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19T09:23:16.6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作者:杨洪梅[导读] 随着计算机专业的普及,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互联网发展带给中国经济一次大型的蜕变,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培育出时代需要的互联网人才。然而计算机技术面临的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份挑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解决方向问题,办出自己的特色是解决生存问题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404000)摘要:随着计算机专业的普及,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互联网发展带给中国经济一次大型的蜕变,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培育出时代需要的互联网人才。然而计算机技术面临的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份挑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解决方向问题,办出自己的特色是解决生存问题。高职教育在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当今社会形式下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利弊。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徒制

计算机专业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七八个专业。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各院校计算机系招生的主要专业(也有很多院校按计算机大类招生)。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分布于不同层次,既有综合型重点高校,也有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也是抓住了时代发展趋势,开设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该专业在各个高校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都有很大不同。有的侧重于软件,有的侧重于硬件,有的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有的在信息安全方面颇具特色,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知识和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是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未来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网络施工人员到网络设计人员,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测试和销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可以全面培养专业型人才,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持。计算机专业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互通性,培养具有综合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信息社会的迫切需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培养市场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是培养模式的关键。

很多高职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教育出一批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也能满足我国计算机行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就好像是人才储备仓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按特定要求来培养,反而缺少了学术上的一种创新和热情。

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度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围绕1个标准签好2份合同,用好3块资金,解决4个问题,这4个问题都是企业和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学徒制是一个新的概念,相对于普通专科生或者成人教育中专科生,实操性更强,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径的培养模式。实施班主任老师、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师傅三师指导,理论上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目前的结构和方式是否已经成熟,这点还需要考究。

二、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的区别

学徒以产品生产为主,个人凭借一定技术优势,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招收一定学徒形成师徒契约,以某种产品为中心来协助生产,客观上带动了技术传承。学徒教育是职业教育早期一种私人化的体现。随着改革的发展,市场经济规避了之前计划经济的落后性,“学徒制”的技术传授也逐渐显漏出单一性的缺点,因大部分的产品不符合市场潮流而走向衰败,且在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下,留给“学徒”可操作创造的空间逐步被压缩,缺少了实践,学者的技术水准难以保障,出师后难以被社会所接受,依然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如果说“学徒教育”更偏向于私人化,那么“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倾向于社会化的发展。依托社会多行业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学院性质的理论与研发,职业教育在学徒制的基础上,更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校内的多种设备可供学习者进行操作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不但弥补了“学徒制”中理论不足的先天缺陷,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更多高技能人才被企业及行业所需要。未来的职业教育,将会更多的与企业相结合,定向培养企业所需求的相关人才,同时以学员的角度出发,多方位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其进入社会后从“专一性”的生产者向“全方位”的管理者进行转变.

现代职业教育,更符合企业需求及市场化运作。作为职业化中永不衰落的厨师行业,更是众多想要拥有一技之长的学子首选。作为东北地区综合型的烹饪类职业培训院校,哈尔滨新东方烹饪学校不但秉承了新东方教育30年来在烹饪领域不断钻研的刻苦精神及传承“培养厨师精英”的悠久历史,更是结合本地的区域优势,将闽菜与其他菜系相融合,创造出新的菜肴,培养出更多的烹饪人才。

全国瞩目的高考已经结束了,参加了今年高考的考生也要开始陆续收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当然有人欢笑有人愁。很多孩子没有考上心仪学校的家长,想送孩子学一门技术,但是不知道是送孩子去门店做学徒好呢,还是送到像新东方这样的专业职业培训院校好呢?“职业教育”与“学徒教育”也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争论。 “师傅带徒弟”,这句话现在也适用于学校教育。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且师傅可享受带徒津贴。还有专家提出,要效仿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营,采用商业化拨款方式,即根据学徒的人数、开设课程的数量与培训的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拨款。

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要发展中国的学徒制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照搬照抄德国的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比较完备的制度,行业协会深度参与,企业用工严格规范。对中国而言,全盘学习是很困难的。现代学徒制的精髓是让企业深度参与,使校企合为一体,职业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遵循这个原则,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德国工商会上海代表处总监百丽塔说。

2015级机制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2015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课程标准为统领,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深化教育模式改革,同时为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体现职教特色,给学生以强补弱、扬长避短、突出特长、个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拟推行现代学徒制(结合弹性学制)。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应届毕业生(同等学历) 2.学制:弹性(2—5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1.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单位:应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大、中、小型企业。 (2)主要就业部门:产品生产一线、产品加工工艺设计部门、产品及零部件检验部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维修部门等。 (3)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机械设备操作员、二维绘图员、三维建模员、助理工艺员、产品检验员等。

2.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3.核心岗位资格证书学生必须取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四、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数控设备与编程》、《三维实体造型》。 五、毕业条件 1.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学制为三年,按教学计划要求修满154学分,所修课程全部合格,修满学分的时间为毕业时间。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提前毕业一般不超过一年,推迟毕业一般不超过二年。 2.本专业开设五个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项目:钳工、计算机绘图师、三维建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学生毕业前至少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六、教学过程 全学程共开设42门课,总学分150学分。 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心整理 “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关心支持下,2013年4月,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广东省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形成了校企现代学徒制培养特色,即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互融合、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现不断超 制”提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一)签订协议,顶层设计。 2013年4月2日,我校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科达机电公司现代学徒制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协议》约定:合作双方通过联合办学、交流合作等手段,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相互共享,包括共享职业教育政策、师资、技术、实训基地、教学信息、技能鉴定、培训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我校率先成为了佛山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广东省教育厅中职与高中教育处处长邵子铀、副主任郑霭娴,佛山市

教育局副局长赵银生、公司总裁吴木海、副总裁许建清、行政总监张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佛山日报、珠江商报、陈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邵子铀处长和赵银生副局长都对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陈村职校现代学徒制项目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创技能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企业现代用工制度改革,推动顺德区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顺德区机械装备行业的用工需求,带动更多企事业单位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同时,将成功的经验辐射给周边的企业与学校,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二)深度合作,双轨运行。 问; 量。 (三)开展试点,四段学习。 2013年5月12日,通过召开双师研讨会,学生座谈会等,双方确定以普通车、普通铣工种为试点、在二年级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校企选拔面试挑选了39名学生成立了第一届“现代学徒制”班,针对机加工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和企业普通车、普通铣工岗位要求开始探索学徒制培养。2014年5月16日,32名学生成立第二届“现代学徒制”班,针对的工种普通车、数铣/加工中心、钳工/装配钳工、普通铣、数控车、机电一体化等。学员们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前3学期)基础能力学习,在校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实操基础学习阶段。根据校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背景......................... -2 - 二、主要目标......................... -2 - 三、工作过程 (4) (一)..................................... 现代学徒制试点4 (二)......................................... 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7 (三)....................................... 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8四、条件保障 (8) (一)............................ 政策条件8(二)............................ 企业条件8(三)............................ 学校条件9 五、成效成果 (9) 六、............................. 体会与反思11

尝试“现代学徒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元建飞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校企协同创新高职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

校企协同创新高职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我国技术人才的重要输出窗口,对我国的生产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校企协同、现代学徒制是我国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化程度高,难度较大。本文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校企协同创新高职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校企协同;现代学徒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问题;对策 1、在汽车工业日渐发达的今天,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出来的汽车检测与技术维修专业方面的人才却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汽车行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校企协同、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为汽车检测与技术维修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 由于现代学徒制是让学生进入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学习,这将会造成企业设备及人员方面的投入增加,但是现代学徒制由于学员等各方面的限制,培养出的可用之才还是比较少,另一方面,一些现代学徒制学员在毕业后会另谋高就,这与企业以利 一、现代学徒制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领域的重要作用 现代学徒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每一名学员将会在学校教师和师傅的共同培育下完成学业,实现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高技能的要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现代学徒制实现了学生与员工的无缝对接,减少了企业员工培训的费用,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其次,现代学徒制让学生走向功能工作岗位后,在工作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增加毕业生的薪酬收入,提高毕业生的收入。最后,现代学徒制对学校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就业率和高薪酬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壮大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现代学徒制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学徒制对企业、学校和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代学徒制在开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2、教师对现代学徒制的热情不高 由于现代学徒制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而言,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在课后要针对知识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考核,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是教师的薪酬却和普通授课班的教师薪酬没有任何差异。特别是在没有新技术和新车型吸引教师的情况下,教师的参与热情更会下降。

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19T09:23:16.6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作者:杨洪梅[导读] 随着计算机专业的普及,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互联网发展带给中国经济一次大型的蜕变,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培育出时代需要的互联网人才。然而计算机技术面临的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份挑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解决方向问题,办出自己的特色是解决生存问题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404000)摘要:随着计算机专业的普及,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互联网发展带给中国经济一次大型的蜕变,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培育出时代需要的互联网人才。然而计算机技术面临的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份挑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解决方向问题,办出自己的特色是解决生存问题。高职教育在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当今社会形式下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利弊。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徒制 计算机专业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七八个专业。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各院校计算机系招生的主要专业(也有很多院校按计算机大类招生)。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分布于不同层次,既有综合型重点高校,也有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也是抓住了时代发展趋势,开设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该专业在各个高校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都有很大不同。有的侧重于软件,有的侧重于硬件,有的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有的在信息安全方面颇具特色,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知识和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是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未来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网络施工人员到网络设计人员,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测试和销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可以全面培养专业型人才,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持。计算机专业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互通性,培养具有综合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信息社会的迫切需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培养市场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是培养模式的关键。 很多高职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教育出一批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也能满足我国计算机行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就好像是人才储备仓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按特定要求来培养,反而缺少了学术上的一种创新和热情。 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度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围绕1个标准签好2份合同,用好3块资金,解决4个问题,这4个问题都是企业和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用工稳定的问题;劳动者收入的问题;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学徒制是一个新的概念,相对于普通专科生或者成人教育中专科生,实操性更强,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径的培养模式。实施班主任老师、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师傅三师指导,理论上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目前的结构和方式是否已经成熟,这点还需要考究。 二、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的区别 学徒以产品生产为主,个人凭借一定技术优势,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招收一定学徒形成师徒契约,以某种产品为中心来协助生产,客观上带动了技术传承。学徒教育是职业教育早期一种私人化的体现。随着改革的发展,市场经济规避了之前计划经济的落后性,“学徒制”的技术传授也逐渐显漏出单一性的缺点,因大部分的产品不符合市场潮流而走向衰败,且在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下,留给“学徒”可操作创造的空间逐步被压缩,缺少了实践,学者的技术水准难以保障,出师后难以被社会所接受,依然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如果说“学徒教育”更偏向于私人化,那么“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倾向于社会化的发展。依托社会多行业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学院性质的理论与研发,职业教育在学徒制的基础上,更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校内的多种设备可供学习者进行操作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不但弥补了“学徒制”中理论不足的先天缺陷,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更多高技能人才被企业及行业所需要。未来的职业教育,将会更多的与企业相结合,定向培养企业所需求的相关人才,同时以学员的角度出发,多方位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其进入社会后从“专一性”的生产者向“全方位”的管理者进行转变. 现代职业教育,更符合企业需求及市场化运作。作为职业化中永不衰落的厨师行业,更是众多想要拥有一技之长的学子首选。作为东北地区综合型的烹饪类职业培训院校,哈尔滨新东方烹饪学校不但秉承了新东方教育30年来在烹饪领域不断钻研的刻苦精神及传承“培养厨师精英”的悠久历史,更是结合本地的区域优势,将闽菜与其他菜系相融合,创造出新的菜肴,培养出更多的烹饪人才。 全国瞩目的高考已经结束了,参加了今年高考的考生也要开始陆续收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当然有人欢笑有人愁。很多孩子没有考上心仪学校的家长,想送孩子学一门技术,但是不知道是送孩子去门店做学徒好呢,还是送到像新东方这样的专业职业培训院校好呢?“职业教育”与“学徒教育”也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争论。 “师傅带徒弟”,这句话现在也适用于学校教育。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且师傅可享受带徒津贴。还有专家提出,要效仿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营,采用商业化拨款方式,即根据学徒的人数、开设课程的数量与培训的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拨款。 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要发展中国的学徒制要尊重中国的国情,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照搬照抄德国的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比较完备的制度,行业协会深度参与,企业用工严格规范。对中国而言,全盘学习是很困难的。现代学徒制的精髓是让企业深度参与,使校企合为一体,职业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遵循这个原则,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德国工商会上海代表处总监百丽塔说。

应运而生的“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

应运而生的“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 ——《上承战略下接人才》文摘 “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企业的发展而逐步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而高端、有特长以及市场紧缺的人才资源则更是具有高竞争性的资源。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尤其是特殊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这时既能满足企业业务和人才的发展需求,同时又能有效节约企业成本的协议工资和体系工资共存的“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就应运而生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的经营战略与人才战略是实施“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的根本前提 薪酬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政策必须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基于战略视角的薪酬政策要关注那些能帮助组织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薪酬选择。成功的薪酬体系,可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能承受周围环境中来自社会、竞争对手以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它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同时,薪酬战略和薪酬体系的选择和设计,也必须与企业的人才战略相匹配,成功的薪酬体系,不仅能留住并激励企业所需的人才,也能从市场上招聘到企业所需的人才。 处于业务战略期的企业,由于业务模块的不断增加和调整,总会面临“人才总量有余,而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的问题,导致关键职位缺人,无法满足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业务经营战略和人才战略背景下,采用“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是必然选择。 2. 从企业成本角度来考虑是实施“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的约束性条件 招聘人才势必要为人才支付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从而产生一定的人工成 本,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执行体系工资 或协议工资的人数的多少,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成本支出。一方面,企业控制人工成本支出,对于企业招聘协议工资人才的多少进行了约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各职能部门和 各企业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成本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将协 议工资制模式适用于所有员工,因此,需另外建立一套成体系的成本支出相对合理的体 系工资制。 3. 人才移位势必带来成本的相应提高,这是实施“双轨制”薪酬激励模式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 从人才的角度看,人才发生移位,即“跳槽”,诱因有很多,但高水平的薪资待遇,是众多诱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企业要吸引人才发生移位,势必要支付更高的成本,用更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录 一、实施背景................................................................... - 2 - 二、主要目标................................................................... - 2 - 三、工作过程 (4)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 (4)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7) (三)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 (8) 四、条件保障 (8) (一)政策条件 (8) (二)企业条件 (8) (三)学校条件 (9) 五、成效成果 (9) 六、体会与反思 (11)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元建飞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困境与解析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困境与解析 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直接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但是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 文从职业教育定位偏差、参与主体责任不清、培养对象与目标不明确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 并给出了相应对策,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困境;解析 一、引言 学徒制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100年的古埃及,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但从上 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针对传统学徒制进行改革,形成了现代学徒制。世界上典型现 代学徒制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层级化”制以及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德国从上世纪 30年代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称为“双元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训学徒,受教育者具有学徒 和学生的双重身份;英国于1993年进行学徒制改革,2004 年起,对学徒制进行重大变革,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分层级的学徒制体系。可以为16 岁以上的年轻人提供层级化的学徒制教育,包括:中级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澳大利亚于1998 年将传统学徒制与“受 训生制”合并,改称为“新学徒制”,“新学徒制”类型多、覆盖广、运作模式灵活。上述3个国 家的现代学徒制对于他们的职业人才培养、产业支撑作用非常明显,实践已经证明现代学徒 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职业教育制度。 我国也一直在探索职业教育改革,2014 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现代学徒制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 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6月,山东提出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快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也在 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各专业实训室、工作室,与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 互动关系,开展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但在现代学徒制推广试 点期间,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存在诸多困境,已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向深、向实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困境与解析 1.我国职业教育定位还存在偏差 虽然我国在大力推广职业教育,也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受到法律不健全、宣传 不到位、传统思想作祟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依然只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其受重视程度、认可程度,都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其与我国的国家人才战略、企业人才需求、个人职业 发展需求等之间,仍存在较大鸿沟。 首先,从学生与家长角度看,职业教育仍然不是首选,学习较好的考生首先考虑进入普通高 中和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进行学习,虽然也有个别学生,其成绩尚可,却选择职业教育的,但 其原因一般有二:一是学习成绩并不突出,感觉进入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并不具备较大优势, 二是进入职业教育,可以尽快就业,补贴家用,但总体上,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按照成 绩顺序录取,泾渭分明,使得职业教育的生源大打折扣。 其次,从学校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都在冲击“双一流”大学,其行政级别配置、教师力量配属、科研经费申请等都能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反观职业院校,基本都是省属或者市属院校,虽然也有国家财政拨款,但知名度不高,专业设置雷同,师资力量缺乏,在市场化办学的大 环境下,生存都可能成问题。 最后,从教学内容上看,职业教育普遍层次较低。我国职业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 业教育,基本以专科教育为主,没有形成如英国现代学徒制那种中级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 项目编号 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项目任务书 项目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试点单位╳╳╳学校 填表日期 20XX年5月16日 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XX年11月 1 填表要求 1. 请认真论证、准确逐项填写任务书每一个栏目。 2. 任务书左上角项目编号栏,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统一编号填写。 3. 表中栏目空白不足的可加页。 4. 请用四号仿宋字填写,A4纸双面打印,每份任务书单独装订。 2 一、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试点单位所在市项目负责人姓名行

政职务通讯地址单位联系电话手机联系人姓名行政职务通讯地址单位联系电话手机备注数控技术应用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中专学校╳╳╳市校长所属部门╳╳职业中专学校邮政编码工作单位电子信箱工作单位电子信箱邮政编码 3 二、试点方案 一、学校概况×××中专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四川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XX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占地406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700余万元,图书资料13万余册,建立了90余个实训室共3600个工位的实训基地,建立了80个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共有13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是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美容美发、财经、建筑、计算机专业是市级重点专业。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数控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100所“半工半读试点”学校。 20XX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法律实务人才培养几个问题

法律实务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以比较法为视角 童伟华 法律实务人才是法治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法律人才的培养。在现代国家大学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的基础环节,此外实习和司法研修也是培养法律实务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从中吸取对我国有益的经验,是撰写本文的初衷。本文拟主要就法律人才培养主体与培养阶段、法律课程设计、实习及研修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指出我国法律实务人才培养在上述领域之不足,摸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之道。 一、法律人才培养主体与阶段 (一)外国的法律人才培养主体与阶段简介 法律实务人才培养主体,是指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何种机构承担;法律实务人才培养阶段,是指在哪一个学习阶段培养法律人才,如本科生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承担法律人才培养的主体是不同的。例如,历史上的英国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上就颇有特色。十九世纪以前,根据法院的判例发展而来的普通法,在实务中被教授和传播,依托同业者的培养成为英国长久以来的传统。裁判官也是从有经验的人员中选择。大学作为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机关的机能,在英国是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才得以确立的。1与此相对的是,同 1参见[日]小野秀诚:《法曹养成制度の长期化と多样化:比较法的考察》,载日本《一桥论丛》2005年133

时期的欧洲大陆的大学法学部,传统上就是培养官吏和司法官员的机构,与英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即使大学作为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机构,是本科阶段培养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不同的国家也不尽相同。例如,德国等欧洲国家目前主要是在大学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理论培养,与之不同的是,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在的普通法国家,没有法学本科教育,而专门在研究生层次培养法律人才。例如,澳大利法律研究生院是培养法律工作者的主体,为了进入著名的法律研究生院,读大学时必须取得优异成绩。现行澳大利亚法律研究生院的入学选拔方法,集中面向于法律以外领域的人士。另外,对于劳动者或者不能支付法律研究生院高额的学费的人,也有特殊的关照。2 日本以前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学法学部和毕业后在司法研修所研修的方式。具体而言,学生先通过法学部的学习,毕业后进入社会上的司法考试培训机构,接受考试训练。通过“法”资格后,由于还只是具备应试性的法律知识机能,不能适应从事司法工作的实际需要,还要到专门设立的日本司法研修所接受为期半年的法律实务研修,并在裁判所(相当我国的法院)、检察机构或者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成绩合格后才能取得执业资格。但是,近几年来这种培养模式有所改变。根据日本临时国会2002年通过的《法科大学院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法》,一种具有独特品格的法科大学院得以设立(大学院即我国的研究生院)。目前日本已经有数十所大学设立了法科大学院。 日本的现行法科大学院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标准学制为三年,但法学部毕业的学生只须学习二年,非法学部毕业的学生不得少于法科大学院学生总数的2参见[日]小野秀诚:《法曹养成制度の长期化と多样化:比较法的考察》,载日本《一桥论丛》2005年13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19-01-08T13:40:27.4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8期作者:杨福军 [导读]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山东潍坊262714 摘要:“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变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结合职业教育自身性质和特色,在职业教育中试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本文主要从现代学徒制内涵、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出发,讨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变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结合职业教育自身性质和特色,在职业教育中试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细化专业要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缩短岗位适应期,需要将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衔接;为培养特定职业规格的人才,需要通过职业标准进行衡量;为了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还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可以对一些专业实行学训轮调、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学徒的学习主要包括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训轮调交替进行。以三年学制计算,一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一半时间在企业实训,主要采用“1.5+0.5+1”的形式,一年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半年时间进企业开展“轮岗实训”,一年时间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 2.对师资力量进行重构,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为了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重构,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条件,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可以使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校外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经济管理能力,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3.明确相关责任关系,实行校企互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者明确相关责任关系,实行校企互聘,共同提升。校企深度融合,每学年、学期中严格按“学——工——学”这种轮调教学方式推进。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组成学生的“职业双导师”;学校邀请企业师傅从岗位走进学校课堂执教,学校专业教师做企业师傅的助教,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这一模式既解决了企业师傅教学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也提升了校内专业教师操作水平。 总之,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努力,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者的相关责任关系,最终形成合力。同时,每个职业院校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特色专业课程,树立品牌意识,根据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和自身的办学特色,积极发展适合自身的“本土化现代学徒制”。 参考文献 [1]胡秀锦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3)。 [2]高葵芬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院校试点的基础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4)。 [3]王苗苗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维修电工》课程的实施探索[J].职业教育,2015,(35),20。 [4]王春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1-8。 [5]刘群元梅竹现代学徒制的几种基本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4。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徒制教育在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形成自身的体系。西方的一些国家则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实施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学徒工,也就是通过师徒关系将企业中的实际操作和学校的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一位企业中的工程师,即师傅,每次收少量徒弟,这是与传统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最大不同,虽然这样好像显得有些低效,但它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学校传统教育的高效补充。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现的就是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每周1-2天的学校理论学习,3-4天的企业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7。上述是一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组织形式,可见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理论学时比较少,所以要求学校据此特点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同时把实践作为重中之重。 2现代学徒教育模式的特点 (1)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现代学徒制也正是为了体现这个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目标明确、前景明确,所以大部分学习积极性高,并且应该有一大批学生被原企业在毕业后录用。 (2)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内容由学生和企?I双方共同制定,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上应知应会的知识,而且突出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最先进、最真实的生产理念、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 (3)理想状态下,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不需要缴纳费用,而且根据个人的表现还会享受学徒工资,这从另一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现代学徒制最具发展潜力的原因之一。 3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来源:教育部 2014-09-04 字体:小中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现就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二、明确试点工作的总要求 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以注重整体谋划、增强政策协调、鼓励基层首创为手段,通过试点、总结、完善、推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二)专业代码:520301 二、招生招工对象 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测绘、水利、建筑、公路、铁路、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地质、矿业、勘察设计等行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掌握必备的工程测量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测量方案设计、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建筑施工放样等专业技能,具有分析、解决工程测量问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杰出的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方式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即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学校承担系统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岗位能力培养。具体实施时采用四岗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识岗、跟岗、轮岗、顶岗。具体的教学安排为:第一、二学期在学校完成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认识基本岗位,掌握基本技能;第三学期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跟岗实习,第四学期在跟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第五学期在企业内进行轮岗实习,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采取双导师指导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勘察、测绘、施工企业需要的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专业人才,实现学生(学徒)高质量就业。

六、职业范围 主要面向测绘、水利、建筑、公路、铁路、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地质、矿业、勘察设计等行业。 主要职业岗位:数字测图员、工程测量员、控制测量员、不动产测绘员、测绘仪器管理员、资料管理员。 发展岗位: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毕业生经过1-2年的工作能够胜任测绘组长,经过3-5年的工作和进修可胜任项目经理岗位或具备自主创业能力,成立测绘类公司。 七、人才培养规格 (一)素质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本专业信息查找和处理的能力; (4)具有利用互联网或大数据进行本专业信息查找和处理的能力; (5)接受专业岗位新知识、新技术的素质能力; (6)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知识要求 (1)掌握测绘仪器操作和维护的知识; (2)掌握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等控制网布设、施测、数据处理的专业技术知识; (3)掌握数字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施工测量、不动产测绘为主的专业技术知识; (4)掌握应用测绘软件完成数字化地图制图的知识;

“双轨制”培养模式论文研究生教育“双轨制”培养模式探询

“双轨制”培养模式论文:研究生教育“双轨制”培养模式 探询 [摘要]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单纯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招考、培养模式,建立一个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轨制”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建立有外语考试和无外语考试的“双轨制”招考模式,是避免人才浪费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双轨制”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考 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宏观定位,全国政协委员,XX 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需求配置供给和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应有之义。然而我们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中,不是市场需求引导供给,而是各方利益驱动以及某种片面的社会心里预期引导供给。”为此他建议:“除少数国家重点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外,大部分二本、三本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以上是专家学者对于本科层次大学问题的一些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反映出我们研究生教育将面临的一些潜在问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下滑和研究生就业难也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了,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由于本科学历层次人才在社会上的不断积聚加之研究生教

育的逐年扩招,导致了就业岗位对学历要求的不断提升。反过来更加刺激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研究生办学条件的不足是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生教育如何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单纯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招考、培养模式,建立一个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轨制”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研究生教育“双轨制”培养模式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并随着社会发展的时代变迁而逐步变革和完善,在各个不同时期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来看,我们比较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但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扩大,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1.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导致了师生比的严重失调,直接导致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据媒体报道,在XX的某大学,一名研究生导师在一年中竟带了42名研究生。也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热门专业中,有些导师所带的在校研究生人数超过20人,很难保障教育质量。因此,研究生“双轨制”培养模式的建立,通过培养定位分流了学生数量,有效地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