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5-05T09:10:14.9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5期上供稿作者:李朝辉[导读]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李朝辉河北省武安市北安庄乡中学056301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特别是地理科目发展到今天,不少地方中考已不再考地理,中学地理出现了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愿学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上好地理第一课,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以旧引新。教师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且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二、巧妙采用各种趣味语言,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诗文、谚语、谜语等。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上了“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讲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时,用上了谜语“船出长江口”(猜一个城市名)。无论是诗文、谚语还是谜语,这些语言的运用,在课内的出现要适时、适量、适当,这样,地理课就能增添一番风味,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适时穿插趣味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世界的陆地与海洋”一课时,我就讲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并启示学生:哥伦布之所以能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除了他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熟练的航海技术之外,他还拥有渊博的地理知识。他对当时人们所能掌握的地理知识了如指掌,对欧洲、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风向、海流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十分熟悉。正是这些地理知识,帮助他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的美洲。明白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课上得很顺利。

四、灵活运用电教手段,从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师资、教具的影响,形成了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的教学局面,久而久之,当然是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更无味。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学生不愿学的真正原因。即使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也基本上是教师口头讲授,利用板图、地图、模型、仪器等直观教具进行形声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来感知知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的讲述无论如何生动、形象,也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和多媒体课件的利用,大大地方便了地理教学,使单调乏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如制作 “地球围绕太阳转”、“雨的形成”的动画,形象地演示地球的运动变化规律、雨的形成过程。利用网络中的图片、文件介绍地理知识,很多过去只能凭想象的情景一下子跃然于眼前,学生进入了一片神奇的天地,又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特别是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季风的形成”、“大陆岛和火山岛、珊瑚岛的形成”、“褶皱和断层”等设计成一系列活动投影片或CAI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反应普遍良好,学习兴趣大增。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换口味,诱发学生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调换一下学习口味,让学生在活跃、轻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落实课本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如讲梅雨时我利用自制挂图进行讲述,并且边讲边练,最后挂出特殊天气相关因素的表格,让学生上来填写,包括梅雨的形成、季节、影响地区、天气及影响。讲寒潮时,我利用一则中央气象台的寒潮警报来讲述,让几位学生充当天气播音员,来报道这次寒潮,接下来分析寒潮的各个要素——季节、形成、范围、天气、危害,边讲边在表格中填写。讲台风时,由于学生对台风比较熟悉,因此我把台风的特征概括成四个题目:①台风形成于什么季节?是怎样形成的?②台风的影响地区?③台风会带来什么天气?④台风的危害?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后分组派代表回答上述问题。讲天气预报时,我用游戏法,把气象符号做成卡片,进行竞赛,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才能加强地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永远值得重视的问题。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2015-01-31 地理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覃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第一中学)有人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没有记忆哪能谈得上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可见兴趣的重要性。由于初中升学考试地理未列为必考科目,许多学生对该学科不重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好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非常重视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例如,在上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宇宙空间、狮子座流星雨的拓展视频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认识到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是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这些方式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除了重视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外我还精心设计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运用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包括体态语言和言词语两种。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并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体系语言加以辅助,可以使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例如,(https://www.360docs.net/doc/163309702.html,)在讲”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时用六个字总结:1近快、7远慢,又好记又简单。在讲”气压带和风带”时学生不易记住7个气压带和6风带总结为0、3、6、9:三撇三捺,高压指向低压。这样不仅理解了而且还记得很牢,巧妙地取得较好的效果。三、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发表时间:2015-09-18T11:59:32.953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作者:李国英 [导读] 湖南省双峰县沙塘乡中心学校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李国英湖南省双峰县沙塘乡中心学校417700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强化师生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师道德情感的中心。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个教师来说,应当具备两条:“一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二是让学生喜欢你上的这门课。”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才能在师生间架起一座理解、信任的桥梁,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这门课。作为地理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同时更要提高自己的素质,重视自己的知识积累,夯实基础,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力争做到。这样,学生内心才能感到教师可亲可敬,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诲。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语言要简洁、流利,书写要规范、漂亮,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三、设置悬念,激发思维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面的刺激,而是在于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变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悬激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1.引用诗歌教学。 如在讲黄河时,首先我朗读了一句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接着提问:“天上到底在什么地方(黄河发源地)?”“海到底是哪个海(入海)?”“为什么不复还(地势西高东低)?”这一节课的目标便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2.短小精悍的成语教学。 如用“沧海桑田”描述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描写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斗转星移”;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这些成语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谜语教学。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4.故事教学。 比如说“借东风与季风”,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忽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五、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牢牢地吸引学生兴趣 1.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 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优化地理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实现其教学目标。(2)发挥其教学效果。(3)满足学生个性要求。(4)不能忽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5)注意其合理性。(6)注意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7)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 总而言之,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教材灵活多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满腔热情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乘兴趣之舟,通往成功的彼岸。

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5-05T09:10:14.9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5期上供稿作者:李朝辉[导读]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李朝辉河北省武安市北安庄乡中学056301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特别是地理科目发展到今天,不少地方中考已不再考地理,中学地理出现了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愿学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上好地理第一课,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以旧引新。教师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且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二、巧妙采用各种趣味语言,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诗文、谚语、谜语等。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上了“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讲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时,用上了谜语“船出长江口”(猜一个城市名)。无论是诗文、谚语还是谜语,这些语言的运用,在课内的出现要适时、适量、适当,这样,地理课就能增添一番风味,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适时穿插趣味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世界的陆地与海洋”一课时,我就讲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并启示学生:哥伦布之所以能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除了他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熟练的航海技术之外,他还拥有渊博的地理知识。他对当时人们所能掌握的地理知识了如指掌,对欧洲、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风向、海流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十分熟悉。正是这些地理知识,帮助他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的美洲。明白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课上得很顺利。 四、灵活运用电教手段,从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师资、教具的影响,形成了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的教学局面,久而久之,当然是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更无味。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学生不愿学的真正原因。即使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也基本上是教师口头讲授,利用板图、地图、模型、仪器等直观教具进行形声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来感知知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的讲述无论如何生动、形象,也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和多媒体课件的利用,大大地方便了地理教学,使单调乏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如制作 “地球围绕太阳转”、“雨的形成”的动画,形象地演示地球的运动变化规律、雨的形成过程。利用网络中的图片、文件介绍地理知识,很多过去只能凭想象的情景一下子跃然于眼前,学生进入了一片神奇的天地,又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特别是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季风的形成”、“大陆岛和火山岛、珊瑚岛的形成”、“褶皱和断层”等设计成一系列活动投影片或CAI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反应普遍良好,学习兴趣大增。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换口味,诱发学生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调换一下学习口味,让学生在活跃、轻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落实课本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如讲梅雨时我利用自制挂图进行讲述,并且边讲边练,最后挂出特殊天气相关因素的表格,让学生上来填写,包括梅雨的形成、季节、影响地区、天气及影响。讲寒潮时,我利用一则中央气象台的寒潮警报来讲述,让几位学生充当天气播音员,来报道这次寒潮,接下来分析寒潮的各个要素——季节、形成、范围、天气、危害,边讲边在表格中填写。讲台风时,由于学生对台风比较熟悉,因此我把台风的特征概括成四个题目:①台风形成于什么季节?是怎样形成的?②台风的影响地区?③台风会带来什么天气?④台风的危害?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后分组派代表回答上述问题。讲天气预报时,我用游戏法,把气象符号做成卡片,进行竞赛,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才能加强地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永远值得重视的问题。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邢静

浅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邢静 发表时间:2013-08-22T09:53:25.25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4期供稿作者:邢静 [导读]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邢静河北省邱县新马头镇中学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如,正确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运用地图识别方位,估算距离,认识地形等;初步学会观云识天,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等。从而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词:课堂引言教学语言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中学教育中,地理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目前的大气候条件下,中学地理却出现了学校不愿管、学生不愿学的状况。如何摆脱困境。再现地理教学的春天呢?唯有一条路:让学生喜欢地理,自觉地学好地理。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必须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正如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意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一位教师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最终也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语言修养,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如在讲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在概述部分可进行这样的描叙:“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注入海洋;更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冈,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国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有的湖面广阔,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有的群山环绕,湖水如镜,山水相映,景色秀丽。”通过贴切形象地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当然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使学生急于想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四、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四、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2018-12-05 地理论文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兴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地理教学;地理兴趣;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工作和学习的原始动力,对于学生也毫无例外,学生感兴趣的科目的成绩一定比不感兴趣的的科目成绩高。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将学生的兴趣层面提高,将兴趣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之中成长、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地理课程标准》对我们初中地理课的要求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这一切都要求必须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前提。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由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这门科目的趣味性。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现状 初中阶段的学生兴趣仅仅是停留于“喜欢”“好玩”的单纯层面上,初中地理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略显枯燥,尤其是学地球的知识时,学生还没有空间立体思维概念,学起来比较吃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初中地理兴趣教育,采用轻松、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中学地理包罗万象,知识面广,生动有趣的课堂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着眼点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在平日地理课堂教学中我时常关注生活,设计情景,激发兴趣。如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时,我创设“加拿大某中学留学生Lisa来我校交流学习”这个情境,需学生通过地图带领她参观莲花湖,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Lisa 向大家提问怎样判断莲花湖的方向以及距离,解决了本节的关于判断地图方向和比例尺的重难点,而且简单的几句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引发出来了。 教学中可以利用很多诗句,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当中,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明时节雨纷纷”来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天气指的是短时间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地理兴趣。

浅谈地理教学培养兴趣的几点做法

浅谈地理教学培养兴趣的几点做法 发表时间:2009-08-20T15:52:30.84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龙云平(茶陵县祖安中学湖南茶陵412400) [导读] 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在广大农村教育中,地理这门学科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生都不是很受重视。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软硬环境欠佳的状态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针对学生状况,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1. 活用地理教学资源和信息,开展直观教学地理研究的对象,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强调时空性,而学生只凭借“纸上谈兵”是难以掌握的。这就要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1.1充分运用地球仪、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往往通过地图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既便于学生记住也易理解。例如:学习北美洲中纬大陆西岸山脉两侧地区气候类型分布时,可以用“落基山两侧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山脉两侧的自然景色:西侧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东侧树木稀疏,多灌木。再展示两各月降水柱状图、气温变化曲线图来分析其气候特点及类型。再展示“西风受落基山阻挡示意图”来分析两地形成不同气候的原因。这样一来,教学直观形象,学生易懂。 1.2常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进行教学的直观优势,在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教师在课前肯花心思收集、设计、布置,再进行电化教学,都能轻而易举的把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比如讲解秦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时,运用投影来展示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再通过录像播放两地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1.3必要地设计地理略图,提高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比如在讲授我国各省区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时,许多的省区没有配备地图,如果老师能在黑板上绘制其图,这样有形有意,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避虚就实,引经据典,激发学生情趣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如讲中国地理江南地区的伏旱现象时,可引用《水浒传》中“智取生辰冈”的故事: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样就显得形象生动,增加了趣味性。讲我国地势时可引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等。 3. 运用歌诀、诗词、顺口溜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某些区域地理的重要特征,联系相关可描述其特点的歌谣、诗词,或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使学生对此颇感兴趣,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来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只有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会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就会把当前农村地理教育推上新一级阶梯,实现新课程要达的目标。

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 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刘崇娟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究和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一、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四、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探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探究-地理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探究 赵定国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碧桂花城学校528000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只有产生兴趣,才会进一步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形成欲望。也只有兴趣才能去吸引学生,致使学生主动去学,把这种欲望变成知识技能。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初中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部分学生甚至产生惧怕、厌恶心理,因此对学生尤其是初一新生,能否从一开始激发起学习地理的兴趣,成为了初中教师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探究了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从教学的角度寻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对策 引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们把你们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们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您应当引以为荣的事”。为了激发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每一位教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尽力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期望他们酷爱这门学科。 2006年走出大学校门,我当上了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当初选择地理专业也是由于很崇拜自己的高中地理教师,又是我的班主任。这也是我学习地理的兴趣原因之一吧。拿到初中地理教科书,我在琢磨,初中地理学科对初中生是一门新学科,可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似乎对待所有的学生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就觉得

所有的学生应该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同时起跑,齐同并进,没有差异。其实学生总有个性发展的,总有基础可言,更有兴趣取向,结果并不如我想象中那样好。我曾对初一的新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困难超过了数学、英语甚至政治,历史等学科,普遍感到地理难学,既有背诵的知识点,又有理解运用的难点。所以大大减少了他们学习地理这门新学科的兴趣。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1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1.1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基础知识贮备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地理对初中新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学科,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其中涉及到许多地理的专业知识,如经纬网、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要素、天气气候的基本知识等。但是小学阶段,并没有能很好的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导致一切从零开始。 其次,地理还与相关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等知识也有所联系,从而增加教学中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困难。比如,比例尺的运用与数学息息相关;降水的形成于物理分不开,而此时初一还没有开设物理学科;植被的分布规律及生长条件与生物学科紧密联系着。这对于培养一门课程的兴趣起到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1.2对地理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初中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并初步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

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 培养

谈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10-25T17:13:42.36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张兆红 [导读] 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张兆红 (五林镇第一中学,黑龙江牡丹江 15761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290-01 摘要:兴趣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二、结合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险、考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们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 三、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四、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五、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六、课内外结合,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这对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如配合第一章,组织学生观察星座,寻找重要亮星,开展日、月食讲座,使学生懂得其形成原理及日、月食的过程,并适时进行观察。在讲第二章大气时,可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站,让学生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节目。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地理知识,而且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习惯的培养研究 工作总结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理解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很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好表现自我,个人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喜欢学习效果和行为表现得到老师肯定的年龄。根据这个特点,我经常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分组竞答或个人抢答等形式来完成读图教学任务。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准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清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

1、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准确理解才能保证用图的准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准确,也协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读图顺利和准确。 2、明确要素,引导读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所以,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水平的重要一环。所以,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典型方法 1、形状观察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象汉字“几”字、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湖南省桂阳县蒙泉学校彭华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更多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 一、营造乐学氛围,培养参与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应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去寻找答案。如讲非洲的地形时,因内容多,不易记住,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幅非洲轮廓图。然后按高原、山脉、盆地三个地形区分成组,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填到黑板上,最后再填上几个小的地形区,填完后让其他同学判断正误。整个课堂都活起来了,而且还产生了小小争议。这时教师再出面先解答出现的问题,然后边画边讲?东非大裂谷?。这样一幅完整的非洲地图完成了。因为是同学们自己填上去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原本枯燥的东西也因此而变得快活丰富了。 二、借助生活经验,引入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气候?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你在不同季节是怎样变换衣服的???你看到哪些民族服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很乐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衣服,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对中国的藏袍、日本的和服、印度的纱丽、阿拉伯长袍等服饰兴趣深厚,也略知

一二。这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服饰图片,并且说道:?这些不同服饰样式都与当地气候有密切关系,你想进一步了解的话,你必须拥有气候方面的知识。?这样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到?气候?内容的学习上。 又如人们常说?民人食为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每人都养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喜好,这些习惯和喜好,既有地域的共同性,又有个体的独特性,但不管怎样,它们都与农业结构、农业特点、农业发展等内容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交流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学生对这个话题既感到亲切自然又有话可说,在气氛热烈的时候,教师再引入?农业?一章的学生。如果班里的同学吃过西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谈谈使用刀叉的感受,简单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工具、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教师可以小结:?这些差异与中西方农业生产有很大关系,学了‘农业’一章后你会从中找出答案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唤起了,原先的?要我学?也变成了?我要学?。 三、动手自制教具,调动求知欲望 自制教具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使抽象的地理知识简单易懂。例如:在讲七年级地理上册,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经纬网这节抽象知识时,用一个小小的气球作教具,将抽象知识变形象化。请每一个同学上课前吹一气球,以气球作地球的模型,地球上先确定南北极点,然后连接南北极点,教师提问我们画出的线叫什么?它是什么形状呢?同学回答经线,形状半圆,接着找出气球中间的点,围绕这个点能不能画一个圆圈呢?学生情不自禁的动手去画,我接着提问你们画的这条线叫什么?什么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