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

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

其作用是:①再生作用。在分蘖期,分蘖节可产生分蘖和次生根。当主茎和分蘖遇不良环境而死亡时(如冻害),只要条件适合仍可再生新蘖并能形成一定产量。②健壮的分蘖节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

⑵小麦分蘖规律

①分蘖的时期:苗龄三叶时开始,至拔节期结束。冬小麦从三叶到越冬,冬前持续约一个半月时间,第二年从返青到拔节结束。小麦分蘖发生的最低温度要求是2~4℃,故越冬和返青的时间界限是稳定下降到和稳定上升到这个温度指标。

②分蘖的规律——同伸现象与同伸关系:小麦各级分蘖的出现与主茎叶片的出生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所谓的同伸关系。

③缺位现象:同伸规律是理论数,实际分蘖数比理论数少。胚芽鞘蘖出现的机会很少,高位、高级蘖也常有缺少。任何时候条件不利,都可能缺位,而且条件变好时也不再生。但有可能发生该出的次生根,因长根和长分蘖所需的条件不同。

④同伸关系产生的基础:在种胚形成期间,第四叶原基分化的同时(第三完全叶)也分化出胚芽鞘蘖芽原基。播种后,种子萌发至穗分化开始前这一期间,新的叶原基不断分化形成,在分化第五叶原基(第四完全叶)同时,主茎第一叶叶间分化出第一蘖芽原基。叶原基和蘖芽原基分化速度相等,既每分化出一个叶原基的同时分化出一个一级蘖芽原基,因此产生了同伸关系。

⑤同伸关系的生产意义:实践证明,华北地区冬小麦在良好的播种条件下,播种到出苗约需≥0℃积温120℃;出苗到越冬,主茎每长一片

叶约需积温70℃。根据以上两个积温数,在查算出当地小麦从播种到越冬的≥0℃积温数,即可推算出当地小麦不同播期的麦苗,在越冬前单株主茎的叶片数和分蘖数以及全田总茎数;也可以根据对越冬前全田总茎数的要求,推算出不同播期应具有的基本苗数,进一步推算出播种量。总之对确定播期、播量以及控制冬前群体大小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⑶小麦分蘖消长动态

冬小麦分蘖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冬前分蘖高峰,时间在分蘖后半个月左右,另一个在春季拔节前。冬前分蘖高峰是主峰,因冬前分蘖数占总分蘖数的70~80%。到拔节期由于生长中心转移,小蘖逐渐死亡,最后稳定到穗数。分蘖两极分化的时间界限是拔节前后,两极分化后,主茎和低位蘖长成有效穗,小蘖消亡,消亡顺序和分蘖发生顺序相反。

未抽穗前如何判断分蘖有效或无效:①冬前判断:冬前具有三片叶以上的分蘖若越冬未死亡,且肥水条件正常就能成穗;②春季拔节以前:具有六片叶以上的分蘖可成穗,五片叶的介于成与不成之间,四片叶以下的不能成穗。

争取穗数有两个途径:穗数决定于分蘖的增长过程和消亡过程,故争取穗数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总分蘖数;二是以较少的总分蘖数提高成穗率。第一个途径因最高分蘖数多,易引起郁蔽而发生倒伏,第二个途径可减轻倒伏威胁。

3、幼穗分化及粒数

⑴麦穗的构造

穗轴——穗轴节片子房

麦穗{小穗轴雌蕊一枚{柱头二个

小穗{若干小花{鳞片二枚花丝

两枚护颖雄蕊三枚{花药

内、外颖——(芒)

⑵幼穗分化过程

分期原则:①镜检有易于确定的形态指标;②有明显的外部形态与之对应。

小麦生长锥在穗原基分化之前呈半球状,宽度大于长度,这一阶段的生长锥主要分化叶片,称为叶原基分化期。以后幼穗生长锥分化生殖器官。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人为分为以下几个时期:Ⅰ、伸长期:生长锥长度大于宽度呈锥状,标志着生殖器官分化开始。Ⅱ、单棱期(穗轴分化期):在伸长的生长锥基部由下而上分化出环状突起,叫苞原始体。形状像棱,故叫单棱期。一个苞原始体相当于一个节,两个节之间为节间,即穗轴节片,苞原基不久即消失。

Ⅲ、二棱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在幼穗中部的两个苞原始体之间又出现一个突起,即小穗原基。这时幼穗呈二棱状,故叫二棱期。注意小穗原基的分化顺序是从生长锥中部开始,渐次于上部和下部。二棱期又分为二棱初、中、末期,初期二棱显二列性不显;中期二棱二列均显;末期二棱不显二列性显。此时处于起身期。

Ⅳ、护颖分化期:在幼穗中部的小穗原基基部分化出护颖原基,此期

很短。

Ⅴ、小花原基分化期:在幼穗中部已形成护颖原基的小穗原基上自下而上分化出小花的外颖原基。

Ⅵ、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在中部第一小穗分化出3~4朵小花原基后,基部第一朵小花外颖内出现三个半球状雄蕊突起,随后在三个半球状突起中间出现雌蕊突起。此时处于拔节期。

Ⅶ、药隔形成期:雄蕊突起由球状变为柱状,且沿中部自顶向下出现微凹纵沟进入药隔形成期。同时雌蕊原基顶端凹陷分化出两枚柱头原基,有芒品种沿外颖中脉伸长。

Ⅷ、四分子形成期:镜检花药中花粉粒,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子。

注意:①有人认为,因药隔和四分子之间间隔长达10天,故可在这两期之间加一个时期,即覆盖器官伸长期,此时颖花、芒和幼穗迅速伸长。②研究证明,穗分化进程与春生叶片有同步的对应关系。如北京等冬麦区,正常播种和正常气温条件下,春1叶——单棱;春2叶——二棱;春3叶——小花;春4叶——雌雄蕊;春5叶——药隔;春6叶——覆盖。

⑶小花退化

小花退化的时间:四分子形成期是小花两极分化的转折点。2~3天开始退化,5~6天急剧退化期,以后一直到花粉粒形成为持续退化期。

什么样的小花退化:①性器官分化不健全的小花。一穗上发育最

早的小花进入四分子期后,还在药隔之前的小花,称为性器官分化不健全。首先退化,占退化小花的70~80%;②性细胞发育不健全的小花:进入四分子的小花花粉胚囊发育不好称为性细胞发育不健全。跟着退化,占退化小花的20~30%;③退化子粒:占退化小花的1~5%。

可以争取什么样的小花成粒:退化子粒和一部分性细胞发育不健全的小花,占退化小花的5~8%。退化小花占分化小花的70~80%,每小穗分化3~9朵小花,2~3朵结实。退化顺序与分化顺序相反。

⑷结实器官建成的控制时期

穗器官分化期性器官分化期

单棱期—————→小花分化期—————→四分子形成期

决定小穗数决定小花数

性细胞分化期

药隔形成期——————→开花

决定退化小花数

4、子粒建成及粒重

⑴子粒形成的过程

小麦开花受精后子房膨大形成子粒,根据含水量的变化分为子粒形成、灌浆过程和成熟过程三个时期。

时期特征历时时间含水率胚乳状态粒色其他

子粒形成坐脐到多半仁9~11 >70% 清

水状灰白至灰绿长度达3/4

灌浆过程乳熟期多半仁到软仁12~18 70%~45% 清水至炼乳状灰绿至绿黄体积最大

面团期 3 40%~38% 面筋状绿黄至黄绿体积缩小

成熟过程蜡熟期软仁到硬仁3~7 35%~25% 蜡质状黄色粒重最大、人工

完熟期硬仁以后<20% 种皮色炸芒、机械

⑵争取粒重的途径

争取粒重的途径可概括为源、库、流、耗四个方面。①争取和保持较大的光合源:光合源有两个:一是开花前制造贮藏于茎秆中的物质,占5~10%;二是开花以后制造的光合产物,占90~95%。可以看出主要是保后者,但因光合系统的形成是在开花前,这就要求有一个好的群体,为开花后创造条件。开花后主要是防止叶片早衰,特别是旗叶,旗叶对灌浆的贡献可占粒重的1/3。此外还要保持茎、叶鞘、穗和芒的光合功能。②有好的贮藏库:即粒多、粒大。③流即延长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强度:时间长强度大粒重高。④耗即减少累计物质的损失:灌浆后的消耗主要是呼吸消耗,水分越多越强烈,因此灌浆停止后希望尽快脱水。此外是降雨对灰分的淋失。这就要求适时收获。

⑶争取粒重的措施

在良好群体条件下,后期主要是浇好三水。扬花水可保证不早衰,

含水量高;灌浆水可保证灌浆时间长强度大;麦黄水可增加粒重。但高产田浇麦黄水易造成贪青晚熟,只要田间持水量在75%左右可不浇。一般应在收获前10停水。

5、根系的生长,茎秆的形成与作用,叶的构造、生长与功能,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等内容自学。

二、小麦施肥技术

1、小麦需肥特点

冬小麦一生需氮、钾多,需磷相对较少,同时需要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和锌、硼、锰等微量元素。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N)2.83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1.25公斤,氧化钾(K2O)2.92公斤。小麦一生吸收氮肥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年前分蘖盛期,占总吸收量的12%~14%,另一个是拔节孕穗期,占总吸收量的35%~40%﹔小麦对磷肥吸收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扬花期,占磷总吸收量的60%~70%﹔小麦对钾的吸收在拔节前较少,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拔节孕穗期吸收钾最多,可达60%~70%。

2、小麦施肥的一般原则

冬小麦施肥不要就小麦论小麦,要将冬小麦与夏玉米全年两季统筹考虑,磷肥重点在小麦上,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磷肥可全部用于小麦,玉米不施磷肥,如土壤含有效磷较少,再适量增加磷肥投入量的同时将2/3用于小麦,1/3用于玉米﹔钾肥则相反,如土壤有效钾含量高,全部钾肥用于玉米,如土壤速效钾较少,则1/3用于小麦,2/3用于玉米。小麦肥料投入的一般比例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

钾为1︰0.7︰0.4﹔同时要增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用量。最好是多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时一定要进行发酵,以减少土传病害。在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中,小麦要增加锌肥和硼肥的使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施点锰肥,都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3、小麦施肥量

要做到配方施肥必须先进行取土化验,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再根据小麦品种、产量水平、计算出施肥量。

(1).氮肥施用量:低产小麦(350公斤/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0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2公斤(折合碳酸氢铵60~70公斤或尿素22~26公斤)﹔中产田(亩产350~45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0克/公斤小于13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2~14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82公斤或尿素26~30公斤)﹔高产田(亩产450公斤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3克/公斤)亩施纯氮12~13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77公斤或尿素26~28公斤),超高产麦田亩施纯氮不要超过17公斤(折合碳酸氢铵100公斤或尿素37公斤)。

(2).磷肥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1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折合过磷酸钙83~100公斤,合二铵22~26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0毫克/公斤小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83公斤,二铵19~22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7~9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75公斤,二铵15~19.5公斤)。

(3).钾肥施用量:一般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50毫克/公斤,低

产田可以不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00~13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2.5~5公斤(折合氯化钾4~8.3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6~9公斤(折合氯化钾10~15公斤)。

(4).有机肥、微肥施用量:在小麦施肥中最重要的是多施有机肥,一般亩施1500公斤以上,另外,缺锌、缺硼的地区可每亩底施硫酸锌1公斤、硼砂0.5公斤。

4、小麦施肥比例及时间

(1).底肥与追肥的比例:在小麦施肥中,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都可以在播种前整地时做基肥一次施入,氮肥部分做底肥、部分做追肥。一般情况,中产田氮肥总量的50%做底肥,50%做追肥﹔高产田40%做底肥,60%做追肥﹔低产田60%做底肥,40%追肥﹔对于没有水浇条件、干旱、瘠薄的土壤氮肥70%~100%做底肥。

(2).追肥时间: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民还沿用以前的做法,浇返青水时施返青肥,这时追肥对于土壤瘠薄干旱低产田,而且苗情较弱的麦田是可以的。但对于大多数返青期群体指标达到一类(80万/亩)二类(60万/亩),中高产肥力地块应将追肥时间后移到拔节期﹔对于土壤肥沃的高产麦田也可移到拔节后期追肥。追肥也可分为前轻后重两次进行。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大棚蔬菜生产是在相对密闭的栽培场所,早晨半小时后CO2浓度约为100*10-6,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CO2饱和浓度少900*10-6。由此可见,大棚蔬菜作物处于缺少CO2的饥饿状态,限制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实行CO2施肥后可大幅度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增加大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总结我市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摸索出大棚蔬菜CO2配套施肥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选用廉价肥源 目前,生产上利用CO2肥源较多,有直接利用工业副产品CO2,有利用白煤油或液化石油气燃烧生成CO2,这些肥源成本高,且易污染室内。最好肥源是用稀硫酸加碳酸氢铵生产CO2,价格低,原料来源广,操作方法简单,应用效果好,无污染,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肥源。以大棚内面积为基数,定量将稀硫酸装入手提的塑料桶中,然后将碳酸氢铵逐渐放入桶内,生成CO2,3~5分钟反应完毕,人也从棚室尽头走到棚室出口,提出塑料桶。生成的硫酸铵回收后作肥料施入蔬菜。每日所需硫酸的用量(克)=每日所需碳酸氢铵的量(克)*0.62 每日所需的碳酸氢铵的量(克)=大棚体积(米3)*计划CO2浓度*0.0036 二、确定经济CO2施肥浓度 作物光合作用是由光合面积、温度、光照、水分及营养条件所决定,在正常条件下蔬菜的CO2饱和点为1000*10-6,但不同作物品种随着叶面积、温度、光照的变化CO2饱和点也发生变化。生产实践证明,

大棚蔬菜CO2施肥,在蔬菜作物生长的中前期,叶面积系数小,CO2施肥浓度应在600~800*10-6为宜。温度低,光照弱时,CO2施肥浓度应在800*10-6为宜。高于1000*10-6有增产作用,但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而且会导致气孔开放度缩小,降低蒸腾速度,使叶温升高,出现萎蔫现象。 三、把握好施肥时期和施肥时间 大棚蔬菜整个生育期施用CO2均有增产效果,但差异较大,苗期叶面系数小,吸收CO2量小,利用率低,施用CO2虽有壮苗作用,但易产生植株徒长,因此,定植至缓苗期不施CO2气肥,苗期也不施或少施气肥。叶菜类在起身发棵期开始进行CO2施肥,此期叶片活力强,叶面积系数增大,光合生产率高,CO2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茄果类在开花坐果至果实膨大期为CO2施肥最佳时期,此期进行CO2施肥,叶面积系数大,吸收CO2多,光合生产率高,有机物质积累多,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产量。施肥时间应在日出半小时后开始,随着光照强度增大,温度提高,施用CO2浓度逐渐加大。达到确定的饱和浓度为止。一般中午放风前半小时停止施用,阴雨天不施肥。 四、加强地下肥水管理 经CO2施肥后的作物,地上养分增加,光合作用增大,根系吸收能力增强,生理机能改善,施肥量也要相应增加,为避免肥水过大造成作物徒长,茄果类蔬菜应注意适当增加磷钾肥,瓜类和叶菜类适当增施氮肥,使地上地下趋于平衡。 五、提高温度和光照 作物的光合作用是在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大棚蔬菜实行CO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方案

2018年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从源头上逐步控制蔬菜使用农药残留量,杜绝中毒事故发生,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确保人们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形式: 镇农技中心负责技术示范实施,做好田间生产技术档案,通过蔬菜种植示范户承包管理生产,按农技中心技术指导落实生产措施。 三、生产目标: 示范区蔬菜产品的无公害标准达到100%。 四、地点面积: 长征三组蔬菜地,铝铂防虫网管棚面积6亩。 五、品种: 樱桃番茄、杭茄一号、甜椒、锦绿黄瓜、毛豆、菜豆、豇豆、青菜、花菜、萝卜。 六、生产计划: 1、12月上旬生产准备,技术培训; 2、1月下旬育苗管理; 3、3月中旬移栽; 4、5月中下旬标准化采收包装发销; 5、7月中旬秋播; 6、10月上旬标准化采收包装发销; 7、12月上旬清洁田园。 七、技术要求: 1、地势高爽田块; 2、生产用大棚四周沟系畅通; 3、大棚选用标准铝铂防虫网封闭,大棚内土壤消毒处理,大棚作物选用绿色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一个生产周期内不超三次; 4、农产品低残留无公害,保持原有色泽、鲜嫩无病斑; 5、采用“虹新”牌包装,洁净蔬菜上市试销。 八、费用预算列表:

1、(1)种植推广培训费600元; (2)会议活动五次(11、12、3、8、9)2400元; 2、新品种引进试验种植种子投入及观察点档案记录补贴4000元; 3、无公害新药剂10种,推广使用经费2950元; 无公害有机肥、有机液肥技术推广经费950元; 4、铝铂防虫网生产技术咨询1000元; 5、铝铂防虫网新材料引进开发生产点2000元; 6、管理人员通讯费100元×12月×3人=3600元; 7、包装设计及管理人员指导、检测用车、辅助工计7500元。 总计金额25000元。

无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则与注意事项_精编教案

无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则与注意 事项 [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无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则与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教学目的:无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则与注意事项 二、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无公害蔬菜, 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等各种污染及有害物质的含量, 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人们食用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的蔬菜。生产无公害蔬菜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特别是怎样做到科学施肥。下面从四个方面简要说明: 1、无公害蔬菜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 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 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的施用, 如确实需要, 可以有限度有选择地施用部分化肥。 (1)、以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要求》为原则。施肥不应造成环境污染, 并兼顾高产、高效益。 (2)、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的原则。重视优质有机肥的施用, 合理配施化肥, 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低于1:1, 用地养地相结合。 (3)、平衡施肥的原则。以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和蔬菜需肥规律为依据, 按照

平衡施肥的要求确定肥料的施用量。虽然各地都有相应标准予以规定, 但一般不会超出以下原则:最高无机氮养分施用限量为225千克/公顷, 而无机磷肥、钾肥施用量则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 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为准。在忌氯蔬菜上禁止使用含氯化肥;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不得施用硝态氮肥。 (4)、营养诊断追肥的原则。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和土壤、植株营养诊断进行追肥, 以及时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要。对于一次性收获的蔬菜, 特别是叶菜类, 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氮肥;对于连续结果的蔬菜, 追肥次数不要超过4~5次。 2、无公害蔬菜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1)、优质有机肥。如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 施用前应充分腐熟 (2)、生物菌肥。包括腐植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3)、无机肥料。如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既不含氯、又不含硝态氮的氮磷钾化肥, 以及各地生产的蔬菜专用肥。 (4)、微量元素肥料。即以铜、铁、硼、锌、锰、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为主配制的肥料。 (5)、其它肥料。如骨粉、氨基酸残渣、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 3、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要求 降低污染, 充分发挥肥效, 应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即根据蔬菜营养生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摘要:春季冬小麦要因苗管理,运筹肥水,促弱控旺,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关键词:春季;冬小麦;管理技术 春季是冬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要以多成穗,成大穗、防倒伏为主要管理目标。 一、因苗管理,运筹肥水 春季在小麦的返青、起身、拔节和挑旗各期,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麦苗生育状况确定肥水的施用。 1、返青期。是冬小麦进入以根、蘖、叶为生长中心的营养生长时期,对氮素营养的需要虽然不多,但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氮素反应敏感期,即氮营养临界期。如果氮营养不足,就会造成根少、苗小、分蘖少,不能形成高产群体;而氮素过多,则叶大,分蘖多,群体过大,营养消耗多,对生殖生长造成影响。因此,返青肥水应根据苗情而定。在底肥充足,冬季已施肥、浇水或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可以不施用返青期肥水。在旱地麦田或晚播麦田,麦苗长势弱,返青期肥水具有促分蘖,提高成穗率的重要作用,可在返青后追施尿素15~25kg或碳铵50~70kg。地力较差的麦田氮肥不应过多,如果基肥磷钾肥不足还要追施磷、钾肥。

2、起身期。起身期施用肥水,可以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特别是对群体较小的壮苗效果最好,可以亩施尿素10~15kg。对冬季未施肥且群体大小适中的田块,此期肥水也有较好的效果。对返青期经过深中耕控制且群体过大的田块,此期应少施或不施肥。 3、拔节期。对苗情好、分蘖多、群体和个体生长适宜的麦田,应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目标,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在拔节中期再追施尿素10kg。如果小麦出现微量元素缺素症状,还要在这个时期有针对性地喷施锌、锰、钼等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4、对于强筋小麦,要在扬花期追施一次氮肥,亩施尿素4~5kg。 二、划锄镇压,增温保墒,促弱控旺 中耕划锄具有防止土壤板结、除草、保墒防旱、提高地温、促进生长以及控制旺长等多种功效,降雨、灌溉后以及早春季节,应对小麦进行中耕、划锄。对于肥力充足,群体生长旺盛的麦田,为了促进保墒,应加强中耕,通过深中耕伤根控制植株长势,促进麦苗早发稳长。但是,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管理的重要措施,经过浅划锄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对晚播小麦则应该及时进行浅中耕划锄,划锄时要防止锄断根系和掩埋麦苗。对

烤烟的需肥特点与高效施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204169.html, 烤烟的需肥特点与高效施肥技术 作者:闫宏生等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5期 烤烟属于叶用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受施肥的影响很大。了解和掌握其需肥规律,采取合理的施肥技术,为烤烟的生长创造最适宜的营养环境,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以下将烤烟的需肥情况以及高效施肥技术进行介绍。 一、烤烟的需肥特点 1. 部位不同吸收量不同烤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三要素在烟 株体内的分配以叶最多、茎次之、根最少;茎内以磷、钾含量多,氮较少。一般每生产100千克干烟叶,约吸收氮素3千克、五氧化二磷1.5千克、氧化钾5.5千克,三者比例约为 1∶0.5∶1.7。 2. 生育期不同吸收量不同苗床期吸收的氮、磷、钾很少;大田阶段吸收量大大增加,大 量吸肥时期在移栽后的45~75天,吸收高峰是在团棵、现蕾期,这一时期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为烟株吸收氮总量的44%~50%、吸收五氧化二磷总量的50%~70%、吸收氧化钾总量的50%~60%;以后各种养分吸收量逐渐下降,但收获前半个月,磷、钾的吸收有增多现象。 3. 施肥期不同作用不同烤烟苗床期至生育前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虽然少,但作用 很大,如这一时期养分供应充足,即使后期稍有缺乏,也没有大的影响;但如果前期缺肥,即使中后期补给,也不能使之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4. 氮肥的氮源不同吸收量不同用硝态氮做氮肥时,烤烟植株能充分吸收,生长发育健 壮;而以铵态氮做氮肥时,植株吸收受阻,生长发育不良。究其原因是硝态氮肥能促进烤烟植株对钾离子的吸收,抑制对氯离子的吸收:因此可以说,硝态氮肥对烤烟植株有促进生长和提高品质的作用。 5. 忌氯烤烟是忌氯作物,含氯肥料对其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氯离子在烤烟植株内 积累过多,会使烟叶厚而脆,叶缘卷起,并使燃烧性变差,烘烤后色味不佳,而且在储藏期间易吸收水分,引起霉烂。 6. 需要中微量元素除了需要大量元素氮、磷、钾外,烤烟生长还需要中量元素钙、镁、 硫以及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等,这些元素在烟株内含量虽少,但作用独特,缺一不可。 二、缺肥症状

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蔬菜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并且,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一、检测标准 (一)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共有18项指标。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它们是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项,它们是pH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 (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共23项指标。它们是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 二、栽培技术 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蔬菜残留毒物检测“三关”,抓好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病虫防治、质量检测“六大环节”。总的来说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首先是选择好环境条件,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1、作为生产无公害蔬菜地块的立地条件,应该是离工厂、医院等三公里以外的无公害污染源区。 2、种植地块应排灌方便,灌溉水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3、种植地块的土壤应土层深厚肥沃,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5%。 4、基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土地连片便于轮作,运输方便。 其次是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创造利于蔬菜作物生长环境。 1、改善蔬菜生产条件。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团粒结构。三是健全田间道路网络,便于机械化作业。 2、要建立农田轮作制度,不同菜地、不同蔬菜品种采取不同的轮作制度。 3、利用农业设施来改善生态条件。 4、清洁田园,改善生态条件。 5、提倡不同科蔬菜间作套种。 第三是健全栽培管理措施,提倡“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 1、选用良种。 2、进行种子消毒。 3、适期播种。 4、培育壮苗。 三、种植管理 (一)根据土壤类型不同,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 (二)精细整地。 (三)定植,根据不同品种要求,合理密植。 (四)中耕、除草、培土。 (五)搭架、整枝、疏果。 (六)小拱棚、大棚温湿度管理。

最新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 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其作用是:①再生作用。在分蘖期,分蘖节可产生分蘖和次生根。当主茎和分蘖遇不良环境而死亡时(如冻害),只要条件适合仍可再生新蘖并能形成一定产量。 ②健壮的分蘖节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 ⑵小麦分蘖规律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方案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方案 一、根据市场要求,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现将蔬菜的品种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甘蓝:早熟品种(定植后40天—60天收获)有中甘11、8398、金春早、北农早生、703、珍奇、 铁头四号等;中晚熟品种有(生育期75—100天)有内配二号、铁头三号、庆丰等。 2、大白菜:早熟品种有春极品二号,定植后55天可收获,外叶深绿,球叶浅黄,商品性好;春秋 玉、顶上等。中早熟品种有秀月、韩势等。中熟品种有春泉、春鸣、春美、金峰2号、春黄、强势等。 青麻叶品种有秋绿60、秋绿75、津绿75等。 3、胡萝卜:红映二号、超级红冠新黑田五参、日本大阪红参六寸、日本新黑田红参六寸、改良黑田 五寸人参、新红胡萝卜等。 4、白萝卜:长春大根、早春大根、白玉春(注意:播种后半月日平均气温必须大于15.2摄氏度, 才能防止抽薹)、富春大根、春雷(此品种适合夏秋反季节种植)、雪玉春、高山大根等。 5、结球生菜:早熟品种有绿翡翠、凯撒、奥林匹亚;中早熟品种有射手101、皇帝等、中熟品种 有太湖659、玻璃翠、柯宾、阿斯特尔等。 二、栽培技术: 主要采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菜技术,推广应用膜下滴灌,配方施肥技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1、因时因地,通过调查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 2、发展错季蔬菜,想办法通过调节温度,克服外界环境的影响,及早育苗,培育壮苗,及时定植, 合理密植,争取从时间差上买个好价钱,取得高收入。 3、加强田间管理,注意调控温湿度,保证蔬菜各个生长时期适益的环境条件;根据蔬菜生长需要 做到合理灌溉,适时追肥,以满足其生理需求;合理使用农药,有效防治病虫害。要坚持“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搞好农业、生物、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实施化学药剂防治, 尽可能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早发现病虫害,早防控,尽可能减少用药的次数 和用药剂量,确保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4、适时采收和出售。收获出售应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3—5天,注意采收前15天应停止用药。 三、几点建议及注意事项: 1、从育苗开始做好生产资料的进出库记录,设立专门库房,专人管理,尽量做好档案管理。 2、做好生产记录档案,从育苗到收获,关键播种、定植、施肥,除草,用药等管理按时间做好记 录,以备以后查看,总结经验。 3、特别注意了解并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注意不要随意加大农药使用量及使 用次数,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严防农药超标。 4、收获后及时收回地膜及地块残留的根茎烂叶等,防止地块受到污染,防治病虫害的残留,影响 下年度蔬菜的管理和质量。 5、用后的农药包装要妥善收藏,统一处理,焚毁或深埋,严防造成污染。 马铃薯种植技术方案 一、优良品种介绍: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1.重施基肥. 2.少施种肥. 3.巧施追肥. 1.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667m2应施尿素4~7 kg或碳酸氢铵23~38 kg、磷酸二铵15~17 kg、氯化钾12~17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 kg 或40%小麦专用肥50 kg。中低产肥地块每667 m2应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5~12 kg、磷酸二铵18~22 kg、氯化钾9~12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 kg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 kg。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 kg。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3 kg,或过磷酸钙8~10 kg,也可用复合肥10 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3.巧施追肥。追肥包括两种:⑴土壤追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667 m2尿素15~20 kg或氢铵40~50 kg。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667 m2施尿素20~25kg或氢铵 50~70kg。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667 m2施尿素15~17kg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⑵根外喷肥。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铜、锌、锰、硼等多种元素,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于不同化肥当季利用率的不同,一般每亩麦田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除中低产田外,还需施钾肥(氧化钾)3~6公斤。养分吸收率随小麦生育期而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到越冬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拔节到孕穗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7.3%;小麦对磷、钾的吸收,随生长的推移而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激增,占总吸收量40%以上 的磷、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在分期施肥上,按小麦需肥特性,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作物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首先是施好底肥。农谚说“麦收胎里富”,苗期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磷钾肥,使麦苗早生快发,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底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60%~70%左右,一般亩施菌肥10-20公斤,尿素10公斤或碳铵25公斤,磷酸二铵15-25公斤,氯化钾5~7.5公斤,或者用10公斤菌肥、40公斤复合肥、10公斤尿素。如果是盐碱地上种小麦就不宜施用氯化钾,需改施用硫酸钾或硝酸钾。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公斤,磷素0.5~0.75公斤,钾素1.5~2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据小麦植株分析,亩产412公斤冬小麦,从出苗、分蘖到冬后起身拔节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素、钾素各占总量的20%,从拔节到扬花期约吸收氮素总量的48%,磷素总量的67%,钾素总量的65%。 根据冬小麦的栽培特点,需肥特性和农业生产实际,在科学施肥方面要把握几点: 抓好三个环节用2.5公斤尿素作种肥,但碳铵容易挥发烧种,不宜用作种肥。 其次是巧施追肥,有利于增蘖、增穗。北方冬麦区春天麦苗返青后,根据苗情追肥,对旺苗麦田(叶形看上去像猪耳朵)每亩追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10公斤,而不追施氮肥,防止氮多麦苗徒长,造成后期倒伏减产;对弱苗麦田(叶形看上去像马耳朵)应抓紧早追肥,每亩施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公斤,最好开沟深施盖土,不宜撒施,以防挥发损失。对长势较弱的麦田,小麦拔节时还要施肥,每亩可用尿素10~15公斤,沟施或穴施,有条件时并配合浇水;对于壮苗麦田(小麦叶形看上去像驴耳朵),拔节期要控制肥水管理,预防倒伏。南方冬麦区,由于雨水多,光照少,麦苗容易旺长,一般少施或不施返青拔节肥,而是看苗酌情施用拔节孕穗肥。小麦孕穗期某些田块可能出现后期脱肥的情况,此时需要偏施肥,应每亩施用5~10公斤硫铵或3~5公斤尿素作孕穗肥。 最后是小麦生长后期进行叶面施肥。这时北方麦区常受干热风危害造成减产。如果用聚天液肥在抽穗扬花期喷1~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10天半月,可以促进小麦灌浆结实,并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可使小麦增产10%以上。 提高肥料增产效益 当作物缺肥时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施肥量增产不明显,施用每公斤肥料得来的增产效益反而下降,甚至造成减产。科学的施肥量可以使作物产量增加多、效益高、肥料利用好,而盲目施肥容易造成浪费。

生姜施肥技术

生姜施肥技术 生姜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0千克 鲜姜约需吸收氮10.4千克、磷2.64千克、钾13.58千克,其养分 吸收比例为3.9∶1∶5.1。 生姜耐肥,一般在耕地时每亩用腐熟优质厩肥5000-8000千克,随即翻入土中。将地做好垄,在播种前,再在沟中施种肥,一般每 亩施饼肥75千克、复合肥15-20千克,与土混匀,浇水、播种。也 可采用“盖粪”的施肥方法,即先摆放姜种,然后盖上一层细土, 每亩再撒入5000千克农家肥或少许化肥,最后盖土2厘米左右。 一般发芽期不需要追肥。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一个或两个小分杈时(一般于6月中下旬)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4千克左右,或磷 酸二铵20千克左右,开沟施入,或浇水时随水冲入。姜苗处于三股 杈时期,于立秋前后结合拔除姜草、拆除姜棚或地膜追肥,一般每 亩施饼肥75千克,或腐熟优质粪干500千克,另加复合肥25-50千克,于姜沟北侧(东西向沟)或东侧(南北向沟)距植株基部15-20厘 米处开深沟施入,肥土混合后覆土封沟,使原来生姜植株生长的沟 变为垄,垄变为沟,最后浇透水。9月上中旬,为防早衰,一般每 亩施复合肥30千克。追肥时,可在垄下开小沟施入,亦可将肥料溶 解在水中顺水冲入。 在生长后期,对于缺锌或缺硼土壤,每亩施硫酸锌2千克、硼砂 1千克。也可以在播种前作基肥施入。 生姜的施肥原则: 因为重型姜在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但生姜长到三股权期以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分杈数量增加,叶面积迅速扩大,根茎生长旺盛,因而需肥量迅速 增加。

生姜的基肥: 生姜的基肥可以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3000- 4000kg、或优质圈肥4000-5000kg,纯硫基复合肥50kg,硫酸锌1- 2kg,硼砂1kg。 生姜的追肥: 1、生姜壮苗肥:于6月中上旬幼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浇 水冲施二次肥,间隔10-15天,每次每亩冲施高氮复合肥15-20kg。 2、生姜拔节肥:又称转折肥(立秋前后),三股杈阶段,生姜进 入旺盛生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70-80kg。 3、生姜的根外施肥:在块茎膨大期进行,9月中旬植株出现6-8个分杈时,每亩冲施高氮钾复合肥50kg左右,分两次施用间隔15 天左右。 种植生姜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 生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三大元素以外,还吸收钙,镁,锌,硼等其他的中微量元素。生 姜在整个生长期中,钾元素是生姜吸收的最多的,其次是氮元素, 在就是其他的中微量元素钙,镁,锌,硼。 钙元素主要分布在侧枝和侧枝叶中,根茎次之,主茎和主茎叶分布较少。镁主要分布在根茎中,侧枝和侧枝叶中镁元素含量也较多,主茎和主茎叶中分布较少。 生姜对锌元素的吸收是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吸收锌元素的数量也逐步增加。锌元素在生姜的整个生长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姜对硼元素的吸收与锌元素的吸收大致相同,随着植株的生长吸收硼的数量逐步增加,根茎迅速膨大时期的吸收量,占整个生长 期硼吸收利用率的66%左右。 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在缺锌缺硼姜田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2kg硫酸锌、硼砂0.5-1kg,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 混合,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可用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公害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菜心、小白菜、大白菜、椰菜(甘蓝)、芥蓝、芥菜等。 1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霜霉病、丝核菌腐烂病等。主要虫害有小菜蛾(吊丝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l一3月,气温低,潮湿,霜霉病容易流行,吹南风回暖时出现软腐病。广州地区小菜蛾大发生,特别是西洋菜、椰菜、大白菜、芥蓝等被害严重。 1.2.2 4—6月,天气转暖,湿度大,有利病虫发生,特别是叶菜类连片种植的地区,下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跳甲(尤其深圳菜区,包括东莞、惠州一带供港菜场),6月高温时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开始大发生。 1.2.3 7—9月,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继续危害。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猖獗危害。9月深圳菜区小菜蛾第二个高峰开始。 1.2.4 10—12月,干旱天气较多,蚜虫大发生,病毒病会流行危害。小菜蛾、菜青虫继续发生危害。黄曲条跳甲危害逐步加重。 1.3 防治策略 1.3.1防治病毒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结合控制蚜虫危害防止传播病毒病。

1.3.2 防治软腐病和其他病害,在搞好栽培技术防病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 1.3.3 防治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主要害虫,掌握其发生规律以及其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实行在栽培技术品种搭配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以生物和生化制剂为首选用药,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的综合技术。防治菜心的小菜蛾,在5—6叶期(抽苔前),虫口控制在10—20头/100株以下;夜蛾,每50平方米发现1—2块卵就要注意观察,掌握初孵期防治在3龄期前施药。 1.4 防治方法 1.4.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菜心耐病毒病的品种有早优l号、早优2号、青梗中心、60天特青、70天特青、青柳叶中心、迟心2号、迟心29号、8722等,耐霜霉病、菌核病的有四九-19、四九-20号菜心等。小白菜抗病毒病及抗耐霜霉病品种有17号、D94、上海四月慢,抗霜霉病品种有迟黑叶白菜,耐霜霉病及软腐病的品种有春水白菜。大白菜抗或耐霜霉病、软腐病的品种有小杂56、早皇杂、高脚大青、中熟白麻叶等。较抗霜霉病的芥蓝品种有中花芥蓝。 1.4.2 栽培防治。尽量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前一茬蔬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畦,清除残株旧叶,保持田园清洁,减少残留病菌及虫、卵。夏秋季推广遮阳网(凉爽纱)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早生快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限制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如大面积种植叶菜的菜场,可适当种植一定数量的棚架作物以分隔。病毒病流行的秋冬季,种植小白菜推广直播方法,施足基肥和增施钾肥,减轻病毒病危害。 1.4.3 生物防治。防治小菜蛾、菜青虫采用生物制剂:复方菜虫菌、高效B.T.乳剂及粉剂、B.T.水剂、大宝、百特宝、威霸、害极灭(详见病虫防治及药剂使用技术章节);防治软腐病,可使用农抗75-1或菜丰宁、农用链霉素等。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

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 ─── ——提高温室大棚效益突破性的科技成果 编者按: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都会催生一个新的产业,新产业的大发展会推动整个经济的大发展,世界上几次产业革命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新的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可以使温室大棚蔬菜增产50%以上,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必然会使温室大棚得到迅速发展,切实解决好“菜篮子”问题。这项技术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广开来意义重大。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 ——提高温室大棚效益突破性的科技成果植物体中含碳和水高达95%以上,含氮、磷、钾不到5%。几十年来,通过增施氮、磷、钾肥使作物增产50%以上。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水是农业的命脉,千百年来,兴修水利成为农业增产增效的主要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水浇灌作物可以增产3---5倍。二氧化碳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物质原料,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子之一,它既是光合作用的底物,也是初级代谢过程、光合同化物分配和生长的调节者,参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不仅能显著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同时还能通过扩大光源利用范围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一般为0.03%----0.04%,这个浓度在温度25℃以下时,随着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创造的有机物质增多,作物表现出旺盛的生长状态;当温度超过30℃时,光合作用创造的有机物与作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同,甚至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作物停止生长。冬季温室蔬菜生产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大棚处于密闭的状态,造成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日出后,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有时会降至二氧化碳补偿点(0.008%---0.01%)以下,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造成病害和减产。国外通过燃烧白煤油和焦炭的方法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能起到增产作用,可是由于成本高和燃烧时易产生有害气体,大面积推广受到影响。现在,国外用燃烧天然气的方法增施二氧化碳,而且温室或连栋温室温度湿度自动控制,几乎不放风、通风。国内用碳酸氢铵(化肥,以下简称碳铵)加硫酸、盐酸的办法补施二氧化碳气肥,效果也很好,但这两种酸都具有强腐蚀性,容易烧伤皮肤,不易操作,难以推广。乌兰察布市的科技工作者发明了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该技术是通过自制的新型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器,对碳铵进行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温室中供作物光合作用。目前,该技术通过了乌兰察布市科技成果鉴定,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已连续四年在全国农博会上展出,并得到科技部、农业部的肯定,中国农科院花卉蔬菜研究所正进行试验和总结。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 一是操作简便、成本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器由一个热分解装置把碳铵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于是装备水的塑料桶用于溶解氨气。经过这两个桶后,氨气被水吸纳,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里。为了进一步吸纳氨气,出气口再放个水盆或水桶,吸纳氨气更彻底,出来的二氧化碳就更纯了。温室早上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0.04%左右,1—2个小时就快用完,浓度在0.01%左右,所以冬季在太阳出来1—2个小时后,温度达到15℃以上时,就可以把5斤碳铵放在发生器中通电加温产生二氧化碳。据实验,半亩温室用完5斤碳铵后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0.08%---0.12%。夏季由于温度高,太阳出来时,把碳铵放入发生器通电加温,太阳出来后二氧化碳已达到0.05%---0.06%浓度,就可

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一、冬小麦的需肥规律 冬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它的一生需经历冬前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直至成熟。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另外,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量也不相同,冬前分蘖期吸收养分较多,越冬时吸收养分较少,返青后则需吸收大量养分,拔节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 二、施肥技术要点 1、施足底肥,培育壮苗 施足底肥,对促进壮苗早发和根系的生长,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底肥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粘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高产田,一般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40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生物有机肥40公斤左右加45%复合肥15-2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2、返青控制,防止倒伏 返青期小麦春季分蘖开始发生,此期的管理原则是,巩固冬前大分蘖,控制春季无效蘖,保持群体稳健发展。对于旺长田块,一般不需要追肥,以控制和推迟春生分蘖发生和茎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对于生长较弱的小麦,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15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新型尿素10公斤,以增加有效分蘖,争取足够的亩穗数。 3、拔节重施,增加穗粒 拔节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对养分需求量大,所以要重施拔节肥,以增加每穗粒数。对于生长较壮的高产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春回大地45%复合肥20~25公斤,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茎杆健壮,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争取穗大粒饱、粒多粒重。 4、根外追肥,增加粒重 抽穗灌浆期是争取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管理上的主攻目标是防止贪青、早衰,提高籽粒产量。此期一般不再土壤施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可结合小麦穗蚜防治,叶面喷施春回大地复合海藻精或植物高营养液,能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高产玉米的施肥技术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探讨 夏永胜1张国军2 (1沈阳市农广校,沈阳1100342沈阳市农委,沈阳110013) 摘要:通过了解玉米的需肥规律和特点;根据玉米的施肥原则;选择适宜的肥料,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玉米施肥总的原则是: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磷钾肥早施,氮肥分期施。通过对玉米的合理施肥,建立高光效高产群体,调整作物营养状况,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 前言:作物丰产栽培要根据作物营养特性,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技术,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品种,确定施肥数量,安排恰当的施肥时期,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和方法,使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健词:玉米高产施肥探讨 正文: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占各种粮食作物的首位。掌握玉米施肥技术对提高玉米单产和总产都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的需肥规律及特点: 玉米是一种喜温、喜光、生育期短的高产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要养分多。综合各地分析资料,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吸收氮素2—4公斤,五氧化二磷0.7—1.5公斤,氧化钾1.5—4.0公斤。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和比例变化很大,一般来说,幼苗期由于生长慢、植株小、吸收的养分也就少,速度也慢。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阶段,生长速度快,吸收养分数量多、速度快,是吸肥的关键时期。此时营养供应充足,就能促进穗大、粒多。开花授粉以后,吸收数量虽多,但吸收速度逐渐减慢。 玉米吸收N素,从占干物质百分比来看,以苗期最高,以后随植株生长逐渐下降,但累进吸收量则直线上升。尤其是从拔节至开花期吸收量最多、速度最快。尤其夏玉米更明显。春玉米苗期吸N占总吸收量的2.14%,中期(拔节至开花期)占51.16%,后期占46.7%。夏玉米苗期吸N占总吸收量的9.7%,中期(拔节至开花期)占78.4%,后期占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