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简明笔记

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简明笔记
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简明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2013辅导班】【参考书目】【考研大纲】【历年真题】【免费资料】【凯程名师】本文章整理自网络。非酷考的官方讲义。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1.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

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

2.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其基本内容为:传授生产劳动技

能、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

(一)时间与历史条件: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1.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

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

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二)原始学校的形态

1.舜、虞时期:——萌芽——庠

庠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

2.夏朝:——雏形——序、校

3.商朝——发展时期,较为完备——庠、序、学、瞽宗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节“六艺”教育

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

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

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

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计数。“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私人讲学的兴起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1.封建私有制促进了奴隶制解体,“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2.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3.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二、私学兴起的意义

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

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

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第二节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养士之风盛行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大量奴隶的人身得到解放,扩大了士阶层的来源。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士阶层成为各方争相利用的重要力量,因之养士之风大盛。想成为士就要拜师求学,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在发展。

二、百家争鸣

私学在教学时各自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伦理观念等,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发展成为不同的学派,各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我们常称之为“诸子百家”。

各家各派之间因立场和解决社会问题上方法的不同,相互斗争,相互批评,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百家争鸣”中教育始终是中心问题之一。不同的学派往往就是不同的教育团体;各家各派又因对教育在社会改造和人性改造等方面作用的不同认识而相互辨论。因此,“百家争鸣”必然推动教育实践的活跃、教育思想的繁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私学发展

战国时期,各家各派都重视教育活动,都不同程度的开展教育活动。在各家之中,儒、墨、道、法影响最大。四家之中,儒、墨更被称为“显学”,这不仅因为这两家的学说影响大,也因为这两家教育活动的规模大。道家和法家虽然在理论上不重视教育,但为了扩大学说的影响,也都有授徒讲学活动。

第三节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性质特点

1.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1)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2)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3)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2.特点:

(1)学术自由,

(2)待遇优厚,政治、物质。

二、历史意义:

(1)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4)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第四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思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第一,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一、孔子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1.“仁”的思想

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德政”;另外一个是“忠恕”。

2.“礼”的思想

“礼”是就政治而言的,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要求统治者提倡礼教。

二、孔子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庶、富、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不是教育万能论者。

三、论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四、论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五、孔子的教学思想

(一)教学内容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他特别注重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教学方法论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

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

1.因材施教

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

2.启发诱导

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3.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由博返约

解决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知识要广,但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内容

“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二)道德教育原则

1.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乐道”就是要要决心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心心甘情愿为之奉献。

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能经受磨练,有恒心。

2.克己内省(自省自克)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把被动遵守变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3.身体力行

道德的认识与道德行为问题。孔子强调的是道德的行动,他提倡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4.改过迁善

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孔子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

七、关于教师的论述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要尽职尽责

(二)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四)教学相长。

第五节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

一、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使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发源于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休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有人因各种物欲影响,失去其

善性,从而为恶。

二、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一)教育的作用

1.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就会成为小人、恶人。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2.从“仁政”观点出发,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二)教育的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四、理想人格

孟子,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

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

3.存心养性。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

4.反求诸已。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是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五、教学思想

孟子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

1.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

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4.专心致志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

赠言: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第六节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未期赵国人,儒家荀卿学派的代表人物,研究荀子教育思想最可靠的材料是现存的《荀子》,共32 篇,大部分为荀况本人所著。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一)“性伪之分”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

(二)“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三)“化性起伪”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二、教育目的

统一的时代需要,理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他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三、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春秋》,“五经”为教育内容,以《礼》为重点。“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

四、教学方法

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二)知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第二,“虚一而静”,“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

心能接受来自外界的知识;但又不能让已有知识成为成见,妨碍接受新知识。心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他物干扰思绪。心始终在活动着,但又不能让无关思考的活动扰乱正常的思绪。

(三)行

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五、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

第七节墨家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

一、论教育作用

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

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论教育的目的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

三、教育内容

以兼爱要核心的道德要求,要求兼士必须奉行墨家最高的道德的标准。其终止在于造福全社会。

在教育内容上,墨家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

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

四、教育方法

(一)主动

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 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 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

(二)创造

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三)实践

(四)量力

(五)论强力而行

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

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可贵的是,提倡科学技术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这就使得墨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有价值的遗产。

第八节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聃,而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庄周。道家鄙视和否定社会生活,仰慕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萧遥,阐述了富有辨证法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

一、对社会文明的批判及教育的作用

道家认为人的最佳状态即非有知识,也非有道德,而是如同婴儿般的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的质朴状态。社会文明的发展使人异化,摧残人的天性,背弃自然。

教育应是一个将种人为影响逐个消减的过程,人须注意教育的副作用,教育中要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没有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逍遥”的理想人格

道家认为仁义献身是以牺牲人的自然发展为代价,于是提出一种“无功”“无名”、物我两忘的逍遥人格。

三、论学习

提倡怀疑,不仅仅怀疑自然、怀疑社会,更怀疑“圣人”教条。庄周指出“六经”是前人社会活

动的成果,限制今天的脚步。

第九节法家的教育思想

早期法家思想与儒家较一致。使法家与儒家趋于对立的是改革家商鞅,而战国末的韩非是法家的理论代表。

主张以实力和暴力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所以提倡“耕战”,禁止思学,轻视道德文化,虽取得短暂成效,但却留下许多教育训。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的作用

法家提出了“人性利己说”,认为人性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第二,人性都有“趋利避害”、“喜利畏罪”的特点。第三,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

既然人性是自私的,就无法指望人自觉为善,得出教育无用的结论。

根据这些理论,韩非确定了教育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其一,“不务德而务法”,实行法制教育。其二,“信赏必罚”,取信于民。其三,严刑厉法,实行惩罚主义教育。

二、禁私学、烧诗书

出于“法制”的目的和统一思想的需要,鼓动统治者,禁私学、烧诗书,压制言论,以统一思想,并奖励安心生产和战斗的农民和士兵,提出了重农的教育,开了中国专制思想统治的先河。

三、教育管理模式

法家提出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管理模式。

“以法为教”,一切律令条文都由官府统一制定,然后公诸于众,坚决实施执行。

“以吏为师”即由国君直接操法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作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这样法家的法制教育就得到全面的普及。

第十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里一篇,《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儒家学者讨论大学教育的一篇篇论文。对大学的教育目的、任务、途径作了一个总的概括,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二、《中庸》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

(一)性与教

《中庸》开篇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上天赐给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家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这就是教。

(二)中庸

“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

(三)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实质就是强调内心修养,以及外在努力学习,二合为一。

(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

三、《学记》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一)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教化人民,养成良好风俗。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

《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

2.视学与考试

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波习亲师”、“试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三)教育教学的原则

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1.“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

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

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

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

5.“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

7.“藏息相辅”:劳逸结合。

四、《乐记》

《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使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

所谓的“乐”,并不仅仅是音乐,还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甚至是仪仗、打猎等令人快乐的事。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已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的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以沾据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二)兴办太学

汉武帝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

汉代太学具有以下特点:

教师与学生:五经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

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2.御定统一的教材。儒家经典“五经”

3.建立的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

太学的意义很重要:

1.汉代太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制,详实史料的学校,自创立到清末,成为历代高等学府常用的名称,其影响之深可以得知。

2.从真正的意义上说,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形态,是始于汉代的太学。(五经博试制的确立,经学考试的强化,使统治者摸索强化统治思想的手段,官学教育与儒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3.由于太学成为知识精英的汇集之地,集结了有识之士,为历史上中国学生运动掀开了第一页。

4.汉代太学教学中存在排除异已学说,并且空谈义理以此取代了对理实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严重束缚着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三)建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鸿都门学创于东汉时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有“汉代孔子”之称。董仲舒的著作大部分都散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

一、《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贤良策问时,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太学“养士”,改革选士制度;第二,兴教化,正万民;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人性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同时,他还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中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

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的思想,立足于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认“任德教,而不任其刑罚”等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镇压恶人的余地。

三、论道德教育

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一)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2)“强勉行道”

(3)“必仁且智”

(4)“重义轻利”

四、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六艺”

(二)教学方法:

(1)“强勉学问”

(2)“节博合宜”

(3)“专一虚静”

第五节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思想特征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论衡》是一部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有:

(1)天道自然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3)人死神灭

二、论教育作用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人性的善恶,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够独立思考,注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较差,文采尚佳);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知识也不够渊博,只懂一本经,并此生靠这一门经吃饭)。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

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列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偏面的。所以鸿儒就是王充培养的目标。

四、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五、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

2.思考与求是

3.问难与距师

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

“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第一节隋唐时期教育体制的完备

一、隋唐的文教政策

隋唐的文教政策可以归纳为“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一)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

唐代立国以后,为了振兴儒学,先后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

第一,提高孔子和儒生的地位。

第二,推崇儒学,统一经学。

(二)对佛、道教的提倡和利用

隋唐虽然推崇儒术,但不是独尊,道教、佛教也被利用。隋代大兴佛教。唐代注意平衡儒、佛、道三者的关系,并不过分尊崇佛教,整体上对佛教的发展采取宽容的政策。道教在唐朝时,由于受统治者的支持,空前的活跃起来。

二、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隋朝设立了国子寺,后又改称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总管学校,首次设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首长,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唐代国子监统辖下属的各学校,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加强。

三、学校教育体制的完善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典型。

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包括儒学与专门学校两类,在管理上,“六学一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由国子监管理。另外的学校是中央的一些事业和行政事务部门结合自己的需要办的,归他们管理。

唐代的学校教育系统可图示如下:

2.地方官学

与此同时,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唐代的主要行政单位是州、府、县,各级单位都根据其大小设立相应规模的地方官学。

3.私学

这一时期私学也较发达,每一种专门的学术都有私人传授,即补充了官学,也成为科举制度的教育基础。

4.教学管理制度周全

规定修业年限,形成旬试、月试、岁试、毕业考试等学业评估检察体系,还规定了旬假、田假、授衣假等假期制度。

第二节科举制度建立

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

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生徒: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选送到尚书审应试的称为生徒。

乡贡:不由馆学学成的人,自已在周县报考的,经周县考试合格选送的。

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考生会集京师,到礼部、户部递交履历和推荐书,办妥应试手续。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给予及第、出身的资格。秀才、明经、进士。

(二)科举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

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定期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

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科等。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三)科举考试的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三、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之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导致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四、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 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

盾。

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科举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政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其消极作用主要是: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

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第三节中外教育交流开辟

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加上政策比较开放,与亚洲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更加频繁,长安成了亚洲文化教育的中心,吸引大批留学生。当时,突厥、吐蕃、高昌、渤海国,以及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高丽等,都派遣留学生来长安,其中意义比较重大的交流要属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主要是输入印度的佛学。与日本的文化的交流主要是文化输出。这些人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遣唐使。第二类为留学生。第三类为学问僧。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思想特点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猛烈抨击佛老,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地位,提倡复古运动,可以说是“振兴儒学的卫道者”。他的主张代表了世俗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符合中小地主阶级以及农、工、商等小生产者的利益与要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

二、“性三品说”及教育作用

(一)性三品:

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

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

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二)教育的作用

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气质太坏,只能以刑罚制之。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对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顺情而行的,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

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

评价: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极积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

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味内发挥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决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教育目的

通过“明先王之教”,实现“学所以为道”

四、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首先,他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同时,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五、论尊师重道

1.教师的意义:尊师即卫道。

儒学之所以衰弱到难以与佛、道相抗衡的地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教师这一担负传播儒家思想重任的角色已经失去了往日神圣的使命感

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

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

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0.1 复习笔记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进入高潮,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结束,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兴办新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取士制度,学习西方文化等。这一切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双方展开尖锐的论战。这场争论反映在文化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自1888年,康有为上第一奏折开始,维新派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另外,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地制造舆论,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 (1)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

①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但这些学堂,也还存在一些封建主义因素,在课程上还有不少封建主义的内容,在道德训练的方法上,不少是出自宋明理学家的教育主张。 ②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名的有1895年8月康有为与陈炽在北京发起并筹资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等。 总之,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使不少人逐渐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意义,参加和支持变法,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简明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2013辅导班】【参考书目】【考研大纲】【历年真题】【免费资料】【凯程名师】本文章整理自网络。非酷考的官方讲义。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1.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 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 2.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其基本内容为:传授生产劳动技 能、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 (一)时间与历史条件: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1.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 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 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二)原始学校的形态 1.舜、虞时期:——萌芽——庠 庠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 2.夏朝:——雏形——序、校 3.商朝——发展时期,较为完备——庠、序、学、瞽宗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节“六艺”教育 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 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 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18清朝的教育

清朝的教育(清初--鸦片战争) 一、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1.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 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二、中央官学 1.国子监 (1)监生历事+积分法+分斋教学 (2)管理监事大臣 (3)分校:南学 (4)讲学:辟雍(最早,西周,天子的大学;宋朝,三次兴学的太学的外舍;清国子学讲学场所)2.宗学,觉罗学:贵胄学校 3.算学、俄罗斯文官 三、地方官学 1.府州县卫学(六等黜陟法) (1)六等黜陟法简介:清朝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 (2)内容: ①考试成绩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奖惩 ②动态管理 (3)意义:积极性,质量,创新 2.社学,义学(少数民族优异者),井学(云南北疆地区) 四、官学特点 1.重八旗子弟教育 2.六等黜陟法 3.俄罗斯文官 五、清朝的私学(书院) 1.总体:沉寂-复苏,总体官学化倾向 2.类型: (1)理学 (2)制艺 (3)博习经史辞章(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4)经世致用(漳南书院) 3.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1)简介:清朝时期,阮元,宗旨:追求汉代的考据学说 (2)特点: 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只做学问,不问科举 ②各用所长(教师聘用),因材施教(学生) 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刊刻师生的研究成果 (3)意义: ①优良传统 ②改变书院官学化 ③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4.漳南书院(颜元) (1)教育实践1:创办了漳南书院,清,经世致用 (2)简介:颜元创办,经世致用 (3)教育实践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批判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②批判义利对立观:利需符合义 ③抨击八股取士

(4)教育目的:培养实德实才之人(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①通才:什么都会 ②专才:某一方面 (5)教育内容:真学,实学。六艺教育:托古改制 六斋:文事斋:礼乐书数天地 武备:兵法,战法 经史:十三经 艺能:水、工、火 理学:程朱理学 帖括:八股 最后二者目的:应时制,招生 评价:自然科学+军事+经史礼乐;分科设教:近代课程设置萌芽 (6)教育方法:习行 ①联系实际,反对静坐 ②目的:反对程朱,不利于人才,不利于健康 ③意义:重大革新 六、选士制度:科举制 1.科举成为国家抡才大典(311,翻译科) 2.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3.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七、教育思想 1.黄宗羲 (1)天下为主,君为客 (2)学校职能: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议政 ①简介: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说法 ②内涵: 1)学校:培养人才+议论国家政事 2)目的:学校议政,逐步天下人普遍议政,之后改变君主一人决断 ③实践:讲学+议政;寺观,庵堂变成书院、小学 ④评价:体现了国家决策民主化的愿望,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3)教育内容:广泛使用 (4)教学思想:力学致知、学贵实用、学贵独创 (5)论教师:提升教师地位与宰相平等;教师议政 2.王夫之(超纲) (1)教育的作用 ①治国之本:教育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 ②教育作用:性日生日成--继善成性 (2)教学思想 ①因人而进 ②施之有序 ③学思相资以为功 (3)德育 ①人与不可灭---节欲 ②立志,自得(自觉),力行 (4)教师:主导作用 ①教师必恒其教事 ②明人者必自明 ③正言、正行、正教 3.颜元(同上)

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计划

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计划 本文系统介绍333教育综合考研难度,就业方向,学费介绍,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书,333教育综合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333教育综合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333教育综合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是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容多,背的东西多,还特别繁杂。 凯程老师指出,在333教育综合考研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知识的掌握要有轻重之分,抓重点,找主次。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跨章节,跨学科之间的联系。 另外333是不需要死记课本的,凯程考研教育硕士老师会提供专业的辅导讲义和远程辅导视频,视频全程下来考生就会牢牢掌握基本知识点,打好扎实的基础。凯程老师会提供一本333的大纲解析,然后带领学生结合着各学校历年真题来整理笔记。为什么要结合历年真题呢?因为重点都在历年真题里,凯程老师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发现里面出题的重复率是很高的。比如“中体西用”“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等等,同样一道题目,可能前年是A学校出的,去年B学校又出了,而今年C学校又出了。在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会带领学生把重点与一般的重点区分开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凯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热点、学会思考的能力,重视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做题能力,提供给学生专门的习题并配有专门的习题解析。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平时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二、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教育硕士,感觉自己考教育硕士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教育硕士。 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财经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教育史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在中国近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者。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教育家也给出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教育家:孔子、王守仁、陶行知。 孔子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名气很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也流传了数年,经久不衰。他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主张,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即使从他的思想提出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原则仍有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三个环节,即:学,思,行。还提到了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等。记得初中时就学过《论语》,上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因此在学习

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偏不重,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学到的只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通过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这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需要的。 至于王守仁,他比孔子的名气小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至少都会熟悉一些。他在哲学史上是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学哲学的时候一直就有一种印象在头脑中存在着,就是觉得王守仁是个“坏人”,当考试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主观唯心等等。但是现在这些想法已经得到改观了。 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并且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其实这样做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有一定启迪和帮助的,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 他还多次提到了循序渐进,并且还强调了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长处、短处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一、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经典笔记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1)舜、虞时期:庠和成均; (2)夏朝:序和校; (3)商朝:大学、小学、庠、序、瞽宗(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教学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 人伦”为核心,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治术人才 (2)国学和乡学:国学(大司乐负责)分大学和小学; 大学考核制度:一年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小成),九 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大成) 乡学(大司徒负责)分闾塾、党庠、州(国学按年龄和程度划分) 序、乡校等,学习内容为“乡三物”:“六德、六行、六艺” 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大学与小学:天子设大学称辟雍、东序、成均、瞽宗、上庠;诸侯设大学称“泮宫”; (4)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 3.“六艺”教育 (1)礼的作用:明确等级关系,强化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乐的作用:是一切艺术教育的总称,包括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3)礼乐的关系:“礼”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道德精神修养; (4)射御:军事技能训练;“五御”: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是西周的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私学兴起的原因:政治下移、经济下移导致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官学衰败;士阶级的崛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9章【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021华师333教育综合复习资料全析重难点笔记含真题答案与详解

2021华师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 案,共10册) 《2021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共十册)》由鸿知华师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与该专业课优秀研究生合作汇编而成。全书 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21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21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全书编排根 据: 《教育学(王道俊)》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适用院系: 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科教学(思政) 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位)、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学科教学(英语) 历史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 数学科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学科教学(物理)、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化学与环境学院:学科教学(化学) 地理科学学院:学科教学(地理) 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 旅游管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国际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333教育综合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得知识点) 一、有关常识: 1、四书、五经: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得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 “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得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 结合。其学则《弟子职》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4、《史籀篇》就是著录于史册得最早得蒙学教材。 5、中国近代得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得就是容闳。 6、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 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 教为编写得“最重要”原则。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得重点。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 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7、古代官学名称: 商代:序、庠、学、瞽宗 西周:国学(辟雍、泮宫)与乡学(塾、庠、序、校) 汉代: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隋唐:儒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古代地方官学得一种。元代首创,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每社立 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使子弟入学。明承元制,农村普 设社学。) 古代私学名称:高等私学(精舍、精庐),初等私学(书馆、学馆,村学、村塾、冬学,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 8、墨、道、法家得教育思想: 墨家得教育内容以“兼爱”得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文史知识得学习及逻辑思 维能力得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得学习,也重视武艺与自然科学技术得教育,大大突 破了儒家教学内容得范畴,但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与审美力方面所产 生得作用。

教育史笔记

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 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为“学在官府”。教师由官吏兼任,即“官师合一”。西周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 a、该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期,“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原有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宫里的司礼、司乐把原来秘藏在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民间,出现“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c、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历史意义: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20洋务教育2

1860-1890洋务教育 一、兴办学堂 1.目的: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路军事等) 2.内容:西文、西艺(依然要求四书五经,和中体西用有关系) 3.类型 (1)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所办的第一所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①简介:洋务近代被动开放的产物,我国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新旧区别在内容管理上不同) ②发展: 1)初创,只有英文馆,后增英文法文馆-----再后来,天文馆、算学馆(保守派阻碍后二者发展,近代中国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第一场大争论,洋务派与保守派,洋务派胜利,但是依旧有负面影响)----后来,以外语为主,兼习其他的大学 2)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与博物馆 3)并入京师大学堂,进而发展为北京大学 ③特点: 1)教育目的:官吏变为洋务专门人才 2)课程:儒学变为西文西艺 3)组织形式:个别小组大都授变为中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分年课程 4)教育方法:背、脱离实践变为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 ④意义: 1)领头羊:洋务学堂开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2)身处北京,重要措施引起的争论可以反映当时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 (2)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 ①简介:左宗棠奏请,近代第一个,洋务最大轮船工厂,造船+人才培养 ②特点 1)宗旨:学习洋技,造船+驾驶 2)前学堂,造船;后学堂,驾驶(绘事院,制造图纸;艺蒲:在职培训学校) ③意义: 1)开创我国近代在职教育先声 2)洋务学堂当中持续时间最久,最成功的 3)中国近代海军人才的摇篮 (3)实业技术学堂:电报、铁路...... 4.特点:新旧杂糅 (1)新 ①教育目的: ②教育内容: ③教育组织形式: ④教育方法: ⑤办学性质:专科性质学校 (2)旧 ①缺乏全国性统一的规划 ②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③管理(封建官僚习气,使得效率低下;受洋人挟持) 5.意义: (1)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2)动摇,瓦解,旧教育体制 二、留学教育(简答题) 1.幼童留美 (1)奏请人:容闳 (2)30名,4年,共120人,15年后学成

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整理

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整理 一、制度篇 (一)西周的学校制度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 §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称大司乐,大司乐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的礼乐官,兼管国学教育事务。大司乐属下的一些官员,就是学校的教师。 §西周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大司徒,也往往称为“教官”,说明其主要职责是教化,从西周地方官学(乡学)的教育内容来看,与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责大体相同,可见地方教化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主要任务。 §西周学校确有较完备的制度,大而言之,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私学的兴起 一、原因 1. 士阶层的崛起 2. 封建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形成 3. 学术下移 4. 官学失修 5.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二、私学产生的意义 1. 西周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的,以“学在官府”为其主要特征,在管理上是“官师一体”、“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师由政府官员兼任,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需要设立的,以政教分设、官师分离为主要特征,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教师逐步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 2. 西周官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贵族子弟袭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下放,使文化知识得以下移到民间。 3. 西周官学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奴隶制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家各派不必有统一的思想,教育内容以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技能为主。 4. 西周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较为规范。私学则不一定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也较简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 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对后代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产生原因 1. 是战国时期养士用士之风发展的结果。 2. 是齐国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 3. 稷下学宫的产生与齐威王开明的文教政策有关。 二、办学特点 1. 待遇优厚。 2. 不治而议论。

浙大333教育综合考研难度等系列问题答疑

浙大333教育综合考研难度等系列问题答疑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是浙江大学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容多,背的东西多,还特别繁杂。 凯程老师指出,在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知识的掌握要有轻重之分,抓重点,找主次。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跨章节,跨学科之间的联系。 另外333是不需要死记课本的,凯程考研浙江大学教育硕士老师会提供专业的辅导讲义和远程辅导视频,视频全程下来考生就会牢牢掌握基本知识点,打好扎实的基础。凯程老师会提供一本333的大纲解析,然后带领学生结合着各学校历年真题来整理笔记。为什么要结合历年真题呢?因为重点都在历年真题里,凯程老师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发现里面出题的重复率是很高的。比如“中体西用”“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等等,同样一道题目,可能前年是A学校出的,去年B学校又出了,而今年C学校又出了。在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会带领学生把重点与一般的重点区分开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凯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热点、学会思考的能力,重视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做题能力,提供给学生专门的习题并配有专门的习题解析。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平时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浙江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10人,相对于其他院校来说招生人数较少,从这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是专业课复习很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据统计,浙江大学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据凯程从浙江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333教育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名师孙培青习题详解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名师孙培青习题详解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1复习笔记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2.教育的起源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教育 (1)这种教育活动是在原始人群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活需要是相应的。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已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已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轻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 未成年的男女通过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达到成人阶段时,须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4.原始艺术的教育 歌唱、舞蹈反映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广泛,既是娱乐形式,又能发挥传授知识、宣传习俗的教育作用。 5.体格和军事训练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所以氏族成员要懂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三、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氏族公社末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1.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1)等级教育出现 ①经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产品剩余,使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脑力劳动者。 ②政治: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更需要培养劳心者成为未来国家的官吏。 ③为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2)学校的萌芽出现 教育的早期分化,使教育设施也呈现出等级差别。这一时期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庠”,并将其分为上、下,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3)教育内容的变化 ①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②“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③强调礼乐之教。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详细版)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③对中华文明产生影响(重农思想、农业科技等) 2、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元文化) 核心: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3、史料 二、【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前21世纪—前1600年)】 1、后世文献(《礼记》) 大同之世(原始社会)→小康之世(阶级社会) 公天下→家天下 禅让制→世袭制 部落联盟→国家(基本特征: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 2、考古(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宫殿式建筑:社会分化 石制农具:农耕经济 青铜器:青铜时代 礼器、祭器:体现等级贵贱 3、结论:二重证据证实夏王朝 争论:缺少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资料 三、【商朝与青铜文化(前1600—前1046)】 1、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朝 2、政治体制: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控制的地区 关系:松散的联盟 3、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分工) 4、文化:青铜文化(青铜器的象征和功能、甲骨文) 结论:通过考古挖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西周(前1046—前771)牧野之战,定都镐(西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隋、唐) 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奴隶制度瓦解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封建制度形成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