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10.1采用合适的用工制度、确保工期:

1.所有现场施工队伍和人员,要求选优使用,无论整体队伍的素质还是个人的能力,要求高于一般水平,在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的领导下,完成施工任务。

2.队伍进场后,划小班组,记工考勤,按工种划分,6个人为一个班,4~5个般配一名工长(工人)带领。调度灵活,便于安排工作,队与队之间劳动力可以互相调整,有利考核,减少窝工,提高工效。

3.劳务费切块承包,大大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加强施工速度。

10.2用强制式机械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1.机械设备的管理:所有机械设备均由机械员统一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各自建档,电脑储存,跟踪监测,按月报表,依凭数据,预测故障,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2.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的显著特点是采取定期、定项目的强制保养法。我们是对各种设备均按其厂家的要求或成熟的经验制定一套详细的保养卡,分别列出不同的保养以及不同的保养项目。各使用单位必须按期、按项目的要求更换零配件,即使这些配件还可以使用也必须更换。以保证在一个保养期间设备无故障运行。提高现场的机械化程度,特别是垂直水平运输,全部采用机械运输方式。

10.3采用独特的物资供应及管理模式:

1.按照工程需要,利用供货渠道,在保质量、时间前提下,以较低的价格,供应物资,优先调配物资。

2.建立以仓库为中心的多层次管理方式,根据物资的最低储备量和最高储备量求出物资的最佳订购量,制定出既合理又经济的计划,努力避免物资积压,尽量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3.建立完整的采购程序,采购计划性强。从提出供应要求、编制采购计划、审批购买到财务付款,都建立一套完整的程序,采购单一式三份,以各种颜色区分,标志明显,用途各异,以免混淆,便于入账核对。

4.采用多种采购合同,根据不同情况在采购中分别运用不变价格、浮动价格和固定升值价格签订供货合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5.采用卡片和电脑双重记账方式,便于查找、核对。利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及时了解各地市场信息,为物资采购提供便利条件。

6.在施工过程中计划引进实用有效的新技术,改进传统的施工工艺。如模板系统采用实用快捷的简体模板和梁板快拆系统,加快模板周转,提高劳动效率。同时注意废旧回收,钢筋竖向连接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节约钢筋搭接长度。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量,采取限额领料的形式,建立一套从计划→采购→使用的管理制度,减少材料费用在各个环节的耗损因素,做好成本的事前控制。

10.4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用计算机高速、准确地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完成种种非数据处理和信息处理工作,如制表、CAD绘图、选

择、判断、综合、分析、存贮、检索、回答问题等。其突出的优点是质量可靠,性能稳定,故障甚少,价格便宜,通用性强,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设置专门的人才管理。

10.5具体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地划分结构施工流水段,采用小流水施工的方法,合理安排综合进度计划,缩短结构施工工期

2.各工种施工前应设计出施工大样详图,确定标高、截面尺寸,做好技术交底,以保证结构及各种埋设管线设备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中交叉作业中的翻改工作量。

3.明确工期目标及奖罚条例,相互制约,互相促进,保证一次成优,避免返工损失。

4.采用新型模板体系,用定型钢模及竹胶模板,混凝土施工可达到清水要求,减少二次抹灰,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5.混凝土施工时添加粉煤灰,既保证了混凝土设计强度,又能节约水泥。

6.钢筋集中加工,减少中间环节;合理断料,减少浪费。

7.各工种要活完脚下请,不再用工清理,加强成品保护,降低损失。

8.施工生产中按图下料,长材不短用,大材不小用,活完底清,减少材料浪费。

9.合理搭配长短钢筋接头,利用现场钢筋下脚料制作钢筋定位箍、

拉结筋、马凳等,提高钢筋利用率,减少浪费。

10.加强现场管理,合理组织材料进场,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划堆放,减少二次搬运和损耗。

11.大宗材料集中采购,并在内部进行协调,以降低本工程材料成本。

12.主要材料妥善保管,按定额领料,余料回收,降低损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