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渗透。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而作为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区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正由于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文明礼仪教育” 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1、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

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我校校情的需要

一方面,社区中各类闲散人员较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主要来本村的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极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学阶段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 课程,使他们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

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

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 ,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二、课程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基本礼节,养成在各种场合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三、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单元:“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具体见下:(课程内容虽然分为三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1、“校园礼仪”课程内容: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学会请教学

会商量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礼仪”课程内容: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祝贺礼

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3、“社会礼仪”课程内容:问路礼仪乘车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

礼仪邻居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课程的实施:

我们初步设想本课程在五、六年级预先开设,再向全校铺开,三个单元交叉进行。每一个单元都是以“交际礼仪”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题。逐渐建立规范的家庭礼仪和校园礼仪,然后再向社会推进,争取社区、共建单位的配合支持,争取社交礼仪建设的良好效果,同时让学生养成文明交际礼仪风范,以此促进学校校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专项课程设置。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2、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3、课外实践:①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③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④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我是小公民” 、“我是服务员”“今天我当家”、“我的家乡美”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

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

等。

五、适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2、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六、保障的措施:

1、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3、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4、组织的保障。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如下:

组长:

成员:

机关文明礼仪知识

机关文明礼仪知识 机关文明礼仪知识 我们都知道礼仪很重要,那么机关文明礼仪知识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机关文明礼仪知识【1】 11、怎样礼貌地问路? 总的原则是不应轻易打扰别人。在问询之前要热情、礼貌的称呼对方。当别人回答了你的问题,应诚挚道谢。如果对方回答不了问题,也要礼貌道谢。 12、并行走路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对男女走在人行道上,男子往往走在外侧;提东西的人通常走在右边。男子应帮助女子提东西,但不能帮助女子提坤包。 三人并行,老年人走在中间。车辆多的地方,男子走在人行道靠马路的一侧。 四人同行,最好前后两两并行。 13、机关办公有哪些要求? 遵守请销假。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和旷工;有事需请假,并及时销假。 办公行为规范。出入讲礼貌,入时要敲门,离时要道别;说话要清楚、简捷、耐心,必要时做好记录;行为有监督,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持牌上岗。 保持良好办公秩序。做到整洁卫生、摆放有序、讲究节约、爱护公物等;各种政务公示、服务承诺和格言警句等要规范醒目,并保持无脱落、破损。 创造和谐人文环境。尊重领导、关心部属、团结同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重视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的和谐,有意见当面提,不搞背后议论,与同事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

14、公务员仪表形象要注意哪些? (1)语言文明。提倡说普通话,语速快慢适中、语调柔和、吐字清晰;说话态度谦恭,措词谦逊文雅。 (2)举止端庄。工作中精神饱满,公共场合无斜、靠、依、躺、卧、背手等动作。 (3)仪表整洁。讲究仪容仪表,保持个人卫生,男同志不留长须,不长发掩耳,头发、指甲经常洗剪,口腔保持清洁;女同志化妆不浓妆艳抹,不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4)着装得体。穿着稳重大方、整洁得体,与自身形象相协调,与所在场合相和谐,上班时不穿短裤、运动服等。 15、公务接待总体要求是什么? (1)热情周到。对来机关办事人员,一视同仁,热情大方。不以貌取人,不生熟有别,自觉使用文明用语:您好、请坐、谢谢、对不起、抱歉、再见、今后请多联系等,并做到一起身、二请坐、三倒水、四办事、五送客。 (2)讲究礼节。谈话时不随便答复和表态,没有把握的事不随意允诺,称赞对方不恭维。对方发言时,注意倾听,以示尊重,不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或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与外宾交谈重要问题时,如果自己的外语不好应请翻译,以免产生歧义。 16、打招呼致意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男性先向女性致意,年轻的不管男女均应首先向年长者致意,下级应向上级致意。两对夫妇见面,女性先互相致意,然后男性分别向对方的妻子致意,最后男性互相致意。 在大街上打招呼,三四步远是最好的距离。男子可欠身或点头,如果戴着帽子须摘去。与人打招呼时,忌叼着烟卷或把手插在衣袋里。 女性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均应主动微笑点头致意,以示亲和。 在饭店等室内场合遇到相识的亲友,应友好地点头或曲体致意。 有人向自己致意时,必须还礼答谢。 17、怎样礼貌地回答别人的询问?

2020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0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xx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诵读内容:《弟子规》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班级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弟子规》,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语文晨读10分钟、课前展示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1、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 2、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完成《弟子规》里的内容,并开展一定的读书交流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小组、自评三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每两周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编号:FS-DY-20553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 1、基础性课程: 《‘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

文明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校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为突破口,利用其无所不在的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教育场所”。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志愿服务为抓手;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现代化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课程开发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有些家庭,由于家长放任孩子自由成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乏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

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生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

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仪规范

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仪规范 机关工作人员礼仪是指其在日常工作中仪表、言谈、举止、交往等方面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一、仪表礼仪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研究表明人与人的第一印象中外观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机关工作人员仪表要合乎身份,做到端庄、得体、整洁、大方。 (一)服饰礼仪 对于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场合的着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庄重、保守、典雅。着装主要有制服、西装、套装和便装等等,在各种公务着装中,男士西装和女士套裙选择最多,也最为普遍。 1、男士西装的基本要求 西装的选择:西装有单件上装和套装之分。非正式场合,可穿单件上装配以各种西裤或牛仔裤,正式场合,则必须穿颜色素雅的西服套装,以深色、单色为宜。西服上衣是两粒扣的可只系上面一粒,叫做“系上不系下”,三粒扣的可系上面两粒,也可以只系中间一粒。坐下时,解开钮扣会使上衣保持平整。裤长以站立时能盖住皮鞋鞋面为宜。 衬衣的选择:衬衣以白色为首选,其他单色衬衣或带竖细条纹的也可以。象格子的,宽条纹的,花的衬衣,不适合在严肃的公务场合穿着。衬衣的领子和袖口一定要挺括。领子要合适,不能太大,佩戴领带一定要扣好衬衫扣,领脖间不能有空隙。西服配衬衫时,有个“一指原则”,就是说着装自然站立时,衬衫的袖口和领口应露出长于西服袖口和领口的一指宽度的距离,大概1厘米到1.5厘米左右,一方面保护外套不被磨损、玷污,另一方面有层次感。衬衫之内一般不穿背心或内衣,如果穿了,千万不要露出内衣的领子。 领带的选择:男士在正式场合穿西服套装必须打领带,反过来说,如果不穿西服套装,比如穿夹克衫、穿短袖衬衫就完全没有必要打领带。领带的颜色一般不要与西服的颜色一样,但可以是同一色系的,或深或浅,最好是单色的。领带的图案可以选择单色图案,也可以选择条纹或加点图案,一般在正式场合,不选择有花饰图案的领带。领带的质地以丝绸为最佳。领带的长度以皮带扣中间为限,身材高大的人,可再适当的延长一些。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拓宽阅读教学途径,搭建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底蕴,实现学生的高品质学习。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倡导阳光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更致力于内涵发展,把阳光书香定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必将促进阳光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4、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

方式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与一体,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也是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源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知识、智能、审美。 二、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2、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3、开发背景:(1)、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 (2)、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纲要、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纲要

《礼仪教育》开设实施方案 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目标任务 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四、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 (一)个人礼仪 ●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 ●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 ●做到着装大方、得体。 ●了解涉外基本礼仪。 ●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 (二)交往礼仪 ●理解父母,懂得感恩。

机关文明礼仪演讲稿

机关文明礼仪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内容是公共文明礼仪。 公共文明礼仪是个人置身于公共场所与他人共处时所应遵循的礼仪准则。机关工作人员不论因公或因私置身于公共场所,参加公共活动,都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带头遵守公共文明礼仪,在全社会文明礼仪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公共活动文明礼仪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活动中,带头践行公共文明礼仪是机关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餐饮礼仪 在中国传统礼仪和世界通用礼仪中,餐饮礼仪的地位十分重要,内容相当丰富,需要认真对待,正确把握。 择座礼仪 男女共同进餐,至餐厅正门时,男士应礼让女士先人。餐厅若无人引领,男士应在前开道,寻找餐位,或请服务员安排,并照顾女士先入座。随后进入餐厅,男士戴帽的应脱下帽子,女士要脱大衣、外套的,男士应先帮女士脱下,然后自己再脱。若是一位单身男士独自来就餐,其座位选择应尽量避免挨着独坐一张桌子的陌生女士。无空位时,应按序等候。不要做出任何等急了的暗示,不要盯着进餐人的动作,踩其椅子,离人太近,和同伴大声交谈或喋喋不休。当然,作为正在就餐的人也应体谅候餐者,吃完马上腾位。座位可由男士选择,但也应征求女士的意见,通常应将最方便的座位留给女士。要考虑男左女右的关系,如有若干女士,应尽可能安排他们的男伴坐在其左边。女士入座时,男士应替女士拉椅,待女士入座后,方可坐下。在较正规的场合,如果女士中途临时离开,在其返回时,男士还应恭敬地站起来,替她拉椅。 点菜礼仪

量人为出。力求做到不超支,不铺张浪费。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慎点高档菜。二是点菜时懂得搭配之道,适度而不过量。三是切勿乱请客,不把“大吃大喝”作 为社交应酬的主题。 相互体谅。社交聚餐时,做东的一方和吃请的一方在点菜时都应善解人意,体谅对方。做东方有两种办法可行:一是整点,即点套餐或包桌,这样做费用固定,菜肴档次与数量相对固定,省时省事。二是零点,即现场临时点菜,好处是自由度大, 可更合口味。吃请方要“客随主便”,充分尊重做东者的意见,慎提具体要求,不为难对方。做东者不论以何种办法点菜,都 应征求被请方特别是主宾意见,不可只凭个人喜好行事。 考虑周到。点菜的时间不宜很长,讨论再三。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应点本地特色的菜肴。二是应点该餐馆的看家菜。三是兼顾来宾的饮食禁忌。主要有宗教禁忌、地方禁 忌、职业禁忌等。如对方驾车前来,或有驾驶员同桌进餐,或 在工作期间,或有职业要求,就不要劝对方饮酒。四是个人禁忌。有些人往往在饮食上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如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海鲜、不吃辣椒等等,要互相尊重。 席间礼仪 文明使用餐具。在等待就餐时不能用筷子敲打任何餐 具。吃中餐使用筷子,给别人夹菜时使用公筷,不要在菜肴上 搅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或用筷子指点别人。中途离席时,可把餐巾放在椅子上,筷子放在桌子上。席间餐巾可以用来擦嘴,但不应用其擦手、擦脸、擦餐具、擦眼镜等。 讲究用餐小节。一个人的吃相更能显示出是否具有良好 的修养和风度。就餐时不要狼吞虎咽,每次进口的食物不可过多过大。口中有食物,勿张口说话。如急需说话,也要等食物 咽下后再回话。不要老盯着菜肴,也不要在公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或专挑自己爱吃的菜。不当众清嗓子、鼻涕、吐痰、咳嗽、打嗝,打喷嚏。尽可能不吸烟,吸烟者不要隔着盘子弹烟

新--2020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

2020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接触历史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下面是我带来关于20xx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诵读内容:《弟子规》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班级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弟子规》,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

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语文晨读10分钟、课前展示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1、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 2、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完成《弟子规》里的内容,并开展一定的读书交流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方案-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龙源学校 “在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发展”课题子课题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与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本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充分体现了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和民主化。毋庸置疑,学校课程将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我校将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家长负责的精神,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依据: 1.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自主的人格。 2.以《课改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为本轮课程改革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3.以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和育人目标(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践依据。

4.学校现有课程开发资源的概况: (1 )每年的恐龙公园游园活动、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德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 (2)学校现有校园多媒体网络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程控系统、消费网络系统、电视演播系统和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六大系统”,有多媒体投影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舞蹈室、钢琴室、二胡室、管乐器室、美术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动植物标本室等设施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3)我校荣获“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成立了臧克家诗社,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顽强品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我校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朝气蓬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这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学校聘请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18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任办学顾问,组成了强大的教育教学精英群体。 (5)我校高楼林立,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四季景色宜人,有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附近有恐龙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和企业,地理、环境、交通都十分便利,这为学生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发现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特长。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打下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3.探索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理念,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渗透。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而作为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区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正由于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文明礼仪教育” 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1、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

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我校校情的需要 一方面,社区中各类闲散人员较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主要来本村的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极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学阶段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 课程,使他们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

机关单位文明礼仪设计规范标准

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公务礼仪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礼仪,提升文明素养,塑造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机关工作人员公务礼仪规范是机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礼节和行为准则。 第三条遵守机关工作人员公务礼仪规范,是维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本规范。 第二章形象礼仪 第四条仪表

机关工作人员着装要求整洁美观、大方得体,根据时间、地点、场合选择合适的服饰。 (一)办公着装。办公室工作着装要整齐、稳重、得体、大方,不得穿拖鞋、鞋拖、短裤、超短裙、背心、文化衫或过于露、透的服装。 (二)大型会议或重要活动着装。男性穿深色西装,内着浅色衬衣,扎领带,女性穿职业装。 (三)接待、访问着装。气氛严肃的场合,按本条第(二)款着装;气氛较活跃时,可穿休闲装,也可穿色彩、图案活泼一些的服装。 第五条仪容 机关工作人员应保持端庄稳重、精神饱满。 (一)男士头发不宜过长,女士发型、发色应适宜,头发及时清洗。 (二)男士应保持面部整洁,不留胡须;女士宜化淡妆,饰品配戴适宜,不得当众化妆或补妆,不得指甲过长或染有色指甲。 (三)工作时间不得饮酒,必须的公务活动,酒后要自觉维护自身尊严和公务形象。 第六条姿态

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场所,应保持举止端庄,态度友善,姿态良好。 (一)与人沟通交流,应表情自然,态度和蔼,友善地注视对方,保持微笑服务。 (二)肢体语言应适度,避免指手画脚或指指点点等不当手势。 (三)保持良好的形体姿态,站姿挺直舒展,坐姿文雅端庄,行姿轻松稳健。 第三章办公礼仪 第七条政务公开 机关工作人员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 (一)上班时必须佩带或摆放岗位卡,表明身份职责,完善去向告知制,方便群众办事;外出履行公务必须首先亮证、说明情况,不得盛气凌人、态度粗暴、蛮横执法。 (二)要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和请销假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因病、因事不能到岗,需提前请示、报告并征得上级同意。

校本课程《国学·弟子规》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国学·弟子规》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设的需求 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动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俗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所以,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开始诵读《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 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的第一美德。“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头两篇便是针对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而作。难以想像一个父母不爱、兄长不亲的人长大后如何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学校德育工作从《弟子规》入手,以孝心教育为核心,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感恩意识。针对经典中承载的传统道德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思想、行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没有,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 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弟子规》第三、四部分讲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他人诚实守信。毫无疑问,高尚的品德须从小培养。在孩子刚刚懂事就深入浅出地实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懂中华礼仪做文明少年”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校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为突破口,利用其无所不在的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教育场所”。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志愿服务为抓手;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现代化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课程开发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有些家庭,由于家长放任孩子自由成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乏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

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中学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方案

通城各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案 一、课程名称:书香满校园、经典伴童年 二、课程类型:校本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区都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四)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树立“无处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时不课程”的大课程观。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一文中曾提到:“一定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让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着教育。……”。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课程建设不可或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建设方案》、莘县教育局(2010)29号等文件精神,从学校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出发,贯彻“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着眼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制定《实验小学课程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课程建设。面向全体师生,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成长为课程建设之宗旨。加强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素养,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校本课程,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打造学校精品课程。追求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课程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而适性的课程,使学校课程结构更合理,学校特色更鲜明;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每一位独具个性的学生在道德、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在多样化社会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负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 (二)学生培养目标 以“让每一个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意志品质、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渗透,学校德育组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而作为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区以及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正由于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文明交际礼仪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一、课程开设的需要评估: 1、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她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中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丰润区。一方面,社区中各类闲散、外来打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来自当地农民子弟和各村新富起来的个体户子女。她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极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学阶段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课程,使她们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