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人站在小车上和小车一起以速度v 0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地面上的人将一小球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向左抛给车上的人,人接住后再将小球以同样大小的速度v 水平向右抛出,接和抛的过程中车上的人和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重复上述过程,当车上的人将小球向右抛出n 次后,人和车速度刚好变为0.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 ,求小球的质量m . 【答案】0

2Mv m nv

= 【解析】

试题分析:以人和小车、小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车上的人第一次将小球抛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Mv 0-mv=Mv 1+mv 得:102mv

v v M

=-

车上的人第二次将小球抛出,由动量守恒: Mv 1-mv=Mv 2+mv 得:2022mv

v v M

=-?

同理,车上的人第n 次将小球抛出后,有02n mv

v v n M

=-? 由题意v n =0, 得:0

2Mv m nv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2.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 =0.5m ,物块A 以v 0=6m/s 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 ,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 处静止的物块B 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 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 =0.1m ,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 、B 的质量均为m =1kg(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A 、B 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 滑过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 (2)若碰后AB 最终停止在第k 个粗糙段上,求k 的数值;

(3)求碰后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上的速度v n 与n 的关系式. 【答案】(1)5m/s v =, F =22 N (2) k =45 (3)90.2m/s ()n v n n k =-<

【解析】

⑴物块A 从开始运动到运动至Q 点的过程中,受重力和轨道的弹力作用,但弹力始终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2mgR =-

解得:v =

=4m/s

在Q 点,不妨假设轨道对物块A 的弹力F 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 +F =

解得:F =

-mg =22N ,为正值,说明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

⑵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块A 与物块B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 0,设碰后A 、B 瞬间一起运动的速度为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2mv 0′ 解得:v 0′=

=3m/s

设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粗糙段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 ,根据动能定理有:-2μmgs =0-

解得:s =

=4.5m

所以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粗糙段上滑行的总路程为每段粗糙直轨道长度的=45倍,即

k =45

⑶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每段粗糙直轨道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a =

=-μg =-1m/s 2

由题意可知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时,先前已经滑过n 个粗糙段,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有:2naL =-

解得:v n =

m/s (其中n =1、2、3、 (44)

【考点定位】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式关系、向心力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规律总结】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量守恒定律等往往是求解综合大题的必备知识,因此遇到此类问题,要能习惯性地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正确结合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辅助分析、求解。

3.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 、B 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 对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 对B 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 的玻璃球A 以速度v 0碰撞质量为m 的静止玻璃球B ,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 、B 的速度大小.

【答案】v 0v 0

【解析】设A 、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 1和v 2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 0=2mv 1+mv 2 且由题意知=

解得v 1=

v 0,v 2=

v 0

视频

4.一轻质弹簧一端连着静止的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A 被水平速度为v 0的子弹射中并且嵌入其中,随后一起向右运动压缩弹簧,已知物体A 的质量是物体B 的

质量的

34

,子弹的质量是物体B 的质量的1

4,求:

(1)物体A 被击中后的速度大小; (2)弹簧压缩到最短时B 的速度大小。

【答案】(1)1014v v =; (2)018

v v =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子弹射入A 后,A 与子弹的共同速度为v 1,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01113

()444

mv m m v =+ 解得

101

4

v v =

(2)当AB 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设此时A 、B 的共同速度为v ,取向右为正方向,对子弹、A 、B 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0113

()444

mv m m m v =++ 解得

01

8

v v =

5.如图所示,光滑半圆形轨道MNP 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直径MP 垂直于水平面,轨道

半径R=0.5 m.质量为m1的小球A静止于轨道最低点M,质量为m2的小球B用长度为2R的细线悬挂于轨道最高点P.现将小球B向左拉起,使细线水平,以竖直向下的速度

v0=4 m/s释放小球B,小球B与小球A碰后粘在一起恰能沿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两球可视为质点,g=10 m/s2,试求:

(1)B球与A球相碰前的速度大小;

(2)A、B两球的质量之比m1∶m2.

【答案】(1) 6 m/s(2) 1∶5

【解析】

试题分析:

B球与A球碰前的速度为v1,碰后的速度为v2

B球摆下来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解得m/s

碰后两球恰能运动到P点

得v p=gR=5

碰后两球机械能守恒

得v2=5m/s

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m2v1=(m1+m2)v2

解得m1:m2=1:5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6.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小球A,以2.0m/s的速度与同向运动的速度为1.0m/s、质量为2kg的大小相同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小球B以1.5m/s的速度运动.求:

(1)碰后A球的速度大小;

(2)碰撞过程中A、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 1.0/A v m s '=,0.25E J =损 【解析】

试题分析:(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小球速度.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损失的机械能.

解:(1)碰撞过程,以A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A v A +m B v B =m A v′A +m B v′B 代入数据解:v′A =1.0m/s

②碰撞过程中A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量为:

代入数据解得:E 损=0.25J

答:①碰后A 球的速度为1.0m/s ;

②碰撞过程中A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0.25J .

【点评】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解题,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要注意正方向的选择.

7.如图所示,木块m 2静止在高h=0.45 m 的水平桌面的最右端,木块m 1静止在距m 2 左侧s 0=6.25 m 处.现木块m 1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与 m 2碰前瞬间撤去F ,m 1和m 2发生弹性正碰.碰后m 2落在水平地面上,落点距桌面右端水平 距离s=l .2 m .已知m 1=0.2 kg ,m 2 =0.3 kg ,m 1与桌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2.(两个木块都可以视为质点,g=10 m /s 2

)求:

(1)碰后瞬间m 2的速度是多少? (2)m 1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水平拉力F 的大小?

【答案】(1)4m/s (2)5m/s ;-1m/s (3)0.8N 【解析】

试题分析:(1)m 2做平抛运动,则:h=12

gt 2

; s=v 2t ; 解得v 2=4m/s

(2)碰撞过程动量和能量守恒:m 1v=m 1v 1+m 2v 2

12m 1v 2=12m 1v 12+12

m 2v 22

代入数据解得:v=5m/s v 1=-1m/s (3)m 1碰前:v 2

=2as

11F m g m a μ-=

代入数据解得:F=0.8N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此题关键是搞清两个物体的运动特征,分清物理过程;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牛顿定律列出方程求解.

8.如图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的水平部分处于竖直向下的B=4T 的匀磁场中,两导轨间距L=0.5m ,导轨足够长金属棒a 和b 的质量都为m=1kg ,电阻1a b R R ==Ω.b 棒静止于轨道水平部分,现将a 棒从h=80cm 高处自静止沿弧形轨道下滑,通过C 点进入轨道的水平部分,已知两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两棒始终不相碰.求a 、b 两棒的最终速度大小以及整个过程中b 棒中产生的焦耳热(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答案】 2m/s 2J 【解析】

a 棒下滑至C 点时速度设为v 0,则由动能定理,有:

2

0102

mgh mv =

- (2分) 解得v 0=4m/s ; (2分)

此后的运动过程中,a 、b 两棒达到共速前,两棒所受安培力始终等大反向,因此a 、b 两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0m v m m v =+ (2分)

解得a 、b 两棒共同的最终速度为v =2m/s ,此后两棒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中回路产生的总的焦耳热为: ()22011

22

Q mv m m v =

-+ (2分) 则b 棒中的焦耳热1

2

b Q Q =

(2分) 联立解得:Q b =2J (2分)

9.如图所示,一光滑弧形轨道末端与一个半径为R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平滑连接,两辆质量均为m 的相同小车(大小可忽略),中间夹住一轻弹簧后连接在一起(轻弹簧尺寸忽略不计),两车从光滑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车刚滑入圆环最低点时连接两车的挂钩突然断开,弹簧瞬间将两车弹开,其中后车刚好停下,前车沿圆环轨道运动恰能

越过圆弧轨道最高点.求:

(1)前车被弹出时的速度1v ;

(2)前车被弹出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p E ; (3)两车从静止下滑处到最低点的高度差h . 【答案】(1)15v Rg =(2)54mgR (3)58

h R = 【解析】

试题分析:(1)前车沿圆环轨道运动恰能越过圆弧轨道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最高点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列出等式求解(2)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两车分离前速度,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求解(3)两车从h 高处运动到最低处机械能守恒列出等式求解.

(1)设前车在最高点速度为2v ,依题意有22

v mg m R

= ①

设前车在最低位置与后车分离后速度为1v ,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222111

222

mv mg R mv +?=② 由①②得:15v Rg =(2)设两车分离前速度为0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2mv mv = 设分离前弹簧弹性势能P E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22

101152224

P E mv m mgR =

-?= (3)两车从h 高处运动到最低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

01222

mgh mv =? 解得:58

h R =

10.(20分)如下图所示,光滑水平面MN 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 ,右端N 与处于同一高度的水平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可忽略,传送带水平部分NQ 的长度L=8m ,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v = 2m/s 的速度匀速转动。MN 上放置两个质量都为m = 1 kg 的小物块A 、B ,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开始时A 、B 静止,A 、B 间压缩一轻质弹簧,其弹性势能E p = 16 J 。现解除锁定,弹开A 、B ,并迅速移走弹簧。取g=10m/s 2

(1)求物块B 被弹开时速度的大小;

(2)求物块B 在传送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及返回水平面MN 时的速度v B ′; (3)A 与P 相碰后静止。当物块B 返回水平面MN 后,A 被P 弹出,A 、B 相碰后粘接在一起向右滑动,要使A 、B 连接体恰好能到达Q 端,求P 对A 做的功。 【答案】(1) 4.0/B v m s =(2)'2/B v m s =(3)162 W J = 【解析】

试题分析:(1)(6分)解除锁定弹开AB 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2

B 2A p 2

121mv mv E +=

……2分 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 0B A mv mv -= ……2分 解得 4.0/B A v v m s == ①……2分

(2)(6分)B 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滑动的距离最远。 由动能定理得 2

B M 2

10mv mgs -

=-μ ……2分 解得2

22B M v S m g

μ=

= ……1分 ② 物块B 在传送带上速度减为零后,受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向左加速,若一直加速,则受力和位移相同时,物块B 滑回水平面MN 时的速度'4/B v m s = ,高于传送带速度,说明B 滑回过程先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后以2/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 物块B 滑回水平面MN 的速度'2/B v v m s == ……2分

(3)(8分)弹射装置将A 弹出后与B 碰撞,设碰撞前A 的速度为A

v ',碰撞后A 、B 共同的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v m v m 2B A ='-'

……2分

A 、

B 恰好滑出平台Q 端,由能量关系有

mgL mV 222

1

2?=?μ ……2分⑤ 设弹射装置对A 做功为W ,2

A

2

1v m W '= ……2分 ⑥ 由④⑤⑥ 解得162 W J = ……2分 考点:相对运动 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

11.如图所示,用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完成如下操作步骤:

A.调节天平,称出两个碰撞端分别贴有尼龙扣滑块的质量m1和m2.

B.安装好A、B光电门,使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50cm.导轨通气后,调节导轨水平,使滑块能够作_________运动.

C.在碰撞前,将一个质量为m2滑块放在两光电门中间,使它静止,将另一个质量为m1滑块放在导轨的左端,向右轻推以下m1,记录挡光片通过A光电门的时间t1.

D.两滑块相碰后,它们粘在一起向右运动,记录挡光片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时间t2.E.得到验证实验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1

2

1

12

m m

m

t t

+

=

【解析】

【详解】

为了让物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因此当导轨通气后,调节导轨水平,使滑块能够作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题中通过光电门来测量速度,因此应测量小车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设光电门的宽度为l,则有: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1

1

l

v

t

=

整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2

2

l

v

t

=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11122

(+)

m v m m v

=

代入解得:

112

12

()

m m m

t t

+

=。

1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A、B间粗糙,现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不会滑离B,求:

(1)A、B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地面上看,小木块向左运动到离出发点最远处时,平板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1)

M m

v

M m

-

+

(2)20

2

2

M m

v

Mg

μ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A 、B 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0=(M +m )v ① 所以v=v0

方向向右

(2)A 向左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到达最远处,设此时速度为v′,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0="Mv′"00

Mv mv v M

-'=

方向向右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得直接应用,难度适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