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女神》的语言艺术风格

论郭沫若《女神》的语言艺术风格
论郭沫若《女神》的语言艺术风格

黔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分校(站、点):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目录

一、时代背景................................................................... .. (1)

二、作者创作经历................................................................... .. (1)

三、作品介绍................................................................... . (1)

四、《女神》的艺术风格................................................................... . (1)

(一)、语言的艺术风格................................................................... .. (1)

1、豪放诗歌先驱................................................................... . (2)

2、火山喷发式的抒情模式................................................................... .. (2)

(二)、新奇优美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特色 (2)

1、开创新生................................................................... . (2)

2、甘于奉献................................................................... (3)

3、赤子之心................................................................... . (3)

4、浴火重生................................................................... . (3)

五、中西合流的创作艺术................................................................... .. (3)

(一)、形式上的中西合流................................................................... . (4)

(二)、思想上的中西结合................................................................... (4)

(三)、语言上的中西合流................................................................... ..........................4六、夸张的艺风格................................................................... .. (4)

(一)、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引用神话历史 (4)

(二)、丰富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 .............5七、总结................................................................... ..........................................................5参考文献................................................................... . (5)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姓名:XXX

摘要:一个优秀作品的产生,往往是作者背后整个时代背景的缩影的展现于书

写。这也是研究一个作品多最终要到达的归宿。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充斥着当时时代的精华与感触。《女神》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而要研究其艺术风格,也必然离不开对于其时代背景的回顾以及当时作者创作风格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郭沫若中西合流语言艺术夸张艺术背景展望

一、时代背景

郭沫若的《女神》,创作于激情澎湃的“五四运动”时期。那个时代是个自由勃发的时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却未能获得自身该有的利益,即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被拒。而“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是由于这一丧权辱国的消息的传播使得各界人民纷纷怒轰反抗起来。这一运动中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其中以学生为主要代表的游行活动,更是为“五四精神”填入了青春蓬勃的活力精神。《女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必将会带着这个时代固有的叛逆反抗精神、高扬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强悍狂暴的艺术风格特性。这也是时代对于文学精髓的奉献以及缩影。

二、作者创作经历

要想了解真正了解一部作品,只是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或者是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来下手是不够的,作者自身的经历,很有可能才是解开诗歌艺术风格以及作品本身灵魂的钥匙。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历史剧作家、考古学家、学者和着名的文学家。他少时学医,但后来在受到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后,弃医从文,从此开始了他从事写诗创作的文人艺术生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深受震惊,在此之余,他在日本福冈发起并组织了救过团体夏社,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之中,写出了《凤凰涅盘》等诗篇,而《女神》也是这个时期极具五四时代精神的重要成果。郭沫若他个人弃医从文,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人民精神活力衰竭的产物。他试图通过文学作品的激励,唤醒国人的意志与反抗的精神。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便是一部反抗传统束缚,追求奔放自由与精神世界满足的史诗。这也是其在这个历史时代下创作的精神支柱以及向往的精神追求。

三、作品介绍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共收作品56篇,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分量最重要,包括《凤凰涅盘》,《天狗》,《炉中煤》,《晨安》等代表性诗篇;第三辑大部分是小诗,并且多为诗人早期的作品。各诗的写作时间基本反映了郭沫若五四时期思想与艺术风格演进的轨迹。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也是其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四、《女神》的艺术风格

(一)、语言的艺术风格

1、豪放诗歌先驱

诗歌的写作,语言的巧妙运用是一个诗歌这要灵魂展示的载体。而在郭沫若的《女神》之中,这个载体的展现就显得尤为的炙热,那是一种气势恢宏,狂热奔放的壮美。他在诗中写道“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的狂叫!我如七点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抱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开我的心肝,我在我的神经上飞跑,我在我的脊髓上飞跑,我在我的脑筋上飞跑。”这这首诗中,“烈火”、“大海”无一不是炙热情感寄托的载体。烈火炙热,点燃起生命的激情;大海波涛汹涌,更是人生波澜起伏的壮美诗篇。而这些语言上的表达,更是炙热的在展示诗人自身浓烈情感的迸发。“我食我肉”、“神经上飞跑”、“脑经上飞跑”,犹如整个人都在狂热的飞奔之中,语言是那样的夸张,却又如此的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感。让人们在他的狂热感染之下,更是感受到激情澎湃岁月的洗礼以及生命燃烧的炙热。这种超于现实的夸张手法塑造出的理想世界,何不是浪漫主义的风格的独特展示。

2、火山喷发式的抒情模式

火山喷发式的情感,可见整个诗歌情感基调的炙热程度。而对于郭沫若来说,青春年少的他更是血气方刚,情感炙热。例如诗歌诗歌中所描述的“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的总量!”这样豪气十足、狂热奔放的热情,这样的力量,无限的自信,这许许多多无不是在展现内心强烈的感情即将冲出传统的束缚释放而出。这一炙热的情感何尝不是五四精神在诗歌情感上的展现。“我飞跑”这样的狂热,犹如看出了新生力量破茧而出的痛苦与挣扎,在次之后将会是化茧成蝶的重生。而五四新青年的热情、力量,更是犹如飓风过境般压倒一切黑暗、腐朽的力量,使世界即将获得新的永生。这种力量或许将改变世界,改变中国。总之,《女神》这一创作展现出了那个炙热时代人们狂热情感的爆发以及那个具有光辉意义的年代的展示。这种对于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新生世界的感忘。

《女生之再生》中有这样的描述“我要去创造些新的光明,不能再在这壁龛中做神。”“我要去创造些新的温热,好同你新造的光明相结。”诗人引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赞叹了女娲大胆创造的精神以及开创新世界的勇气和力量。而这些情感的描述,何尝不是对于追或新生的向往以及对于未来生活创造的热情。诗歌用火山喷发式情感的表达,犹如亟需喷出新生之火、希望之火以及反抗之火。尽其所能的展现出了其内心无比的炙热。这首诗也在此成为了浪漫主义的激情结晶。《凤凰涅盘》也是《女神》之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一章。正如诗歌名来说,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这样的寓意,首先就将人们对于诗歌感触拉入了时代的背景中加以设想以及感悟。中国将会脱胎换骨,迸发出新的活力。这也便是火山喷发式情感所主要的归宿。

(二)、新奇优美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特色

1、开创新生

整部《女神》的艺术风格基调,主要凝聚于浪漫主义的色彩之中。而对于诗篇中物质意向的描写,只是为了最终所在其身上赋予的重要含义。《女神》主要是热情歌颂对于旧世界的反抗以及新世界创造的向往。《天狗》中有这样一句“开辟洪荒的大我”,在五四精神的催动之下,诗歌中更是强烈的反映出人们亟需个性解放,开辟新天地,塑造新自我的强烈欲望。而浪漫主义的适当运用,更是让这个诗歌的艺术风格更加独树一帜。

2、甘于奉献

此外,更有《湘累》之中对于屈原的赞叹,他是人民杰出的代表,也是为人民牺牲的英雄。他纵身一跃,留下的是千古的佳话。他浪漫主义一身的背后,却是被引用反映出了当时时代人们内心的呐喊,愿为解放自我,开创新世界而奉献自身的精神。而在《棠棣之花》中聂嫈、聂政姐弟则也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3、赤子之心

对于《女神》这部作品之中,除了对于浪漫主义情感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展示出的赤子心怀。正如《炉中煤》一诗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怀。诗中诗人以煤来自喻,通过煤的一生来诉说自己内心真实炙热的情感。煤,燃烧了自己,却给周围带来的温暖。在他生命最为炙热的时刻,却将她的永生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们。炉中他炙热的身躯,就如那之子之心一般,为祖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对于煤来说,他号称是地质化石,千万年的历史才能成就他一瞬间生命的释放,这也何尝不是对于祖国情感历史历史的绵长意见时间上情感的永存。浪漫的艺术不是情感的流露,这也是《女神》艺术风格之下最为深厚的情感。

4、浴火重生

《神女》之中最为炙热的艺术风格展示,要数《凤凰涅盘》。书中这样写道:岩鹰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从今后该我为空间的霸王!

孔雀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从今后请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鸱枭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哦!是哪儿来的鼠肉馨香?

家鸽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从今后请看我们驯良百姓的安康!

鹦鹉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从今后请听我们雄辩家的主张!

白鹤哈哈,凤凰!凤凰!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从今后请看我们高蹈派的徜徉!

凤凰更生歌鸡鸣昕潮涨了,昕潮涨了,死了的光明更生了。春潮涨了,春潮涨了,死了的宇宙更生了。生潮涨了,生潮涨了,死了的凤凰更生了。凤凰和鸣我们更生了。我们更生了。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火便是凰。凤便是火。

上述《凤凰涅盘》节选之中,“百鸟群歌”是整个诗篇之中最为精彩之处。诗中,群鸟以“哈哈”开头,尽显出群鸟对于凤凰的嘲笑,尽显出了小人的幸灾乐祸的心理。百鸟中的代表,象征着各种不同的当时的势力,这些势力中有当时反动的当权政府、卑鄙的政治参与者、市侩的人们等一系列不堪的形象。而从这些不堪的卑劣形象与凤凰的形象的对比,从而反映出凤凰的高尚。而在整篇《凤凰涅盘》这篇诗中,后篇的“凤凰浴火重生”这一部分,是整个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整个诗歌情感的重要展现。诗中“鸡鸣”与“凤凰和鸣”两部分,更是对于未来重生光明到来的展示。“火”对于整个诗篇来说,就是新生世界的时代精神的展示。而相对于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而言,火就象征着光明与未来美好的希望以及胜利的信心。新中国就犹如凤凰一般,必将在未来浴火重生,获得新生。这

也是浪漫主义色彩下最为浓厚感情的勃发。

五、中西合流的创作艺术

对于中西合流的创作艺术来说,有人说这是在诗歌上的“欧化”,其实不然。这种新型的诗歌形式,更多的是在传统的诗歌形式基础上的“欧化”,这是一种“取其精华”的创作过程。

(一)、形式上的中西合流

诗歌的好坏,内容情感的充实与否,并不是诗歌外在形式所决定的。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是无论新旧,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么以上都好看,不穿衣服的裸体更好看!”便是对于这一形式潮流最好的诠释。正如《女神》中《凤凰涅盘》这篇中“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这句所写的,诗句内蕴含着外国诗歌的诗风,却又不失我国传统诗歌以及古典诗歌的韵味之美。可见对于诗歌的创作艺术来说,能够广泛的取其精华用于自身,并不是本我的韵调,这才是真正好的诗篇形成的重要根源,能够有广阔的吸纳胸怀。这也是《女神》在形式上中西合流的成功所在。

(二)、思想上的中西结合

蔡震说:“郭沫若正是在我国古典文学被扭曲和压抑的这些因素的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倾向,而在‘五四’时期借外来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出来的。”这便是对于郭沫若《女神》思想理解的深刻感悟。郭沫若从小深受我国传统思想以及传统文学的影响,造就了他对于后来腐朽文化厌恶的基础。然而,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并没有释放这种不满的突破口。但是后来留学所接触到的外国自由主义以及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引发了他对于传统腐朽文学内心深处的不满。在五四的时代背景下,更是得到了抒发情感的突破口。这也是《女神》中思想上中西结合的基础,也是时代发展下文学作品产生创新的必然性。

(三)、语言上的中西合流

通读整篇《女神》不难发现,诗作之中常常会出现较为新兴的词汇以及英语词汇,这些词汇的出现无疑是整篇诗作在语言上进行中西合流的最好依据。如诗作中“Venus”这个英语单词,由于国人翻译版本的不同很可能会使其本意失真,因此诗作采用原英语单词进行表达,力图更为真切的表达诗意。除此之外还有“Energy”等英语单词的应用,也是为了还原诗作本真而应用于语言上中西合流的依据。除此之外,还有新兴词汇的应用。例如在《胜利的死》中,诗人用了“写真”一词。“写真”一词本源于中国,是“照相”之意。但是在外来传入中国的“写真”一词,又包含有“真实写照”之意。而单一用原有照片之意已无法完全体现诗人意境,将会消弱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此时就需要灵活的应用来完美阐述诗人的真实意图。而学者们对《女神》提出的不同看法,如朱湘曾提出:“《女神》在艺术上游两大缺点,一是西字的插入;二是单调的结构”。谭洛非也曾指出:“……特别是诗中夹进了不少的外文,消弱了艺术感染力”,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而且正是本文真正的语言精华所在。

六、夸张的艺术风格

(一)、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引用神话历史

诗人在《女神》中采用了夸张的写作,试图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澎湃。例如前文中提到的“我抱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开我的心肝,我在我的神经上飞跑,我在我的脊髓上飞跑,”这种夸张手法的应用,无疑是情感迸发的抒发口,喷发出无限的激情与活力。而《女神》中对于神话历史的应用,更是将象征手法完全的应用于其中。《女神》开篇引用的女娲补天来表

达开创新世界的向往与力量、《湘累》中屈原的引用以及《凤凰涅盘》中凤凰的象征,无一不是为了更加凸显当时的时代主题以及时代精神。这也是夸张艺术下所想要真实表达的情感诉说。

(二)、丰富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

对于《女神》来说,其具有奇妙的构思、大胆的想象、夸张的语言、炙热的情感以及强有力的节奏,这些均是烂漫主义艺术的集中表现。《女神》中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联想。诗人在诗中虚构除了被禁锢于神龛之中的女神她不甘于寂寞,向往自由与光热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塑造,何尝又不是对于当时整个社会现状的一个真实的写照。当时中国处于被压迫,人民处于渴望冲破束缚牢笼的阶段,就犹如女神一般,向往着新世界的风貌。除次之外,《凤凰涅盘》中的语言想象力更是奇异。诗中通过对各种百鸟形态以及语言上的描述,清晰的呈现出了各种恶势力的嘴脸,而这些嘲笑奚落、落井下石的小人嘴脸,又是当时各种势力的一种真实写照。而对于诗中的夸张部分,犹如诗中写到的“前也是睡眠,后也是睡眠,来得如飘风,去得如轻烟,来如风,去如烟,眠在后,睡有前,我们只是睡眠当中的一刹那的风烟,夸张是想象力的果实。”而低于这种夸张和比喻来说,似乎是摆脱了人们生活的原态,其实又似乎是生活真实原型的写照,使得诗歌更加具有了浓烈的生活情感。

七、总结

诗歌艺术风格的研究过程,往往是对于诗歌本身的回顾以及打开当时时代大门,了解社会背景以及感触作者经历的大门。郭沫若是一名革命家,是一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国破家亡之际,在民族需要觉醒之际,更是无法置身度外。他努力用诗歌唤起雄狮觉醒,努力开创新的世界。这也是诗歌艺术风格下所要真正表达的情感真相。

参考文献:

[1] 刘纳.论《女神》的艺术风格[ 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04).

[2] 吴开晋﹒郭沫若早期诗歌的艺术美[ J ]﹒《文史哲》,1984(02).

[3] 李魁铭﹒浅谈《女神》的艺术风格[ 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3卷(03).

[4] 秦川﹒耀眼的丰碑——《女神》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J ]﹒《郭沫若学刊》,1991(04).

[5] 付义正,王吉鹏,赵持平,王前,张虎臣编﹒《沫若诗词选读》[ M ]﹒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出版;内蒙古师范学院印刷厂印刷,1979年6月 32页89页189页.

[6] 谭洛非﹒开一代诗风的《女神》[ C ]﹒《郭沫若专刊》,1979年第02辑.

[7] 郭沫若:《女神》,上海泰东书局出版,1921年8月5日出版。

[8] 黄侯兴﹒《郭沫若文学研究管窥》[ C ]﹒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73页.

[9] 孙席珍﹒郭沫若——永远不灭的光辉[ C ]﹒《郭沫若研究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