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陷阱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的再探讨

发展的陷阱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的再探讨
发展的陷阱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的再探讨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世界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嘎然而止,东亚奇迹转入危机。人们为危机所震撼,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东亚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提出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而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东南亚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探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问题。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在50年代前后,概括起来说,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一般具有三个有利因素:其一,具有发展工业、服务业的较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其二,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三,具有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是这三个关键性的因素在第三世界工业化初期,对推动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第三世界战前的经济形态大多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独立后实行工业化的初期,在外国资本进入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工业和服务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其次,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初期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内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进入工业化生产提供的高额利润率的支持。

第三,在工业化初期,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在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中,以极其低廉的自然资源、原材料换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因此,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客观上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初期发展。

但是,第三世界的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运动也是当代资本国际循环的一部分。资本国际循环既有促进第三世界工业化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随着介入资本国际循环程度的加深,不利的因素逐渐导致

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内部结构看,不能不遗憾地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加入国际分工与资本国际循环后,经过近50年的发展,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社会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内部,农业、农村的衰退,造成工农业发展失调。在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工业化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却无法重复西方的作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主要是内向性的,大多具有剥夺农业和农民的性质,并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当前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衰退主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尚能保持粮食的自给自足,进入80年代后粮食紧缺日益加剧并发展为粮食危机,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90年代以来粮食危机依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范围还有所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9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70个国家的粮食状况趋于恶化。农业、农村的衰退导致国内市场发育缓慢甚至出现萎缩,反过来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工业体系内部出现了“双重化”的结构分化趋势。这一现象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出口导向”是许多拉美国家和部分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70或80年代以来采取的主要发展战略,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却使本国和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内部出现了不均衡的变动。如韩国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

易经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结果产生了国内生产结构双重化的效应,即导致了出口型产业的过度膨胀和内需产业的相对萎缩,为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

以韩国的半导体业为例,80年代末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韩国企业大量投资半导体生产,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助。但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半导体市场转向萧条,韩国庞大的半导体出口业顿时陷入困境。有人估计,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受此影响高达20%,与半导体业相关的金融机构也受到严重牵累。经济过度开放,过度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阻塞了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使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一旦国际市场上风吹草动,发展中国家就难免出现经济波动。

——社会结构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经济的分工体系的,然而“垂直分工”依然是这一分工体系的结构特征。那么,发展中国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呢?说到底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人力和自然资源。这也正是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和看中的。这样的“优势”正好把发展中国家送入国际垂直分工的底部,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发达的发展”。

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化,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年至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另据联合国拉美委员会的统计表明,60年代被视为工业化样板的

拉丁美洲国家,70年代以来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拉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均在发展。70年代初期,拥有社会总收入一半左右的富有阶层占总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占总人口5%的富人就拥有社会总收入的50%;另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从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目前的60%左右。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差距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410雷亚尔,1992年最低工资标准降至70雷亚尔,巴西有11.6%的劳动者的月工资只达到这个标准。

8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为基础的。1985年至1991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四国的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48%,比同期四国的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高3.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扩大了出口,但并没有带来本国技术水平的升级。虽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虽在一定阶段内有所提高,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经济剩余大量向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进而加剧了本国的社会分化,最终损害本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以泰国为例,泰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谓不快,1989年至1995年是泰国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4%,危机前泰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但泰国真正富有的只是占人口20%的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高达55%,而最低收入的20%人口只拥有国民收入的4.6%。

社会分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国内市场和内需产业的需求约束,造成了居民,

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有效需求不足,并进而使剩余资本大量转向金融、房地产投机。社会分化实际上是东南亚地区泡沫经济膨胀的深层原因。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使第三世界工业化有利的外部条件日益减损。在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以极其廉价的原材料及粗加工产品与发达国家交换,自然“经济互补性”很强。但随着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加强、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形成了压力。南北经济关系中互补性相对减弱,竞争性相对加强。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并使第三世界国家深受其害。以至于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今后不再会有新兴工业国家了,由于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变,依靠外向型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已经不能通行。(Broad,1988)

农业衰退、工业结构“双重化”、社会分化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陷阱。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种特殊的发展现象。如果说第三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的话,我们认为:它具体的意味是“发展陷阱”有可能最终断送第三世界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可能的后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外围”地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出现停滞与衰退,势必对于“中心”地带产生反馈,势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外围”对“中心”的反馈

第三世界工业化停滞对于西方和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根据80年代以来可以观察到的情况看,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外围”产生的问题与危机,可能将依以下三个步骤对于“中心”产生影响。

首先,在发生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放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场所、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这一阶段“外围”表现出对于“中心”的经济重要性下降。这一趋势自80年代以来已经较为明显地出现。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一直在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是资本净流入地区。其中当时经济增长迅速的拉丁美洲国家吸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第三世界直接投资的50%。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拉丁美洲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经济发展处于停滞、衰退状态,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迅速减少,并出现了资本回流现象。1984~1988年发达国家对拉丁美洲国家的

直接投资减少了50%。发展中国家占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比重中的份额,从6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10%。(陈雨露,1997)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资本流向东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加,但1997年东南亚爆发危机以来又大幅度减少。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左右,目前下降到20%左右。

其次,第三世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场所和产品市场的作用下降,加剧了西方的资本和产品的过剩,对于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泡沫化”起了促进作用。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实际经济物品的生产,而相形之下西方经济日益“泡沫化”,即在经济总量在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实质性物质生产活动却在日益下降。

以美国为例,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实物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以1967年的按人口平均的产出量为基数,1990年同1967年相比,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货物的产出量,化肥下降了21%,建筑机械下降了46%,油田机械下降了67%,工业建筑下降了63%,海洋运输船只下降了5%;按人口平均的生活资料的消费量,纺织品下降了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了70%,轿车的生产量下降了43%,住宅建设下降了13%,学校建筑下降了50%,医院建筑下降了17%;按人口平均的中间产品的产出量,水泥下降了73%,粗钢下降了43%,硫璜下降了89%,铜下降了95%,镍下降了98%,铝土矿下降了98.5%。(Larouche,1995)

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逆差。据美国统计摘要提供的资料,构成美国外贸巨额逆差的主要是矿物燃料和制成品的入超。其中矿物燃料的入超是美国外贸逆差中最大的一组产品,主要包括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等。90年代初这三项产品中的贸易入超均在450亿美元以上,1990年竟高达578亿美元。其次是制成品贸易的巨额入超,主要是运输工具及零部件、轻工类产品、电器类产品等等。上述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毕竟也反映了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实物生产下降的事实。

然而,与实物经济下降趋势形成鲜明对照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虚拟资本的急速扩张。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生产、贸易与金融的关系总的表现是国际贸易增长大大快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国际贸易增长。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平均以每年23%的惊人速度增长。这实际上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实物生产增长迟缓,造成了严重的资本过剩。1997年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过剩和回流现象更加突出,过剩资本大量涌入国际金融市场,进而造成了西方资本货币市场的虚假繁荣。1998年美国证券工业协会发布的有关外国经济活动的报告显示:1998年流入美国证券市场的净资本达1920亿美元。(BusinessDaily,1998)最后,“泡沫经济”酝酿金融风险,引发范围广泛的经济危机。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日益脱节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金融扩张虽然对西方经济具有短期的有利效应。但是,金融扩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缓解矛盾的同时又意味着矛盾的进一步的积累与扩张。没有实物经济支撑的“透支经济”迟早会发生信用危机。金融危机又将最终反馈

到实物经济领域,造成实物经济的衰退。

2、金融危机对实物经济的反作用

从目前可以观察得到的情况看:在金融高度扩张,金融投机增强,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日益脱离,票面资产与其货币基础日益脱节的条件下,金融企业的破产、倒闭,乃至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和连带性等方面的特点。

——由于金融杠杆的作用,能使一定数量的票面资产成为涉及许多倍的票面资产的衍生合同的基础,一旦发生投资(机)失误,包括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就会因数倍于其总资产的损失而突然倒闭,如近年来著名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和美国奥兰治县政府破产案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金融交易方式、规则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世界范围内金融资产流动的规模巨大、速度极快,某些重大投机行为会导致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金融危机的突然发生,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些都是导致金融危机突发性的原因。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国家间、地区间金融联系的不断增强,加之金融衍生工具的数量、规模及其复杂性以一种以往无法想象的方式迅速发展,在包括衍生合同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上出现某些错位或脱节,往往就会引发大范围的连锁反应。如美国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大型避险基金公司)突然出现严

重亏损,从1998年6月起在3个月内资产总值剧减90%,濒临破产。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主要是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及俄罗斯政府推迟尝付外债引起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很快又在欧洲引起了的连锁反应,欧洲最大的银行之一瑞士联合银行因购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15%的股权也出现了严重亏损,该行董事长不得不引咎辞职。这个事例典型地表现了当代金融危机发展过程中的连带性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发生的上述新变化将影响到当代经济危机的模式,使其发生变化。虽然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由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积累和演化而来,但由于金融扩张又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产业危机,使产业结构性矛盾在金融扩张中得到虚假的解决。因而在金融扩张的条件下,金融状况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整体状况。只要货币市场运行正常,金融泡沫不断扩大,一般来说产业危机就不易发生,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金融动荡,货币经济的紊乱就会严重地影响实物经济,进而波及经济全局。这种金融、货币危机对于实物经济的反作用和负面影响,也已经被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迅速发展全面的经济危机的事实所证明。

从初步的情况看,金融危机对于实物经济造成损害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公众消费预期,有效需求约束进一步加强。在金融扩张的时代,公众广泛参与各种金融及投资活动,甚至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现象。因此,大量的私

人资产是以股票形式存在的,如美国个人净财富的38%是以股票的形式掌握在个人手里的。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股票大幅缩水,势必引起公众普遍的资产损失,进而打击公众的消费预期。

第二,企业筹资、融资活动减慢,扩大再生产受阻。金融危机一旦发生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必然遇到困难。英国在1987年发生的严重的股市风潮后的一年里,通过发行新债券筹集到的款项比上一年减少25%。70年代经济危机时,英国企业的并购价值在三年中连续从13亿英镑递减至2.91亿英镑。

第三,企业利润率下降。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企业的自有资金的实际使用费用一般会上升,银行规避风险致使企业要缴付较高的贷款利息。

第四,政府的财政税收受到影响。一方面是政府出售国有企业的计划遇到困难,如俄罗斯在数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不得不修改原来奉为基本国策的大规模私有化计划。另一方面,投资与金融活动的减少又使政府有关的税收相应减少。

目前已经发生和正在发展金融危机,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新形式的经济危机。它初步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金融扩张不断加剧的条件下,金融危机的出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突发性和连带性特点,某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极易波及相关国家的货币、金融市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在国家和地区间的传染、蔓延,

并迅速达到某一国家乃至国际组织、国家联盟都无法控制的地步。

1997年首先发生于东南亚进而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是一场最具有全球化色彩的危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场危机是历史上首次率先发生于“外围”地带,进而波及“中心”地区的经济危机。自殖民时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总是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带——西欧、北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首先发生,然后再波及到殖民地或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数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直沿袭着这一模式。而这个沿袭已久的模式已被这场新的危机所打破。1997年和1998年,西方7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和德国相继发生经济衰退,以及在全球徘徊的金融风潮似乎在证明: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在“外围”的阻滞将破坏资本的整体国际循环的可能性。

西方资本集团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意识到了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危机,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国际知名的金融资本家乔治·索罗斯指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很可能过不了目前的这一关。边缘国家的经济还没有起色,不经过一番痛苦很难改观。”“在整个亚洲,反美、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外的情绪已经在酝酿,连日本都包括在内。”“直到最近,边缘所发生的问题是有利于中心的。但亚洲危机的正面效应已经开始消退,负面开始出现。……一旦股价反转,财富效应就会把市场的退却转变成经济的退却。这将进一步造成对进口货品的抗拒,并因而再进一步造成边缘国家的怨怼。”“除非我们认清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是有缺陷的,并且及时行动来匡正这些缺陷,否则一定

会为其缺陷付出代价,不是这次,就是下次。我现在就可以说出危机的最后阶段,它一定就是政治危机。本土性的政治运动将发生于各国境内,这些运动将设法驱逐跨国公司,并收回‘国家’的财富。有些类似义和团造反的运动也许会成功,这些成功会动摇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产生自动的下坠过程。这种情形这一次不发生,就是下一次。”(1998)

3、后殖民主义初露端倪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停滞还将产生政治的后果。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一个世界体系。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之后,对于西方来说,世界按照两个维度,分为四个方面: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在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后,传统的“东方”已不复存在。因此,面对新世纪,世界对于西方来说,主要是南方与北方,或者说世界更明确地分为:“中心”与“外围”,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的中心地带和以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地带,“中心”与“外围”构成了未来世界的基本格局。

这种格局的界限,在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在韩国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新成员国沦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济国之后,变得更加清晰了。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资本国际循环的链条逐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了。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对于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

益。

但是,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跌入“发展的陷阱”的现实,对于西方来说也构成了严峻的,甚至是致命的挑战。因为,“发展的陷阱”虽然出现在第三世界,但同样意味着资本国际循环的阻滞甚至中断。当代资本主义的“生命线”就在于维系资本国际循环的畅通。为此,西方在“冷战”结束后,将战略的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并提出了新的战略蓝图——“国际新秩序”。现在西方的“国际新秩序”的两个战略要点已经清晰可辨——垫高与削平。

垫高,是对于在工业化过程中落入发展陷阱,甚至发生社会动乱的国家实行扶助,以防止资本的国际循环在这些薄弱环节上发生断裂,继续将这些国家的资源和市场纳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由西方国家直接出面或由西方国家策动的在非洲、亚洲地区的冲突热点,实施维持和平和经济重建,就是垫高的实例。

削平,即对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有望“晋升”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实施遏制。采用经济控制、制裁,甚至政治干预、军事打击等手段,迫使其继续充当资本国际循环中的积累对象。近年来西方国家动辄实施经济制裁,利用人权外交频频敲打第三世界国家,国际资本集团对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实施金融袭击,其目的都在于消平或削弱竞争对手。

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及其控制下的国际经济组织利用拉丁美洲和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经济危机之机,加紧了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甚至接管其部分经济主权,更加直接地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活动;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西方国家及其军事组织更加公开和直接地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内部事物,甚至进行旨在推翻第三世界国家政权的大规模军事侵略。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对南斯拉夫的武装侵略。这些事实与动向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导致全球分裂化的形势下,战后西方国家采取的以经济参与和经济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新殖民主义战略、策略日显疲态,难以维持危机四伏的世界经济秩序,难以满足西方不断增长的要求。因此,西方的行动已经表现出更加直接地干涉和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治事务的倾向。西方战略新调整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向旧殖民主义的复归。在新的世纪里,第三世界面临着被再殖民化的威胁。

参考文献: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6》

(美)罗宾·布罗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不会再有了》,载《外交》季刊,1988秋季号。

陈雨露:《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美)林登·拉鲁什:《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的巨大危险》,载《政治经济述评》,1995年7月28日。

美国证券工业协会:《外国经济活动报告》,载(美)《商业日报》1998年11月25日。

(美)乔治·索罗斯:《全球资本主义危机与中国》,载《战略与管理》38–39页,1999年第1期。转载自《中国与世界》二○○○年一月号

我国经济安全面临六大挑战

我国经济安全面临六大挑战 挑战之一 对以美国主导的发达市场体系形成不对称依赖关系,导致我国国民储蓄不断流失,我国国民财富积累能力被削弱。 我国经济已经被美国一步一步引入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分工体系,并以比世界其他经济体更深的程度陷入世界美元循环体系。这种态势将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形成潜在威胁。 从历史研究中我们发现,美国对其设定的打击目标国的基本战略之一,就是以开放美国的低端进口市场为陷阱,一步一步引诱被打击国经济逐步形成对美国市场的不对称依赖关系,从而使美国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这里还要提及我国的美元外汇储备。研究美国历史就会明白,美国从立国以来就从未偿还过任何一笔对外国的国家债务,而且美国人也从不隐瞒这一点。其中典型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就是公开单方面撕毁了对外国政府的黄金负债。目前,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仍在快速增长,这种深陷美元财富循环体系陷阱的局面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及长远健康发展。 美元资产不断贬值的本质是将使我国国民财富不断流向美国。不仅如此,这笔巨额美元资产的整体安全性令人担忧。 有观点认为,中国可以用这笔外汇储备作经济斗争的武器,以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威胁美国。应当明白,如果中国对这笔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作日常性买卖操作时,国际金融体系是可以容许的。但如果以此作为斗争工具,则绝不会被美国为霸权的国际金融市场所接受。那时候中国的巨额卖单恐怕根本无人接手,市场流动性会立即消失。 挑战之二 对以美国为霸主的市场体系的不对称依赖关系加速了我国资源耗竭及自然资源的对外流失,我国自然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已开始超出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定位于出口加工为主的“世界组装车间”加入了国际分工体系,被美欧资本压制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区域。其后果不只是在于获取微薄的利润,而更是在于国际垄断资本正是通过把我国限定在国际分工的最低端环节,我国正迅速消耗中国宝贵的自然资源。 而我国正是在人均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情下,选择占据国际分工体系的最低端的发展模式,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为发达国家经济体承担最污染环境、最消耗资源的代工组装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且将危及经济安全。 按目前的发展方式,我国一方面在大量消耗稀缺的自然资源,一方面又在加剧在重要资源上的对外依赖程度: 我国对一些事关重大国计民生的资源产品已经丧失定价权(如铁矿石、大豆)或基本丧失定价权(如石油、木浆,目前我国木浆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在我国自有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的背景下,我国未来向国际市场寻求自然资源也将面临重大挑战: 挑战之一是世界上“资源民族主义”日趋兴盛,资源的跨国公司垄断程度日趋集中,这将严重削弱资源消费国的资源贸易能力。例如,对我国发展核电核能工业至关重要的铀矿,其82%的储量由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加拿大三国所有。这种关键自然资源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并不由国际贸易规则支配,供给非常不稳定。 挑战之二是世界上“资源占有跨国公司化”日趋发展,主要自然资源已日趋被主要西方大型跨国矿业公司集中占有。 例如世界锡矿的80%,世界铜矿的75%,世界金矿的57%,世界锌矿的57%,分别被行业排名前十位的国际大型矿业公司占有。世界铁矿石的70%被世界三大铁矿石公司占有。我们在与这些大型矿业公司谈判时,很难掌握主动权。 挑战之三

职业教育面临六大难题

职业教育面临六大难题 来源:《市场报》( 发布时间:2006-5-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虽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初、中、高相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仅中等职业学校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500多万人,但我国职业教育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职业学校生源发生变化,招生和在校生数量连年下滑。 近几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扩招和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不强的影响,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明显减少,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招生数、在校生数连续减少,同时生源质量有所降低。中等职教1999年比上一年还少招46万人,在校生数减少13万人;而到2000年比上一年少招数上升到61万人,在校生减少数增至110万人;与1996年比,中等职教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分别下降17.4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 此外,部分高职院校招生比较困难,新生报到率低,有的学校报到率仅70%。 ———行业和企业在举办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有所削弱。 《职业教育法》规定:“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我国中专学校、技工学校主要由行业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举办,但由于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多数行业部门不再具有举办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的职能,这些中职学校有的划转地方,有的改为培训中心或改做他用。而在学校划转和下放的过程中,有的省级财政为减轻负担,实行层层下放,导致教育资源流失。 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实现减员增效、减轻负担,相当一部分所办职业学校停办或减少招生规模。与此同时,非公有经济单位目前还没有举办、管理和分担职业教育的机制。 ———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困难较大。 我国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基础本来相当薄弱,如我国每万人口中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平均在校生,东部地区为115人,西部地区仅为58人;职业学校平均办学规模,东部地区为930人,西部地区为620余人;西部地区职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还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办学条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更大。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不少家庭难以承担子女教育费用,加之农村职校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机会少,农村和西部地区生源对职教的需求明显降低,职业教育招生难、办学难的矛盾更为突出。1996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地区职业高中招生数由29万人下降到21万人,在校生数由67万人下降到55万人。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农业学校的招生数由1996年的15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万人。 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整个职业教育事业新的增长点,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个新增长点的形成面临较大困难。 ———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实施。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

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四大阵痛和六大新机遇

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四大阵痛和六大新机遇 BWCHINESE中文网讯,中国经济好不好,其实就是生产效率提升速度大不大。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会带来深刻的变化,既带来新挑战,也孕育着新机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机遇。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表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4个方面的阵痛:首先,钢铁、水泥、造船电解铝等制造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制造业要“去产能化”; 其次,地方政府负债率较高,金融要“去杠杆化”;再次,房地产调整阵痛;最后是环境的要求,环境要“去污染化”。 经济转型中的四大阵痛决定了我国正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也将迎来更多新机遇,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将面临六大新机遇。 第一是人口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城市群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城市群的规划和建设急剧升温。 据统计,我国现有城市群总数已超过30个,预计未来5

到10年内,我国城市群将涵盖全国815个城市中的606个,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别占到城市总量的82%和92%。如今我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包括“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些都与城市群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 城市群今后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平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更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从这个角度上说,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业的竞争,更是城市群的竞争。 第二是经济服务化。 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我国服务业占比将大幅上升,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经济服务化的新常态将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发展机遇。应努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的新发展、新动态。 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合力,提高民间投资参与的范围和比重,共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与质量。 第三是发展低碳化。 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 一、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其中也包括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 学校设置职业教育应当与地区的发展需求相协调。据调查,当前大部分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并没有对社会人才的需求方面做相关调查研究,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对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当地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这既会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同时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教育与经济不协调发展。 (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学而优则仕和重学轻工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适合于工厂上班,所从事的职业也是苦力劳动,在这种

错误观点的影响下,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技校,但凡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就不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因此,造成很多职业学校招生难,很难招收到优秀的学生,甚至很多老师也不愿意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这就造成了师资力量和生源都不足的现状。社会对成才有片面的认识,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三)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相关院校资金投入不足,政策重视程度不够且不科学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资金投入力度也逐渐增加,但依旧远远不够。投入的资金无法满足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学校教学所需的设备和实习材料所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可以说一直以来国家对技术应用人才的重视还不够,是造成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职业教育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盲目扩招。很多学校为了赢取利润,盲目扩招,对学生的入学要求特别低,甚至不设门槛。教师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数量也很欠缺,执教能力也不理想。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过程中缺乏素质教育等。 二、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对于个体来说,具备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

现代企业营销六大陷阱

现代企业营销六大陷阱. 现代企业营销六大陷阱 当前,我国已处于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的过剩经济时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厂商要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争取到更多顾客,光有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是远远不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渐成现代市场营销的禁忌,因而,绿色营销、质量营销、关系营销等相

继登场。宣传战、价格战、概念战层出不穷。然而透过绚丽的面纱,我们却隐隐感到略嫌年轻的中国厂商或多或少带有某些浮躁情绪,容易陷入某种营销陷阱。 □“市场份额”陷阱 □20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发现,市场份额对盈利起着强有力的作用,市场领先者的回报率比第5位以后的公司高3倍。波士顿顾问公司则更进一步,将这一发现演变成当今著名的“经验曲线”。进而向全球推广。这一观念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人们狂热追求市场份额,甚至超出了对利润的追求。 □一般说来,市场份额越大,销售额越高.就从而有了高投资回报率的能相应形成规模经济, 可能,则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消费者也会选择市场占有率高的商品,认为它们的质量和价格都是无可厚非的,于是,“市场占有率第一”、“产销量全国第一”便成为众多厂商的奋斗目标。但问题在于,市场份额大并不意味着利润份额就大,这一点其实早被中

国人的“薄利多销”揭示得淋漓尽致。市场份额只是反映出有多少客户接受了企业的 产品,只能作为衡量能否持续赢利的尺度,而不能与投资回报率等同。例如在计算机行业中,系统组装厂商(如康柏和联想)占有行业最高销售份额达40%左右,但其利润只占行业份额的最小部分(约4%-5%)。相反,芯片制造商(如英特尔)尽管只占行业销售额的最小比例(约5%)其利润份额却是最大(约36%)。 □片面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张,不考虑利润 率是不明智的,很有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仟村百货当年携叱咤风云之势在全国遍地开花,却因“单纯追求规模,缺乏效益观念”(仟村决策层反思语)的战略 失误导致投资收益失控而折戟商场。现如今,为扩大市场份额而频频登场的价格战已使 不少厂商利润率降至极点甚至“赔本赚吆喝”这使企业研发投入及健康运转 都难以保证,不仅限制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助长了低价竞争、浮夸、虚报等种种不正当竞争泛滥,使过度竞争加剧。百事

(完整版)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中考总复习面临的五大障碍、六大陷阱,家长考生需警惕

中考总复习面临的五大障碍、六大陷阱,家长考生需警惕 本学期即将结束,下学期就是更加紧张的中考总复习,多年经验总结,总复习阶段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遇到很多复习障碍,甚至是陷阱。 中考总复习,一轮基础复习,二轮能力突破,专题突破,模考训练,一轮轮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会更多,如不能及时化解,势必影响最后的中考。所以,今天学林林老师提前跟大家谈谈中考复习可能遇见的五大障碍、六大陷阱,希望对你的复习有助益! 五大障碍 1.“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 相当多的初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也是很多同学说的,遭遇了学习瓶颈。 考生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坚信阳光就在风雨后。走过“高原”,学习效率和成绩还会提高,不要丧失信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多与同学交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自己紧张的心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讨论学习中解决问题,拨云见日,早日走出“高原现象2.“舌尖现象”

初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日常中,不要看着题目简单就不动手,你未必真的会做这道题,而且解题过程的书写在考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充足的题量是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一种保障。通过做题,见的题型多了,脑子里积累的解题方法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分数也就上去了。 3.“克拉克现象” 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一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象”。 俗话说:中考,七分考实力,三分考心态,出现克拉克现象和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因素还是心态问题。 这就需要在日常复习阶段,一要客观认识中考和每一场考试,不过分渲染中考和每一场考试的重要性,二是做到平常考试化,考试平常化,逐渐培养和形成对中考的熟悉感,来抵消紧张感。 4.“心理饱和现象”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做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显现。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

中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

中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 一项对26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六方面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心理,2009年新年伊始,我们组织对2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金融危机对学生家庭经济、本人思想等方面造成的压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的帮助和期望获得的帮助,毕业生就业的去向选择,毕业生自主创业意向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归纳出六个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严重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用人需求减少相对较少;而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此次调查与统计信息表明,包括大型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网络需求信息等大学毕业生岗位需求数量,2009年3月初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进入4月和5月后,预计这项降幅将更大。 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 长期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和女生一直是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群体。受金融危机影响,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就业压力加大。此次调查问卷显示,91%的学生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自己的就业心理负担加重;55.17%的毕业生感到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家庭收入产生影响;33.9%的学生有家人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或收入降低影响了生活;27%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对其家庭经济收入已构成较大影响;20%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给其带来了无法形容的思想压力;11%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使其对就业的前景更加迷茫。 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以大学生心理普查作为参考,大学每年新生入学约有15%左右的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倾向。大学四年级毕业前夕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导致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增大,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据调查和个别访问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他们有的迷失自我,对提供的就业信息置之不理,不出去找工作;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还有少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与同学交往,不知道面对就业该如何去做;另外,还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差距让他们产生心理波动,难以面对现实。 女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女性学生因此求职困难更大。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公开提出只要男生。今年女生报考研究生人数的急速增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 毕业生就业思想压力加大 调查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40%的同学感到思想压力较大,认为面对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表示比较焦虑。34.67%的毕业生认为金融危机给家庭经济造成明显影响,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就业思想压力,希望尽快就业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这中间有22%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比较悲观。总之,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无疑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餐厅经营不下去的五大瓶颈与六大陷阱

餐厅经营不下去的五大瓶颈与六大陷阱 一、餐厅经营不下去的五大瓶颈 瓶颈一:员工和老菜统统流失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找我帮忙,他在保定开了一家饭店,至今有十个年头,口碑一直不错,但最近生意下滑得厉害,据他说已经到了没有利润的地步。我到他店里观察一番,发现了问题所在: 1、刚开业时的得力员工现在已所剩无几,尤其是大厨,已经走得一个也不剩。 2、菜品与刚开业时已经完全两样。 分析: 1、饭店经营到一定时间,会有许多积累和沉淀,这部分沉淀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让整个企业长期延续发展下去,但这个店经营了十年却丝毫没有自己的沉淀和积累。流失了老员工就相当于失去了饭店的根。 2、特色菜和招牌菜没有得到继承,刚开业时生意好靠的就是当时的菜品,现在能为饭店带来生意的那部分菜品却已随着老员工流失。 结论: 要我说,这样的店属于“没得救”型。饭店要想长期经营,必须要培养一帮忠诚的老员工,老员工是创造企业文化的人,他们能把整个饭店的传统继承发扬。而特色菜、招牌菜更是一个饭店的魂,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招牌很难继续经营下去。 瓶颈二:撇开菜品谈文化 说到企业文化,我正好遇到这么件事:我有个做连锁店的朋友,开的是类似“筋头巴脑锅”、“水煮鱼”之类的风味店,主打单品,他做到十五家连锁店的时候想转型,因为他觉得这种单品店的翻新余地很小,再怎么变也还是主打“筋头巴脑”、“水煮鱼”,没想到转型后的店生意格外冷清。 听他说完转型过程,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1、我的这位朋友觉得自己有多年的开店经验,又是大厨出身,菜品肯定轻车熟路,转型的第一件事竟然放在设计企业文化上。 2、他把饭店装修得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并且对以后的五年、十年都做好长远的企业文化打算,但唯独忽略了产品,他把主打产品定在“用山珍汤做豆捞”上,这菜品其实并不吸引食客,难怪生意冷清。 分析: 1、装修风格并不等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其外在表现首先是过硬的产品。不管是单品店还是综合店,只要有过硬的产品和稳固的团队,经过积累、沉淀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 2、把产品定在“用山珍汤做豆捞”上,这本身还是个单品,其实并未达到转型的目的。这样一来,企业文化没形成,产品不吸引人,对于食客也就不具备任何的吸引力了。 结论: 菜品不过硬的时候谈文化相当于空中楼阁。 瓶颈三:菜品定价偏差大 我有个朋友就因为不懂菜品定价,导致开店失败。这位朋友的饭店开在天津,一切搞定后就要试营业了,他开始给菜品定价,当时觉得旁边的店里菜价都不低,自己店菜品的口味也不差,所以就跟着其他店一样定菜价,但生意做到一个月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90%的食客都嫌菜价高,几乎到了没有生意的程度,最后不得不停业整修。 分析: 在给菜品定价时最需要考虑的是菜品的附加值,你想给菜品定高价首先要考虑你能给这道菜多少附加值。拿最简单的炒土豆丝来讲,原材料成本可能每份只需要1元,在路边小摊每份3元摊主也乐意卖,因为他只是把生的变成了熟的,此外毫无附加值;而在小饭馆就可以涨价到每份5元,因为环境有了简单装修,菜品也比小摊上量大;如果小饭馆规模再大一些,达到500平方米,那可以涨到每份7--8元,因为环境更好了,空间更大了,菜品除了量大也在色香味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讲究;如果到了规模店,比如宾馆,那每份可以卖到十几元,因为除了环境和口味,宾馆甚至对土豆丝的粗细大小也有了规定,服务标准也有很大提高,这就是菜品的附加值。 给菜品定价之前要亲自以食客的身份去试价位,直到自己觉得这道菜的原材料价值加上自己

(完整版)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生民计,既要关注精英教育,更要关心大众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中等教育一样属于大众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的任务。但是,这些年来,随着普通教育和高校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却每况愈下,变成了事实上的弱势教育、穷人教育、差生教育。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新的职教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怎样走出困境,办出特色,赢得市场? 第一,提高教育质量是职教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职教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个是中等职业教育到底要不要质量的问题,第二个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职业教育到底要不要质量?回答显然是肯定的。职高和普高一样,都需要有质量,教育质量是职教和普教发展的生命线。与普高不同的是,职高的质量要求与普高存在差别,普高以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人才为主要目标,而职高以为企业和市场输送掌握一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为目标,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质量标准。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在劳动者的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守法与守纪、敬业与奉献、服从与服务、诚信与合作等素质,其次,职业教育要按照企业与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上岗后能胜任岗位技能的需要,这就是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它包含了国家和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又包含了企业和市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求,所以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展教育活动。但是实际上针对这个质量标准缺少象高考一样统一的硬性的考试形式和评价方式,导致近年来中职业教育办学的针对性不强,职高教师的质量

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应对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85期2013年第3期Serial No .185 No .3,2013引言 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对各国收入水平的划分,人均国民收入(GNI)小于90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介入906美元与11115美元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大于11115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2010年中国GDP达到近5.9万亿美元,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NI达到4260美元,因此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看,虽然许多国家经过努力都先后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之后其经济却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因此陷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最终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能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能否成功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跨越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陷阱,并成功完成转型;如果转型不成功,则可能也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一、环境与资源陷阱 中国现今面临着环境与资源方面的严峻挑战。世界银行在2007年出版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就已经指出,与东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反映在环境问题上。当前全世界3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20个在中国,整个国家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影响,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报告认为,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以“世界工厂”为发展目标,以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为重心,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环境的压力。 此外,高能耗的发展方式也具有不可持续性。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的同时,能源消费也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超 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20.3%。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也相当高,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算出,中国能源消费强度是日本的4.5倍、德国的4.2倍、美国的2.6倍。与此同时,中国正由资源出口国逐渐转变为资源进口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铜金属最大进口国,铁矿石第二大进口国和铝的第三大进口国。中国吸收了全世界1/3的煤炭、钢铁和棉花的供应。与能源短缺和消费激增很不协调的是,能源浪费惊人,能源使用效率只有33%。 因此,中国要发展经济,更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应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强环境立法和管制、采用先进生产方式等来减轻环境污染和排放强度,同时降低传统能源资源消耗,大力发展新能源,改变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高度依赖,才能走出环境与资源的“中等收入陷阱”。 二、产业结构陷阱 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该是经济进一步提升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着陷入产业结构陷阱的巨大风险。 首先,中国产业过于依靠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道路,缺乏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对产业链的整合控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 低资源价格、低土地价格和低污染成本来获取微薄的利润。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易于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东南亚一些国家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方面优势凸显,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将逐步消失。如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国经济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其 收稿日期:2012-11-09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学院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ZJ12RWZD010) 作者简介:朱瑞雪(1979-),女,河南开封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国际经济研究。 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应对 朱瑞雪1, 2 (1.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50;2.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26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许多国家正是在这个阶段,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并陷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中国能否成功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跨越环境与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陷阱,并成功完成经济和社会转型。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环境;资源;产业结构;收入分配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05-02 5— —

当前职业教育招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职业教育招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职教招生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不懈抓好职教招生工作,不断扩大我县职教办学规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才能实现我县职业教育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跨越。然而,今年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困难重重,要完成市上下达的430名招生任务相差甚远。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原因分析 1、社会认同率不高导致职教招生难。不少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情况仍然存在。加上我县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存在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出口不畅等问题,导致社会上把读普高、上大学视为“正途”,把职业教育视为“旁门左道”,认为读职高没有出息,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和误解,导致职业教育招生难。 2、经费投入不足,职教基础设施薄弱,实训条件严重缺乏。目前,除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习实训机房建设基本符合教学要求外,以机电、数控机床等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实训设备单一落后,学生技能培训只好依靠校企联办,这样做的后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弱化了我县职业学校的影响。据调查,该校其余专业实训室的设施设备也存在严重不足或“残、破、老、旧”等问题,导致学生及家长来校一看,无心就读该校。 3、专业设置不合理,难以形成办学特色。我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小县,农村人口占90%以上,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是影响农村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县情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应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办学,应该担负起培养现代农业人才重任,从而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但现状是农业类专业学生招不进,留不住,送不出,回家后掌握不了一技之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职业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受师资、基地等因素制约,不能充分发挥科技推广的龙头作用,带动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部分专业设置与目前社会就业和市场需求衔接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一)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一) 【摘要】职业教育是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由于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多层次的,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需要大批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各种中级技术人才,以及受过职业训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后备力量。因此,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经济结构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611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有调查结果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70%,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在大中城市接受1000-1500元工资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使投入了大量教育资金的大学生及其家庭面临一个投入产出失衡的窘境。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都在95%左右,数千元月薪招聘技能型人才、学生入校就已被企业“预订”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又重返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以求一技之长。中等职业教育悄然成为社会的热点。经历了前几年的“乱并萧条着”, 职业教育终于又焕发了生机。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代职业教育于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它是在进行大工业机器生产的

基础上形成的。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了解生产过程、工艺原理和不断地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在这样情况下,用传统的手工业学徒制方式培训劳动力,已不适应生产的需求。于是,生产部门培训劳动力的任务就逐渐为专门的职业学校所代替,各国纷纷设立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职业教育广泛发展,成为各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工业发达国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着重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开办了短期职业大学等,而且发展很快。现在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趋势已日益明显。中国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钦定学堂章程》。当时把实施职业教育的学堂叫实业学堂,分实业学堂为三级: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及高等实业学堂。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一直很重视。强调"教育与生产结合","教育与劳动结合"。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1966年以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教育遭到很大破坏,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及教育水平低下,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极不适应,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恶果。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政府特别强调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据1982年统计,全国普通中学高

现代企业营销六大陷阱

现代企业营销六大陷阱

现代企业营销六大陷阱 当前,我国已处于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的过剩经济时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厂商要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争取到更多顾客,光有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是远远不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渐成现代市场营销的禁忌,因而,绿色营销、质量营销、关系营销等相继登场。宣传战、价格战、概念战层出不穷。然而透过绚丽的面纱,我们却隐隐感到略嫌年轻的中国厂商或多或少带有某些浮躁情绪,容易陷入某种营销陷阱。 □“市场份额”陷阱 □20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发现,市场份额对盈利起着强有力的作用,市场领先者的回报率比第5位以后的公司高3倍。波士顿顾问公司则更进一步,将这一发现演变成当今著名的“经验曲线”。进而向全球推广。这一观念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人们狂热追求市场份额,甚至超出了对利润的追求。 □一般说来,市场份额越大,销售额越高.就能相应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有了高投资回报率的

可能,则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消费者也会选择市场占有率高的商品,认为它们的质量和价格都是无可厚非的,于是,“市场占有率第一”、“产销量全国第一”便成为众多厂商的奋斗目标。但问题在于,市场份额大并不意味着利润份额就大,这一点其实早被中国人的“薄利多销”揭示得淋漓尽致。市场份额只是反映出有多少客户接受了企业的产品,只能作为衡量能否持续赢利的尺度,而不能与投资回报率等同。例如在计算机行业中,系统组装厂商(如康柏和联想)占有行业最高销售份额达40%左右,但其利润只占行业份额的最小部分(约4%-5%)。相反,芯片制造商(如英特尔)尽管只占行业销售额的最小比例(约5%)其利润份额却是最大(约36%)。 □片面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张,不考虑利润率是不明智的,很有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仟村百货当年携叱咤风云之势在全国遍地开花,却因“单纯追求规模,缺乏效益观念”(仟村决策层反思语)的战略失误导致投资收益失控而折戟商场。现如今,为扩大市场份额而频频登场的价格战已使不少厂商利润率降至极点甚至“赔本赚吆喝”这使企业研发投入及健康运转

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中国职业教育事业虽然获得较大发展,但仍面临着投入不足、体制不顺、质量不高和供求脱节等问题,需要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来完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作用。 (一)职业教育发展严重不足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属于最薄弱环节。改革以来,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在20世纪末普通高等教育的发 展规模迅速扩展。相比之下,职业教育尽管在政策和法律上受到重视,但实际办学规模处于调整和收缩的状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极不相称。以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发展为例,从改革初期到1990年代中期,两者在学校数量、专职教师和招生规模上都处于稳步上升态势,但随着1998年之后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急剧扩展,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见表7-3)。 1998~2006年,职业中学从10074所降到6100所,减少了3974所;专职教师数量2003年比 1999年减少了4.7万人。随着学校数和专职教师的削减,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217.6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185.0万人,2002年所有恢复,近年来招生数量才有较快的增长。技工学校的变化幅度更大。技工学校办学规模从1995年开始一路下降,从4521所降到2006年的2880所,减少了1641所;专职教师从1995年的33.7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22.0万人,减少了13.7万人;招生人数从1995年 的74.0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50.4万人,减少了23.6万人。 在职业教育处于萎缩的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一直处于短缺的状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发展,顺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并为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亚洲“四小龙”在经济起飞和走向成熟过程中,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本配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这种变化,与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关。高等教育长期实行“精英式”发展,大学毕业生不仅具有较高的劳动力市场回报,而且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而大多数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不去接受职业教育。不少家庭看不起职业教育,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一般学习较差,社会地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由于在招生和教育资源分配上,职业教育往往安排在普通教育之后,比方普通教育优先招生、教育资源普通教育优先分配,这样,在制度上进一步压制了职业教育发展,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社会歧视。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是职业教育出现滑坡和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因素。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技工学校的财政投入增长慢于财政收入增长,甚至慢于整个教育的财政投入增长。在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由于一些体制和政策上的约束,民营职业培训机构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信贷等方面的因素,也存在着投入不足问题,这些反过来对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997~2006年,教育经费投入从2532亿元上升到9815亿元,每年保持了16.2%的增长速度,但

中职发展面临困境

中职发展面临困境 近年来,从统计数字上看,中职似乎依然红火,每年招生总体呈平稳态势,但如果挤掉水分,会使人大跌眼镜。当前,中职发展实际正面临三大困境:招生入口危机、培养关口虚拟、毕业出口迷离。 招生入口危机。生源是中职教育存有发展的前提,而现在中职招生难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能够说:中职入口危机四伏。 一是量少质差。近年来,随着人口生态的改变,很多地方初中毕业生数量仅有原来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且三分之二的毕业生进了普高。有些中职学校一年只能招到几十人,教工数量甚至大于在校生数。此外,中职生源绝绝大部分是普通教育升学无望的初中毕业生,相当数量的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最低学业水平,有的甚至达不到小学四五年级水平。这些孩子成了部分地区中职教育的主要生源。 二是面窄渠塞。中职全日制学历型教育生源的主渠道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未进入普通高中的孩子,生源面十分狭窄。虽说能够面向所有有职业教育需求的群体招生,但渠道依然没有打通。当前的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往往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 三是心堵气淤。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都是选拔式考试的失败者。这些孩子正处于身心成长期,身体心智尚不成熟,巨大的无形的压力,很容易使他们本就脆弱的心理产生逆反行为,使得中职教育难上加难。 培养关口虚拟。因为生源危机的存有,中职教育招生已无门槛,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培养?于是,培养过程的道道“关口”,也就形同虚拟。 其一,布局无序。当前中职教育的布局随意性很大,缺乏宏观中观调控,只在微观层面挣扎。中职学校的设置无任何科学来说,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就可审批,所谓的论证也仅仅走过场罢了。某省一个人口不足150万人的城市,曾有中职学校近20所,任其自生自灭,当前仍有15所,而近年初中毕业生仅有一万左右,且近8000人读普高。一些中职学校根本不具备办学最基本条件。 其二,师资无源。当前国家除少数学校培养中职教育师资外,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中职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职教育的绝大部分师资是从普教转过来的,部分是从企业社会上聘用的,师资水平结构水平难以适合真正意义上的中职教育。 其三,投入无标。中职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据专家测算,职教平均投入是普教的三倍至五倍,有的甚至更高。不过,我国至今没有制定科学的适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投入标准。 毕业出口迷离。招生入口危机,培养关口虚拟,必然导致中职毕业出口迷离。这些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中职就业可谓“一路凯歌”,就业率直逼百分百。我们在看到可喜一面的同时,万万不可忘乎所以,这其中实际上隐藏着巨大危机。 一是产教脱轨。职业教育从行业剥离出来以后,我国职业教育出现了非常奇特的现象,产业不问不管不办职教,职教办学不问产业历史现状未来需求。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产教脱轨直接影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数以亿计的适合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大军,如何引领经济发展? 二是校企脱节。职校企业两张皮,学生入企后,不得不从头学起,企业不得不从头培训。这对企业发展、个人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是损失,都是浪费,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