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作品整理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作品整理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作品整理版本

第一编隋唐五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隋代诗歌

第一节隋代诗坛的总特征

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段。

第二节主要作家(诗人)作品

隋代文学(诗歌)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另一部分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虞世基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卢思道

卢思道(约530-582),今传辑本《卢武阳集》一卷。主要生活在北朝。

他有一些诗如《采莲曲》偏于齐梁风格,但他的《从军行》则体现了北方文人重“气质”的特点,是他的代表作。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祈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前半写将士们英勇出征,杀敌报国,久戍不归,生活艰苦,思亲念家。后半写思妇遥念亲人,情兼忧怨。结句讽刺靠战争猎取功名的将军。

诗中不仅具有北朝诗歌刚健雄劲的风格,而且也具有南朝诗歌清丽流畅的特色。两种风格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采用的是南朝歌行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胡应麟《诗薮》:“音响格调,咸自停匀,体气丰神,尤为焕发。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

杨素

隋朝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军旅生活体验尤深。《出塞》二首为代表作。《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格调清远,“转似出世高人”(沈德潜)《赠薛播州诗十四章》也是佳作。《隋书·杨素传》:“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

《出塞》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这是隋代边塞诗的代表,感情真挚,粗狂深沉,透射出北方诗歌的劲健朴质之气。

薛道衡

隋最着名的诗人。

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至襄州总管、播州(今遵义)刺史,后因忤逆炀帝被杀。受南方文学的影响,诗语骈偶工丽。《人日思归》、《昔昔盐》是他的代表作。

《昔昔盐》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溪。采桑秦氏女,织绵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诗写闺中怀远之情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明显带有南朝文风的印痕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透过环境细节的描写,刻划出思妇的孤独寂寞的心境,显示出艺术上的独创性。

刘餗《隋唐嘉话》云:“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刘餗《隋唐嘉话》记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

《春江花月夜》隋炀帝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第二章初唐诗歌

第一节初唐诗坛概观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唐代诗歌繁荣的准备时期。初唐约百年,其中心问题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

初唐的前五十年,诗歌深受齐梁诗风的影响,可说是宫廷诗的时代。从作家来讲,主要是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魏征、上官仪、等人在内的作家群,而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

初唐四杰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

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

陈子昂高举文学革新的旗帜,大力倡导“汉魏风骨”,主张“风雅兴寄”,批判齐梁“采丽竞繁”的形式主义诗风,把唐诗引向了健康发展的方向。

初唐诗人面临的课题

用声律、辞采来表现大唐恢弘的气象和刚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形成唐诗的风格。

第二节重要诗人诗作

一、王绩

王绩(589-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太原祁人,一说绛州龙门人。

一生三仕三隐,思想上充满了矛盾。

早年也有一些功业抱负,但时代的风气,加上家族日渐衰落的命运,使他也染上了道家、阴阳家乃至佛教的思想,常以阮籍、陶潜自比。

王绩的创作

有《东皋子集》三卷。

王绩的主要贡献在诗歌艺术上。诗风朴素无华,以平淡自然的话语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创造出一种宁静淡泊而又纯朴疏野的意境。而且对五言律诗的成熟,也有所贡献。

代表作品:《野望》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点评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易代之慨与全身避祸的思想融于其中。中间两联写景,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全诗以朴素之笔,用白描的手段,描绘了一幅山间晚归图,清新质朴。

是一首较成熟的五言律诗。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的反复,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王绩的诗歌主要以写隐逸山水与田园见称。上承陶渊明,下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是六朝的山水田园诗到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之间的过渡诗人。但他在当时的影响不大。

二、上官仪

上官仪(616?—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人。贞观初年进士。是继虞世南之后深受太宗、高宗宠信的文学侍臣。

《旧唐书·本传》云:“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是当时着名的宫廷诗人。

上官体

所谓上官体,就是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他的诗今存二十首,大都是奉和应诏之作。其诗以“以绮错婉媚为本”,追求形式的工偶精对。因其官居显位,时人争相效仿,称为“上官体”。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归纳了六朝以来诗中的对偶方法,加以程式化,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为后人写作律诗的对仗作了规范,对律诗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奉和山夜临秋》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此诗对仗工切,笔法精细,秀逸浑成

三、沈佺期与宋之问

二人为同年进士,在高宗武后时期都是活跃于宫廷的得宠的宫廷诗人。

《旧唐书·宋之问传》:“则天幸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虬袍以赏之。”

他们的人品都未足为人称道。

《新唐书·沈佺期传》:“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

“匿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等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薄,天下丑其行。”

二人的创作大致以贬谪为界,内容与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

贬谪之前,创作大多以奉和应制为主。

遭受贬谪后,由于生活境遇的变迁,诗歌有了更为真挚的感情,同时在风格上也显得清新自然。如宋之问的《度大庾岭》、《渡汉江》,沈佺期的《独不见》。

《古意呈乔补阙知之》(沈全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点评

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了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

内容上虽不脱征人思妇情感,但已是七律成熟定型的标志。

韵味接近古体,境界广远。清代姚鼐推崇其为“高振唐音,远包古韵”的“神到之作”。在艺术表现上,能将心情意绪与环境氛围密切结合,手法也较灵活。

《度大庾岭》(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有归日,不敢恨长沙。

点评

此诗抒发的是作者去国远谪的忧伤与怀土思归的向往。

感情很真挚,风格自然流畅

结构严谨:首联叙事,二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人内心感受的刻画十分细腻

沈宋与律诗的定型

沈、宋创作的价值在于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诗歌创作声律方面的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

王世贞《艺苑卮言》云:“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四、杜审言

他才高而狂傲,是一个恃才傲物、极为夸诞的人。

“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其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侯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中。

感情真挚,景色清新,结构缜密

杜审言使五律的创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胡应麟《诗薮》:“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创。”

“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

五、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以文章名天下”的四位“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风格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形式上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勃

王勃(649?— 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王通,叔祖王绩。自幼有“神童”之誉。六岁为文,九岁作《指瑕》。十五岁《上刘右相书》畅论国家利害。十七岁对策及第,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中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被逐出沛王府。后一度任虢州参军,因藏官奴犯死罪,遇赦革职。其父因受儿子牵连贬谪到南海交阯,为交阯令。王勃渡海到交阯省亲,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才华横溢

《唐才子传》云:

“属文奇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选磨墨数升,则酣饮被覆而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唐摭言》(五代王定宝):“王勃着《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珍,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联:对仗精整,意境开阔,“风烟”一词,点出宦游之地一派凄迷,伤别之意微露。

颔联:散承,以友情宽释离情。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胸怀大志,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以此来鼓励杜少府,情感细致微妙,诚挚恳切,显得亲切而有信心。

颈联:转写临别的宽慰。由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点化而来,以宽阔的胸怀提出对人生离别的态度,一洗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常态,格调高朗。此后,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高适《别董大》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与此一脉相承。

尾联:由上联的豪情勉励转为柔情开导,语气委婉,感情深挚,结出不必伤别之意。此联也化用曹植“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一联,但更显旷达。

艺术成就

洋溢着爽朗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一反前人送别诗中的悲凄之感。

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初步形成了后来律诗常见的起、承、转、转、合的结构形式和生动凝炼的语言风格,为律诗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杨炯

杨炯(650-693?694),弘农华阴人。

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27岁又应制举及第,补秘书省校书郎。三十三岁任太子李显府中的参事司直,又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后因其从弟参与徐敬业叛乱事牵连,迁梓州参军。后又任盈川县令。未几,死于任上。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投笔从戎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反映了唐初知识分子向往边塞、渴望为国立功的精神风貌。

艺术特点

善于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形象概括的描写,并且采用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了明快的节奏,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容量。

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对仗非常工整。

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卢照邻

卢照邻(634?-683),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人。博学善文。20岁时为邓王府典签。一生不得志,屈沉下僚。后因患风疾去官。后服丹药中毒,病势加重。终因不堪病痛,自沉颖水而死。

50

《长安古意》

第一部分:铺陈长安车马、宫阙、第宅的繁华富丽和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寻欢作乐、穷奢极欲的生活情景。

第二部分:以市井娼家为中心,画出了一幅王孙公子、军官侠客等各种人物纵情声色的夜游图。

第三部分:转写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权臣得意骄纵的情况。

第四部分:以汉代穷居着书的扬雄自况,显示自己不慕富贵、穷守学业的情志和清高独立的人格。

主题思想

借用汉代的一些历史事实,描写了当时帝都长安形形色色的现实生活场景,集中揭露了上层统治者的横暴恣肆、奢侈淫逸和内部倾轧,抒发了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牢骚不平之气,寄寓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讽谕之意。

艺术特点

主要采用赋法,但又有重点、有细节的描写,回环照应,详略得当。

章法结构上,一般是四句一换景或一转意。

词藻华丽婉媚,语言形象生动。

骆宾王

骆宾王(623-684?),婺州义乌人。天姿聪颖,少负才名。七岁能诗,被称为神童。最初被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高宗仪凤三年(678)迁侍御史,不久又被诬坐赃下狱,出狱除临海县丞。徐敬业暴动,曾为其起草了着名的骈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后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在兵败混乱中跳水逃亡,后下落不明,一说被杀,一说出家为僧。

诗作

《骆临海集笺注》,清·陈晋熙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祝尚书《卢照邻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擅长七言歌行,《帝京篇》是其代表作。

也擅长写五律,代表作是《在狱咏蝉》。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以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了自已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

首联对仗,以蝉鸣起兴,逗起客思。

颔联抒情,在激愤之中感叹年华在狱中消磨,以至老迈,有一种悲怆哀怨之情。颈联以蝉自喻,托物寓意,寄慨遥深。

尾联紧承上联,发抒悲愤心情。

艺术特点

运用比兴手法,由物及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语言简洁凝炼,对仗工整.

六、陈子昂

1.陈子昂的生平思想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出身于一个豪富之家。其父陈元敬,性格豪爽,乐善好施。

卢藏用《陈氏别传》:“父陈元敬,魁伟倜傥。年二十,以豪侠闻,嘱乡人阻饥,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于是远近归之。”

陈子昂在《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性英雄而志尚玄默。群书秘学,无所不览。……四方豪杰,望风景附,朝廷闻名,或以君为西南大豪。”

青少年时代就具有浪漫的豪侠性格和从事政治的热情。

《陈氏别传》:“始以豪家子,驰驱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宾客,专精数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

陈子昂的思想比较复杂。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从总的来看,儒家兼济天下的精神在他的思想中占主导方面。

在诗歌创作上大力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

2.陈子昂的诗歌创作

今存诗共120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感遇》38首,《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居士藏用》7首。这些诗充满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划清了界限,成为盛唐之音行将到来的序曲。

3.陈子昂诗歌的特点

第一,有感于政事,针对现实中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使诗歌走上了反映现实的道路。如《感遇》之十九(圣人不利己)、《感遇》之二十九(丁亥岁云暮)第二,感慨身世,抒发抑郁不平之气,呈现出一种昂扬壮大的感情基调与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慨。如《感遇》三十五(本为贵公子)、《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

《感遇》(其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咏兰若,托物寓意,以兰若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怀,隐寓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灭的忧伤。

前四句赞美兰草、杜若风采的秀丽,以喻自己品行高洁而无人赏识。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表现出一种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悒郁情怀,从而将自己政治失意、壮志未酬,美好理想未能实现的苦闷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深刻的思想蕴含:

此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它负载着人类心灵的共感而千古感动人心。

《登幽州台歌》艺术魅力:

⑴境界开阔,格调雄浑,苍凉悲壮。

⑵长短不齐的句法,音节抑扬变化,富有艺术感染力。

4.陈子昂诗歌创作的成就

陈子昂是唐诗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诗歌创作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彻底清除了南朝诗歌与唐初宫廷诗的弊病,为唐诗注入了生命力,完成了诗风改革的使命。

后人对陈子昂评价很高:

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杜甫《陈拾遗故宅》:“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八:“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七、张若虚与刘希夷

陈子昂使唐诗的发展走上了继承汉魏风骨的道路,张若虚、刘希夷则从清辞丽句与意境创造方面,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张若虚,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填空题。 1、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东钟山,又称紫金山,这座山向西距南京城7里,向东距钟山山顶也是约7里,因此称半山,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2、《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北宋处士林逋(和靖先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4、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悲)也”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5、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6、柳永,北宋婉约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选择题。 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唐P185 2、通俗诗派,又称“元白诗派”,是中唐时期,以元稹(《织妇词》、《田家词》)、白居易(组诗《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一个诗派,诗歌多用写实手法,多用“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和浅显,重要作家还有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王建(《田家行》)、李坤等。唐P277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4、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

古代文学史(二)重点整理精品

【关键字】历史、政治、情况、道路、方法、条件、成就、传统、认识、矛盾、体制、大力、密切、充分、整体、和谐、透明、健康、合作、配合、提升、统一、发展、建设、提出、发现、研究、规律、特点、突出、情绪、理想、思想、力量、成果、地位、精神、要素、基础、环境、体系、制度、特色、标准、结构、主体、秩序、反映、力度、关系、分析、提倡、包容、倡导、形成、丰富、坚持、创新、提高、转变、深化、规范、多方面、规范化 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竹林七贤: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基本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直抒胸臆、言情务尽的传统,但许多诗中又采用了比兴手法,是诗歌形象鲜明又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因为建安文学有这些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刚健悲凉、清峻通脱的格调,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士风流,盛于雒下。世称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永明体:魏晋以来,中国音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在南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对音韵很有研究的学者沈约用四声叠韵的原理来研究诗歌中的音韵配合,指出八种声病必须

影视动画作品赏析教案 5 动画片美术设计分析 ——《哈尔的移动城堡》

:动画片美术设计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 :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美术设计主要两个组成部分,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并通过例片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 :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分析是的使用。 :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分析是的使用。 :2课时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 动画片的美术设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 主场景设计 主场景的风格与基调决定了整部动画片的所有场景风格和影片美术方面的基调。 2. 角色的色指定 一个角色观众是否喜欢,是否耐看,不仅与角色造型有关,还与角色的色指定有关。

一、主场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符合剧本、剧情的时空要求 2. 角色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场景的影响 3. 注重场景的场面调度功能,设计多个角度,便于戏的开展和角色的表演活动 4. 场景空间与角色的比例及透视关系 5. 主场景与分场景的关系位置应与设计风格相协调 6. 注重细节的描绘和处理 7. 合理设计光源与场景色彩的配置 二、具体片例分析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主场景及其涉及特色 (一)苏菲的帽子店 案例1:帽子点外观和周边环境 案例2:一、二楼的主要房间和通往二楼的楼梯

案例3:苏菲的工作间 1.细节的描绘和处理 2.人物性格、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场景的影响

(二)移动城堡 案例1: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外形和各个出口 案例2:哈尔的卧室及浴室

案例3:起居室 场景色彩设计 (一)苏菲的帽子店 外观色彩 内部色彩 (二)移动城堡 外观色彩 内部色彩 1.起居室(苏菲进入城堡时;苏菲打扫后;城堡被修复后。) 2.浴室 3.卧室 场景色彩设计与色指定的关系 哈尔几个不同时期的色指定 1.哈尔第一次在小巷中遇到苏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章上古神话 1.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 克思)。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上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2.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雷电、地震、干旱、洪水这些难以捉摸和控 制的自然现象,面对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神秘和敬畏的心理,并由此幻想出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来理解自然和社会。原始先民的世界根据这种幻想的秩序得到了重新的安排,神话由此产生。 3.存在形态: 一、出土材料中有大量远古的神形刻绘。 二,先秦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 诗集如《诗经》《楚辞》; 史书如《左传》《国语》; 诸子如《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4.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以动物图画为基础、“备百物,知神奸”的巫师所用的图画文献。全书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包括《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宏富,记述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各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 5.《穆天子传》 西晋“汲冢竹书”之一。记载周穆王西巡史事。乘八骏马,从宗周出发,一路征战,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神话故事。 6. 上古神话的类别和内涵 1)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 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人从哪里来? 盘古开天,女娲炼石补天,女娲造人 2)洪水神话 3)以战争为主题神话 4)关于发明创造的神话 7. 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1)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苦难的深切体验 2)重生爱民意识 3)抗争精神 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有关文献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诗》被尊奉为垂教万世的经典,从此便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称为《诗经》。 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中国古代文学史3考试重点

1、杨维帧:牛鬼蛇神。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风格秾丽瑰奇,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沈璟吕天成王骥德。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忠义,诸葛亮关羽。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 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民间流传与创作(历史与传统融合;宗教色彩淡化,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三教观念;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艺术:奇人事境,人物神物人性;幽默讽刺手法;线性结构,小故事,主线 10、《金瓶梅》西门庆:金钱权势色欲。典型意义:真实立体的人性,时代人物(官商霸,好货食利的市民社会,纵欲主义的时代潮流)艺术:文人创作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新题材,开两大流派);网状结构,辐射;类型化向典型化。 11、“三言”主旨:爱情,统治黑暗,友谊,市民生活。艺术:市民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融合。情节奇;语言口语化;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人情世态描绘,心理

古代文学史整理

1、《全唐诗》中收录了2200余位诗人,共近5万首。 2、唐代经济的发达与诗歌繁荣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繁荣,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经济的发达为诗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使诗人们得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济发达还带来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发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唐诗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平衡。 3、“初盛中晚说”: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一书提出的关于唐诗的四阶段分期看法。把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这种说法表明了各阶段的发展态势、阶段特点,并带有对各个时期诗歌成就作出总结评价的意味,比较切实可行,因此后世多予以认同。 4、“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崛起的一个影响很大的诗派,代表诗人是韩愈、孟郊,还包括贾岛、卢仝、姚合、刘叉等。在创作态度上,"用思艰险",崇尚"苦吟",主张"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在诗歌风格上,主要追求奇崛险怪、雄奇怪异之美。 5、“元白诗派”:是指同"韩孟诗派"相对的、以浅切顺畅的语言直接反映现实的诗歌流派,也称为"新乐府诗派"。其代表人物是白居易、元稹,此外还有号称"张王乐府"的张籍、王建,以及李绅等人。 1、上官体:初唐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宫廷诗风,主要特征是以歌咏宫廷生活,为唐王朝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为基本内容,语言艺术上则表现出倾慕齐梁、典丽精工、绮错婉媚的风尚。 2、沈宋体:“沈宋”是以初唐武后暑期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内容多为奉和应制、巵从侍宴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 3、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4、陈子昂诗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首先,肯定风雅和汉魏诗歌的进步传统,深刻批判了齐梁诗风。其次,从正面提出了追求"兴寄"和"风骨"的口号。 1、山水田园诗派是如何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 产生:物质条件;文化及审美心理;艺术上的借鉴。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由仕而隐,既不影响生计,甚至还可以边仕边隐,名利双收。此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隐逸思想的流行。因此,继承陶渊明、谢灵运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便大量地产生了。 特点:代表诗人孟浩然、王维;共同题材内容—描绘自然风光;相近艺术风格—追求清新自然。 多以五言的体式,抒写隐逸闲适的思想情趣,描绘山川田园的秀美,反映农村宁静、淳真的生活。在艺术上,综陶谢所长、熔陶诗浑成和谢诗工巧为一炉,既有鲜明清丽的笔触,又有完整浑成的画面,形神兼备。不仅模山容、范水态,而且力求表现山水的个性;不仅表现山水个性,而且力求表象和意象的合一、和景的交融,在山水中渗透自己的性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对山水田园的审美能力,把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高峰。 2、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孟浩然:A风格大多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B语淡而味浓《春晓》《过故人庄》 王维:A诗情与画意高度统一。B有些诗以禅意、禅趣入诗境。C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 3、欣赏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歌行》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1)表达的情感极为复杂,如表彰边塞兵将的英雄气概,对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的痛苦深表同情。(2)描写征战的艰辛,颂扬战士浴血奋战的崇高精神,不满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荒淫,指责当时边塞用兵将非其人。(3)具有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反映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4)此诗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1)岑参乐观开朗,充满了昂扬进取精神。(2)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将大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3)艺术表现上,他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的体势十分灵活,有基本上一韵到底。

影视动画鉴赏论文

影视动画鉴赏论文 影视动画鉴赏学是研究影视艺术鉴赏现象、揭示鉴赏规律的学问。提出影视动画鉴赏学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指导大众正确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的需要,也是促进影视动画创作和研究的需要,具有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个人会看电影,看动画,不代表他会把一个影视动画作品内在的意蕴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很多人看它们只是浅层次的看懂,或者说一句好,显然易见,看动画片与赏析动画片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观赏者不可能仅凭自己作为人的朴素感觉,就能对一门艺术有真正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影视观看活动自然上升到审美鉴赏的境界。人们鉴赏影视动画的能力,固然可以通过自发的、无引导的观赏活动一点点去磨炼、积累并提高,但这种成效是较低的。必须要靠平时对一些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艺术鉴赏知识的关注和了解。影视动画鉴赏理论的实际指导是很有意义的。 在刚开始选择选修这门课程时,因为没有教材我并不知道具体要学什么内容,只是由于我很喜欢看动漫所以选择了这门课程。但是当老师给我们讲完课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其中蕴含着许多的学问,并激发了我对这门课极大的兴趣。记得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近两年我们学校这门课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以前是怎么上这门课的,还讲了一些他从事教这门课的亲身经历和他曾经看过的一些动画,虽然大多我都没看过也叫不上名字,但是老师讲得很生动、有趣使得教室气氛也很活跃。 在这中间老师用了一节课专门给我们讲日本的机器人动画让我记忆深刻,在这堂课上我对机器人有了更多的认知和理解。机器人动画即常说的机甲动画,是以人操纵机器人进行活动的,多以战争、科幻为题材的动画作品。机器人动画注重描写战斗场景和人物对话,著名机器人动画有《高达》、《超时空要塞》等。也有人认为,只有以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为主角的动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动画,如著名的《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等。但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机器人动画的核心总是围绕着“机器人”这一中心元素,从而发展剧情的。日本最早的机器人动画是《铁臂阿童木》、《铁人28号》,而现在最广为人知的机器人动画当然是《高达》系列了,哆啦A梦等等。另外,美国最广为人知的机器人动画是《变形金刚》系列。通常机器人动画中的机器人设定有两类,分别为超级系机器人(SuperRobot)与真实系机器人(RealRobot)。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的机器人,就是超级、神棍类的,通常敌人是一些超越地球文明的存在,但是作战策略往往低能的可怕?而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并没有合理的设定,但总是很热血。最早的此类机器人是铁人28号,而第一个由主人公亲自搭乘并驾驶的是魔神Z,超级机器人是由日本魔神Z原歌词中出来的(“超级机器人,魔神Z”)。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名词解释

三唐诗国名词解释 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廷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张若虚成就最大,代表作《春江花月夜》,被称做是“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 4、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全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6、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7、王孟诗派:又称山水田园诗派,指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反映田园生活为作品主要内容,表现闲适隐逸之情为主题,形式上以五言律诗为主,诗风恬静淡雅,清新优美,语言清丽洗炼的诗派。 8、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9、高岑诗派:中国盛唐诗歌流派之一,即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高适、岑参。其诗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10、“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总起来是说杜诗用曲折跌宕的表现方法把深沉的文思和忧郁的心情巧妙表现,沉雄浑厚,苍莽悲壮,博大精深。 11、“三吏,三别” : 指杜甫的六首诗歌。杜甫在洛阳至华州的途中亲眼目睹官府强行拉夫的残暴景象,以及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写下了《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诗,简称“三吏”、“三别”,这六首诗,既揭露官府的残暴和人民的痛苦,又忍痛勉励人民积极参加唐王朝救亡图存的战争。字里行间有着深刻而强烈的情感,艺术感染力极强。12、诗圣:指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以诗歌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变化,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反映战乱以后的现实,及对现实矛盾、人们痛苦做了深刻的揭露。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诗歌史上占据着划时代的地位,后世称之为“诗圣”。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二)引论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四期五体 中国文学的分期:中国文学,古近现当 先秦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 唐宋文学 元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诗文词小说戏曲 诗:古体诗、近体诗 文:包括古文、骈文、赋等 词 小说: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戏曲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性质和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古代汉语 1 识记繁体字 2 断句与标点 3 学会看注释和使用工具书 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方法 1 熟读多背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懂作品(语言)——进行审美(文学) 2 掌握线索 第一讲唐诗概论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 1名家辈出,名篇荟萃 2题材宽广,内容丰富 3体制完备,形式多样 4百花齐放,风格繁多 5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二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1内因:前代文学发展所积累的艺术经验 2外因: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最为适宜诗歌生长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皇帝的提倡和诗赋取士 思想开放,三教并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诗歌风气的盛行和人们情感表达的自由 三唐代诗歌的分期:四唐说 1初唐(高祖武德——玄宗先天) 初唐前期(高祖、太宗):贞观诗坛 初唐后期(武后、中宗):四杰、沈宋、陈子昂 2盛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

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3中唐(代宗大历——穆宗长庆) 前期(大历——贞元):大历十才子 后期(贞元——长庆):元白、韩孟 4晚唐(敬宗宝历——唐亡) 前期(宝历——宣宗大中):小李杜 后期(咸通——唐亡) 四《全唐诗》 第二讲初唐诗歌 一沈宋 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为律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二人并称为“沈宋”,宋之问被贬岭南往返时的行旅诗写得较好,如《渡汉江》,沈佺期的代表作为《独不见》。 二初唐四杰 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在诗歌创作上高扬时代精神,风格也较为清雄,开一代风气之先,为唐诗的变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王勃代表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代表作为《从军行》。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第三讲盛唐山水田园诗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文化背景:盛唐隐逸文化 1 隐逸的文化根源 2 盛唐时期隐逸的表现:中国古代隐逸方式的多元化 由隐而仕 由仕而隐 边仕边隐 二王维的《渭川田家》与《山居秋瞑》 诗情:清淡幽静、缥缈空灵的诗歌境界 画意:鲜明的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 音乐美:善于捕捉自然的音响与声息 禅趣:超然出世的情怀与寂静的境界 三孟浩然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孟浩然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一生以四十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闭门读书,为仕而隐;后期因无人汲引,求仕失败,愤然隐居。他既追慕陶渊明躬耕田园的高尚情操,又怀有盛唐人拯世济物的时代理想,诗多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或描写隐居萧散高雅的生活和种种闲情逸致,或描写行旅途中所见山水胜景和高情远思。风格自然平淡,意境完整浑成。 第四讲盛唐边塞诗 一盛唐边塞诗繁荣的文化背景:盛唐时期的边塞战争 1 唐代的对外用兵政策 2 文人们的从军风尚 二高适的《燕歌行》 《燕歌行》综合了作者的见闻,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极其凝炼的笔墨,在广阔的背景上描写了边塞战争,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既有对战士保卫边疆、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的颂扬,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

动画作品赏析论文

观《冰河世纪Ⅱ:消融》有感 2009年6月《冰河世纪Ⅲ:恐龙现身》在北美上映,使我越发的想看《冰河世纪》系列电影。最近终于找到了相关的视频,其中对《冰河世纪Ⅱ:消融》的感触最大。在继《冰河世纪》的高票房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再次集合团队在蓝天工作室制作了《冰河世纪Ⅱ:消融》。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不断利用,大肆地排放二氧化碳,截至2008年9月造成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空洞2700万平方公里,这样必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最终致使南极冰川融化,人类也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冰河世纪Ⅱ:消融》讲诉的是,偏于执着的小松鼠斯科莱特为了一颗松果不惜撼动冰川,引发雪崩,冒着被砸成肉酱的危险。而此时正是冰河时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解除了冰天雪地的寒冷。正当大家都在享受阳光的时候,泡着温泉,消融的世界成了一片新的天堂。然而搞笑“三剑客”猛犸象曼尼,树獭希德,剑齿虎迭戈却发现冰川的消融并不是身好事,冰山的逐渐的崩塌会带来巨大的洪水。生物面临着被淹没的困境,它们作出决定应该马上迁移才能不被江河吞没。在迁移路上猛犸象遇到了另一只母猛犸象艾丽,但艾丽却认为自己是一只负鼠。经过一次次的磨难,曼尼和艾丽燃起爱情之火。最后同样是追逐松果的斯科莱特助成冰山裂开,洪水流去,大家都得就了。 获得过多个独立制片奖和国际奖项的克里斯·韦基执行导演创作了《冰河世纪》。他用诙谐幽默的方法制成了“三剑客”的形象。而当时蓝天工作室的凯萝丝·山达纳接过克里斯·韦基的画

笔创作了《冰河世纪Ⅱ:消融》。而凯萝丝·山达纳同时也是《冰河世纪》的其中一名创作人员。他将讽刺的语言运用于动画电影里,更使该电影更具深刻寓意。三维技术的运用使电影本身看起来更觉得真实。给人的视觉效果不亚于立体电影。 每个导演的创作都有他的个人预期想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一种震撼,还应该给人予启示,这才是一部电影应具备的效果。也许诉说的故事很简单或者很陈旧的情节,但是用不一样的方法诠释相同的故事,给人不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一种成功,一个新的成功。凯萝丝·山达纳讲诉的故事同样老套,但是却给了我不一样的看法。 开篇斯科莱特的出场引发了后续的篇章,一个小小的配角同样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特色。它贯穿整部电影,到最后动物们即将受到毁灭的时候。它的举动带来了生机,冰川开裂,水流向其他地方。一头一尾的造成冰川开裂也告诉人类们自己造成的破坏必须要由自己解决才能回复原来的完好。斯科莱特进入天堂的梦想破灭告诉我们凭空想是无法完成自己的该做的事的,不劳而获的事件是不存在的。 如果南极冰川真的融化,我们能够去哪,能够搬到何处去躲难,没有地方,没有选择,我们等着大海把我们吞噬。我们还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减少排污,减少二氧化碳的派出,那么人类的末日到来不会太远,现在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电影里演绎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场景,但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有什么反应。与其后面的沉默还不如现在的好好把握。利益只是暂时的,只有人类的生命是永恒的。珍惜好每一片清晰的空气。 曼尼在得知艾丽处于危险的境地的时候,义无反顾的跑回去救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古代文学史三

古代文学史三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一、名词解释 西昆体:北宋初期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题材狭隘,主要是咏史、咏物和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独具面目的诗体,因其字诚斋而得名,严羽《沧浪诗话》中称为“诚斋体”。极具创造性与个性。其风格特征是细腻小巧,富有情趣,生动活泼;想象奇特,立意轻巧;善于调侃戏谑,作品幽默风趣;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 3、山谷体:北宋诗人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自成一体,因此被称为“山谷体”。黄诗中有丰富的人文意象,诗歌创作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章法回旋曲折,善用修辞手法,重视炼字造句,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同时也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的缺点。晚年诗作体现出归真返璞的倾向。 晚唐体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二十五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 江湖诗派:江湖诗派因南宋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集中之作者,大多为落第文人,穷愁潦倒,浪迹江湖,但各人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分风格并不相同。其中成就较高者有刘克庄、戴复古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了爱国情操,反映了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陆游的精神。 “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 辛派词人以辛词为榜样,有意识地学习苏轼,有共通的爱国主义倾向。“以文为词”的表达方式。议论纵横,豪迈奔放,恣肆粗狂的创作风格。代表人物:张孝祥,刘克庄,刘辰翁,陈亮。 “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 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流行杂剧。代表剧作家为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张国宾、杨显之等。题材较多为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作品更多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呈现出两个剧种相互辉映的局面。在南方戏剧圈中除了演出从北方传入的杂剧剧目外,较多剧作注重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等社会问

中国古代文学史整理(先秦两汉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二、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论述题(2选1,共25分) 一、神话篇 (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2)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 A.自然神话原始先民敬畏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以山川、风雷、草木为描述对象eg精卫填海 B.创世神话原始先民对宇宙开辟、人类起源,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的精神eg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C英雄神话原始先民自我意识觉醒,他们朦胧地意识到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eg 大禹治水 D.传奇神话对异域奇国,怪人奇物的记载eg吐丝女、羽民国。 二、诗经篇 (1)诗经的思想内容: 1.颂赞诗周民族的史诗eg“大雅”中的《生民》、《公刘》A.歌颂周族的祖先神后稷的,反映了祖先崇拜意识和对农业社会生活的赞美之情 B.叙述后稷的曾孙公刘率领周族从有迁于泾水中游的豳地的事迹C.《》颂美的是后稷十二代孙古公父为了摆脱犬戎的侵扰,率领周族从豳地到周南的事迹D.《皇矣》太王开辟岐山 F.《大明》赞美文王、武王,着重赞美武王伐殷。 2.婚恋诗 3.思妇诗 4.征诗役 5.农事诗 (2)诗经的艺术成就:a.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b.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兴的方法有三种起联想、象征、比喻的作用,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起协调韵律的作用)c.诗经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叙事言情)d.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e.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作品。(共11首) 三、楚辞篇

优秀影视动画赏析《攻壳机动队》

我是谁?—— 《攻壳机动队》赏析 片名:《攻壳机动队》(Gost In The Shell,日本 1995) 片种:动画 导演:押守井 出品公司:Manga娱乐公司 背景: 本片是2000年戛纳电影节科幻电影展的 放映影片之一。 导演押守井是一名出生在韩国的韩裔日本 人,从不满二十岁起就开始从事动画片的拍 摄。所创作的动画片《Patlabor》系列在日 本动画业内部深得赞赏,并且在欧美拥有一 批忠实的拥簇者。 《攻壳机动队》取材于日本漫画家士郎 正宗的长篇连载漫画,但从情节到主导思想 都与原作有很大差别。它是日本第一部由外 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 动画片,1996年上映后因为精美的绘画和诡 异的情节在日本和欧美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 欢迎。(图1) 观点: 自从七十年代末《机动战士高达》诞生以来,日本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提供给18岁倒35岁之间的青年人观看的动画片,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情节复杂,主题灰暗,带有很强的末世情绪。 《攻壳机动队》在形式上完全摆脱了往日动画片人物画面死板僵硬的缺点,大胆采用了专业电影运动镜头的表现手法,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极为细腻的场景变化,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影片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曾经动用了上百位工作人员和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制作设备,许多场景皆是实地拍摄然后再将动画人物合成到画面中去。 当然优秀的动画只是《攻壳机动队》的一个方面而已,贯穿全片的迷茫情绪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地方。拥有强健机械体壳的草稚素子对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所产生的怀疑正是一代失去目标的新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难题。这部动画片不惜耗费大量的笔墨去描写阴暗忧郁的城市街景和美幻绝伦的梦境,正是为了衬托在高技术和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无可挽回的失落感。最终草稚素子不惜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逃避到一个自己毫不知晓的世界,而事实上还是无法摆脱思想自我毁灭的厄运。2026年。世界已经被网络所覆盖,而人类的构成也产生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