筑设计要求 1,博物馆布局应分区明确,交通组织合理,避免观众与内部业务流线交叉,其主要功能关系图如下:

2,博物馆由陈列区、报告厅、观众服务区、藏品库区、技术与办公区五部分组成,各房间及要求如下表 3,陈列区每层设三间陈列室,其中至少两间天然采光,陈列室每间能独立使用、互不干扰,陈列室跨度不小于12米。陈列区与贵宾共用门厅,贵宾参观珍品可经接待室,贵宾可经厅廊参观陈列室; 4,报告厅应能独立使用; 5,观众服务区门厅应能欣赏到湖面景观; 6,藏品库区接受技术用房的藏品,先经缓冲空间(含值班室、专用货梯)进入藏品库,藏品库四周应巡视走廊,藏品出库至陈列室、珍品欣赏应经缓冲间,通过专用的藏品通道送达(详见功能关系图)。藏品库区出入口需设门禁。缓冲间、藏品通道、藏品库不需要天然采光; 7,技术与办公用房应独立布置且应有独立的门厅及出入口,并与公共区域相通。技术用房包括藏品前处理和技术修复两部分,与其他区域进出须经门禁。库房不需天然采光; 8,应适当布置电梯与自动扶梯; 9,根据主要功能关系图布置主要出入口及必要的疏散出口; 10、预留扩建用地主要考虑今后陈列区及藏品库区扩建使用;

电影博物馆(二-三层设计说明)

中国电影博物馆 ——将“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设计 电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形式,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路程,电影丛林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仅有无数影片纪录并反映出的人类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善于思考的卓绝智慧;电影的发展也在物质层面上展示着科学技术随着时光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步伐,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电影是反映人类对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断追寻、探索的特殊媒介和载体。由于电影是通过光影和声音对时间进行纪录,所以有人诗意地把电影称作是“雕刻时光”的艺术,而电影博物馆是将电影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在一定的空间展示,因此可以说电影博物馆应该是把“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它要向观众展示它各个层面的容,让观众通过参观电影博物馆认识、了解电影,掀开电影不为多数人所见的神秘面纱,将银幕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不同侧面都展示给观众,让电影文化通过博物馆展示在人们的认知中从专业变成知识,进而变成人们的常识,这样,人们对电影——人类智慧结晶的一块瑰宝,就会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热爱、更多的支持甚至更多的参与。 博物馆既是一个大的舞台,可以让丰富多彩的容舞蹈起来;又是一个具有相对限定性的空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毫发毕现。因此,博物馆的展示应该具有全面性、权威性,但要通过概括性的整体构思和精微巧妙的局部设计来有选择性地将代表性的容展示出来。也就是说,整个展馆的设计在思路清晰、定位明确、个性突出、设计巧妙的前提下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此,根据博物馆的设计特性和电影的本体特征,我们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整体设计构思及定位是: ●合理地划分空间。只有将一个大的空间化划分成小的空间,才能在设计 上体现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丰富性、个性化,这一方面有利于设计细节 的展开和多元设计理念的呈现,另一方面空间的丰富层次也可以从视觉 和心理上给观众造成空间的延展和悬念感。 ●体现清晰的思路。划分空间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思路不清楚,又会造 成空间破碎的凌乱感,因此,既要把空间打碎,又必须将空间有机整合。

博物馆设计说明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项目名称:江南博物馆建筑设计 建筑地点:中国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 项目背景: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些年来经考古工作出土数量众多文物,原有博物馆规模和设施都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经政府研究决定,易地另建博物馆新馆。 项目概况: 江南博物馆地处该市规划的文化中心区中心广场东侧,东面为高层建筑,南面为城市绿化带,北面为新华书店。该地段用地方正,地势平坦。建筑集文物展览、文物保护与储藏以及办公等功能为一体。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该建筑为一级防火建筑,各层及地下车库均设自动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疏散楼梯按防火规范设置。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规范》JBJ50-2001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7)《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9)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1、总体布局及设计理念 “江南院落”的总体布局——造型以江南传统的院落为母题,由展览区、办公区、报告厅围合而成,既与江南的设计理念吻合,又与方形的基地相协调。 强调市民参与和市民使用的设计理念——摒弃建筑传统的南北轴向关系,由城市出发强调建筑的东西向轴线,将面向城市主干道的西南向作为设计的主方向。主入口设计成为视觉通廊,将市民由中心广场直接引进并穿过到达内部庭院。庭院在闭馆后仍然向市民开放,充分强调市民的实用性和参与性。馆前留出一片城市广场,形成开敞的视野。 建筑既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元素,又是城市空间的延展。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受到苏州博物馆的启发,采用延续城市街道空间并将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方式,营造市民所用的“城市客厅。” 引入内部庭院,凸显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同时为参观人员提供了休息空间以及宜人的景观。建筑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凸显文化馆的特质。 2.空间及功能构成 建筑由北面的展览区、东南面的办公区、西南的报告厅以及地下文物储藏保护区组成,不同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设计说明书稿)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 装修规划设计说明书 2010年4月

前言 首先非常感谢镇平县政府、石佛寺镇政府的各级领导的信任,让我们参与“中华玉文化博物馆”项目的设计工作。我代表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崇高的敬仰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接到参与该项目的竞标设计通知后,深感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社会影响性、历史责任性,立马组织设计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研究了丰富的玉文化知识和玉产业发展等;并联合北京大东设计策划团队,参与设计;并组织了考察团,对新疆和田玉博物馆、天津玉文化博物馆、北京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拜会了河南博物馆馆长张文军教授;并邀请了河南大学历史系郑慧生教授、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指导工作;还得到了“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原建筑设计师,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八大杰出建筑设计师之一赵冰博士,在博物馆外观装修设计方面的指导。 下面,我将我们这次的设计成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指导。

目录 前言02 第一章重大的历史使命感04 第二章博物馆设计构思框架05 第三章博物馆外观设计07 第四章博物馆的空间组织09 第五章博物馆公共大厅设计010 第六章博物馆展示区设计012 第七章博物馆其它功能区设计015 第八章博物馆的消防安全设计016

第一章重大的历史使命感做有责任的人,做有责任的公司------这一直是我们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公司做人做事的座佑铭。 当5.12地震发生时,我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决定,捐款10万元。事隔三个月,国基又向省政府请缨,义务参与江油市的医院、学校的设计工作。我们认为,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吧! 设计博物馆的装修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使命。我们的设计团队也深感重大的历史使命感。 一个博物馆,其实就是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地方品牌,树立一个地区金色名片的平台。它能够推动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着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旨在强化地方文化,强调地方特色,宣扬地方品牌。在这一点上,博物馆的比较竞争也非常激烈。 我们规划装修改造后的博物馆应该也是“百年大计”,要有一定的高度,有极强的前瞻性。首先要确定博物馆的定位,是镇平的玉博物馆,还是中国的玉博物馆,还是世界的玉文化博物馆呢?装修使用后,若干年后,当博物馆需要宣传时、当后人需要炫耀时、当网上需要传播时、当外宾、当首长需要参观时、当学者们寻找研究方向时,我们的“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号称“中国玉雕第一馆”建筑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个展馆组成?有多少个故事?有哪些之最?参观后能否为之震感、为之自豪、为之向往呢? 所以,规划设计如何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玉雕第一馆”?如何能够在兄弟馆中脱颖而出?如何能够真正成为科技的、文化的、创新的、震撼的博物馆?是我们感到重大历史使命感。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xx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总体规划中的北峰、丰州组团。北靠清源山、后厝山,南临西湖公园和305省道,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总用地约34.6273公顷,实际用地约为27.4554公顷。 泉州市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博物馆区35000m2,文娱服务区5000m2,辅助设施区10000m2及城市广场区,共四部分。其中博物馆区将分期建设,一期征地80余亩,一期主馆建筑控制面积1.5万m2左右。 二、设计依据: 1、《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方案国内招标设计竞赛文件》(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泉州市文化局,2001.5)。 2、《xx博物馆新馆设计任务书》。 3、《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建设》。 4、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准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6、博物馆方案评审会议意见。 三、总平面规划设计: 1、设计宗旨: (1)寓教于乐:力求将博物馆规划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区及市民广场休闲区。 (2)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基地及周 边环境的内部联系,突显生态主题,将馆区与清源山风景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3)承前启后:注重从当地深厚的人文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的人文景观。 2、设计构思:辉煌的历史与飞腾发展的现代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博物馆的建筑定位是泉州城市丰厚文化形象的窗口。本方案所创构泉州博物馆,要体现出泉州绚丽悠厚的“泉州文化”,即“泉州性”,或“泉州特色”。 现代“泉州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现代背景。一是她有着辉煌的东、西方交流溶合的历史。二是她在当今改革开放,极具强旺的经济发展活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开创现代,更新更高的辉煌未来。 “xx”的文化组构: (1)xx文化的底蕴: 在工艺上有举世惊赞的石雕技艺;在戏曲方面有我国南戏艺术瑰宝——泉州木偶戏、歌仔戏等戏派;在商贸方面唐、宋、元时代,泉州就是世界著名的商贸海航巨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有泉州地区宗教文化、茶文化及大量文化胜迹。 (2)建筑文化轴——地理空间关系: 在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上,有着一条天然形成的建筑文化轴,这就是: 清源山——泉博——西湖——开元寺双塔,这几个不同的空间形态,由 南北天然地联结成空间文化轴,可谓天成神构。 在总体布局上,“泉博”主馆正座此“神轴”上,并在广场南边设一牌楼与轴南天水一方的开元寺双塔,牵引神联以强化这天成的天宇一线的城市区域空间文化轴。 3、场地概况:

博物馆设计说明

博物馆设计说明 乾安县博物馆主要当地历史文物和文化展,如猛犸象等中世纪出土文物及化石,原始部落的器物直至新石器时代。再如乾安县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井田制与租赁和当代的土地承包制相结合而特有的农耕文化,中世纪前期的部落与少数名族建立的邦国。再如辽金时期,也就是第一个在该地的封建制国家的文化,春捺钵文化。游牧与农耕并存。进入近代的以千字文为基础成立的乾安县等历史文化展和现在工农业发展的现状。 设计手法主要体现于灯光的使用,及其布局上的紧促与疏松。借鉴室外园林的设计手法使用于其中,开敞空间,半封闭空间,障景,借景和留园等手法融入其中。如第一展厅采用较为疏松的布局,其布局犹如卫星图观看乾安县地貌一样,盐碱地与水疱。第二展厅则使用紧促的布局,展柜高矮个不一,犹如当地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其中最出名的“狼牙狈”。使游客融入其中。第三展厅和第二展厅一样。第四站厅和第一展厅一样,但由于所展现的器物不同,有很大的年代区别,所以在设计上又有所不同,主要采取的是现代设计手法为主多以科技灯光等。 五馆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方案共分为五个部分,前厅:报告厅、主题馆及部分公共区域;一层:图书馆和民俗文化馆;二层:展览馆和科技馆;三层:博物馆及部分公共区域。四层:办公区域。整体风格为偏中式带现代风格的设计,根据乾安县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特性,所以本次设计主要以中式风格为主,在展现本馆的主题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再结合文化特色用装饰手法为其带来“生命”。五馆的使用功能决定它是公共,以游客参观和使用为主,它的参观者年龄参差不齐,参观者受文化教育程度也不相同,要让80%的参观者及使用者适应此装饰,所以在中式为主的设计风格上又参入现代风格元素,这样可以不单调,在多重特性元素下使人们不会轻易达到视觉疲劳。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设计案例解析与启示

《建筑设计原理2》课程作业 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班级:14建筑1班 姓名:邓前骋 学号:1410151108 指导老师:邹涵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设计案例解析与启示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为所罗门·R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 ① 基地环境布局与文脉分析 建筑基地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 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其圆形体块与对街湖岸相 呼应。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43年,美国冶炼业巨富 所罗门?R ?古根海为保存和陈列自己的美术藏品, 委托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最终于1959年建 造完成并开幕。赖特作为美国建筑大师,对现代建 筑影响巨大。但他的建筑思想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 路,与当时欧洲大陆的主流——现代主义设计崇尚 “功能”至上的思想不同。赖特的“有机建筑”打破了方盒子框架,利用建筑的空间、材料、结构诠 释着建筑理念。他的作品生动而富有诗意,但也不乏过份执迷于“信仰”的争议之作。古根海姆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它大胆的形式就像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融合着赖特的时间与空间。 ② 建筑功能与流线分析 作为博物馆建筑,参观线路和内部环境营造十分重 要。博物馆的基本参观功能也决定建筑内部需要流动 性强、采光优良的空间。此外,就空间分布而言,博 物馆应具备藏品储物的空间、办公空间、接待间、休 息室、交通等辅助空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分为两 个大的功能区:办公区和展览区。 从大厅入口进入,向左是进入办公区,向右是展览 区,而且整个展览区呈螺旋状,交通流线一目了然,所以其交通流线很明确,即一分为二。 ③ 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建筑的外观只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必然体现,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物的主体。平面布局对空间划分至关重要。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平面根据功能划分成动态的不对称布局。以入口轴线为界,左右分别布局一大一小两建筑主体。这样的平面布局使观众参观路线、工作人员路线互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对比又协调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上,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此古根海姆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阔的设计。古根海姆的建筑空间可以简单地视为由三大部分:入口空间、主展空间、辅助空间。 入口空间:赖特注重入口空间的设计,这或许是受日本和中国园林的影响。博物馆的入口设计相对低矮、隐蔽、朴实无华,其上部支撑二楼平台。入口上部半封闭,下开放为通道,连接两展厅。穿过低矮的入口,向右即转入主展厅。展厅中庭空间顶部采光、开阔明亮、贯穿建筑六层,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 总平面图 交通流线图

博物馆初步设计说明样本

七、电气专业 目录 Ⅰ、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和范围 二、供配电 三、电力、照明 四、通信、信息 II、附表 一、用电设备负荷计算表 二、电力、照明主要设备材料表 三、通信、信息主要设备材料表 III、附图 一、低压配电系统图图号: 电初-01 二、 0.000照明布置图图号: 电初-02 三、夹层(空调机房) 照明布置图图号: 电初-03 四、火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图图号: 电初-04 五、 0.000火警布置图图号: 电初-05 六、夹层(空调机房) 火警布置图图号: 电初-06 七、安防监控、入侵报警及巡更系统图图号: 电初-07 八、有线电视及电话、网络系统图图号: 电初-08 I、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和范围 ( 一) 中国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 1、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6-91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 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 。 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 ( 二) 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等专业提供的技术条件。 ( 三)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及合同所确定的博物馆的有关电气部分, 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自动控制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火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急广播系统、电话、计算机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门禁控制系统, 保安巡更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等。 二、供配电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博物馆, 总用地225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5607.94平方米( 其中夹层385.14平方米) , 地上1层( 局部设设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2015 19852

10.3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0.4 建筑电气 10.5 智能化系统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选址与总平面、基本规定、建筑设计分类规定、藏品保存环境、防火、采光与照明、声学、结构与设备。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扩大规范的使用范围,使之适用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并相应补充了各类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技术内容;2.在适用、安全、防火、卫生、藏品保护、照明和声学等方面,有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增加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内容;3.对照现行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并根据近年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和发展要求,修改和补充了相关规定;4.重新编写章节纲目和术语。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地址:上海市汉口路151号;邮政编码:200002)。 本规范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 上海科技馆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陈梦驹翁皓江璐韩光宗周建龙冯旭东马伟骏邵民杰王小安沈朝晖胡建中俞明钱之广闫贤良董岳华华焦宝王庠王炯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刘景樑顾均何玉如崔愷沈迪王洪礼赵擎夏江刚赵世明杜毅威廖坚卫段勇李元潮 1总则

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说明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并反思这个问题,并努力对“以人为本”的展示新理念进行尝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本文试就以茶博为例,初步探讨“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在博物馆的应用和实施。 1 “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自1873年法国卢浮宫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但是在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博物馆数量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意识到“人”的心理,并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上把“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主题。到了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19次国际博协(ICOM)全体会议和20届国际博协全体大会上,又提出了“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的主题,说明“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仍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提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支持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博物馆无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一切工作均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争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来吸引公众,引导公众来参观博物馆,并为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博物馆界也开始转变传统观念,“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向“以人为中心,面向全社会”发展;从“侧重藏品的保护和研究”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条 文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一、总则 1. 博物馆是各种文物、自然标本和艺术品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的机构。为了妥善地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财产,必须尽可能地使之免受光学辐射(包括可见辐射、紫外辐射和红外辐射)的损害;为了给观众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又需要提高展品的照度,光学辐射对展品的损害则会相应增加。解决、处理好这对矛盾,达到既有利于观赏、又有利于保护的目的,是制定本规范的出发点和归宿。 此外,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无博物馆照明设计标准,致使博物馆的照明存在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有新的建成,而新馆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往往是模仿现有的博物馆,在照明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给新馆的建设、旧馆的改造提供照明设计依据,也迫切要求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涉及博物馆的人工照明设计,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仍以天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为了保护展品,本规范也提出了陈列室天然采光设计的原则。 2. 说明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其中改建包括扩建。对于利用古或旧建筑的,在保证古或旧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也应参照本规范进行照明设计。 本规范所指的博物馆是广义的博物馆,它除包含普通意义上的博物馆外,还包括其它收藏、展示文物、自然标本和艺术品的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展览馆等。 3. 说明博物馆照明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 4. 说明本规范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二、照度标准 本照度标准的数据是根据对我国博物馆照明现状的调查结果和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并参考我国的《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以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和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的照明标准确定的。 我国博物馆的照明现状和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书

贵州民俗博物馆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则 1.1项目概况 本案规划用地位于拥有600年悠久历史贵州省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该地域内民风淳朴,以布依族与汉族聚居为主,建筑主要是明清以后的汉族木构建筑和石墙木构建筑,古镇内一条条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石坊上倒立的石狮……无不引人发思古之幽情。所以在本次设计中特别考虑了博物馆建筑与贵州民俗融合的同时也强调了与青岩古镇相协调。 该博物馆位于古镇南部,北门入口要道上,交通便利,人流众多,在设计中希望尽可能的以标志性吸引视线,以开放性引导人流,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建筑用地面积11722㎡,总建筑面积7834㎡,该博物馆的设计将为古镇注入更浓厚的文化氛围,并成为古镇新的旅游亮点。 1.2设计依据 青岩古镇旅游景区现状地形图 贵州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博物馆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3设计宗旨 1)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 2)总体布局在符合博物馆设计要求的同时深化其文化内涵并传承民俗传统; 4)注重外部空间的设计,空间及景观序列丰富; 5)尊重文脉的延续性; 6)强调可持续发展性; 二、总体设计 2.1.设计思想 1.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2.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3.人与建筑环境的交互 2.2设计目的 1.体现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 2.在博物馆内部空间表达贵州地域文化特征 3增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4.让本民族的参观者找到一种归属感、一种记忆

2.2设计构思 本次的设计为民俗博物馆设计,设计的主题为“记忆与空间”,主题的由来是想通过提取少数民族的独特元素,例如鼓楼、风雨桥等,将 这些元素融入博物馆空间中,静静的感染参观的人群,留下记忆。同时记忆也可译作回忆,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被汉化,博物馆是征集, 典藏,陈列盒研究,代表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因此,希望也通过这样的一个博物馆给少数民族人民不仅获得在视觉上的体验,同时也更有精神上的回忆。 三、建筑设计 1.建筑布局 建筑在布局上,由一条轴线贯穿,该轴线的提取来自于侗族、苗族村寨的风雨桥,体块之间留有空隙,这一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巷道空间的意向,轴线上采用玻璃幕墙,与展示空间已经其空间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 因此,在建筑的布局上呈现出一种分散又连接的关系。 2.建筑功能 主要有: 1.展厅 2.管理用房 3.技术用房 4.藏品库 5.门厅 6.报告厅 7.设备用房 8.地下车库 3.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11722m2占地面积:3235m2 总建筑面积:7968m2建筑密度:28.0% 容积率:0.679 停车位:50辆

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_唐望松

·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资助(编号:2006-01)· 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ion of Modern Museum 唐 望 松 毛 振 海 花 竞 科中图分类号 TU242.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9)08-0123-06摘 要 博物馆建筑代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建筑和建筑设计的水平。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现代博物馆建筑实例的剖析,在前人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注重的因素,研究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理念,探讨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的趋向。 关键词 现代博物馆 环境 功能 艺术 技术 建筑设计 理念 Abstract M u s e u m b u i l d i n g s r e f l e c t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level of a period and a region. By analyzing typical exampl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odern museumson the basic of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 predecessors, we try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o be attended of modern museum, and to research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ion of modern museum, then to explore the trend of design. Key Words Modern museum, Environment, Function, Art, Techniqu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ion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和观赏为目的,通过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相关物品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永久机构。”而与之相适应的博物馆建筑是服务于博物馆的目的、功能、作用和性质的专门建筑。 现代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圣地,是现代人的精神殿堂。现代博物馆建筑常常是一个地区、城市标志性建筑,代表一个地区、城市建筑和建筑设计的水平。博物馆建筑由于功能的复杂性和形式的独创性要求,以及社会对它超乎寻常的期待,其建筑设计是各类建筑中最难而又最具创造性和挑战性。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博物馆提出更多、更高要求,这为现代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博物馆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 建筑设计理念是建筑师根据设计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和要求等因素所确定的设计基本思想和概念,是充分完善的设计意图,是建筑创作的纲领。建筑设计理念是建筑师在设计前期通过对设计项目的建筑性质、使用功能、所处环境及设计要求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判断、总结 和提炼逐步明晰而确定的。确立了设计理念,创意就有了思想,构思就有了依据,设计就有了目标。因而设计理念对于建筑设计十分重要和关键。 建筑设计理念反映建筑师对于影响建筑因素的关注重点。在建筑创作中,对环境、功能、艺术和技术等因素的强调便形成几类建筑创作理念,即注重环境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注重功能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注重艺术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及注重技术因素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样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也存在这几类建筑创作理念。 1 注重环境因素的设计理念 博物馆同其它建筑一样存在于建造环境中,建筑设计是在客观存在的环境中进行的,设计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的过程,环境对于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环境的范围大到建筑所在的地域、城市,小到建筑周边、建筑基地之内。建筑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不同的博物馆、不同的建造环境,建筑与环境的紧密程度不同,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特定的博物馆或特定的环境,注重博物馆的环境因素,重点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 唐望松 获奖项目:①1998年迈向二十一世纪全省住宅设计方案竞赛获安徽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建设部表扬奖;②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东区学生食堂获江苏省优秀勘察设计表扬奖;③2003年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实验楼获江苏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④2007年南京林业大学第六教学楼获江苏省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⑤2008年安徽师范大学新校区一期院系教学楼获安徽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 230009 tangwangsong@https://www.360docs.net/doc/129068056.html, 2009 04 07 Tang Wangsong Mao Zhenhai Hua Jingke 建筑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有关文化·医疗·公共建筑设计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