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四章客观题

毛概第十四章客观题
毛概第十四章客观题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B

A.知识分子B.工人阶级C.精英阶层D.新的社会阶层

2.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于 C

A.它的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B.它的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C.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D.它能与农民阶级结成可靠同盟

3.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

4.知识分子是我国(B )的一部分

A.精英阶层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

5.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 C

A.工人阶级B.精英阶层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

6.我国现阶段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C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职业和身份已弱化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7.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是 B

A.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D.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8.“四个尊重”中,核心的是A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9.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是A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以人为本D.艰苦奋斗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11.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C

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

C.党的领导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12.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D

A.尊重和保障人权B.反对民族分裂

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保健事业D.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3.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A.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尊重和保障人权

C.以人为本D.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4.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C

A.针锋相对、先发制人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积极防御D.步步为营、各个击破

15.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A

A.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B.反对帝国主义发挥重要作用

C.反对恐怖主义发挥重要作用D.反对反裂主义发挥重要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ABC

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因为中国工人阶级是ABCD

A.是国家领导阶级B.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C.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D.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的社会力量

3.关于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有ABC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B.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C.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D.工人阶级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在ABC

A.队伍迅速壮大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岗位流动加快D.白领工人多于蓝领工人

5.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ABCD

A.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之一

6.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ABCD

A.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B.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本质体现。

C.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D.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7.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BC

A.民族平等是政治前提和基础、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B.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C.民族平等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政治前提和基础

D.三者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BD

A.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B.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D.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9.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10.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BC

A.维护祖国统一B.反对民族分裂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D.尊重各民族的自由选择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BCD

A.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B.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C.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2.江泽民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是ABC

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B.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C.保障有力D.常备不懈

13.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AC

A.打得赢B.拒腐蚀C.不变质D.守得住

14.关于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CD

A.革命化是第一位的、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B.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现代化是第一位的

C.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D.三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15.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ABCD

A.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B.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是我国根本性的国策

D.必须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和战略上后发制人的原则

16.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ABC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联合国维和任务提供人员和装备支持

17.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ABCD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P296 2(C )P297 3(A )P298 4(B )P299 5(C )P300

6(C )P300 7(B )P300 8(A )P301 9(A )P304 10(A )P305

11(C )P305 12(D )P307 13(A )P307 14(C )P311 15(A )P314

(二)多项选择题

1(ABC)P296 2(ABCD)P296 3(ABC )P297 4(ABC )P297

5(ABCD)P296—299 6(ABCD)P301 7(ABD)P305 8(BD )P305

9(ABC)P305 10(ABC )P306 11(ABCD )P309 12(ABC)P310

13 ( AC ) P310 14(ACD)P311 15 ( ABCD ) P312 16 ( ABC ) P314 17 ( ABCD ) P314

2015年毛概课后一到十二章习题答案全

第七章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答:1.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怎样理解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答: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①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人名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的。 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毛概第十五章(习题与答案)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4.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是党的思想建设 5.本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指党的建设 6.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 7.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8.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9.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多选题 1. 总结党的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3.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 5. 在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党的性质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要进一步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7. 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8. 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9.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判断题: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错

毛概第十四章题库

第十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是() A、人民群众 B、领导人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联邦制度 B、分而治之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切服从中央 3、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最大特点是() A、封闭性 B、开放性 C、空前的广泛性 D、单一性 4、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 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 C.思想联盟 D.文化联盟 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6、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B C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9、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 A、它是我国领导阶级 B、它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它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10、()战略方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A、积极防御 B、备战备荒 C、避免战争 D、加强政治建设 11、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奉行(),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A、与敌抗衡国防政策 B、和平第一国防政策 C、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D、自卫性国防政策 12、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毛概真题———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是() A.殖民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B.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问题 C.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D.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 2、首次提出两岸恢复“三通”的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3、“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 A.台湾必须回归祖国 B.香港必须回归祖国 C.澳门必须回归祖国 D.祖国必须实现统一 4、“一国两制”提出首先是针对()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自治问题 5、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实行两岸“三通” 6、“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行两种制度 C.实现两岸三通 D.放弃使用武力 7、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8、“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D.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9、中国政府提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 A.台湾同胞的 B.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C.台湾当局的 D.台湾政党的 10、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A. 1995年7月1 日 B. 1996年7月1 日 C. 1997年7月1 日 D. 1998年7月1 日

毛概客观题(重要)

Mistake: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解决我们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政策。 2.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 3.人权是具体的,而且是绝对的。 4.策略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 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7.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毛泽东。 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 9.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10.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以和平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1.2007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人民盼望已久的“三通”基本实现。 1.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2.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开始就采用了人民公社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3.“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资”姓“社”,只要为我所用即可。4.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唯一宗旨。 5.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内容。 Right:1。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5.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6.哲学社会科学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资源。 7.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8.“一纲四目”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雏形。 9.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或者主要的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3.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 10.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1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1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1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二为”的方向。这里的“二为”是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1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5.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毛概第十四章客观题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B A.知识分子B.工人阶级C.精英阶层D.新的社会阶层 2.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于 C A.它的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B.它的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C.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D.它能与农民阶级结成可靠同盟 3.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 4.知识分子是我国(B )的一部分 A.精英阶层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 5.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 C A.工人阶级B.精英阶层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 6.我国现阶段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C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职业和身份已弱化的弱势群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7.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是 B A.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D.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8.“四个尊重”中,核心的是A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9.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是A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以人为本D.艰苦奋斗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11.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C 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 C.党的领导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毛概选择题考试题库完整

1 单选题(1 号试卷) 1 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 空想社会主义 ? 儒家思想 ? 斯大林主义 ? 马列主义 2 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 ? 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农村根据地建设 3 ()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会议之后 ?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 ? 整风之后 ? 三大改造之后 4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人是p14 ?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大钊 ? 周恩来 ? 独秀 5 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 党的七大 ?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党的五大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论成果 ? 一 ? 二 ? 三 ? 四 7 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活动的实践 ?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理论 ? 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多选题(1 号试卷) 1 关于独立自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p13 ?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坚持独立自主就是不争取外援,不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2 群众路线就是 ? 一切为了群众 ? 一切依靠群众 ? 从群众中来 ? 到群众中去 3 以下对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有 ? 它是个人的思想 ? 它包括晚年所犯错误 ? 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它没有完全坚持马列主义 4 以下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的理解错误的有? 二者毫无关联 ? 后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前者 ? 二者完全一样 ? 二者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 对“实事”的含义作出的界定是p11 ?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部联系,即规律性 ?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实事”就是解放思想 6 以下对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的理解有 ? 它只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判断题(1 号试卷) 1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9、p129 ? 对? 错 2 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p17 ? 对? 错 3 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其主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 对? 错 4 思想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p16 ? 对? 错

毛概习题新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C)的先锋队。 A、农民阶级 B、知识分子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D、新社会阶层 2. 加强党的建设要围绕着( A ) A、党的基本路线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反腐倡廉 3. 党的建设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恢复和发扬的学风是( A )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和自我批评 D、克服本本主义 5. 在党的纪律面前( A ) A、所有党员一律平等 B、不同级别的干部区别对待 C、高级干部可以特殊 D、普通党员要求低一些 6.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是( A ) A、思想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干部队伍建设 D、党风廉政建设 7. 选拔干部的原则是( A ) A、德才兼备 B、统筹兼顾 C、资历为主 D、文凭优先 8. 要搞好社会风气,关键是要搞好( A ) A、党风 B、军风 C、民风 D、学风 9. 党的宗旨是( D )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B ) A、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 B、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 党的干部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 D ) A、割裂开来 B、对立起来 C、平行处理 D、统一起来 12. 党风问题的实质是( B ) A、权力如何运用的问题 B、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C、党的先锋队性质问题 D、党的生死存亡问题 13. 反对腐败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 D ) A、两者是矛盾的 B、两者是对立的 C、两者是脱节的 D、两者是统一的 14.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 A ) A、从严治党 B、发扬民主 C、党要管党 D、加强思想教育 15. 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利益基础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 C、四项基本原则 D、共同富裕 16. 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政治建设 D、执政能力建设 17. 在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的思想是( D ) A、强调从思想上建党 B、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C、强调党的纪律原则 D、强调党的作风建设 18.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时,提出我们的方法是( C ) A、整风的方法 B、整党的方法 C、民主的方法 D、教育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ABC)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 A、学习型 B、服务型 C、创新型 D、廉政型

毛概各章节考试选择题重点_(整理过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 D )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2.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 C )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 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 C )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 )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利 用外贸 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 时间的人是( C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 江泽民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B )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 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1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党的( B )

毛概第十四章

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C A.工人阶级 B.资产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人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C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人民当家作主 C.党的领导 D.共同富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B A.人民当家作主 B.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是()D A.人民的意见优势 B.其他政党的优势 C.国家领导人的优势 D.党的自身优势 5、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指引前进方向的是()B A.伟大斗争 B.伟大梦想 C.伟大工程 D.伟大事业 6、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是()D A.伟大斗争 B.伟大梦想

D.伟大事业 7、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激发前进动力的是()A A.伟大斗争 B.伟大梦想 C.伟大工程 D.伟大事业 8、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提供前进保证的是()C A.伟大斗争 B.伟大梦想 C.伟大工程 D.伟大事业 多选题: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所决定的。ABC A.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B.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C.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D.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因为()ABD A.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 B.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C.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第十二章毛概题库

第十二章毛概题库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选题 1.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A.接受中央政府委派的各级官员 B.不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C.最高行政管理权归属中央政府 D.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正确答案是】:D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台港澳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台港澳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正确答案是】:A 3.“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思想是()。A.改革开放 B.实事求是 C.和平共处 D.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正确答案是】:B

4.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大陆和台湾双方尽快实现的“三通”是()。 A.通邮、通商、通讯 B.通邮、通航、通信 C.通邮、通航、通商 D.通商、通航、通讯 【正确答案是】:C 5、《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正式通过是在()。 A.1985 年 B.1987 年 C.1990 年 D.1993 年 【正确答案是】:C 6.“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问题提出的。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港澳台 【正确答案是】:C 7.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本质是因

为台湾问题是()。 A.历史遗留问题 B.殖民统治遗留问题 C.中日美关系问题 D.中国内政问题 【正确答案是】:D 8.1995 年1 月30 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 A.九条方针 B.六点构想 C.八项主张 D.三个立场 【正确答案是】:C 9.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与美、日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 【正确答案是】:B 10.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

毛概各章节单选多选试题库(有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A.八七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 A.十三大B.十四大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十五大 5、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B.全面C.协调D.以人为本 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期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C.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毛概第十四章 复习题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D)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由党和国家的( C ) A.国体 B.政体 C.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D.政党制度 3.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C ) A、坚持党的领导 B、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C、维护和加强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D、正确处理好下岗工人问题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B ) A、工人阶级 B、农民 C、知识分子 D、人民军队 5.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A )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自由职业者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小资产阶级 6.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B ) A、社会主义带来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体现者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A ) A、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8.我国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 A ) A统一战线中大多数成员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B 我国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C统一战线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的 D 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 )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10.我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一种( B ) A、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 C、思想联盟 D、学术论坛 11.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C )

毛概课后题答案8到12章

第八章1,5,6,7老师提一下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 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15毛概第七至第十二章重点

毛概重点 【第七章】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答:A、实行改革开放有深刻的国内跟国际背景。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灾难,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B、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C、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与总目标? 答:重要性:A、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B、解决我国发展道路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A、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的支点,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景,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把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A、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 B、全面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C、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1、(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程:144到145页 2、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答: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C、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 D、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毛概考试题目和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着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