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与反思

思想指导行动。

新课程需要新思想。

新思想才能产生新行为。

一、十一年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什么?

从2001年6月7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一年。十余年的新课程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有位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

(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树立终身学习观;

(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哪里?

(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

(5)改革课堂教学;

(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

(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2、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新课程改革的经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钟启泉先生认为:“我国课程创新本着‘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卓有成效地介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并从实践层面不断汲取鲜活的经验”。“短短三年来,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概念正在我国得到重建。比如说,我国教育界的‘课程’概念已经从‘课程即计划’的静态课程观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一线教师的认识明显地经历了四个关键词的演进过程:‘预设→生成→预设和生成→预设为了生成’。显然,这种课程概念的进步已经远远超越了灌输‘现成知识’的‘预设论’

新课程改革的教训:

程少堂先生作为中学教学一线教师,基于亲身体验,“试图用辩证的眼光,对小学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训概括为:

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

具体表现为“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零零碎碎的、毫无启发性和智力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满堂动”: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所提倡的“活动”形式主义化,于是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还美其名曰“动中学”、“做中学”。“满堂放”就是满堂放课件,出现了让人担忧的现象:一是装点“门面”的多媒体教学;二是“翻版式”的多媒体教学;三是多媒体用得过多过滥。“满堂夸”即满堂表扬。有的校长和教师理解成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于是有的教学过程充斥着对学生的廉价夸奖,无论学生的表现值不值得表扬。

“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虚假地自主”:主要表现在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在有的课堂上,教师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选择,使课堂活动沦落成一种“自流活动”。“虚假地合作”: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及教学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及价值,都要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中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讨论中的“三陪”———陪听、陪说、陪造气氛。“虚假地探究”:其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将探究“泛化”,就是无论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一番,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二是把探究神化,即把中小学生的探究活动无限拔高,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丧失。“虚假地渗透”:有一些教师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情景,孤立地、生硬地、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尽管有些教师这样做得还很卖力,但效果却既空洞又无力。

3、十年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调查分析

(1)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改的态度与认识情况

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形条件。调查结果表明:20.11%的校领导对语文课改工作十分重视,40.23%的比较重视,32.18%有时重视有时不重视,7.47%从不重视。13.10%的语文教师愿意选择新课程教学,60.71%的语文教师不愿意选择新课程教学,26.19%的语文教师表示无所谓。可见,大多数校领导对语文课改都比较重视,但一线语文教师——新课程实施的实际工作者反映出的态度却并不那么积极,甚至有少数教师表现出极其消极的态度。

顺利进行课改首要的就是准确把握课改理念。新课改与以往改革的不同点在于观念更新先行,因而教师培训首先进行的是新课改通识培训和语文课程标准培训。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此次新课改的理念,因此,对于课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掌握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语文课程标准,35.63%的教师表示认真看过多遍并能够深刻理解,26.44%的教师仔细看过一两遍基本深刻领会,31.03%的教师大致看过可以基本理解但不能深刻领会,6.9%的教师表示只是稍有了解。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教师对语文课改理念和精神都能达到基本理解,完全不理解的只是极少数。

(2)语文教师学生观的转变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生命,学生即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最看重的是:93.00%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占2.72%,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占79.84%,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占74.90%,重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占60.91%,而重视学生特长的有效培养的占58.85%。可见,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已经做到从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状况。

(3)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课堂上会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改变了以往苦口婆心讲授或简单化的问问答答的教学。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推进,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只注重教学内容,更能关注到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与情感体验;教学手段也变得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

4、问题与思考

(1)新理念把握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理念、新方法己经普遍为广大教师所熟悉,并在教学行为上反映出来。但其中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即对新理念的浅解甚至误解,如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为问答式教学、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无内容、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课改的顺利进行。辩证看待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前提。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人们讲不破不立,课改如果走向另一极端,则破了也未必能立。课改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育的优势应该继承。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谨防矫枉过正与墨守陈规的做法。如课标反复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对文本可以任意

法成为交际的工具。

二、从西方“拿来”的建构主义该怎么用?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及其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

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可以说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理论基础。

在十年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在各种讲座中频繁出现,但其真正被一线教师所理解的普及程度却低的可怜——多数人只闻其名,不知所谓。更不用说深入理解实践它了。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何谓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理论(原有知识)来建构科学知识,建构主义强调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主观的、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不存在普遍、永恒的知识,任何知识都具有个体性、社会性、情境性和相对性(主观性)。显然,这种知识观是对传统的基于客观主义的理科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巨大挑战。根据建构主义知识观,科学教育中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应由他们自己来主动建构,以自身的经验为背景,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完成对知识的建构。钟启泉先生提出:“知识不是游历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知识是由认识主体与外在世界进行社会互动,即个体与社会文化价值互动的结果。特别是就‘学校知识’的建构(知识习得)而言,乃是课堂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历程与结果。教师的知识无法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彰显出强烈的建构主义课程改革取向

2、建构主义的实践意义

在运用建构主义指导新课程改革实践时,既要考虑共同性,又要考虑特殊性

对于第一种关系的处理,应考虑不同历史时期教育领域存在不同的主要矛盾。就我国当前的历史阶段而言,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或根本问题是:多年来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种状况与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不创新,国家就不能发展,甚至无法生存。

不足之处是,美国历来不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们的观念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二者似乎是矛盾的——主张后者就必须抛弃前者。对教师主导作用忽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削弱。加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如上所述,以乔纳森为代表的、鼓吹以主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极端建构主义在

学生为中心,这就使原来“重学轻教”倾向更加强化,并走向极端。其后果就是上面提到的——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实现的条件下,美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点是由美国高层教育主管确认的)。令人欣慰的是,美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清醒过来,甚至有人提出要向中国基础教育学习:学习中国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弥补美国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我以为这是颇有见地的——是能够根据美国的文化背景即美国的国情来选择运用教育改革指导理论的明智之举。

反观我们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我们的教育思想历来倾向以教师为中心,“为人师表”,“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既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良好师德,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这种教育思想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总之,这种教育思想,对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对于全面打好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正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致命弱点,也是症结所在。如上所述,第二种关系的处理是既要考虑共性,又要考虑个性(特殊性)。和其它国家(包括美国)相比,这里的共性,即通过教育深化改革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是要使教育系统能够有效地培养出大批(而非个别)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从这个共性考虑,运用建构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指导,无疑是正确的);特殊性则涉及国情(特别是文化背景差异),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文化背景差异正是教育思想有较大的不同:美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而中国长期以来倾向或主张“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只强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这一面,而忽视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另一面,其严重后果已如上述。换句话说,由于国情不同,美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不应过多强调建构主义(相反应多强调一些传统教育理论);而中国则相反,针对我国的现状,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当提倡建构主义还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注意,我们应该倡导的不是乔纳森鼓吹的那种建立在主观主义认识论和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极端建构主义,而是建立在“主客观统一”认识论和“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型建构主义。

3、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中,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所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和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前一种理论容易被教师所意识到,处于一种没有被完全内化的“显概念”水平,后一种理论不易被教师意识到,但处于一种“隐概念水平”,对教育教学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实践中,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必须避免叶公好龙式的粗略套用或者仅仅是贴标签式的形式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②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

探究式学习和传统授受式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建构方式的不同:授受式学习(他主接受式学习)知识由教师直接提供,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讲授或演示),学生听(或观看),例如课堂上教师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学生听;探究式学习知识由学生自主建构,探究式学习具有多样化的模式。知识可由学生自主地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还可由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中,通过整理分析自主建构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按照问题明学、探究解决、应用迁移、建构升华四大模块组织教学,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整合有机地融入到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形成三个维度即建构主义教学方-探究式学习-信息技术使用,促进了语文课堂有效学习的开展和教学成绩的提升。

建构主义指导下语文学科“三维四模块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图)

图1 “三维四模块探究学习”模式

课例一:支架式探究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优美的说明文,作者用细腻感性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历史渊源,表达了对音乐之都的真挚赞美和无限向往之情。本课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主动超越文本,在自主探究挖掘文本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精心展示,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多元感悟和个性体验,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奇妙多彩的音乐之旅,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发展学生的感悟理解和自主探究能力。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这一元素作为支架,贴近学生的生活层面,通过多媒体手段构建一个有声有色、鲜活生动、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引导学生步入音乐探索之旅,用自己的耳朵、眼睛和心灵探寻和感受维也纳的音乐魅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师生都没有去过维也纳,所以也没有对这个城市的直观印象。因此教学前带领学生去图书室、上网查找有关维也纳资料、通过专题学习网站拓展知识,使学生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和感官储备;另外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出示字幕、图片、视频等直观形象的展示,配合背景音乐的播放,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教法和学法是密不可分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音乐为支架引导学生探究感悟音乐之都的魅力,主动地和文本对话,感情朗读,采用多种方式反复品读,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文本内涵、集体气氛融为一体,既体现个性解读,又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完善学生的思维,提高领悟能力和主动参与的创新意识。

课例二:抛锚式探究学习——《低碳生活我能行》探究作文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主要环节: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③自主学习: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④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⑤效果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低碳生活我能行》探究作文设计,是以环保纪录片《“±2℃”》和《2012》作为“锚”,创设全球暖化温室效应导致人类面临毁灭的震撼情境,给学生提供“低碳生活理念”这一关键线索,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结合生活实际,形成自己的低碳生活观点,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人类该怎样保护地球有了深刻的认识,完成了探究式学习(探究式习作)的过程,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低碳生活我能行》探究作文教学过程:

①创设情境:观看环保纪录片《“±2℃”》,片中点出全球暖化、气候剧烈变迁,台湾将会是第一批气候难民,若海平面上升6公尺,像嘉义东港、屏东林边等区域都会沉入海底,这也是地球命运的一个缩影。片名源自日前哥本哈根会议的结论,即是未来人类如果要生存,就必须将气温升高控制在摄氏两度以内。(相关拓展资料《2012》)

②确定问题:首先指导学生谈出观后感,引导他们了解低碳生活概念,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地球?每个人应该怎样从自己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进行低碳生活?

③自主探究学习:带着问题利用网络资源和身边的书刊资源,进行独立探究,了解低碳生活原理和常识,寻找低碳生活小窍门,研究如何减少家庭和自己身边的碳排放,做低碳生活先行者。要求筛选素材后完成《低碳生活我能行》作文初稿。本环节主要有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资源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式学习,搜集材料形成自己看法。

④合作学习,交流修改:初稿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重复雷同材料进行删改。明确低碳理念,进一步理清层次,突出个人写作特点,材料或论述有明显缺陷者和选择搭档合作完成。

⑤效果评价:老师对修改稿进行点评,择优修改并作为范文全班朗读,并推荐参加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爱护地球——低碳生活我能行”全国中小学生征文活动。共有陈卓文等同学的十三篇习作分别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

三、如何深入解读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理解。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1、基本理念

自主学习的首要特征是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兴趣来源于对学习任务的正确把握,“兴趣在思维中,思维在活中”。责任心靠自己逐步养成。主动性还来源于责任感,责任感要靠学生自己养成而不能靠说教。

自主学习的第二个特征是学习的独立性。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能学、相信自己能学好。

2、教学误区

不会组织: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自学和思考;或用满堂问、琐碎的浅层次甚至是带暗示性的问题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例:这篇文章反映主人翁爱心的事例有哪两个?你最喜欢的语段是哪几句?在第几节?为什么喜欢?还有吗?……

放任自流:学生自学时无明确具体的任务、无方法指导,听之任之;自学后无反馈,评价不到位。

3、教学策略

满足学习需求,使学生愿学。教学任务应与学生民主协商,应给学生以一定的选择

重视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学。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需要教师的引领。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示范。

组织有效评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及时反思。

弘扬学生个性,使学生竖立信心,适应环境。鼓励自圆其说;关注弱势群体;激励原创学习。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外显行为特征

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善于探究;自主选择;自由表达;

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兴趣浓厚。

案例:

福建一位中师毕业自学成才的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经验:先花一年的时间,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例题地教学生读,比讲授法还讲授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数学书是可以这样看懂的。第二年,学生就学会了自己看书,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家去听课时,一道例题,全班竟会用 12 种方法进行解答和分析,使学生领略了自主学习的魅力和价值。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有两个最主要的目标,即学业上的目标和合作技能上的目标。

学业目标是指让学生通过小组团队的分工合作,互相依赖、鼓励,共同实现学业上的成功,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愿望,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合作技能目标是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表达沟通和分享能力、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误区

庸俗化:不明确合作的目的,不管有无必要,不管具体内容,仅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或没有自主学习的基础,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活动频繁,浅尝辄止。

自流化:没有具体的任务,也不给每个小组成员落实明确的任务,听之任之,教师不参与,学生放野马,“自主”变成了“自流”。

3、教学策略

明确合作的目标内容上注意必要性、整体性、综合性,要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思维价值。把握合作契机——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在理解的疑惑处、在学生有“发现”时、在发生争论时……

活动前先给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为合作讨论提供基础保证,减少部分学生的依赖性和盲从性。

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采用有效的分组形式、给每个学生明确任务、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保证讨论的时间。

明确教师如何参与(巡视、参与、评价、激励),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和评价活动、指导组织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案例:《狼》

学习材料:蒲松龄《狼》、毕淑敏《母狼的慧》、《中国大百科全书.狼》、自编课文《狼与

1、课前搜集有关狼的成语、谚语(含英语),课堂进行交流。

2、组织辩论:

正方观点——狼应该捕杀

反方观点——狼应该保护

辩论激烈,间或有嘲讽、挖苦、攻击现象。

在最后的总结陈词中双方代表进一步重申了己方的观点。

3、教师作结(略)

(与新课程提倡的合作精神相悖)

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选萃

已经得到实验验证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有七种:

?游戏竞赛法(简称TGT,迪里斯,1980)

?学习成绩分阵法(简称STAD,斯莱文,1980)

?切块拼接法(简称Jig,阿朗逊,1978)

?切块拼接改进法(简称Jig一Ⅱ,斯莱文, 1978)

?小组探索法(简称GI,谢伦,1976)

?共同学习法(简称LT,约翰逊兄弟,1976)

?小组辅助个别学习法(简称TAI ,斯莱文,1984)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1、基本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受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以问题或专题为导向;学生有手脑口并用的高智力活动;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学习结果在活动中生成。

2、教学误区

浅化:问题无探究价值,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无学习兴趣。

虚化: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制造教育“神话”,学生再努力也达不到。如让小学生研究《红楼梦》、初中生去设计住宅、文意没理解进行对比阅读研究等。

异化:组织与当前学习或后续学习联系不大甚至不相干的活动,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或班团队活动。

3、教学策略

(1)把“教本”变为“学本”。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并在自学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以一(几)类知识或一(几)篇课文或一(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

(3)从生活或社会实践中选择内容进行“课题研究”。

例如,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我指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就寓言中出现的人物谈出自己的看法,开展探究阅读讨论:

——“南郭先生不懂装懂,靠骗人过日子真不好。”这是多数孩子的看法,从正面批评了南郭先生。

自知之明。”这是从反面为南郭先生找“闪光点”,学生能“一分为二”,也有一定道理。

——“我不喜欢齐宣王,他只图享受,是个糊涂王。”这也是多数学生的意见。——“我喜欢齐宣王,他很聪明,不允许作假。”王也有好有坏,讲实事求是。——“这里的众乐师都不好,他们知道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是骗人的。但却想当好人,不分是非。”这位学生反对当好人,意向不俗。

——“众乐师都是好人,骗骗齐宣王有什么不对,他们肯定是很同情南郭先生,心想怪可怜的,就让他混口饭吃吧!”不管怎么说,这想法很特别,很善良,也应当得到尊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然,我最后引导他们在“百家争鸣”中悟出本课的主要寓意——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新课程的开放性,发挥“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作用,以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指导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激励每个学生成为一个成功的语文学习者,为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努力!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1、开放、平等的师生观

首先,教师不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本教材教到老”,自我封闭、孤守一隅的执教者,也不能再充当“规定性的教学机器”。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成为先进理念的实验者和呈现者,做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向上的创新学习者:多读多想、揣摩教材、斟酌取舍、精心设计,就是“自主探究”;多看多听、取长补短、研讨商榷、集思广益,就是“合作探究”:总结得失,纵横比较、发现问题、灵感忽现,就是‘‘创新学习”。一个思想先进、底蕴深厚、修养全面、思维灵活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部别开生面、境界万千、妙趣横生的活生生的新教材!

其次,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接受教诲和知识的对象。学生是有其独特生命体验的个体,他们是有思想、有性、有灵气,具有巨大潜能、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不能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而忽视其情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个语文教师,必须以民主、平等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这样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也是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平等的学习活动参与者,只不过双方的知识储备、经验感受、认识水平有差异而已。

2、开放、创新的教学观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因素:“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来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来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来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o”

可以说,语文课程是涵泳万物,别开生面,包罗万象,妙趣横生的,而语文教学更应是平等互动、民主对话的师生共同的学习活动。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时,语文课程必须由“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师生是课程自主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再只是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内容更是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更为我们创新与开发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因此我们的语文新课程必须是也应该是开放且充满创新活力的,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多样化的和充满活力的智力参与、情感投入的活动,“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谰,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所以,我们要用“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封闭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教学应该是在进行必要预设的前提下,着眼于动态生成,因势利导的过程。

(1) 开放的教材

以开放、动态的眼光来看,教材不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或删、或添;一切从教学活动的实际需

求出发。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无限鲜活、充满生机的材料,皆可为我所用,任我取舍,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组课文教学《朋友》,则从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选择了有关友谊的三篇文章,向学生展示了友情的真谛。这三位老师均以开放的思维对课程教材灵活处理,殊途同归;他们或延伸、或拓展、或自组,不同程度的对教材加以自主、创新地处理,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了语文教材的开放性。除了文字之外,音乐、声音、影像、图画及各种实物都可作为学习素材引入语文课堂,经过我们的加工作为语文的教材补充和拓展来使用。当然,对于教材中不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和具体情况的,或地区差异明显的以及因其它原因需要灵活处理的,我们也可略去不学或简化处理。总之,语文教材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面向大干世界的,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要以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自主灵活地对教材加以处理,实现优化重组的最佳使用效果。

(2) 开放的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应再是发号施令,一言必行的“将军”;也不该是自弹自唱,一呼百应的“明星”。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简单的单向灌输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平等的指导者、示范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多向的网络式平等互动、民主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按照教师的完全预设一成不变地进行或表演下来的,而是学生触景生情、各施所长;教师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过程。它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它不可能完美,但应该是开放的,有活力的,面向广阔天地、直指学生心灵的;它应该是富有创意、力求创新、引人入胜的。其次,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应该关注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不同维度的培养目标,而不仅限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巧妙引导,灵活发挥,“师生平等对话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最重要的是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要打破封闭、僵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解放与自由,使语文课堂面向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真正充满开放和创新活力,推动学生各展其能,激发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意识,进入自主学习的自由王国。

(3) 开放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而信息时代的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开放、便捷、生动的崭新教学手段,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电化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不同方式进行,同时颠覆了过去那种枯燥、教条、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最新漫画多媒体作品《孔子说》,采用彩色漫画+动画+游戏的创新思路和现代多媒体手段,精彩生动,创意新颖地呈现了孔子在《论语》里最精华、最精彩的思想,让人乐于接受,深刻领悟其中的微言大义,大胜于刻板的高台教化式的作品。《孔子说》多媒体的生动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特点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足以给我们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深刻的启迪。现化教学手段是开放的、多向的、它把有限的、小小的语文课堂瞬间引向无限广阔、异彩纷呈的世界,课堂因此不再是封闭的、僵化的,而是开放的、生动的。在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也要积极有效的使用,发挥每一种手段的独特效用。老师“上课时的朗读、板书、板画、表演”、“领学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参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运用的是活的多媒体”。一句话,教学手段是开放的、多样的,不拘一格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巧妙地组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语文教学生机勃勃,充满开放和创新的活力。

语文教学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新型学习方式的鲜明特点是动态性、综合性、开放性,兼具独特性和体验性。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理念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学习主体(学生)的独特

感受和体验,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还可以创造新的学习方式。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要开放头脑,开阔视野,组织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尤其是综合性语文学习,并指导学生不断改进丰富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自主的学习者。

(4) 开放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也是无限广阔的。它可以是无形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各种因素,也可以是有形的人、物、场地、媒介、设施和环境。大到茫茫太空、天体宇宙,小至孢子细菌、原子夸克;无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凡可形诸文字、与语文课程相关者,皆是语文课程资源。举个例子来说,央视十二套节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皆可作为课程资源用于语文教学。所以我们不能“身在宝山不识宝”,而要自主探究、善于撷取、巧于剪裁、各尽其材,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服务。

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传统教学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完成了教材的教学内容即完成了教学任务。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内容要植根现实,拓宽背景、开阔视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现实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与“文本”的学习有机渗透,或作为“文本”的延伸,或用以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依据文本而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

教学误区——缺失:教材为中心,把课本当“圣经”。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过程。过正:把课程资源的开发简单等同于引进课外材料。教材为辅、课外为主。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过大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四、语文教学实践该怎样细读“文本”?

(一)细读文本的意义何在?

不能深人钻研教材,是教学无效、低效的关键症结,许多教师的偏差与失误无不与此关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我们解读文本可以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文本解读是发现文本潜在密码和意义的过程。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体‘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包括朗读课文)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妙之处,而且都可以从读中去发现。自己能力有限,所见有限,便和同事讨论,主动求教于方家,或者听听别人的课——这也是‘对话’。”文本解读

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所以,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近,产生共振共鸣,这样才能进行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二) 语文教师该如何细读文本?

解读文本的现状:一是不重视文本解读,认为小学教材很简单,不用费工夫去读,应该把精力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二是不自主解读文本,主要通过间接的方式解读,如阅读教参,看别人对文本的分析;三是没有掌握解读的方法,解读效果不

好;四是文学素养低,没有能力解读。

作为课文的文本,在教师的层面,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细读,还是在一种庸常的阅读水平上原地踏步,进行着低层次的隔靴搔痒式的浅阅读。此种情形下,我们怎能求得教学的创新、教学品质的提升?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解读理念,是一条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努力的实践文本细读。

“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细读文本,拿到教材后只凭借网上资源的复制粘贴,稍加改动后就为我所用;或是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这根丢不掉的拐棍,而没有对文本的静心细读。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性功底——解读教材的能力就会丧失殆尽。所以说细读文本又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特级教师钱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时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由于这些心得都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也早已烂熟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带点激情。”

全国名师王崧舟说:“当我将36字的《长相思》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的时候,当这1493字的文本细读的背后融入了我本人对纳兰的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的生命感觉、价值偏好的种种追寻、反思和考问的时候,我忽然有了一种底气十足、神采飞扬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正是清人唐彪谓之的‘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精神状态吗?”

由于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不同的教师对文本也会有自己独特的和个性化的体验,如《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传统课文,一般来说,教师们把它当作一篇爱国主义教材来教,将其定位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有一位教师却站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文本,将其定位为“呼唤文明,呼唤和平”,其教学设计就具有了时代性,显出了个性色彩。

从阅读教学观点来看,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从文本中建构意义、批判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文本细读经历,了解阅读历程、课内课外的阅读融通、阅读探究的方式,进一步回到教学现场,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协助学生提升阅读素养与思考能力。

1.让教师体验真正的阅读;

2.练习从阅读中建构意义;

3.扩充教师的阅读量及范围;

4.培养教师独立阅读,发展阅读的策略。

(三)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

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是当前课堂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

一种审美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积极引导,尊重文本价值,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1、在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及时引导

2、在学生感悟不到位时及时引导

3、在学生不能发现时及时引导

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

案例一:“我想听花开的声音”

曾听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位老师要他的学生用“想”造个句子,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听花开的声音。”老师听了勃然大怒:“乱弹琴,花开的声音怎么可以听?错了,重说!”

花开也许真有声音,只是我们目前限于条件还听不到;花开也许确实没有声音,想听声音便是一种幻想和追求。而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前面那位老师的粗暴指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二:与其相反的,一位老师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我们不禁为这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五、还想说的几点

(一)实践: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

以往,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了语文课程的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强调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二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是突出整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尤其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如何学好语文,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

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此次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活动是复杂的师生双方的活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教后提笔书写‘冷’与‘暖’,不仅别有一番风味,更是为了孜孜以求,积极进取,做不畏劳苦的语文教学规律的探索者。”

(二)现代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语文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唐朝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我国古代较早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和权利比较精确的概括,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那么现代语文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呢?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现代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现代语文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语文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语文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现有不少语文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语文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语文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语文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语文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语文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经10年多了。我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标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笔者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树立教学新理念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明确改革的方向。当前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教学新理念。 (一)温习新课标。 国家教育部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取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准绳,它的颁布使学科教学的许多问题明确起来了。例如,1、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观念。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4、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对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6、提出了新的教学评价理念。总之,这次的课程标准不仅指明了语文教学和改革的方向,还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育理论,在学习中亲近新课标,把握它的精要。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 (二)牢固树立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归根到底是由教育理念决定的。学习语文新课标,关键是要把握其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课程资源”这是语文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它回答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只有正确把握这些基本理念的内涵,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因此,各校必须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人手一册,定时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促进理念向行为转化。 二、把握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教学改革与教材改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还必须认真学习“新教材”(这里是指人教版实验教材),把握新教材特点,探索新教法。 (一)把握教材新特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修订的新教材,它全面、准确地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努力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改变教学方式,使教材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教材内容的修订方面,主要有:(1)大量更新课文。增加了课文的篇数、丰富了课文内容、坚持文质兼美的原则、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2)重点训练项目作了适当调整;(3)课后的思考练习作了较大修改。减少了题量、思考练习,突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4)作文练习作了较大修改。一方面是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既有写实作文,又有想象作文,还安排了一些常见应用文的练习;一方面是在训练要求上尽量为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学生观 1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由试点实验阶段走向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向我们学生、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 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地、有效地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当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来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作机器,而不是看作为一个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学生,看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二、把学生当作朋友。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世界观,要对学生平等和信任。 三、把学生当做老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经是日新月异。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现在的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现代科技等方面)已超过了部分教师,由于目前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师所执教的本学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教师却还毫不知晓。 四、把学生当做同学。 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生固然需要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但教师也同样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与指导。 第五,把学生当作儿童。 作为儿童的学生应该有自 己的童心,有作为儿童的特有 的性格和爱好。作为教师就应 该将学生看作儿童,对于儿童 的要求应该符合儿童的身心特 点。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 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 应该不断更新观念,用正确的 态度对待学生,从而和学生在 新课程下一起成长和进步。 2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角色观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 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 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 者”。然而多年以来,受旧的教 学模式的桎梏,学生的角色并 没有明显得到改变,结合新课 标的理念,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由回答者到质疑者的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学像是一个小型 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 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 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现在的学生再也不会容忍在课 堂中担任这样的角色,因为他 们有思想,有个人的主见,也 更乐意向别人表达个人的见 解,如果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 来压制学生,得出的结论显而 易见。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的把学习的权力交给 学生。如教学《能被2、5整除 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当新课 结束后,余下时间我把本班学 生分成八个组,每两个组为一 小组,两组学生围绕新授内容 展开讨论,一组为正方,一组 为反方,这时的教师不再以权 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指导 者的身份加入到大讨论中去, 把学生真正推到讨论的最前 沿,只有当学生遇到确实难以 解决的问题时,才予以指导。 这时候只见两方队员都在忙碌 着,一方成员在积极准备问题, 另一方则忙着应“战”,学生甲: “你们知道能被2整除的最大 数吗?”学生乙:“因为自然数 是无限多,所以能被2整除的 数是不可能找到的”。教室中不 时传来同学们的争论声,课堂 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课堂检测 来看,学生们都较好地掌握了 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 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在交流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 发展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艰辛探索,去体验 成功的愉悦,同时,能够提出 问题本身就是进步。因为发现 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要重要, 当然,要想解决问题单靠一个 人的力量是很做到的,只有依 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所以, 采用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 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充 满了生机。 二、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学生的生活经验固然的限,但 并不防碍他们的独特的情感体 验和内心追求。因而,教师在 授课时,应考虑学生独特的心 理特点。新课标中指出:“数学 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 展,要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 的活动”。以往的课堂教学设 计,是教师凭个人对教学内容 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而忽略了 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 课根本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 一状况,在教学《百分数的意 义》一课时,我从班级中随机 抽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参与到 教学设计中,以便了解学生们 对本节课的看法。不试不知道, 学生们提出的见解让我大吃一 惊,学生甲:“老师,我们早就 认识百分数了,所以我认为在 开始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 取一些例子,这样同学们学习 就有兴趣了”,学生乙:“老师, 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分成 若干个小问题,这样大家就可 以讨论了,我们喜欢讨论这种 形式”,学生丙:“老师,我们 可以把知识融入到游戏、故事 中”……综合以上意见,我对 本节课的教案进行了设计,结 果那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 做,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 学之中,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全 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 基础,从而设计出符合儿童心 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 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 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我 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可见,在学习活动中 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 参与者这个角色是显得多么重 要。 三、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 考试是一促评估手段。有时, 为了达到我们自认为“理想” 的评估效果,便会绞尽脑汁, 不遗余力地设计出一些超出学 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的各类 高难偏的题型。从而导致学生 对考试却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我想这种考试所产生的负面作 用有以下几点: 1、学生担心考的不好,会被父 母、老师批评。 2、学生对考试不感兴趣,因为 内容呈现的形式总是老一套。 那么能不能减轻一下学生的心 理压力,降低对考试的畏惧感 呢?我认为让学生参与到编题 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 学习完《圆柱圆锥球》这一单 元后,我在班级宣布:本单元 考试将进行改革,考试题目由 大家提供;老师从中选出比较 好的题目编成考卷,同时对那 些入选的题目的作者给予奖 励。自从通告之后,我发现同 学们都在认真准备,以便自己 出的题目能被老师选中,事实 上,学生们在准备题目的时候, 不仅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学习的性 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被动 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 学生甲:“王爷爷买来一些沙 子,把它堆放在一个墙角,已 知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5 米,高8米,求这堆沙的体 积?”,学生乙:“唐老鸭对米 老鼠说‘如果把一根长4米的 圆柱体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 加12平方米,那么这根木原来 体积是()立方米,请同学们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一)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一)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一)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实施新教学、新评价和进行课程开发,这构成了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即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是其职业生涯中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的更新。新课程改革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三年多来,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参与改革的专家学者,不断呼吁教师观念和行为要有切实的转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从教室中的权威变为平等的合作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最终,要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实施受到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把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全部砝码压在教师身上无疑是不公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统筹考虑改革的要素和条件,但就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运行状况而言,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巨大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成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那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应对哪些挑战?从当前改革的迫切性和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分析,新课程对教师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和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的更新,已经越来越构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瓶颈,社会和学校对评价的关注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不断升温。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一、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变化我们应该注意到,新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学生发展,从重认知发展到重情感养成,从重学习结果到重学习过程,从树立自己的教师权威到习惯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重统一规格到重差异教育,从重知识文化的继承到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给教师过去习惯的教学思维带来了明显的冲击。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看似可以用简单的话语去诠释,但要真正落实,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转变和适应过程。(一)教学过程的观念转变教师首先需要转变的,是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看法。教育学对教学过程的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将教学过程视为特殊的认识过程或书本知识向学生认知结构的转化过程,教师主要通过传授学生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养成必要的道德情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新课程改革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把教学看成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进而为教学过程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教学过程是一种“唤醒”,是学生和教师潜能、智慧和情感的唤醒;教学过程是一种体验,是师生从感知和经验升华为对价值的叩问;教学过程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书本、教师和学生视野的交汇融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自我理解过程,而不光是对教师和书本的理解过程。(二)理解新的教学关系对教学过程的新的理解带来了新的教学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任何一方都不是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和学生最终应该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同情、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新的教学关系的建立受到文化传统和制度的制约。确实,在当前仍是50人左右或以上人数的大班额教学背景之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新课程所要求的平等关系,还存在制度性的困难;在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认识的偏差,学生的课堂中的“活”学,还常常被教师视为对教学秩序的挑战而被制止或扼杀。说到底,很难期望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已经处于权威地位的教师一方,在课堂空间和人数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创新》 第一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引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第一节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和协调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视其本身为重要的目的,而非作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手段。 2、谋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价格统整的人。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

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第二节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其次,新课程还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设置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第三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2、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构建发展式的评价模式 第四节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新课程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划要求,我省将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精神和《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实施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全体教职工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并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探索高中新课程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三)探索新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校本培训机制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好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掌握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本特点,掌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必修、选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等。同时推进校本培训,实施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从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 (五)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 通过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本校实际的管理体系,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与时俱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三、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1 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创新灵性是宝贵财富。如: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笔者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时,笔者就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

当笔者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笔者不禁为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2 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是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3 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桌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

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教学实效。 范的课程体系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不管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要变唯美追求为实效追求,变追求观赏性为追求有效性。所谓务本求实——真实、朴实、扎实。扎实有效是教学最基本、最本真的美。除此,一切都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教学的美。 一、教学结构:变语文学习为语文实践。 众所周知,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背。古人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而今人不能就是读书不够,语文实践不足。因此,一学期只教一本书,做一两本练习册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所以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学生的读书引导,战术上大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把学生引向“多读多写多背”的正确道路上来。 2008年5月的《小学语文教师》卷首语,年近七旬的于永正老师回首一生,感喟深长地说:“童年最大的遗憾是古诗文背得太少。如果我小时候能打下较深厚的古典文学底子,那该多好哇!不能再让我的学生有这样的遗憾,于是我便不遗余力地教他们背诵读古诗文,为他们打好人生的底色。”教学

结构应当以“读书”指导为主线,打通课内外界限,用语文教材的“教”为学生最终的自主大量的读书阅读实践服务:让学生在课本的学习中真正学得方法,习得能力,培养读书的兴趣与喜爱语文的情感,为学生终生的大量读书打下基础,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语文的阅读实践天地。 语文本身不简单,但我们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简单。年轻的教育家杨瑞青在连云港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曾经特别提起李亮老师,他说:“20年前,李亮老师是这样教语文的:每天早晨只让学生做一件事,大声地读书;每天晚上只让学生做一件事,大声地读书;每天的语文作业只提一个要求,把字写好。”不能说,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至少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读书的姿态是最美的,读书的孩子是最美的。 读书不仅有经世之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需要,是一种对人的高尚情操、道德规范的熏陶与铸造。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往台上一站,他就是语文,说话的语气、神气,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语文对学生的吸引。方法上,可以重组教材,可以重构教学,可以简化头绪,可以简化教学,可以链结教材,可以系统安排…… 二、教学内容: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教课文不等于教语文,课文是独立的一篇文章,它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特个性价值需要我们教学赋予与重视,但从宏观的语文教学来看,它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与载体,是为学生学习语文实践服务的。学课文不是目的,只是过程,学语文才是目的。 近年有人提出尖锐批评:今天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用了16年

2016年新课程理念考试题

新课程理念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3.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4.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5.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6.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2.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6.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7.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8.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C ) A.现代教育 B.减负 C.素质教育 D.科技教育 9.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B) A.开设活动课程 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 C.边缘学科的开设 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D )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陶然亭小学杨立玲 老师们,大家好,这学期我很荣幸地来到礼贤进行支教,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我将尽我最大努力把我在陶小教学中的所见、所闻向老师们进行汇报,由于是第一次单独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发言,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希望老师们能用掌声再鼓励我一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教师要走进新课程 在这一点中,我讲的理念性的东西比较多。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对第三点稍作解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和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和,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

等中的首席”。 (二)、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课堂实例给我们的启发(主要结合语文教学来谈) (一)、启发一:树立人文思想,人本位思想;树立生命意识,善待和关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生成的文化。 例:《聪明的华佗》华佗看到两只羊打架,顶牛,于是想办法解决,他找来青草,两只手各拿一把,于是化解了这场争斗。老师问学生:“华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华佗十分聪明。”老

K5新课程理念试题

一、新课程概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观,力图根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概念的重建。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且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如何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 1.新课程的"新"不在于教学设备的求新 2.新课程的"新"不表现为教学环节的多样化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给学生绝对的自由 4.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对教师指导作用的限制 经典真题回顾 一、单项选择题。

新课程标准学习方案

塘坝乡中心完小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组新课程标准学习方案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实施课题引领下的新一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彻底解决当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用新的课程标准统领教师的教学行为,用新的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根据小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我国目前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并在继承我国以往各科课程改革成绩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力求从各科教学的目的、目标、观念、内容、实施、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较大的改革,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旨在通过这一手段提高广大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知水平,熟练地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设置的目标、内容、阶段、建议等等。从而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变自己的教育角色,也为我校其他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存在问题: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到位:课程标准作为规范教师行为的基本文件,体现了国家对课程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定,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评估教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监督

教学的依据。但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还存在老思想、老套路的教学现象。表现在撰写教学计划空洞,不具规范性,计划中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内容设计;教师备课教案没有体现出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阶段目标训练内容设置;教师没有把课程标准与新教材融会贯通,课程标准没有内化为教师的执教理念。从而制约了新课改的实施。 3.采取措施与具体研究步骤: 强化新课标学习,以学习过关的方式引领教师把课程标准内容内化,从根本上求得理论支持。课题小组成员,集体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某些方面的研究。以后,课题小组成员独自进行各自的研究,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课题研究报告,向全校广大教师进行推广。 4.预期成果:新思想碰撞老观念,做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拥有者。 学科教师能熟练掌握所教学科学段目标,在教学计划中能按版块设计教学活动,做到定量标准分解落实,定性标准训练落实,能力标准实践中落实,课标建议灵活采用。 所有子课题的研究,最终将以论文形式或是结题报告的形式形成结论。并在全校进行交流借鉴,好的成果将进行广泛的推广,不太成熟的成果或是有待改进的成果,在下一轮的校本研修或是其他的继续教育模式中,进行更趋于完美的改进。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新课程的新理论与新理念 (一)指导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 1.终生教育思想。终生教育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考虑启蒙教育阶段的特点,考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任务,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必求多,基础教育阶段只能做基础教育的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为人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是学会学习。 2.学习化社会思想。学习化社会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加强学科的整合,提倡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开发、建设、利用校园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 3.大众教育的思想。大众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内容难度应予以控制,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课程标准应该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课程应具有弹性,关注人的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课程。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4.主体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怎样尊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经验? 5.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让每个人选择到自己学习的入门方法。 6.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课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参与和探求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 7.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这次课改的启示有:教学应该改变灌输与机械训练的方法,应该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知识要点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知识要点 第一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引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 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和协调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视其本身为重要的目的,而非作为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手段。 2、谋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价格统整的人。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第二节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臵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其次,新课程还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设臵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第三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2、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3、构建发展式的评价模式 第四节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第二讲新课程的规划及其课题 引言:新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是新课程规划的背景,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新课程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国际走势;二是新课程在规划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因素,重点讨论新课程是如何处理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传统与创新、统筹规划与分段设计的;三是新课程涉及的基本课题,粗略地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涉及的要素,旨在帮助读者构建有关新课程的全貌式图景。 第一节新课程规划的背景 1、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2、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2)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与课程目标有一定偏离;(3)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4)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理不当。 3、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1)全球化趋势;(2)信息化趋势;个性化趋势。 第二节新课程的规划 1、新课程规划中着重考虑的因素:(1)在国际视野中寻求中国特色;(2)在继承传统中寻求课程创新;(3)在统筹规划中进行分段设计。 2、新课程的决策方式:研究与对话 3、新课程规划的流程。 第三节新课程规划涉及的课题 1、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方案一:小学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机制。

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 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4.抓研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增加活动的频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