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理综)【2020年最新】

广东省2020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理综)【2020年最新】
广东省2020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理综)【2020年最新】

广东省2019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

理科综合

简析高校建立科学收入分配制度.doc

简析高校建立科学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涉及到高校每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高度敏感、现实的经济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改革注定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工程。但是,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不干可能不犯错误,但是要承担历史责任。因此,高校应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建立更为科学的分配制度。 一、高校科学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 关于科学的涵义,《辞海》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可见,科学的内涵精华在于尊重事实和规律。对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而言,要尊重收入分配的事实和规律,体现分配科学性,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效率与公平两大要素。一个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体现效率,遵循价值规律,同时,还必须充分体现公平。亚当斯的分配公平理论认为,员工既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更关心自己的相对报酬,公平就是最好的激励,要把分配公平视为最高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给老师们一个公平发展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才华,踊跃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 二、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国以来,经过不断探索改革,高校分配制度逐步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了以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分配规则,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也依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整体薪酬水平低,缺乏外部竞争力 近年来,为了达到教育部高校评估对教师结构的要求,也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多高校在招聘时,往往将学历条件提高到硕士及以上,甚至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在高校呈锐减趋势。但是,由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为主组成的高校教师队伍,其薪酬水平整体上偏低,与其专业能力、知识水平极不匹配。据2010年不同行业博士毕业生年收入调查,商业企业从业人员、科研机构从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年均收入水平分别是高校青年教师的2.33倍、1.65倍和1.18倍。高校教师的薪酬、福利水平明显偏低,缺乏外部竞争力,以致部分教师下海、跳槽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对于持续吸引国家最优秀的人才投身于高校教师行列、稳定师资队伍非常不利。 (二)收入差距扩大,不公平感普遍存在 广大青年教师群体虽然教学、科研工作量大,但因其资历有限,评职称的年限不足等原因,导致其职称、职务级别低,在工资收入以及相应的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相对于工资收入差异,高校教师在科研奖励津贴收入、对外服务收入等方面的收入差异更为显著。拥有一定资历的,特别是学术学科带头人等,收入在滚雪球的效应之下,像是在做立方的乘积,迅速地以翻倍来实现。而多数一线的教学科研人员收入却更像是在做简单的加法。收入差异的悬殊,投入与收入的不成比例必然带来强烈的不公平感,不可避免地挫伤工作积极性。 (三)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利益主体矛盾激烈 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应该要能够公平、准确地反映考核期内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和工作业绩的优劣,能够推动教职工持续释放发展潜力,并给予相应的回报。但是,目前各个高校对于考核评价体系还处于一种混乱的认识状态。制定考核指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和教育部《关于普 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精神,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甘政办发〔2010〕45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充分发挥高考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学、考评与选拔有效结合,逐步实现旧高考模式与新课改后高考模式的平稳过渡。二、基本原则从省情实际出发,坚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坚持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坚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改革与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相配套的科学、全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及多样化的选拔录取机制,推进新旧高考模式平稳过渡和顺利衔接,确保高考顺利进行。三、考试与管理(一)考试模

式。考试采取“3+理科综合”和“3+文科综合”的国家统一考试模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二)试题命制与考试内容。 1.试题命制。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当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考试说明》为依据。 2.考试内容。各科目考试均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为主要内容。其中,选修模块的考试内容限定在《甘肃省普通高中选修I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甘教基〔2011〕27号)规定的限选模块范围内(详见附件)。(三)卷面分值与考试时间。各科目考试成绩均以原始分数呈现,卷面总分值为750分。 1.语文科目卷面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数学科目(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卷面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外语科目卷面分值为150分(其中听力分值3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文科综合科目卷面分值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科目试题的卷面分值均为100分。 5.理科综合科目卷面分值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

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 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 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 盒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 3.分析下表,可推测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中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最新广东省高考理综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4高考理综试题含解析

2014广东省高考压轴卷理综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 A.C0 2的固定和C 3 的还原 B.[H]的氧化和C0 2 的产生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 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2.据右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 1 不同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 一 C.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3.某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KK,右图是该动物的某个细胞 的基因和染色体示意图,错误 ..的说法是 A.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②对应位点上的基因一般都是相同 的 B.该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C.若含基因K的染色体片段连接到②上,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若①上有基因Ab,②上有基因ab,则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互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细胞核属于亚显微结构 B.观察线粒体、质壁分离和有丝分裂的材料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C.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必须随机取样 D.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 5.右图为“小鼠皮肤移植实验”过程。相关分析错误 ..的是 A.移植皮肤的排斥与细胞免疫有关,与体液免疫无关 B.第二次移植更易发生排斥与体内记忆细胞有关 C.二次移植后,体内相应抗体含量明显高于第一次 D.注射T细胞增殖抑制药物,可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6.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该类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该类蜣螂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7、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13号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 发布时间:2007-09-29 20:57:02 发布人:中国人事工资网 新闻来源:国家人事部 国人部发〔2006〕113号 ━━━━━━━━━━━━━━━━━━━━━━━━━━━━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人事、财务、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文件精神,制定了《高等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六年十月七日 高等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实施范围 这次高等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限于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建制成人高等学校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高等学校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企业举办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但由学校派遣到校办企业工作,现仍属学校事业编制、工资关系仍在校内的工作人员,列入这次高等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 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高等学校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 (一)岗位工资的实施。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高等学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9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附表一至三)。高等学校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1.专业技术人员。 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教授一级岗位的人员,执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教授二级岗位的人员,执行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教授三级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教授四级岗位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教授一级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教授二级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教,授三级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讲师一级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讲师二级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讲师三级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教一级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教二级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高等学校中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现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在高等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任)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聘为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讲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助教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2.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部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二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四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3.工人。 高等学校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实施。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附表一至三)。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全国Ⅲ卷 (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32.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

2019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u的关系式R X= ;根据图17(c)用作图法算出R X= Ω 35.(18分) 如图18,两块相同平板P1、P2至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与弹簧的自由端B相距L。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且可以看作质点。P1与P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起,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P与P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P1、P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1和P的最终速度v2; (2)此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x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 p 36.(18分) 如图19(a)所示,在垂直于匀强磁场B的平面内,半径为r的金属圆盘绕过圆心O的轴转动,圆心O和边缘K通过电刷与一个电路连接,电路中的P是加上一定正向电压才能导通的电子元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与圆盘角速度ω的关系如图19(b)所示,期中ab段和bc段均为直线,且ab段过坐标原点。ω>0代表圆盘逆时针转动。已知:R=3.0Ω,B=1.0T,r=0.2m。忽略圆盘、电流表和导线的电阻 (1)根据图19(b)写出ab、bc段对应I与ω的关系式 (2)求出图19(b)中b、c两点对应的P两端的电压U b、U c (3)分别求出ab、bc段流过P的电流I p与其两端电压U p的关系式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参考答案 34、(18分) (1)①DCBA, ②0.1, ③s4+s5 2T ,

④ (s 4+s 5+s 6)- (s 1+s 2+s 3)9T 2 (2)①如答图1, ②0.10, ③Lu I ,6.0 35、(18分) 解:(1)P 1、P 2构成的系统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mv 0=2mv 1 ① v 1= v 02 ② 对P 停在A 点后,他们的共同速度为v 2,则 由动量守恒 3mv 0=4mv 2 ③ v 2= 3v 04 ④ (2) 由功能关系 μ(2m)g ×2(L+x)=12(2m)v 20+ 12(2m)v 21-12 (4m)v 22 ⑤ 解得x=v 2032μg -L ⑥ 当弹簧压缩最大时,P 、P 1和P 2共同速度为v 3, 由动量守恒 3mv 0=4mv 3 ⑦ v 3= 3v 04 ⑧ 弹簧压缩最大时,系统的动能与最后P 停在P 2上后的系统动能相同 由功能关系2μmg (L+x) =E p ⑨ E p =116 mv 20 ⑩ 36、(18分) 解:(1)设I= k ω+I 0 ① ab 段:I=1150 ω ② bc 段:I=1100ω-120 ③ (2)P 两端的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U p =ε ④ 由电磁感应定律ε=ΔΦΔt ⑤ ε=12 Br 2ω ⑥ 由图知,b 和c 对应的角速度分别为 ωb =15rad/s ωc =45rad/s ⑦ 对应的P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 b =0.3V ⑧ U c =0.9V ⑨ (3)流过电阻R 的电流I R =εR ⑩ ab 段: 流过P 的电流: I p =I ab -I R (11) 联立③,④,⑥,⑩和(11),得到I p 与U p 的关系式为: I p =0 (12) bc 段: 流过P 的电流: I p =I ab -I R (13) 联立③,④,⑥,⑩和(13),得到I p 与U p 的关系式为

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 (2011广东理综·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D 【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选D 14. (2011广东理综·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答案】A 【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 =Q +W ,Q =0,W >0,△U >0.选A 15. (2011广东理综·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 【解析】由E =t B NS t N ??=??φ,AB 错,C 正确。B 原与B 感的方向可相同亦可相反。D 错。选C

广东高考试卷(理科综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A 理科综合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 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 3.分析下表,可推测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中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2018年广东高考_理综化学试题(卷)与答案(word)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S32Cl35.5Ar40Fe 56I127 7.硫酸亚铁锂(LiFePO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 4 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褪色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 4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 水解形成的 Fe(OH)3 胶体粒子数为 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N A D .1.0 mol CH 4 与 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 3Cl 分子数为 1.0N A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 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 生成 1 mol C 5H 12 至少需要 2 mol H 2 12.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 20。W 、X 、Z 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 10;W 与 Y 同族;W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 X 的单质为气态 B .Z 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 与 Y 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 CO 2+H 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 CO 2 和 H 2S 的高效去 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 Z nO )和石墨烯,石 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广州某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doc 73页)

广州****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讨论稿) 为了适应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强化岗位职责和业绩考核,进一步理顺完善院内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人事部、财政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人部发〔2006〕56号)、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2006〕70号)、《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粤人社发〔2010〕105号)、《广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穗人发〔2007〕13号)、《广州****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穗科贸〔2011〕35号)、《广州市市属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穗人社发〔2012〕63号文)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在原分配方案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完善以岗位为中心的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学院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创新人事管理分配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二级学院、系、部依法依规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撑。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整体构建,分步实施。根据国家和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确定本次人事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制度和机制

上实行整体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情况分步操作。 (二)科学设岗,强化职责。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有关规定,学院坚持总量控制、优化结构、精简效能、分类分级的原则设置岗位,根据我院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完善各类各级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完善我院的岗位职责体系。 (三)按岗定酬,责酬一致。以岗位设置和聘用为基础,强化岗位职责,按岗定薪,以绩取酬,建立和完善院内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实行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岗位激励机制。 (四)强化考核,优绩优酬。在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针对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以业绩量化考核为重点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绩效津贴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提高教职工待遇的基础上,适当拉开增量差距,建立国家工资和院内收入双轨运行的分配制度,坚持收入分配向教学科研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 (六)积极稳妥,促进发展。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全面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学术科研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院综合实力,有利于吸引和稳定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学院的办学目标。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院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岗位考核、岗位收入分配改革等方面。其中岗位设置的内容主要包括定岗位类别、定岗位等级、定岗位总量、定岗位职责、定 - 2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doc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为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生工作,保障高校选拔符合培养要求的新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 高校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 一、报名和志愿填报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3.报名办法。 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报名。 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相关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因特殊情况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 在中国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在有关省级招委会指定的地点申请报名。 各省级招委会办公室(包括教育考试院、招考办、考试中心、考试局等,以下统称为省级招办)应对所有报名数据进行重复报名和违规情况筛查,并要求本省(区、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认真履行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职责,根据报名条件,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 4.考生志愿的填报。 考生志愿表的设置和填报办法应有利于体现考生报考意愿,有利于录取管理,有利于高校录取新生。考生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和办法由各省级招委会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实际作出具体规定并向社会公布。 考生应在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所在地省级招委会公布的招生规定后,参考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选择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办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有关高校。

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物理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2.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27 23Al+4 2 He→+1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0n是质子B.1 n是中子 C.X是28 14Si的同位素D.X是31 15 P的同位素 3.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4.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合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5.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 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 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Hz 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2A 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 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7.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8.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9.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图是在有匀强磁场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迹,a和b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垂 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 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先经地之a点,再经过b点

大学高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规定

大学高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规定 为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X政办〔2012〕7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决定在实行岗位津贴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适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健全符合我校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机制健全、关系合理、调控有力、秩序规范的管理运行体系,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实现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基本原则 1、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绩效工资与聘任的岗位等级、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以岗定责,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责利统一。 2、分类考核,优绩优酬。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

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相结合,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教学科研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3、统筹兼顾,注重公平。按照上级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的规定,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绩效分配原则,科学制定各类各级岗位的绩效工资水平。 4、量入为出,总量控制。结合学校当年财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额内进行绩效分配。 二、实施范围和时间 实施范围:学校在编在岗和人事代理人员。实施时间:本办法从2015 年 1 月起执行。 三、绩效工资总量和构成 (一)绩效工资总量 学校在每年经费预算时,根据公务员津贴补贴增长水平,测算绩效工资总量,报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按年度核定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按照X政办〔2012〕7 号文件要求,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项目保留之外(包括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和暂时保留的改革性补贴,改革性补贴主要有住房公积金、

(完整版)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自2009年秋季开始,湖北省普通 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 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本方案将于2012年开始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考试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加强对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和学生综合评价的统筹,逐步形成分 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要努力把握湖北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办好高考,适应湖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待,并充分考虑社会的认可度与承受力。 二、改革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稳定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重点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素质和能力考核为核心,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考试内容坚持科学性、导向性、规范性和基础性的 统一。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应用型、能力型和开放型的试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 维习惯,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按照统一规则、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 性与创新六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用写实性评价的方式,全面、真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确保可信可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从2009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基础教育部门向普通高等学校提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报告单,作为高校选拔新生参考依据。(政策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 化高校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选拔录取方式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