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 效结合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    效结合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    效结合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结题报

扶沟县韭园镇二十里店小学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如今的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几年的实践过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仍不见有较大的改观。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词语句子,为什么说话、作文还是词汇贫乏,错字错话连篇?要么就是《作文选》的翻版,尽是套话,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究其原因,应该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指导和训练的不足。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小学生只有13%的学生爱写作文,21%的学生有点喜欢作文,24%的学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36%的学生怕写作文,6%的学生讨厌作文。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无处着手”。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集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我认为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教“阅读课”,但阅读课对语言的品味、训练、表达方法的体会和指导落实的也不够深入,读写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的课题研究,“随文练笔”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备受关注,作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流派纷

呈。“随文练笔”就是其中的一大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随文练笔的研究现状大致如下:

1.日本的随文练笔研究强调的是,让课文成为学生模仿练笔的范例,充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立足课文特点,及时进行随文练笔,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从而达到提高习作能力的目的。

2.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学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把“随文练笔”看作是中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而反对将学生作文变成一些硬挤出

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他还把读书笔记列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实现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这三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

3.陶行知、叶圣陶等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作文教学理论的研究。陶行知先生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

4、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实验。丁老师独具慧眼,几十年前就发现利用课文这一现成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好渠道。因此,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读写结合”的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还专门编写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丁有宽老师“读写结合”的实验使我们深受启发。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于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习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习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但是这些理论并没有真正改变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纵观目前的习作教学,可谓套话空话多,真情流露少;写作框框多,个性展示少。在学习前人研究经验,反思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颇,或重视不够,或理解理念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还存在时机不准、形式呆板、缺乏指导、切入不准等问题。本课题针对随文练笔的作用和现状,从“随文练笔”的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切入,寻找随文练笔的有效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课和阅读课融为一体,把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做到读写全程结合。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两者的双赢。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作文教学,它没有繁琐的习作要求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往往5—10分钟内即可完成,把对教材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倾泻于纸上,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适时练“写”,能促进“读”得实,“读”得活,“读”得深,“读”得透。

(四)概念的界定

“随文练笔”,即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读写相得益彰。

随文练笔的“有效性”体现在练笔要寻找到适时的落脚点,可以从学习的文章重点内容落脚,从可以模仿的语言片段落脚,从体会人

物思想情感的形象描述落脚,从留下空白的重点段落补白落脚。选准能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找准落点,以期达成阅读教学

中“练笔”的最优化。要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实现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 “策略”,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训练内容、训练组织形式、训练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训练方案。

二、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2、研究设计出“随文练笔”的切入点,让学生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激发学生的练笔欲望。

3、研究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小练笔具有可操作性。

4、研究对学生课堂随即生成的小练笔进行评价的策略,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5、.改变教师作文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更新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二)内容

根据课题制定的目标,我确定了以下课题研究内容:

1、深入挖掘,掌握随文练笔的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应在读与写之间构建一座桥梁,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在文本的空白处、学生与文本的“思维撞击点”,采用补写、仿写、续写、改写等形式,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对练笔的时机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的随文练笔打下基础,“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2、读写结合,探索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A、在实验中,狠抓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B、在实验中确定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C、在实验中将小作文与大作文结合起来,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

3、研究策略,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让文本成为习作的典范和习作的法宝,使学生发展语言积累,学习写作方法,让随文练笔真正收到实效。

4、研究对学生课堂小练笔的评价环节,总结出以肯定和鼓励为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突破了习作教学难的瓶颈问题。扎实练好平日小练笔的“基本功”,写好个性化大作文。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按照“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研讨——研究”的主题,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策略的分享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同时组织实验教师结合自身及班级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创新。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了解目前国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程度等材料,进行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本组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搜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经验,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理论假说,开展实践验证。

案例研究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做个案分享、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确定实验班,较规范地进行有控制和对比的研究。

教育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方案中及时间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

例,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革的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①成立课题组。

②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分析现状,确定课题。

③落实组织人员并分工,组织实验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

④讨论、制定课题方案,做好问卷调查。

⑤申报课题。

2、尝试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①学习丁有宽《读写结合》理论的相关文章。

②按照实施方案有序地展开研究,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进行中期汇报,在此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3、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

①聘请专家对课题组进行指导,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②课题组教师研讨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和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小练笔的评价,积累经验。

③以“教师沙龙”等形式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

④每学期推出专题研究课6节,整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⑤实验老师撰写论文、教育随笔。

4、结题阶段:2013年3月——2013年7月

(1)分析整理资料。

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录像课。

②学生作品集。

③教师论文、学习心得、教学随笔。

④问卷调查、实验数据。

⑤课题组编写的系列读物。

(2)撰写结题报告。

(3)课题成果汇编。

(4)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对课题进行结题评估。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1、在学习中提升随文练笔的研究水平。

确定好了研究课题后,为制订研究方案,我通过上网搜索、查阅文献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分析研究,制订好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要使课题得以正常开展研究,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首先,我有计划地安排读好各种专业理论书籍,读完之后,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好读书笔记。其次,平时抓紧自学,坚持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教育教学前沿信息,尤其是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有关最新进展情况的资料,不断

开拓自己的视野,避免研究走弯路。再次,走进名师博客,学习名师有关课题实验的经验,实录,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有效地反思。深入的理论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提升了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质的保障。

2、在实践中探索随文练笔有效性的策略。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我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索,精心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让课堂小练笔独具魅力,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提高课堂随文练笔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补写,发挥合理想像。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设计练笔时;应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挖掘,抓准训练点,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详化、延伸。

①补白:即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完整。在学生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②详化。为了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课文中有些内容在描述时仅用简短、精炼的词句带过,具体情节必须由读者在读中领会。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

③延伸。即对余意未尽的文章进行续写,进一步深化主题。如学完《大拇指汤姆》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大拇指汤姆的惊

险离奇的经历。

(2)仿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仿写”是指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作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其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

(3)改写,积累优美词句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是叙述严谨、语句优美的文章,或重在情感熏陶,或重在说明事理,但都运用了较为优美的词句。教师指导学生对此类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其主要目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学产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4)续写:重在情感体验

“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学习后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各自独特的感受写出来,除了能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外,还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随机生成的小练笔

①巧借阅读课中的“小结”小练笔

学完一篇课文,教师往往要进行一次短暂的课堂小结。这小结,

有时是教师自己作的,有时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合作完成的。小结的内容往往是一堂课中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的学习方法或者受到的启示等等。但是,如果我们长期这样做,课堂就显得比较呆板,学生也无兴趣。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这种课堂小结改成学生随课情进行的小练笔。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表达个性化语言的需要,又能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②巧借阅读课中的“争论”小练笔

在课堂阅读的进程中,往往有因“一词、一句、一段”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议论、探究活动。这是一个活泼而生动的过程。如《放弃射门》这篇课文中,学生就福勃应不应该射门展开争论。我没有作过多讲解,而是紧抓这一契机,放手让学生写心中所想、一念时间;佳作产生:《我眼中的福勒》《放弃更是一种美》《该不该射门》《放弃等于成功吗》《给福勒的一封信》……这样做,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的机会和倾诉心里话的机会,可谓一举双得。

3、随文练笔教学模式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是指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规律,建构起来的有利于从读学写,读写互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框架,根据不同的阅读课型,不同的阅读课文并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学力水平,而建构起来的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理论联系实

践,对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进行以下探索:

教学模式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找准重点,品味语言→读写结合,提高能力→相互引导,交流反馈→点评欣赏。

教学模式二:

(1)有效积累,定向交流。

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源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积极积累。要领导学生进行主题式、辐射式、探究式等有效积累,通过积累过程的多次反复循环,使积累的内涵不断得到提升。要注意课堂有效积累的内容要与本课的读写结合点匹配。

(2)学习课文,梳理方法。

①运用批注,加深阅读感悟。

进入中年级,在课前预习的环节,要求学生用不用符号和文字在文本上圈点批注,简练地写上自己的理解感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这是读写结合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凡是重要的阅读感悟,具有写作指导意义的关键词,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用圈点批注等形式加以巩固,这也是读写结合的一个重要形式。②研究语言形式,指导运用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文本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具体形象地体会这种形式的好处,并指导学生加以学习和运用。

(3)进入情境,运用形式。

①找准“练点”。对文本典型句式、段式和结构等,引导学生迁移

运用。

②选择“时机”。要进行高效的读写结合,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将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点,文本意蕴的侧重点,语言范式的训练点重叠在一起,读写结合就是最优化的。

(4)课外拓展,深化结构。

教学模式三:简单的说明文,可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4、对学生随文练笔评价的研究:

随文练笔的评价是学生又一次体验与交流。教师的作用是以一定的评价体系参照学生的小练笔,引导、渗透作文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以肯定优点为主。小练笔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小练笔中的个性,并在点评中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给他们开辟出发挥聪明才智的天空。

(1)捕捉闪光点,激发练笔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小练笔的点评是教师借助语言通过评价向学生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激发学生练笔兴趣的重要一环。

(2)温情点拨,让个性张扬。

(3)自由评改,促使主体探索。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对该课题近一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这种随文小练笔在促进学生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写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上,起到了相当大得作用。特别是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率提升显著,自主参加各类作文活动的积极性与能力提高明显。

1、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为实验班的学生设计

了“拓展阅读记录册”,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我还设计了“批注式阅读卡片”,指导学生从内容、情感、表达三方面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下批注,记录自己阅读的痕迹。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最重要的动力。随文小练笔,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即使是程度稍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小练笔,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

3、大量积累,以练促写,硕果累累。

我们学校规定背诵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背诵经典的诗词歌赋,背诵《论语》《笠翁对韵》等古典文学,不但增加了知识的储备,而且为写作奠定了基础。阅读课堂上的每课一练笔,每课一得,则成为学生习作的练兵场。我们见证了学生的成长:积累的多了,背诵量大了,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而且学生在习作中也有话可写,有事可叙,写作能力确确实实提高了。平时考试作文得满分的学生在全学年遥遥领先。在县里举办的经典写作文征文比赛中张翔宇、姚婷婷、李静圆、田旭柯等人获得一等奖。在学校举办的作文竞赛、读书知识竞赛和记忆王大赛中,多人获得年组一等奖。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经过对本课题一年时间的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

1、实验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精心选择读写的切入点,让随文练笔焕发无限魅力。

随文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在文本的空白处、学生与文本的“思维撞击点”,采用补写、仿写、续写、改写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写”出语文课的精彩。实验教师又在实践中探索出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随文练笔的

有效性。尤其是实验教师专题讨论了对学生课堂小练笔的评价环节,总结出以肯定和鼓励为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突破了习作教学难的瓶颈问题。如果说大作文是正式的“舞台演出”,那么小练笔就是每日的“基本功练习”。基本功扎实了,上台时才能赢得观众的喝彩。总之,教师能时时树立运用“随文练笔”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2、理论学习给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第一促进作用就是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师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课题实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仅仅会上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3、教师业务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课题的带动下,每位实验教师都能够做到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认真积累各种资料,及时书写教学反思。教师能够站在全面发展学生的高度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教师能科学合理地

安排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时间,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她们脱颖而出,成为县、镇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五、问题与讨论

1、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仍然值得关注

课堂随文练笔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也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参与到课堂练笔活动中来。怎样激发他们的潜能,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引导与激励他们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中来,促进他们自身的进步,值得我进一步思考。

2、课堂随文练笔的实施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怎样科学有效对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潜心研究理论,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因班制宜的制定切实可行、灵活多变、操作性强的方法。而且语文学科的课后评价特点,也需要老师的奉献精神。课题的实施对老师有着极大的考验。

3、由于实验时间和地点有限,常有坐井观天之感,需要专家的有效指导和借鉴相关课题实验的经验。期望在今后的科研实践中多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阅读教学“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阅读课堂教学不应排斥书写,没有书写的阅读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写,也更有利于我们深入地全面地了解

学生的阅读情况。

回想起自己的阅读课堂教学,我深感这些论述的独到精辟;当孩子们静心体味文本、提笔记录时;当我们利用课文的空白,加深学生的理解时;当我们让学生们摘抄字词句段,引导他们自觉积累时……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飞跃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向理论学习,向他人的经验学习,把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引向深入,为课堂焕发新的活力而上下求索。我坚信,“随文练笔”这朵小花一定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花园里绽放她多姿多彩的奇葩。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小经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小经验 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以前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下面就简单介绍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因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而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游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如在编顺口溜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教师可把以下几个字很有趣的教给学生。教“小”字时:“一竖钩,两只眼睛光溜溜”;教“六”字时:“一点一横,两眼一瞪”;教“田”字时:“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等等。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进而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改变课堂形式,明确学习任务,培养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听说读写水平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是自主学习的阵地,所以我在课堂上会因不同的文本而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字词的学习,学生要把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该读的读,该写的写;概况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让学生先写在本上,然后再相互交流。刚开始学生可能因为表达水平不强或胆小,直接说不好,所以事先写出来,这不但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去独立思考,也训练了学生的说写水平。在实

行文本分析时采用说写恰当结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从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获益,听说读写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讲授新课时,我一般让学生先从“篇”学起,初步了解课文的概况,全面理解整篇课文,再让学生参看思考提示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鲸》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鲸是什么动物?2.鲸的种类有哪些?3.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和哪方面的生活习性?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思考、寻找答案,并展开讨论。接着,我先让几个学生回答,再综合归纳鲸的特点:庞然动物,不属鱼类,是喃乳动物;鲸的生活习性:吃虾和鱼,用肺呼吸,胎生,睡群觉。这样统揽全篇,学生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再从小处着手,让学生讨论:(1)因为环境的变化,鲸逐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鲸用肺怎样呼吸?经过学生的讨论,回答,加深了对鲸的理解。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同学们说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你能说说根据吗?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答案:远古时代,鲸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胎生。最后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全部内容,掌握了此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四、名句佳句赏析,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 很多课文都有严谨的结构,独特的写作技巧和优美的语言。朗读起来娓娓动听,琅琅上口,犹如身临其境,使人旷神怡,如果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感受这些名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课文的写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初探Word文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初探 【内容提要】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的特点,来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四个策略:一、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训练,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抓住文本空白点,发挥想象,培养创意表达的能力。三、抓住拓展延伸点,因势利导,培养表达。四、抓住读书笔记,反思自我,拉近文本和切身实际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文本解读上,文本解读式的课程形态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要求是不对称的。语文课程应该对接现代社会对本课程的要求,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课程形态。吴忠豪教授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中明确指出:“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就是学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后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教学中,教师抓住有效的训练点,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随文练笔,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丰富多彩,熠熠生辉。笔者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的特点,对读写结合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一、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训练,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看一堂课是不是语文课,重点就是看教师是在教课文还是教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少而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如果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教会。就会犯“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错误。在一篇课文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语段重点教学。在语段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词句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让孩子在对比、模仿中领悟语言,习得语言。 比如在教《麻雀》一课中的这一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1. 出示投影: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根羽毛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26T17:21:41.06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作者:林慧玲 [导读]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就是因为小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语言是主要的交流工具,而语文教学则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所知识点中,阅读能力的养成,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阅读教学工作主要指的就是,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以此来增长自我修养和知识层面,同时也能够更多的认识汉字。所以能够看出 林慧玲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322000 摘要:对于小学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就是因为小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语言是主要的交流工具,而语文教学则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所知识点中,阅读能力的养成,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阅读教学工作主要指的就是,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以此来增长自我修养和知识层面,同时也能够更多的认识汉字。所以能够看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161-01 前言 现在的小学校园中,老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课堂中逐渐开始渗透能力的养成,其中语文课堂主要重视的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阅读能力培养为小学生带来的优势,但是现阶段有很多小学校园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根据培养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世界上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质,其中包括语句之间的组织结构,还有词语的构成方式以及用词的习惯等,都有自身的语言规律,想要掌握这些规律,就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培养,以此了解这些知识点和内容。同时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习的文字,词语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保证学生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根据学生头脑中原来就有的知识,再加上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没有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和分析,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更多的训练。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重视程度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校园中的教学情况一直受到传统教育工作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意识非常模糊,甚至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本不需要涉及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老师所传授的词语、文字和句子,其他内容并不会涉及。还有些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仅仅是对知识点进行抄写和背诵,这样简单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忽略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教学范围比较狭窄 实际上想要保证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不能够局限在语文教材内容上,老师还要习惯在都多个方面获取语文课外知识内容,这样作为对于教材的补充,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知识点。但是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生没有培养阅读能力的必要,仅仅是保证能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很多老师拒绝接受外来教材的内容,只是单纯的围绕课本知识对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这导致学生学习受到局限性,严重影响其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语文诗句的基础训练 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是由词语所组成的,最后连成句子构成整篇文章,所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词语是最基本的内容。在开展小学生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对学生阅读的文章分句进行解释,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理解这篇文章。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材文章的学习中不能够让学生阅读几遍就结束,还需要根据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语文句子的分析,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会如何分析每一个句子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后期学生在自己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掌握方法,也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对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来说,需要的是快、多和略读,了解到其中的作者简介和所包含的知识点,能够在考试中顺利通过,就已经算是完成阅读任务。但是小学生在课后,如果遇到比较喜欢的或者事内容比较丰富、含义比较深刻的文章,则需要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深刻地去品读。了解每一句话所包含的内容已经每一个字的使用方式,和每一个词为对于什么是用在这句话中?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写作、与人沟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其中不仅仅是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还需要进行拓展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课外比较优秀的文章内容,并且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品读,分析到其中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以此更好地应用在未来语文的写作以及口语表达中,这样对于学生增长见识,了解世界的多姿多彩,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为我国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世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0):50-52. [2]陈寿宗.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6(12):23-25. [3]马济峰.语感:语文有效阅读的“生命之音”——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分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抓住写作教学的规律 一、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师:好就快写吧. 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评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如今,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 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自主少,教学节奏慢,学生创造能力差,课堂教学有无效活动。怎样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必须培养 学生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开放多变,生动活 泼,富有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一、“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 从语文教学现状看:“活”字教学更具有紧迫性。至今 有的老师仍信奉“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有的教师为了大显身手,讲风过浓, 越俎代庖;有的教师死抱着“以训练为主线”不放,练功过 烈,师生疲于奔命;有的教师由“满堂灌“走向另一极端“满堂问”,摆花架子,仅学得“活”之皮毛,,如何把师生从 呆板的教学格式和练习、考试、分数等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使师生花费时间、投入精力都较少,而又能取得最佳教育教 学效果?这便成了当前语文教改的“难点”和“热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条,方法也可能有多种,但可 以肯定地说,语文教师“活”字教学乃不失为使语文教学走

出“低谷”的“治本”之举,势在必行。 二、“活”字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 (一)“乐”是活的教学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 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 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学习的良师,使人加 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中说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 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 (二)“情”是活的教学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生产的产品,而是一个 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 想把课教活,“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情”是一种巨大 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 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绪饱满的投入,“未成曲调先 有情”,再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 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 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的学习语文 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使学生可亲近、 可信赖、可仿效,没有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一起爬山”,这样教师就能得心应手,最佳发挥;学生则如沐春风,其情 浓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18-01 学生有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不仅能学好语文,也能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课堂,应当成为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多种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自己独特感悟的一个自由发展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指导泛读,注重阅读范围与数量 教师总是低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敢充分相信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多读,不如教师精讲,甚至有部分教师为学生划定应考阅读范围,而没有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范围。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阅读实效建立在实践体会过程中,把独立思考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有了充分的阅读时间,就有可能通过广泛的有趣阅读,进一步感受到文字的精美与文章的情感力量。 二、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综合运用的。在这个基础上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

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创造性阅读 如果说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创造性阅读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步骤 多读,层层深入领悟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步骤。读书虽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离不开――初读:了解大意,质疑问难;细读:理清段落层次,找出重点词句,理解含义;精读:品析好词好句,摘抄、熟读成诵,运用到写作上,进行吸收性的自学。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切实读懂文章,掌握阅读学习的步骤。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和步骤,自学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情趣”导航扬阅读之帆启学习之舟 胶南市珠山办事处辛庄小学李凤红 语文教学不仅要把目光盯在课堂教学上,也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情趣导航,以“趣”动“情”,以“情”促“趣”,使阅读成为“悦读”,阅读是一种享受。 杨屹老师“情趣”教学的内涵是:以情感为依托,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的轨道。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可见,以“情趣”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理念上的导航,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导航,就避免了教学中只重语言训练,不重精神陶冶;只重机械分析,不重学习过程等近乎“残忍”的语文教学,保护好学生求知欲望和感悟的灵性,语文素养便会提高。对老师而言,在“情趣”上下的工夫是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趣因素,语言情趣的发挥,对认知过程趣味的体现。对学生而言,“情趣”体现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就是:觉得阅读内容有意思,想研究朗读;老师说话有意思,想听;阅读过程有意思,读、说、画、演皆想尝试;阅读结果有意思,愿意记诵;阅读体验有意思,是一种享受。情趣导航,以“趣”动“情”,以“情”促“趣”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好途径。 1、触摸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欲让孩子感受读之乐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阅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过早地介入孩子的自由阅读。让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些引导,但以不干涉孩子自己的阅读为前提,可以表扬:“瞧,这个同学读得多入神啊!”可以引导:“注意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为什么。”可以点拨:“课文有些地方写得十分有趣,找找看。”可以要求:“读完一遍后,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和你受感动的地方你可以反反复复读。”……将教师的引导作为一道道精心设计的佳肴一样,随着孩子阅读的进程,徐徐端出,完全是仅供孩子们参考,并不要求孩子回答,这样孩子不会觉得你是在干扰他的阅读,这样孩子才可能真的“沉”入文中,心静于阅读,心醉于阅读,享受到较为自在的自由阅读的乐趣。如:苏教版三年级《掌声》讲小英是班里的残疾儿童,她生活在自卑和孤独中,因为同学们的一次掌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爱说爱笑了,生活充满阳光,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人皆需要掌声,人人都要奉献掌声的道理。我是这样处理的:释题时简单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获得过什么样的掌声,获得掌声后的心情和行为都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研读的兴趣。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联系生活换位思考。学生静静地读,认真的划,情动于内心,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比如对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一、研究的原因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1、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在培养学生的习惯时,不同年段的侧重点不同: 低年级段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每天阅读的习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的习惯。 中年级段重点培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的习惯。 高年级段重点培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序、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 3、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1)提出要求,指导预习(2)以笔助思,激发潜能;(3)激发兴趣,指导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学会静下心来品味文章、厚书读薄,薄书读厚。(4)读写结合,注重积累:边读边想,诵读积累;读写结合,实践积累。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方法 (1)加强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优化环境,让书香弥漫学习生活时空,让阅读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2)引领读书:开卷有益——常读书;良师益友——诵经典;师生共读——开设“阅读课”;美丽性情——欣赏文章。欣赏美文、古诗文、故事,对朗读的文章进行评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文字美的熏陶,并且能将这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亦动亦趣——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日记伴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语文成绩质量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次四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四年级参加人数242人,语文平均分,品社平均分,五年级语文平均分,品社平均分,均高于全县平均分。 二、本次试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题覆盖面广,全卷共分为抄写、积累、阅读、习作,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有:读拼音写词语、汉字的规范书写、课内外积累、课内外阅读、习作等。但试题难度不大,都是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备的的基本能力。 2、课内外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题依标靠本,不出偏题、怪题,课内外知识和能力综合考查,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 习作一项的开放性也比较明显,选材范围贴近学生生活,只要具备基本的习作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应该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 三、反思与对策

1、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知识积累多了,基础才能厚实。 2、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3、而积累和运用,均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不需要每时每刻都依赖老师,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快的发展速度。 4、重视作文教学,激发习作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这两个方面着手,着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今后的工作努力方向: 1、深化课改,学得扎实。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 2、关注生活,重视体验。 从这次试卷来看,对学生来说阅读理解题和写作依然是最难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应明确的是,知识目标是否实现,不单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学前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都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特

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在教坛上几经沉浮,对此深有体会。语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学习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语言美的熏陶。因此,这些年来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用兴趣与活力来学习语文,尽量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激情。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借此机会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教给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俗话:“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学生运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做到“学会”,而且要“会学”。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的教学工作,几经摸索并尝试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就结合我的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糙的做法。 1.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说着容易,可要落到实处就难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是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是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二是每次讲新课之前都要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三是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去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以此来培养

学生养成独立阅读课文与分析课文的能力。四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读、写结合习惯。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与课文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读不同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集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理解、巩固、应用知识。这些年来,我坚持每上一节课前都要认真钻研教材,特别是要理解透彻《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各项教学目标;其次是课堂中要根据课文不同类型,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小学阶段的课文,一可分为写景、状物、写事、记人,诗歌、童话、寓言这几种类型。不同的文章,作者的思路不同,表达方法不同,同样学习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总之,教师要及时给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导向,牵线搭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转向深层,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智能,善思维,会表达。 3.指导学生循着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要点。“思考练习题”就是学生有效的理解课文内容和思路的线索。为此,每一刻都要让学生根据“思考练习题”有机的渗透学习方法,化难为易。这些年来,我要求学生在预习前尝试着去完成,课后所布置的作业一定要让学生先完成这一部分的内容,复习时进行多次的口头答训练,以此来把握这类课文的训练主线,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杨占英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语文在我国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师和家长都不可以忽视语文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一些语文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但要育人更要育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远远大于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从小学开始积累阅读量,扩展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还要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培养,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阅读对人的一生都是有益处的。阅读训练应该从小学生抓起,教师应该借助更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关键环节,其相关技能教学及能力培养有助于强化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作用也不容小觑。伴随着新课标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进行,教师在实际教学进展过程中应当贯彻全新要求,强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修养的同时锻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年级学生过往学习过程中已然具备一定阅读能力,于该基础上的相关教学展开对于教师技能要求也有显著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结合实际内容,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激发的渗透教学,从而有效挖掘发挥自身主观能力。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松鼠》该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向学生播放松鼠日常生活及形态的短视频,给予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认知,理解掌握松鼠相关生活习惯,通过该形式的阅读教学开展有效强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构建创设民主和谐学习氛围。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尚浅,故而良好教学氛围对于学生阅读效果而言发挥占据着深远影响意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能减轻学生学习精神负担,从而强化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教学进展过程中来。教师应当改变过往传统陈旧教学理念,应以平等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饰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以及相关阅读。强化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对学生意见以及实际需求的倾听。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的同时促使学生大胆提出自我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有力保障学生自身创造相结合的精神能够自然而然的发挥出来,从而进一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不管做什么事,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掌握方式方法。良好的课外阅读也需要正确的方法指引。《课标》指出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孩子阅读不同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无论在什么学段,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策略探讨。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不可否认,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比过去开放了,气氛比过去活跃了。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不能做到合理高效。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在这里我主要探讨学生备学的作用。学生备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做好准备。我认为学生的备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课前预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容和情感。 无论哪个学科,无论什么学段,预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预习的这种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很多老师无意之中就忽视了对学生预习文章的要求和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有好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学生才初读了一遍课文,生字词语还没解决,教师就匆匆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就开始让学生谈体会、说感悟。看起来,好像教学效率很高,节奏很快,其实不然,这样组织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欲速则不达”。 由此看来“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可讲。”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背景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片段训练的典范。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仿课文写片段(重点是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案例 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颜色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啊!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 学生:小花、小草、小树、小鸟、风姑娘……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是检验学生对文本解读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古人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有效的提问和理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一、把握提问的“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萌芽,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目的。老师要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思考性,就必须对文本进行细细地解读,弄清文章的要旨。因此,课堂提问时要把握好提问的“点”。 所谓提问的“点”,就是教师应该在什么地方设计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当选择以下的“点”。 1.在课文题目处提问。 别小看一篇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表情达意、揭示主题的突出作用。对于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应设计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起

学生学习的欲望。 2.在关键字词处提问 一篇文章、一段文章一般都有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在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词语,设计恰当的问题,采取层层剥茧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懂文本的主旨。如果老师问题设计得巧,学生往往会对这样的段落印象深刻,重难点会迎刃而解。 3.在情节的拓展处提问 一些课文的故事情节本该结束了,但是我们老觉得学生学完后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对情节进行拓展,会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老师要抓住情节拓展这一契机,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4.在课文的重难点处提问 围绕课文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这对突破文章中的难点作用巨大。如果问题提得得当,文章的重难点极易突破,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我们老师要紧紧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有的放矢设计问题,为学生理解文本铺平道路。 5.在重要标点处提问 重要的标点,是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引起我们思考和注意的标点,如:?!……等,在文本中遇到这样的标点符号,我们千万不可视而不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实践我们得知应该“以读为本,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读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从而更好的掌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的明确目的就是给小学语文阅读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希望通过学生的阅读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形式。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却是教师一味的分析阅读内容,学生听的多,看的少,教学中浪费时间,学生自我理解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在结合实际教学和课标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教学的方式,我尝试着“以读为本,课堂达标”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我在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找到了未来的阅读教学发展方向。

一、注重语文教材中的读与写的整合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经过众多学者和专家们审核,研讨与精心挑选的作品,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代表着各自的特点和具有时代代表性。因此我们教师认真抓住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联系教材,通过教材中体现出来的优美语句让学生充分吸收,从而成为学生写作的典范。 1.从阅读材料中的符号入手分析细节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够遇到这样的情况,阅读材料中所体现的某个事情的细节和词语比较优美的时候,学生都能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或者产生联想,或者引起学生的一些回忆和想象。下面我具体列举一个语文片段:如《小珊迪》第二段写了小利比告诉那位先生,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并轧坏了身子,他悲伤地说:“说不定他会死的……”这句话就是情感的触发点。在课文中作者在这个关键的地方用了省略号,省略号的运用让学生想到了很多,也分析了很多,联想了很多,无形中把学生带入了我们所学文章的情境中来,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意思,才能从中得到深刻的领悟。 实例中的阅读材料多处用了省略号,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的停留,希望能够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文章中的这一空白却正是孩子们推测或想象的

研究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120090 基础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小学基础教育中一门最基本却又极其重要的课程,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具有育人功能,能够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提高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而语文阅读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既然小学语文阅读如此之重要,那么,如何做好阅读教学是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阅?x兴趣 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把读书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自觉阅读。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课前启迪,使学生能根据文章题目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文章内容开展想象,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再进行课上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

堂上的主体地位,可以使学生对阅读始终保持新鲜感及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质量。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内容及要求随着年级由低到高,安排的也大不相同,精读文章数量逐步减少,而略读课文的数目慢慢增加。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教材、教辅资源?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精读文章要用感情进行诵读 所选精读课文,大都出自名家之作,对于此类文章,教师采取“兴趣导入―诵读导引―阅读理解―主动探讨―拓展阅读”等方式,品析、积累妙语佳词、重点段落,形成逐层提升的阅读模式。课堂上,教师应本着“导读少讲和以读代讲”的形式减少课文解析时间,给学生充足的诵读训练时间,使他们在入境入情的朗读中理解、品味、体悟,并通过悟情、传情的朗读理解内容,在读后抒发情感、提升语感,体悟语言美妙。 2.略读文章要重点抓住文章大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