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一点透视手绘原理

汽车设计一点透视手绘原理
汽车设计一点透视手绘原理

汽车设计一点透视手绘原理

透视与汽车草图教程

虽然大家都喜欢看漂亮的图片,但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你会发现图上的东西很少能够

被制造出来。设计师的工作是在短时间内得出很多而又各式各样的创意,同时也要让大家

能够理解你的想法。良好的草图绘画技术就是关键。刚开始画草图的时候会很艰难,很重

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草图画的过于精致。掌握这点之后,你就能画出更多的草图,而且会

很快的得到提高。

本教程展示了一种能画出既快又让人易懂的草图技术。要想画出三维物体的草图,基础的

透视知识是必须的。因此,本教程从介绍一点和两点透视开始,同时也包括了车轮椭圆。

然后举了3个使用不同透视的例子,每个例子都通过粗线条的工作和最终简单的上色方法介绍了如何从一张白纸开始构建草图

透视, y0 l- R! Z" E$ ~

水平线:常被作为视线。例如,一个位于水平线上方的物体同样也位于观察者的视线上方,因此展示的是它的下部。

灭点:位于水平线上,是所有线的交汇点。虽然总处在水平线上,但是它们的位置取决于

观察者的角度。

Convergence Lines: All parallel lines in a scene will always appear to converge to a single point (the vanishing points). The exception to this rule is that lines viewed in parallel or perpendicular to the viewer will not converge. In one and two point perspective you can also consider all vertical lines as non-converging lines.

一点透视:当物体平行或者垂直于观察者的时候,一点透视是很明显的。这时候朝向或者

背离观察者的线在水平线上只有一个灭点。图1展示的就是一种很简单的一点透视,这对于画车的侧面草图是很有帮助的。

例1:一点透视当我开始画一个草图的时候,我几乎总是从画侧视图开始。初期草图主要

是为了让设计师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很多创意。通过画侧视图,我能很快获得大量创意,这

也许是因为几乎不需要去考虑透视,所以我能够集中精力在思考创意上。在这些图中唯一

可见的透视就是远处的轮子。

步骤1:5 S2 M& V, I4 N: k$ {8 M

从这里你能发现我通过逐渐画出一条底线和两个轮子的位置开始。同时我也标出了车肩线

的高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画线条要既快又轻,这样随着草图的深入就可以改变和移动线条的位置。学习画草图的一个共同错误是当你意识到一些东西超出位置的时候就重新开始画另一张新的草图。千万不要!继续画这张图,把错误作为参考去进行修改,当草图改好之后加深线条颜色就行。

7 h9 \4 I1 Y! T, @' z

步骤2:

这里我用中心线和空白车窗轻轻标出了车的大概造型。当确定中心线的时候要试图避免因为车前后部离车轮太近而造成的悬挂过短。

步骤3:

我现在已经从后车窗到车顶再到前保险杠确定了车的顶部。记住这条线表示了通过车顶和前后两个车窗的弧度。例如你能发现后车窗有一定弧度,到了车顶就开始变平,然后到前车窗弧度又开始增加。边缘线离中心线越近,弧度就越小。

步骤4:/ H6 N \. L7 h ]6 ~: W3 P5 R: z

一旦你对大形和比例满意了,就可以开始填补一些细节。我在侧窗上添加了一些反光线,一直延伸到车身侧面。我同时也确定了车前角。画车顶的时候同样的原则再次得到应用:车角离前端中心线越远,前保险杠的弧度就越大。

步骤5:

这是上色前的最后一步。这里你可以看到我已经画上了所有我满意的细节,同时也给车轮添加了一些细节。在车轮上花一点小功夫是很值得的,因为它能大大提高你草图的美观程度。同样要注意的是草图在打线稿的时候要既放松又快,这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做到。

步骤6:2 h5 q. b( t0 A0 K+ w

当你对于大形和比例都满意之后就可以开始上色了。这里我用深灰色的马克笔简单的给车

窗和车轮加了阴影。注意这里不用太精确。接着我等笔迹干了之后又画了一遍车窗和前轮

的较低区域加深阴影。我只加深前轮阴影而不加深后轮是为了让画看起来有动感。如果所有草图所有区域的笔重和工作程度都一样,那么最终出来的画将会看起来很平淡。

步骤7:' h- W7 l {8 [7 A

这一步你得迫使你自己不去把草图画的很精致。希望你现在能在纸上画出一幅漂亮的草图,用马克笔既放松又快的画草图并不容易。这些线呈现了车身侧面的反光效果。你会发现我

继续处理了车窗反射到车身的效果,并且加深了车肩下面的部位。车身侧面上半部我轻轻

标出的地方实际表现出了水平线。这里的重点是要非常放松,并且保持你马克笔颜色的选

择非常浅。

步骤8:' S# L: v: U/ S( k4 P

这也许是草图最简单的部分,而且你会发现你的草图开始有生命力了。选择一种颜色和之

前马克笔相似的蜡笔,沿着车身长度上色,中心稍低于肩线。不要担心会画出车的边缘。

步骤9:$ h/ Y) ] {; W' V! L, j7 d

现在是草图的最后一步,就快搞定了。用橡皮逐渐摹拓出蜡笔画过的所有区域,你会做出车的立体效果。现在草图已经基本完成并且可以展示于人了,同时获得一个你试图描述的三维形式的好想法。你也可以加很小的高光再给草图加一小点额外的闪光点。

步骤10:* U$ A# z- g1 ]& d% r, N: `" G

用喷笔可以在车身上快速的画出光晕。记住这里你并不是要降低画面的清晰度,而是要增加画面的最终效果。

手绘图的实践画法技巧(透视篇)

60分钟画出专业手绘图 1、找准一线一点 画手绘图的最大窍门在于找准“一线一点”。可以这样说,即使没有任何美术概念,只要学会了这一招,手绘图就不难拿下了。“一线”指的是视平线,也就是画图时眼睛所处的水平处;“一点”指的则是视觉焦点,也就是眼睛聚集的一个点。 视平线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需要来决定高低。一般情况下,视平线都画在上方,这样空间比较大,做图比较方便;但需要表现吊顶、灯具等上面的物体时,就要将视平线调低。此外,要表现宏伟宽阔的场景,如五、六层楼高的大商场,也要选择将视平线放在下面。 此外,绘画时还要遵循一个原则:近大远小,近宽远窄。 2、画出地格经纬 以下就该大显身手了?且慢,现在还不能直接绘出物体,在真正进入正题之前,你还需要耐住性子,给房间画出地格经纬。第一步:首先画出一面主墙,就在绘图纸上画一个“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并将长和宽分成5段和4段,做好分段记号。 第二步:在“主墙”上根据所在表现的需要,确定一个视平线,并在这个视平线上确定一个pu点为中心,沿主墙的四个角画出四条线,作为墙角。 ----------------------------------第三步:以pu点为焦点,在“地面”处,按照长宽所分的段,画出纵向线和横向线,正好是20个格子,每一格就代表1平方米面积,这就是地格。---------------------------- 手绘基础之《如何掌握透视规律与对透视的感觉》 通过练习来掌握透视规律与对透视的感觉 ○1临摹照片学习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照相机诞生以来,现实世界的东西可以在一瞬间再现,照片所再现的世界,基本上和线形透视规律是吻合的。焦点透视再现的效果就象我们用一只眼睛看事物的结果,这是照相机模仿了眼睛的原因。使用照片学习透视可以很容易找到透视的感觉,而且在以后的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一直伴随着你,这就是训练的目的。 首先找一些容易得到的有建筑物的图片,幸好现在有这样图片的杂志刊物随手可得。临摹的方法既可以是一开始学习的潦草素描,轮廓素描,也可以是结合了两样技能的形状画法,我们这里关键是要通过练习把透视知识变成我们自身的透视感觉。在临摹过程中我们要一直带着几个重要的问题:拍摄者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视觉焦点在哪里?和我们眼睛平行的那条线在哪里?视平线上面的物体和视平线下面的物体看起来有什么不同?拍摄主体离我们眼睛是远还是近?远近的虚实变化是什么样子的?直到我们可以自然的发现这些透视规律。

汽车设计小结

汽车设计课程小结 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汽车设计技术是汽车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 由于汽车是一种包罗了各种典型机械元件、零部件、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典型的机械产品,因此其设计理论显然要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它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例如: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振动理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机械强度、电工学、工业电子学、电控与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液力传动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车身美工与造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修等。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汽车总体设计、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悬架设计、转向系设计和制动系设计,并且有效巩固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工程力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 汽车设计的学习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历时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完成了汽车转向系的设计。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两周的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汽车转向系设计方面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我们各种能力的一次考验。设计过程中通过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确定方案的步骤,逐渐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我们更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本次设计几乎运用了我们所学的全部机械课程,内容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材料、力学、液压传动、机械图学等知识,以及一些生产实际方面的知识。通过设计巩固了理论知识,接触了实际经验,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最后一次在学校充电。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

透视的力量——清水四夕-的手绘剖析教程(工业设计)

清水四夕的手绘技能剖析教程 1.透视的把握是所有步骤的基础,光用上色来弥补透视的不足,是经不起推敲的;工具有很多种:水笔、铅笔、圆珠笔甚至毛笔,各有优势;水笔的难点是它的一次性,要想做到用线肯定准确也并不是一日之寒,要多练习;而铅笔的好处就是它的反复性、叠加性,呵呵毛笔也曾经试过那又是另外一种风韵;暂且放到后面说,其实练习方法有很多,我只是把我的讲出来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会抓住A 线就是车底盘的透视,这样的话整个车的方向就有了然后再画出B线,你们注意看点C和点D,这里面有两个很小的点,是在画的时候怕把握不准位置,轻轻的点上去的,算是做个记号,画起来心理也有个底了! 通过和一些练习车手绘的兄弟接触,有很大一部分是觉得车怎么怎么复杂,从他们的线条里可以看出来用笔不肯定,其实大家把这个东西复杂化了,我把下面两个车几何化,无非就是两个很简单的形体,不仅仅是画车画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先不要去管它的细节,把握好大的透视关系,再一步步的修整下来

图一:和前面说的从底盘着手,我用橙色代表画的时候心理想到的东西 意在笔先,在你起手要下笔的时候或者在笔下到纸上正在上面滑行的时 候,你的意识一定要有一个形体的概念,它始终走在笔的前面—— 图二:把形体几何体块化;虽然汽车相对于其他的小型产品要复杂,但 是在画的时候其原理都是一样的,不要把它复杂化,更不要盯者某些局 部细节去画而忽略了整体,尽量把形体简化; 这个和做油泥模型相似,从一开始的大的油泥块的堆砌,到后来的精雕 修形—— 图三:到后来几个步骤就是慢慢的添加它的细节和局部关系—— 我的理解画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整体——局部——整体——局部,每画到一个局部检查下是否融于这个整体—— 上色

车辆工程-《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课程代号:01337090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为车辆工程专业方向课,是学生走向汽车企业或科研院所应掌握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汽车车身的基本组成与结构,车身的设计方法,包括:汽车车身的结构形式、车身的布置方法、汽车造型的工艺美学、汽车空气动力学、车身空间曲梁的绘制、车身有限元计算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继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汽车车身设计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车身绪论 车身设计的任务、领域:《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发展的状况、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章要求了解车身设计的任务、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车身设计方法 车身设计方法有传统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是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辅助技术。 本章要求了解各种车身造型的设计方法,同时,本章要求学生完成大作业:采用传统手绘,或利用PHOTOSHOP、3D MAX等绘图软件设计车身彩色效果图。 第三章车身总布置设计 车身总布置设计是车身设计工作的一部分,它是在整车总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轿车、客车和货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内容,结合人机工程学对车身进行布置,以及车身布置的技术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车身布置的技术要求及各种车型的车身总布置设计。 第四章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已有多项研究成果,主要解决车身设计如何适应人体特点,提高人机系统工作效率。

关于汽车配件的设计方案

关于汽车配件的设计 方案 一 问题重述 某汽车配件生产集团公司有三个分厂,设三个分厂生产配件数量(单位:件)分别为1q 、2q 与3q ,成本(单位:元/件)分别为: 1110.55,25000 0.50,25000q C q ≤?=? >? 2220.55,20000 0.50,20000q C q ≤?=? >? 3330.60,20000 0.50,20000 q C q ≤?=? >? 配件的销售(市场)价格为 123 1231233,7500025000 0,75000q q q q q q p q q q ++?- ++≤?=?? ++>? 根据以上所给出的信息,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一厂、第二厂和第三厂同时生产,且三个厂对自己和对方成本及市场需求具有完全信息,在互相不通生产信息的前提下求各自的决策,那么三个厂应该如何确定他们的生产数量才能使得他们所获得的收益最大。 (2)在第二厂和第三厂按上述决策执行的时候,第一厂没有按上述决策执行,而是等其它两方生产后再决定生产数量。此时第一厂能否提高收益?其产量及收益分别是多少? (3)如果第二厂与第三厂知道了第一厂上述“计谋”,因此根据他们自己的生产量23q q +,就可以推算出第一厂的生产量,从而推算出市场价格以及自己的利润。第二厂与第三厂为使他们的总利润最大,应该选择怎样的生产数量?在确定总的生产数量后,他们两厂之间应如何划分生产数量?收益各是多少? (4)若三个厂决定合作,问应如何合作?各自和产量及收益分别是多少?

二 模型的假设和符号说明 (一)模型的假设 1、在生产汽车配件的过程中,不考虑由于意外使配件废弃的数量。 2、在完成汽车配件生产的过程中,不考虑剩余材料的成本价。 3、假设生产的每个汽车配件都是合格的。 (二)符号说明 p 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 1q 一厂生产汽车配件的数量 2q 二厂生产汽车配件的数量 3q 三厂生产汽车配件的数量 1c 一厂生产汽车配件的成本价 2c 二厂生产汽车配件的成本价 3c 三厂生产汽车配件的成本价 i L 各厂的收益(i=1,2,3;分别表示一厂,二厂,三厂的最大收益) M 一厂的收益 N 二厂和三厂的收益 Q 三厂合作时候的收益 三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1 问题一 问题的分析:三个厂在对自己和对方成本及市场需求具有完全信息,在互相不通生产信息的前提下同时生产配件,使得自身收益最大。每个厂的成本价都会随着生产配件数量的变化而取不同的值。建立多目标模型。列目标函数为: 333222111c q pq c q pq c q pq L -+-+-= 约束条件为: ?? ???++-=≤++25000375000..321321q q q p q q q t s 此方程式为多目标方程,应该转化为单目标方程。转化后的方程式为:

汽车设计一点透视手绘原理

汽车设计一点透视手绘原理 透视与汽车草图教程 虽然大家都喜欢看漂亮的图片,但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你会发现图上的东西很少能够 被制造出来。设计师的工作是在短时间内得出很多而又各式各样的创意,同时也要让大家 能够理解你的想法。良好的草图绘画技术就是关键。刚开始画草图的时候会很艰难,很重 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草图画的过于精致。掌握这点之后,你就能画出更多的草图,而且会 很快的得到提高。 本教程展示了一种能画出既快又让人易懂的草图技术。要想画出三维物体的草图,基础的 透视知识是必须的。因此,本教程从介绍一点和两点透视开始,同时也包括了车轮椭圆。 然后举了3个使用不同透视的例子,每个例子都通过粗线条的工作和最终简单的上色方法介绍了如何从一张白纸开始构建草图 透视, y0 l- R! Z" E$ ~ 水平线:常被作为视线。例如,一个位于水平线上方的物体同样也位于观察者的视线上方,因此展示的是它的下部。 灭点:位于水平线上,是所有线的交汇点。虽然总处在水平线上,但是它们的位置取决于 观察者的角度。 Convergence Lines: All parallel lines in a scene will always appear to converge to a single point (the vanishing points). The exception to this rule is that lines viewed in parallel or perpendicular to the viewer will not converge. In one and two point perspective you can also consider all vertical lines as non-converging lines. 一点透视:当物体平行或者垂直于观察者的时候,一点透视是很明显的。这时候朝向或者 背离观察者的线在水平线上只有一个灭点。图1展示的就是一种很简单的一点透视,这对于画车的侧面草图是很有帮助的。 例1:一点透视当我开始画一个草图的时候,我几乎总是从画侧视图开始。初期草图主要 是为了让设计师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很多创意。通过画侧视图,我能很快获得大量创意,这 也许是因为几乎不需要去考虑透视,所以我能够集中精力在思考创意上。在这些图中唯一 可见的透视就是远处的轮子。 步骤1:5 S2 M& V, I4 N: k$ {8 M 从这里你能发现我通过逐渐画出一条底线和两个轮子的位置开始。同时我也标出了车肩线

汽车设计手绘教程

广义透视学泛指各种空间表现的方法;狭义透视学指开始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广义透视学 1、纵透视:在平面上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中国古代构图法中称高远法。最典型的是埃及墓室壁画的构图,远景作为一条横带完全置于近景横带之上。 2、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3、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 4、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 5、近缩法。在同一个物体上,为了防止由于近部正常透视太大,而遮挡远部的表现,为此有意缩小近部,以求得完整的画面效果。在佛寺中常见把大佛塑造得往上逐渐膨大,实际上就是近缩法的运用,使人在其下仰视时避免过度的近大远小变化并得到完整的视觉印象。 6、空气透视法。由于空气的阻隔,空气中稀薄的杂质造成物体距离越远,看上去形象越模糊,所谓“远人无目,远水无波”,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色彩现象,由于空气中孕含水气,在一定距离之外物体偏蓝,距离越远偏蓝的倾向越明显,这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祭坛画,常用这种方法造成画面的真实性。 7、色彩透视法。因为空气阻隔,同样颜色的物体距离近则色彩鲜明,距离远则色彩灰淡。 线性透视 线性透视,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包括科学的空气透视和隐形透视。 透视范围: 物体对眼睛的作用有3个属性,即形状、色彩和体积,其因远近距离不同而呈现的透视现象主要是缩小、变色和模糊消失。 与此相应,透视学研究包括3个部分: 1、研究物体的透视形(轮廓线),即上、下、左、右、前、后不同距离形的变化和缩小的原因,称为线性透视研究。这是绘画透视学着重研究的部分。 2、研究距离造成的色彩变化,即所谓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的科学化。物体的颜色随着远近差别变化,比空气暗的物体愈远愈显得淡;比空气亮的物体愈远愈显得不亮;空气愈低愈厚,愈高愈稀;所以画远山顶深底淡。在白色背景上,暗的物体会显得小一些;反之,在暗的背景上,白色物体比在亮的背景上会显得大一些。 3、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模糊程度,即所谓隐形透视。例如处在同样距离处,物体小,映入人眼的夹角(视角)就小,视角越小就越不容易知觉,所以远方的物体细部就会隐去。物体越远越模糊。 现代绘画透视着重研究和应用的是线性透视,而线性透视重点是焦点透视,它具有较完整较系统的理论和不同的作图方法。焦点透视只描绘一只眼固定一个方向所见的景物,与此同时的有散点透视,它的焦点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散点透视有纵向升降展开的画法,中国画论称为高远法;有横向高低展开的画法,称为平远法;还有远近距离展开的画法,称为深远法。 透视基本概念: 1、视点,指画者的眼睛位置。

中国汽车内饰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下文是在网易博客里看到的一篇文章,觉得挺好的,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国内的内外饰做好,做出高品质! ?核心提示: ?权威调查显示,汽车内部舒适度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排在车辆外观设计之前,仅次于汽车的 可靠性及耐用程度。对车辆内饰的投入成为在中国市场上本 土和外资品牌整车厂商的一个比拼点。中国汽车内饰设计的 现状如何,与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发展态势将怎样?我们 为此邀请了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他们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奇瑞内外饰技术委员会主任/总工程师曹渡先生, J.D.Power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先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 授李彦龙先生,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弢先生,伟世通亚太区电子产品部产品经理何春华女士。 国内汽车内饰发展现状 盖世汽车网: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内饰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如何? 梅松林:广义地讲,内饰不止是内饰件。我们的调研发现,现在的车主特别讲究内部空间。鉴于多方面原因考虑(经济性、政策引导还有实用方便性等),他们倾向于购买的车型外面小、里面大。最近这几年,汽车内部空间的重要性上升得非常快。在2004年,仅有4%的车主把车子内部空间放在首要的购车原因,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 中国消费者注重外在感观较多的一方面原因,是和中国市场的发展特点相关。中国的消费者大多都是首次购车,对用车经验了解不多,他们在乎价格,外观式样,内饰空间,手感和视觉和谐等这些表象的标杆。对一系列参数、动力性能等方面,不能说不重视,但了解得不多,缺乏判断的能力。 李彦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花费大量精力设计汽车外观的制造商来说,汽车内饰只是一个缺少重视的后续问题。从私人用车市场开始快速增长起,人们才逐渐开始关注汽车内饰,内饰设计也慢慢开始发展。但迄今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大多数的中国普通消费者还是偏好舒适温馨且实用的内饰设计。至于高科技元素,很多时候是整车厂家被拿来作为市场营销的噱头,当然也有很多高科技元素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尤

透视与汽车草图教程全两点透视3

透视与汽车草图教程(4)全两点透视 例3:全两点透视 全两点透视是3个例子里最难的。所以在动手画这种草图之前我通常先在脑子里对设计有个大概的想法。然而学习全两点透视是很必要的,因为简化视点的草图无法完全解决车所有的面。在图中你可以看到用这种透视意味着that all parallel lines running both down the body side and across the front or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will converge.这就会比较难弄清楚如何画草图。一个比较好的练习方法是从画简单的立方体或者长方体的透视开始,然后再在每个角上加上轮子。当你确信自己已经掌握这种方法后,就可以开始加些简单的东西在立方体上面,使其看起来更像是汽车。这时你就可以忽略立方体,只用辅助线画草图了,这对你的草图和设计很有帮助。 步骤1: 开始我画了一些简单的辅助线,表示了平行线的集中。然后我画出了车轮,你可以发现就像之前说的,椭圆的主轴和车轮轴线成一个恰当的角度。记住这里轻轻的画,因为你很有可能需要调整你的椭圆。

步骤2: 第二步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车侧面。在添加细节前先画出主要的面,这么做通常比较简单。

步骤3: 这步是画透视图里最难的。你必须在车身的远端画出你之前在近端画的东西。有一些画透视图的小技巧你可以使用,但是我宁愿先在脑子里大致勾画出草图。了解透视的基本法则是很重要的。From there you should practice sketching using only simple guidelines which will ensure that the sketches remain fast fluid and spontanious.在你的桌上放几张能够看到的同样视角的车照片对于这点是非常有帮助的。从前面的步骤你可以看出我先画的是主要的面。Also of note is the way the tumblehome (leaning inwards) of the side windows flattens out the far edge of the vehicle.多看真实的车照片会对你画草图的感觉有所帮助。

汽车设计总结试题

《汽车设计》复习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 一、要点 1、质量系数:指汽车载质量e m 与整车整备质量0m 的比值,即00/m m e m =η。 2、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转向轮最大转角越大,轴距越短,轮距越小和参与转向的车轮数越多时,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越小,表明汽车在停车场上掉头和通过弯道半径较小路段的能力越强。 3、选取轮胎时应使选用轮胎的速度级别所限定的最高使用速度大于所设计汽车的最高车速。 4、经总体布置计算,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应与轮胎额定负荷值接近,两者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此系数应控制在0.85-1.00之间,以防止超负荷。 二、简答、论述 1、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五条基准线,简述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 绘图前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面)。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 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 (标注垂直尺寸基准线----z/0) 是指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上“+”下“-”) 注意: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0.5°~1.5°。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 2、前轮中心线 (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x/0) 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 (前“+”后“-”) 3、汽车中心线(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y/0,左“+”右“-” ) 是指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4、地面线(标注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等尺寸的基准线) 是指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5、前轮垂直线 (标注轴距、前悬尺寸的基准线) 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注意:当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乘用车) 2、发动机前置前轮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 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 小,低制造难度 后置后驱优: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三、选择题 1、轴距L 减少,则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4.无明显变化 2、增大汽车轮距,则侧倾刚度增加,汽车横向稳定性( )。 1.不变 2.变差 3.变好 4.无明显变化

建筑手绘图的构图透视原理

建筑手绘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透视问题,不能正确理解透视原理,对建筑手绘实践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很多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师线条很漂亮,层次深化的很好,但由于建筑透视错误,始终没法进入到手绘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是硬伤,必须下大工夫进行治疗,正确理解透视理论,并逐步绘画体验,走出困境方能修成正果。 构图透视原理 1、透视概念 人们透过一个画面来观察物体时,观看者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所形成的图形,就是透视图。由于透视图符合人们实际物体的视觉印象,因而是建筑师用来表达对设计的建筑物及空间感受的最有效方法,易于传达对空间及物体的理解。 2、透视的基本原理及术语 (1)基面GP:建筑形体所在的地平面。 (2)画面PP:人与物体之间的假设面,透视图所在的平面。 (3)基线GL:画面与基面的交线。 (4)视点EP:投影中心,相当于人的眼睛。 (5)站点SP:视点EP 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相当于人站的位置。

(6)视平线HL: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3、透视快速作图 在建筑表达中,由于同学们对几何画法的透视求法感觉太繁琐,就放弃用方法而直接凭感觉画,但这样透视很容易失形。这里介绍一个既快速有准确的作图技巧。 A、确定要画的透视图的大致范围。 B、在稍偏下方的位置画一根视平线。 C、确定灭点,对于两点透视而言,灭点位置在画面之外的情况比较多。 D、确定建筑高度,画出垂直线,连接各个消失点,大体体块就基本成型。 E、最后观察一下体块在画面中的位置是否合适、均衡,否则就要调整视平线、真高线和灭点的位置。 【秘笈】建议在徒手表达中,越靠近视平线的透视线,透视角度宁可小一些,画得略平,尤其是视平线以下的透视线要“宁平勿斜”,这样看起来透视会比较平稳准确。一旦这些透视线的角度

汽车手绘图

对于每个学设计的人来说,手绘是必不可少的.一手漂亮的草图足以可以给你加分不少.如何画好汽车草图?跟随我们下面的步骤加以联系,相信你会成为手绘达人. 步骤1:起笔,注意起笔点 步骤2看看对车身比例的把握

步骤3 关键部分之一车轮 步骤4 显现第一步中辅助线的作用

步骤5 线不在多,也不在少,在准 步骤6 车尾部也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容易走位

步骤7 加细节时注意简繁,应有所突出 步骤8 最后稍稍处理下辅助线

最终效果: 我爱这个风格的!!!!

当我决定要练好汽车手绘的那一天起,MOMIZ就毫不松懈地练习、看书。MOMIZ说了,两个月,给我两个月,我能创造奇迹。这个奇迹不是要成为什么高手,不是百分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是完成我四年一直想完成而为完成的梦想:设计各类机械:汽车、飞机、机器人。打印了厚厚的一叠各类漂亮机械,却一直被我冷落在书堆里面。以前我幻想着,未来的机器人和交通工具那么普遍,是否有这样的一个职业:设计各类机械外观:汽车、小型飞机、汽艇、机器人、甚至航空设备....这个职业有别于CG人,它不是基于一种幻想,而是工业设计的分支,与汽车设计有很大的交叉。每设计一类机械,它都是人机和市场的结合体,它有着合理的结构、美丽的外观。我能暂且把它叫做“机械包装师”(好难听啊~~)未来是不是真有这样的一个专业?鬼知道啊,我怕我没命看那么远~~我相信会有的。 这个想法就被我搁浅了好几年。MOMIZ一直在做着很多乱七八糟的东东,CG、3ds max建模渲染动画、FLASH、平面、产品设计、以及业内知识学习...在加上自己好玩,大学就这样过去了。学了这么多,可又有几样是精的呢?可悲,本来这个学期把全部精力用在加强专业技能的,可前一个多月被动画任务和网站任务耽误了。所以,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MOMIZ可是急红了眼...我入魔般把未完成的任务尽量完成。 这对工作技能有作用吗?有的,不但练了sketch 和digital sketch,也培养了造型能力。最主要我能找到一个方向使劲,很有激情地努力着。大概五天时间,除了上课,MOMIZ就一直在练习绘车。(之前在看汽车理论) 下面的就是我从练习中挑出来勉强还能看的图,还有大量大量奇丑无比的图不敢拿出来。等我修成正果后在让大家审美一番吧。 之前从未真正意义上的绘过车,所以很多比例和透视把握不好,线条潦草。 (有用黑色彩铅,也有直接用黑色圆珠笔,在探索中.......)

汽车设计调研报告

1.市场调研 1.1环保汽车的现状 1.1.1环保汽车概念提出及现状 人们在感叹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于是,汽车环保设计这一汽车设计新概念被摆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绿色汽车市环保型汽车的美称。通常是指那些开发过程无污染,使用健康且安全,不会破坏环境和生态,在特定的技术标准下生产出来的汽车产品。它对汽车生产基地,汽车能源,汽车尾气的要求,对汽车从成产,销售到废品回收的整个过程的要求,以及对环境,生产技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国际标准。目前国际上与绿色汽车相类似的叫法有很多,如称之为“环保汽车”或“清洁汽车”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实质上差别不大,都是要求生产健康无污染的汽车,这是一种既追求保护环境,提高汽车安全性,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产品。现在市场上的环保汽车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1)新型柴油车 油车柴油机的热效率高,和汽油机相比,可节省20%~25%的油耗。但多年来,柴油机在许多用户的脑海有一些不好的印象,如噪音较大,尾气冒黑烟,提速缓慢,冷启动困难等。 近年来,柴油机在设计上有很大改进,例如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共轨式燃油喷射技术,新型废气再循环系统,颗粒物过滤器及其再生技术等的应用,使新型柴油机的性能大大改善,并能满足严格的尾气排放要求。 (2)可变排量发动机 高级小轿车和载重汽车都需装用大功率发动机。此种功率强大的发动机在汽车加速及满负荷爬坡时十分必要。但是,当汽车在平路上等速运动时,并无必要采用此种耗油很大的大排量发动机。因此,研究设计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变排量”的发动机即可按要求提供排量使部分汽缸暂时不起作用的发动机。当汽车在某些运转情况下,并不需要所有的汽缸内产生燃烧,发出动力。采用具有迅速反应能力的多功能微处理器,暂时中断或恢复部分汽缸工作能力的过渡过程中并无突然动力下降或行驶不平稳的感觉。 (3)混合动力驱动车 是在车辆上装有一套内燃机,发电机组以及一套蓄电池。发动机组中所用内燃(汽油机或柴油机),较同类型普通汽车上所用发动机的功率小。这一较小功率的内燃机,是在最佳工况(热效率最高,尾气排放污染最小)的条件下等速运转。混合动力驱动车在运行中,能向蓄电池补充电能,因此不用像电动车电瓶车那样,必须停歇在车库(或充电站点)内花很长时间充电。混合动力驱动车辆具有节能,低排放,低噪音等优点,并保持了传统的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续驶里程长的固有特点,混合动力驱动车辆不论在小轿车或是大型车辆(如公共汽车)领域中,均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看好的市场前景。 (4)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主要以二次电池,燃料电池或太阳能电池为动力,不用汽油,无废气排放污染。作为清洁,节能的新型交通工具,它在行驶过程中无污染,热辐射低,噪音小,不消耗汽油,可应用多种能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具有无以

有关汽车设计方面的日语 词汇

有关汽车设计方面的日语词汇 エアエレメント (エアフィルター) エアクリーナエレメントやエアクリーナとも呼ばれる エアエレメントが诘まると、加速不良等になります。 空气滤芯 (空气滤纸) 对吸入发动机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排除空气中的尘埃的过滤装置。起到与人的鼻孔毛相同的作用。 一般又叫空气吸尘器、过滤芯或空气滤清器。 假如空气滤芯附尘过多而堵塞,发动机就将产生加速不良等现象。 注:在实际应用中又简称“空滤器”。译者注——sakurakinn. エアクリーナ 空气滤清器 装入空滤芯的壳体。广义上,是指整个吸气系统。 エンジンオイル 发动机机油 为了不致使发动机内部工作的部件烧结而注入机体内的润滑油。常被喻为发动机的“血液”。 オイルフィルター (オイルエレメント) 最近の车はほとんどがカートリッジタイプです。昔の车は中のエレメントのみ交换するタイプもありました。 オイルエレメントが诘まった场合でも、バイパス回路でエンジンオイルは循环しま

すが、エンジンがすぐ磨耗してしまいます。 1万キロ毎くらいには、交换しましょう。 机油滤纸 (机油滤芯) 将发动机内部部件因工作磨损而产生的磨屑从发动机机油中排除的滤纸(过滤器)。 最近的汽车几乎都是使用一次性筒式过滤器。过去的汽车也有只更换内部滤芯式的过滤器。 即使在机油滤纸上附满油泥的情况下,机油也可以通过辅助油路进行循环,但发动机将迅速增大其磨损。 一般要在每万公里左右更换一次。 注:在实际应用中,在实际应用中,机油滤清器又简称为“机滤器”。译者注——sakurakinn. オイルプレッシャースイッチ 油圧警告灯(オイルプレッシャーランプ) 机油压力开关 当发动机内部机油的油压极端下降时,发动机内部各部件则为无油运转而烧粘在一起。因此,它是在这之前,一旦出现某种程度的油压下降时,就会使仪表板上的油压警告灯亮起,从而告诉驾驶员异常情况的开关。 油压警告灯(机油压力灯) 注: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又简称油压开关。译者注——sakurakinn. オイルパン 机油室 用于盛装或滞留发动机底部机油的容器。 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又称为油底壳或油锅。译者注——sakurakinn. オイルポンプ

《商业周刊》中文版:中国的汽车设计

《商业周刊》中文版:中国的汽车设计 发表时间:2010-7-30 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作者:李茸 [导读]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推动国内企业寻求自主产品设计和研发,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他们只是刚刚起步。出于发展民族工业的考虑,中国政府近年来也着力提倡发展自主品牌。定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中,将提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到2015年要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最少50%、自主品牌轿车占40%的明确要求。 陈群一是中国本土企业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大学毕业至今从事汽车设计已17年。即将在4月23日至5月3日举办的2010年(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让他跃跃欲试,因为阿尔特计划参展的3款电动车全部由该公司自主正向开发,外观造型由陈群一带队独立完成。 其中一款会以竹子为主题,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陈群一透露,这款车外形顶部设计借鉴了中国的竹编思路,甚至能隐约看到鸟巢的影子;车内饰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刺绣、书法和竹子元素,座椅看起来像工艺品;车内现代风格的中控台造型还酷似3片竹叶。 对比阿尔特6年前完成第一款汽车设计时的稚嫩,这3款概念车设计上的进步让陈群一感到欣慰:“我们希望展示阿尔特在外观、结构、电池、电机和汽车产业化方案等方面全方位的设计能力,”38岁的陈群一说。2003年,第一代QQ涉嫌抄袭而遭遇诉讼后,奇瑞汽车公司将设计新版微型轿车的工作交给了初创不久的阿尔特。但这款奇瑞斥资人民币上千万、阿尔特耗时一年多开发的QQ6,不仅市场反响低于原版QQ,即便阿尔特的设计人员也承认效果不理想。 与国际大品牌的高端产品相比,阿尔特的参展设计或许依然稚嫩,但该公司作为国内汽车设计这一新兴行业的一员,其成长则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已开始向自主研发迈进。中国汽车市场近10年里爆炸式地成长,年销量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随着制造能力快速提高,国内汽车厂商意识到,必须推出自主产品,才能做大做强。同时,突破传统汽车技术的电动车迅速兴起,也给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超越西方的机会。 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加强开发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的结果,是中国的自主品牌车型数量逐年提高:据国际汽车研究机构J.D. Power统计,2005年自主品牌车型占市场上有销量车型的比例为17%,2006年提高到18%,到2009年已提高到25%。而近两年国内各大车展上,外观绚丽的本土品牌概念车也越来越多。“中国本土汽车厂商设计现代、时尚产品的能力确实有所提高,”市场研究机构TNS Research International北亚区域汽车研究总监克劳斯·鲍尔(Klaus Paur)表示。 自主契机 阿尔特由曾在日本留学和工作10年的内燃机技术工程师宣奇武在2002年9月创立,初衷是借助他在三菱汽车公司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为中国本土汽车厂商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后来,阿尔特顺应市场需求,转做汽车整车及发动机设计,现有稳定的集团客户逾20家,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江铃汽车集团、海南马自达、华晨汽车集团和奇瑞汽车等。阿尔特目前有员工逾700人,其中400人是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包括约70名日本、韩国等地的外国专家。该公司年均开发整车4至5台,2009年收入超过人民币2.6亿元,今年收入目标4亿元。 阿尔特只是悄然兴起的中国本土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中最具实力的之一。国内汽车设计类企业的业务分类庞杂,大多建立时间不长,规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尚未被纳入政府、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的统计。但综合国内外汽车设计人士的估算,北京和上海两地规模在20人以

如何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

如何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这是一个在cardesignnews网站里经常被提到的问题。我相信你们中的许多人也会问起它,或回答它,在你生活或工作中间的一些时候。 我们邀请到David Cole,询问在艺术专业学院提供给你的一些有关汽车设计事业方面的答案。 Q:David,你能提供一个简短的摘要有关你的教育和职业的经历吗?这样可以给我们一些并不是很熟悉你的读者铺垫一个背景。 A:我成长和开始读书是在北爱尔兰,之后我搬到了英格兰的Coventry(英国中部城市),在Coventry艺术学院学习工业设计专业,这是四年制的文学士学位(艺术专业),其中还包括六个月的实习。 在毕业典礼上我同时获得了两个机会:一个是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继续深造美术硕士,另一个是在Coventry的Motor Panels Ltd公司工作。当时我非常急于开始工作,因此决定先花两年时间工作而不是增进学历。 在Motor Panels一年后,我转至德国科隆的福特外型设计工作室,在那里我接着工作了四年半。随后的七年里我在好几个地方的大众设计事物所工作;在德国的、西班牙的、加利福尼亚的等等。最近的一次,也就是1997年我来到旧金山艺术专业学院这工作。 Q:你在什么时候认识到你想成为一个汽车设计师的? A:并不是我在Motor Panels公司开始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我想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的。我喜欢大尺寸的运货卡车、公共汽车那样的形体,虽然我很快发现商用车的设计有些局限性;这也就是我开始决定设计汽车的时候了。 Q:你是怎样找到学习汽车设计的这种专业的? A:在高中时期我参加过英国汽车杂志的汽车设计比赛。学生和职业选手的获奖作品被发表后,这些艺术作品震撼了我。这些着色鲜艳的设计草图,以及用MARK 笔、喷笔和色粉渲染出的效果一点不象我以前见过的任何绘画作品。当时我就知道:那些适合我。

手绘两点透视详解与步骤

c.室内两点透视表现步骤 透视原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高远低。 定义:当物体只有垂直线平行于画面,水平线倾斜聚焦于两个 消失点时形成的透视,称为两点透视。 特点:画面灵活并富有变化,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场景。 缺点:角度掌握不好,会有一定的变形。 注意事项:两点透视也叫成角透视,它的运用范围较为普遍, 因为有两个消失点,运用和掌握起来也比较困难。应注意两点 消失在视平线上,消失点不宜定的太近,在室内效果图表现中 视平线一般定在整个画面靠下的1/3左右位置。 (图1)步骤一:确定大体的墙体透视线。(图1) (图2) 步骤二:把地面和天花板大体物件结构勾勒出来。(图2)

(图3) 步骤三:把家具的位置、高度和大体结构确定,稍微表现远景 墙面相关物件。(图3) (图4) 步骤四:深入画面,根据空间需要把相关家具明暗刻画出 来,交代下地毯和沙发组合的材质,丰富画面细节。(图4)

完成图:整体调整画面,加强画面空间层次和虚实关系。 客厅二点成角透视 特点:1. 画面中左右各有一个侧点。 2. 画面水平线向两边侧点消失,垂直线与画面垂直。 3. 画面效果生动活泼,变化丰富,视觉感强,易于表现出体 积感。 (图a) 步骤一:根据平面图及视点尺度,定好视平线高度及侧点位 置,画出基面及大的比例位置。(图a)

(图b) 步骤二:进一步画出墙面造型位置及陈设追梦无悔方盒子及 地面地砖分割。(图b) (图c) 步骤三:深入勾画出陈设结构形体,完善其他装饰及材质表现。

步骤四:完成细节刻画及光影明暗投影关系。完善构图。强化结构及画面主次虚实关系。

汽车设计行业

一、行业定义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公司所处行业为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中的专业技术服务类(M74)。汽车设计是指根据汽车工程设计原理,结合人们追求外观美学的需求,用CAD、CAE等工程设计软件对汽车进行造型设计、车身工程开发、底盘工程开发、动力系统工程开发、整车集成开发、电子电气工程开发,并对设计的结果数据进行仿真分析,使产品适合设计及工艺要求而进行的产品设计。 汽车设计的内容和分类: 汽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整车总体设计、总成设计和零件设计。 整车总体设计:整车总体设计又称为整车集成,其任务是使所设计的产品达到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要求。 总成设计:总成设计是由若干零件、部件、组合件或附件组合装配而成,并具有独立功能的汽车组成部分,如车身、底盘和电气等的设计。 零件设计:零件设计是指对组成汽车零件部分的设计。 二、行业发展历程 国外发展历程 1927年,国外汽车设计可追溯到美国通用汽车成立“色彩艺术部”,总体而言,国外该行业发展较早。目前,国外汽车设计的发展特点:设计风格多样化(消费者偏好各异);研发体系全球化(需要对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迅速反应);设计服务外包化(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更加专注于车型规划、未来研发方向、市场竞争策略等); 国内发展历程 1953-1984 汽车设计起步阶段不具备轿车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国内汽车设计主要在汽车制造企业内部进行,没有独立的汽车设计公司 1984-2001 汽车合资公司成立,不重视技术引进,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缓慢积累,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独立汽车设计公司 2001至今蓬勃发展期,国家政策鼓励发展自主品牌,经济发展轿车需求激增,出现奇瑞、华晨、比亚迪、吉利等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内部的设计研发机构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快速发展 三、行业规模 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84.67万辆,同比增长3.0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0.69个百分点。按照每辆车10万元预测,总体销售规模达10000亿元,按照研发费用占营收2%预计,研发投入规模达200亿元。 两大驱动因素:汽车市场空间、研发投入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