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该学科的特点:是师范院校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解决“为什么教和学”(数学课程目标)、“教什么”(课程内容、教材体系和结构)、“怎么教”(教学过程、方法、手段)、“怎么学”的问题①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②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式的科学③数学还可看作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的主要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

数学的发展过程:

①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数学的发展十分缓慢,形成的知识也是片断的、零碎的和缺乏逻辑的,没有严密的体系

②初等数学时期:建立了初等数学体系;开始运用比较科学的计数方法;运用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

③变量数学时期: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④近代数学时期

⑤现代数学时期只考虑数学本身的内容、结构特点及其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就是数学科学。把数学的内容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就是学科数学。

数学科学和学科数学的:

联系:学科数学的内容是依赖于科学数学而建立和发展的。

区别:①学科数学是以培养人为目标,数学科学是以阐述数学的原理为目标的

②数学科学要对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一般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全面完整

地、系统地表述某一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和方法。而数学学科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安排和呈现有关的内容和方法。

③数学科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推导,以保证其逻辑性和严谨性。而数学学科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往往不做严格的论证,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

④数学科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

学化。而数学学科在不影响内容的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儿童的认知规律,一些内容的呈现顺序和编排方式可作适当的调整。

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

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是基本任务

(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1、懂得数学的价值2、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

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

(二)、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1、发展性2、过程性3、实践性

二、培养数学思维是实现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

(一)、观察与比较

(二)、分析与综合

(三)、抽象与概括

(四)、判断与推理

三、提高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是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

(一)、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考查现实

(二)、构建普通知识与情境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论从总体上说是关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意义:一是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二是提出和思考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三是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一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2、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儿童发展的需

要3、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实用知识、学科知识、文化素养

各国在数学课程目标上的共同点:一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二是数学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精英转向大众;三是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不是统一的模式;四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具体表现在1、注重问题解决2、注重数学应用3、注重数学交流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建国后:百废待兴T全面学习苏联T改革后的“精雕细刻”

)7与时俱进

T拨乱反正,适应四个现代化的建设T实施义务教育(1992

直觉思维:是一种整体的、高度简约的、跳跃式的思维。

空间观念: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保留在人脑中的表象。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目标制定的某一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是指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是教师在教学中施教的重要依据之一。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的依据:

1、数学课程目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课程内容结构:是指一个学科内容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学习过程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是进行初步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

(三)小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形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

(四)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

按学习深度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按学习方式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书上):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

(ppt):动机的激发、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

?数学学习中的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知识、技能方面,还包括方法、态度方面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间的干扰作用

?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3、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4、学生的智力水平

5、心理定势作用

6、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

1、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较容易

2、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较难

3、易受狭隘的思维定势的干扰?为迁移而教注意一下原则:

1、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4、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

1、学习动机和兴趣

2、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水平

3、思维水平

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自己所采用的程序、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

1、把新知转化为旧知

2、“不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3、“举三得一”和“得一反三”

4、适时形成知识网络

5、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是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

从认识活动看,其特殊性表现在:①学生的任职对象具有特殊性②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③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

从实践的角度看,其特殊性表现在:①实践目的具有特殊性②实践环境具有特殊性③实践的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学中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㈡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㈢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与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首先,教师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矛盾,其次,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述与学生真正理解的矛盾,再次,儿童掌握的新知识与旧有知识

之间存在矛盾。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可以理解为: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水平,与数学教

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首先,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必然性,其次,要正确对待教学中出现的矛盾,要分清教师的思路与学生的思路,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巧妙化解矛盾。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发展后应成为:

(一)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

①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②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

①组织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 的过程②师生共同生成与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③在活动中体验数学,获得数学发展的过程

(三)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①促进学生的发展②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特点:(1)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2)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施行的有规则的活动方式(3)教学方法是由各种教学方

式组成的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还有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等。

(一)讲解法的主要特点: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由教师通过系统的讲授呈现给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采用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经过加工整理贮存于头脑之中。节省实践和精力,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合乎逻辑的推导,入情入理的分析,帮助学生

系统地获得知识,形成观点,发展能力。

缺点:讲解法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交流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听讲的学生很难干预教师传递知识的性质、速率和数量,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这种单向性的信息传递很难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使用不恰当还会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缺少直接体验,因感性认识不足,参与学习不够而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注意:①要注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要有较强的语言能力②讲解时要注意体态语的

运用③讲解要注意从具体到抽象④要注意启发式的讲解和有意义的接受,避免注入式讲解⑤

要恰当地运用板书⑥要正确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⑦注意发挥学生主题

(二)练习法

所谓练习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作业掌握基础知识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练习法不是机械地重复、盲目地做题,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的一种活动。

注意:①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②练习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③练习的目的要明确

④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⑤练习量要适度⑥练习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⑦对练习的结果要及时

评价

(三)演示法(操作实验法)

演示法是教师用各种教具、实物,将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

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直观形象性、趣味性

注意:①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具。教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教材的内容,教具的展示要尽可能充

分,运用直观教具还要符合小学儿童各年级的年龄特征,尽量利用现代化手段,化静为动,动静结合②教具的设计要合理,其大小、色彩及安置要恰当,使学生对所观察的对象获得完

美的感知③教师要注意把自己的言语讲解、演示和板书同学生的观察安排妥当,并且在课前

预演一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④演示过程中要面向全体,注意突出对象的本

质特征或发展过程。⑤演示时要配合适当的讲解和谈话,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防止其他无

关因素的过多干扰。⑥使用教具时要注意时机,演示要适时适当。⑦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四)启发式谈话法

启发式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疑启发提问学生,并通过对话方式探讨新知

识,得出新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①师生双向交流性强②操作灵活,可变性强③容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④教学过程

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分为之中⑤可以锻炼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⑥反馈及时

注意:①全面了解学生,为谈话作准备②精心设问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④认真倾听学生回答⑤谈话面向全体

(五)发现法

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

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①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去认识,自己求出疑问的答案,解决自己的问题②强调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③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潜在的、间接的。

注意:①要掌握发现法的教学程序②要重视学生发现的过程,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索③

要注意发现法运用的范围④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发现法的步骤: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②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迁

移③鼓励学生提出猜测进行论证④及时反馈,让学生巩固所得的发现

优点: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②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缺点:①费时②有一定的适用范围③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

(六)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思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步骤:①出示尝试题②自学课本③尝试练习④学生讨论⑤教师讲解

优越性: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具有很强的

可操作性

局限性:①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自学能力②适合与后继课的教学,对于

新的概念原理的教学不宜使用③对于可操作性较强的内容也不适于运用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变革的突破口。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就是从相关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恰

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造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教学方式变革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①着眼与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②强调多重教学方式方法的交叉使用、互相配合,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③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

④关注从现实情境和学生的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标准

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②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

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④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⑤依据学校条件设备选择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的程序

①要明确选择的标准,标准要具体化,切忌抽象

②要尽可能广泛地了解有关的教学方法,把握各种方法精华

③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各种比较,在既定的教学任务、内容、师生特点、教学时间

等条件下,对各种方法进行优选,作出最后决定。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

①要熟悉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其中每种教学方法,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

缺点与适用范围

②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先按教学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具体化,找出重点、难点,并将教学内容

划分为逻辑上完整的几个部分,然后选择对每个教学阶段最适用的方法,并把它们恰当地结合起来,形成该节课的最优教学方法

③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考虑教学过程效率的高低

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根据师生关系不同分为: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学。

根据班额的多少分为:大班教学、小班教学班级授课的两种变式: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类型:

(一)新授课

应做到:①让学生在生动、有趣或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③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④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讲练结合型课的基本环节:①基本训练②导入新课③进行新课④尝试练习⑤阅读课本⑥独立练习

探究型课的基本环节:①提出问题②引导探究③巩固内化

(二)练习课

一般结构: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进入练习后应注意几点:

①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

②练习形式要灵敏

③组织练习时要注意人人参与

④针对练习情况,教师应及时小结,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分析易出错的地方及原因,归纳比较各种

解法,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复习课

一般结构:归纳整理、重点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四)讲评课

(五)考查课

(六)实践活动课

(七)提问课

现代小学数学新读本中有这种课,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

步骤: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交流、猜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①以问题为主线

②以信息探索为主线③以实验操作为主线④以自学尝试为主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备课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钻研教材:小学数学教材包括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两部分。钻研教材要解决一下几个问

题:①明确教材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的②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③确定重点、难点、关键④备好习题

(二)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

(三)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四)充分重视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计划的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

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策略过程等进行设计操作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原则:科学系统、主题发展、活动化建构、动态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首先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等若干要素进行分析和设计,而后设计出恰当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主导——主体”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近年来还提出了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P20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报告:课时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几种编写形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并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二)教学内容合理恰当

(三)教学方法灵活实用,具有启发性

(四)教学组织具有条理性、教师语言简洁生动,教态亲切

(五)教学效果良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每节课都要有小组合作误区二:教学必须情景化

误区三:教师在课堂讲的越少越好误区四:课堂“热闹”就是好的教学

误区五:必须要求手段现代化

?小学数学作业的类型:

从时间上分为:课内作业(课堂提问、板演、练习)和课外作业(练习性作业、预习性作业、复

信息工作8

信息工作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熟悉信息工作的基本程序,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及对信息进行系统整理、有效传递、有序存储、开发利用,掌握信息利用服务的方法并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教学方法: 该课程属于“专业岗位为中心、能力实训为中心、情景活动为中心和问题引导为中心”的课程范型,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实操演练教学的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 信息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信息整理工作; 传递信息工作; 信息利用与反馈工作。 教学难点 信息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信息工作案例分析; 技能训练。 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 2.0课时 实训教学 2.0课时 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 沙里淘金 小张是刚从大学毕业分配来的某厂办公室秘书,虽然他早就听人说过信息是资源,是财富,但究竟它的价值有多大,对领导决策起多大作用,总感到说不清。在一次领导办公会上,办公室卢主任让小张做记录,他才对信息工作有了切身的理解。 会上,管设备的副厂长提出技术改造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求把刚刚收回的一大笔资金,重点投放到购买机械设备上。管财务、管生产的副厂长都表示支持。当厂长正要拍板决断时,卢主任说他想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个新情况,供领导们参考。领导们的目光一起转向了他。

“我先说几条信息请领导们参考:一是我国粮食进入市场后,粮价上调的趋势十分明显;二是国际上几个主要粮食出口量大的国家今年均遭自然灾害,国际性粮食歉收趋势已定;三是供应我厂工业粮食原料产量区今年都遭到严重的水灾;第四,今年又是乡镇企业发展很快的一年,这些乡镇企业不少是利用其资源优势从事投资少见效快的食品和酿酒业,都将以粮食为原料。根据以上情况,我预计,近期粮价必上涨,而且上涨幅度较大,可能每千克上涨0.2至0.5元之间;我厂每年工业原料用粮10万吨,按每千克原料用粮上涨0.3元计算,每吨将上涨300元,10吨就是3 000元,全年就是3千万!因此,我建议当务之急是在粮食涨价前购进原料,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然后再把获得的盈利投入技术改造;由于经济实力增强了,我们进行技术改造的起点可以更高些,最好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样,就为我们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卢主任的发言结束后,会场一片寂静。领导们有的拿出计算器仔细地算着;有的掏出钢笔,在本子上写着;还有的托着腮在沉思…… 过了一会儿,厂长的发言打破了寂静:“卢主任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同意他对粮食价格变化所作的分析和预测。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先搞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还是先购进即将涨价的原料,取得经济效益后再以更大的投入进行高起点的技术改造。请大家对这两个方案再议一议。”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会议气氛十分活跃。经过反复比较、分析、论证,厂领导最后一致同意采纳卢主任的建议:先购进粮食原料,再进行技术改造。 后来的事实证明,卢主任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他的方案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整整多赚了一个亿! 小张敬佩地对卢主任说:“看来信息是金钱的说法一点不假!您是怎样获得这些信息的呢?” 卢主任说:“信息变化极快,信息工作无止境。这次我们虽然从大量信息中淘出了一些金沙,但不知还有多少金矿等待我们去开掘、去淘洗、去利用。稍一马虎,它就会从你眼皮底下溜走。淘金,把小张引入了对信息工作的深层思索 从这件事中,你对信息工作有哪些启发? [分析] 这个案例对秘书做好信息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 1.信息是领导者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是领导者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反之,错误、片面、迟报的信息,可能会导致领导者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重大的损失。案例中的卢主任向厂领导反映的有关信息,使厂领导作出了正确的决策,为企业赢得了巨大的利润。由此可见,信息在领导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正确运用信息,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就是金钱。秘书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工作的巨大价值,肩负起信息工作者的重任,努力做好信息工作,为本组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3.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需要秘书人员努力开发。案例中的卢主任就是一位善于“淘金”、开发信息资源的高手。秘书人员平时就要养成收集信息的习惯,并能从零散信息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从表面信息中发现本质性的东西,从已知信息中推导出未知的东西,从而开发出信息的重要价值,实现信息的最大增值。 4.信息是秘书发挥参谋咨询作用的有效途径。秘书发挥参谋咨询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利用信息则是秘书发挥参谋作用的最有效途径。本案例中,卢主任就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向领导提出参谋建议的成功范例。作为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一定要善于利用信息达到参谋的目的。 信息工作概述

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

第一章 1.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P16 4.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P16 6.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 11.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13.信息资源经管(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是以经管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经管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P31 17.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P34 21.信息资源的特征:不可分性、积累性或非消耗性、认知相对性、不同一性、驾驭性。P34 22.狭义的信息资源经管以信息为经管对象,研究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分析、传递和共享等环节中的技术方法及其经管问题,以便提高信息过程的效率,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 23.广义信息资源经管是有效地确定、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信息需求的过程,即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经管,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P36。 24.信息资源经管(IRM):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P36 25.促进信息资源经管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P37 26.政府信息资源经管和如数情报信息资源经管是信息资源经管产生、发展和深度应用的最重要的两个领域。P37 27.三个应用学科:数据库经管、记录活文献经管和数据处理。 第二章 1.信息资源经管的任务是:调动好相关的人力资源,借助适宜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对信息实行有效的经管,达到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以促进组织战略实现的目的。P45 2.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3.组织战略一般包括三类:总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P46

最新整理国税局信息中心工作要点.docx

最新整理国税局信息中心工作要点 根据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国税局信息中心工作要点,结合我市工作发展需要,20xx年信息中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税收中心工作,认真做好四个服务:服务大局、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广大纳税人,确保各应用系统平稳运行,确保wang络及信息安全,积极参与税收业务各项工作,积极参与部门行政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税务信息化治理能力,为实现税收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一、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做好信息系统建设 (一)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升级版。按照总局和省局统一部署,建立电子底账,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升级版。使新系统覆盖所有增值税纳税人和所有增值税发票,不再对新办纳税人推行老税控系统。加强技术统筹,优化系统运行环境,做好税控装置发行、发放管理,确保升级版平稳、有序运行。 (二)完成金税三期优化版推广应用工作。按照总局和省局统一部署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细致开展系统初始化工作,严把数据清理和迁移质量关,精心实施系统性能压力测试,全力做好上线运行保障工作,确保我市国税系统在三季度前完成金税三期优化版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积极推进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是今年总局和省局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全面落实总局和省局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建设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既定目标、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按照总局和省局部署,深入查找风险点,不断完善风险指标体系,制定风险防范新措施,持续改进内控机制。 (四)全面优化完善我市wang上办税系统。优化和完善我市wang上办税系统,及时实现与“金税三期”的系统同步,并以wang上办税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其他新型电子远程办税渠道,实现xxxx移动终端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办税等方式,打造我市全新电子税务局办税新格局,以实现与实体办税厅等同功能、达到“足不出户,轻松办税”为长远建设目标。 (五)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行绩效管理3.0版和个人绩效管理2.0版,实现组织和个人绩效管理的全覆盖。配合做好综合办公、财务等行政管理类应用系统的升级优化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优化应用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机制

信息整理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P5)【3】 2、流程图:是将基本固有化的、有一定规律的流程进行显性化和书面化的表达,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达以及流程重组时的参考。(P29)【3】 3、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数据流程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集合,就是数据字典。它一般由一叠卡片组成。(P57)【6】 4、数据备份:指由会计软件提供的,将系统的相关数据备份至系统以外的存储设备上的一种功能,它是一种数据安全策略,是所有会计软件必须提供的功能。(P200)【4】 5、XBRL :中文译为“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生成和传输商业报告的语言标准。(P205)【6】 6、会计软件:是由一套指挥计算机执行会计工作的程序代码、一个存储会计数据或信息的数据库、一系列有关设计与使用程序和数据库的文档资料所组成,是AIS中重要的组成部分。(P8) 7、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师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P48)【2】 8、通用报表软件:是由用户自定义报表的样式、数据来源并由系统自动从信息系统获取数据生成各种报表的软件系统。通用报表软件具有强大的格式编辑、自动数据获取和运算、多样化的数据汇总和合并等多种功能。(P156)【2】 9、AIS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P6)【2】

10、C/S系统:又称客户/服务器系统,技术构架在服务器上不仅存放了共享信息资源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而且将部分管理软件(对数据库中共享数据的增删改等操作)也放在服务器上,在客户终端也存放部分管理软件,主要存放管理软件中除对共享数据操作以外其他操作的部分。(P15) 11、大数据:又称海量数据、巨量数据、这里所涉及的数据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进行处理。但是,大数据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被截取、管理、处理、并进一步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管理决策或者其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P223)12、结账:是结束本月账务处理工作,将各会计科目本月余额转记为下月的期初余额,并为下月会计业务处理准备好环境。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结账工作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在用户启动结账功能时,系统一般会自动进行如下检查和控制。(P19) 13、商品化会计软件:是指通过评审、在市场上销售的通用会计软件。其主要特点有:环境的兼容性、应用的广泛性、功能的扩展性、价格的竞争性、用户的群体性。同时商品化会计软件还具有通用性、合法性和安全性等特点。(P184)14、一般控制:指适用于整个信息系统的控制手段,也称基础控制或环境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硬件与软件控制等。(P198) 15、SaaS :是软件即服务的简称,(P217) 16、会计事务处理系统:是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的最初阶段。它的特点是系统单独使用,彼此没有什么联系,这个阶段的软件系统主要是面向基层会计操作人员的。(P12) 17、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计算机资源(包括软件、硬件、信息)可以按照需求提供给网络上的其他主机(用户)。(P217)

信息资源管理整理精简版

第一章 1. 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 ,简称IT )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P16 4.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 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 )P16 6. 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 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 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 “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 ,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 :agendaforaction ) 11. 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 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 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 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 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 用P31 17. 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 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 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 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 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 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 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 集合。P34 21. 信息资源的特征:不可分性、积累性或非消耗性、认知相对性、不 同一性、驾驭性。P34

新编整理信息工作计划

信息工作计划 篇一:信息工作要点XX年重点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1)日常教学使用评价:结合学校推门课、常规检查对教师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与教学评优活动相结合:在学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评优活动中,积极倡导教师使用平台进行教学,对使用及使用效果好的课堂进行加分。 2、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 我们将继续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改前沿理论,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把握课改的内涵。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教师扩大眼界,亲身感受现代教学的冲击。同时,我们要充分应用学校硬件、软件与人力资源,进行校本化的培训。新学期,我们将继续组织多媒体设备规范、科学使用岗位培训,课件制作培训,使广大中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上一个台阶。 3、积极利用网络,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1)加大网络教研力度,运用好网络教研平台,逐步实现网络化研讨、网络化备课和常规教研工作网络化。 (2)完善信息技术网络教研平台,自主开展信息交流、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等教研活动。 4、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开展具有创意特色的信息化教育科研活动。 (1)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设。 积极进行信息化教育研究与指导,着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加强辅助教学力度,做好课件的搜集、整理、开发、利用等工

作,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库,使其高效、安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升学校应用电化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3)建立与开展教师个人博客评比活动。学校将组织这方面的培训和评比活动。通过活动促使教师利积累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5、加强信息化教育常规管理工作,促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重电教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网络畅通,设备正常运行使用。确保学校电教课率和多媒体课率。做到有书面登记、记录。让教师做到熟练使用同时,还要做到自觉爱护电教设备。 篇二:XX年度工作计划(IT) XX年度IT工作计划 一、XX年的工作目标及思路内容 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网络安全基础建设,建立规范化的网络环境,合理分配网络宽带,控制网络使用 情况。 2.办公网络化,节省人力及时间,办公无纸化节省耗材与纸张。 3.制定办公设备硬件采购标准及信息化采购、验收标准,完善采购流程。 4.继续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 a)费用管控系统的开发及使用。其中功能涵盖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费用管控、预 算管控、计划管控等,通过费用管控系统做到事前申请,制度执行,真正做到费用管控。并将和OA系统进行集成。 b)OA报表系统开发及使用。根据业务部门具体业务需求,建立

信息存储与检索

课件第一章 1 纸质文献资源的存储与组织的4个基本要素:信息内容、载体材料、记录符号和记录方式 2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区分(课本P23) 零次文献:尚未经过系统整理形成正式文献的零散资料,包括草稿、记录和谈话等。它与一次文献的重大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形成正式文献,没有正式发表。 一次文献:作者最初发表的原始文献。主要类型有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是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文献对比分析的主要依据。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用做文献检索工具。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文学类型,如书目、索引、文摘等都是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在运用一次文献成果并借助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揭示某种规律性认识的文献类型。如综述、述评、百科全书等。 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过程。它们所含信息的质和量是不同的,对于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零次和一次文献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它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工具;三次文献是把分散的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知识的门类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它既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又可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3 (课件第二章)信息存储与检索定义 信息存储与检索是信息检索的全称形式或广义的信息检索,又称为信息存取,它既包括采用多种形式记录信息、排序信息的信息存储过程,也包括通过一定的设备、采用一定的手段与技巧从信息系统中快速、准确地搜寻所需信息的方法与活动。 广义的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全称又叫“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存储是指工作人员将大量无序的信息集中起来,根据信息源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经过整理、分类、浓缩、标引等处理,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建成一个具有检索功能的工具或检索系统,供人们检索和利用。而信息检索是指运用编制好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查找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特定信息。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某一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 4 信息检索方法 1. 常规法(工具法),可分为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

信息技术整理-课后题目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从通常意义上来说,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包含哪些行为和活动?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什么是信息化?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有什么特点? 1.2数字技术基础 (1)什么是比特?比特是如何表示和存储的? (2)存储器容量有哪些度量单位?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的度量单位有何差别? (3)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如何相互转换? (4)无符号整数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其表示范围如何确定? (5)什么是ASCⅡ字符集?ASCⅡ字符是怎样表示和存储的? (6)比特的基本逻辑运算有哪几种?什么是“与”运算、“或”运算和“非”运算? 1.3微电子技术简介 (1)什么是集成电路?什么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你能列举出如电视机、收音机、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等常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集成电路吗? (2)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如何?微电子技术会达到极限吗? (3)IC卡有哪些类型?它们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2.1计算机的组成与分类 (1)计算机在逻辑上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有哪些特点?计算机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从性能和用途来说,计算机分成哪些类型?分别适用于哪些部门和领域? (4)个人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品种?你估计它们的发展趋势如何? (5)什么是微处理器?什么是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有哪些特点? (6)目前流行的PC机使用的CPU有哪些不同型号?你知道它们的差别吗? 2.2CPU的结构与原理 (1)CPU的作用是什么?原理上由那三部分组成?与内存是什么关系? (2)什么是指令?什么是指令系统?Core2处理器有哪些类型的指令? (3)计算机是怎样执行一条指令的?分为哪些基本步骤? (4)计算机之间的兼容性是什么含义?它由哪些因素决定? (5)CPU的处理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大体理解CPU主要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吗? 2.3PC机的组成 (1)台式PC机的机箱内安装了哪些部件?主板上安装了哪些部件和器件? (2)什么是芯片组?它与CPU、内存、显示器、各种外部设备的关系是怎样的? (3)什么是BIOS?它存放在哪里,有哪些功能? (4)PC机中有哪些存储器?内存储器使用的半导体存储芯片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什么特性? (5)什么是内存条?你机器上使用的内存条是什么类型? (6)I/O设备、I/O控制器、I/O总线与CPU、存储器相互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7)什么是I/O接口?目前PC机常用的I/O接口有哪些?性能如何?分别可以连接哪些外部设备?2.4常用输入设备 (1)列举PC机键盘上常用的控制键和它们在Windows环境下的功能。 (2)鼠标器是如何控制鼠标箭头在屏幕上移动的?使用鼠标器的右键和滚轮有什么好处? (3)简述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信息存储

第一章信息资源概论 1.信息资源的: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主观或客观处理了的,并且能够被传播或传输的文字、声音、图像、数据。 2.信息资源的类型:纸质文献型信息资源,电子型信息资源(包括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 源) 3.电子信息资源的含义、特点: 含义:电子信息资源是以数字化形式(即二进制代码0、1),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印刷型介质上,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相应的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特点: 存储形式多样化:文本、超文本、多媒体、超媒体等 资源数字化: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在 可交流程度高:信息交流范围扩大、信息交流能动性增强、信息交流对象增多。 方便利用:易获取、易检索、易保存 内容丰富: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 载体容量大:存储载体信息密度高、容量大 4.网络信息资源类型:(1)按网络传输协议的不同可分为5类:web信息资源,telnet信息资源,ftp信息资源,用户服务组信息资源,gopher信息资源 (2)按表现形式不同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联机系统与联机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文档型资源,多媒体型资源,程序型资源 5.纸质文献资源 特点: 携带、书写、保存方便 直观性 以纸质为载体的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 纸质文献作为收藏品的不可替代性 6. 纸质文献资源的类型与情报价值: 按文献编撰方法和出版特点分: 图书\期刊\ 报纸\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及\标准文献\专利文献\ 学位论文\产品说明书 按文献加工深度分: 一次文献及其情报价值:作者最初发表的原始文献,如专著、论文、译文等。 二次文献及其情报价值:对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如书目、文摘、索引等。 三次文献及其情报价值:在一、二次文献基础上加工出来的文献,如综述、述评等。 零次文献及其情报价值:尚未系统整理的零散资料,如草稿、记录、谈话等。 第二章信息存储于检索基础 信息存储与检索含义 是信息检索的全称形式或广义的信息检索,它既包括采用多种形式记录信息、排序信息的信息存储过程,也包括通过一定的设备、采用一定的手段与技巧从信息系统中快速、准确地搜寻所需信息的方法与过程。 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原理 查询语言(检索提问)和系统标识语言所进行的“相符性比较”与“匹配运算”。 信息检索通常包括4种类型,一是关于文献的检索;二是关于某事实或事项的知识检索;三是关于数值或数据的情报检索;四是关于图象信息的信息检索。

《信息与档案管理》大纲

《信息与档案管理》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公文的概念、特点、要求等,能进行文书处理、文件的整理与归档,以及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等。该门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本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文秘专业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商务秘书的信息化工作能力,我们设置这门课程,使有志于秘书岗位的学习者能够通过自学充分的了解信息和档案工作的实务,掌握秘书岗位通用的技能,为继续向涉外秘书岗位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绪论(必加内容)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着重掌握:商务秘书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了解商务秘书职位的应聘方法及技巧,懂得商务秘书在职场中人际关系处理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 ●商务秘书的职业素质。 ●商务秘书职位的应聘技巧。 ●商务秘书的职场人际关系。

第2章信息与档案工作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着重掌握:信息的含义,信息的主要特征,企业信息工作的作用,秘书的信息工作的程序,企业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企业档案工作的作用,文书与档案工作的联系(阐述了档案工作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保存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 ●信息工作概述。 ●档案工作概述。 ●文书与档案工作。 第3章信息收集与整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学习,着重掌握: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范围,信息收集的渠道和原则,信息分类,信息筛选,信息校核(围绕以正确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并能够完成指定信息收集任务为目的展开描述,从而达到帮助秘书做好日常信息收集工作的目标)。【课程内容】 ●信息收集。 ●信息整理。

关于信息保障(整理)

关于信息保障(整理)

信息保障 一、概念 “信息保障”(information assurance,IA)概念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就其本质来说,信息保障是一种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防护性行为,是信息安全在当前信息时代的新发展。信息保障的对象是信息以及处理、管理、存储、传输信息的信息系统;目的是采取技术、管理等综合性手段,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具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在遭受攻击后的可恢复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美军“信息保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实践中不断扩充和延伸,已经从最初的一套简单的纯技术防护措施,发展到现在由“人”、“技术”和“操作”三个范畴共同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包括了政策管理、组织实施、运行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成了指导美军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 二、发展演变 信息安全问题始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先后经历了早期的“通信保密”(COMSEC)、“信息系统安全”(1NFOSEC)和目前的“信息保障”三个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信息安全以通信保密为主体,要求实现信息的机密性。这一时期的信息安全需求基本来自军政指挥体系方面的“通信保密”要求,主要目的是要使信息即使在被截获的情况下也无法被敌人使用,因此其技术主要体现在加解密设备上。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小规模计算机组成的简单网络系统的出现,网络中多点传输、处理以及存储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问题成为关注焦点;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要求人们必须采取措施在信息存储、处理、传输过程中,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非法访问或修改,同时不能拒绝合法用户的服务请求,其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访问控制上。这时,人们开始将“通信安全”与“计算机安全”合并考虑,“信息系统安全”(INFOSEC)成为研究热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大型网络迫使人们必须从整体安全的角度去考虑信息安全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广域性等特征把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延展到可用性、完整性、真实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等更全面的范畴。同时,随着网络黑客、病毒等技术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人们发现任何信息安全技术和手段都存在弱点,传统的“防火墙+补丁”这样的纯

关于信息保障(整理)

信息保障 一、概念 “信息保障”(information assurance,IA)概念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就其本质来说,信息保障是一种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防护性行为,是信息安全在当前信息时代的新发展。信息保障的对象是信息以及处理、管理、存储、传输信息的信息系统;目的是采取技术、管理等综合性手段,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具备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在遭受攻击后的可恢复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美军“信息保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实践中不断扩充和延伸,已经从最初的一套简单的纯技术防护措施,发展到现在由“人”、“技术”和“操作”三个范畴共同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包括了政策管理、组织实施、运行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成了指导美军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 二、发展演变 信息安全问题始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先后经历了早期的“通信保密”(COMSEC)、“信息系统安全”(1NFOSEC)和目前的“信息保障”三个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信息安全以通信保密为主体,要求实现信息的机密性。这一时期的信息安全需求基本来自军政指挥体系方面的“通信保密”要求,主要目的是要使信息即使在被截获的情况下也无法被敌人使用,因此其技术主要体现在加解密设备上。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小规模计算机组成的简单网络系统的出现,网络中多点传输、处理以及存储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问题成为关注焦点;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要求人们必须采取措施在信息存储、处理、传输过程中,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非法访问或修改,同时不能拒绝合法用户的服务请求,其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访问控制上。这时,人们开始将“通信安全”与“计算机安全”合并考虑,“信息系统安全”(INFOSEC)成为研究热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大型网络迫使人们必须从整体安全的角度去考虑信息安全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广域性等特征把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延展到可用性、完整性、真实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等更全面的范畴。同时,随着网络黑客、病毒等技术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人们发现任何信息安全技术和手段都存在弱点,传统的“防火墙+补丁”这样的纯技术方案无法完全抵御来自各方的威胁,必须寻找一种可持续的保护机制,对信息和信息

信息整理工作的自我总结文档

信息整理工作的自我总结文档 Self summary document of information arrangemen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信息整理工作的自我总结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 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 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 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 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 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信息整理工作的自我总结 到公司已近半年的时间了,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 和自己的努力和调整,现在已融入了公司这个大家庭。同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同时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与想法,现做自我总结如下: 首先,谈谈自己这段时间心态的转变。 坦白讲,如果说从到公司来就一直以火一般的热忱投入 到工作中,那是虚伪的空话。可以说,这段时间工作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心态不断调整、成熟的过程。最初觉得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工作上的劳苦,但扪心自问,原来学的知识何以致用,你的特长在哪里,刚参加工作的我便迷茫的不知自己的定位。没有一丝的心理准备,公司安排我做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乍看起来信息收集数据

统计似乎枯燥乏味、平淡无奇,要把工作完成是很容易的,但把工作做得出色、有创造性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调整好心态的我渐渐的明白了,在各个岗位都有发展才能、增长知识的机会。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 是个平庸的工匠。 心态的调整使我更加明白,不论做任何事,务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也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无论在怎样的岗位上都能丰富他人生的经历。 拥有积极的心态,就会拥有一生的成功。 其次,对我半年来的工作状况做一个小结。 (一)学习无止境,职业生涯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重要的是将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进一步提高、升华。 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行业的信息整理工作,通过对信息 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应用,将公司开发与经营全过程中产生的大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整理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象、声音等方式表达的新闻、消息、情报和数据统称为信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处理和利用信息首先要获取信息。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必须将要处理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符号,就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数据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声音或图象等,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信息技术的几个方面:1、微电子技术。如:微机的中央处理器2、计算机技术。3、通信技术。4、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1、信息家电。信息家电是计算机、通信和家用电器三者融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家电信息化。如微波炉、冰箱等家电加上网络通信功能2、智能建筑和信息家居,许多城市里出现了一些标有“3A”的智能建筑。其中,“A”是英文单词“Automation”的首字母;3A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自动化系统。家庭通信网络的建设将成为智能化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1、人工处理信息的过程是:输入(通过眼、耳、鼻、皮肤等获取信息);处理(对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整理、归纳、判断、统计);输出(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文字等输出信息)。2、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是:收集信息、存储与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等阶段。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 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第一、电子管时代(1946—1958)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诞生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其全称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科学家给它起名叫ENIAC(埃尼阿克)第二、晶体管时代(1959—1964)第三、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第四、盐碱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至今)。 计算机的分类按其规模大小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便携机。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的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每秒可运算1亿次的巨型机“银河I”(发球于第四代计算机)。按用途可分为通用机和专用机。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四个方向:1、巨型化。2、微型化“个人数字助理(PAD)”它是一类面向广大非专业用户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3、网络话 4、智能化1997年IBM 的“深蓝”计算机在对奕中占用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就是一个例子。 计算机的应用可分为6个方面:1、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应用领域。例如:在桥梁设计、飞机制造、火箭发射等工程中,要涉及许多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2、数据处理也称为非数值计算,它与科学计算的差别是处理的对象不同,科学计算的对象是数值,数据处理的对象更广泛,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文字、声音、图象等,其特点是处理的数量大、计算方法比较简单。3、过程控制亦称自动控制或实时控制,例如:导弹、人造卫星的发射,没有计算机的快速计算和及时调整是无法成功的。在工厂中,计算机控制的生产也是过程控制的例子。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5、嵌入式应用是指计算机尤其是微处理器嵌入在其它设备中起控制作用的应用。6、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和逻辑判断等功能,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完成某些智能性工作。它主要应用在机器人、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检索和机器自动翻译等方面。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迄今为止,世界上各类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大多建立在美籍匈牙利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基础上,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存储程序”和“采用二进制”。冯·诺依曼计算机是以“存储程序”为工作原理的计算机。他把计算机分为五大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1、输入设备:键盘(必备)、鼠标(是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扫描仪、数字化仪、条形码阅读器、光笔、触摸屏。2、输出设备:显示器(是计算机必备的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仪、音箱。3、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①内存:常说的32MB、64MB、128MB等就是指内存的大小。计算机要执行程序、要处理的信息和数据,都必须先存入布什,才能由CPU取出进行处理。内存一般可分为RAM和ROM两大类。RAM称为随机读写存储器(我们一般称为内存条),缺点是断电后其中存储的数据就丢失了。ROM称为只读存储器,它是用来保存计算机经常使用县城固定不变的程序和数据,优点是断电后其中保存的数据不会丢失。②外存:关机后所有放在外存里面的数据均不会丢失。它分为软盘、光盘、硬盘等。软盘:常见的软盘是3.5英寸软盘,容量是1.44MB,大约可存72万个汉字。软盘左下方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滑块,称写保护开关。方形小孔被滑块挡住,表示此软盘没有写保护,方形小孔没有被挡住,表示此软盘处于写保护状态。写保护状态的软盘,其中的任何数据均不能被删除或修改,也不能向该软盘写数据,但能正常地读出数据。没有写保护的软盘,我们可以对它做任何操作。光盘:容量约为650MB。光盘分为只读光盘和可写光盘,只读光盘称CD—ROM,可写光盘又分为CD—R(是一次性写入光盘),CD—RW(是可擦写光盘,就象硬盘那样可以随时删除和写入)。硬盘:它的容量比较大,一般从几个GB到几十GB不等。一个10GB硬盘容量大约相当于7000张软盘。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是整个计算机最核心的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讲,CPU的优劣决定了整台计算机的性能。我们常说的486、586、奔腾Ⅱ、奔腾Ⅲ都是指CPU的型号。 Pentiun Ⅲ/800前面的PentiunⅢ是指CPU的型号,800是指CPU的主频。CPU的型号越新,主频越大,那么CPU的运算速度就越快,计算机的性能就越好。世界上第一块CPU是美国英特尔公司于1971年研制成功的,称为Intel4004。 人们把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及外存储器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把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中的程序、数据和有关资料。它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与计算机的硬件直接联系的,是提供系统服务和用户操作接口的基础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进行调度、控制、管理和服务。例如,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系统等都是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是根据某些特定需要而编制的专用程序。例如,WPS文字处理软件、画图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等都是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直接领队于计算机硬件的,是对硬件功能的扩充,其他应用软件无不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它们在操作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支持下运行。 计算机中的编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ASCⅡ码是一种字符编码标准,它的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