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许屯小学国家课程实施细则

(试行稿)

为了贯彻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落实《大连市中小学管理规范》和《瓦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基本要求》,进一步确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规范我镇教学管理工作,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现对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作如下修订: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1、根据国家及省、市、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整体设置小学教育课程方案。(具体见每学年《小学课程设置计划》)

2、学校必须根据“课程设置方案”,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延长学生学习时间,挤占其它学科课时。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具体见每学期《小学作息时间表》),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不超过6小时,积极开展好每天上下午的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严禁组织任何年级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

3、各校应根据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特长,统筹安排好课务分工,尽力做到专业、能力对口。教导处应认真编排好总日课表。班级课表、教师课表必须与学校总日课表保持一致,教师要严格按课表进行备课、上课,不得私自调课、代课、缺课,每学期开学5天内,各校必须将学校总日课表报总校。

4、各校要建立“考课”制度,设置调课单和查课记录,明确专人,每天对全校各班级课表对应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督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确保科学、品社等学科开课率达100%。

二、突出抓好备课环节

1、学校教导处应加强备课工作的指导。各学科一律以课时为单位进行备课,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地分配课时,不缺备。各学科备课周总课时数以课程设置方案为依据。语文、外语学科原则上要求超课备课(2—3课时),数学学科做到超例题备课(超2—3课时),科学、品社学科要求超周备课(1—2课时)。各科复习期间也必须按课时备课,各类学科的单页试卷、习题、作业纸等均不得替代备课课时,各学科严禁以旧充新、抄袭他人、网上下载等不切实际,难以操作的备课,坚持

备上基本一致,切实提高备课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杜绝那种备、上脱节现象。

加强写字和作文教学。语文备课中应包含写字、作文备课内容,具体备课时间可与语文教学进度相连贯。常识技能学科备课既要备好,认真备好科学学科中的实验操作课

2、综合实践活动备课可按课时进行备课,除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课程外,也可集中设计主题活动方案,内容可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校本课程备课根据课程设置要求进行备课,备课内容可为“习惯养成、人文教育、地域特色”,也可以为“科技文体、健康教育、特长培养”等。教学内容应有系列性、可操作性。

3、教师备课前必须精读教材,细读教师用书(教学参考用书),领会新课程标准,吃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做到既备知识,又备能力;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讲”,又备“练”,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教学过程,写好教案。教案内容包含: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记等。

4、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努力提高备课质量。以完小为单位按年级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每周不少于1次,同轨班级较少可采用议课形式,每学期集体备课次数累计语文、数学各不少于5次,英语学科不少于3次。各完小要成立学科教研组,可利用周四教研活动或其它业余时间由学校教导处或学科教研组牵头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必须做到“三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主讲教师)、“四研究”(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师生活动,研究习题设计)、“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设计、检测训练)。

重视集体备课中的二次备课,教师集体备课课时二次备课覆盖率达50%,对个人使用集体备课教案而无二次备课内容的应视为未备课。要求教师积极总结教学得失,撰写教后反思,语文、英语学科按单元、数学学科按周撰写教学反思,鼓励其它学科教师撰写教学后记。

5、语、数、英学科教案封面全校必须统一,封面应注明学校、任教班级、学科、执教者、设置时间,首页为个人崇敬的名人名言,第二页为本学科、本年级段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第三页为教学进度计划;每个单元前还需有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常技学科教案也应将教学进度计划置于教案的首页,合页备课应按单元进行阶段装订。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上课常规:教师课前必须准备好教材、教案、资料、演示仪器、书写工具、学生当堂课堂作业本和其它教具等,在上课前1分钟(或小预备前)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坚决杜绝没有备课就进课堂上课的现象,否则,一经发现将作教学事故处理。

严格执行课表和作息时间,必须按课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代课、缺课、并课。应在计划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擅自离开课堂。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做事(当堂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前发放给学生),放学后不单独滞留学生。

不坐着上课,课堂上不接待客人,不接、打移动电话,不抽烟,不做与本堂课教学无关的事;严禁酒后进课堂。

关心爱护学生,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应冷静、妥善处理,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注意师表形象,上课着装得体,不着浓妆,不戴过于夸张的首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必须穿运动装、运动鞋。

2、坚持“备、教”一致的原则,教师应依据课前备好的教案中的设计的教学内容、目标、思路,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着力构建有效课堂,切实提高单位时间效率(课堂40分钟)。

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应尽量使用普通话,课堂语言要规范健康、精要易懂、生动明白;合理分配“讲”与“练”的时间,使90%的学生能够掌握本堂课的知识;精心设计板书,字迹工整清晰。

3、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常技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省教学光盘”、“校校通”、“四配套”器材的教学辅助作用,确保教学资源和教学器材的使用率、实效性。坚决杜绝那种“一张嘴、一本书、自由式、低效果”的课堂教学。

科学、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学科还应认真上好实验课,开展好实践操作、手工制作等活动,积极倡导教师自制教具,确保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达规定要求。

四、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与批阅必须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切实提高达成度和巩固率。语、数、外学科作业布置应有针对性、实效性,课内、课外作业都必须精选、适量,坚决反对未经选择随手使用现成资料布置作业。平时作业题型与内容,既要突出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创新思维题的训练。合理、有效地运用好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补充习题等,不搞

题海战术,杜绝那种重复、机械训练现象。

2、控制作业时量,平衡作业负担。学生课堂作业:从二年级开始语文学科笔记作业按课(含单元练习)完成;数学学科按课时布置;英语学科从三年级单册下半学期起每单元不少于3次;中、高年级作文、写字(毛笔字)、大作按单元练习要求完成;高年级小作篇幅不少于大作篇幅,各年级每天坚持写小字(硬笔习字册)。

常技学科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需要,布置适量的课内作业。音乐、体育、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及低年级思品学科一般不留书面作业,可留些能力训练、动手操作、实践观察等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

学生课后作业: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学生每天的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小时内。

3、学生作业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清洁、格式规范,作业用笔、用色必须统一(低年级用铅笔,中、高年级用蓝色墨水钢笔)。作业中的错题应及时订正,教师应指导学生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杜绝抄袭,雷同作业。学生课堂作业当天交齐,家庭作业一般在第二天上课前交齐。

4、各科作业必须做到“有布必检、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教师批阅作业统一使用红色钢笔,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不漏批,不错改,不积压;统一批改要求、符号,使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第评价,批阅后注明批阅日期。

语文必改作业包括写字(硬笔、毛笔)、笔记(低年级为拼音、拼音小字、田字格小字)、作文(大、小),作文批阅还应有眉批、总评,大、小作精批细改量应达到“两个二分之一”(占每次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占全学期每生总篇的二分之一);数学为随课时布置的课堂作业;英语为随课或随堂作业;常技学科的课内作业也必须及时、认真批改。

5、教材配套练习册、补充习题批阅必须及时、认真,逐题讲解。低年级批阅要求同课堂作业;中、高年级可分层次批阅,任课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本班不同层次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每次批阅量不少于本班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中、高年级任课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开展好互阅作业活动,并及时掌握互阅情况。

6、语、数、外学科教师必须备有作业批改记录,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错误,应认真做好批改记录,积极提倡写激励性评语;教师应及时评讲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集体订正,评讲,也可进行个别面批;个别性的错误要求学生自己订正,在下次作业批改时一并批改,高年级学生还应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五、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1、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切实预防“两极分化”,积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平时辅导形式应多样化,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既要培优,也要补差,培优补差要做到:定计划、定对象、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促进全面、全员发展,培优补差工作扎实、有效,记录认真,任课教师每周培优补差不少于1次。

2、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上好自习课,班级任课教师应协调自习课,做到定时、定课、定班辅导,维持好班级纪律,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3、根据学科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及特长爱好,组建切合实际的学科课外活动小组和特长兴趣小组,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学科知识或技能特长竞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求。

六、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1、综合评价学生,突出“过程”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社会公德、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性心理、文化知识、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班主任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工作职责》、《班级管理要求》管理好班级,填写好班主任手册。平时还应协调好各课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收集、整理好学生成长档案材料并做好记录。

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学习能力、学生活动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认真组织对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各科考核要科学、客观,既要重视知识的应用,又要考虑能力培养。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目前的课改导向。所有按课程计划开设的课程都应按规定要求进行评估,每学期考试原则上不超过1次,科目不超过3门。各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做好阶段性质量分析,及时总结、发现不足,及时弥补,期末必须对全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考核评估。

常技学科评估应根据学科特点及实际需要,对教师平时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可采用实地调查、走访学生、师生问卷、口试、实验操作、能力达标、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综合评定;镇每学期将对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常技学科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考核采用“等第”或积分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4、严肃考风考纪,杜绝弄虚作假。每次考试必须周密组织,认真监

考、阅卷,搞好试卷质量分析,及时统计成绩,做好试卷评讲工作,教师要有学生成绩记分册,学校教导处要有成绩册、汇总表等。

5、各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各校必须建立教师自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制度,每学期每位学生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进行1—2次满意度测评及问卷,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对满意度低于80%的教师,学校领导要找其谈话,分析原因,帮助改进;对满意度较低,要限期整改,必要时应及时调整撤换。

6、各校应建立“重实效、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对教学成绩显著、工作勤奋塌实、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加大在期末教师绩效考核的权重。

七、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应围绕增强教学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认真开展好“备、说、上、评、讲”系列活动。健全听、评课制度,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并及时反馈听课意见或建议。学校领导必须经常深入课堂教学,兼教一门学科,挂钩相关年级、学科,参加年级学科备课、听评课活动,校长每月听课不少于8节,副校长每月听课不少于7节,学校中层干部、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6节,4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开设公开教学活动不少于2次,5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公开教学不少于1次。

2、学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完小每单周组织教师学习教学业务理论知识或进行教导教研检查、总结工作,双周进行课堂教学业务研讨活动;教学点的教研活动与相关完小协调组织,具体内容、形式根据学校实际而定。注重教研活动效果,使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学校教研活动留有痕迹,及时做好记录、整理资料工作。

3、各校应积极培养学科新秀教师,组织参加各级学习、培训活动。参加各级活动应做到定人员、定目标、定任务。各校要定期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跟踪课、公开课、互听课”活动,全面掌握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时,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有始有终,确保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强化“三字一画(话)”、计算机以及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作业设计、命题制作、特长技能等训练,40周岁以下教师每天坚持书写20个毛笔字、100个钢笔字,课堂上坚持讲普通话,

平时必须加强“Word、Excel、PowerPoint”等必备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每学年镇、校将开展一次成果展示或过关评比活动。

5、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大专以上学历进修,30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本科学历进修。各校以自主或集中的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必须与任教学科或岗位一致(具体可参照总校提供的学习内容),教师业务学习笔记每月学习不少于1千字,每学期累计不少于5000字。

鼓励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5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撰写总结或论文不少于2篇,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在区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不少于1篇。

6、健全“镇、片、校、点”教研网络,增强研究实效,中心小学、定点完小要充分发挥示范、龙头作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际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八、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努力上好思想品德课,改进德育课的方式和途径。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要将传授知识、生活实践、情感激发、习惯养成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生活,定期举办心理咨询、学习辅导、生活谈话等活动,引导学生排解学习、生活及心理中的困惑。所有教师必须善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加强班队会阵地建设。学校必须制订好少先队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各班级必须制订详细的、可操作的班务工作计划,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全校性的主题队会或评比活动,组织指导中、高年级各班级每月至少开展1次的主题班队会,开好每周1课时的班会课,不得挤占或挪用。并认真做好记录,整理好活动资料。

3、建立“家校一体”教育网络。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各班级每学期召开家长会、或家访、或与家长信息沟通至少2次以上,积极赢得家长、社会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4、加强学校德育管理,每周举行教师例会、政治学习、教导教研、业务学习活动不少于1次(规模较小的完小教师例会与政治学习、教导教研与业务学习可以合并召开),每月召开班主任、安全活动或会议不少于1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有关师德教育、师能训练方面的竞赛活动。

组织师生开展好每周1次的升旗仪式活动,升旗仪式组织健全,流程规范,国旗下讲话活动有安排,有主讲人,有主题,有记录。学校每月必须开展全校性德育活动(有关“安全、卫生、读书、演讲、科技、

文艺、体育”等学生能力素质单项或多项竞赛活动)不少于1次,各类活动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记录、有总结,有资料。

九、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1、立足学校实际,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利用学校的橱窗、画廊、读报栏、广播台和班级的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积极引导学生收听、观看适合学生的广播、电视节目,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兴趣小组等,积极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加强班级宣传氛围的创设,低年级每学期更新班级黑板报内容不少于2次,中、高年级每月不少于1次,中、高年级黑板报更新应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体现班级特色和学生实际。校园橱窗每学期更新不少于1次,并根据阶段时间、突出主题及时出新版面内容。

2、营造“书香校园”,扩大师生阅读面。各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或“图书箱”的作用,语文、英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家长自愿订阅适量报刊、杂志,为学生进行阶段性重点阅读提供指导。语文学科应要求学生完成背、默课文、阅读积累等课后练习,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读总量,中、高年级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认真记好课外阅读笔记,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要求学生每周各写一篇有质量的日记或读后感,择优摘录佳词、精句、佳段3篇;英语学科必须熟记教材中规定掌握的单词和短语、句子、对话和短文外,各年级段还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训练。

3、重视特色学校建设,加大创设力度,根据本校教师、学生现状,选准项目、定好方案、加强训练、搭建平台,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竞赛,努力培养兴趣广泛、眼界宽阔、思维灵活的优秀学生,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积极进取、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十、健全教学督查机制

1、各校必须进一步规范教学“五认真”工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学工作检查,随机(单项)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综合考核每月不少于1次,并留有记录。加大随堂课的教学检查和考核力度,对课堂教学较差的教师,坚持正面指导、积极帮扶、限期整改等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益。镇总校每学期除对开学、期中、期末组织视导外,平时将不定期的对各校教学常规进行专项检查或突击抽查,检查的重点放在规范教学行为上,重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

2、重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各校应成立教学常规督查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设置“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作业布置与批阅、辅导、考核”等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检查、评估表格,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并认真记录,作为评定教师工作优劣的主要依据,平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自查、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

3、健全各项制度。各校必须建立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校领导、教职工岗位职责,完善教学常规检查、督导和评估制度,完善教师考勤、考核和奖惩制度,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培训制度,完善“四配套”(图书阅览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音乐、美术、多媒体专用教室)资源、器材的利用制度。

4、总校将加大对教学常规工作管理的力度,提高教学工作在各项评比中权重,镇将成立由中小学总校、中心小学及部分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工作督查组,不定期地对学校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对各校所有学科教师进行不打招呼的随堂听课,对本堂课任教师的上课、备课、作业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确定综合评定,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