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避暑山庄

导游资格考试面试导游词参考——避暑山庄 各位贵宾,大家好:

首先对各位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览避暑山庄我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共同度过一个美好、愉快的承德之行。

承德地处燕山腹地,距北京220公里,平均海拔34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北方难得的自然风景区。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古代寺庙群外八庙以“移天缩地在襟怀,溶南化北于一处”的建筑风姿,对您研究历史、文物、宗教、园林等提供大量的实物例证。

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在这里,您既可领略到深宫禁院的宫廷气氛,又可聆听到梵刹的钟声。乍看,这里与其它旅游圣地也许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有其独特的风韵和内涵。近年来,这里先后被评为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四十四个旅游风景点之一,全国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又荣幸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中国几千年造园艺术之大成,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辉煌。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竣工于1792年,经过康、雍、乾三个帝王长达89年的营建,使山庄内已经具有多种风格的建筑120多组。山庄总面积564万平方米,分为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几部分。比北京的颐和园大1倍,比北海公园大8倍,长达20华里的虎皮围墙把山庄围成一个封闭式的皇家园林。这里有清代皇帝日常起居,处理朝政,宴赏娱乐和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就以这里为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有声有色、震憾人心的政治话剧。追溯近三百年的历史,伴随风雨雷电的悲泣回声,每一座殿堂都在冷静地陈述着山庄的荣辱兴衰,每一件文物都在无情地诉说着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是咸丰皇帝在这里签字的,闻名中外的《辛酉政变》是慈禧在这里精心策划的。就在那看似寻常的殿堂里,清朝曾有两个皇帝死在这里。

纵观避暑山庄全图,我们豁然发现它极象中国版图的缩影,它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蒙古草原的开阔,更有西北高山峻岭的雄奇,而且它的形状又酷似一把张开的大蒲扇,无论扇门有多大,最终要由扇柄掌握,体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在这硕大的扇面上,山水树木、花鸟鱼虫、楼台殿阁应有尽有,人们置身于这扇形的园林中,一定会产生一种无风自凉的感觉。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问,发现这块风水宝地的人是谁呢?让我们追溯到1701年腊月,康熙皇帝一行人北巡,当他经过这里时,发现眼前一片开阔的牧场,且热气蒸腾,于是驻马观望,见群山之上,万壑松林覆盖山岗,奇峰

绝壁,如巨大的擎天柱峙立于东方。经走访村老,康熙皇帝总结出这里有四大特点“草木茂,绝蚊蝇,泉水佳,人少饥”,且距京师又近,奏章可朝发夕至,日理万机,与宫中无异。自1703年起下令开挖这片热气蒸腾的地方。原来是以热河泉为主的大小喷泉涌出的热水使得这里云蒸霞蔚。1711年,避暑山庄的正宫落成之际,康熙皇帝浓墨垂笔写下了四个大字“避暑山庄”。细心的人们在品味这块匾的精美,字迹洒脱的同时又惊讶地发现“避”字错了,难道真是皇帝的误笔吗?后来有人饶有兴致地研究起“避”字为什么多写了一横。有人认为也许是皇帝为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多加了一笔,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书法技巧上的一种独特手法,这样写显得字迹更加端庄、匀称。

根据中国古代“九五飞龙在天”和“天保九儒”的传统惯例,沿山庄的正门到岫云门营建了前朝后寝九重院落,长达20华里的围墙上开设了九道宫门,其中正门是丽正门。“丽正”是方位正而光明之意。乾隆皇帝曾写下一首诗刻于门额之上。“岩城埤 固金汤, 荡门开向午阳,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反映了国家兴盛,民族统一,固若金汤。丽正门东侧有一钟楼,定时击钟108下,以体现皇家妙音不断,四季平安的心愿。按照规定,官员人等至下马碑前下马下轿方能从两侧小门进入山庄,中间的门只有皇帝才可进出,但在清朝历史上除皇帝以外还有一个人坐着黄轿从中间的门径直进了避暑山庄,并在山庄的正殿楠木殿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这个人就是西藏喇嘛教首领六世班禅。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用新学的藏语问候活佛:“我佛安好,长途拔涉,必感辛苦。”如此厚爱,班禅受宠若惊,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并用藏浯回答皇帝:“远叨圣恩,一路平安”。皇帝的寝宫严格规定,除太监以外的任何男人不准入内,乾隆皇帝又一次下令破例让班禅到自己的寝宫参观,并派卫士把班禅护送到仅用一年时间修建金璧辉煌的班禅行宫休息,在清代的三大戏楼之一的清音阁连续演戏十天,并多次举行盛大的焰火晚宴。这一盛大的接见活动在避暑山庄的历史上,在清朝历史上都留下辉煌的一页,达到了皇帝“敬一人而千万悦”的目的,体现了清初帝王治理多民族国家使其强固统一的宏方伟略。

清朝皇帝的寝宫烟波致爽殿是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这里“十里平湖,致有爽气”。从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到嘉庆皇帝每年大约有5个月的时间驻跸于此,但是自1820年嘉庆皇带在这里驾崩以后,四十年间清朝皇帝没有来过。四十年后的1860年,咸丰皇帝拖着病重的身体带着慈

安、慈禧慌慌张张来到这里,既不是避暑,也不是打猎,而是被英法联军的大炮轰出北京,来此避难。皇帝逃离北京,英法联军所到之处无人抵抗,掠走珍宝无数, 并丧心病狂地纵火焚烧了与避暑山庄同期兴建的一代名园圆明园。此时的咸丰皇帝已吓破了胆,在烟波致爽殿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1年8月咸丰皇帝死于烟波致爽殿,这是清朝皇帝在避暑山庄居住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早已觊

觎最高权力的慈禧母以子贵,在避暑山庄与咸丰皇帝的弟弟奕忻 密谋处置“赞襄政务”的八大臣,夺取最高统治权。此时的避暑山庄不再是昔日民族团结的大本营,而变成了咸丰皇帝投降卖国、慈禧垂帘听政的策源地。避暑山庄也随着清朝的衰败而渐次凋敝。

到了承德,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清朝皇帝住的地方古朴典雅,而与之相应的外八庙却是金碧辉煌呢?明修长城清修庙,清朝皇帝之所以动用国库里的金银修建十二座大型的具有各民族风格的寺庙,这是与他的治国之道是分不开的。有人说“修一座喇嘛庙,胜养十万兵”。修建庙宇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外八庙确实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寺庙还用上了金瓦,这一切都表现了清帝尊崇黄教,“绥服远藩”的政治需要。避暑山庄的风格则处处体现“澹泊”。“澹泊”二字源于《易经》上所说的“不烦不忧,澹泊不失。”后来诸葛亮在《戒子书》中又提到“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康熙皇帝非常欣赏这几个字,并把它作为治国的座佑铭,告诫自己及子孙,如果想把国家治理强大,就必须在政治上有抱负自强不息;在生活上俭朴不奢华;在态度上要慎重,严谨其事。康熙皇帝挥毫写下了“澹泊敬诚”四个大字,并把它高悬于避暑山庄正殿的中央,此殿因而得名为澹泊敬诚殿。又因此殿用上等楠木建造,故俗称楠木殿,整个殿宇在苍松的映衬下,庄重巍峨,清幽典雅,古朴无华。澹泊敬诚殿是皇帝上朝理政和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最隆重的是万寿大典。乾隆皇帝是农历八月十三日的生日,来自边疆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及王公大臣都云集在此为他祝寿,两边的奏乐亭里奏起了优美的《万年欢》等乐曲来烘托气氛。此时的皇帝神采飞扬地坐地在宝座上,两边香薰里飘起的缕缕青烟笼罩在皇帝周围,皇帝俨然真的成了“真龙天子”。清朝皇帝与避暑山庄结下了不解之缘。康熙在位61年,五十多次来山庄,乾隆在位60年就有22年生活在山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罗明先生曾经说:“如果没有乾隆皇帝,避暑山庄就不可能有

今天的规模,如果没有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承德也不可能成为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

避暑山庄以山名,而实趣在于水,构成了“山容水意皆出自然,树色泉声都出尘境,阴晴朝暮生态万状”的景象。山庄的湖区共分为八个小湖,湖湖相通,洲岛错落。您漫步在仿杭州苏堤建的芝径云堤上,举目望去,它连接三岛,环碧、月色江声、如意洲。且其形状若芝英、若云朵、复若如意。根据中国古代传说,在东海之滨,有一太液池,池中有三座仙岛,蓬莱、方丈、瀛洲,岛上均为仙人所居,永安永乐。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寻求长生不老,在园林构筑中,也大多采用“一池三山”的手法。康熙皇帝在营建避暑山庄之初就在湖泊中首先开出这三个岛屿,做为皇帝寻求长寿的精神依托。

山得水则活,水给山庄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湖心岛屿以堤相连,环列于三岛周围的亭榭楼阁依水而建,或深入水际,或半抱水面。如仿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仿苏州的文园狮子林,仿镇江的金山等建筑都小巧玲珑,体现了江南名园风貌。而月色江声,如意洲又以朴素严整的北方居民的格调见长。山庄的水源以热河泉为主,泉水甘美。康熙皇帝有诗曰“土原登百谷,泉甘剖翠瓜。”春天泉水清澈如镜,夏天浮萍点点,秋天荷花同秋菊同放异彩,冬天尽管周围白雪皑皑,这里仍碧水涟漪,春意盎然,乾隆皇帝因此有诗曰“荷花仲秋见,唯应此热泉。”

(进入平原区)山庄的平原区占地约千亩,分为万树园和试马埭两部分,这里芳草萋萋,古树参天,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点缀其间,极富莽莽草原的韵味。当年的万树园是民族大融合的政治舞台,清帝曾在这里接见各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使节,如英国特使马戈尔尼,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西藏喇嘛教首领六世班禅等。1781年6月,71岁的乾隆皇帝途经万树园,在草地上休息,见周围寸草铺地,很像天然绿毯,即兴写了一首《绿毯八韵》七言诗刻于卧碑之上,“绿毯试云何处最,最惟避暑此山庄,却非西旅织裘物,本是北人牧马场……。”鹤行无碍柔丛印,鹿眦那容密剡长。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塞外草原风光。平原区的东北部一座直耸蓝天的建筑突破了万树团的横野平空。这是乾隆皇帝下令仿南京的报恩塔和杭州的六合塔取其精华建成的永佑寺舍利塔,塔高67米,八角九层,乾隆皇帝每到山庄,必登此塔瞻礼膜拜。据史料记载,此塔第一次修筑到七层时,经测量发现有些倾斜和闪裂,随下令拆毁,并将承办工程的大臣杨作新革职,抄没家产。第二次修至第五层时又发现有些倾斜

,再次拆毁,并惩办有关人员。第三次修筑吸取前两次教训,用了十年的时间,耗银二十五万五千多两才建成雄伟壮观的舍利塔。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这样不仅保证了各项的工程的顺利进展。而且也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果说泰山之美在于雄,华山之美在于险,黄山之美在于奇,峨嵋之美在于秀,那么山庄之美则在于野,野表现在它的郊野美,博大美,自然美,素淡美。占全庄面积五分之四的山区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它尤如天然屏障,阻挡了风沙的浸袭,调节了山庄的气候。山区原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40余组,但因年久失修,再加上人为的破坏,许多建筑巳荡然无存,虽然有些只剩下残存的遗址,但也会使人联想起它的原貌一定是奇崛的,古朴的,气势磅礴的野趣美。

避暑山庄20华里的“小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于塞外山城,拱卫着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如果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黄山归来不见山”的话,那么看了承德金碧辉煌的庞大寺庙群,再去看其它寺庙的话,便难免有些兴味索然了吧。这里的寺庙群集中了满、蒙、汉、藏、维等不同风格的建筑,这些寺庙尤如众星捧月一样环绕在山庄周围,象征各少数民族对清政府的向心力。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为显示近三百年的历史沧桑,经过恢复的避暑山庄正以其独特的风姿,迎接着海内外的嘉宾。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烁在中华大地上。

尊敬的各位贵宾,避暑山庄之旅即将结束,此时此刻更加感到友谊的珍贵,我们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结下的友谊却绵长无尽。愿承德之行能给您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欢迎您能有机会再次来承德观光旅游,我由衷地期盼着各位的光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