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行知路上,感受春风拂面

走在行知路上,感受春风拂面

走在行知路上,感受春风拂面

上周,我们街道组织了新教师成长交流会,在会上有领导专家的悉心指点,也有近两年新教师的畅所欲言。就我个人而言,给予我深刻影响的,不是个别的语言、词句。而是交流会上扬溢的精神-----走在行知路上,感受春风拂面。

时光飞逝,在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上,我已经工作半年有余,在班组管理和教学能力上,也自感有所提升。就此不得不感谢街道组织的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以及学校给我的锻炼机会。

第一天来学校报道时,满怀着工作的热情,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干,也对所教班级充满了期待。然而,开学的第一天,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下面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时,楞是紧张了起来,说了前一句,不知道下一句说什么。我心里忐忑了,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做为一名语文老师,自然的,我也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做为几十名学生的班主任,你也便当起了几十名学生的妈妈。什么都要管,卫生、纪律、学习、班级的文化建设、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等等。就算是三头六臂的哪吒都分身乏术。于是便有意识地思考如何让自己变轻松一些,再加上杨海霞老师时不时地提点我,我便开始改变以往,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班级管理方式。

我接手的年级是三年级。三年级学生比起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处事能力提高了很多,但不如高年级学生独立处理能力强。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坚持民主、合作的原则。就拿公共区的打扫来说吧,因为公共区是早读前扫的,面积大,学生很容易借扫公共区之便,在外面边扫边玩。就这个问题,我选出了两名劳动委员,他们视彼此为后盾,做起事来,都有商有量的,管理起卫生,胆子也大了,另外,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半学期评出劳动之星。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班集体意识的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培养,我常常与集体活动、纪律管理相结合。就出黑板报而言,我们班有宣传小组。但我不会将出黑板报视为个别学生的任务,我常常这样跟学生说,我们班又要出黑板报了,这是我们三年一班共同的任务,学生都很乖,自然而然的,就算不是宣传小组的成员,他们也会争着给他们打下手,比如提水、擦黑板、递黑板擦、递粉笔,黑板报完成了,我会让学生一起看看黑板报,并且一起鼓掌,一来表扬了宣传小组,二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自然的,我还有许多不足,比如有关书籍的阅读和对学生的教育方面等等。困难也有,眼水也罢,我仍将怀揣着一片教育热忱,在漫漫教学中,风雨兼程。在新师成长交流会上,听着教师同仁的成长感言,我深感汗水与笑颜同在,彩虹就在前方。

行知学堂总结及感悟

我们四个小伙伴组织了一个团队,在未来的15天的时间里和十多位留守儿童度过了这个假期美好的时光。 终于准备就绪,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因为这是我们进入大学的一次重要的时间活动。我们都热血澎湃,满怀激动的出发了。我们来到了我们事先就协商好的地点——一鸣艺术学校。来到这里我们满怀激动。这里的好多的小朋友都望着我们手里的书本,这是多么渴望学习的眼神。来到这里学校的校长办公室,我们与校长聊了聊此行的一些计划和具体的一些操作方案。校长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聊了一些关于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随后我们便在校长的安排下进入一间坐了十多位孩子的教室。 我们买了一些铅笔,彩铅,书本和画纸等。随后,我们和孩子们聊了一会的天,知道他们大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留守儿童。我们首先给他们讲解了一些简笔画。这些小孩子十分的积极好学,我们也十分的高兴。 为了更好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和解决安全问题。为保障小朋友的安全问题,更好地便于几张放心,家长们最好一周来个两三次,这样,家长和孩子也能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以“知行合一”为指引,“家学合作”为保障,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并懂得了许多。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伟大的,参加了这个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意义太大了,在这短短的十五天里,我们共同成长,过得十分开心。在这些洋溢着笑容的

脸上我们看到孩子们也是十分的开心。 所以说,我们利用假期参加了行知学堂的实践活动,从中收获不少,使我们更加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我们也磨炼了自己,克服了自身的很多问题。这是一个磨炼我们的好机会,我们从志愿做“小先生”,从理论联系到实践,增强了我们的教学时间能力,也为我们未来的方向奠定了基础。

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学习体会

《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学习体会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小学刘险峰 作为一名教师,在师范学习,我就和同学们怀着敬仰的 心情神拜了万世之师“孔夫子”,接触了现代教育的先驱陶 行知先生的思想。这次网络培训使以又一次近离接触到陶先 生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习陶行知、让陶 行知的思想广植于教育园圃,陶花处处开,助推教育改革与 发展。 陶行知理论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等各个方面集 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独特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 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 题,要求不断的解决。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 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 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 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 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 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

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教育是从生活中 来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 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 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这不禁让我想 起了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正是这样吗?让课堂回归生活,让 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 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 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 知识的价值,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会用学习到的知识美 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无不体现了 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 “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 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课堂教学 只有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让学 生感到确实是“学有价值的知识”。让我们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先生的教育精髓,并肩走在行知路上,携手创造精彩 人生!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陶行知教育文集》 ——我之读书体会 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掩卷沉思,顿有颇多感悟,顿觉获益匪浅。 陶行知先生是教育研究上的先行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他的每一个教育主张。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他爱满天下。他的很多教育主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我就从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来谈谈我的理解和感受。 一、“生活即教育”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即教育”学说。教育开始贴近人民大众。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社会经济之改造。”“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含有教育的意义。”换言之,社会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经验的获得过程恰是学习的过程。在社会中,我们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学校的教育中要穿插社会学习的要素。适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且从社会中学习经验,从而培养做人的品德与素养。适时开展实验性教学,开设实验课程,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活跃性的课堂要素。这一理念给

了我很多的思考,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要加入更多的趣味因素,把更多的社会体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篇课文文本的讲解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要采用多变的游戏性的方式。比如把表演,说唱,做游戏、比赛等因素融入课堂中,课堂学习就变得不再单一呆板,而是趣味十足了。我也曾经试用过这样的不同的教课方式,确实有着良好的效果。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这种理念实际上在新课标要求上就已经有很明显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学生是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规定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活动的参与者。倡导学生全面发展,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并且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生活即教育”与“社会即教育”的中介。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他提倡教育要采用正确的科学方法。他在1923年所写的《教育与科学方法》中提出:要采用科学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提到教师要在课堂组织、教材的应用及教学工具三方面力求创新,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这种提法是很有先进性的。在我们当今的教学中,这三点也同样重要。一个好的老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时,心中便萌生一个想法,这肯定又是哪个成功人士的人生感想,少有人走的路便是平凡人不曾走的,而我一直深信着我只是平凡的一个学生,意义对我并不大,当得知我们要写读后感时便毫不犹豫把它拒之门外。原以为永远都不会打它的想法,可是却是在书店买书时看到它的封面就无法转移我的视线。心智成熟的旅程这几个字深深映在我脑海,此时又浮现出辅导员在讲座时曾说过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承担的责任,思想上应有的成熟。确实我还远远不够。 正如M·斯科特·派克所说的这本书并不是时髦的书,它身上带着刺,像一把利剑将那些我们一直逃避的问题全部挑露出来,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它,正视我们的心灵。 开篇的一句:人生苦海无边。M·斯科特·派克便道出我们心中的想法,让我们清楚了这一事实,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 M·斯科特·派克通过他做心理医师时遇到的种种,为我们讲述心理学的道理,如何让心智模式成熟,拥有健康心理。如: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就会带来新的痛苦。各种问题结队而来,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懊丧、恼怒、恐

惧、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道自由和舒适为何物。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为问题;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学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确实它深深地打击到了我,同时也让我认清了其实困难不可怕,它永远战胜不了那颗勇往直前的心。而逃避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 作者首先让我们认识到问题,正视问题,并研究问题的根源,慢慢地教会我们爱的方式,鼓励我们坚定信仰,树立人生追求,努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教会我们让心灵成长,让心智成熟。并且处处透露出沟通与

走在行知路上——教育心得体会

走在行知路上 ——教育心得体会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 在我们的意识中,教书匠总是板着脸、苛刻严厉、毫无生气的那种,有时在我心情不好、对学生训话时也总是板着脸,这样看自己,我不就是一名教书匠吗?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当学生离开校园后,再与他们谈心交流时,在他的记忆深处不是你教给他的一个解题方法、一篇课文,恰恰是你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 当然,首先我们能够肯定地说,你并不缺少爱,缺少感情。但是,你是否原意为别人花费你心中的爱,你心中的感情?你能象爱自己的家一样去爱学校吗?你能象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每一个学生吗?“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注重今天,更注重其明天;不只注重其智力,更注重其情感;不只注重其基石,更注重其创造。”。我想,这种爱不但是深刻的,更是持之以恒的,需要你以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为基石。 其实爱是相互的,我们教师也需要爱,在学生的关爱下也是倍感幸福的。还曾记得,在教师节时,我们班的五十几名学生,有的学生是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来鲜花、水果,有的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有的带来自己心爱的玩具、真心祝福……回想起孩子们关切的眼神、甜蜜的笑容、美好的祝福,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更幸福的呢?做一名教师真好。这也就是郑杰老师所说“相互取暖”吧,知道别人很冷,知道别人的处境,才会设法给别人一点温暖,自己在给别人温暖时也会受着别人的温暖。 考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无法选择考试,我们只能积极应对。不从考试的角度积极组织教学,我们会觉得对不起学生的眼前利益,但如果仅仅满足于从考试的角度组织实施教学,则对不起终生为业的教育。只从考试的角度组织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终生喜欢自己所教得学科的,学生离开学校,教师毕其一生,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匠。好的教师,应该喜欢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与学生一起涉及欣赏。这样的教师,不但令学生日益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考试水平,更能令学生日益迷恋上学习,令学生在提升自己的素养。这样的教师,才能告别教书匠这个头衔。但是我总是被考试这两个字限制着我的教育,令我自觉不自觉地围绕考试实行我的教学活动。有时候想想真是对不起学生啊! 教书匠是不管什么新课改的,只要能把书上的内容讲完,指导学生将课后练习做对就行,是顾不了其它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会感到做教师真累。但我们真正参与课改,不要认为课程改革仅仅是专家们研究的课题、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如果我们都能切实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心情,我想我们的教学就不会这么累,学生学的也不会那么苦。 不过,从我们的现实情况来看,似乎有点儿本末倒置,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其次才是注重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水平的培养,至于能否促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是另外一回事。回忆上学期我所上的一节公开课《父母的心》,如果从知识、水平目标达成度来说成功的。但是,在课堂上教师的组织教学是吃力的、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很投入尽兴的。是什么原因呢?现在想想就是忽视学生的情感。其实,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激情中体验教学,在宁静中思考教学,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学的本质美,才更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教学效果。 幽默是爱心与智慧的结晶,数学课整体上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如果上课时有点儿幽默感,这样的老师,就会像一块磁铁一样,能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如果能在有趣中不知不觉地引导教学,那么,教学的效果一定是好的。 你、我怎么知晓自己的可爱之处呢?不妨像郑杰老师所说的那样:“去问问孩子们,不必一本正经地做什么调查试卷的,只要去看看他们的表情和眼睛,他们欣喜的表情和欣赏的眼光都会告诉你的。”教书

散文读后感(共4篇)

散文读后感(共4篇) 《快乐》一文是写作者认为皇帝最快乐,但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称他自己统治全国约五十年,国王每天公务繁忙,而真正快乐才十四天 我读完梁实秋散文集以后爱不释手,梁实秋的散文集是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 * 起20多年共出4辑。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体。而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呀。晚年的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我觉得梁实秋的散文不仅诙谐幽默,而且都是很生活化的东西,大有一种以小见大的感觉,很通俗易懂。梁实秋老先生的散文可以看出他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我对他那篇关于养狗的散文感触颇深,实打实的抒发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说是发自肺腑的共鸣。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行知园的教师都有幸收到了老园长陈老师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推荐的一本好书,我则拿到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尽管是较厚的一本书,但我爱不释手地利用几个午睡时间看完了《梁实秋散文集》,阅读后,感触很深,读梁先生的散文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毕淑敏,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 她的散文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她的素材全部取于平常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修饰,也没有令人一读就感到新

鲜的选材,但她却把最普通的平民生活,便成了如孔雀开屏一样的灿烂的生活美景。她总能抓住人在生活中发现不到的镜头,他(她)总能洞穿人的心理,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画面,令人充满遐想与佩服。毕淑敏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同样是一位慈祥而又可爱的母亲。 在《混入北图》这篇文章中,毕淑敏的母爱与她对儿子的教导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那时,北京图书馆是最大的图书馆,哪里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图书,但那里却有规定:只对成年人开放。不知是不是遗传了毕淑敏,她的儿子从酷爱看书,对文学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当他长到十几岁已经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毕淑敏在他苦苦的要求下,不得不带儿子“混入”北图,满足孩子向博览全书的愿望。 在青春时,何不去拓展自己的领域,为梦想努力,像毕淑敏的儿子一样,有志气:“长大一定要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走进北图,因为那是贵宾的通道!” 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 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事是在旅途感受飞驰的速度,变幻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 初次看《行走人生》这本书,是被一幅幅毕淑敏阿姨在旅途中的照片所吸引的,都是一些我想去但还没有去过的地方的景物。细细的品读这本书后,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我发觉毕淑敏真是一个真诚的、谦虚的、亲切的阿姨。她写的文章在我看来没有丝毫做作之情,满溢着的都是一股亲切的感觉。我以为,毕淑敏阿姨会写自己的人生观、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一作为一个刚刚从校园走出迈向工作的新教师,因为担心自己第一年的职业生涯是否能够顺利走好,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也有期待,因此我很想找一本关于新教师的书来帮我排忧解难。《成长在路上》这本书是我在当当网上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那行“幼儿园新教师必读”的小字所吸引,觉得这本书正适合我这种初出茅庐的教师。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这本书,书中内容涵盖的很全面。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案例,而相对吸引我的是那些实践验证过的优秀案例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比如第一章从初入职场的新手教师在做好角色转换中遇到的问题说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幼儿园。例如对待幼儿园制度,家长、同事等,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等。第二章从新手教师遇到各种孩子、家长、同事时如何处理的具体案例所展开。第三章是教我们如何培养班级里孩子的常规。第四章是教我们如何备课、看课、说课、评课,并给出了案例。这些案例写的都特别详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在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去模仿着上这些内容比较详细,而且比较成熟的活动课。第五章是教我们如何写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如何写总结,如何写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并且都有样板给出来供我们参考。第

六章是教我们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七章则是汇集了优秀老师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虽然这本书章节不多,但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与新教师息息相关。 庆幸有这样一本书会给我这个菜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解惑和帮助。这是一本令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一直受用的工具书,令我能够在感到手足无措时给予帮助的良师益友,书中那些鲜活个案、精彩的专家点评、灵活的指导方法、有趣的儿歌、教案等都是我今后可以借鉴的内容,是令我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这些内容都给了我不少想法和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这些想法化为实际行动,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像是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成长在路上。而正是结识了这本书,才让我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是很多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提升自我,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二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时,小胡老师还是像往常一样送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这次是让我们自己选购书。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头痛,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书,后来在沃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一本幼儿园新教师必读《成长在路上》一书。 刚没看多久,我发现这本书真的很适合我们职初的新教师,对于我们刚走入职场的新教师,每天都会面临许多许多

学期个人总结

学期个人总结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大二整个学期已经结束。回想自己在大二生活,颇有感慨总体来说比刚刚入学的时候强了很多,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它让我知道了很多,不仅是课本上的,更多的是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想有必要总结一下整个学年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 一、学习上,比起大一,在认知程度和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大一的时候由于是刚来到大学校园,由于整个时间由自己支配,感到无所是从,时间经常转瞬即逝,总感觉自己是在虚度光阴。经过大一整个学期的适应,这个学期基本上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尽管课余时间并不是十分充裕,在大二我们已经没有晚自习了,但我们寝室常常结伴去教室自习。我很喜欢我们寝室的学习氛围,紧凑而充实。我认为有一样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学习态度!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我以前总感觉自己不比别人差,问题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很少向别人请教。而现在,我开始养成一种谦虚、勤问的学习态度。因为我知道学习上的东西来不了弄虚作假,是不懂就不懂,绝不能不懂装懂!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道理就在这里。而且在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行知学堂。在暑假里进行了教学任务,虽然学生很少,但我也感受到了教学的艰辛。行知学堂让我学到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麻烦,有学生家长的不理解,也有学生的不听话,有实验材料的缺失,也有天气炎热大家不想上课的情况。有过气愤,有过心急,有过失望,但最多的还是和学生相处的快乐。下个学期就要实习了,有点期待又有点紧张。害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实习任务。也害怕着要面对正真的中学课堂,也不知道实习需要做什么。也担心和实习老师的关系。下学期还要准备考教师资格证和考研,事情突然变多了。时间更是宝贵,要更努力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珍惜时间,开学后制定学习计划。不浪费时间。还有终于过了四级,也算是完成了对自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承诺。 二、生活上,自己还是有点羞愧的,和室友相比自己还是有点凌乱的。所以在这个学期也要勤加打扫,好的生活品质也是学习的后盾。人际交往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是群居动物,所以要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我们寝室做的很好,会定期出去聚餐,也会一起过生日。所以我们寝室的关系十分亲密。在学校里我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此外我用真心去对待自己的朋友,从不虚心假意。我知道,走进社会中,只有真心的朋友才会帮助你。还有就是要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思想问题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虽然我不够优秀,没有成为预备党员,但正是这样才更加激励我要成为新世纪的四有青年。积极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虽然我在这个学期有了一定的进步,可是我仍然存在不少缺点,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有些时候计划的事情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完成。有比较严重的拖延症。没有做到百分百的努力,有的时候也想将事情糊弄过去。课下看的书也不很多。有

陶研工作计划总结《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2009年度研工作总结 “牛奋四蹄呈锦绣,虎添双翼会风云”,奋斗的2009即将幕。这是我校最为不平凡的一年,自我校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楼后,选定学生分流地点、安抚社会家长情绪、稳中有升教育质量、确保学生交通安全,革旧立新原址重建,教学新楼筹建设计等等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任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学校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老师在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励精图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心协力为学校的非常时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我校的研工作在省、市研会的指导下,坚持以行知先生为楷模,以学习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努力学习、宣传和实践先生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努力激发教育热情,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同时,进一步实践行知思想,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真、美、行”的人文素质和个性特长;进一步营造我校学师的浓厚气氛,提高学师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现对我校09年研工作开展的情况作如下小结。 一、健全研组织,落实研工作。 学校比较早就组建了行知研究小组,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富有钻研精神和研究能力、愿意追随行知足迹的有关教师集合起来,由郭正光校长担任组长。今年我们学校又招聘了16位教师,这些新成员的加入,使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扩大到90多人。 我们根据市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每年期初认真制订学校研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实施,年终写好工作总结。其目的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学习行知教育思想,弘扬行知先生精神,把学师与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并把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神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落实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创设学环境,营造学氛围。 (一)研读行知著作

《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

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 2010-05-26 10:10:56 这学期我阅读了杨瑞清先生撰写的《走在行知路上》一书,读后真是受益匪浅啊! 平实的文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平白的话语,没有故作艰深的说教;平常的生活,没有波澜壮阔的篇章;平凡的岗位,没有叱咤风云的气势。然而我却感到书中有种无形的力量,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从那些朴实的话语中,从那些通俗的描述中,我深深感到杨瑞清这位乡村教育家的不平凡。他的信念、他的执着、他的激情,他那平实而挚朴的叙述,深深地打动了我。 杨瑞清——一个赋予生命不平凡意义的平凡人! 1981年,从农村走出来的杨瑞清从南京晓庄师范毕业。毕业时,他放着城市里的工作不争取,主动要求到最偏僻、最贫穷落后的乡村小学当教师。在被分配到江浦县五里村五里小学后,又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从事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发展之路。自从走进乡村小学那天起,他就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自己,安心在乡村小学扎根。1983年,一纸调令曾把他调到江浦县团委任副书记,但他始终无法割舍对乡村孩子们的牵挂。考虑再三,他还是向组织提出:“做共青团工作不缺我一个;但扎根农村教育不能少我一个。”经过努力,他终于又回到了五里小学的讲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地实践着“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的诺言。有人因此说他傻,他不介意。20多年来的义无反顾,终于为教育农村孩子闯出了条新路。 在二十多年的行知路上,杨瑞清校长在回乡与进城之间, 选择了回乡;在从教与从政之间,选择了从教;在坚持与逃避之间,选择了坚持。他通过创办行知实验班、创建行知小学、打造行知学校,实施行知工程,大力弘扬行知精神。如今他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一所开始只有7名教师、150多名学生、几间透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课桌板凳的、教学质量低下的村小,办成了一所设施设备现代化,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广大家长、教师所想往,参观、学习“门庭若市”的“省级模范学校”,用热血创建了一所新型的农村小学。他先后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称号。 有人说:没有经过艰辛付出的过程而得到的结果是不会让人感动得流泪的。如果是出身豪门贵族,如果是在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学校里搞出一点成绩,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不会让人太过感动,而杨瑞清校长出身穷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

在边缘中守望 ——读《走在教育的边缘》有感没有了初涉教坛的热情,也没有了启迪学生心智的雄心,四年的时间磨平了我教学的初衷与渴望,只剩下在理想和现实的边缘踽踽独行。当有幸邂逅刘铁芳先生主编的《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到刘先生对我或许已所遭遇的困境作出自己的解答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浅陋和愧疚。 刘先生的书无不体现着一个教育者的人文忧思,教育现状的沉重,教学宗旨的渐行渐远都让刘先生痛心不已,但他依然愿意“独守在寂寞的书橱边,秉持心中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踯躅而行,黾勉以求,无怨无悔”。这也是我曾经的心声,只是少不更事的我没有刘先生的勤勉和执着。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我百感交集,这些年在教坛的蜗行摸索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一、沉思现实浮华蔽日 初涉教坛的我满怀希望,坚守梦想。纪伯伦在《先知》中曾这样写到:“如果他确实智慧,他不仅邀请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屋,而且把你引向你自己的心智之门。”这样的智慧就是我在教学中所要努力的方向。 于是,在教学中极力附和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的标准,期待完成柏拉图所说的教育要“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永恒使命。教学的第一年,自主研习式、讨论交流式、质疑探究式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充斥着我的教学课堂,而且我时不时的还会跟学生换位,让学生来体悟上课的激情。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轻松自在,而我亦沾沾自喜于自己教学初探的成功。 但是,到了第二年,学生的上课热情在逐渐消退,自己努力想要创设的课堂效果也在渐渐流失。因为,这样的课堂除了欢笑、除了自由,除了人性化的体验,知识的传授被挤压到被遗忘的角落,学生实效性的获得不多。当心灵的自由遭遇应试,自由不言而败。于是,一切课堂都为应试服务,教学回归以知识讲授为主,模式化训练为辅的方式。当学生的努力化为显而易见的分数,他们的喜悦不言而喻,而我却有种说不出的失落。如刘先生在书中所说的:学生的知识视野正是被活生生掩盖在这些成人世界精心或不精心制作的训练“方案”、“工程、“策略”之中。这种“浮华蔽日”的教学天空,却成了学生甘之如饴的氧气。 二、叩问心灵渐行渐远 先哲海德格尔有言:“多思,少说,保护语言。”我作为师者的思索呢?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他们个性的语言呢?“几乎没有”这个答案在我脑中久久萦绕。刘先生说“润泽或点化生命”是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教育要努力成全

团日活动评优总结材料

09机制七班总结材料 09级机制七班团支部 2010年4月12日 目录 一、思想建设 1、了解华大主题班会 学习时代楷模,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安全文明主题班会 2、递交入党申请书推优情况 3、社会实践---清明节扫墓活动 4、青年志愿者活动 二、组织建设 1、团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 2、主题团日活动 3、民主评优 三、学风建设 1、一系列优良学风建活动 2、成绩分析 3、第二课堂及相关活动开展情况 4、科技创新活动 5、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四、其他方面 1、文体活动及相关成绩 2、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及文明宿舍活动 一、思想建设 09机制七班主题班会——了解华大 2009年9月25日晚09级机制七班全体同学与班助一起在C2-304展开了“了解华大”的主题班会 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华更深刻地理解华大的精神和校训...为同学们未来的四年美好大学生活拉开帷幕! 最后,在同学们学唱的校歌《一方沃土》中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更加坚定了各自共创华园美好明天的信念! 时代楷模,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11月25日晚7点,机制七班全体同学在D2-303召开了“学习时代楷模,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班会开始,主持人先把长江大学三名同学的英雄事迹详细的告知大家。然后播放了事情发生时的视频。大家主动上前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向这些英雄们学习,积极主动为社会作贡献。将这种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得到提高,认识到新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名。 关注安全文明成才主题班会 4月1号晚7点,09机制七班在D2—403召开安全文明主题班会。主要因为现在大学生安全防护、人身安全意识不足,而最近大学生被骗案例增加。开此班会告诉学生和家长提高警惕、注意防范。由班长和安全委员给大家讲解最近大学生被骗案例和宣传人生安全预防措施。告诉大家在上网,购物,求职等情况不要轻易泄露自己及亲朋好友信息,加强防范意识,不贪便宜,不单独出行。 同学们认真听讲,了解诈骗手段,听取意见,学习经验,懂得了很多防骗招数,加强了自身的安全意识。此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防护意识。 递交申请书情况开学初期动员全班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全班除因年龄限制原因为

走在行知路上,感受春风拂面

走在行知路上,感受春风拂面 上周,我们街道组织了新教师成长交流会,在会上有领导专家的悉心指点,也有近两年新教师的畅所欲言。就我个人而言,给予我深刻影响的,不是个别的语言、词句。而是交流会上扬溢的精神-----走在行知路上,感受春风拂面。 时光飞逝,在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上,我已经工作半年有余,在班组管理和教学能力上,也自感有所提升。就此不得不感谢街道组织的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以及学校给我的锻炼机会。 第一天来学校报道时,满怀着工作的热情,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干,也对所教班级充满了期待。然而,开学的第一天,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下面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时,楞是紧张了起来,说了前一句,不知道下一句说什么。我心里忐忑了,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做为一名语文老师,自然的,我也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做为几十名学生的班主任,你也便当起了几十名学生的妈妈。什么都要管,卫生、纪律、学习、班级的文化建设、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等等。就算是三头六臂的哪吒都分身乏术。于是便有意识地思考如何让自己变轻松一些,再加上杨海霞老师时不时地提点我,我便开始改变以往,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班级管理方式。 我接手的年级是三年级。三年级学生比起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处事能力提高了很多,但不如高年级学生独立处理能力强。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坚持民主、合作的原则。就拿公共区的打扫来说吧,因为公共区是早读前扫的,面积大,学生很容易借扫公共区之便,在外面边扫边玩。就这个问题,我选出了两名劳动委员,他们视彼此为后盾,做起事来,都有商有量的,管理起卫生,胆子也大了,另外,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半学期评出劳动之星。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班集体意识的培养。学生班集体意识的培养,我常常与集体活动、纪律管理相结合。就出黑板报而言,我们班有宣传小组。但我不会将出黑板报视为个别学生的任务,我常常这样跟学生说,我们班又要出黑板报了,这是我们三年一班共同的任务,学生都很乖,自然而然的,就算不是宣传小组的成员,他们也会争着给他们打下手,比如提水、擦黑板、递黑板擦、递粉笔,黑板报完成了,我会让学生一起看看黑板报,并且一起鼓掌,一来表扬了宣传小组,二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自然的,我还有许多不足,比如有关书籍的阅读和对学生的教育方面等等。困难也有,眼水也罢,我仍将怀揣着一片教育热忱,在漫漫教学中,风雨兼程。在新师成长交流会上,听着教师同仁的成长感言,我深感汗水与笑颜同在,彩虹就在前方。

暑期行知学堂社会实践支教心得报告

暑期行知学堂社会实践报告 这次暑期行知学堂活动在我的家乡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阳光之家举行。这里的孩子基本都是碧山村的留守儿童。大一一年,在学校里参加行知学堂的活动,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相处,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我也希望能把这份快乐带给碧山村阳光之家的这些孩子们。学堂一共拥有32位一至六年级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们父母在外务工,我希望能带给他们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于是,我主动与村委会的领导联系,讲述了我们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的事迹,村领导们表示很高兴,十分支持,提供了我们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并让大学生村官帮助我一起进行此次活动。这次行知学堂暑期班为期一个月,从7月11日到8月12日,我们制作了课程表和时间表,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每天早上七点半我就到达碧山村,开门并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想到连续一个月每天早起,让我心里打了退堂鼓,但是,每次我到达教学地点时,看到有学生已经早早的到来在门口等待,我感到特别感动,所以,我坚定决心要做好这次行知学堂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为了照顾到所有年级的孩子们,在备课上也要多花心思,要考虑周全,所以课程都是带有趣味性的。趣味性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调动所有同学们的积极性,对于表现好的同学会在表现册上贴一个笑脸,最后将会给予奖励。印象深刻的一次做饼干的英语课,教给同学们关于做饼干过程中要用到的材料用具的英文,同学们学习之后,拿上之前准备的面团,与同学们一起亲手做饼干,第二天分发给他们他们自己做的饼干,回答出更多英语单词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的饼干。那次,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悦,接触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会有更大的新鲜感。另外一个孩子们喜欢上的课程就是手工课,我会提前一天通过教程学习一些手工,买好纸和工具,第二天带去,教孩子们做手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十分的积极,拿着自己做的手工回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感到十分开心。考虑到孩子们的学习和运动相结合,每个礼拜都会有一节户外的课程,带领孩子们去户外上课,去碧山村大礼堂上体育课、上跆拳道课,让同学们活动活动身体。还带着孩子们去捡树叶和大石头,在树叶和石头上进行彩绘,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绘出属于自己的图。 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上课很辛苦,却很快乐。每天早晨离七点左右就赶去学校,已经有学生来学校,平均每天要上三节课,多的有的一天甚至有5节课;每天晚上备课,要想明天上什么课,怎样上。基本上每天都至少23点后睡觉,和这些辛苦比起来,学生们课内课外的活跃和笑容,学生和老师课堂上的互动和课余的交流,我和其他老师之间的和睦融洽与互帮互助,这些都不算什么。相反,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和快乐。 这里的孩子很可爱,总是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大年级的孩子更是能够提出一些好的想法帮助我们去更好的带动上课的氛围。当然,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孩子,会比较活泼好动,我都是对他们很严厉,课堂上就应该有课堂上的纪律。孩子们总是天真烂漫,即使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回家时还会找到我和我说老师再见,我觉得他们还是有着一颗纯洁天真烂漫的初心的。每天我也是赏罚分明,该奖励的要奖励,该批评的也要批评。知识竞赛课堂,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和答题正确次数多的同学我会自己出资买一些奖励品给他们。为了防止他们有攀比心理,我不采取每节课都有物质奖励的方式,改成给表现好的同学在表现册上贴个笑脸,当暑期班结束后再给予他们奖励。村委会也给予了支持,

学走在行知路上_创造精彩人生有感2

学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有感 当然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我从陶行知身上学到了怎样教学生学习,其实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他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弄虚作假的教育。“社会即教育”,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我们教育的基地。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让学生感到确实是“学有价值的知识”,从而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关注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知识的价值,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会用学习到的知识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无不体现了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所在。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杨瑞清,一位行知路上的领路人,留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敬佩,也留给了我太多对教育,对工作对自己的思考,做一名怎样的教师?他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真实地告诉了我们。尽管我们也会在工作中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自信、自强、自律,相信信念的力量,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读后感

教育路上的行者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披星戴月,在教育的路上,我计划着行程,思考着方向,中国教育缺什么,义务教育谁买单,民办教育路何方;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走遍了祖国的天涯海角......”朱永新教授这几行诗,充满了赤子情怀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深深的吸引了我,吸引着我一口气便读完了《走在教育的路上》这本书。 全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分别收录了作者十多首教育诗,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诗意热情;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以及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作为一个工作了十余年的教师,很容易受到“职业倦怠”感的威胁。如何在日常教育工作者中,保持新鲜劲和冲劲,去除麻木,是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的重点和难点。朱永新教授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以及心怀天下的人文理念,值得我好好学习和领悟。

一、教育的激情。不是新老师,不是老教师,没有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热情和冲劲,更没有老教师的从容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教学经验。因此,我们主要缺乏是激情。教育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整个生命去拥抱教育,使自己的身心灵肉与教育水乳交融;就是教师对教育的痴迷达到忘我的境界;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诚挚而火热的心去呵护学生的灵气,催化学生的创造,陪伴学生的成长;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对学生负责,爱学生;激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创造谱写教育的辉煌。只有激情,才会有生命勃动的韵律,才会拨动学生的智慧之弦,奏出生命的灿烂乐章;只有激情,才会激发学生自己的同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欲,使学生的创造火花而成燎原之势;只有激情,才会使师生收获到创造的成果,共同成长的快乐,体验生命的价值。朱永新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激情,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教育的人文情怀。人之所以为人、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情怀,有精神文化。人文情怀关注并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与情感,着重创造想象性和多元化的生活,对人类遗存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充分肯定,对完善人性与维护自由、公平和秩序高度认同。朱永新教授作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一直心怀天下,坚守教育的人文情怀,努力建设具有人文情怀的现代教育,使每一个青年学生不仅拥有知识、经验、理性与科学素养,拥有一颗善良、丰盈和美好的心灵,在生活与工作中,能懂得尊重与感恩,能宽容与理解,崇尚自由与公平,遵守秩序与法则,做到互助与友爱,得到发展与完善。作为体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

践行行知思想 感悟教育真谛

践行行知思想感悟教育真谛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陈斌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具有万世师表的人格,爱满天下的情怀,改革教育的气魄,献身教育的境界。他创立的“真人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与我们今天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相辅相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愈富有时代气息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要求。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关系到能否把教育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问题。这就是教育的真谛。陶行知先生作出了精辟的回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深刻地揭示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培养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人 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我们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当今社会,“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相持不下。“教人求真”更具现实意义。其意义一:“知行统一”。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心理过程。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

学生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价值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第二,探索真理。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人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明确指出要培养创新人才。他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和嘴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