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20200704183947)

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20200704183947)
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20200704183947)

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

摘要: 中国的大型城市为了解决巨量散客出游的问题,由

上海率先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 的散客旅游服务模式目前已经被证明适用于中国现行体制下的特大型城市,符合

城市旅游发展之需。国内其它许多城市也跟着建设了名为“旅游集散中心”的机构,但是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这些机构虽然表面名称一致,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实际运行效果也很是不同。文章比较分析了上海、杭州、成都、北京以及其它若干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在体制、机制与运行效果上的异同点,并探讨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本质特征与形成机制,强调了它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散客; 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服务体系收稿日期: 2009-08-30; 修订日期: 2009-10-20 基金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 规划项目《北京散客旅游服务体系与管理模式》(06BaZH018) 作者简介: 徐菊凤(1965-), 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旅游消费行为。赵晓燕(1959-), 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休闲与旅游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 副

教授。研究方向: 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理论。

散客潮与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

1. 巨量散客考验中国城市旅游服务体系

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少有的特大型旅游城市。2007 年,北京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数量,分别达到9352 万人次和435万人次,如果加上本市居民在京旅游数4912 万人次,则北京接待的全部旅游者数量已达到1.4264 亿人次。上海的数字也接近于这一水平:2007 年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含本市居民在沪旅游)1.02 亿人次,国际旅游者665.6 万人次,合计 1.0866 亿人次(注:北京和上海的旅游接待数量,分别见:人民网2008 年 2 月27 日《北京市2007 年旅游业发展概况》,以及人民网2008 年 4 月1 日《上海旅游市场2007 大盘点》两篇报道。)。这种规模的游客接待量,已经远远超过巴黎、纽约等国际著名大都市,后二者近年来每年游客接待量分别为5000 万人次左右和4500 万人次左右(注:

有关纽约的数字,见新华网2006 年12 月29 日《纽约游客人次再创新高近4400 万人次》;有关巴黎的数字,也曾出现于网上一篇报道,出自巴黎市长之口。)。因此,可以认为, 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已属于世界少有的特大型旅游城市。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此庞大的旅游客流,大多以散客的方式(个人或与亲友结伴)到访。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

示,2006 年城镇居民国内游客中,以散客方式出游的占

71.7%[1], 北京和上海的散客接待率也接近于这一百分比。尽管这一散客比例还未像某些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达到80%~90%, 但显而

易见,中国城市旅游的散客潮时代已经到来。巨量的散客流,考验着北京和上海这样的特大型旅游城市的散客接待能力,尤其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远郊区的快捷交通体系尚未构建完整,旅游交通服务还存在不少缺漏时。根据国际经验,散客旅游服务体系是否健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旅游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主要标准,这与我们习惯了的传统团队旅游接待的标准大不相同。

2. 散客需求特征催生旅游集散中心形成散客旅游者在一个城市(目的地)逗留期间,其旅游活动一般由一个个自行设计的“一日游”组成。因此,自助性质的一

日游是散客在一个城市停留时最重要的旅游需求。散客出游不像旅游团那样有周到的事先安排和导游员的全程引领,以及专门的旅行车接送往返于各目的地,他们主要依赖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来完成自己的旅游活动。因此,面向散客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住宿服务、旅游餐饮和购物服务等内容。在过去30 年中,中国大城市中的散客旅游者在住宿、餐饮和购物方面的需求已经通过市场化供给较好地获得了满足,而散客特别需要的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特别是含有重要旅游景点的远郊区旅游交通)这些带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旅游服务则一直没

有获得充分供给。大量散客旅游者前往坐落于远郊的旅游景点时,不但要付出很高的交通、时间和信息收集成本,还可能

遭遇各种投机取巧的非法经营者的欺骗及其低质量服务的危险,使

散客的旅游质量受到影响,也使城市的旅游形象受损。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都曾经历了这样的困难,其它一

些城市也面临打击非法一日游经营的难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旅游集散中心” 这样一种旨在解决外来散客旅游者和本市居民短途出游问题的城市散客旅游服务模式被逐步探索出来。

我国首个旅游集散中心于1998 年在上海成立。它是上海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满足庞大的散客旅游者群体的出游需求而完成的一项政府“实事” 工程,具有鲜明的准公共产品色彩。这种新型旅游服务平台的特色在于,它有机融合了旅行社和客运交通两大领域的优势,又避免了两大领域的相对劣势。它的成功,激发了中国许多城市前来学习和效仿。2000 年以后,武汉、宁波、南京、青岛、昆明、洛阳、杭州、无锡、扬州、镇江、桂林、鹰潭、沈阳、合肥、北京、深圳等十多个城市纷纷效仿成立了各自的旅游集散中心[2] 。这些旅游集散中心虽然名称相同,但在体制、结构、产品及运营效果上均有差异,有的比较成功,有的并不成功,有些则已经夭折。这其中与上海的模式和运行效果比较接近的,是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此外,成都、苏州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

果。而北京旅游集散中心虽然客观上似乎最具有必要性,但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目前仍处于艰难发展阶段,尚未取得理想效果[3] 。虽然各地旅游局对于推动建立这种机构的热情都很大,然而事实证明旅游集散中心不可能仅凭简单复制就会取得成

功,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旅行社或旅行社集合体, 也不是旅行社与客运专线的表面组合,更不是单凭旅游局的引导就可能良性运行,甚至也不是任何城市都有设立的必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各种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异同点,剖析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机制与本质特征,以供相

关城市在发展散客旅游服务体系时参考借鉴。

二、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特征与形成机制

1. 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特征旅游集散中心这种新型旅游服务模式,既聚集了散客资源,也集聚了旅游景区资源、旅游交通资源和其它旅游商业服务资源,其核心内容是交通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成功的旅游集散中心应该具备旅行社和交通服务的双重优势。从交通功能看,它既有公交班车定点定线滚动发车因而搭乘方便的优点,同时也有旅游交通(如旅行社团队包车)的快捷、舒适、集体直达旅游目的地的优点,避免了公交班车站点多、速度慢、舒适度差的缺点。从旅游服务功能看,它既发挥了旅行社了解游

客需求、专业性强、线路多、客服经验丰富、游客集体出行、门票住宿价格优惠、提供导游讲解等优势,又避免了旅行社团队旅游行动不自由、人数不足即无法出行或出游成本过高、出发时间过于单一,无法滚动发车、线路报价不透明或经常变动、诱导游

客购物消费获取回扣等弊端。与散客单体自助游相比,它也有优势一一既具有活动自由、随意、个性化的优点

也避免了散客独自出游安全无保障、门票住宿价格无优惠、对目的地信息不了解等弊端。换言之,旅游集散中心体现了“线路广、景点多、班次频、出游便、车况好、信誉高、价格惠、信息真、服务规范”等优点。因此,在城市一日游和周边短线旅游方面,无论是相对于游客使用其它交通工具的自行出游,还是旅行社的自由行产品,旅游集散中心都拥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2. 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机制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和属性特征,以及各地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实践均表明,并非所有地方都可以成功构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个肩负社会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的具体运营机构,它必须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获得适度盈利才能长期生存下去。旅游集散中心能否获得成功,客观上受制于城市人口数量、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品位,主观上则受制于政府支持的力度与方式,以及机构自身的使命定位与执行力。概括而言以下因素非常关键:

城市周边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在旅游方面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尤其是距市中心数十公里以外的地区)。

城市人口规模足够大。

政府主导强势,认知到位,并在资金和协调工作上予以有力支持。

政府主导者必须有指挥(协调)交通和旅游两大领域的行

政权限。

旅游集散中心的负责人必须同时具有旅游和交通两方面的管理经验。

政府必须利用自身优势,迅速扩大旅游集散中心的知名度和被认可度。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与旅游集散中心两个机构应该做到有机融合,以面对共同的市场需求。

旅游集散中心应该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为短途散客旅游者带来的便利中获利,从为政府代行服务职能中赢得公众和同行的信赖。

三、对我国若干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旅游集散中心从本质上说是具有一定公共产品属性的旅游服务形态。现实也表明,地方政府对此事介入程度的深浅成为当地集散中心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政府的介入程度和介入方式作为划分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类型的主要依据。

1. 模式一:政府主导型——上海、杭州

(1)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创立于1998 年,它是上海市政府当年为实现“方便上海市民出游,吸引千百万人游上海” 的目的而实施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参考方案样本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参考方案

北京旅游集散中心 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游客集散服务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中介服务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活动组织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产品推介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游客服务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区运行动态监测功能(景区需提供对应数据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区域旅游统筹开发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建区域旅游产业联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建全国旅游集散联盟...................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营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游客服务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调度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线下服务网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游客集散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游客集散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线上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集散中心公共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集散中心管理运营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行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业联盟商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办公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旅游集散中心业务应用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轴服务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闭环一站式服务及监督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督评价服务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格化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旅游集散中心主要业务应用场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旅游预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督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经营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建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务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 的对比分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 摘要: 中国的大型城市为了解决巨量散客出游的问题,由上海率先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散客旅游服务模式,目前已经被证明适用于中国现行体制下的特大型城市,符合城市旅游发展之需。国内其它许多城市也跟着建设了名为“旅游集散中心”的机构,但是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这些机构虽然表面名称一致,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实际运行效果也很是不同。文章比较分析了上海、杭州、成都、北京以及其它若干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在体制、机制与运行效果上的异同点,并探讨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本质特征与形成机制,强调了它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关键词:城市旅游; 散客; 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服务体系 收稿日期: 2009-08-30; 修订日期: 2009-10-20 基金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散客旅游服务体系与管理模式》(06BaZH018) 作者简介: 徐菊凤(1965-),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旅游消费行为。赵晓燕(1959-),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休闲与旅游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理论。 一、散客潮与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 1. 巨量散客考验中国城市旅游服务体系 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少有的特大型旅游城市。2007年,北京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数量,分别达到9352万人次

旅游集散中心设计说明

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入围单位设计说明 一、前言 旅游集散中心是风景区环境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直接体现风景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综合服务水平。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日益发展,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数量越来越多,要求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与日俱增。集散中心在风景区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是游客首先到达的地方,直接影响到游客对风景区的第一印象。旅游集散中心成为风景区整体空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成为一个风景区的标志。 二、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景区规范化管理 金华双龙风景区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共有8个景点,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部分景点之间相隔较远,高峰期私家车和大巴车经常拥堵在各景区道路,造成游客时间浪费,旅游体验差。管理部门精力分散,资源浪费。本项目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景区的交通压力,减轻管理成本,极大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受。 2、有利于更好的服务游客 金华山双龙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立足民生、服务游客,俱备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用一系列的服务,为游客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供保障。 3、有利于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 本项目的建设为整个景区的配套服务补上了短板,树立了形象,为打造5A级景区做好一定的基础,为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添砖加瓦。 4、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运营,既可以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产生的就业、消费和购物,税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地理条件 设计地块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和罗电线交叉口东北部。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山西南山麓,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金华市区15公里,总面积79.7平方公里,素有“双龙胜景,大仙圣地,禅学中心,浙中凉都”之美誉。分双龙洞、黄大仙、家园里、赤松山、大盘天、尖峰山六大景区,有300多处景点,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景观、道教胜地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黄大仙传说、举岩贡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 金华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延伸入境,至武义县、婺城区南部和永康市境,向东北延续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体多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 金华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奇绝,人文积淀深远厚重,历经两千多年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龙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兼收并蓄,道、释、儒文化曾经璀璨一时,成为荟萃古婺文化的重要宝库,承载着婺州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少有的集“儒、道、佛”三教为一体的文化名山。 该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和评定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的基本要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经注册设立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672 公共交通等候车室卫生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 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 JGJ 12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 LB/T 002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 city tourist transportation center

为游客(主要是散客) 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3.2 旅游集散服务 tourist transportation service 通过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游客来本地、外地旅游,或组织游客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继续游程的旅游服务。 3.3 旅游咨询服务tourist consulting service 通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或有关载体,向游客提供有关旅行、游览、休闲、度假等活动相关信息的非商业性咨询服务。 3.4 旅游换乘服务tourist interchange service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同名23389)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试题 一、填空 1、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指为游客(主要是散客)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2、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要求停车场总面积不小于5000㎡,地面应硬化处理,道路平整干净。 3、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应配备票务系统、公共信息系统和电话服务系统。 4、《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中要求车内应在明显位置标明禁止吸烟和禁止明火的标志。 5、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应设置在机场、车站或客运码头、主要景区及城市商业中心等,交通便捷,易到达。 6、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以功能分区、设施设备、服务要求、运营管理为依据。 7、一级旅游线路的设计应方便、安全、合理。 8、《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应对所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一年不少于两次。 9、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应提供20条以上旅游线路,日均客流量在200人次以上。 10、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游客有效投诉率不应超过年

客流量的十万分之五。 二、选择题 1、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应提供()旅游线路,日均客流量在() A、20条以上,200人次以上 B、40条以上,400人次以上 C、60条以上,600人次以上 D、80条以上,800人次以上 2、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停车场内司机视线死角区的对面相应位置应设置() A、指示牌 B、指示灯 C、反光镜 D、广告牌 3、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设置安检区,配备()等安检设备和专职危险物品检查员。 A、红外线安全检查仪 B、透视仪 C、X射线安全检查仪 D、Y射线安全检查仪 4、三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候车厅面积大于(),布局合理、整洁干净。 A、50㎡ B、100㎡ C、120㎡ D、150㎡ 5、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要求在收到游客投诉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反馈投诉的基本事实和处理意见。 A、5 B、7 C、8 D、10

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的基本要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经注册设立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672 公共交通等候车室卫生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范 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12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LB/T 002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city tourist transportation center 为游客(主要是散客) 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3.2 旅游集散服务tourist transportation service 通过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游客来本地、外地旅游,或组织游客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继续游程的旅游服务。 3.3 旅游咨询服务tourist consulting service 通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或有关载体,向游客提供有关旅行、游览、休闲、度假等活动相关信息的非商业性咨询服务。 3.4 旅游换乘服务tourist interchange service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与方案

北京旅游集散中心 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1) 1.1.游客集散服务功能 (1) 1.2.旅游中介服务功能 (2) 1.3.旅游活动组织功能 (2) 1.4.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3) 1.5.旅游产品推介功能 (4) 1.6.统一游客服务功能 (4) 1.7.景区运行动态监测功能(景区需提供对应数据接口) (5) 1.8.区域旅游统筹开发功能 (5) 1.9.组建区域旅游产业联盟 (5) 1.10.组建全国旅游集散联盟 (5)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能 (6) 2.1.运营中心 (6) 2.2.游客服务中心 (7) 2.3.监测调度中心 (7) 2.4.线下服务网点 (7) 2.4.1. 游客集散站 (8) 2.4.2. 游客集散点 (8) 2.5.线上服务平台 (9) 2.5.1. 旅游集散中心公共服务平台 (9) 2.5.2. 旅游集散中心管理运营平台 (12) 2.6.车队 (14) 2.7.旅行社 (14) 2.8.产业联盟商会 (14) 2.9.办公室 (15) 第三章旅游集散中心业务应用特点 (15) 3.1.双轴服务体系 (15) 3.2.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 (15) 3.3.闭环一站式服务及监督评价 (15) 3.4.监督评价服务体系 (15) 3.5.网格化服务 (16) 3.6.智慧服务 (16) 第四章旅游集散中心主要业务应用场景 (17) 4.1.旅游预订 (17) 4.2.监督评价 (18) 第五章经营模式 (19) 5.1.组建方式 (19) 5.2.服务对象 (20) 5.3.运营内容 (20) 5.3.1. 线下服务网点运营 (20) 5.3.2. 线上服务平台运营 (20) 5.3.3. 旅游集散中心客运车队运营 (21) 5.3.4. 旅游集散中心旅行社 (21) 5.4.盈利模式 (22) 第六章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方案 (23) 第七章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24) 7.1.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 (24) 7.2.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24) 7.3.加快北京旅游业产业集聚 (24)

山西省太原市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总体规划

山西省太原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总体规划 设计招标 近年来晋商旅游成为热点,太原属于山西旅游的集散中心,晋源区名胜古迹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晋祠更是久负盛名,每年游客达三百多万人次。为把太原市晋源区建设成为山西旅游集散中心地,晋源区人民政府正式申报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项目。 一、项目名称: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 二、项目地址:太原市晋源区蒙山旅游经济开发区。 三、项目占地面积:1000亩。一期占地300亩,二期700余亩。 四、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 五、项目背景及依据:近年来晋商旅游成为热点,山西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每年游客达三千多万人次。为把山西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晋源区人民政府打造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项目。项目一期在蒙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兴建占地近300亩的集旅游购物、文化娱乐、餐饮、停车服务等为一体的“山西旅游集散营运服务中心”,以实施对全省旅游区景点及游客的一体化、一站式管理和服务(旅游集散中心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山西省旅游出行的中心枢纽功能、旅游产品推荐展示功能、旅游咨询功能、旅游电子商务功能、假日旅游的调剂服务功能)。

六、招标内容: 1.本项目的总体定位策划方案。 2.本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七、征集对象:本项目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征集项目总体定位策划方案和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对被选中入围的策划单位及规划设计单位将邀请对方专家组到现场进行实际考察,所有费用均由区政府负责;对入围但最后未被选中的方案付给一定的策划和规划设计费,对被选中的方案,将与对方签定策划和规划设计合同。 八、报名条件要求: 1.项目定位策划方案: ①报名单位须具备专业策划实力; ②在国内外有成功策划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的案例(附相关证明材料); ③法人单位有效证明文件及其它证明材料。 2.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①必须具备甲级以上规划设计资质; ②有在国内外主持规划设计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的案例(附相关证明材料); ③法人单位有效证明文件及其它证明材料。 报名时间: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一日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介绍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介绍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是由杭州市委、杭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方便中外游客出游而设立的散客自助旅游集散地(作为杭州市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列入杭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现正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散客自助旅游、单位团队旅游、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集散换乘、景点大型活动、客房预订、票务预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超市"。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由杭州旅游集团和杭州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由杭州旅游集团公司控股,杭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市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参股。2003年9月17日建成,位于杭州市交通最为便利的黄龙体育场一角,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它是打响"游在杭州"品牌的重要旅游工程,是杭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提高知名度,推进"旅游西进"战略,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的开端。 一、旅游集散中心的产生原因: 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断成熟、信息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交通设施的方便快捷,人们自行出游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散客和自助游客的客流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个市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项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新兴的旅游运作方式应运而生。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是在整合各旅游要素的基础上,搭建旅游销售平台,每天定点发送旅游班车,方便游客出行。游客可以在集散中心任意选择、组合旅游线路,自主安排旅游行程,使游客真正享受到自助旅游的乐趣。 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主要针对散客游市场,解决了旅行社无力承接散客旅游的困难。随着上海的成功,近一两年来,华东各省的旅游强市如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等地在借鉴上海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纷纷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并先后与上海联网。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旗下拥有庞大的车队,统一标识、高档舒适的豪华大客车可以把游客安全送往区域内大多数旅游目的地;中心组建了高效快捷便利的售票网络,游客可通过电话、网络、柜台、邮寄等多种方式购买到景点门票和车票合而为一的旅游票,也可在各旅行社代理点购到票。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的基本要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经注册设立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672 公共交通等候车室卫生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范 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12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LB/T 002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city tourist transportation center 为游客(主要是散客) 提供旅游集散、咨询、换乘,同时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组织实体。 3.2 旅游集散服务tourist transportation service 通过发售联票等方式组织游客来本地、外地旅游,或组织游客在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就地换乘后继续游程的旅游服务。 3.3 旅游咨询服务tourist consulting service 通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或有关载体,向游客提供有关旅行、游览、休闲、度假等活动相关信息的非商业性咨询服务。 3.4 旅游换乘服务tourist interchange service 为进入本地区、景区的旅游车辆提供停放场地,为游客提供旅游专线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的旅游服务。 4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与依据 4.1等级划分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划分为三个等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4.2依据 等级划分以功能分区、设施设备、服务要求、运营管理为依据。 5基本条件 5.1应设置在机场、车站或客运码头、主要景区及城市商业中心等,交通便捷,易到达。 5.2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筑及运行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消防、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试论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发挥

试论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发挥 [摘要]目前,旅游集散中心在都市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个,本文主要就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发挥进行探讨, 讨论了旅游集散中心营销策略和旅游集散地的数字化的措施,最后以广东为例,提出了旅游集散中心的区域辐射功能,有利于我国都市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 旅游集散中心 营销策略 数字化措施 区域辐射 一、引言 旅游集散中心应在新座标上定位,改变一般旅游交通企业无特色,线路过于一般化的弊病。旅游集散中心应该紧扣都市旅游的形象定位,针对目标顾客群 ,打好“都市”牌。营销概念从单一的零售营销转变为多元营销。根据上述总体思路,作者认为旅游集散中心应建成为市内及周边城市短途游的旅游商品集散地,即利用地区的交通、信息、人流、会融等条件,然后再将它分散到潜在顾客可达到的信息疏散地,使旅游商品进行一次大循环、大交流,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旅游集散中心营销策略 2.1.市场调研 旅游集散中心的游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市居民 ,另一部分为外来短途游旅游者”。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使用中心提供的交通工具和服务设施。作为都市游的重要目的地,都市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出游人流, 它本身对外界又是一个具有极大吸引力的目的地。 2.2.产品策略 另外,产品策略问题也显得比较重要,首先应该能够区别散客与团队游客的区别,认清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产品的购买方式,团队游客主要购买组合完整的旅游产品,而散客则是分散购买产品的个别项目。鉴于上述原因,所以说合理的旅游设计应该提供多种旅游产 品以供顾客选择,比如在产品结构上,可 以采取零星委托式、自选式、组合式、定制式等多种模式,由散客按其所需自由组合。另外,如果能够满足特殊游客的要求,深入开发部分定制化功能, 就更加人性化。 2.3.价格方式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全包价旅游方式已经明显的不符合时代经济的房展,特别的来说,当我国全包价旅游的直观包价高于海外旅游商普遍实行的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定位及发展思路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定位及发展思路 余瑶 票,通过实时销售和全城陪送,实现网上定购各类旅游套票及各类票务预订等。 (重庆教育学院,400067) 摘要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是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经营模式。目前我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具体运作模式与经营效果各不相同。城市旅游集散中心面临着新的定位和进一步发展布局的问题。关键词散客旅游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定位发展我国首个旅游集散中心于1998年由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设立,标志着一种新型旅游业业态应运而生。在成立当年,集散游客近54万人次,到2001年,集散游客数量达819万人次,增长约15倍,成功地解决了散客短线出游的组织问题,并实现了旅游创收的增加。在这一成功运作的示范效应下,受到全国范围各级城市的竞相效仿。北京、华东各省的旅游强市,以及深圳、成都等市纷纷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目前,全国已有近60个城市先后建立或正在建设集散中心。这些旅游集散中心虽然名称相同,但在体制、结构、产品及运营效果上却有着显著的差异。除上海、杭州的城市旅游中心运行效果较成功外,成都、苏州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而北京旅游集散中心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多种原因,目前仍处于艰难发展阶段,尚未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总结各地旅游集散中心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做出新的探讨,以供相关城市在发展散客旅游服务体系时参考借鉴。 2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思路 2.1 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发展在散客市场广泛扩张、需求巨额增长的情况下,旅游集散中心的规模化发展具备了必要条件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必然的需要。区别不同的客源,选择不同的销售渠道,合理安排服务网点。针对本地居民,在超市、银行、报刊亭设点宣传售票;针对外地游客在宾馆饭店设点;还可以在机场、车展、广场、景点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点,完善四国语言标志,使国内外游客能够直观便捷地得到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散客市场的扩大,还为旅游集散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旅游集散中心散客接待的专业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散客旅游规模的不断增长对旅游集散中心散客接待业务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专业化程度越高,代表一个城市的分工越细密,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因此,旅游集散中心最终必定要走向专业化,这样才能提高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2.2 突出重点,分阶段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主推产品以自助游为主,优惠供应包含交通费、景点门票、食宿费、导服费等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各种旅游套票。经营范围在旅游淡旺季应有所侧重:旺季要全方位启动,业务经营以线路、旅游商品销售为主,同时辅之以业务咨询和投诉处理;淡季业务上以调整为主,如进行线路调整、洽谈新合同和对外促销,同时可进行导游培训和团体旅游的经营代理。上述功能的实施不必一步到位,可分阶段建设。2.3 注重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应坚持规范经营,以品牌、信誉和优质的服务去赢得公众的认知和信赖,让游客用其亲身经历做口碑宣传,扩大集散中心知名度,逐步占领散客旅游市场,创造品牌影响,这样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旅游集散中心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宣传: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传媒的优势,与旅游企业合作,加强品牌推介;与知名网站以及通讯商短信平台协作,发布广告及宣传提示类信息,提高旅游集散中心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在地图和交通要道建立旅游集散中心的标识标示,在高速公路服务站、火车站、机场、酒店及旅游景区景点提供旅游集散中心宣传册。2.4 丰富产品类型,提供个性化产品开发不同层次的散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旅游集散中心中国大型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及其对比分析

旅游集散中心——中国大型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及其对比分 析 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 作者/徐菊凤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中国的大型城市为了解决巨量的散客出游问题,由上海率先发明了建立“旅游集散中心”的散客旅游服务模式,目前已经被证明适用于中国现行体制下的特大型城市,符合城市旅游发展之需。国内其他许多城市也跟进建设了名为“旅游集散中心”的机构,但是仔细比较发现,这些机构虽然表面名称一致,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实际运行效果也明显不同。文章比较分析了上海、杭州、成都、北京以及其他若干城市之旅游集散中心在体制、机制与运行效果上的异同点,并探讨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本质特征与形成机制,强调了它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关键词】城市旅游,散客,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体系 一、散客潮与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 (一)巨量散客考验中国城市旅游服务体系 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少有的特大型旅游城市。2007年,北京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数量,分别达到9352万人次和435万人次,如果加上居民在京旅游人数,则北京接待的旅游者数量已超过1.4亿人次(表1)。这种规模的旅游者接待量,已经远远超过巴黎、纽约等国际著名大都市,后二者近年的游客接待量分别为5000万和4500万。上海接待的国内旅游者数字略低于北京,2007年也达到1.02亿人次,同样属于世界少有的特大型旅游城市。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如此庞大的旅游客流,大多以散客方式(个人或与亲友结伴)到访。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国内游客中,以散客方式出游的占71.7%(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7),北京和上海的散客接待率也接近于这一百分比。尽管这一散客比例还未及某些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达到80%-90%,但显而易见中国城市旅游的散客潮时代已经到来。巨量的散客流,考验着北京和上海这样的特大型旅游城市的散客旅游接待能力,尤其是当城市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远郊区的快捷交通体系尚未构建完整,旅游交通服务存在不少缺漏时。根据国际经验,散客旅游服务体系是否健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的主要标准,这与我们传统的旅游团的接待标准大不相同。 (二)散客需求特征催生旅游集散中心形成 散客旅游者在一个城市(目的地)逗留期间,其旅游活动一般由一个个自行设计的“一日游”组成,因此,自助性质的一日游是散客在一个城市停留时最重要的旅游需求。散客出游与团队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不像旅游团那样有周到的事先安排和导游员的全程引领,以及专门的旅行车接送往返于各目的地,而需要自行安排并主要依赖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完成自己的旅游活动。因此,面向散客的城市旅游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住宿服务、旅游餐饮和购物服务等内容。在过去30年中,中国大城市中的散客旅游者在住宿、餐饮和

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

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 摘要: 中国的大型城市为了解决巨量散客出游的问题,由上海率先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散客旅游服务模式,目前已经被证明适用于中国现行体制下的特大型城市,符合 城市旅游发展之需。国内其它许多城市也跟着建设了名为“旅游集散中心”的机构,但是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这些机构虽然表面名称一致,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实际运行效果也很是不同。文章比较分析了上海、杭州、成都、北京以及其它若干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在体制、机制与运行效果上的异同点,并探讨了旅游集散中心的本质特征与形成 机制,强调了它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关键词:城市旅游; 散客; 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服务体系 收稿日期: 2009-08-30; 修订日期: 2009-10-20 基金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散客旅游服务体系与管理模式》(06BaZH018) 作者简介: 徐菊凤(1965-),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现 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旅游消费行为。赵晓燕(1959-),女,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休闲与旅游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 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理论。

一、散客潮与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形成 1. 巨量散客考验中国城市旅游服务体系 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少有的特大型旅游城市。2007年,北京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数量,分别达到9352万人次和435万人次,如果加上本市居民在京旅游数4912万人次,则北京接待的全部旅游者数量已达到1.4264亿人次。上海的数字也接近于这一水平:2007年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含本市居民在沪旅游)1.02亿人次,国际旅游者665.6万人次,合计1.0866亿人次(注:北京和上海的旅游接待数量,分别见:人民网2008年2月27日《北京市2007年旅游业发展概况》,以及人民网2008年4月1日《上海旅游市场2007大盘点》两篇报道。)。这种规模的游客接待量,已经远远超过巴黎、纽约等国际著名大都市,后二者近年来每年游客接待量分别为5000万人次左右和4500万人次左右(注: 有关纽约的数字,见新华网2006年12月29日《纽约游客人次再创新高近4400万人次》;有关巴黎的数字,也曾出现于网上一篇报道,出自巴黎市长之口。)。因此,可以认为,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已属于世界少有的特大型旅游城市。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此庞大的旅游客流,大多以散客的方式(个人或与亲友结伴)到访。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城镇居民国内游客中,以散客方式出游的占

旅游集散中心设计说明样本

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入围单位设计阐明 一、前言 旅游集散中心是风景区环境空间一种重要构成某些,重要承担车辆换乘、旅游征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直接体现风景区地方文化特色和综合服务水平。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经济日益发展,由于社会生活方式变化和经济技术水平提高,游客数量越来越多,规定服务质量和水平与日俱增。集散中心在风景区起作用也越来越大,是游客一方面到达地方,直接影响到游客对风景区第一印象。旅游集散中心成为风景区整体空间环境不可分割一种构成某些,有时甚至成为一种风景区标志。 二、该项目建设必要性 1、有助于景区规范化管理 金华双龙风景区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共有8个景点,因地理位置特殊性,某些景点之间相隔较远,高峰期私家车和大巴车经常拥堵在各景区道路,导致游客时间挥霍,旅游体验差。管理部门精力分散,资源挥霍。本项目建设,在很大限度上能缓和景区交通压力,减轻管理成本,极大提高游客体验感受。 2、有助于更好服务游客 金华山双龙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立足民生、服务游客,俱备车辆换乘、旅游征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用一系列服务,为游客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旅游体验提供保障。 3、有助于本地旅游市场档次提高 本项目建设为整个景区配套服务补上了短板,树立了形象,为打造5A级景区做好一定基本,为本地旅游市场档次提高添砖加瓦。 4、有助于区域经济健康迅速发展 通过旅游综合体建设和运营,既可以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产生就业、消费和购物,税收等,在一定限度上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 三、项目地理条件 设计地块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和罗电线交叉口东北部。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山西南山麓,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金华市区15公里,总面积79.7平方公里,素有“双龙胜景,大仙圣地,禅学中心,浙中凉都”之美誉。分双龙洞、黄大仙、家园里、赤松山、大盘天、尖峰山六大景区,有300多处景点,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景观、道教胜地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为重要功能风景名胜区,也是黄大仙传说、举岩贡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 金华市境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从闽、赣交界武夷山延伸入境,至武义县、婺城区南部和永康市境,向东北延续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普通海拔500-1000米,山体多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