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的药对与药串

中医常用的药对与药串
中医常用的药对与药串

中医治病用药讲究组方配伍,不同的中药同时使用,有时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从经方、验房中总结出来的药对与药串,体现着中医复方配伍的精髓,对如今各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民生开讲特邀世界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赵进喜教授,带来“中医常用的药对与药串”系列专题,精彩节目,不要错过。

【本期开讲嘉宾】赵进喜,世界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

药对大多出自古代经方,它不是两个药的简单结合,而是力求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施今墨先生非常重视药对,曾提出著名的“降糖药对”,其学派传人也都比较重视药对的运用,并在施今墨先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

吕仁和先生的弟子在研究其用药经验时发现,吕先生不仅两味药一块用,还经常三味药甚至四味药一块用,遂提出“药串”的概念。

中医认为枳实的行气作用比较强,可以破积消痞,治疗痞塞、腹部胀满;枳壳的作用比较缓和,有行气消胀的作用,枳壳跟枳实这两味药一块用,既能治肚子胀,又能治胃脘痞闷不舒、上下不通,一般用量为枳壳枳实各6克。

经方“四逆散”中将枳实枳壳一块用,可以疏肝理气,对治疗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女性经前乳房胀痛、更年期综合症等效果较好。

香苏散是宋代的局方,在其中加上枳实枳壳,可以疏肝理气、和胃理气,对治疗慢性胃炎有很好的效果。

荔枝核、橘核这个药对有行气散结的作用,且比较善于走小肚子,可以用于少腹胀满、疝气、乳腺增生等的治疗。

香橼、佛手这个药对是相须配伍,药性平和,特别适合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有疏肝行气、化痰和胃的作用。

中医治病特别强调治胃气,香橼、佛手药食两用,在治疗慢性病的方子中加入此药对,可以行气开胃,增强患者食欲。

黄芪是最常用的补气药,生地是最常用的养阴药,这两味药组成的药对,可以滋肾养阴,是施今墨先生脾肾同治思想的体现。

专家建议,冬季干燥,容易劳倦伤气,可以用黄芪生地炖鸡或炖鸭,是不错的药膳处方。

苍术健脾燥湿,玄参滋阴清热,这两味药可组成药对,经常用于有湿热的糖尿病患者。

黄连、黄芩药对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是个苦寒药,对于各种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甚至是大肠有火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葛根、丹参这个对药是由祝谌予先生提出来的,是活血对药,现在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

发症的治疗。

突发性耳聋大多有血瘀的状况,可随方加入葛根、丹参这个对药,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中医治病强调整体观念,在治疗颈椎病时随方加入葛根、丹参药对,在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的同时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使身体得到整体调理,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天花粉是指栝楼根,它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是治疗口渴的首选药物,也是现在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

葛根、天花粉这个药对适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内热伤阴口渴症状比较突出者。若患者大便干结,可加生地、麦冬、大黄等,増液行舟。

丹参、丹皮药性相近,是相须配伍,有活血化瘀和凉血的作用,主要用于肾炎血尿等有血热血瘀症状的疾病治疗。

肌肤甲错、颜面瘀斑或舌下青紫都是血热血瘀的表现,女性月经量多、颜色鲜红,或脸上长痘等情况,也多半是血热,都可随方加入丹参、丹皮。

狗脊、木瓜、续断和杜仲是吕仁和先生常用的药串,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舒筋活络的作用,尤其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疼。

狗脊、木瓜、续断、杜仲这个药串对治疗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有比较好的效果,若患者有手脚麻木的,可随方加入桑枝、鸡血藤。

中老年女性常见上半身心烦、失眠、头晕,下半身腰腿酸沉、腿脚冷凉,可以用狗脊、木瓜、

续断和杜仲治疗下身的寒症,用柴胡、黄芩、半夏治疗上身的热症。

银花、连翘和黄芩是中医清热解毒最常用的药串,对于风热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外感热症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柴胡有疏肝解郁的作用,黄芩可以清肺火、肝火,两味药配合一方面可以解表,另一方面又可以清热,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非常广。

剂量在中药药效的发挥中至关重要,柴胡和黄芩的剂量比例在原方中是8:3,现在用于治疗耳鸣、头晕、神经衰弱等症状时一般采用4:3的比例。

达原饮是治疗传染病的名方,在达原饮的基础上随方加入柴胡、黄芩,对于外感热症有很好的退烧作用。

许多古代名方也都可以用于现代内伤杂病的治疗,如达原饮可以用于乙型肝炎和癫痫的治疗,小柴胡汤对于各种胆汁反流性胃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陈皮和半夏是二陈汤的核心配伍,陈皮理气和胃,半夏燥湿化痰,两个药结合起来能理气化痰,又能和胃,可以用于治疗中医辨证有痰的病症。

半夏有多种泡制方法,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可以用清半夏,治疗胃病经常用姜半夏。肾衰的病人经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症状的,可以用陈皮加姜半夏。

苏叶有解表散邪、化湿和胃的功效,还能解鱼蟹之毒,可以作为海鲜的佐料使用;萆薢是清利湿热的,能够分清泌浊。两味药是互相配合的关系,主要用于慢性肾衰的治疗。

当归、黄芪这个药对取自金元名医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强调在补气的基础上补血,一般黄芪的用量比当归用量大。

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经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金匮要略》里专门就有一个“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方子,用于治疗女性虚寒痛经比较好。

蝉蜕又叫蝉衣,有祛风止惊的作用,与僵蚕组成药对,可以治疗抽风,也是古代名方“升降散”的核心配伍。

传染性疾病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或高血压出现头疼的,可随方加入蝉蜕、僵蚕药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若病人出现“风嗽”症状,可将蝉衣、僵蚕加入到止嗽散方中,其轻清灵动的药性能解咽喉部的痉挛,对咽痒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牛蒡子能疏风解表,鬼箭羽能活血通经和袪风散结,两者组成的药对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风湿病、咽喉疼或者有血瘀的病症。

鬼箭羽活血化淤散结作用比较强,如果月经量多的不能轻易用;牛蒡子有通大便的作用,假如大便干的,用它正好,如果大便稀的就不能用量太大。

百合是养阴的,能下心中积气,药性偏凉;乌药是行气的,药性偏温,组合成为药对,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有很好的效果。

赤芍、白芍、甘草药串取自医圣张仲景的经典方“芍药甘草汤”,能治疗胃疼、胆绞痛、肾结石的肾绞痛、妇女的通经、腰酸背疼腿抽筋等各种疼痛。

中医一般认为,半侧的头疼是少阳经的疼痛,往往与情绪有关系,可用“散偏汤”进行治疗。

苍术健脾燥湿,白术健脾益气,黄柏清热燥湿,这三味药组成药串,可以治疗由于湿热导致的腰腿酸困、外阴瘙痒等症状。

怀牛膝可以滋补肝肾,川牛膝活血利水,这两味药可组成药对,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腿酸疼、腰腿麻木等下肢的病症。

中药处方贵在有针对性,对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或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发的腰腿麻木等症状,都可以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虫类药、通络药或狗脊、续断、寄生、木瓜、芍药甘草汤等加减组合,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虎杖可以清利湿热,能够疏筋活络,治疗湿热痹证;金钱草也有清利湿热的功效,可以化结石、利尿通淋。两味药组成药对,可以针对湿热前后分消,对于高尿酸血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专家提醒,痛风的治疗非常强调饮食的配合,含嘌呤比较高的各种海鲜、菠菜、蚕豆、豆腐等食物都要严格控制,避免引发病情加重。

荆芥、防风、山栀、蝉蜕这个药串是吕仁和教授常用的药物配伍,主要用于慢性肾炎的治疗,对于北方地区冬天常见的“寒包火”感冒也有很好的疗效。

【饮食养生之道】在冬季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又能增热保暖防寒。对中老年人来说,冬季锻炼以室内为主,天气晴好时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但遇到天气不好,如大风、大寒、大雾时则应避免。

【饮食养生之道】石榴、柑桔、柿子、梨、葡萄,均有生津止咳、润肺止咳之功效,是冬季养肺的上好水果。

【饮食养生之道】吃火锅时喝点酸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预防因火锅的油腻以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腹泻、腹痛等。

【冬季饮食养生】冬天是滋补身体的季节,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选用药膳进补十分有益,可增加热量抗寒,又能加强营养吸收,促进健康。

【冬季饮食养生】清晨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冬季饮食养生】日间脑部血流量比夜间少1/5,故中午小睡30~40分钟为宜,然后用手指按摩百会、风池、印堂等穴,或用梳子梳头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和头昏现象,加上用冷水洗脸则精神充沛。

【冬季饮食养生】脚底有许多经络循行的穴位,如涌泉穴,通过热水透穴可以提高体温0.2℃,能改善周身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保温和助眠的功效;脚素有第二心脏之称,护脚能强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促使心脏活动加强,又可防止脚部冻疮的发生,减少皮肤瘙痒症。

【冬季饮食养生】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冬季饮食养生】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好增强,局部好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冰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小茴香,延胡没药归芎姜,肉桂蒲黄灵脂芍,治疗经行腹痛强。 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圣愈汤《兰室秘藏》益气补血圣愈汤,参芪芎归芍地黄,体倦神衰经量多,胎产崩漏气血伤。。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寿胎丸《医学衷中 参西录》 寿胎丸中用菟丝, 寄生续断阿胶施, 妊娠中期小腹痛, 固肾安胎此方咨。 完带汤《傅青主女 科》 完带汤中二术陈, 车前甘草和人参, 柴芍淮山黑芥穗, 化湿止带此方金。 固冲汤《医学衷中 参西录》 固冲汤中用术芪, 龙牡芍药茜草施, 倍子海蛸棕榈炭, 崩中漏下总能医。 固阴煎《景岳全书》 固阴煎是景岳方, 山药山萸参草商, 菟丝熟地远志味, 补肾益气服后康。 固本止崩汤《傅青 主女科》 固本止崩熟地黄, 参芪归术炮姜匡, 益气固本并养血, 脾虚崩漏服此方。 固经丸《医学入门》 固经丸用椿根皮, 芩柏龟芍香附依, 滋阴清热起沉疴, 崩中漏下此方宜。 易黄汤《傅青主女 科》 易黄汤中芡白果, 山药车前黄柏合, 带下黄白兼腥臭, 清热燥湿脾胃妥。 定经汤《傅青主女 科》 傅氏女科定经汤, 淮山地芍当归放, 柴苓荆芥菟丝子, 调补肝肾效力彰。 保阴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芩, 柏草山药续断行, 经来量多并烦渴, 清热凉血功效灵。 胎元饮《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胎元饮, 八珍去芎与茯苓, 加入陈皮杜仲炭, 补血益气安胎灵。 举元煎《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举元煎, 参芪炙草升术添, 升阳举陷摄气血, 血崩血脱服之敛。 养精种玉汤《傅青 主女科》 养精种玉女科方, 归萸芍药熟地黄, 血虚不孕经不调, 滋肾养血冲任康。 桂枝茯苓丸《金匮 要略》 桂枝茯苓金匮方, 桃芍丹皮五药藏, 研粉蜜丸可常服, 瘀去癥消体安康。 胶艾汤《金匮要略》 金匮胶艾四物先, 归芍地芎炙草煎, 冲任虚损生崩漏, 调经止血病可痊。 调肝汤《傅青主女 科》 调肝汤中山药草, 芍萸戟归阿胶找, 冲任虚损经量少, 补益肝肾功效好。 清经散《傅青主女 科》 傅氏女科清经散, 芍药丹皮茯苓掺, 蒿地黄柏地骨皮, 血热经多功效赞。 清肝止淋汤《傅青 主女科》 清肝止淋用芍归, 地丹黄柏阿胶随, 牛膝黑豆香附枣, 养血清肝此方最。 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桂萸芎, 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 暖宫祛瘀在温通。 温经汤《校注妇人 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 川芎牛膝人参当, 桂芍莪术丹皮草, 温经行带效力彰。 膈下逐瘀汤《医林 改错》 膈下逐瘀赤芍丹, 桃仁归芎灵脂甘, 乌药延胡香附壳, 瘀去癥消身康安。

中医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中医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中医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两大系统共同构成,中医非药物疗法内容丰富,临床使用行强,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理疗、火疗、药物熏蒸、热敷、贴敷、文化养生、食疗养生、经络养生、情志养生、环境养生都有各种不同的中医医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强身治病的重要保障,其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深受百姓欢迎和爱戴,其中国针灸技术更是以神奇有效流传至世界各国。目前美国风湿病学会将针灸疗法列为治疗类风湿病的第一选择,世界卫生组织高度重视针灸的价值,并与2007年将针灸穴位标准化,全世界各国医学专家和人们都在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医的非药物疗法是对现代医学的有力补充,是新世纪人们追求健康的选择。 一、药物副作用严重困扰人类 据WHO的统计表明,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药源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隐患,我国每年新增加3万多聋哑儿童,其中50%是因药物的副作用所致,世界医学界最具有代表性的杂志《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报告总结分析了39项研究工作后,发现每15个住院的病人中,就有1人曾经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药物不良反应成为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仅仅排在癌症和心脏病之后。类风湿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让许多终身性摆脱不了药物,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又毫无列外的产生副作用,病人花费了昂贵的医疗费吃药,又要花费很多的钱吃药来对抗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如:美国一年治疗类风湿的药费是10个亿,对抗药物副作用的药费开支为五个亿。吃药是人们的无奈,美国医生特鲁克斯说:他的一个病人一提到吃药全身就打颤。吃药已经成为很多慢性病人的心理负担,而药物的副作用更是医学家们的无奈。 二、抗菌素的耐药性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狡猾的细菌开始对人类展开致命的反击。美国在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类上升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89%。据美国从《新闻周报刊》报道,仅1992年全美国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据统计,现在全球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人,每年新增病例800万,死于结核病的达300万人,非洲大陆的埃博拉病毒、炭疽热、疯牛病、艾滋病等疾病逐年上升性蔓延:SARS也推波助澜,就连禽流感这个过去仅在家禽内传播的疾病也开始虐待人类,传染病死恢复燃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人类免疫系统出现故障所致,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抗生素,抗生素使人类的免疫机制降低,同时细菌和病毒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专家预言,人类如再不控制抗生素的滥用,50年后抗生素将失去作用,人类将回到没有抗生素之前的恐怖时代,那将是一场多么重大的灾难。

各类常用药物的配伍及用法用量

各类常用药物的配伍 分类: 药物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现将常用的药物的配伍简介如下: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钠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与氨基糖甙类呈协同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开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治疗脑膜炎也有用氯霉素与大剂量青霉素合用的,其给药顺序为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青霉素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 2、氨基糖甙类 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与β-内酰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氨基糖甙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但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氨基糖甙类药物间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合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合用有协同作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药物合用。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阿托品类药物应用于仔猪腹泻。3、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4、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等)与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氯霉素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 考点1 常用中药的特点总结 1.狗脊:近边缘1 ~ 4 mm 处有1 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 2.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3.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 (异常维管束)。 4.商陆: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5.银柴胡: “珍珠盘”“砂眼”。 6.黄连:①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②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③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7.防己: “猪大肠”“车轮纹”。 8.延胡索: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9.人参: “芦头” (根茎)、“芦碗” (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 (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艼” (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 10.甘草: “菊花心”。气微, 味甜而特殊。 11.黄芪: 嚼之微有豆腥味 12.远志: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13.白芷: “疙瘩丁” (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14.当归: “归头” (根上端)、“归身” (主根)、“归尾” (支根)、“全归” (根的全体)。主产于甘肃岷县。当归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末采挖,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15.川芎: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饮片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 16.防风: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习称“蚯蚓头”。 17.玄参:气特异似焦糖, 味甘、微苦。 18.地黄:主产于河南省。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19.党参: “狮子头” (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20.茅苍术: “朱砂点”“起霜” (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21.川贝母: ①松贝: “怀中抱月” (外层磷叶2 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②青贝:鳞茎呈类扁球形,外侧鳞片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③炉贝:“虎皮斑” (炉贝表面黄白色, 梢粗糙, 常有黄棕色斑块; 22.浙贝母:①珠贝:鳞茎呈扁球形,外侧鳞片略称肾形,较大而肥厚,呈元宝状;②大贝:为鳞茎外层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 断面白色至黄白色, 富粉性。 23.天麻:“红小辫”“鹦鹉嘴”。 25.羌活: “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 26.鸡血藤: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 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

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1.二陈汤(太平惠民与剂局方)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2.八珍汤(正体类要) 12、五皮饮(中藏经) 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 五皮饮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13、五苓散(伤寒论)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人参乌梅加瓜草,莲子山药益脾气,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固涩敛阴升清阳,气阴两伤止泻强。 14、五虎汤(证治汇补)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麻杏石甘汤加细茶 人参白术五味子茯苓麦冬 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消毒疗疖肿,银花野菊蒲公英,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16、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与剂局方)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 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与中此方宜。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17、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牛黄清心朱芩连,山栀郁金蜜与圆,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 清热解毒又开窍,中风惊厥急救先。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就是妙方。 18、匀气散(医宗金鉴) 8、大青龙汤(伤寒论) 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参,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木瓜甘草青皮合,歪僻偏枯口舌喑。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 19、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 9、小青龙汤(伤寒论) 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就是良方。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20、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四君加陈半10、己椒厉黄丸(金匮要略) 四君子汤中与义,人参苓术甘草比, 己椒苈黄水饮攻,前后分消二便通。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21、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22、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3、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24、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 精神恍惚悲欲哭,与肝滋脾自然康。 25、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 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26、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中医常用方歌

中医常用方歌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煎,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症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3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干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3扶正解表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芷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参苏散 参苏散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症,寒重热轻脉沉良。 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2.泻下剂 2.1 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雍初起腹痛康,肠雍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3.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症,泻热逐水效非常。 2.2温下 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躁便秘施。 2.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2.4 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和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大全)

正确的药物配伍可增强药物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成本。常见药物配伍有以下几类: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合用有增效作用。青霉素类与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除外)等量配伍有协同作用,但大剂量青霉素药物可降低氨基苷类药物的活性;其禁与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磺胺类、氨茶碱等药物合用,但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可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分别注射治疗脑膜炎。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与甲氧嘧啶联合应用有增效作用。青霉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效价降低,应用生理盐水稀释。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与氨茶碱、磺胺类、红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合用分解失效;与新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联合疗效增强。头孢唑啉钠与葡萄糖注射液及生理盐水配伍析出晶体,应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 氨基苷类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等。氨基苷类与β-内酰胺类、甲氧嘧啶、多粘菌素类配伍有协同作用。链霉素与四环素(对布氏杆菌)、红霉素(对猪链球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氨基苷类同类药物之间及高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等合用毒性增强;与碱性药物联用虽抗菌效能增强,但毒性增强。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水解失效。

四环素类包括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同类之间或与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对治疗胃肠道和呼吸道有协同作用;与甲氧嘧啶等抗菌增效剂、硫酸钠(1﹕1)同时给药分别有明显增效和促进本品吸收作用;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联合分解失效;与钙、镁、铁等二价金属离子发生络合阻滞其吸收。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氯霉素类氟苯尼考与强力霉素、新霉素、硫酸粘杆菌素联用疗效增强;与氨苄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联用疗效降低;与卡那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链霉素联用毒性增强。 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螺旋霉素、北里霉素等。红霉素与磺胺类、泰乐菌素、及链霉素,北里霉素与链霉素、泰乐菌素与磺胺类,竹桃霉素与四环素类合用有协同作用。红霉素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酰胺类、四环素联用。 氟喹诺酮类有氟哌酸、培氟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与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联用有协同作用;与利福平、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抗胆碱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慎与氨茶碱合用。 磺胺类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多粘菌素合用有协同作用;忌与青霉素类合用。液体磺胺药不能与Vc、盐酸麻黄素、四环素、青霉素等合用;固体磺胺药与氯化钙、氯化铵合用会增加泌尿系统毒性,并忌与5%NaHCO3合用。

中药相关专业知识

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 1、有一根茎类药材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木心(中柱),嚼之发粘。该药为 A:知母 B:麦冬 C:百部 D:川贝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B 2、浙贝母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 A:淡绿色荧光 B:樱红色荧光 C:碧蓝色荧光 D:暗紫色荧光 E:棕褐色荧光 正确答案为:A 3、一呈扁圆柱形药材,外皮有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状,此药材最有可能的是 A:地黄 B:胡黄连 C:白芷 D:巴戟天 E:贯众 正确答案为:D 4、下列哪项是石菖蒲不具有的 A: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 B: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C: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 D: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有晶纤维 E:薄壁细胞中有菊糖 正确答案为:E 5、黄丝郁金在紫外光灯下断面有亮黄色荧光,内皮层呈明亮的A:红色环 B:紫红色环 C:蓝色环 D:黄色环 E:白色环 正确答案为:C 6、下列药材中不含草酸钙结晶的是 A:人参 B:半夏 C:石菖蒲 D:甘草 E:丹参 正确答案为:E 7、来源于石竹科干燥块根的药材是 A:绵马贯众 B:黄芪 C:延胡索 D:太子参 E:川贝母 正确答案为:D 8、药用部位为鳞茎的药材是 A:山药 B:百部 C:天花粉

D:知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E 9、沉香药材的径向纵切面可见 A:木射线呈横带状 B:木射线呈长梭状 C:木射线细胞纵向延长 D:木射线细胞切向延长 E:木射线细胞纵向排列 正确答案为:A 10、下列药材组织中,哪一种具有异型维管束A:大血藤 B:鸡血藤 C:木香 D:沉香 E:降香 正确答案为:B 11、来源于萝摩科的皮类药材是 A:五味子 B:香加皮 C:秦皮 D:地骨皮 E:桑白皮 正确答案为:B 12、大青叶粉末水浸液有 A:红色荧光 B:紫色荧光 C:乳白荧光医学全在.线提供 D:蓝色荧光 E:橙黄色荧光 正确答案为:D 13、下列哪一项不是连翘的鉴别特征 A:顶端锐尖,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 B:呈倒卵圆形,略似花瓶,全身被有突起的刺状小点 C:中果皮细胞壁略念珠状增厚 D:呈卵圆形,稍扁,两面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 E:石细胞甚多,长方形至多角形 正确答案为:B 14、菌陈采收季节不同,习称不同。秋季采收的菌陈习称 A:绵茵陈 B:幼茵陈 C:秋茵陈 D:茵陈蒿 E:滨蒿 正确答案为:D 15、金钗石斛与马鞭石斛显微鉴别的主要区别点,下列哪一种描述正确 A: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葡萄糖,而马鞭石斛则无 B: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淀粉粒,而马鞭石斛则无 C: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而马鞭石斛则无 D: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束,而马鞭石斛则无 E: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油滴,而马鞭石斛则无 正确答案为:C 16、益母草的性状特征为 A:茎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 B:茎方柱形,上部没有分枝,四面有凹下的纵沟 C: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具纵棱线 D: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有柔毛

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2.八珍汤(正体类要)12.五皮饮(中藏经) 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五皮饮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13. 五苓散(伤寒论)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 茯, 人参乌梅加瓜草,莲子山药益脾气,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固涩敛阴升清阳,气阴两伤止泻强。14.五虎汤(证治汇补)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麻杏石甘汤加细茶 人参白术五味子茯苓麦冬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消毒疗疖肿,银花野菊蒲公英,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 轻。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16.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17.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牛黄清心朱芩连,山栀郁金蜜和圆,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清热解毒又开窍,中风惊厥急救先。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18.匀气散(医宗金鉴) 8.大青龙汤(伤寒论)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 参,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木瓜甘草青皮合,歪僻偏枯口舌 喑。 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19.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 9.小青龙汤(伤寒论)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20.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四君加陈半10.己椒厉黄丸(金匮要略)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 己椒苈黄水饮攻,前后分消二便通。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21、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22、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3、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中医儿科非药物特色疗法(精)

中医儿科非药物特色疗法 一、拇中指十穴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 婴幼儿湿疹是临床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有剧烈瘙痒,慢性病程,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目前虽然中西医方法较多, 短期疗效较好, 但往往疗效不巩固, 易反复发作或加重, 很难从根本上治疗,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和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外涂, 由于小儿皮肤较嫩,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药物经皮吸收量较成人多, 全身长时间应用经吸收可产生柯兴氏综合征,免疫抑制,皮肤干燥及刺痛感等副作用,而该病的中成药味苦,口感不佳,婴儿拒服,喂药非常困难,使家长为难。近年来由于药费不断上升, 毒副作用的增加, 人们越来越推崇和喜爱传统的推拿疗法,其治疗原理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并以经络的传导理论为依据,以医者的手为工具,在小儿体表穴位或一定部位施行特定的补泻手法,通过经络传导与脏腑相关性原理刺激体表穴位及特点部位, 激发经络传导感性增强, 以利于疏通经络, 调和营卫气血及脏腑功能,致使郁于肌肤湿毒之邪得以去除,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邪去正安康复之目的。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诊,不但有明显的近期疗效,也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其特点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安全无毒副作用,无需复杂的设备,不受时间的限制,便于操作,既减 少患儿服药的痛苦, 易取得患儿配合治疗, 推拿手法治疗湿疹的同时,使皮疹得到改善,其脾、胃、肠都得以保健,免疫力增强了。 二、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即西医的“小儿腹泻” 。 小儿“脾常不足”常常因饮食稍不注意而产生如积滞、泄泻等疾病。推拿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 通过调整经络运行,从而达到运脾化滞,分清止泻的效果,常用方法如补脾法、推大肠、清小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捏脊、揉足三里等治疗。 三、刺四缝或推拿治小儿厌食、积滞、疳证。

兽医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

各类常用药物的配伍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现将常用的药物的配伍简介如下: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钠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与氨基糖甙类呈协同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开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治疗脑膜炎也有用氯霉素与大剂量青霉素合用的,其给药顺序为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青霉素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 2、氨基糖甙类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与β-内酰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氨基糖甙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但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氨基糖甙类药物间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合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合用有协同作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药物合用。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阿托品类药物应用于仔猪腹泻。 3、四环素类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等)与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红霉素与泰乐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方解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配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 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 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常用药物配伍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列表:

喹诺酮类药物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药物分为四代,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第三代,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此类药物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杀菌作用,广 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以及呼吸道、皮肤组织的革兰阴性细菌感 染的治疗。临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不仅要注意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 应,而且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药物不宜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 1 含铝、钙、铁等多价阳离子制剂(如氢氧化铝、乳酸钙等)由于阳离子与喹 诺酮类药的4- 酮氧基-3 羟基发生络合反应,因此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 药时曲线下面积可减少98% ,生物利用度降低,所以两药应避免同时使用,若 需要连用时,可先服用喹诺酮类药物, 2 小时后再服用阳离子制剂。 2 维生素C 、氯化胺喹诺酮类药物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杀菌力最强,且不 易产生抗药性;在偏酸性时抗菌作用最弱,因此不宜与酸性药物合用。 3 利福平及伊曲康唑部分结核患者因多种原因可能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因此需 要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真菌感染治疗。利福平是肝药酶促剂,能增强肝药酶的活 性,拮抗喹诺酮药物的活性,因此两药不宜合用。 4 双脱氧肌酐该药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服用可增高胃内pH 值,从而降低喹诺 酮类药物在消化道的吸收。 5 铁剂铁剂的螯合作用和对消化道吸收能力的影响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 利用度。 6 胃肠道用药碳酸钙、小苏打、硫酸镁等药物,若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服用, 可明显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 7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对喹诺酮类药物有拮抗作用,同时使用可降低喹诺酮类药 物的疗效。 8 嘌呤化合物如咖啡因、茶碱类药物等,喹诺酮类药物与此类药物联合应用时, 可降低其消除率,易增加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 度兴奋。 9抗酸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等抗酸剂,对喹诺酮类 也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环丙沙星,合用既影响其吸收又使其在肾小管中的溶解 度下降,易析出结晶损伤肾脏。 10 其它药物与口服抗凝血药物如华法令同时使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依诺沙星 与布洛芬合用有引起惊厥的危险。司巴沙星与胺碘酮、阿司咪唑、卡普地尔、奎 尼丁、舒托必利、特非那定等联用有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 青霉素配伍禁忌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在严重感染或危重病的抢救中,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因此应注意配伍禁忌。 (1)不可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当服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2)不可与碱性药物合用。如在含青霉素的溶液中加入氨茶碱、碳酸氢钠或磺胺嘧啶 钠等,可使混合液的pH>8,青霉素可因此失去活性。 (3)青霉素在偏酸性的葡萄糖输液中不稳定,长时间静滴过程中会发生分解,不仅疗 效下降,而且更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青霉素应尽量用生理盐水配制滴注,且滴注时间不可过长。 (4)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分解

中药的材相关知识培训教材

中药相关知识培训教材 一、中药知识及我公司中药基本情况 二、中药材、中药材饮片、净药材的界定 三、中药材、中药饮片仓储常识 1、验收管理 2、贮存条件:分类管理 3、防霉防虫

第一部分中药简介及我公司中药基本情况 一、简介: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 中药按功效分为: 解表药(香薷、紫苏)、清热药(黄芩、黄连等)、泻下药(大黄)、祛风湿药(乌梢蛇、雷公藤)、化湿药(砂仁)、利水渗湿药(茯芩、泽泻)、温里药(吴茱萸)、理气药(木香)、消食药(山楂)、驱虫药(槟榔)、止血药(三七)、活血化瘀药(丹参)、化痰止咳平喘药(桔梗)、安神药(朱砂)、平肝息风药(牡蛎)、开窍药(冰片)、补虚药(人参、白术)、收涩药(五味子)、涌吐药(胆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白矾、大蒜)、拔毒化腐生肌药(硼砂)21类。 二、公司现有中药情况: 1、7个品种39味中药,其中植物药36种,矿物药1种,其他2种; 2、贮存分类: (1)阴凉、防蛀1种:三七; (2)阴凉干燥13种:广藿香、车前子、甘松、白芷、当归、吴茱萸、皮、茵、砂仁、香附、香薷、薄荷、紫苏叶; (3)通风干燥、防蛀、防霉防潮12种:大黄、山楂、甘草、麦芽、桔梗、柴、槟榔、葛根、稻芽、地黄、黄芩、川木通; (4)干燥12种:木香、丹参、龙胆、白扁豆、连翘、泽泻、茯苓、栀子、黄连、滑石、白芍; (5)密封、凉处1种:冰片; 3、药用部位: (1)根及根茎6种:三七、大黄、丹参、甘松、甘草、龙胆;

中医外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外科学》常用38首方剂歌决 1.清肝解郁汤: 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2.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4.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5.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6.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7.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8.阳和汤: 阳和汤法解寒凝,色白漫肿阴证情;熟地鹿胶姜碳桂,麻黄白芥草相承。9.冲和汤: 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10.透脓散《外科正宗》: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 消风散中用荆防,胡麻蝉蜕苦参苍;蒡通膏知归草地,风疹湿疹服之康。13.当归饮子: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14.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15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16.四妙散: 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17.全虫方: 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 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19.治疣方: 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20.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21.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魁。22.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

常用药物的配伍分类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掌握适应症。 1类: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钠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与氨基糖甙类呈协同作用。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开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治疗脑膜炎也有用氯霉素与大剂量青霉素合用的,其给药顺序为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青霉素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 喹诺酮类(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 氟哌酸与杀菌药(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利福平、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硝基呋喃类合用有拮抗作用。喹诺酮与四环素药物可配伍应用。喹诺酮类+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鸡霉形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病继发肠道感染而导致严重的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卵巢性腹膜炎。喹诺酮类药物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合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相加作用。喹诺酮类慎与氨茶碱合用。 2类: 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氨基糖甙类与β-内酰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氨基糖甙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但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氨基糖甙类药物间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合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合用有协同作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药物合用。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阿托品类药物应用于仔猪腹泻。 杆菌肽锌 杆菌肽锌可与粘菌素(多粘菌素)、多粘菌素B、链霉素及新霉素合用。杆菌肽锌禁止与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等配合使用。 3类: 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 四环素类药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等) 红霉素与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氯霉素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合用,红霉素类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联用。 氯霉素类(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 氯霉素与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用于合并感染的呼吸道疾病具协同作用,与林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具有拮抗作用。氯霉素也不宜与磺胺类、氨茶碱等碱性药物配伍使用。林可酰胺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可与四环素或氟哌酸配合应用于治疗合并感染,林可霉素可与壮观霉素合用(利高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