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未来展望.pdf

人力资源服务未来展望.pdf
人力资源服务未来展望.pdf

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一个行业,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业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客观联系的变化与矛盾演变的发展,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在时代的浪潮里也逐渐体现出了自身发展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随主客观的发展而不断成熟,也给了人们展望的理由与热情,这条牵动人心的虚线轨迹便时常被人称作“趋势”。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愈发瞩目,国内对其的研究也随之增多。在此,本文把中国HR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略为总结如下。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07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的相关数据预测,2007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服务产品已经从最初的人才派遣发展到现在的九个大类产品系列,涵盖猎头及人才中介、多渠道招聘、人才(劳务)派遣、人才测评、培训、管理服务、信息调查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形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价值链。

据上海市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的数据,2005年上海人才服务行业总营业额已经达到近105亿元。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事实上这个数据还比较保守,HR服务行业的市场蛋糕正处在高速膨胀中。目前,网络招聘、人力资源外包、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业中的细分领域均处在高速扩容中。仅以网络招聘为例,艾瑞市场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大约8亿元人民币,但2006年网络招聘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1.5亿元,年增长率43.8%。进一步的预测表示,中国的网络招聘市场会在近几年继续保持至少每年40%的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46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外资开始大举进入、市场格局不断演变、行业规模大幅提升,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业愈来愈备受瞩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力资源服务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服务范围迅速扩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逐年加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从观念上、行动上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同和接纳。

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正经历着一场从保守到开放、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进化过程,蓬勃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则为人力资源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种“群雄逐鹿”的情况下,唯有抓住机遇谋求自身优势发展才是“立足”的根本。盲目的发展战略、一盘散沙似的管理已不能应对时代的“浪淘”,做好自身的优势分析以及相关的市场分析,并制定正确的战略指引,将是HR服务企业“突出重围”的关键。

二、政治/法律的影响不断加深

《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亟待相关政策的扶持。由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综合环境的保障,而这些公共服务又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来提供的。《白皮书》因此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规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它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而言,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支付将是较大的风险,特别是(人才)劳务派遣企业的风险更加明显,建议国家在税收政策上能够给予一定支持,能够允许劳务派遣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前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产品结构档次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尚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要发展高端服务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依靠服务机构自身能力是难以承受的。为此,《白皮书》还建议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对新产品研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退税帮助,以有利于服务机构研发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时,“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一流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也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而做出的重大的战略举措。

经过以上整理,笔者发现,政治/法律因素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如何把众多的人口转化为有效的资源,如何“人本兴国”,应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充分支持“人的发展”的新兴行业,HR服务企业理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实行,以处理好与外部环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三、综合实力竞争日益激烈

HR服务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不仅引发了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也吸引了众多外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目光。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人事部等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新法令法规,已正式允许外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包括全球派遣服务知名品牌Manpower、瑞士专业机构Adecco、美国Monster、日本Recruit等。《世界管理评论》杂志曾评选并发布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0强”榜单,这100家机构是指在大中华区设立有分支机构且业务领域涉及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机构。这其中,外资企业占据了62个名额,并且占据了榜单的前26位。

良性的竞争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正所谓,“自然选择”是自然界保持生命力的根源。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应当积极准备,挖掘市场潜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中国的人才资源服务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外企也有自身的不足。他们对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比较陌生,不熟悉国内的相关人事管理法规与政策,对中国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和适应。另外,就服务产品价格来讲,外资企业的惊人高价也决非普通国内企业能够承受。中国HR服务企业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学会发展自己。

在我国经济由“投资推动型”向“人力资源推动型”发展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外资的进入也带动着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跳跃式进步。它为国内企业和求职者带来新的理念和思想,为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拓了无限的市场空间。同时,它也为国内同行带来了先进的理论知识、业务模式和管理经验,直接推动着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竞争仍然会十分激烈,而这种竞争对于行业与竞争者而言,都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选择”。

四、业务操作日趋规范

建立一个高度规范、科学和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在业务操作上积极推进标准化服务,并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将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激烈的竞争并不必然导致完善,但竞争带来了完善的契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必须有令自己的运作模式日趋科学规范的能力。整个行业朝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五、服务呈现整合趋势

随着“分工”意识的逐渐深入,随着“雪崩效应”新概念的兴起,“解集作用”以及职能细分的变化也给HR服务业的发展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这带来了人力资源外包的高速发展,带来了HR服务市场结构的不断扩大与完善,同时,各企业提供的服务也呈现了综合化的趋势。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各个细分服务领域,也有着自身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招聘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中,中国本土机构唯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领域。高效的服务质量与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将是其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e-HR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一个市场。中外著名的企业软件提供商都已在中国市场展开了激烈的比拼。目前的预测是,e-HR市场下一轮的热点在于中小企业市场,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e-HR软件企业将进行有效的内部整合,并将进行一次重要的市场整合。在人力资源外包领域,它的初衷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理念。借助劳务派遣这一方式,越来越多的职场人能够寻找到更多富有灵活性、多样性的工作机会。由于现在国内外的大型项目的增多,国家政策对劳务派遣的逐渐认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和企业会选择劳务派遣用工。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也将日趋扩容与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专业化”将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如何寻求适度综合化中的专业化发展,将成为我国HR服务业中各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六、人才是关键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要发展,首先就要重视本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只有有了人才,才能谈得上服务产品的质量的提高,才能谈得上服务品牌的树立,将来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和超越。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渴求三大类型的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顾问服务人才和市场运作人才。目前行业内优秀人才短缺,除了人才储备少之外,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个行业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尚嫌不足。不过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一方面,行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行业内开始出现一批管理规范、知名度高的机构;另外一方面,行业的国际化也是一个利好消息,大量外资巨头的入驻,给本土专业人才带来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总之,观望前景,伴随行业能级的提升,人才将成为行业内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谁善于发掘人才,谁就能在自我提升中领先一步。

七、品牌借力,创新为先

对于HR服务业而言,品牌是命脉,而创新则是流动的新鲜血液。产品和服务是创立品牌优势的基础。而对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则是制造品牌效应的源动力。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嗅觉之上的,是精益求精、勇于开拓的积极体现。

行业的竞争依然日益激烈,各企业都必然会为树立自己的形象与品牌而竭尽全力。这种局面所带来的,也必然会是整个HR服务业的品牌影响与创新激情。

八、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经营HR服务

作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把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融入自身的管理实践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从人员招聘、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工作环节贯彻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思想,不仅是营造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实践,也是HR服务行业的必要实践。这种实践从制度、结构和人员三个层面完善着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健全着企业的内外部关系网络,同时,它也是人力资源服务业自我完善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作为自身产品与服务的特殊体验者,“经验”永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经营HR服务,是一种展望中的趋势。笔者称这种发展模式为“嵌套式发展”。可以预见,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双重的。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必然是外部途径与内部途径的统一,即一方面需要进行例行的外部行业选择和对行业竞争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靠不断苦练内功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两者兼备的企业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2、企业核心能力 典型代表 麦肯锡公司:核心能力就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一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 国内的李悠诚等人的观点:核心能力就是无形资产,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获得的能力。 识别某项因素是否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准的四个特征: 第一、价值性。(价值=收益/成本) 第二、独特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的差异性,是解释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第三、难模仿性。 第四、组织化。 核心能力: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 3、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产自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 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它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 人力资本,是指蕴藏于组织中、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个性、内驱力、团队意识等各种因素的集合。 4、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从内涵与外在特征把握其特征) 5、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 A、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 a、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主要指企业家和企业中的知识工作者) b、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持续性地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念基础,即企业的使命、追求和核心价值观;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即企业的市场与客户) c、人力资源价值性的其他表现。 B、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与独特性。 稀缺性,主要是指由于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导致的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独特性的重要前提。 C、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

人力资源HRSCC共享服务构思方案

区域公司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方案思路 一、区域公司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 )项目的实施背景(1)区域批发公司公司、区域非批公司、区域事业部企管组织越来越多,各HR基础工作按业务体系分工,造成人员配比极不均衡; (2) HR基础事务较多,无法更好熟悉业务、支持业务,为业务服务; (3)集团统一的流程制度操作执行、合同管理归口有待加强,劳动风险监控难度大; (4)人力资源系统PS数据与员工实际情况不一致,基础数据难以保证及时性、准确性。 二、区域公司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项目实施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以同一区域(办公区域)为基础,将人力资源基础事务(员工入离调转、员工培训、薪酬核算、五险一金)剥离,通过建立区域HR共享服务组,整合区域公司、区域非批公司、区域事业部基础人力事务,提高HR事务服务效率,促进区域人力资源部门承担和发挥BP功能,更好地服务业务,进行战略转型。 意义:(1)通过梳理、优化现有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并运行,优化人力资源工作环节,提升员工工作效率;(2)通过持续维护PS系统,实现系统有效运行,BI与PS直接关联输出报表,提高数据一致性、准确性;(3)为区域公司、区域事业部人力资源部提供连接业务的空间。 三、HRSSC项目的实施举措 (一)目前可以共享的工作内容 (1)员工异动服务 员工入职服务、员工调动服务、员工转正服务、员工离职服务、员工档案管理、职务管理、新员工入职培训。 (2)薪酬福利服务 员工薪酬核算代发、员工保险服务、员工健康服务。 (3)风险控制管理

PS系统数据维护、数据共享、员工咨询服务、员工投诉服务。 (4)文化活动管理 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是否加上:(2)员工招聘甄选 (二)HRSSC服务范围 以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对在办公区域的区域批发公司、区域非批公司、区域事业部进行人力资源部基础人事工作进行统一整合,人员整合、组织架构整合。成立区域公司共享服务组,服务共享范围内全部员工的基础人力事务。 (三)HRSSC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 按照同一工作区域建立区域公司HRSSC组织结构,设置相应岗位。 a.了解目前HR服务配比,初创期现有人员整合、合理调配(短期调整除外); b.按区域设置区域HRSSC,基础事务服务对接操作中有疑问可直接对接集团人力资源总部共享服务中心。 各系统如区域医院事业部、器械部只保留HRBP 岗位1-2人,负责所属系统 人员的绩效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管理考核仍归属所属系统。 四、HRSSC实施工作计划 (一)HRSSC方案确定阶段 2018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初步确定区域公司HRSSC组织架构、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整理

1978年12月,党的^一届三中全会拉幵了改革幵放的大幕,中国社会幵始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外企业对人才资源和专业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共同成为推动中国人才市场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形成和发展、助力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力量。 3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之下,从形成到发 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对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总结中,每一组 数字、每一条信息、每一种声音、每一个变化,都代表着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的轨迹,也将是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踏入新时期的基石。 1、人才服务机构变化 1979年改革幵放伊始,作为中国第一家人才服务企业,FESCC向外商派出了第 一名中方雇员,当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能提供此项服务的企业仅此一家。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7368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 北京地区各类人才服务机构达到360个,人才服务企业性质的机构数量已占总机构 数的51% 2、人才服务内容扩展 1979年,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雏形的FESCQ承担“为来中国经商的外国公司寻找中国雇员”的工作,30年后,FESCQ勺社会职能从“管理”发展为“服务”,已经能够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及时、高效、专业、快捷的全程化一站式服务。 截至2008年底,包括FESCQ在内的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为666万家用人单位提供覆盖人事行政、员工福利、人才招聘、员工关系、岗位外包、财务外包、咨

询、培训、商务代理、外籍人员服务、海外劳务等多维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 3、人力资源专业化发展 1979年,FESCO成立之初,公司工作人员不到10位,当时国内没有人力资源专 业,所有人才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1979年,FESCO外派到外资 企业的员工人数不到100人,10年后发展到2000余人;1999年,FESCO成立20年的时候,外派员工上升到2.6万人;30年后的今天,FESCO在全国已经拥有上千名员工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全体员工中,拥有大学本科、硕士以上学历占公司员工比例的80%以上,向8000余家中外企业派出了近40万名中国雇员。 中国人力资源行业正向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步步迈进。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劳 动人事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标志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 已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2004年,全国唯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在中国 人民大学诞生,越来越多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学生成为业内企业的从业人员,他们 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广揽人才方式的变化 30年前,FESCO成立之初,就打破了当时定向分配的用人传统,幵始尝试多种方式网罗人才。但当时的招聘方式十分初级,多靠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人推荐,人才难觅之时,甚至曾经搬了一张桌子,在西城大木仓胡同口,小贩叫卖式地做“喊人” 宣传。30年后,FESCO勺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拥有可以实现直接针对企业客户和员工的信息速递、个人信息查询、在线招聘、问题答疑、增值服务等功能的专业官方网站,还自主研发了全国业务网上互动操作系统,成立了专业化的呼叫

【案例】吉利人力资源共享服务项目(HRSSC)案例

吉利集团人力资源共享服务项目(HRSSC)案例 1.项目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 台州、宁波和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现资产总值 超过1100亿元,连续三年进入世界500强,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 基地企业”。 吉利集团作为整车制造企业特别是乘用车制造企业,需要面对政策、技术、人才、市场 等多方面的挑战。业务环境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对人力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的关键因素。吉利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在不断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集约式管理已经成为企 业资源有效利的方式。 2)有效的降低企业人力资源运营成本,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率是企业在发展过程 中需要不断关注的。 3)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如何成长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发展 过程中被期望扮演战略性业务伙伴的角色,参与到企业战略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重 大决策活动。 因此,从集团所面临的内外部情况及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吉利集团亟需通过建设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实现人力资本管理转型和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专业化的升级。发挥战略伙伴作用,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1.1吉利遇到的问题 1.1.1人力资源管理遇到的问题 1)职位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满足集团化管控及规范化的要求; 2)伴随集团全球并购整合,亟需进一步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实现全球化管理; 3)人力资源管控流程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明确权限等内容和信息,以界定总部与分 子公司之间的权限界定,提升管理效能; 4)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需要进一步标准化,使流程运行更顺畅,提高人力资源运行效 率;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版第三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 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3、人力资本的概念:舒尔茨,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质量表现 出来的资本,是通过投资才能获得的。 4、人力资源的性质:①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②时效性③增 值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而增值④社会性:社会政治文化不同,人力资源质量也不同⑤可变性⑥可开发性 5、人力资源的作用:①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②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 量(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③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6、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 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践的管理活动。求人、选人、育人、用人、激励人、留人 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①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 给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制定出平衡供需的计划②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对组织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给出确定的任职资格)。胜任素质模型(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③员工招聘:招募、甄选、录用④绩效管理:对员工工作作出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⑤薪酬管理:确定薪酬的结构和水平,实施职位评价,确定福利待遇⑥培训与开发:建立培训体系,实施,反馈⑦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对自身情况客观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获取职业信息,选择能实现该目标的职业,并制定行动计划和方案⑧员工关系:各主体之间围绕雇佣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8、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 (一)X理论:对人性的传统假设: ①大多数人生性懒惰,逃避工作 ②大多数人缺乏上进心责任心,不愿负责任,宁可让别人领导 ③大多数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 ④大多数人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 ⑤大多数人欺软怕硬,畏惧强者,安于现状 ⑥大多数人工作时为了钱,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⑦只有少数人能克制自己,原理承担责任 (二)Y理论: ①并不是天性不喜欢工作,工作可能是满足也可能是处罚,执行或逃避视情况而定 ②大多数人愿意对工作、他人负责,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该完 成的目标 ③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 ④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会接受职责,还会谋求职责 ⑤所谓的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 ⑥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有独特的合理性 (三)X理论-Y理论:

(完整版)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是指企业集团将各业务单元所有 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如员工招聘、薪酬福利核算 与发放、社会保险管理、人事档案人事信息服务管理、劳动合同管理、新员工培训、员工投诉与建议处理、咨询与专家服务等)集中起来,建立一个服务中心。该中心为集团所有的业务单元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业务单元为其支付服务费用。通过人力资源的共享服务中心的建 立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更好的服务业务单元。而企业集团的人 力资源部门则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使人力资源管理实 现战略转型。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是一个独立运作 的运营实体,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却为企业内部服务。它通过服务 创造价值,它的本质是由信息及网络技术推动的运作管理模式的变革 和创新。 构建人力资源共享中心的目的和意义[1] 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专业资源、降低运 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 1、集中服务、降低成本。企业集团创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后,集团内所有业务单元的人事行政工作集中起来统一由共享中心来完成。共享中心不行使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它与业务单元是服务与支

持关系,依据业务单元的需要,提供服务,集中服务有利于资源的集 中利用形成规模效应,达到从规模中实现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 2、服务专业化和标准化。共享服务中心通过集中服务,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流程,通过专业分工,打造专业化的队伍来提供专业服务,减少和避免以前分散在各业务单元中的因人力资源工作标准不统一造成的不公平性和执行标准不一致造成的偏差。从而提高人力资源政策执行的公平性,提高员工满意度。 3、提高效率、聚焦战略。集中的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提高了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也使集团人力资源部门摆脱行政事务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聚焦于员工能力提升,团队建设和战略绩效的落实。 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后,业务单元可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 务的开展,提高业务单元的运营效率,从而使其更加专业化,更具有 竞争力。同时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在与业务单元服务的过程中,增进与业务单元的合作伙伴关系。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1]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职能,集中的人事行 政服务、人力资源专业咨询服务、人力资源业务伙伴。 1.集中的人事行政服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提供集中服务,因此共享中心要建立专业化的人事服务队伍,制定专业的服务流 程和服务标准,来满足内部客户的需求。这些人事行政服务主要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招募者在招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例如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就是(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德尔菲法是属于( B ) A、定量预测方法 B、定性预测方法 C、经验预测法

D、工作研究法 3、美国学者斯潘塞博士提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认为胜任力由“水面上”和“水面下”两部分构成,以下不属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是( D ) A、分析决断力 B、人际洞察力 C、自信 D、知识与技能 4、( C )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A、误差 B、效度 C、信度

D、效标 5、( A )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依据,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各项职能管理活动的方向。 A、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B、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C、招聘与甄选 D、人力资源供需预测 6、在外部招聘途径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经营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招聘有赖于( B ) A、广告 B、猎头公司 C、就业服务机构

D、校园招聘 7、以下不属于面试优点的是( D ) A、适应性强 B、可进行双向沟通 C、有人情味 D、容易数量化 8、在面试过程中,若面试官提问“你能否谈谈过去的工作经历与离职的原因”或“请你谈谈你昨天向你们格式总经理辞职的经过”,这属于面试种类中的 (A ) A、行为面试 B、情景面试

C、结构化面试 D、压力面试 9、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主旨有两个:系统思考和( A ) A、持续改进 B、绩效反馈 C、制定计划 D、自我审查 10、基于标杆的绩效管理中( B )是将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环节为标杆,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超越。 A、内部标杆 B、竞争型标杆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2011年3月1日 11:51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目录 什么是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构建人力资源共享中心的目的和意义[1]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1]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模式[1]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过程[1] HRSSC组织结构及运作架构[2] 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所面临的挑战 编辑本段什么是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是指企业集团将各业务单元所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如员工招聘、薪酬福利核算与发放、社会保险管理、人事档案人事信息服务管理、劳动合同管理、新员工培训、员工投诉与建议处理、咨询与专家服务等)集中起来,建立一个服务中心。该中心为集团所有的业务单元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业务单元为其支付服务费用。通过人力资源的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更好的服务业务单元。而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部门则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使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战略转型。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是一个独立运作的运营实体,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却为企业内部服务。它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它的本质是由信息及网络技术推动的运作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编辑本段构建人力资源共享中心的目的和意义[1] 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专业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 1、集中服务、降低成本。企业集团创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后,集团内所有业务单元的人事行政工作集中起来统一由共享中心来完成。共享中心不行使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它与业务单元是服务与支持关系,依据业务单元的需要,提供服务,集中服务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形成规模效应,达到从规模中实现效益的同时降低成本。 2、服务专业化和标准化。共享服务中心通过集中服务,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流程,通过专业分工,打造专业化的队伍来提供专业服务,减少和避免以前分散在各业务单元中的因人力资源工作标准不统一造成的不公平性和执行标准不一致造成的偏差。从而提高人力资源政策执行的公平性,提高员工满意度。 3、提高效率、聚焦战略。集中的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提高了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也使集团人力资源部门摆脱行政事务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聚焦于员工能力提升,团队建设和战略绩效的落实。 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后,业务单元可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开展,提高业务单元的运营效率,从而使其更加专业化,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在与业务单元服务的过程中,增进与业务单元的合作伙伴关系。 编辑本段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1]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职能,集中的人事行政服务、人力资源专业咨询服务、人力资源业务伙伴。 1.集中的人事行政服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提供集中服务,因此共享中心要建立专业化的人事服务队伍,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doc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1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1、相关概念: 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就是管理的成本收益。(选择题) ②效率通常是指某种活动功率的高低、速度的快慢。 ③效益通常指的是某项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生产出的老偶的那个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 ④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就是在增加社会福祉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使人力资源的投入与 产出比最大化,从而达到组织所期待的目标。P4 ⑤从本源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P4 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 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内在本质:招人—六人—育人—用人(核心)P5 ⑦人力资本产权是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

称。(分为所有者产权,归人力资本载体所有;以及经营产权,归企业或使用单位所有。) ⑧人力资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P9 2、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多选题):①自有性②生物性③时效性④创造性⑤能动性⑥连续性 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和基本功能: ①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多选) ②基本功能: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发展。(多选) 4、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资源投资为主线,研究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事的相互关系,掌握其基本理念和管理的内在规律,为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和改善职业生活质量,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管理效益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简答) 5、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传统与现代人事管理)的区别: (1)传统人事管理将事作为重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 (2)传统人事管理将人视为组织的财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 (3)传统人事管理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就是市场运行的主体;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法规政策 1、境内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行业的主管部门包括人社部以及商务部。行业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中国就业促进会以及各地市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等。 人社部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订就业援助制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等。 商务部负责牵头拟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并开展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服务出口和服务外包发展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等。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隶属于人社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由从事人才交流服务业务有关的机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主要职能包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与会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业务联系;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联系其他行业组织,促进人才市场同其他要素市场的相互贯通等。 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直管社团法人,在民政

部登记注册。现有会员近160家,作为联系政府和会员单位的自律性服务组织,协会充分发挥协调、引领作用,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人社部,登记管理机关是民政部,是以促进就业为宗旨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中国就业促进会在国务院确定的人社部的职责范围之内,受其委托承担促进就业的各项服务工作。 2、境内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对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2)《人才市场管理规定》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于2001年10月1日开始施行。《人才市场管理规定》适用于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对其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用人单位招聘和个人应聘以及与之相关活动进行管理。 (3)《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于2003年11月1日开始施行。《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适用于外国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中国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合资成立的人才中介机构,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投资者投资设立的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对机构的设立与登记、经营范围与管理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4)《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问答题、论述题、开放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 一、问答题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其功能与目标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是指它自身所具备或应该具备的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属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吸纳功能主要是指吸引并让优秀的人才加人本企业;维持功能是指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开发功能是指让员工保待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激励功能则是指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绩效。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当从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理解。 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而具体目标包括: (1)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3)保证员工评价的准确、有效 (4)实现员工分配的公平、合理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人力资源规划 2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3员工招聘 4绩效管理 5薪酬管理 6培训与开发 7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 8员工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 P28 左下 4.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是指它在整个企业中的位置。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1、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

2018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经济波动同步指标,中日欧数据佐证结论 (4) 二、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目前处在什么阶段?——政策扶持、行业成长空间大而仍处在起步阶段 (7) 三、全球市场较为分散呈现幂律分布(大企业集中日英美),中国区域存在市场大公司小的现象 (9) 3.1 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以日美英为主,细分中灵活用工的市场规模较高9 3.2 因进入门槛低呈现幂律分布,CR3仅11%,并购扩张提升市占逻辑不变 (10) 3.3 中国人服企业小而散,资本推动下市场从传统招聘向垂直化社交化升级 (10) 四、中国市场哪些细分板块中能够走出新生机?——在线招聘、灵活用工及中高端人才访寻等商业模式各有不同,在线招聘及灵活用工或能有技术赋能,猎头市场本土替代存在难度 (12) 4.1在线招聘平台照搬美国模式,恐受到社交垂直化平台的冲击 (12) 4.2灵活用工板块被视为最具潜力的行业,用工规范化问题需重视 (13) 4.3中高端人才访寻依赖于猎头的个人创收能力,存在空间上限 (19) 4.4从业务毛利率角度来看灵活用工的潜力较大,有望通过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21) 五、附录:何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围绕用工从大学生到高级人才的全环节产业链 (23) 六、相关标的及风险提示 (25) 6.1相关标的 (25) 6.2风险提示 (25) 图表目录 图表1:欧盟28国GDP增速与灵活用工工作时长增速的相关性测算 (4) 图表2:日本1988年-2016年GDP增速与灵活用工规模增速情况的相关性测算.. 5图表3:2008-2018年GDP季度增速与前程无忧收入增速的相关性情况 (5) 图表4: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细分行业主要服务供应商,目前外资比例较高 (6) 图表5:细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国内政策出台时间和具体内容 (7) 图表6:17年国内人服行业的规模及机构数情况 (8) 图表7:《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 (8) 图表8: 16年全球人力资源行业规模及细分(十亿欧) (9) 图表9:美国占据全球灵活用工市场的首位(35%) (9) 图表10:各国机构组织的灵活用工的普及率情况 (9) 图表11:各国人才访寻(猎头)的市场规模及增速% (9) 图表12:2016年全球人力资源行业市场格局 (10)

如何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如何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关于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是指企业集团将各业务单元所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如员工招聘、薪酬福利核算与发放、社会保险管理、人事档案人事信息服务管理、劳动合同管理、新员工培训、员工投诉与建议处理、咨询与专家服务等)集中起来,建立一个服务中心。 通过人力资源的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更好的服务业务单元。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则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使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战略转型。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是一个独立运作的运营实体,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却为企业内部服务。它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它的本质是由信息及网络技术推动的运作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终极意义在于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有效转型(如下图:人力资源职能转型)。人力资源职能转型(HR

Transformation)是给人力资源职能注入新的活力或者脱胎换骨的过程,其目的旨在提高人力资源对业务的贡献。尽管人力资源管理者越来越被认为是战略业务合作伙伴,但人力资源大量的时间仍花费在一些诸如记录、合规和提供服务之类的传统人力资源工作上。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与搭建,和致可以帮助企业实现: 1.服务集中化,降低人力资源运营成本 2.服务的专业化与标准化,改善人力资源服务质量 3.将人力资源工作重点关注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色 4.有利于人力资源业务的审计与监控 人力资源职能转型 共享服务管理

应用我们的相关方法论与相关的诊断分析工具(人力资本诊断以及人力资源运营扫描器),我们来帮助客户制定共享服务的战略,从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架构和服务交付进行改造与优化: 1.人力资源专家中心:专注于研究关键领域并提供咨询 2.人力共享服务中心:重点在提高事务性工作的效率,确保服务的 一致性和依靠服务规模降低成本 3.本地人力资源服务(HRBP):本地的客户化服务,(满足区域/ 部门差异需要大于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 人力资源服务模式选择的体系框架 要获得一个"最合适"的模式,就要扩大决策的标准,选择一系列的可选模式而非单一的关键决策点。服务模式的选择必须被视为一个状态连续演进的系统来考虑而不是对一系列单独状态的分析(见下图: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的选择-连续体)。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陕西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在我省经济发展即将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跨国、外省企业不断进军我省市场、我省政府企业及央企加速改制重组、本土及民营企业加速发展等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在政府政策引领下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步入新台阶,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深刻理解目前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市场规模与增速、细分子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及我公司未来发展趋势等,特发起此次调研。2017年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高端人才访寻、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综合咨询、人力资源软件系统、在线招聘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且有望在未来三年继续高速增长。 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省初步打破计划经济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萌芽出现,并随着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分配向市场配置改革进度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逐渐形成并日益壮大,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人事档案管理逐渐覆盖人才测评、在线招聘、中高端人才访寻、人力资源咨询等更加专业的领域。外资企业陆续进入我省。在带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为我省带来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推动了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外资企业在我省的布局,我省本地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随之发展,逐渐扩大服务覆盖区域,并涌现一大批规模化发展的国有 / 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世纪外服、陕西易通、

西安佳城、山海源、曲江人才等。与此同时,随着我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政策上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全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入中国,角逐商机。外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进驻,使得我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理念,进而提升我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整体竞争水平,并推动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步。 过去 20多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一直保持良性快速发展。不过长期以来,由于我省特殊的市场环境,作为一个能源、军工企业大省,央企入驻,省属国企组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不占有人员编制等,所有企业、政府单位均采取劳务派遣形式,让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契机,伴随的也是关系的恶性无序竞争,形成了普遍小规模化、碎片化的分散式发展格局。然而,近几年随着能源行业经济萎缩影响,以及新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出台,大大限制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传统模式的发展,加之近几年外资、合资企业的入驻,企业管理理念需求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东西部劳动力与人才的“迁徙”,劳动力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化,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都带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带来巨大挑战和商机。在行业深入整合的进程中,伴随跨界与行业整合深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社交等技术在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多元化与开放已经成为常态,或向综合服务供应商转型,或聚焦在人力资源更加细分的市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发展及员工队伍建设探索(四川电信)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发展及员工队伍建设探索 企业管理□林志刚(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都610012)四川电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中国电信集团首批试点单位,通过2009 一年的运行和总结,达到了阶段性预期目标,成绩得到了集团肯定。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未来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和自身能力水平提升的压力,需要牢牢把握的三大核心是:对底层系统支撑的优化和提升;对中间层业务流程的标准和规范;对上层人力资源的协调和发展。而在系统和流程基本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尤以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最为关键。特别在当前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化“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时期,如何统筹人力资源管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迅速形成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这其中既包括中心人力资源向外部(财务队伍整体建设和财务向业务融合)吐故纳新,又包括中心内部人才的孵化两个层面,本文重点就中心内部人才孵化层面,结合四川电信正在实施的“四位一体”试点进行探讨。 一、中心人力资源现状特点 中心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员工人数众多,其中正式员工编制 93 名,已到位86 名,外包人员21 名。 中心人才结构如图1 所示。 根据公司对共享中心管理加操作的双重职能定位,人力资源总体上可分为核算和非核算两大类型,又兼具同质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同质化特征表现为四个“多数”: 1、多数是年轻员工:中心员工平均年龄28 岁,78%以上员工年龄集中在35 岁以下(图 2),是省公司最年轻的部门,这个年龄段也处于择业取向影响动态因素较多的阶段。 2、多数是女性员工:女员工占到近 80%,其中 %处于未婚状态,今后将面临恋爱、婚姻、生育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心整体工作是否得以正常运行。 3、多数从事财务基础工作:中心员工目前有 58%从事会计核算工作,17%从事会计复核工作,从事支撑类岗位人员占16%,业务经理及以上的管理人员占比9%,呈现较为典型的扁平化金字塔人才结构。图1 四川电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才结构示意图 4、多数有职业发展诉求:中心员工 100%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83%(图3),60%以上员工是中共党员,并且大多是第一次就业或第一次正规就业,有着较强的职业发展愿望和诉求。图2 中心员工队伍年龄构成图3 中心员工队伍专业构成 中心人力资源队伍的“多样化”特征表现在:一方面人员来源面较广,包括省公司本部、多个本地网(成都、泸州、乐山、南充、长传、号百)、联通、卫通、国内多所大专院校(图 4),甚至还有“海归”人员,会带来多种生活习惯、人文风俗、价值取向等的融合碰撞;另一方面员工的专业背景和能力潜质上也具有差异化特点,员工涵盖包括会计、财务管理、金融、经济、税务、计算机、统计等多个专业,老、中、青年员工在知识背景、专业素养、学习能力、服务意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较大个体差异性。图4 中心人力资源队伍来源广泛 二、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思路

某县人力资源服务业调研报告

**县人力资源服务业调研报告 一、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人力资源服务供求不平衡。 (二)各种业态的发展情况。 我县人力资源服务业中招聘、职业介绍、管理咨询等业务发展成为大多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营业务,而猎头服务、人才测评、外包服务、软件服务等发展较慢。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发展特点。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力资源服务向个性定制发展。随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变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由大众化向个性化需求过渡,用人单位不再满足于接受批量式的服务,而提供服务的企业也及时向服务个性化的方向转变,尽可能创造差异化服务,满足来源于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二是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IT行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移动终端、互联网服务、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等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提供了支持。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相结合,通过打造网络人力资源平台,有效利用丰富的客户资源,实现业务增量。 2、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特色的增长方式,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宏现上以发展适

合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把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发挥人力与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利用人力和技术替代物质生产要素,更好地节约利用资源,这样既有利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微观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克服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资源短缺的限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技术效益,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情况。 我县共有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其中国有企业1家,民营企业5家,业务类型主要有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发布,人力资源培训等,经营收入10—20万元不等,从业人员共30余人。 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需要建立产业园区。 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当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同行们一个快速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化进程的全速推进、我国人口的增长与劳动力大流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大踏步地发展起来了。要想尽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成型和快速健康发展,业内要更多地相互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点整理(人大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1约翰? R ?康芒斯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人。 2、 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 力的总和。 3、 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包括先天的体质、后天的体质) 、智能素质(包括经验知识、 科技知识——通用知识、专用知识) 、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积极性) 。 4、 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教育和培训、迁移、医疗保健。 5、 人力资源的性质(给出描述会判断) 1) 能动性:人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 2) 时效性: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的倒“ U ”形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3) 增值性 4) 社会性:人的体力和脑力明显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社会属性。 5) 可变性 6) 可开发性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德鲁克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怀特?巴乔首次将人力资源管 理作为管理的职能加以论述。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 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 通过运用科学, 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计 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是其他各项职能实施的基础。 能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1、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四种角色: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整体把握) 1、人力资源外部的环境包括哪些?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因素 3、 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事管理 1) 管理视角:视员工为负担、成本 2) 管理目的: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 3) 管理活动:重视用、轻开发 4) 管理内容:简单的事务管理 5) 管理地位:执行层 6) 部门性质:单纯的成本中心 7) 管理模式:以事为中心 8) 管理方式:命令式、控制式 9) 管理性质:战术性、分散性 4、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间的关系(见 P42 表 2-2 ) 人力资源管理 视员工为第一资源 组织和员工利益的共同实现 重视培训开发 非常丰富 战略层 生产效益部门 以人为中心 强调民主参与 战略性、整体性 P51 图 2-8 ) 绩效管理在整个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