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总规说明书

泾源总规说明书
泾源总规说明书

第一部分概述

1、现状概述

1.1、地理位臵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六盘山南麓,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山腹地,跨东径106°12′-106°29′,北纬35°14′-35°38′。东与甘肃省平凉市接壤,西与宁夏隆德县毗邻,南与甘肃省华亭、庄浪两县相邻,北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连接。距固原市79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420公里,距甘肃省兰州市350公里,至陕西西安市360公里。

1.2、自然条件

1.2.1、地形地貌

泾源在陇东黄土高原西部,位于六盘山东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为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608-2492米之间,海拔最高处为六盘山主峰米岗山,海拔2931米;最低处为胭脂峡谷柳家河坝,海拔1608米。界域内西部为六盘山天然次生林区,有以米岗山为脉络的大小山峰41座,林木茂盛,自然资源丰富;中部为河谷地区,地势较为平缓,形成不同走向的香水、永盛、白面三道川和赵家、秦家、红旗三架塬,另有新民河、沙塘河等8条河流,溪流343条、33道梁、111条大沟,东部为与六盘山余脉相连的土石山地,构成了峰峦迭障,河壑交错,川塬相间,河流密布的地形地貌,形成“三山夹三塬,七水分三川”之势。以土石山为主,通常分为西部六盘山山地、中部低山沟壑和东部崆峒山前山三个地貌类型。

1.2.2、地质

泾源县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中朝地台的西南边缘和昆仓秦岭地槽褶皱区的东段,在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型复杂结构体系脊椎贺兰山带马蹄盾底部,下白垩地层发育较全,复背斜构造典型,六盘山构造线在县境内南北向、弧形构造突出。地质大部分为火山岩系及沉积岩系构造。

泾源县属六盘山东麓华北地层区,陕甘宁盆缘分区,平凉——永寿小区。古生界地层东部出露有寒武系,奥陶系。

泾源县位于中朝准地台的西南边缘和昆仓秦岭地槽褶皱区东段,横跨地槽和地台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分别属于昆仓秦岭地槽褶皱区走廊过渡带和中朝地台鄂尔多斯西缘拗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地质构造历经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构造运动。

县境内断层都为燕山——喜马拉雅期的产物,近南北向延伸切割下白垩系六盘山群和下第三系地层,多为逆断层,倾角5°-60°。有松林沟—南台、松树台—马家新庄、秋千架—沙南峡、南沟4条深大断裂。

1.2.3、地震

泾源县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地台与地槽的过渡带上,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区的六盘山地震活动带之中。在区内受南北向的几条深大断裂的控制,由于其深大断裂的长期发展和多次复活,导致断裂带上的构造地震较为活跃。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划分泾源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近10年未发生大的地震、滑坡、塌陷、冲沟等地质灾害。

1.2.4、气象条件

泾源县受六盘山地形影响,具有明显的中亚大陆性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春寒夏旱秋雨多,气温偏高,降水、日照偏少,

气温日差大,无霜期短。

县境内近十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气温32.2℃,最低气温-26.1℃。

县境内近十年平均日照时数2242小时,降水量650.90mm;平均风速2.3秒/米,最多风向西北偏西,出现频率为18%;最大风速18.4秒/米,极大风速28.5秒/米。十年平均无霜期164天;平均蒸发量1480mm,相对湿度60%-70%,冻土层深度在0.8-1.2m之间。

1.2.5、水文资料

泾源县水资源充沛,境内水系均属泾河水系,呈西向东流向,较大河流从南向北依此为新民河、东峡河、泾河干流源头、盛义河、香水河、羊槽河、沙塘河和颉河。

1.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泾源县多年平均降水量718mm,年降水总量7.06亿m3,平均地表泾流约2.62亿m3,水质较多,人均水资源量1722m3。

2.地下水: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泾河流域地下水补给模数5-15万m3/年·km2,地下水资源1.15亿m3,埋深较浅,一般在4-20m之间,易开发利用。

1.2.6、矿产资源

1.矿产种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油页岩、砖瓦粘土和水锈石等,另外还有矿泉水、古生物化石、地热、河砂、石膏以及铜、铁、锌、铅等资源。

2.矿产储量及分布: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三关口红沙石沟矿区(储量约9亿吨);秋千架矿区(储量约43万吨);园子沙南矿区(储量约7.4万吨);大湾乡杨岭矿区(储量约29万吨);秋千架二级铜储量约845吨,沙南C级铜金属储量约290吨,老龙潭水锈石储量约3万立方米,秋千架白云岩储量约162万吨。

1.2.7、旅游资源

1.文物古迹:泾源县历史悠久,地方文化积淀雄厚,文物古迹主要有水沟秦汉遗址、制胜关、石窑湾石窟、凉殿峡、堡子山、北伍清真寺。

2.风景名胜区:泾源县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山腹地,这里山翠水碧、风光竟秀、佳景天成,是六盘山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自然景观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野荷谷、香水峡、沙南峡、胭脂峡、秋千架、花崖子、米岗山、延龄寺、凉殿峡。2000年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成立,将6个旅游景区确定为长期重点开发建设区,老龙潭、二龙河、凉殿峡、野荷谷、胭脂峡及独立景点为6个旅游景区,共65个景点。

1.2.8、土地资源

2008年末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3094.17公顷,其中农业用地面积101941.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14%;建设用地面积2762.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4%;未利用地面积8389.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2%。

1.3、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泾源属雍州,为古卢国地。唐代属关内道陇州华亭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析华亭县地臵安化县,为泾源建县之始。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县名为化平县,隶属风翔路平凉府。清国治十年(1871年),设臵化平川直隶厅,属平庆泾固化道。民国二年(1913年),改化平直隶厅为化平县,隶属陇东行政专区。1950年9月18日,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改化平县名为泾源县,隶属甘肃省平凉专暑。1953年5月11日,改称泾源县回族自治区。1955年5月又改为泾源县回族自治县。1958年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固原专署所

辖,复称泾源县。

至1998年,全县共辖2个居委会,6个乡,2个镇,一个经济开发区,共辖76个行政村,334个村民小组。

2003年7月固原撤地设市时,将原固原县的大湾乡、什字镇、蒿店乡划归泾源县。

1.4、社会经济资料

1.4.1、行政区划及人口

2003年撤地设市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来的6乡2镇调整为4乡3镇。4乡是:大湾乡、黄花乡、兴盛乡和新民乡;3镇是:六盘山镇、香水镇和泾河源镇。1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68个村民小组。

2009年末,全县总户数33092户,总人口123364人,其中:回族人口93167人,占总人口的75.52%;农业人口113487人,占总人口的91.99%;自然增长率11.59‰,人口密度109.08人/平方公里,户均人口3.72人/户。乡村劳动力66430人,占总人口53.85%。

辖区面积:县域南北长约61.2公里,东西宽约27.3公里,全县总面积1130.94平方公里。

1.4.2、社会经济发展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8%,增长18.1%,其中一、二、三产业完成1.27亿元、1.33亿元和1.96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95.7%、102.3%和105.3%,增长6.3%、33.2%和16.6%。人均生产总值3688元。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4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2亿元。1.4.3、交通条件

近年来随着“旅游县”的开发建设,全县公路建设特别是干线和旅游公路得到完善,交通十分便利。“312”国道(县境内22.125公里)从六盘山镇东西横穿,西通隆德县,东至平凉市;“101”省道(县境内76.649公里)南北穿越,南通甘肃省华亭县,北至固原市原州区;另有泾隆、泾平、泾白、泾彭县道(县境内78.039公里);基本形成“二纵四横”干线的主骨架。全县通车里程627.36公里。

1.4.4、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设施:2009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园)106所,在校学生22119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01名;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6名;学前班23个,在班幼儿715名;小学90所,在校学生14205人;初级中学10所(含一中、什字中学和职业中学初中部),在校学生5592名;完全中学2所,高中在校学生697名;职业中学1所,职业班在校学生423名。全县中小教职工1307人,其中小学教职工806人;初级中学387人;高级中学114人。

全县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为12.6㎡,生均校舍面积为4.8㎡,全县校舍危房率为18%。

2.医疗设施:2008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服务机构12所,职工总数2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4人,床位数192张;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9人,各乡镇的行政村各建有一所卫生室。

3.文体娱乐和社会福利设施:2009年底,全县有文化站7个,从业人员14人,藏书约9000册;文化馆1个,从业人员23人;公共图书馆1个,从业人员13人,藏书约23000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从业人员2人,文物藏

品216件;体育机构1个,从业人员7人,专职教练员6人。全县有敬老院9所,从业人员25人,共养老人162人(县中心敬老院、六盘山镇敬老院、蒿店敬老院、黄花敬老院、香水镇敬老院、园子敬老院、东峡敬老院、新民敬老院、县社会福利院)。全县110个行政村各有一个村委会(党员活动室),一个农民科技培训站,各个乡镇有一处公共娱乐广场,清真寺186座,寺庙3座。

2、总则

2.1、规划编制背景

2.1.1、战略背景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泾源县必须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自身特点,提出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策略。

2、新的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指导思想。“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泾源县城乡协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随着泾源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城乡在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协调显得越发重要;在新的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泾源县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是本次泾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一个重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新发展观的提出,对于确定泾源城市发展战略、本次规划的原则和重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编制对泾源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是国家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为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即将出台的一部区域性规划。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建设红色文化产业基地将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一大亮点,相关旅游业、文化产业等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另外规划还将提出在该区域设立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等。规划对于泾源县的优势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泾源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自治区提出的建设固原中心城市和南部山区大县城战略,赋予泾源县发展的新任务。

自治区提出的建设固原中心城市和南部山区大县城战略,是通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强化固原市的磁极聚焦效应,在更大范围内配臵资源,创造更加丰富的就业岗位。推动固原经济社会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形成南部山区与沿黄城市带良性互动、统筹发展的新局面,为全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战略的提出赋予了泾源县新的发展机遇,也赋予泾源县发展任务,必须挖掘潜力、发挥优势,通过资金大投入、设施大建设、产业大发展、民生大改善,推动大县城的建设,实现泾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1.2、城市化进程的背景

根据《宁夏城镇体系规划》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及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其目的就是推动城市建设,并使小城市成为各个区域的经济中心,信息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但现实是泾源县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固原市平均

水平,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求新的规划对其调整、完善。

2.1.3、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规模扩张的背景

2003年固原市撤地设市对市域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原固原县什字镇和大湾乡划归泾源县管辖。由此,泾源县由原来的6乡2镇调整为4乡3镇,各乡镇职能更加突出,综合性更强,规模、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县城近年来发展迅速,现状建成区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的功能定位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急需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

2.1.4、泾源县产业发展的背景

随着自治区对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全县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特色林木种苗培育、草畜良种养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泾源县由传统的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产业提升所面临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

2.2、规划修编重点

1、拓展城市发展的战略空间,统筹区域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省际战略通道的作用。

2、研究跨越式发展的城市目标和定位,突出城市特点,把握城市发展重点,形成城市竞争新优势。

3、协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空间需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研究生态保护、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综合协调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时序,科学安排城镇空间布局。

4、构建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城市空间框架,合理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建立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弹性空间生长模式。

5、营造现代化城市风貌,彰显城市自然与人文特色,建设生态型城市,塑造宜商、宜居、宜游的城市新形象。

2.3、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5.《泾源县城总体规划》(2000-2020)

6.泾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7. 国家和自治区其他相关文件与标准

2.4、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确定规划目标,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坚持区域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在规划布局上,留有足够的弹性,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应变能力。

2、以加速“两个根本转变”为契机,充分发挥泾源县的区位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坚持珍惜耕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适应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规划的合理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城市土地有序、合理地开发建设。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集约型经济,努力

提高城市单位用地效益创造必备条件。

4、保护和拓展风景旅游城市的内涵和特色,通过优化布局,使文化名城、风景旅游、交通枢纽等功能不悖而展、相得益彰。为加速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5、继续保持“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特点,在按“一中心多组团”进行规划布局的前提下,使中心城区重点向西向东南发展,完善中心城区功能,通过增设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振兴城乡经济,不断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功能。

6、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不求量大,但求质高。

7、立足建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城市个性、独特县城风格”的生态旅游城市定位,高起点完成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加大新区建设,加快老区改造,进一步拓展城区发展规模。

2.5、规划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泾源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动力,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效”的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提升、争优创优”工程,全面推进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力促泾源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

合理调整城镇空间结构,明确城市功能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联结广大乡村,城乡协同发展的新经济、社会网络。力争在规划期内将城市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利于创业、适于生活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2.7、规划期限

近期:2010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5年

2.8、规划范围

区域:即泾源县行政区划范围,面积为1130.94平方公里。

城市: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泾源县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起卧龙山东麓,西至西峡水库,南北两翼以自然山体的山脊线为界,总面积为40.5平方公里,包括城市建设区7.85平方公里,环境控制区4.4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城镇体系规划

3、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镇或乡村的发展,都离不开所处区域的发展。从区域统筹的角度看,任何城镇的发展都不能单纯从城市自身角度考虑,而是将城镇臵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区域空间来综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城镇建设找到正确方向,并与周边城镇实现经济合作与统筹发展。因此,本次规划突破了“就城镇论城镇”的思路,将泾源县臵于陕甘宁省会经济圈、宁夏城镇体系、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固原市域等不同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考虑,由此确定泾源县域的发展定位,并对其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提出远景构想和区域协调重点。

1、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省会城市联系通道的中心位臵。距离银川、兰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最远420公里,位于三个省会城市经济圈叠加影响范围之内,是银川、兰州、西安经济发展“南出宁夏、东突陕西、西进甘肃的重要战略通道。对于强化省际经济交往具有战略意义。

2、是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中二级发展轴的主要节点,对全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3、是《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中的主要节点之一。区域内清真牛肉、马铃薯、牧草及秸杆饲料、无公害蔬菜、中药材、桑蚕6个特色优势产业,对于宁夏南部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4、地处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的中心区域,其境内的六盘山是宁夏南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的建设,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5、是固原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一级城镇发展轴中唯一的二级中心城市。此发展轴集中了市域内13个城镇,连接着固原市域内的主要风景旅游区,是最具影响力的城镇发展轴线。

4、城镇体系发展规划思路

1)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城镇发展与乡村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城镇是区域发展的结果和要求,发展乡村是发展城镇的基础,也是目前我国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在编制规划、发展城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要体现城镇发展对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作用。

2)区域协调,共同提高

区域发展中有自身的规律性,各个城镇都肩负着区域对城镇赋予的职能,城镇之间只有很好地分工合作,才能够发展自我并促进区域发展。泾源县的发展规划,必须要在符合其与周边城市与周边小城镇的分工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合理实施。

3)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积极发展经济和建设城镇的同时,必须强调对现有自然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保证其适度开发,以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切实把经济增长和城镇建设建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基础,城镇产业的发展要遵循历史基础、外部机遇和自身条件的要求。泾源的产业发展,要从目前基础出发,结合自身的区位特征、资源特征、现有基础等,寻找适合自身的产业结构,确定稳定而有序的产业体系,才能够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城市建设则要紧紧围绕历史文化传统、自然景观、用地条件来营造自己的风貌。

5、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

5.1、社会经济发展优势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切实解决中南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见。为泾源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2、区位优势明显。泾源县扼守宁夏南大门,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420公里,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350公里,至陕西省省会西安市360公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泾源县受到三个省会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3、具有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

(1)泾源县水资源总量达到3.7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722立方米,是宁南山区唯一不缺水的县城。丰富的水资源使泾源县摆脱了制约着宁夏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水资源匮乏的束缚。

(2)县域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回乡风情浓郁,不仅有众多的风景名胜,还是古丝绸之路,有丰富的文化历史遗存,发展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

(3)泾源县地处大六盘生态圈的中心区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水质清洁、无污染。全县优质牧草地30.5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万亩,是发展绿色畜牧养殖及特色林木种苗培育的理想之地。

4、具有便捷的区域交通条件。中宝铁路、银川-武汉高速、312国道、101省道贯穿全境。目前开工建设的青岛-兰州、甘肃平凉-定西等高速公路东西横穿泾源县域,打通了泾源与甘肃平凉、兰州等城市的高速通道,为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2、社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1、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整体实力不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以资源型初加工为主;农业还为摆脱传统的耕作方式;缺乏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经济发展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处于较低水平。

2、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种植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难以促进县城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虽已取得成效,但优势特色产业草畜,马铃薯等还未真正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区域比较优势潜能还未充分发挥。因此,加快培育县城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意义重大。

2、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任务艰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泾源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自然因素影响和人为活动的存在,在气候波动的自然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过多的干扰了生态系统,破坏了其稳定性和平衡,使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和保护。

3、城市化水平低,城镇规模普遍较小。2008年县域城镇化水平仅为11%。按照《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固原市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26-28%,2020年达到42-44%。泾源县的城市化水平远低于这一目标,对于泾源县城镇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5.3、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建设带动,区域统筹,强化中心,跨越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协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城乡统筹发展思路

以城带乡、以商补农,通过城镇和商贸流通的集聚发展带动乡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地区的发展;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规划集中布局的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延伸,辐射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以乡促城,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促进资源整合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协调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2、城镇发展战略

加强区域城镇发展协调,以泾源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带动,强化泾源中心城镇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发展六盘山、泾源河城镇,构筑县域综合性中心;积极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越的重点乡镇,集聚发展特色产业,提

升城镇功能;完善一般镇配套设施,服务周边农村。构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开放式的城镇组织体系。

3、乡村发展战略

认真贯彻“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的方针,加强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整合乡村土地资源,促进乡村工农业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村庄。

5.3.1产业发展主要方向与策略

1、农业发展方向与对策

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一批主导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服务组织,建设一批商品基地;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重点搞好蔬菜、清真牛肉、牧草及秸杆饲料、马铃薯、中药材、无公害蔬菜、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及名优希特等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向高质化、高效化转移,大幅度提高产出效益。并围绕产业链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工业发展策略

坚持以建材工业、矿产资源、新型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为牵引,全面实施商标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争先创优,打造品牌,提升品位。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建设蒿店工业园区,发展以水泥、缸瓦、琉璃瓦、石棉瓦、装饰材料等为主要产品的建材工业。加快香水轻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搭建招商平台。坚定不移地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放手、放宽、放活,不断壮大现有企业,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

拓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精心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以建设在区内外市场上有明显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为目标。以品牌、绿色、订单、标准化为主题,推进肉牛、中药材、马铃薯、桑蚕等产业链的壮大。以县属骨干和民营重点企业为龙头,纵向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横向扩展产业群,形成农副产品加工、轻工业、建材加工等产业。重点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重视有市场潜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扩张。

3、第三产业发展策略

(1)突出生态城市建设,重视旅游产业发展。

分布在泾源县城区周围的卧龙山、龙吉山、龙福山及香水河、甜水河使泾源成为宁夏最具自然环境特色魅力的县城,是促使泾源成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依城,城浜山水的现代化、生态型区域旅游城市”的重要基础条件。因此应进一步塑造和彰显山水特色,使其传承历史文脉,体现现代文明。将卧龙山、龙吉山、龙福山及香水河做为城区的自然开放空间,利用其独特的环境和区位优势,强化自然生态景区的旅游、娱乐、健身、文化传播等功能。

(2)整合市场资源,形成地区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通过“一城三区、西扩南展东延”的总体构想,发展“以老城区为主的商

贸、旅游”、“开发区为主的工业”、“新区为主的行政、文化、办公”,将泾源县的商贸资源加以整和,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各乡镇已有的各类集市资源,为区域产品的对外流通提供便利条件。

(3)促进服务业发展,培育城市新形象

泾源县今后的重要任务是大力扩充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为培育新的城市形象和加速城镇化进程创造前提条件。

6、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6.1、经济发展目标

6.1.1、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005年以来泾源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畜牧富县、工业兴县、旅游强县、开放活县”战略,着力培育草畜、旅游、劳务产业,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良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泾源县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变化表

年份

地区生

产总值

(万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生

产总值

(元)增加值

(万元)

构成

比例

增加值

(万元)

构成

比例

增加值

(万元)

构成

比例

2006年32623 9371 28.70 7690 23.60 15562 47.70 2659 2007年37687 10699 28.40 9836 26.10 17152 45.50 3047 2008年45545 12699 27.88 13275 29.15 19571 4297 3692 2009年55689 16674 29.94 15781 28.34 23234 41.72 4505

依据近年来泾源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和自治区对宁南山区开发扶持力度的加大。预测近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远期(2016-2025年)年均增长13.0%,则泾源县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为15.70亿元,2025年为53.30亿元,人均GDP分别达到11600元和35000元。

6.1.2、地方财政收入

2009年泾源县地方财政收入1961万元,较上一年增长27.5%。2010-2015年和2016-2025年年均按20%和13%计算,则2015年和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7000万元和2.3亿元。

6.1.3、城乡居民收入

2009年泾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0元,2015年达到19800元(年均增长11%),2025年达到80000元(年均增长15%)。

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为2384元:2015年达到5300元(年均增长12%),2025年达到21000元(年均增长15%)。

6.2.4、县域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由2009年的11%提高至2015年20-22%, 2025年城达到45-50%。

6.2、社会发展的目标预测

1、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至规划期末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3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提升文明单位、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2、医疗卫生保障

以实施国家新一轮医改试点项目为契机,加大对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乡镇卫生院房屋和基本设备配臵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提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能力,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参考有关小康和现代化指标体系,泾源县城区每千人拥有医生人数近期指标定为 1.7人,远期为3人。人均寿命方面,泾源城区的近期指标可以定为74岁,远期76岁。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生活水平

在恩格尔系数方面,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根据泾源县的实际情况,到2015年泾源县城市的人民生活将会达到小康水平,2025年人民的生活会比较富裕。因此2010年泾源县城市的恩格尔系数指标可以定为小于40%的水平,2025达到小于35%的水平。

4、公共事业

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水平。

5、信息化建设

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机遇,扎实推进新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至规划期末,全县农村收看到8套模拟电视节目的用户达到100%,县城居民实现数字化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100%。

大力发展宽带接入,鼓励增值电话服务的发展和竞争。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企业信息网、教育网和招商网的建设进程。远期全县固定、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5万户和1.7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500户。

6、居住水平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人民居住水平与消费水平。目前泾源县的平均居住质量相对来说较高,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m2,大于15 m2的现代化值,但与小康社会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泾源县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的指标近期定为30 m2,远期35 m2。人均生活用水指标近期定为180升/日,远期200升/日。

7、社会保障

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全面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和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和特重大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泾源县提出的努力与宁夏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参考小康社会的标准,泾源城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近期指标定为不小于95%,远期不小于98%。

7、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7、1、总人口预测

2009年底县域总人口为123904人,县域总人口预测以自然增长为计算标

准。2008年县域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1.6‰。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和泾源的实际情况,规划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按人口总和增长率法计算,县域总人口近期(2015年)约为13.5万人,远期(2025年)约为15万人。

7.2、人口城镇化预测与规划

7.2.1 人口城镇化现状及特点

1、人口城镇化现状

2009年底,全县城镇建制单元是六盘山镇、香水镇和泾河源镇。和2个居委会。各街道及建制镇辖区内总人口738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82人,占18.5%。各建制镇驻地总人口为13743万人,占县域内总人口(123904人)的11%,即全县2009年底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为11%。

2、人口城镇化现状评价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过程。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的城镇化进程即健康的城镇化进程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超前于或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区域的健康发展。

2009年泾源县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5元,略高于固原市的平均水平。但泾源县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低于固原市和全区城镇化水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左右。泾源县的人口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

泾源县人口城镇化水平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泾源县农业县的基础背景有关。由于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的滞后,农业就业人口和乡村居住人口偏多,从而导致了城镇人口比重偏低。其次泾源县工业产业发展缓慢,是导致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的根本原因。此外,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的发展,大大带动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同时以城镇为依托的旅游服务基地的建设缓慢,在短时期内以旅游业推动的第三产业就业潜力无法释放、非农从业人员及其家庭逐步从乡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尚未及时完成,也是造成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

7.2.2、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

2000年以来,泾源县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品牌。未来随着产业的升级,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及产业链的延伸,必将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从而使各城镇尤其是县城的工业企业迅速扩展,就业岗位增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也为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是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内容。人口城镇化趋势将随着全县非农经济的发展和县城建设力度的加大而得以发展。

7.2.3、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与规划目标

人口城镇化进程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采用县域非农人口比重的时间趋势外推法预测未来非农业人口比重和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城镇化水平为:

2015年,人口城镇化水平为22%左右;2025年,人口城镇化水平为50%左右。

7.3、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7.3.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原则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区域之中城镇体系的点(城镇)、线(联系方向

与发展轴)和面(经济区)三要素在空间的复杂组合关系。泾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与周边其它城市的空间发展衔接

在泾源县周围的区域内,存在着众多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其中固原市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对银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带动作用;平凉市是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泾源位于两个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因而在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上应与两个城市的发展相衔接,主动寻求与两个城市的分工与合作,进而利用这两个城市的发展促进泾源自身的快速发展。

2、扩大泾源经济发展腹地

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腹地的竞争,腹地越大,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市场条件越丰富。泾源目前与周边县、市、区相比,经济实力较低,发展优势不明显,进一步扩大泾源经济腹地,从毗邻县市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是促进泾源未来获得更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泾源县未来的发展一方面应进一步增强县城的经济实力,增强县城对毗邻县市的经济吸引力,另一方面还应选择一些镇来大力发展,增强这些镇对毗邻县市的引力,以此从不同层次上来扩大泾源城镇的经济社会影响范围。

3、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贯彻“五个统筹”,即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有没有发展,发展有没有取得成绩的问题,而是要更好地发展的问题,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全面迈向小康生活铺平道路。泾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就是要从空间上为泾源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7.3.2、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和发展轴、空间布局

7.3.2.1、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泾源县城的主要对外经济联系方向主要为南、北。理论上讲,对于单体城市而言,城市会优先向着经济联系的主导方向扩展。这是因为在迄今为止的社会中,经济联系仍要追求出行时间和交通运输成本的节省以提高效益,仍需要人们面对面的交往,人们在交往中通过环境感知的积累又会强化人们的空间活动行为。

7.3.2.1、县域发展轴

由于泾源县域为低山丘陵地形,而且县域面积较小,因而县域的发展轴应以县域的经济联系通道为依托。根据以上分析,县域的主要经济联系通道为由101省道、银武高速连接的对外经济联系的一条轴线。此轴联系县域主要的经济节点,对于泾源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7.3.2.1、空间布局

根据县域城镇主要沿六盘山东麓分布的特点,通过对县域城镇的区位、交通、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现状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城镇未来发展的动力、前景的预测,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得作用的研究,确定泾源城镇空间布局呈点轴分布,着力打造一核、两心、点轴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核”即泾源县城。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区位条件

优越。

“两心”即六盘山镇、泾河源镇。泾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未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副中心。

7.3.3、县域中心镇与经济区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增长并不是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就泾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而言,目前经济发展处于极化效应为主,扩散效应为辅的阶段。县域生产要素仍继续向着县城聚集,县城也对周围地区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辐射效应所能达到的范围远远小于极化效应所涉及的范围。因此,主动培育县域重点镇对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县域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和规模结构的研究,结合泾源县各个镇的实际情况来看,选择六盘山镇、泾河源镇作为县域的重点镇。六盘山镇是银川、固原进入泾源的门户,交通条件优越, 312国道、银武高速、中宝铁路的交汇于此。是县域内经济实力最强,人口规模较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城镇。它的发展对于扩大泾源北部的经济腹地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将是带动周围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其发展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泾河源镇是联结甘肃华亭,进入六盘山旅游景区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全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全县经济腹地角度而言需要重点培育的中心镇。它的发展对于扩大泾源县南部经济腹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应地,全县可划分为三个城镇经济影响区域,即以县城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区,以六盘山镇为中心的北部经济区,以泾河源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区。

7.4、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考虑到泾源县近期发展主要依靠中心城区的基础和优势,在规划期内采取逐步优化城镇体系格局的措施。规划期内仍然以中心城区发展为带动县域城镇体系和全县发展的主导力量。

除县城外,六盘山镇和泾源河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是已经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建设基础的建制镇,是泾源县未来扩大区域影响的前沿城镇,并且都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通过市场流通对外联系的纽带,在规划期内作为城镇体系中的重点城镇。

黄花乡、兴盛乡集镇距县城驻地较近,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乡集镇作为节点来发展的优势将有所减弱,作为一般城镇来发展。大湾乡、新民乡距县城较远,受县城辐射作用较小,而分别与六盘山镇和泾源河镇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将它们也作为一般城镇来发展。这些建制镇和乡集镇在规划期内适当扩大规模,城镇发展侧重于优化结构,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由此确定泾源县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为三级即:

一级:县域中心城镇1个,县城(香水镇)。

二级:地区中心镇2个,泾河源、六盘山。

三级:一般集镇4个,黄花、兴盛、新民、大湾。

7.5、城镇规模结构

县城(香水镇)人口规模为7万;泾河源、六盘山人口规模在0.5~1.0万;黄花、兴盛、新民、大湾人口规模在0.3~0. 5万。

县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村镇点数量城镇规模(万人)

中心城市 1 县城(香水镇) 2.5~7

重点镇 2 六盘山镇、泾源河镇0.5~1

一般乡镇 4 大湾、黄花、兴盛、新民乡<0.5

7.6、城镇职能结构

县城(香水镇)职能为泾源县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泾河源镇职能为旅游、商贸;六盘山镇职能为工业、旅游、商贸;黄花职能为旅游、农贸;新民职能为商贸;兴盛、大湾职能为农贸。

8、村庄发展规划

通过村庄发展规划,为下一层次乡镇域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调整、布局提供依据。

8.1、村庄现状

截至2009年底,县域划分为3镇4乡,共2个居委会,110个行政村,461个村民小组。全县范围内100户以上村庄25个,60-100户村庄162个,30-60户村庄212个,30户以下村庄62个;分别占到村庄总数的5.42%、35.14%、45.99%、13.45%。县域村庄整体规模偏小、居住分散,多数村庄无配套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差,布局混乱。

8.2、村庄发展导引

坚持统一规划,紧凑建设的原则,促进农村人口的就业和居住向城镇、中心村集中。规划借助以下三种村庄布局调整模式,引导泾源村庄发展。

(1)高效农业地带中的村庄——进行撤并和重组,引导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形成统一规划、规模经营的农业服务基地和专业农户聚居区。

(2)独立发展的小城镇周围的村庄——并入镇区统一规划开发,村办工业并入乡镇工业小区,并鼓励务工人员进镇定居,逐步形成与城市型居住区人口密度相近,设施与服务水平相当,环境质量接近的居住小区。

(3)距城镇较远的村庄——积极推进村庄合并进程,在农村住宅的建设中逐步减少独立式住宅的建设量,推广节约用地的集合式住宅建设。

8.3、村庄建设引导和管制

8.3.1、村庄建设引导

规划主要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村庄发展环境等方面来对村庄建设进行引导。

1、村庄建设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区域环境进行评估,处于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村庄进行搬迁。村庄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对已产生的破坏区域要及时恢复。

2、村庄建设规划选址应尽量选用不宜种植地区进行村庄建设,在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情况,有无地质灾害的影响,不利地质对建筑基础结构的影响。

3、村庄建设时应做好村庄建设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建设,避免随意建设、盲目建设所造成布局混乱、资金浪费。对只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村庄要注重体现村庄的特色,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

4、做好农民住房拆迁复垦工作,确保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搬迁村民,住房拆迁后要根据周围环境及使用性质进行恢复,能作为粮食生产的要进行复垦,不能复垦的根据村庄发展条件作为其它性质用地,既不能复垦也不作为其它用途的地,应进行绿化以改善环境。

5、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引导县域部分村庄村民从事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逐步实现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

8.3.2、村庄建设管制

规划通过对县域村庄所处区域、地理位臵、环境不同的分析,对因村庄建设所带来的对环境、资源、村庄发展等方面的不利因素,采取合理的控制、管制措施,杜绝不利于因素的影响,使村庄建设朝积极方向发展。通过控制、管制措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1、村庄建设严禁占用耕地,合并、搬迁至其它村庄的应以搬迁地布局情况走紧凑式道路,用地不足时根据村庄发展方向、村庄建设用地指标,扩大用地规模,严禁多占、乱占。

2、合并、搬迁村庄应以保护该地区的基本农田为主,在此区域内限制对农田的非农业性质的利用。

3、加强对村庄建设区内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规划区范围内不得随意开采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区附近不得建设有污染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准堆放垃圾及废弃物。

4、位于生态敏感区域附近的村庄,村庄建设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村民的经济生产活动宜选择对环境无影响的产业。

8.4、中心村建设

中心村是指由若干村落联合组成的人口规模较多的新型农村社区,具有相对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一定吸引力的新村。将条件好、经济实力较强、服务设施较完善、规模较大、职能范围广,能够带动辐射几个自然村的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确定为中心村,中心村是从事农业、家庭副业和工副业生产活动的基地。农村中的最基层组织所在地,使农民就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活动场所,也是农业信息最便于传播和推广的地方。规划建设为仅次于城镇的农民生活的聚集区,建有完善的文化教育、生活娱乐、卫生体育设施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向城镇化发展的农民住宅聚集区。

9、区域空间管制

9.1、区域空间管制划分

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在泾源县域范围内划分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1)适宜建设区:综合条件下适宜建设的地区,是城镇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仍需根据本地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规模与强度。

(2)限制建设区:自然资源条件与自净能力相对较好的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城镇建设用地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规模,避免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在进行详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

(3)禁止建设区: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的重要地带及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行为。

9.2、建设建制分区

禁止建设区:包括水域生态敏感区、地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地核心区、矿产资源重点保护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防护林地、大型基础设施通道地区(高压架空线下范围、输油管线通廊、输气管线)等。

限制建设区:包括地表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保护地一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地质环境不适宜区、林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煤矿

开采的压煤区、绿化隔离地区、土地退化区等。

适宜建设区:包括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城镇建设区及独立工矿等其它适宜建设的区域,是城镇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

9.3、分类管制措施

(1)饮用水源保护区管制原则

重点对地下水源地进行保护,根据水源地所处位臵不同,分别确定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严格实行水源地的保护。

(2)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原则

严格限制基本农田的占用,确实需要征用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开垦与所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3)生态脆弱区管制原则

认真贯彻“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绿化”的政策,加强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将林木、药材、经济林产业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制定严格的发展计划、管理措施,开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10、旅游发展规划

泾源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群山环抱,百泉汇流,气候湿润,景色秀美,冬暖夏凉,集自然山水、森林景观、回乡风情和生态旅游、疗养避暑、野外探险、科学考察于一体,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和西北的“小九寨”。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泾源既有历史文物古迹,又有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既有红色革命历史遗迹,又有浓郁的回乡风情;即是古丝绸之路,又是泾水文化的发源地,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0.1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县内旅游资源状况

a.主要景区资源

泾源县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山腹地,这里山翠水碧、风光竟秀、佳景天成,是六盘山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自然景观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野荷谷、香水峡、沙南峡、胭脂峡、秋千架、花崖子、米岗山、延龄寺、凉殿峡。2000年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成立,将6个旅游景区确定为长期重点开发建设区,老龙潭、二龙河、凉殿峡、野荷谷、胭脂峡及独立景点为6个旅游景区,共65个景点。

b.文物景点

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泾源积淀了数量众多的文物景点。主要有水沟秦汉遗址、制胜关、石窑湾石窟、凉殿峡、堡子山、北伍清真寺。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位于县城北1公里香水镇水沟村西侧,面积约30万㎡,是秦汉(回中宫)遗址。近年出土有唐宋元代陶器、瓷器及“开元通宝”等铜币。

石窑湾石窟(延龄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新民乡张家台村东800米处。背山面河,开凿于石嘴河北岸石面上,据载此石窟开凿于宗代,相传济公活佛修行于此,此窟自西向东有4个洞窟排列于山崖上。

凉殿峡——位于县城西南23公里处,又名良天峡,居六盘山腹地,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大峡深,地形险要,气候凉爽湿润,风景幽美。元太祖

成吉思汗西征围困西夏时避暑崩殂于此,元世祖忽必烈南征云南时屯兵六盘山,也在这里避暑。

堡子山——位于县城,古名观山,山上建土堡1座,新建亭子1座,名曰“龙云亭”,始成山城公园。

北伍家清真寺——位于县境内香水镇北伍泉村,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其格局属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是泾源县内最早的一座清真寺。陕甘总督左宗棠亲笔题写门匾、楹联。

c.其他旅游资源

其他旅游资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泾源县回族聚居,孕育了浓郁的回乡风情,纷呈独秀的民间艺术,异域风格的回乡建筑,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习俗,激越悠扬的回族“花儿”,雄壮奔放的回族“踏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泾源旅游的文化内涵。二是泾源县红色革命遗迹。

2、泾源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背景

a.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基础

泾源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目前尚处于开发阶段,旅游产品散、小,没有形成品牌,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游客群体,旅游市场缺乏定位影响力较小,没有清晰明确的旅游空间格局。泾源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今后开发县内旅游资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b. 泾源旅游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的地位

泾源县的旅游资源丰富,是自治区旅游发展空间区划组织格局中的五个节点之一,处于全区旅游发展轴带的二级轴带。是宁夏10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10.2、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与发展目标

1、基本定位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乡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方面,城乡居民对旅游休闲的要求会提高,人们的旅游游憩活动会增加;另一方面,设施的完善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修葺、美化会使得这种旅游游憩活动成为可能。并且,作为固原市旅游空间格局中的主要节点,会接纳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

鉴于泾源县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开发潜力和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的地位,泾源县的旅游产业应在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加速发展,旅游产业将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a.产业定位

随着泾源县按照打造宁夏第一旅游县的目标定位,大做“生态六盘、清凉世界、泾水文化、回乡风情、红色之旅”旅游品牌的塑造和宣传,以及随着各主要景点在整个大旅游区域中的地位的提升,会极大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泾源县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旅游业经过发展、成熟,会逐步成为全县第三产业的支柱。

b.市场定位

泾源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客源市场应定位在全区及邻省的城乡居民,并着眼与全国的旅游市场,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统筹发展,与甘肃的崆峒山、麦积山形成网络。成为宁夏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为宁夏旅游业创造新的增长极。

c.功能定位

通过统一规划、逐步开发,泾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景观将会具有提升

泾源县经济实力,促进就业,加速城市化进程,优化泾源环境、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功能。

此外,泾源的旅游资源开发除了塑造秀美的的自然生态景观外,要注意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和和民族文化、泾水文化等无形旅游资源潜力,使之成为提高泾源知名度和提高城市品味的载体。

2、基本发展目标

泾源县旅游业发展的总目标是,通过县内旅游资源开发,在规划期末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泾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撑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城乡统筹发展的孵化器。

10.3、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组织

1、旅游功能区的空间格局

从区域背景来看,泾源县城是自治区旅游格局中的重要旅游节点。从全县来看,泾源县城是全县的旅游景点的节点和旅游服务中心。

结合全县的旅游资源分布和种类,全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形成一城一线三区五点”的旅游空间格局。“一城”即指做为旅游服务基地的泾源县城,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旅游中心服务区;“一线”包括以三关口、瓦亭等古丝绸之路文化景点为中心以及分散在全县各地的历史文物景点组成的古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线。“三区”即指以生态自然景观区为主的六盘山游览区、泾河源游览区、胭脂峡游览区。“五点”包括野荷谷、沙南峡、花崖子、秋千架、延龄寺等独立景观点。

2、旅游资源开发重点

虽然泾源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特色和内涵,与全国其他一些著名景点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吸引外省市游客到泾源来旅游,就要深入发掘泾源旅游资源的文化精髓和特色,在突出特色上做文章。通过对泾源旅游资源的分析、研究,我们将泾源旅游特色归纳为六点即:丝绸之路绿洲、森林涵养高原、度假避暑胜地、回族古风新貌、红旗漫卷六盘、泾水文化悠长。

10.4、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泾源县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和较多的历史文物,但旅游业起步晚,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相对薄弱,有较多的工作需要尽快完成。为了促进旅游业快速、有序地发展,要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清点县内各类旅游资源。尽快摸清旅游资源的数量、价值,考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内涵,这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2、尽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尽快编制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景点景区的开发规划,对全县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指导。全县旅游业发展要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统一规划,各景区的规划要相互衔接,避免简单重复和恶性竞争。

3、扩大对外宣传,拓展客源市场。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境内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意识。通过设施改造、新建,提高硬件设施水平;通过改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旅游活动的软环境。

11、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11.1、交通运输

随着固原民用机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泾源的交通条件。规划提高中宝铁路六盘山站的等级规模,增加其货运能力。着力于县域内公路等级的提高和成网建设,对银武高速公路子项目及支线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一个高低等级比

例均衡,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系统。

根据“全面规划、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的建设要求,在今后的建设中,按照构建骨架,建设环线、延伸村组,打通出口,完善网络,提高等级的建设思路,新建和改建等级公路181.16公里,其中三级油路8公里,四级油路173.16公里;等级砂砾路79公里,实现行政村通油路目标,完善“二纵四横”干线公路网络体系。

11.2、电力

继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力度,建设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输配电网络,全面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一是对农村电网改造,其中:改造10KV 线路153公里,新架10KV线路9公里,改造0.4KV以下低压线路132公里,新架低压线路8公里,以满足农村用电的需要。二是在县城新区,敷设10KV电缆12公里,0.4KV电缆8公里,以满足城市发展用电的的需求。三是在县域养牛园区、工业园区新架10KV线路2公里,低压线路3公里,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资源的要求。

11.3、水利设施

新建头道河、龙潭二坝、沙南峡、太阳洼、暖水河水库,加快病险水库改造;加强对地表水体的监测,完成县域泾河流域、沙塘河流域、颉河流域等主要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龙潭、和尚铺、绿塬库灌区和东峡河、颉河、沙塘河等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的农村水利工程将从基本上解决山区农村饮水困难,改善4乡3镇的供水,从根本上改善山区人口的生存条件。12、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2.1县域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

泾源县域自然环境较为复杂且严酷,生态承载力薄弱,随着全球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生态环境日趋脆弱,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整体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逾显突出。

1.自然条件差,水土涵养能力差,造林难度大。主要指县镜内土石山区,水土涵养能力差,气象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难度大,成本高,成活和保存率低。

2.林业建设投入不足。泾源县属“三西”扶贫建设重点县之一,财政收入少,县财政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林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同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川区和山区不可能同时实现相同的人均GDP值,造成生态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臵不一致。

3.林业经营机制不活,经营主体单一。社会经济观念不强,管理方式滞后,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泾源县林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4.沿六盘山脉随意采石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中华鼢鼠和野兔对造林后的苗木咬食、啃食严重。

6.森林和草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丧失。

7.部分群众有靠山吃山的思想,尤其是偷牧对造林的威胁大。

12.2县域生态功能区划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治理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抓好林业建设,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