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地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暖通部分-16页word资料

淄博地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暖通部分-16页word资料
淄博地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暖通部分-16页word资料

1暖通空调设计

1.1一般规定

1.1.1暖通空调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暖通空调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建筑功能的要求,遵循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的原则合理确定。

【条文说明】节能是绿色建筑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暖通空调设计的优劣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应以相关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合理科学地确定室内环境参数及系统形式,避免片面追求过高的室内环境参数标准而造成能耗的浪费。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保温、隔热、遮阳、自然通风等被动措施减少暖通空调的能耗需求。建筑物室内供暖系统应根据建筑功能、空间特点、使用要求,并结合建筑所采取的被动措施综合考虑确定。

1.1.2居住建筑宜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设计适宜的建筑形体、外窗面积与传热系数、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供暖空调能耗不高于山东省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的80%。

【条文说明】本条文对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求稍高于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是考虑到绿色建筑应在节能方面尽量建成低能耗建筑。可以通过计算和实测的方法,与现行山东省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供暖能耗依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空调能耗可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计算。.

1.1.3暖通空调负荷设计时,宜进行全年动态负荷和能耗变化的模拟,分析能耗与经济性,选择合理的冷热源和暖通空调系统形式。

【条文说明】采用计算机能耗模拟技术便于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设计进行节能评估。利用建筑物能耗分析和动态复合模拟等计算机软件,可估算建筑物整个使用期能耗费用,提供建筑能耗计算和优化设计、建筑设计方案分析及能耗评估分析,使得设计可以从传统的单点设计拓展到全工况设计。当建筑有高于现行节能标准的要求时,宜通过计算机模拟手段分析建筑物能耗,改进和完善空调系统设计。

1.1.4室内环境设计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工艺要求严格规定外,舒适性空调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应符合节能标准的限值要求;

2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应考虑空气干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平均辐射温差和室内人员的活动与衣着情况;

3应采用符合室内空气卫生标准的新风量,选择合理的送、排风方式和流向,保持适当的压力梯度,有效排除室内污染和气味。

【条文说明】室内环境参数标准涉及舒适性和能源消耗,科学合理地确定参数标准,不仅是满足室内人员舒适的要求,也是为了避免片面追求过高的室内环境参数而造成能耗的浪费。鼓励通过合理、适宜的送风方式、气流组织和正确的压力梯度,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空气品质。空调、供暖房间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风速等参数必须满足现行山东省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1.1.5下列情况下采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1新风机组、通风机宜选用变频调速风机;

2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的冷源侧,在满足冷水机组设备运行最低水量要求的前提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合理时,循环水泵及冷却水泵宜采用变频调速水泵;

3在采用二次泵系统时,二次泵应采用变频调速水泵;

4空调冷却塔风机宜采用变频调速型。

【条文说明】为了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需要,能量输送系统,无论是水系统还是风系统,经常采用变流量的形式。通过采用变频节能技术满足变流量的要求,可以节省水泵或风机的输送能耗;夜间冷却塔的低速运行还可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1.6暖通空调系统的设备应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合理选择系统形式,控制设备的能效比以及管网系统的输送效率。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宜计算分析空调系统设计综合能效比,优化设计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水系统和风系统。【条文说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要求主要是控制设备的能效比、管网系统的输送效率等,设计需要对所有用能系统和设备进行节能设计和选择。空调供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热水循环水泵耗电输热比、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集中供暖系统锅炉热效率等应满足国家

及山东省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数值。选用的冷水(热泵)机组、单元式空调机、房间空调器、多联机空调(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P)、能效比(EER)、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需满足《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多联机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的限值要求,并宜选用节能型设备。

1.1.7暖通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风或水输送设备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备数量和容量,应以冷、热负荷和水力计算结果为依据合理确定,冷热水循环水泵、风机的工作点应确保在高效区运行。

2应考虑容量和台数的合理搭配,在负荷变化时系统中主要设备仍处于相对高效率状态。

【条文说明】强调设备容量的选择应以计算为依据。全年大多时间,空调系统并非在100%空调设计负荷下工作,部分负荷工作时,空调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同100%负荷下工作的空调设备和系统有很大差别。在空调冷、热源设备和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时,要求充分考虑和兼顾部分负荷时空调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应力求全年综合效率的最高。

1.2供暖、空调系统

1.2.1居住建筑宜优先采用地板辐射供暖,采用散热器供暖,应采用水容量大、热惰性好、散热效果好、外形美观、易于清洁的明装散热器。

【条文说明】采用地板辐射供暖方式时,房间温度降低2℃与采用对流供暖的方式相比具有同样的热舒适效果,因此室内设计温度取值可按对流供暖方式降低2℃计算,因此从节能和热舒适角度都应提倡采用地板供暖系统形式。散热器暗装既浪费材料,也不利于节能,与绿色建筑所倡导的节材和节能相悖,故应限制这种散热器暗装的方式。除特殊情况不应使散热器暗装。

1.2.2采用集中供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必须设置分室(户)温度调控及分户热计量(分户热量分摊)装置。

【条文说明】能进行分室温度调控是实现供暖、空调节能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提供房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调节控制,也是提高房间热舒适度和

节能的需要,采用集中供暖和(或)集中空调供冷的住宅,用户需支付供暖、空调费用,作为收费服务项目,用户应能自主调节室温,因此应设置用户自主调节室温的装置;实现供暖空调的量化管理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作为收费的一个主要依据,计量用户用热(冷)量的相关测量装置和制定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2.3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时,空调设备的室外机安装位置应保证空调设备散热充分,应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机组。

1应避免多台相邻室外机吹出气流相互干扰,应避免热岛现象对高区室外机换热效率的影响;

2室外机安装位置应避免对相邻楼层或房间造成热污染和噪声污染;

3空调室外机遮挡隔栅的有效通风面积比不宜小于80%。

【条文说明】分体空调器的能效除与空调设备的性能有关外,与空调室外机的设置位置也有很大关系。尤其在高层建筑中,空调室外机由下自上垂直布置,夏季排除的热气流由于烟囱效应由下自上聚集,上层热环境温度升高,极易影响上层空调室外机的夏季空调换热效果,因此引发的高层建筑空调室外机夏季停机故障屡见不鲜,暖通专业应配合方案设计进行热气流的模拟分析,合理设置空调室外机的设置位置,保证空调的使用效果及节能效果。

空调室外机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应设置在通风不良的建筑竖井或封闭、接近封闭的空间内,尽量避免设置在有阳光直射、有墙壁隔栅等障碍物使通风不畅或短路的地方。

空调室外机设置在室外,工作环境不利,室外机换热器长期运行后,容易被灰尘堵塞,造成能效下降,甚至室外机不能运行。因此,在确定室外机的安装位置时,应留有室外机清洗和维修的适当空间。

1.2.4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节约空调、通风系统能耗。

1使用时间、温度、湿度基数等要求条件不同的空气调节区,不应划分在同一个空气调节系统中;

2建筑物空气调节内、外区应根据室内进深、分隔、朝向、楼层及围护结构特点等因素划分;

3冷热源与输配系统在部分负荷下应可有效调控。

【条文说明】大多数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都是按照最不利情况(满负荷)进行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的,而建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是处于部分负荷状况的,或者同一时间仅有一部分空间处于使用状态。面临这种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条件的情况,如何采用合理的系统分区和有效的控制方案以节约能源,就显得至关重要。系统设计应能保证在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建筑使用时,能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恰当的能源供给,同时不降低能源转换效率。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以节约能源为出发点,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化空调区域,分别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同时,冷热源、输配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调控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1.2.5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下,新风宜经排风热回收装置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热回收装置宜设置旁通风管并采用变频调速风机。

【条文说明】空调系统的新风能耗占空调系统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减少新风能耗对建筑物节能的意义非常重大。室内外温差越大、温差大的时间越长,排风能量回收的效益越明显。设置旁通风管是为了过渡季节新风不经换热直接送入室内。当不能设置风路旁通时,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是否采用、采用何种排风能量回收形式对新风进行预冷(热)处理。

1.2.6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当部分房间有供冷需求时,应优先利用室外新风供冷。舒适性空调的全空气系统应具备最大限度利用室外新风做冷源的条件,应具备最大限度利用室外新风作冷源的条件。

1设计定风量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时,宜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同时设计相应的排风系统;排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与新风量的变化相适应;

2新风量的控制与工况的转换,宜采用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控制方法;

3新风入口、新风风道、过滤器等应按最大新风量设计。

【条文说明】当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室内焓值时,有可能利用室外新风消除房间的冷热负荷。在过渡季,空调系统采用全新风或增大新风比运行,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改善空调区内空气的品质,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冷源,大量节省空气处理所需消耗的能量。但要实现全新风运行,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新

风取风口和新风管所需的截面积,妥善安排好排风出路,维持房间的压力值在合理的范围内。

1.2.7当吊顶空间的净空高度大于房间净高的1/3时,房间空调系统不应采用吊顶回风的形式。

【条文说明】封闭吊顶的上、下两个空间通常存在温度差,吊顶回风的方式使得吊顶上、下两空间的温度基本趋于一致,增加了冷热负荷。当吊顶空间较大时,增加的冷热负荷也相应加大。采用吊顶回风的方式时多是由于吊顶空间紧张,一般不会超过层高的三分之一,而当吊顶空间高度超过三分之一层高时,应采用风管回风的方式。

1.2.8室内游泳池空调应采用全空气系统,并应具备全新风运行功能,冬季排风应采取热回收措施,游泳池冷却除湿设备的冷凝热应回收用于加热空气或池水。

【条文说明】游泳池的室内空气湿度控制需要依赖全空气系统,地板供暖仅可用于冬季供暖的一部分并增加冬季地面舒适性。冬季除湿的游泳池如果不采用热回收机组,除湿的制冷耗电和加热新风的能耗都非常巨大。由于冬季游泳池室内温度较高,所以新风能耗非常巨大;如果再加上对除湿冷空气的再热,则使得游泳池的冬季能耗倍于其他功能的建筑,采用除湿热回收机组,可将湿空气的冷凝热和电机能耗都用于加热送风,节能效果显著。

1.2.9集中空调与通风的进风口应远离污染源;排风应远离人员活动区域与空调通风进风口,且与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门、开启窗的距离不小于7.5m。

【条文说明】余热、余湿、污染性物质的排放高度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的相关卫生、环保标准。与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门、开启窗的距离不小于7.5m的要求为ASHARE 62.1-2019的要求。

1.2.10室内应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条文说明】公共建筑空调末端是提供室内使用者舒适性的重要保证手段。本条款的目的是杜绝不良的空调末端设计,如未充分考虑除湿的情况下采用辐射吊顶末端、宾馆类建筑采用不可调节的全空气系统等。而个性化送风末端、干式风机盘管、地板供暖等末端,用户可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来满足要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的分布有助于提高使用舒适性。

1.3通风系统

1.3.1在室外空气参数适宜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消除建筑的余热、余湿、满足室内空气品质要求,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暖通专业应配合建筑专业对自然通风的可行性及通风效果进行必要的分析。

【条文说明】自然通风是以热压和风压作用的、不消耗机械动力、节能经济的通风方式,是实现节能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提高室内热舒适的重要途径,利用自然通风能满足卫生要求的建筑,应优先选用自然通风的方式。鼓励采取诱导气流、促进自然通风的主动措施,如导风墙、拔风井等等,以促进室内自然通风的效率。在室外气温低于室内设计温度时,组织好建筑物室内外的自然通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减少开空调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耗。室外温度小于28℃时,可利用自然通风达到热舒适水平。

1.3.2居住建筑宜设置通风换气装置,采用集中供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宜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

【条文说明】采用机械通风换气不受室外气象条件的影响,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设置新风换气系统能有组织地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排出室内污浊气体,降低危害人体健康的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五类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设置集中供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如设置集中新风和排风系统,由于供暖空调区域(或房间)排风中所含的能量十分可观,在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集中加以回收利用可以取得很好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居住建筑利用空调冷凝器的余热回收技术,可使废热再利用获得免费生活热水,还可以提高机组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1.3.3用于房间全面通风的自然通风口,当通过外墙直接通向室外时,需考虑避风、防雨及冬季防寒的措施。

【条文说明】淄博属寒冷地区,做自然通风用的通风口,应考虑冬季的防寒措施。为了尽量减少风压对房间气温的影响,自然通风口不宜设置在冬季主导风向侧,避免冬季因为自然通风导致室内热量的流失,自然通风口应设防倒灌的挡风措施,并在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

1.3.4通风系统设计中,在技术合理、措施可靠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不同需求

的设备和管道之间的综合利用。

【条文说明】不同的通风系统,利用同一套通风管道,通过阀门的切换、设备的切换、风口的启闭等措施实现不同的功能,既可以节省通风系统的管道材料,又可以节省风管所占据的室内空间,是满足绿色建筑节材、节地要求的有效措施。如消防排烟系统、人防通风系统和平时通风系统的综合利用等。在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各类送风/排风、供冷/供暖等不同需求,合并或简化系统,提高系统利用效率。

1.3.5矩形空调通风风管的宽高比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8;高层建筑同一空调通风系统所负担的楼层数量不宜超过10层。

【条文说明】相同截面积、长宽比不同的风管,其比摩阻可能相差几倍以上。为减少风管高度而单纯地改变长宽比,忽略了比摩阻差别而造成风压不足,或者由于系统阻力过大使得单位风量的风机耗功率不满足节能标准要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此强调风管的长宽比和风系统的规模不应过大。高层建筑空调通风系统竖向所负担的楼层数,通过计算仍然经济合理时,可不受10层的限制。

1.3.6设有中庭的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或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

【条文说明】中庭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来降温及冷却,通过建筑规划和布局不能达到降温通风的目的时,可考虑机械通风的方式。

1.3.7公共卫生间、吸烟室、复印室、打印室、垃圾间、清洁间等产生成异味或污染物的房间,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并应维持该类房间的负压状态。排风应直接排至室外。

【条文说明】本条强调这些特殊房间的排风重要性,因为个别房间的异味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迅速排除,可能影响整个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吸烟室必须设置无回风的排气装置,使含烟草烟雾(ETS)的空气不循环到非吸烟区。当吸烟门关闭,启动排风系统时,使吸烟室相对与相邻空间应至少有平均5Pa 的空气负压,最低负压也应大于1Pa。

1.4暖通空调冷热源

1.4.1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宜通过计算机或计算机模拟的手段优化冷热源系统的形式、容量和设备数量配置,并确定冷热源的运行模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