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174-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174-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174-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 174-96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

施工技术规范

SL 174-96

条文说明

目次

修订说明

1 总则

2 施工准备

3 造孔

4 泥浆

5 墙体材料及其施工

6 墙段连接

7 槽孔内钢筋笼及埋设件

8 特殊处理

9 质量检查和工程验收

10 施工记录和观测工作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1979年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DJ82-79)(以下简称“79墙规”)修订的。这次修订,保留了原规范中行之有效的条文,修改和充实了部分内容,增加了近十多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和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固化灰浆、塑性混凝土墙体材料、两钻一抓施工法等。修订后的规范共分十章、111条和2个附录。

本规范的修订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既从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出发,又考虑了今后的发展,并总结和吸收了“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规范中有关质量的要求,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和大多数施工单位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

1990年7月主持单位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为主编单位负责修订本规范,并主持召开了“79墙规”修订大纲专家讨论会,会上研究并确定了修订大纲,其后又曾广泛地向国内各有关施工、设计、科研等19个单位和各方面专家征求了意见,最后于1995年5月由水利部建设司主持召开了本规范的送审稿审查会,修订编写组根据此次会议的审查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于1995年6月提出了报批稿。

本规范修订编写组的人员分工为:

组长:高钟璞副组长:肖树斌

第一、二章高钟璞

第三章齐宗久

第四章蒋振中

第五、六章肖树斌

第七章蒋振中

第八章王学彦

第九章齐宗久

第十章王学彦

附录高钟璞肖树斌

本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主任委员为水利部水利工程技术咨询中心孙钊,副主任委员为华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刘继庆。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郝鸿禄作为顾问参加了本规范的修订工作。水利部建设司李允中、熊平、张严明、张汝石参加了本规范修订的组织工作和送审稿、报批稿的修改和审定工作。

修订编写组

1996.7

SL 174-96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本条为新增条文,提出了本规范的性质和目的。

1.0.2 本条由“79墙规”第1条和第2条合并简化修改而成,主要是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这一范围由“79墙规”的墙深60m改为墙深70m,墙厚由60~80cm改为60~100cm。近十多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陆续修建了一些深度大于60m、厚度大于80cm的防渗墙。例如1984年修建的浙江牛头山水库大坝防渗墙,深62m(墙厚0.8m); 1985年修建的四川铜街子电站左深槽防渗墙,深达74.4m(墙厚1.Om);1992年修建的四川宝珠寺电站防冲墙,墙厚达1.4m;1994年建成的小浪底主坝防渗墙,最大槽孔深度81.9m,是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最深防渗墙。这些墙体的施工经验已被总结在本规范中,故本规范对“79墙规”的适用范围作了修订。

1.0.3 本条为新增条文。阐明了本规范与现行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关系。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J105-8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ll9-88)、《水电站基本建设及工程验收规程》(SDJ275-88)及有关建筑材料方面的标准等。

2 施工准备

2.0.1 本条为“79墙规”第3条修改补充后的条文。本条增补了“发包单位应提供”“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Om”的内容。在防渗墙施工中,由于设计提供的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剖面图通常是根据间距很大(往往大于5Om)的一些勘探孔资料,或是根据离防渗墙中心线较远的一些勘探孔投影到墙中心线处绘成的,这给造孔时墙底基岩的鉴定带来了困难,有时误将孤石当成基岩。有几个工程都因墙底基岩的误判而导致墙底末嵌入基岩而漏水,而事后的处理则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国外的防渗墙工程倾向于开工前有较密的勘探孔和较准确的墙中心线处的地质剖面图。例如,加拿大大角坝(Bighorn Dam)的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勘探孔间距为 6.1m,在成槽过程中遇到基岩难以确定时,再增补勘探孔。我国的水口电站主围堰防渗墙工程,原有的勘探孔间距6Om,施工初期曾发生了6个槽(长约26.16m)的基岩误判,发现后重新造孔成墙,经济损失3O余万元,吸取此教训后增至每隔7m一个勘探孔,因而墙底基岩判断准确,成墙后基坑内基本无渗漏水,效果非常好。

由于近年来的科技进步,防渗墙墙体材料除了混凝土以外还增加了固化灰浆等,因此将“79墙规”的“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改为“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多防渗墙工程属于中外合资企业所建,也

有的属于国外贷款工程项目,这些工程有时要求按国外的习惯和标准施工,因此在本规范中增加了要求发包单位提供“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的内容。2.0.2 本条与“79墙规”第4条相同。目的是要求发包单位对墙中心线处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认真勘察,以便摸清情况,便于顺利施工。2.0.3 本条是根据“79墙规”中的第5条结合当前管理体制修改而成的。文理已明。

2.0.4 本条是由“79墙规”中的第6条修改简化而成的,按照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运行体制,中标的承包单位(或分包单位)施工前主要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包括了施工技术细则),而编制预算是在中标前应做的工作,因而对此处进行了修改。

2. 0. 5 本条是由“79墙规”中的第7条修改而成的,主要强调施工前试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有些设计从结构的要求出发,对防渗墙施工要求很高,例如要求完全在基岩中造孔成墙。有些防渗墙深度和厚度均超过本规范的范围,而目前国内的施工队伍尚不适应一些设计对防渗墙的高难度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验不仅是为积累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实际上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6 本条是由原“79墙规”第16条修改成的。6O年代,导墙是用木板和地锚拉筋建造的,费工、费时、浪费木材,且不安全。7O年代后,开始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导墙,施工较简便且比较坚固,配合其它措施后避免了孔口坍塌和翻机事故,因此本规范推荐使用混凝土导墙。导墙下的土体一般比较松散,且孔口附近槽壁所受的泥浆压力较小,造孔时又受到钻机产生的振动荷载,因此孔口易于坍塌。据统计,孔口坍塌大部分发生在孔深6m以内,这不仅影响工期,而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以铜街子电站围堰防渗墙施工为例,该围堰防渗墙轴线长426m,共分71个槽孔,由于没有对土体进行认真加固,致使造孔过程中13处坍塌,占整个槽孔数的18.3%,一般坍塌方量为15~4Om3,最大的坍塌方量为81.4m3,处理这些事故占用工时 15台月,影响工期1个月,造成1O万元的经济损失。在小浪底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中,由于表层是厚10m的粉细砂层,干容重仅为1.38g/cm3,孔隙率为O.47,若不对该层进行加密处理,必将坍孔,施工中在导向槽两侧的导墙下7m深度内,采用孔距1.5m,排距1.5m的振冲碎石桩加密,施工中没有塌孔。因此本规范规定,在构筑导墙前应对较松散的地基上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建议为5~6m。

2.0.7 本条由原“79墙规”第17条精简而成。着重强调了钻机轨道的重要性,若轨道地基有过大变形或产生不均匀沉陷,则易引起孔斜。2.0.8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2. 0. 9 本条为新增条文。强调施工道路的重要性,施工道路的畅通无阻(特别是雨季)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条件。

3 造孔

SL 174-96条文说明

3. 0. 1 本条与“79墙规”第11条基本相同。防渗墙的中心线及高程,应以导墙间的中心线及导墙顶高程控制并根据测量基准点准确测量。施工中,必要时还可对其进行校核。

3.0.2 本条为“79墙规”第12条增补而成。着重强调了槽段划分的一般原则。“墙体平面形状”是指有些工程的防渗墙或防冲墙、承重墙等作成格形或折线形,这在划分槽段时就要根据结构的要求和施工的方便决定拐角处槽段如何划分。“条件较好”主要是指造孔难度相对较小和渗漏量较少的部位,以加快造孔速度和避免过多的渗透水流对槽壁稳定的影响和对龄期较短的槽孔混凝土的溶蚀。

3. 0. 3 本条与“79墙规”第15条相同。文理已明。

3.0.4 本条为“79墙规”第14条修改补充而成。造孔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层条件和钻机类型进行选择。常用的有:钻劈法、两钻一抓法、抓取法等。

钻劈法适用于冲击钻机在砂卵石地层中,或含有大颗粒的覆盖层中成槽。

两钻一抓法适用于在不含过大颗粒的地层中成槽。

抓取法适用于不含大颗粒的软土或细颗粒地层。

3.0.5 本条与“79墙规”第19条相同。但需要说明一点,在选择钻头直径时,不论开孔钻头直径,还是终孔钻头直径,应根据地层特点使选定的钻头直径,既能满足墙厚要求,又不加大扩孔系数,以免造成严重超方。在一、二期槽孔同时造孔时,其间要求留有足够的长度,这主要是为避免在浇筑一期槽孔混凝土时挤穿槽间土层。

3.0.6 本条为新增条文。两钻一抓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槽工艺,随着设备的更新,施工水平的提高,采用这种方法施工的防渗墙工程逐渐增多。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副孔处基岩的钻进仍需用其它钻机完成。

3.0.7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3.0.8 本条与“79墙规”第18条相同。主要强调在造孔过程中,必须保证泥浆供应,使槽内保持一定静压力,以维持孔壁的稳定。

3.0.9 本条与“79墙规”第22条基本相同。在地质勘探或补充勘探中,若发现地层中有特大孤石或孤石群,应采取钻孔预爆,扫除障碍。对表层的孤石,更应在浇筑导墙前挖除或爆破,以有利于开孔和保证孔的垂直度。

在造孔中遇到孤石、漂石需要爆破时,应根据地层条件、孔深、孤石大小及位置、邻近槽孔造孔情况、邻近已浇槽孔混凝土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慎重估算装药量,以免炸塌槽壁或造成其它危害。

3.0.10 本条同“79墙规”第23条。对漏失地层,要求在开孔之前就应做好堵漏的准备,储存各种不同的堵漏材料如粘土球、锯末、水泥等和足够的泥浆。一旦发现泥浆漏失,就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漏浆严重而塌孔。

3.0.11 本条与“79墙规”第25条基本相同。文理已明。

3. 0. 12 本条是在“79墙规”第28条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对孔位允许偏差修改为不大于3cm,主要考虑孔位在不同方向都应满足此要求。对端孔的孔斜率也提出不大于O.4%,以利于接头管(板)的下设、套接孔混凝土的钻凿以及墙段连接的平整垂直。对于孤石、漂石地层以及基岩面倾斜度较大等情况孔斜率放宽到0.6%,但必须强调墙体的连续性和宽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0.13 本条和“79墙规”第29条基本相同。补充了基岩岩样必须真实可靠的内容。

3.0.14 本条与“79墙规”第3O条相同。强调造孔质量经全面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3.0.15 本条为新增条文。因为我国目前多数混凝土防渗墙工程,仍使用传统的抽筒换浆法,这种方法不但换浆时间长,清孔质量差,更无法进行泥浆回收,因此清孔换浆应优先选用泵吸法或气举法,以提高清孔效率和清孔质量。

泵吸法即用反循环砂石泵或潜水排污泵在槽底对沉渣和槽内泥浆进行抽取置换,而气举法则是使用压缩空气和排浆管排出槽底沉渣和废浆。3.0.16 本条为“79墙规”第31条修改而成。修订中,将清孔合格标准中的泥浆指标分为粘土泥浆和膨润土泥浆指标。使用粘土泥浆时,其含砂量减少为10%,这将对顺利浇筑混凝土和成墙质量更为有利。使用膨润土泥浆,一般根据地层情况或通过试验确定。

3.0.17 本条为“79墙规”第32条修改而成。文理已明。

3.0.18 本条为“79墙规”第33条修改而成。清孔合格后,于4h内开浇混凝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遇非因下设各种埋设件而不能按时开浇,应在浇筑前重新按清孔标准进行检测,若不合格需重新清孔或采取其它措施补救。

4 泥浆

4. 0. 1 本条为“ 79墙规”第35条修改而成。泥浆必须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如较小的失水量,能形成稳定致密的泥皮,适当的比重,才能起到支承孔壁、稳定地层的作用。泥浆良好的流变性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稳定地层;二是适当的动切力和塑性粘度之比(动塑比),有利于悬浮和携带钻渣,提高钻进效率;三是可减少钻进时槽内泥浆的压力波动,以防止泥浆漏失和坍孔。泥浆的稳定性是指在正常钻进时,泥浆中的分散相颗粒不易下沉和它们不易聚结变大而沉降的性质。

条文中的“水泥污染”是由于在钻凿槽孔时因造孔需要向槽内加水泥,浇筑时泥浆和混凝土表面接触以及向槽内散落混凝土所致。水泥污染即是钙污染,当钙离子含量达到500PPm时就足以使泥浆失去胶体性质,水泥污染后泥浆滤失量增大,泥皮增厚且松散,粘度、切力增加,PH值升高,形

SL 174-96条文说明

成所谓“絮凝”。处理方法是除了严禁向槽内加水泥外,还应注意不向槽内散落混凝土,并在清孔泥浆中适当加碱或铁铬盐等稀释剂,以改善泥浆的抗水泥污染性能。

4.0.2 本条为“79墙规”中第36条的部分内容。主要强调了选择泥浆主料的重要因素。施工条件主要包括防渗墙地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土料的开采、采购、运输及质量等条件。

膨润土泥浆性能优于粘土泥浆,如采用循环出渣、回收净化再重复使用的工艺,其耗量和成本将大幅度下降,因此应优先考虑选用膨润土泥浆。4.0.3 本条为新增条文。在国外,地下连续墙工程均使用成品膨润土拌制泥浆。我国石油工业部1985年制定了部颁标准:《钻井液用膨润土》(SY5060-85)。按该标准,将膨润土分成三个级别,其各项指标见表4.0.3。

4. 0. 8 本条与“79墙规”第38条基本相同。对于成品膨润土,在鉴定

SL 174-96条文说明

其土料造浆性能时,可按上述《钻井液用膨润土》标准执行即可,有必要时,再增加测试项目。

对施工过程中的泥浆测试项目,一般只列出最基本的三项即可满足施工的需要。实际上,可针对不同的工艺阶段(造槽、清孔换浆、混凝土浇筑)、造槽的不同方式(非循环、循环)和是否下设钢筋笼等条件,视需要增加若干项目,以满足槽孔施工的特殊需要。

4.0.9 本条为“79墙规”第41条修改补充而成。本条提出的“新鲜洁净的淡水”,指的是矿物质含量不高,清洁无泥沙,不含有机质、油质等有害物质适于饮用的水。

4.0.10 本条为“79墙规”第4O条修改而成。文理已明。

4.0.11 本条与“79墙规”第42条基本相同。文理已明。

4.0.12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5 墙体材料及其施工

本章内容是在原规范第四章“混凝土浇筑”第4.5条~第59条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固化灰浆是一种新型的地下防渗墙墙体材料,它的性能、材料组成及浇筑施工方法都与混凝土不尽相同,由于它具有抗渗性能好、变形模量低、施工简便、造价低等优点,在我国的防渗墙工程中开始得到应用,为此,本章中增加了有关固化灰浆材料施工的内容。

5. 1 一般规定

5. 1. 1 本条是新增条文。“普通混凝土”是指采用常规配合比、性能指标一般的混凝土,其中也包括掺粉煤灰混凝土和粘土掺量不大于2O%的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是指水泥用量较小,膨润土和(或)粘土掺量较大,三轴弹性模量不大于1000MPa的特殊混凝土。“固化灰浆”是以造孔固壁泥浆为基本材料,且不含粗骨料的柔性墙体材料。

5.1.2 本条由“79墙规”第45条修改而成。保留了原条文对墙体材料性能的原则要求,而将确定墙体材料配合比的原则与“ 79墙规”第46条合并成5.1.3条。原条第(二)项内容已不具有普遍意义,故移至本规范5.2.1条。

(1)本条内容与“79墙规”第45条第(一)项相同,仅作了文字上的修改。

(2)本条内容是以对墙体材料拌和物定性的原则要求代替“79墙规”第45条第(三)项中对混凝土拌和物定量的具体要求,以便使本条对其它墙体材料具有通用性。

5.1.3 本条归纳了“79墙规”第45条和第47条中有关墙体材料和配合比确定原则的内容。

原材料选择及应用应遵守的有关标准主要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

范》等。

每项防渗墙工程均应单独进行墙体材料配合比试验。

5.1.4 本条由“79墙规”第49条修改扩充而成。文理已明。

5.1.5 本条是新增条文。规定了适用于各种防渗墙的基本施工质量要求,这些要求是制订其它各项规定的目的和依据。

5.1.6 本条与“79墙规”第59条相同,仅作了文字修改。

5. 2 墙体材料

本节内容是由原规范第四章第45条~第47条中的有关内容修改、扩充而成。有关混凝土材料的其它通用规定,应遵照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

5. 2. 1 本条由“79墙规”第45条第(三)项修改、扩充而成。具体规定了用直升导管法浇筑防渗墙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修改补充要点如下:(1)将混凝土的扩散度由34~38cm修改为34~4Ocm。在保证混凝土粘聚性前提下,适当增加扩散度对提高成墙质量是有利的。

(2)增补了混凝土流动性保持能力的具体规定。当孔内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5cm时,将丧失在自重作用下自行流动扩散的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宜采取措施尽可能延长流动性保持时间。

(3)增补了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具体规定。初凝时间越长混凝土保持流动性的时间也越长,这对混凝土浇筑十分有利。因此规定初凝时间不小于6h。为使二期墙段能尽早开工,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也不宜过长。

(4)增补了混凝土最小密度的具体规定。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混凝土与孔内泥浆的密度差小于 1.O~1.1g/cm3时,将影响混凝土置换孔内泥浆的效果,故建议混凝土的密度不小于2100 kg/m3。

SL 174-96条文说明

性能提出了一般的规定。

5. 3 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本节共3条,全部为新增条文。

5. 3. 1 “最大计划浇筑强度”是指最长槽孔在浇筑过程中能满足混凝土面计划上升速度的混凝土浇筑强度。

5.3.2 防渗墙混凝土需在泥浆下用导管浇筑。单个墙段必须一次连续浇完,不得中断时间过长,否则孔内混凝土流动性丧失,将影响局部成墙质量或造成断墙事故。为此,有必要对浇筑中断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5.3.3 本条是选择混凝土拌和、运输方法和机具的基本原则之

5. 4 泥浆下混凝土浇筑

5. 4. 1 本条由“79墙规”第48条修改而成。文理已明。

5. 4. 2 本条内容由“ 79墙规”第49条中有关混凝土导管布置的具体要求修改而成。修改要点如下:

(1)导管间距过大会对浇筑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故仍规定以3.5m 为限;

(2)为避免槽孔两端处导管在浇筑过程中被混凝土挤歪,本条将二期槽端处导管距孔端的距离由0.5~1.0m改为1.0m。

5. 4. 3 本条与“79墙规”第49条中第(四)项内容基本相同。但由于孔底存在不大于10cm的淤积物,导管底口距槽底过近可能引起开浇堵管事故,故将导管底口距槽底的距离由10~25cm改为15~25cm。

5. 4. 4 本条由“79墙规”第53条修改而成。增加了导管塞应采用能被泥浆浮起的塞球的要求。

5. 4. 5 本条由“79墙规”第54条修改补充而成。新增“应防止入管的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内”,是因为混凝土将空气压入导管可能导致堵管事故,并影响成墙质量。

5.4.6 本条与“79墙规”第56条相同。文理已明。

5.5 泥浆固化施工

本节为新增加的内容,共5条。

5. 5. 1 文理已明。

5. 5. 2 文理已明。

5.5.3 采用气拌法施工时,空气压力须克服槽内浆柱压力和管路阻力才能将压缩空气送入槽底,并使泥浆搅动。根据施工经验,供气额定压力不小于孔内最大浆柱压力的1.5倍才能正常施工。

关于风管底部结构及下管深度的规定是避免槽底局部漏拌的重要措施。

气拌法的加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在2h内结束,否则浆液流动性下降并使初期胶凝结构破坏,不利成墙质量。加料过程中突然停风会使浆液流动性大幅度降低,难以重新启动。

5. 5. 4 文理已明。

5. 5. 5 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墙顶脱水干裂。

6 墙段连接

SL 174-96条文说明

本章为新增加的内容,共4条。考虑到墙段连接对防渗墙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国内外都正在努力寻求各种墙段连接方法以提高墙段连接质量,故增加本章内容。

6.0.1 防渗墙墙段连接质量受施工方法、泥浆性能、清孔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试验证明,接触良好的墙段接缝有足够的防渗能力,但实际施工中,往往不能达到完全满意的效果,故一方面应努力改进工艺,提高墙段连接施工质量,一方面应尽量减少墙段接头的数量。

6.0.2 本条提出了目前常用的墙段连接方法。

6.0.3 本条是墙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板)法施工的基本规定。

(1)本项规定了接头管制作、安装的质量要求。

(2)本项对接头管起拔设备、起拔能力作了原则规定。

(3)文理已明。

(4)本项规定要求在浇筑过程中经常活动接头管(板),是为了有效地破坏粘着力,减小摩擦力,使拔管阻力大幅度下降。

(5)在拔管(板)施工中,作好混凝土浇筑和拔管(板)的记录,才能严密地控制拔管(板)时间和整个拔管(板)过程,避免发生事故。

(6)拔管机起拔接头管,孔口地基须能承受拔管反力。用吊车起拔接头管时,因吊车距孔口较远,一般无此问题。

6.0.4 本条是墙段连接采用双反弧桩柱法施工的基本规定。其施工工艺是:先行建造并浇筑一期槽(或圆柱),相邻一期槽(桩)之间留有二期施工的双反弧状桩孔位置;待两端一期槽(桩)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5MPa)后,用双反弧钻头钻凿该桩孔至预定孔深,再用专用机具清除桩孔两端一期混凝土面上所附的泥皮及地层残留物,最后清孔换浆,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连续的墙体。

为了保证墙段连接质量,本条针对双反弧桩柱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作了几项原则规定:

(1)弧顶间距规定为墙厚的1.1~1.5倍,有助于防止钻头扭转;

(2)防止双反弧钻头扭转的最有效措施是选择双绳悬吊的钻具;

(3)可采用液压可张式双反弧钻具清除泥皮及地层残留物。

7 槽孔内钢筋笼及埋设件

7. 1 钢筋笼

7.1.1 本条为新增条文。钢筋笼的结构设计不仅要依据墙体应力应变计算的结果,还应充分考虑到施工工艺,方便施工,确保墙体的整体质量,从而使钢筋笼真正发挥作用。从四个方面做了规定。

(1)钢筋笼的外形尺寸指的是其长、宽、高的尺寸,也包括其横断面的形状(矩形或两端为正反弧形)、笼的分节数量。因起重能力限制,每个槽段也可并列下设几个钢筋笼。

(2)钢筋笼外应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除了为防止钢筋被侵蚀,也是为了留有足够的流散净宽,以有利于混凝土扩散,保证浇筑质量。

(3)对在泥浆下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桩、墙等),我国标准没有明确地规定钢筋间距,所以我们参考日本、英国、德国的规范或资料提出了若干规定,以保证混凝土顺利扩散。

(4)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下设和起拔混凝土导管,也有利于混凝土的扩散。

7. 1. 2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7.1.3 本条为新增条文。钢筋笼在堆放、装卸运输、起吊过程中,如发生变形,将给下设安装钢筋笼带来困难。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有:(l)加工时,视需要增设架立钢筋、斜拉补强钢筋;

(2)堆放时,安装钢筋组装框架;

(3)装卸和起吊时,使用型钢起吊架。

7.1.4 本条为新增条文。为保证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定位垫块可用钢板或砂浆制作,其厚度比设计保护层厚度小2~3cm,垫块在垂直方向间距以5m左右为宜,水平方向每层不少于两块。

7. 1. 5 本条为“79墙规”第61条中的部分内容。文理已明。

7.1.6 本条为新增条文。提出了决定钢筋笼分节长度的几个主要因素,总的要求是分节数量越少越好。

7. l. 7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7.1.8 本条系由“79墙规”第61条的内容补充而成。文理已明。7.1.9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7. 2 预埋管或管模

7.2.1 本条由“79墙规”第60条修改而成。墙下基岩灌浆或墙体变位测斜管等仪器埋设,一般在防渗墙浇筑混凝土后进行,如在墙上钻孔,费时费力,且不易保证质量,所以一般采用预埋管或管模成孔。

7.2.2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7.2.3 本条为新增条文。经验证明,只有按本条的规定布置预埋管和预留孔的孔位,才有可能保证成孔质量。

7.2.4 本条为新增条文。为防止预埋管在混凝土扩散推力下移位而影响成孔质量,管底和上端的固定至关重要。管底的固定可采取加防滑定位盘等措施,上端应与导向槽牢固连接。

7. 2. 5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7. 2. 6 本条为新增条文。文理已明。

7. 3 仪器埋设

7.3.1 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条所列出的各类仪器主要的埋设方法是:应变计、无应力计可用沉重块法埋设;钢筋计可用悬吊法或随钢筋笼一起埋设;土压力盒可用水压法、气顶法、挂布法埋设;墙体变形测斜导管可用钻孔法或预埋管法埋设。

SL 174-96条文说明

7.3.2 本条为新增条文。从理论上讲,两导管间的中心位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的两侧推力是均等的,可防止仪器移位和损坏。

在防渗墙成槽过程中和验收槽孔时,对已确定的仪器埋设断面处的成孔质量(孔斜、孔宽、孔形)均应严格控制,以确保仪器顺利下设,防止仪器失效。

7.3.3 本条为新增条文。仪器的率定和所有的绝缘检查工作是仪器埋设成败的前提条件,不仅关系到埋设质量,也关系到防渗墙建成后能否取得可靠的观测数据。

7.3.4 本条为“79墙规”第62条第(二)、(三)项补充修改而成。在仪器埋设过程中从槽孔口掉入异物是易发事故,必须注意防止。

7.3.5 本条为“79墙规”第62条第(三)项的部分内容。文理已明。

8 特殊处理

本章内容为“79墙规”第六章修订而成,由两条增至6条。

8.0.1 本条为新增条文。提出由于导墙本身结构不合理或导墙底部地基土不密实而引起导墙严重变形或底部坍塌,建议采取的处理办法。

重新修筑的导墙,应适应于施工条件和地基条件。如对地基土进行改良,可以采用灌浆、高喷、振冲加密等方法,亦可以直接挖除原地基土,重新用优质土回填并碾压密实。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加固钻机平台,如型钢支撑等其它安全措施。

8.0.2 本条为新增条文。提出了对严重漏失地层应采取的特殊处理方法。即将堵漏材料或防漏剂混合制成浆体直接投入或补入槽孔内,也可用导管或灌浆管将堵漏浆体送至漏浆部位,以压力灌浆加固孔壁。如确有必要,亦可将槽孔回填,进行处理后重新钻凿。

8.0.3 本条为新增条文。明确规定了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导管堵塞无法继续施工时,必须采取的处理办法。这是总结了多个工程的实践所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全能满足墙体质量的要求。

8.0.4 本条为新增条文。近年来,由于防渗墙工程下设钢筋笼不断增加,笼体上浮时有发生。引起钢筋笼上浮的原因,一是浇筑中槽内混凝土上升过快,二是清孔泥浆质量不好,泥浆中的沉渣在浇筑中逐渐沉积在混凝土表面并裹住钢筋,使其随混凝土面上升而上升。为避免钢筋笼上浮,除将钢筋笼锚固或压重外还应控制混凝土上升速度和清孔泥浆质量,使其具有适宜的粘度和尽量小的含砂量。

8.0.5 本条文为“79墙规”第63条修改而成。为更确切表达原意,对个别文字进行了修改,同时在选择处理方法的顺序上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高压喷射灌浆方法。

8.0.6 本条为“79墙规”第64条修改而成。修改后的条文,删除了解释性文字,具体处理办法未变。采用补贴一段新墙的办法,可在紧贴原墙

DL516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 35页)

DL516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 35页)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DL 5162-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4-27批准 2002-09-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合管理司“关于下达1997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综科教[1998]28号)的计划安排编制的。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加强我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行业安全文明生产,保障施工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为水电水利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科学地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提供依据。 本标准的编制,总结了我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行业多年来在安全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施工现场多发事故与重大事故的教训,并对近期建设的安全文明生产设施较好的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作业现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经多次征求全国各水电工程局和有关单位的意见,通过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三个阶段的编写、讨论、修改与审定,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福生、熊成辽、杜鸿镇、郑霞忠、郑根保、王景忠、贺永利。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水电水利建筑安装工程中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及其附属工程,其他水电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及其附属工程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93—2001 安全色 GB 3787—1993 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某水库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案

防渗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大坝防渗墙位于上游坝坡,平行于坝轴线,距坝轴线12.4m,桩号0+009.96~0+257.88,全长247.92m,防渗墙顶高程315.5m,底高程随基岩高程的不同而不同。设计要求0+009.96~0+090入岩0.5m,0+090~0+131穿透强风化岩石层入弱风化岩石0.5m,0+131~0+255.14入基岩1.5m,防渗墙厚度0.3m,造孔工程量约6000m2,混凝土浇筑约2241m3,防渗墙混凝土采用粘土或膨润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抗渗标号S4,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弹性模量小于14000MPa。 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防渗墙位置造孔地层为:上部坝体回填砂卵石,中下部为回填石渣,坝基为片麻岩,其中桩号0+101-0+123.5处岩基上有残留砂砾石强透水层,厚度3.46m。 二、施工特点分析 1、墙体厚度较小,由于钻具直径受墙体厚度限制,重量轻,钻孔效率大大降低。 2、钻孔地层上部为砂卵石层,透水性强,稳定性差,易发生漏浆、槽孔坍塌等事故,下部为石渣和基岩,强度高,进尺慢,施工难度大。 3、修筑施工平台将坝顶道路破坏后,进料道路转移到施工平台道路上,施工平台道路又兼做抓斗施工道路、浇筑运输道路,由于施工区可利用场地狭小,给施工作业布置和现场协调带来很大困难。 4、工期紧张。防渗墙为控制性工程项目,其影响后面诸多工序,春节前若不能完成,则影响总工期,而现在距春节只有4个多月,工期非常紧张。 二、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特点,本工程的拌合系统布置于溢洪道南侧,砂石料场就近布置,水泥及粉煤灰库布置于配料机一侧,泥浆池及搅浆系统布置于砂石料场北侧,粘土场布置于泥浆池附近。由于原坝顶道路已破坏不能使用,因此在变压器处修筑斜坡道路至防渗墙施工平台,在防渗墙施工平台南侧修筑斜坡道路至坝顶,由此通至溢洪道,并与围堰顶道路连接组成场内环形施工道路(附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平台 施工平台采用砂卵石料回填,与坝体填筑施工同时进行,平台顶高程315.5m,总宽度14.31m,平台上游坡度1:1.12,坡面采用抛石进行防护。

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现场浇筑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他公路、城市道路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引用文件 2.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0.3 术语 3.1 水泥混凝土面层cement concrete surface course 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道路面层 3.2 主控项目dominant item 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3 一般项目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3.4 抽样检验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城镇道路工程检验项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4 施工准备 Ⅰ技术准备 4.1 熟悉图纸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4.2 技术交底 1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技术员、材料员、施工员进行详细交底,落实各环节应注意的

施工要点。 2 混凝土原材料已进行试验,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 Ⅱ物资准备 4.3 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3 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实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4 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 2 粗集料的含泥量小于1.5%,泥块含量小于0.5%。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5 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 2 砂宜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粗、中砂,不宜使用细砂。 3 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小于2%,进场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6 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GB 50119的有关规定。 2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并应检查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相应资质检测部门出具。 4.7 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质量应符合一、二级标准。也可使用硅灰

(完整版)水利水电工程规范规程清单(2018最新版)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精选(最新) G1499.1《热轧光园钢筋》GB1499.1-2008 G1499.2《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G2938《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 G3408.1《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GB/T 3408.1-2008 G3408.2《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GB/T 3408.2-2008 G3409.1《大坝监测仪器钢筋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GB/T 3409.1-2008 G3410.1《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GB/T 3410.1-2008 G3410.2《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GB/T 3410.2-2008 G3411.1《大坝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GB/T 3411.1-2009 G3412.1《大坝监测仪器检测仪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GB/T3412.1-2009 G3413《大坝监测仪器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GB/T 3413-2008 G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14 G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 G10597《卷扬式启闭机》GB/T 10597-2011 G11828.1《水位测量仪器:浮子式水位计》GB/T11828.1-2002 G11828.2《水位测量仪器:压力式水位计》GB/T11828.2-2005 G11828.3《水位测量仪器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GB/T 11828.3-2012 G11828.4《水位测量仪器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GB/T 11828.4-2011 G11828.5《水位测量仪器第5 部分:电子水尺》GB/T 11828.5-2011 G11828.6《水位测量仪器遥测水位计》GB/T 11828.6-2008 G11826《转子式流速仪》GB/T 11826-2002 G11826.2《流速流量仪器第2部分:声学流速仪》GB/T 11826.2-2012 G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G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0待确认 G1417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 14173-2008 G14627《液压式启闭机》GB/T 14627-2011 G1565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GB/T 15659-2014 G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 G1577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3-2008 G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 G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G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2008 G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2008 G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G1645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5-2008 G16453.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 G17638《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8-2017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水文气象资料; (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 倒浆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 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与说明书;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与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水文气象资料; (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

地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1 地下混凝土防渗墙——连续开槽机法施工 混凝土防渗墙具有强度高、防渗效果好、施工速度较快的优点,广泛用于土石坝、堤防、围堰等水工建筑物。国内外建造地下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各有不同,目前主要有:射水法、连续开槽机法、多头钻法、预制混凝土板水力插板成墙法、机械抓斗法等。 1.1 轴线控制 (1)放线 ①测设轴线:根据地质勘探,对闸基实施混凝土防渗墙处理。混凝土防渗墙轴线位于距闸室底板上游前缘向下0.375m处,墙顶高程 44.5m,防渗墙底高程至中风化泥岩,防渗墙轴线长暂定350m。 ②引桩的设置:在轴线两侧间隔50m设置2个引桩。引桩埋入地下0.3m。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随时检查,复核桩位是否正确。另外,还须绘出引桩位置图。 ③建立复核制度:无论是轴线还是引桩,放线或设置过程中须有严格的复核制度,并做好书面记录。 (2)槽板埋设 建造槽孔前,应埋设槽口导向板,以防止孔口坍塌、并起导向作用。制作时,先用人工沿轴线开挖一条导向沟,深约0.5m,每侧超过墙体宽度10cm。将槽板敷设在两侧槽壁上,并用方木支撑。 (3)开槽机就位

将钢轨对称于防渗墙中心线铺设,用水平尺沿钢轨横向测试,调平并固定。开槽机放置在平行于防渗墙中轴线的轨道上。 1.2 开槽控制 (1)开槽机速度控制 在就位后壁杆垂直、主机水平的同时,开槽机要保持稳定,防止移位。开槽前要进行检查。开槽后,由于开槽机可导性差,须在原位先开出导向槽,达到设计深度后,方可沿导轨前进。开始要低速慢进,泥浆或水的流量要小。流量小可防止孔口坍塌。试开无问题后,方可提高速度。 (2)泥浆制备 在泥浆护壁开槽施工中,合格的泥浆起着护壁、提渣、冷却及润滑作用,因此,制备合格的泥浆至关重要。在遇到粘土和亚粘土时,可在槽内注入清水进行原土造浆,此时泥浆的比重宜控制在1.1左右;在遇到砂层或砂壤土时,要加大泥浆比重,以利于排渣,比重控制在1.2~1.4,粘度为18~22S,胶体率不小于90%,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2左右,含砂率不大于4%,以保证灌注混凝土前沉渣厚度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 (3)清孔作业 清孔是不可缺少的工序。在开槽过程中常碰到砂层、砂砾土层以及风化岩层,这样势必会造成大量粒径较大的砂石,除在开槽过程中排出外,在成槽后利用清孔这一工序专门排渣。清孔时间控制在1~

防渗墙施工工艺

防渗墙施工工艺 1 概述 1.1防渗墙的定义 混凝土防渗墙细致利用钻孔、挖槽机械,在松散透水的地基或坝(堰)体重以泥浆固壁,挖掘槽型或连锁桩柱孔,在槽孔内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回填其它防渗材料成具有防渗功能的地下连续墙。它是防止渗漏、保证地基稳定和堤坝安全的工程措施。 混凝土防渗墙适用于土石坝及堤防的防渗处理、混凝土闸坝的地基防渗处理、土石围堰堰体的防渗处理、病险水库坝体和坝基处理等工程。 1.2防渗墙的发展 防渗墙施工技术起源于欧洲,1950年开始应用于工程,意大利人在米兰首先应用这项技术。从而开始防渗墙这一施工工艺。 我国最早的防渗墙时桩柱式,以后逐渐发展为槽孔式防渗墙。1958年我国山东青岛市月子口水库在砂卵石底集中成功建造了第一道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同年,北京密云水库白河主坝采用槽孔技术,在含有较大卵石冲积层建成以到长595m、深44m、厚0.8m的槽板式混凝土墙,实践证明,防渗效果良好。随后在全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应用。葛洲坝大江围堰,三峡一、二期围堰防渗墙、小浪底大坝基础等工程都采用了防渗墙技术。墙厚由30cm,发展到 1.2m,墙造孔深度现已达到近百米。 我省防渗墙应用较晚,2004年渑池县槐扒提水工程的西端村调节水库坝防身,采用了塑性垂直防渗墙一截断坝基含泥砂卵石层。这是河南省水利工程首次引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也是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首次承担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项目。2006年平顶山市叶县燕山水库大坝,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相结合的垂直防渗形式,燕山水库防渗墙为黏土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墙轴线长930m,墙厚0.8m,最大墙深36m,总工程量2.68万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及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的增大,我省一批大、中型水库采用防渗墙施工技术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我省水利工程中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1.3防渗墙的分类 (1)按材料性质分类 混凝土防渗墙按材料性质分为普通混凝土、黏土混凝土、塑性混凝土、固化灰浆、自凝灰浆等几类。 普通混凝土是以水泥、粉煤灰为胶凝材料拌制的适合在水下浇筑的大流动性的混凝土。 黏土混凝土是除水泥、粉煤灰外,掺加了占胶凝材料总量20%左右黏土的大流动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是水泥用量较低,并掺加较多的膨润土、黏土等材料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它具有低强度、低弹模和大应变等特性。 固化灰浆是在已建成的槽孔内,以固壁泥浆为基本浆液,在其中加入水泥、水玻璃、粉煤灰等固化材料以及砂和外加剂,经搅拌均匀后固化而成的柔性墙体

水利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

probl em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Some lea ders unwilling t o do masses w ork, masse s concept weak, on masses feeli ngs not deep, pe ndulum not are with masses of relationshi p, thi nk masses w ork is rev oluti onary w ar era of thi ngs, now obsolete ha s, buried busine ss w ork, ig nore d masse s work of situation compare d Ge neral; some lea ders not do ma sses work, old met hod regardl ess of with, new not with, not understand masse s psychologi cal, not understand masse s wishes, not sai d masse s lang uage, w ork method simple stiff, cause d masse s of conflict and anti pathy; some lea ders can't do masses w ork, Face d with a lot of contradi ctions among the pe ople worry a bout fear, pani c set i n e ncounter group eve nts, a nd some are even misma naged, inflame, so w ork ha s suffered heavy l osse s, a nd so on. These pr oblems we are soberly aware, enhancing t he party's ruli ng ca pability, the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adva nce d nat ure a nd purity, an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part committees and leadi ng ca dres are good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 nd is g ood at doi ng mass w ork, has become the new urgent situati on stre ngthe ning t he party's gov erning capa city-buil ding task s. Combined pra ctice of maintaini ng flesh-and-blood ties with the masses, urged the broad masses of party members and ca dres, espe cially all levels ... Pr oce ssing t o improve a s a guide to the country. "" What I di d is summed up these new things, be pr omoted. "This is a vivi d manifestation of the De ng Xia opi ng's mass. De ng also put people "support does not su pport", "agreed not to agree", "happy happy", "promise not to pr omise" as a starting poi nt and desti nation of devel opi ng guid eline s, policie s, and as the only standard for measuri ng complia nce wit h the wi she s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Under the gui dance of De ng Xi aoping the ory, Central Governme nt adopt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measure s to stre ngthen li nks wit h the masses. In De cember 1989, t he CPC Ce ntral Committe made on a dhering to and perfecti ng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 on a nd politi cal consultation under t he leadershi p of the Chi nese Communist Part y, cl osely for CPC and t he dem ocrati c parties and the relati onship betwee n the part of the masses t hat they conta ct, effectively carryi ng out t he mass lin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March 1990, t he 13 ple nary session adopte d the deci sion on strengtheni ng contacts with the masses of the Party noted t hat "created a nd developed in the long struggle of the party's mass line, is to real ize the party's ideol ogical li ne, t he fundamental politi cal and organizational w ork route", can al ways maintain fle sh-and-blood ties and devel opme nt of the masses, is directly relate d to the rise a nd fall of the ri se a nd fall of the party and State. In Se ptember 1994, 14 adopted by the ple 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 on strengthe ning decision on several major issue s of party buil d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cisi on of the party's leadi ng bodie s and leadi ng ca dres should develop a dem ocratic styl e of work, come from the masse s, to the masses, t ogethe r, stick to t he mass li ne. Party of 13 sessi on four in the ple nary yihou, to Jia ng comra de for core of party (1)2000年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下册"技术条款"》(GF 2000--0208)(以下简称原范本)实施10年来,已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广泛应用。它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招标、工程合同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不少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和科研等单位在工程招投标、建设管理和施工实践过程中,对原范本有关内容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因此,需要对原范本的内容进行更薪完善。 (2)随着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科学技术进步、施工装备水平的提高、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我国很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投入运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施工技术经验,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再加上近几年来,原颁布的许多国家与行业标准及规程规范的修订再版,迫切需要更新原范本的技术条款内容,以适应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 (3)《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技术条款)》(2009年版)(以下简称新技术条款)将原范本技术条款第1章分解为"一般规定"、"施工临时设施"、"施工安全措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四章。第1章"一般规定"除具体划分发包人和承包人各自的工作责任外,还详细说明发包人进行合同管理的工作内容、工程验收程序和合同的计量支付规则;第2章"施工临时设施"说明发包人与承包人对建设施工临时设施的分工,以及施工临时设施的工作内容;第3章"施工安全措施"提出承包人应承担的施工安全责任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第4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强调承包人应遵守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要求承包人采取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第5~24章则按专业工程的施工顺序和不同的施工技术内容,以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各类建筑物的施工为基本目标,并按各专业工程技术独立成章的方式,根据国家与行业新颁布的标准及规程规范,修编各章的施工技术内容。 (4)施工招标文件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确立的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制定招投标的工作规则,以及约定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而技术条款则是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将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延伸为实物操作内容,通过指导招标文件编制人员对技术标准的引用。新技术条款旨在指导工程项目编制好安全、经济的项目实物标准,通过合同约定的支付规则以及施工监理,以期有效地按合同要求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f third generati on Central led coll ective, banner De n g Xia o-ping's the ory great flag, insiste d liberation t hought, and facts, a nd times, i n bot h at home and abr oad polit i cal storm, a nd e conomic ri sk, severe test before, relie s on party and pe opl e, defende d Chi na features S ociali st, created socialist market new system, created full open new sit uation, adva nce party of construction new of great engineering, founded "thre e a representative" importa nt thought, Conti nue t o steer the shi p of reform and ope ning up forwar d on the right. Comrade Jiang Zemin said: "stre ngthe ning a nd impr oving the part y's mass work in t he new situati on, it is of de cisive significa nce t o consolidati ng the r uling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Thr oug h our party and some of the worl d's major lessons learne d from the success of the old party of the party, Comra de Jiang Zemin poi nted out:" the biggest political a dv antage of our party is in close conta ct with the ma sses, t he most danger ous after the ruli ng party was divorce d from the masses. "He sai d:" our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nly the understanding, support and partici pation of the people, people's e nthusiasm a nd creativity into full play in order to a dvance; t he leadershi p of the party, only t he tie and wi n the masses embra ced, can be consoli dated a nd stre ngthe ne d. "He pointed out t hat strengtheni ng and improvi ng the party's work style construction, maintai ning the party's flesh-a nd-bl ood ties wit h the masses is t he core pr oblem, t he key is to do soli d work, im plement, resolutely oppose and over come formalism. Comrade Jia ng Zemin stressed t hat all the work and policie s of the party, are i n complia nce with the f undamental intere 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 opl e to the highe st degree, t o the maj ority of pe ople are not satisfied wit h the fundame ntal gui deline s, strive to make our w orkers, farmers, intelle ctual s and ot her pe opl e enjoy ... Si ngle, everyone seemed to k now. But w ell known doe s not mea n perfe ct. Some party members and lea ding cadres, consi der contacti ng their small de partments, within a small cir cle of people, or contact i ndivi dual owners, the entrepre ne ur, is t he masses, thi s ide a is obviously not correct. T 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e ople shoul d have t hree characteristi cs. First, the people should be the most social, is a Department withi n the scope of the majorit y. Specific to the party a nd Governme nt de partments, e spe cially the cadre s worki ng in t he Ce ntral and State organs, mass i s the 1.3 bill ion Chi nese pe ople, work for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 s, masse s are the l and withi n the jurisdicti on of the common people. T he se cond chara cteristic of the masses, is t 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st s. Masses are manifestations of each specific people, but t he cr owd is a comprehe nsive politi cal concept, refers to pe opl e with common political a nd e conomi c interests i 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 he intere sts of the masses i s large, if you do not find the i nterest i n doing mass work, t he party member s and cadre s, will be in a pa ssive positi on. T he thir d characteristi c of the masses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挡土墙工程施工技术 1、基槽挖土方:本工程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挖机及人工配合进行开挖。挖基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1m3反铲挖掘机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抗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 2、地基处理:当挖基发现有淤泥层或软土层时,需进行换土处理,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后,才进行施工。 3、碎石垫层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现浇钢筋砼挡土墙。基底铺20公分厚碎石垫层,并用打夯机夯入地基土。以便增加基底摩擦系数。予制挡土墙的基础垫层为C10砼垫层10公分厚。 4、钢筋安装:现浇钢筋基础先安装基础钢筋,预理墙身竖向钢筋,待基础浇灌砼完后且砼达到2.5Mpa后,进行墙身钢筋安装。 预制钢筋砼挡土墙的基础钢筋分二次安装,第一次安装最底层的钢筋,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安装好预制墙身后,再安装第二阶的基础钢筋。 5、现浇砼基础: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6、现浇墙身砼:现浇钢筋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砼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再浇灌墙身砼。 墙身模板采用光面七夹板拼装,竖枋用8×10cm枋间距为40cm,用钢管作围楞,用8×10cm的木枋作斜撑进行支撑,侧模用ф16的螺栓对拉定位,螺栓间距为80cm(见附件挡墙模板示意图),螺栓穿孔可采用内径为20—25cm的硬塑料管,拆模时,将螺栓拔出,再用1:2水泥砂浆堵塞螺栓孔,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二次立模的办法,一般4米高之内为一次立模,超过4米高的可分二次立模,亦可一次立模。当砼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砼入仓,或采用人工分灰,避免砼产生离析。砼由砼加工厂,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在墙顶搭设平台,用吊机吊送砼至平台进行浇灌,砼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n,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砼浇灌过程中应派出木工、钢筋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砼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工作班应制作不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 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7、伸缝缩、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现浇灌钢筋砼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宽2cm(施工时缝内夹2公分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深15cm。 挡土墙泄水孔为ф10cm的硬质空心管,泄水孔进口周围铺设50×50×50cm碎古,碎古外包土工布,下排泄水孔进口的底部铺设30cm厚的粘土层并历夯实。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0.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本规范) 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 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1 )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 不宜大于 20m ; 3) 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 水文气象资料; 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 )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 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 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 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 密深度以5?6m 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 70m 、墙厚60?100cm 防渗墙 的施工。 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2.0.1 2 施工准备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建设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垫层、砼结构及室内地面砼均采用商品砼,未特别说明砼采用C30,垫层砼为C15,冷库内及冷库地面砼强度为C40F300。砼浇注采用汽车泵泵送浇筑方式。 1、砼施工管理制度 砼是形成浇筑产品结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砼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验收规范的合格水平。所以应加强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砼产品合格。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审核 本工程所用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采用委托形式经由经大连市建委、质检站认可的有相关资质试验室预配后提供,试配结果报送业主和监理;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为建筑主管部门认证产品,外加剂的种类及性能报监理认可。 (2) 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①浇筑混凝土时项目部定期派专人去混凝土生产厂家监督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在原材料的计量、搅拌时间上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控制。 ②每次浇筑混凝土时,由专人作好混凝土运输车辆的疏导指挥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及时连续的供应,连续浇筑。 ③当相邻车次间隔时间超过正常间隔时间时,应取该罐车混凝土作坍落度实验。混凝土从罐车输出时,严禁任意加水,施工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3) 混凝土浇筑值班制度 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项目经理确定本次浇筑混凝土值班人员,以便于提前准备,做到岗位到位、责任到人。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值班人员不少于五人(至少有一名为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一人在现场值班,实行旁站式管理。混凝土浇筑时值班人员严格按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监督,做好值班人员记录。 (4) 混凝土的检查制度 混凝土的检查在混凝土拆模后、上一施工段施工完毕进行,此项工作由质量检查员及模板、混凝土施工班组长参加,及时评定、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监理和各专业施工班组,督促、改进工作。 2、砼浇筑前的准备 (1)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浇筑砼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整个浇筑过程有组织、有分工连续有序的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