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月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使用说明

长沙市月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使用说明
长沙市月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使用说明

长沙市月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文本目录:

文字说明部分

一、规划背景

1、区域环境

2、项目概况

3、月湖公园基地现状分析

二、规划依据

三、景观规划理念与公园定位

1、规划理念

2、城市公园的发展

3、月湖公园的基本定位

四、规划原则

1、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3、功能凸现原则

4、经济合理性原则

五、公园规划设计的方式和手法

六、公园总体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

1、月湖公园的功能结构

2、总体布局

3、景区及景观规划

4、公园景观系统规划

5、竖向规划

6、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品

7、种植规划

8、夜景灯光规划

9、设施规划

10、分期建设

11、滨水岸线规划

12、景观小品

七、技术规划

1、水利设施规划

2、电力设施规划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九、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图纸部分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1—1、区位分析图

1—2、区位环境分析图1—3、现状分析图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2—1、功能分区图

2—2、总平面图

2—3、总体鸟瞰图

2—4、景区规划图

2—5、景观系统分析图2—6、视线分析图

2—7、绿地系统分析图2—8、竖向规划图

2—9、断面示意图

2—10、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2—11、浏览项目及游线规划图

2—12、种植规划图

2—13、植物示意图(1)

2—14、植物示意图(2)

2—15、夜景灯光规划图

2—16、设施规划图

2—17、分期建设规划图

2—18、滨水岸线规划图

第三部分:详细规划

3—1、景观节点详细规划(“镜花雪月”景区)3—2、“镜花雪月”景区效果图

3—3、公园建筑形式示意

3—4,5、景观节点详细规划

3—6,7、景观小品示意图

3—8、铺装设计示意图

3—9、给排水规划图

3—10、电力电信规划图

一、规划背景

1、区域环境

月湖公园位于长沙市新世纪片区,新世纪片区地理位置及环境优越,交通十分方便,区内有二环线南北贯通,市府大道东西贯通京珠高速公路穿越该区东部边缘,远期按2001-2020年长沙市总体规划,将有高速铁路经过本区。

根据长沙市的总体规划(2001-2020)确定该片区的功能定位以影视传媒、生态旅游、休闲为主的区域。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该区域的要求,以及有关方面对本地区发展的设想,本区的规划目标是以洪山旅游局中心区、广电中心为依托,重点建设新世纪文化城,建设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的文化、影视、休闲、娱乐的基地,市府大道以南形成以居住为主的生活配套区。

2、项目概况

长沙市月湖公园项目是长沙市五大战略招商投资项目之一,是改善从长沙黄花机场和319国道进入长沙市区沿线景观的形象工程。将月湖公园建设成为开放式、标志性的新型城区景观,在长沙市“拓城兴北”的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月湖公园基地地处长沙市新世纪分区,北临规划中的工程兵大道,东倚规划中的火星北路,南靠319国道,西望浏阳河大堤、319国道以及规划道路标高,最大高差约9米。基地周围自然环境交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绿化覆盖率很高,周边建筑高度较底且多为多层。

同时月湖公园的规划建成也将为月湖公园居住区提供十分优越的环境景观优势,使其达到并具有建设一流楼盘的条件。而月湖公园将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怎样延续城市的文脉,成为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

3、月湖公园的基地现状分析

(1)基地面积:

本案规划总面积为66.7万公顷。包括:现有农田用地约34.34万公顷;水塘用地24.98万公顷;现有的低矮的建筑用地2.98万公顷。基地内还有两道明渠,一条简易的马路——东棕路。基地西面靠近浏阳河,现有一个采沙场面积为2.73万公顷。

(2)地理概况

319国道,浏阳河大堤的高程把公园基地限定为一片低洼场地,目前场地为渔塘及荒地,地势西北稍低,场地大部分标高为29.0-30.5之间。沿规划的火星北部方向是高压电塔。场地东北角有一排水明渠穿过流向基地南部,基地内部的企事业单位有:西部的洪山桥联营沙场、朝阳堤委会、月湖二队、月湖六队、月湖新村等。

规划后的月湖公园属长沙市新世纪片区的范围内,基地周边的地势状况大致是:北部工程兵大道(东西向)由东至西高程是在32.00-33.00之间,浏阳河大堤(南北向)两极堤坝平台标高是:34.00及38.20;南部319国道(东西向)由东至西的高程是:36.50-39.50;东部火星北路(南北向)高程是32.00-30.50。基地内的用地分为两块,东北方向约33.8公顷为房地产住宅用地,其余部分为公园用地。

(3)现状景观概况

基地现状为大片的渔塘,外围层次北部有连绵的山脉,是公园未来较好的视觉对景,基地的东北方向为湖南省影视文化中心,以广电中心为依托的现代化高层建筑是公园远视景点;中景层次,长沙大学的校前广场,浏阳河风光带将是公园外围中景层次的视觉对景。同时长沙市内现有的主题公园,如:岳麓山公园,烈士公园,天心公园等也与月湖公园一起形成了整体上的绿化景观的延伸。

基地东部现状景观呈现出郊野养殖渔塘的特点,大片的规则渔塘,乡间道路,二、三层的居住建筑构成了现状景观风貌。而基地西部则是大片的农田用地。

二、规划设计依据和规范

1长沙市规划局下达的月湖公园规划要点。

2长沙市2001-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报批稿)。

3长沙市新世纪片区分区规划。

4月湖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及其评审意见。

5《公园设计规划》

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三、景观规划理念与公园定位1、规划理念

(1)景观的实用性:景观空间的形式和功能上与环境相互协调,能容纳公众多种活动,从物质和精神上去引导市民的日常生活。

(2)景观的多样化:在保护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畅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

同时也为各种材料、技术的多样性表达空间。

(3)景观的延续性:即在建设中保持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的延续性。

(4)景观的艺术性:运用各种建设要素和当地自然的材料,用艺术的表达构成人文自然景观,使生活、活动在其中的人获得艺术享受。2、城市公园的发展

(1)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

皇家公园:为少数人服务,自然山水,半封闭

私家园林:为少数人服务,仿自然山水,封闭,内向型

已经建成的城市公园(城市绿地):为公众服务,半开放型

(2)西方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为公众服务,表现人工创造,几何化(法国园林)自然型风景式(英国园林)

(3)长沙现有主要城市公园简评

烈士公园:以湖为主,典型八十年代的公园,功能,布局手法单一化

岳麓山:以山为主,自然山水型公园

(4)现代城市公园发展趋势:单一类型的公园不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公园建设走向了兼顾人们的游憩活动、现代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向了更开放与多元化,走向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一个多元化,开放型、现代化、生态化的城市公园。

3、月湖公园的基本定位

根据前阶段的概念规划及其调整意见,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及长沙市公园的建设状况等各方面因素,月湖公园定位为具有地域文化内涵,良好的生态基础,以水为景观塑造核心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它既是充满现代感的流畅与简洁的灵动场所,又是诗意的自然山水,既体现人性化又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既是人们自得其乐的山野,又是大众游乐的公园。

四、规划原则

1、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1)充分强化基地条件的可利用性;

(2)充分体现公园环境景观的亲和力和适宜性;

(3)充分利用现有水体资源营造亲水空间和滨水小环境;

(4)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尽量减少土石方量,保护和利用并举。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以月湖公园规划区域和周边现有主题公园及水体环境的自然生态条件组成同意的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场地内景观环境的同时努力建设并丰富人文活动区域,并与自然生态系统交织起来,体现生态城市完整的意义。

3、功能凸现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游人的舒适性、娱乐性和可参与性,营造开放和私密坚固的休闲、娱乐空间。如:运动健身、亲水赏景、休闲娱乐、休闲服务(餐厅,停车等)。

4、经济合理性原则

(1)通过环境景观的建设,提升东北部月湖居住区的房产价值;

(2)力图在最少的地形整治前提下,达到土方平衡,减少工程造价;

(3)创造丰富的功能与景观设施,景观考虑既具观赏性,娱乐性,又实用简洁,便于管理。

(4)尽量精用少用名贵树种,避免大树移植,发挥乡土树种的景观潜质。

五、公园规划设计的方式和手法

为求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运用了传统山水园林中“大山水”的景观设计手法和现代园林流畅、简洁的造景手段,相互结合,互相促进,使公园的景观结构与精神内涵均达到和谐与统一。

陆水格局的形成方面,借鉴传统园林的“收与放”,“对景与借景”,“段与藏”“聚与分”等设计手法,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同时构成了319国道至工程兵大道西部交叉口的视觉景深线,以及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景观主轴。

现代公园的设计手法方面,方案转换场地的高差劣势,形成大尺度的地景艺术,加强月湖与浏阳河景观带的相互映射,另一方面,简洁与大尺度的现代广场在三个主要入口处与城市空间相联系,延续了周边现代化城市肌理的空间

形态,使公园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

六、公园总体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

1、月湖公园的功能结构

根据方案的定位,构思创意综合平衡交通、生态、游憩、文化等方面形成了:一轴-两廊-六区的功能格局的划分:

一轴:从浏阳河风光带至火星北路形成一条通过主景观点及次入口的景观轴线。.

两廊:构筑两条视线通廊,南北向贯穿主入口和观景平台主景观中心。另一条为通过水景表演平台到荷花池。两条视线通廊实际上通而不畅,由一系列景观铺垫、发展、高潮组成。体现出节奏性和层次感。

六区:人文活动区、公园管理区、餐饮休憩区、中心植物观赏区、生态林区、水上娱乐区。

2、总体布局

在大的功能结构统合之下,公园分为人文活动区,公园管理区,餐饮休憩区,中心植物欣赏区,生态林区,水上娱乐区。

(1)人文活动区

本区位于公园的西北部,是以青少年,老年人以及儿童活动为主的活动区。而景区内则相成了:冰壶秋月、登高望月两个主要景点。本区为大量人流最易接近之处,交通便利。方案布置了很多的动态场所和建筑。水幕电影广场为与北部主入口相映衬的景观节点。同时为了很好的满足长沙大学等青年人的活动要求,着意布置了体育运动设施和阳光草坪。

(2)公园管理区

本区以月湖公园公共服务性建筑为中心,包括停车场在内的管理区域。但又不乏景区的嵌入。明月入怀景区也同样使得该功能区值得游人驻足。

(3)餐饮休憩区

本区是以公园最大的景观中心镜花雪月和烘云托月为中心的,以观月,赏月为中心的滨湖休闲区。通过观景台将浏阳河风光带的景色引入公园。并于次布置特色餐厅和观湖小亭,来聚集大量的人气。形成死而不静,矿而不空的景观。

(4)中心植物观赏区

本区位于公园的中心地带,也是游人游园的必经之路。包括目中无墙,风清月皎景区在内的该区,向游人详细介绍了一些名贵而且罕见的树种,同时利用色彩不同的花卉给人们以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风清月皎景区则是一个滨水的露天的表演舞台将参与性带入公园景点。这样该区就充分向大家展示了植物与人,人与水之间的美的结合。

(5)生态林区

位于公园的南部,在为游人提供观赏植物景观的同时,也起到了与319国道相隔断的效果。区内随没有什么特别的景区景点,但是四季不同变换的树种和高矮不齐的效果。依然可使游人留恋忘返。

(6)水上娱乐区

本区有几个规则的几何水域组合而成。同时包括了垂钓,水上植物观赏,水上项目娱乐,荷花池的多个功能景区。与西部自由式的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

3、景区及景观规划

公园在整体规划框架基础上,形成“十一”个比较有自身特色的景色,为公园整体景观带来生动、具有内涵的“点”壮空间。

月湖十一景:

冰壶秋月:大型的水幕电影广场,以吸引周围的游人进入公园而驻足欣赏。

明月入怀:自由式的水面的重点,给人一个忘我的境界。

登高望月:是公园的最高点,可以观望整个公园的景色。

镜花雪月:月湖公园的中心,大尺度的广场形成人流的聚集中心。

烘云托月:等上观景台西望浏阳河风光带,东眺月湖美景。

月斜粉墙:以竹为组景要素。形成迷宫式的植物观赏区。

风情月皎:游人参与性很强的表演亲水平台。与镜花雪月形成对景。

饮月小筑:水生植物的观赏平台,同时可供游人品茶,赏月。

戴月披星:垂钓中心。

镂月裁云:荷花池,同时也是滨湖的湿地景观。

继湘月光:次入口景观节点,一排气势宏大的景观柱构成入口效果。

4、公园景观系统规划

(1)景观规划

力求塑造公园点、线、面的景观结构。总体上由东西向及南北向景观轴串连各景观节点。理由外向与内聚的景观结构划分,加强公园一个深远的效果,衬托几个规则的几何水面。景观视廊不仅界定了空间的秩序,同时扩大了景深,扩展了空间的尺度。景观核是游人驻留,游玩的集中场地,它是各个片区的中心,具有相对静态的景观特点。在次框架基础上,结合文脉与生态因素,整合形成完整的景观系统。

(2)视线关系

通过合理的安排,在主要水面,广场,景观节点之间,建立多层次、丰富的视线结构。月湖公园的视线是在公园水陆格局基础上形成的,方案借助传统园林规划的手段与方法,采取借景,对景,收与敛,旷奥相融,等等的设计手法组织公园视景线。形成了一条主要组织视廊和与景点相联系的多条视景线。同时,与地形、构筑物,植物起伏关系相结合,布置若干仰视点、俯视点各种静态观赏点。

5、竖向规划

竖向规划的原则: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合理组织场地排水。空间上优劣互补,形成优美、自然、生态化的公园景观。方案竖向规划有以下要点:

1)以水域为中心,依就南面、西面较高的路、坝顺应地势而成的生态山林。2)适当抬高穿越的城市道路高程,减弱319及浏阳河堤对场地的压迫。

3)适当抬高构筑物的建筑高度,形成公园与浏阳河上完整的对景及标志。

4)滨水驳岸设计多样化,自然放坡,以近自然生态型驳岸为主体。

6、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由一主干两半环形成公园的道路系统和骨架,主要人车混行道路由穿越的城市道路引出,形成贯穿全园的主游路,公园两侧两条人行的步行半环,是次游路,再配合贯穿所有景点的小游路形成整体的游览道路体系。

(1)道路宽度

主游路:红线宽5米,衔接主要景区。

次游路:红线宽3米,园内主要道路。

小游路:红线宽1.5米,贯穿全园各个景区。

(2)入口与停车场

规范停车场0.0.5个车位/100平方米(城市公园陆地面积:57.3公顷)

固定停车场150个,绿化草坪停车场50个,总共200个停车位。

道路的路面形式与公园整体景观相协调,步行道采用多样化形式:铺地、木板、卵石等等。

(3)消防车道:

由主,次游路及外围道路组成,可达园内各个景区、景点。

(4)游览项目及游线组织

本案的游览项目组织主要根据公园的景观骨架,满足整体格局的基础上,形成各有特色,相对聚集的游览项目。游线的组织主要有以下要点:

①由陆上游线与滨水游线共同组成,相互交织,串联各景点

②游线组织考虑主次,分为主要游线,次要游线和小游路成树枝壮布置,灵活激动,顺应地形。

③滨水游线以水陆转换景观为关节点,环水域布置。

7、种植规划

(1)种植原则及规划指导思想

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天然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构件稳定的植物群落是该园种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规划原则

绿化系统以植物群落或种群的形式配置,构成一个符合、多层次、立体的混交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组合,强调植物间的生长空间竞争,共生,循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循环平衡。

将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叶面数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突出植物群落的各自特色,重点规划由水生到陆生的观赏植物群落。

①科学性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各种植物的生长适应性的特点,挑选出可长生良好的园林观赏植物和名贵植物,所造植物在群落演替中属先锋树种:香樟、女贞,运用自然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策略,最终形成可供观赏的人工植物群落,建立一套综合利用生态系统的开发模式。

②观赏性

注重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整体设计,形成不同层次(乔、灌、藤、草),不同季相(表现观花、秋观果、冬观绿叶)各种景观(水廊、亭、塘、路)的有

机搭配,当地有机融合,做到时时处处有美景。

③功能

通过园建设,种植观赏性较高的植物,建筑人工植物群落,将风景、景观建设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加强景区的环境美化,同时兼顾科普教育功能,提高旅游服务品位,使旅游经济走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植物景观分区

根据月湖总体骨架,分为四个大区:春、夏、秋、冬。每一个分区的植物种类及布局如下:

春景区:位于公园东部,植物布局以营造春景为中心,骨干树种有:樱花,海棠,梨花,杏花,玉兰。迎春,紫荆等。

夏景区:位于公园中心,月堤与中心小岛所在在区域,植物布局营造夏景为特点,骨干树种有:合欢,石榴,紫薇,广玉兰,荷花。

秋景区:位于公园西北部,生态山林区为主要植物景区,植物布局结合冰壶秋月的规划构思,以色叶,粉香花为主,骨干树种有:枫香,三角枫,银杏,水杉,桂花,榔榆等。

冬景区:位于公园西南部,植物布局呼应长沙大学的文化氛围,体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的精神,植物布局以营造冬景为中心,骨干树种有:竹,梅为主,片植,如竹林,松林,梅林,配以腊梅,甘蓝。

8、夜景灯光规划

夜景灯光规划意在创造一种夜间浪漫迷人气氛,并非单一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创造气氛效果,为都市夜生活提供休闲漫步,节目活动的理想场所。月湖公园的照明设计主要分为:植物饰景照明、广场饰景照明、滨水饰景照明、构筑物饰景照明,四种形式。

9、设施规划

(1)各景区内设置醒目、完整的标示、标志牌,有介绍资料或图片。

(2)景区内在适当的地点设置与环境协调的座椅、廊、亭等休憩庇护设施。

(3)在休憩庇护点附近设施功用设施,包括有厕所(蹲位按游人量的2%设置)、公用电话及废弃物箱。各景群在适当的位置设立垃圾收集站,入口附近设公园垃圾站。

(4)在东入口出安排集中服务网点,服务项目主要是茶座、旅游纪念品、书报、照相等。

(5)在公元管理处设急救室、治安机构和变点所、广播室。公园管理机构设在北入口停车场附近。

10、分期建设

月湖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宗旨及原则是:灵活性,发展性以及资金动作的分阶段实施性,因此合理考虑公园分期实施,方案采取如图手段进行分期建设与长远控制:

建设初期:尽快塑造城市公共开放绿地的形象

主、次入口景观初步建成

青少年活动场地建成开放

基本绿化植被的栽植

建设发展期:部分重点景观建成开放

镜花雪月主景观中心建成

垂钓中心建成开放

园内道路建设

建设成熟期:成为功能完善全面开放的公园特色的构筑物,栈道,亭子的建设

完善园内所有设施

植物的养护修理

全面开放公园

11、滨水岸线规划

公园的滨水岸线规划的原则及目的是形成自然生态化,连续的生态岸线为主体,其中穿插多样化的岸线形式。主要有以下类型:自然草坡型,水生植物型,广场台阶型,沙滩,平台、栈道型,石砌驳岸。

12、景观小品

(1)小品

交通类:路标、指示牌、向导图、公交站、出租车站、导音设施、

市政类:盖板、消防栓、车道照明、装饰照明、小型变电站、电话亭、垃圾箱等。

生态类:栈道、花坛、花卉支架等

宣传类:公益广告,商业广告、书报栏、宣传栏等。

服务类:治安服务指示、服务箱、背景音乐、饮水处等

休憩类:广场、表演台、坐凳、儿童活动设施

装饰类:雕塑、小品、及各类临时性设施

商业类:售货亭、小卖部等。

(2)地面铺装设计

地面铺装应该耐损防滑,容易管理,并以其导向性和装饰性服务于公园整体环境,设计根据场所的性质特点确定铺装的材质纹理,提高游人走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公园铺地根据场地灵活布置,由多种材质构成:石材、木材、塑胶、卵石、花岗岩、水泥压花、古典花砖铺地等。

七、技术规划

1、水利设施规划

(1)设计依据和标准

根据园林设计以及业主的相关要求和园林现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如下: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雨水泵站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给水系统

给水就近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供给园内生活用水,引入管径为DN300。形成环路及树枝状管网供水,干路的管径均为DN300,支路管径为DN200。同时每相隔120米或于交叉口设置消防栓。每相隔80设置给水阀门。绿化给水根据绿化布置要求,设置绿化洒水栓与自动喷头。

(3)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利用道路上的市政室外消防栓,对于市政室外消防栓保护范围内的区域,根据景点设施及建筑物的用途、要求、结合规范,设置室内消防栓。室外消防系统,以市政给水管作为水源。室外消防栓布置间距不超过120米,每个室外消防栓的保护范围不超过150米。同时考虑利用园内天然水体作为消防水源,设置消防取水口,部分代替室外消防栓的功能。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应在构筑物内,增设手提式灭火器。

(4)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其中污水统一以污水管统收集后分两条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干管采用DN200,具体做法入图。考虑到基地内坡度较小,在部分管线上采用压力管代替重力管。另外雨水系统以自然排放为主,直接排水附近水体。如果遇到降雨量很大排水困难时,利用园内污水管网排放过量雨水。

2、电力设施规划

(1)设计依据和标准

根据园林设计以及业主的相关要求和园林现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如下: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 133—9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2)供电系统

总装机容量约500KV A,其中:主、次恋歌入口区考虑设置各一座变电站,负荷容量均为为260KV A。变电站内设1×315KV A干式变压器,从城区变引入一路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采用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埋地敷设。由于园内中间为水域,所以由两个变电所低压配电屏各自引出1KV交联聚依稀绝缘电力电缆分别以树枝状供给园内用电。考虑防火要求,重要设备的供电线路采用放火阻燃线缆。为了保护游人的安全,供电可靠性以及电子设备的正常准确运行,必须要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来保证。包括防雷接地,工作接地等。

(3)照明系统

在变配电所、消防泵房、公共场所及重要机房等处设置事故照明,在门厅、疏散出口及公共走道等地方设置火灾疏散照明,保证人员能安全快速的沿通道向出口及应急出口行进,最低照度不低于0.5Lux。

水池侧壁设壁灯,利用水面反应池边被泛光等所照亮的小桥、树木或建筑物;在喷水口四周或小瀑布流入池塘的地方水面以下装设灯光,睡眠下可设局

部照明,安装在水面下30-100毫米,并做好防水处理。交通广场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入口处设使用高杆照明,灯具的位置尽可能不妨碍集会,在大型活动时打开此灯可照亮全场。沿河的扶手可用透明中空柔光管,中间防冷凝霓虹管为导光扶手,即坚固又美观。

道路照明采用反射性照明,灯杆高度约4米,光源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采用一侧排列布置,采用手动/光控或时控控制其开启,深夜可关掉部分照明。(4)电信电视系统设置

由市政电信管网接入弱点系统电信线,经终端盒引入园内使用。管线埋设尽可能与1KV绝缘电力电缆共用同条电缆沟。电视信号由市有线电视信号引来;电话采用虚拟网。引至市电信部门;根据业主要求,在公园服务性建筑、公共餐厅等内设置电视、电话、信息插孔。

(5)广播系统

在室外道路两侧设置室外防水型音柱,作为背景音乐引导行人、广播播放及紧急广播等用途,可分区控制,在安静区域,每个声柱覆盖50米范围,在客流较集中的喧闹区域,每个声柱覆盖30米范围。广播控制室设在管理用房内,并应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中心广场的舞台广播系统由系统设计部门设计,需设置专用的控制系统,采用防水型扬声器组成的声环或声柱,文艺演出时再增加部分音响弥补声扬的部分不足之处。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公园规划总面积 66.7万㎡

2、水体面积 9.4万㎡

3、陆地面积 57.3万㎡

其中:市政道路用地 3.3万㎡

景观用地 54.0万㎡

4、绿化面积 49.6万㎡(不包括水体及市政道路用地)

绿化率 91.8%

5、建筑面积: 4100㎡

其中:管理、办公 1000㎡

商业服务 1500㎡

园林景点建筑 1000㎡

厕所 600㎡

园林游览、休憩、服务、公共建筑和管理建筑/公园陆地面积=0.82h㎡/54.0 h㎡=1.52%(公园规范标准1-3%)

6、道路、广场、停车场面积 5.2h㎡

道路、广场面积/公园陆地面积=5.2/54.0=9.6%(公园规范标准为5--10%)停车场面积: 1.2 h㎡

其中:汽车停车场 0.8h㎡(约200个停车位)

自行车停车场 0.4 h㎡

7、驳岸长度: 3392.8m

8、桥梁: 5座

九、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公园设计说明范本

江西某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认知 1.1区位关系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共3800万人,地域分为三区: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赣南及东南边境山地。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庐山为世界名山。 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处于九江至南昌的中间。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15°23′—115°50′,北纬29°16′—29°35′之间。县辖9乡4镇,1个国营林场,1个园艺场,国土面积863km2(不含共青),总人口16.07万人,人口密度为186人/ km2。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及316国道横贯境内,北距九江市55km,南至省会南昌城69km,交通十分便利。 1.2区域自然条件 1.2.1气候条件 天津德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丰而不调,上半年多阴雨,下半年光照充足,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为1354.1mm,无霜期为214—281天,全年超过10℃的活动积温为5341.5℃,年日照时数为1878.6小时。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春季66天,夏季115天,秋季59天,冬季125天)。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4.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8℃,年较差为24.7℃。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1.2.2土壤条件 德安县土壤由泥质岩类风化物(占总面积55.89%,石灰岩类风化物占22.57%),石英岩类风化物(11.22%),第四级红色粘土(7.48%),河积物(2.04%),湖积物(0.76%),紫色泥岩(少量)等七类成土母质发育而成,可分7个土类,10个亚类,29个土属,79个土种。 1.2.3水文条件 德安县属鄱阳湖水系,县域干流博阳河主源小坳水发源于瑞昌市和平乡粒杂尖,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全长95km,境内79.7km,流域面积863.0 km2,大小支流34条,其中流域面积30 km2以上的有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等7条支流,水面346.7 hm2。 1.2.4地形地貌 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角临近鄱阳湖滨;北有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潘狮山、金盆寺绵延构成北部低山地形;西南有小岷山呈北东及东西延伸,构成南部低山地形;中部广大丘陵地带尚有彭山呈北东展布高耸。一般山岭海拔高度在200—600m,最高峰为西北部茶子山,海拔为665.1m。最低处为东南角共青天南湖郑泗一带,海拔15m,为全县径流分口处。全县低山面积约169.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6%,丘陵地区面积558.4km2,占64.7%,滨湖波状平原(包括临近鄱阳湖的岗丘缓坡和博阳河两岸的河谷阶地)135.5 km2,占15.7%。 1.3历史文化 1.3.1历史沿革 德安历史悠久,从望夫山(敷阳山)西南麓发掘的商代遗址和城南米粮铺袁家咀发掘的商代遗址表明上古时期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德安县治蒲亭镇古称敷浅源,属扬州,春秋介于吴楚之间,后随朝代变迁,数易隶属,至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立为蒲亭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驿为蒲亭场,至五代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始升县,命名为德安。至今已有1077年历史。民国期间,先后隶属九江府、浔阳道、第四行政专区、第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目次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与定义 (4) 4总则 (6) 5一般规定 (6) 5.1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6) 5.2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9) 5.3功能分区 (9) 5.4容量与人口 (10) 5.5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0) 5.6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11) 6专项保护 (11) 6.1保护规划 (11) 6.2森林景观规划 (13) 6.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3) 6.4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14) 6.5基础工程规划 (16) 6.6土地利用规划 (18) 6.7社区发展规划 (19) 7分期建设规划 (19) 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20) 8.1投资估算 (20) 8.2效益评估 (20) 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20) 9.1一般规定 (20) 9.2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20) 9.3附件 (20) 附录A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21) 附录B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楚材、刘滨谊、吴章文、刘颂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6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LYJ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级森林公园 national forest park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生态良好,拥有全国性意义或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发展条件,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自然区域。 3.2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ning of forest park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主体功能要求与建设原则,对森林风景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在空间、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与布局,是指导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3.3 森林风景资源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1.1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东莞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19.437公顷。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119.68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 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深圳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2.1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深圳和东莞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

目录 一、背景与分析 2 1.项目背景 2 2.区位分析 2 3.上位规划分析 2 4.现状分析 2 5.文脉分析 2 5-1.竹文化 2 5-2.禅文化 2 5.3.红色文化 3 6.设计依据 3 7.设计原则 3 8.案例分析 4 二、设计理念 4 1.项目定位分析4 4 1-1. 在宜丰县绿地系统中的定位 4 1-2.在城市风水体系中的位置 4 1-3. 在宜丰县的定位 4 2.设计策略 5 3.设计目标 5 4.总体设计理念 5 三、总体设计 5 1.公园规划总平面图+现场地形分析图 5 2.总体鸟瞰景观效果图 5 3.景观结构分析图+功能分区平面图 5 4.空间结构分析图 5 5.景观视线分析图 5 6.功能分区图 5 7.景区分区图 6 8.景点分布图 6 9.竖向设计图+土方平衡图 6 10.交通体系图 6 11.游览路线规划图 6 12.景观夜景照明设计 6 13.基础设施布置图 7

14.无障碍设计 7 四、分区设计 8 1.分区平面图 8 2.节点介绍及效果 8 3.节点及效果图 8 4.园区道路交通图 10 5.竖向设计 10 6.主要节点剖面图 10 五、专项设计 10 1.车行桥设计 10 2.景观建筑设计 10 2-1. 公园入口大门设计 10 2-2. 崇文塔修缮 10 2-3. 服务建筑设计 10 3.公共艺术规划 10 4.植物专项设计 10 4-1. 绿化设计手法 10 4-2. 绿化设计原则 10 4-3. 特色之物选择 11 4-5. 林相季相 11 4-6. 分区植物配置 11 5.驳岸设计 13 6.防灾及预警系统规划 13 7.旅游安全保障系统级设施规划设计 13 六、指标与估算 13 宜丰县公园大桥及南屏公园改造规划设计说明 一、背景与分析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及区位条件 一、地理背景 (一)地理位置、范围与面积 仙女山森林公园地处重庆市武隆县境内,属武陵山脉,乌江北岸,位于国营仙女山林场侯家坝工区,地理位置坐标在东经107°43’6’’~107°46’40’’,北纬29°28’24’’~29°31’34”之间,东接白果乡,南接土坎乡,西邻双河、木根乡、涪陵市大木林场,北抵丰都县厢坝乡、丰都县三抚林场。公园规划总面积8190公顷,南北长约17.6公里,东西宽约12.4公里。园区到武隆﹑丰都等地的道路两旁5公里内区域属旅游规划控制区域。 (二)地质、地貌 仙女山平均海拔1750米,最低海拔1560米,最高海拔2033米,相对高度50~200米,平均坡度2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构成的高台地,上万亩狭长平坝镶嵌其间,形成重庆东部最大的高山草原。 天生桥平均海拔高度780米,最低海拔607米,最高海拔1142米,相对高度200~500米,平均坡度70度,境内为岩层断裂剖面,形成特有的洞峡景观。 (三)气候、水文 仙女山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呈亚热带中山气候。雨量大、云雾多﹑湿度大﹑光照不足﹑无霜期短﹑积雪期长﹑冬季严寒积雪﹑夏季凉爽温和﹑春季雨雾绵朦。年均气温低于11.2℃,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低于21℃,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月均温0.4℃,无霜期仅为200天左右,相对温度78%。年降雨量高于1214.3毫米,年蒸发量为854.9毫米,低于降水量359.4毫米。年平均日照为921.9小时,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上旬为下雪期,下大雪时积雪厚度可达15厘米。

二、交通条件 仙女山有便捷的水陆外部交通条件,经涪陵到重庆主城区约250公里,由重庆机场可直达全国主要城市和海外地区,陆路可直达成都地区,水路经大三峡与宜昌﹑岳阳﹑武汉﹑南京﹑上海联系。目前重庆主城区沿长江水路经涪陵城转乘公路至仙女山约需4小时。随着二,三年后渝涪高速公路的建成,从重庆经陆路至仙女山可缩短至2.5小时;由重庆经南川至武隆的高等级公路已规划修建,建成后重庆至仙女山的路程在2小时以内。涪陵城到仙女山只需要1个多小时,丰都县城到仙女山只有40多公里路程,仙女山上有乡村公路与丰都三扶林场直接相连,现也准备规划修建为等级公路。319国道从仙女山下土坎附近通过,武隆至彭水的沿江二级公路在1998年全程硬化,东去湖南张家界更加便捷。仙女山还位于国家决定新建的渝怀铁路线旁,2005年建成后重庆至武隆铁路里程为198公里,将大大降低旅游交通成本。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仙女山具有十分可喜的发展前景。 三、区域经济背景 仙女山森林公园由国营仙女山林场经办,现有正式职工74人,园区内无农户居住,无林权与土地权纠纷。仙女山地区共有草地、荒坡20万亩。目前已有人在外围地带开垦荒地,种植猕猴桃,反季疏菜,三木药材及养殖新疆美利奴细毛羊、南江黄羊、西门塔尔牛等,已初具规模。另外,该地还可开发鹿﹑兔养殖项目以发展观光农牧业。仙女山所属的武隆县,西连涪陵市﹑南川县,南接贵州遵义地区,东与黔江的彭水县相邻,北抵丰都县。武隆是国定贫困县,但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定于明年脱贫。武隆也是三峡库区淹没移民县之一,有3470人移民安置任务,国家移民补偿金额共1.9481亿元。武隆县有39万多人口,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红苕﹑洋芋等;主要经济作物为苧麻﹑烤烟﹑油菜﹑蚕桑;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电力﹑造纸﹑化工﹑麻纺﹑食品加工﹑烟叶复烤等;武隆羊角醋﹑羊角豆腐干已成为游客喜爱的土特产品。丰富的农林牧产品为满足游客食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前言 1范围 .......................................... ..... ........ ... ............. 第4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第4页 3术语与定义 ....... .. ......................................... ......... .. ...... .第4页 4总则 ...................................................................... 第6页 5 一般规定 .................................................................. 第6页 5.1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 .. ............................... 第6页 5.2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 .第9页 5.3功能分区 ............................................................ .……第9页 5.4容量与人口 ............................................................. .第10页 5.5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 .第10页 5.6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 .第11页 6专项保护 ................... ...................................................... 第11页 6.1保护规划 ................. ...................................................... 第11页 6.2 森林景观规划 ......... .. .................................................... 第 13 页 6.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 .… ..................................................... 第13页 6.4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 ................................................... 第14页 6.5基础工程规划 ............ ..................................................... 第16页 6.6 土地利用规划 ............ .… ..................................................... 第18页 6.7社区发展规划 ........... .… .................................................... 第19页 7分期建设规划 ............... ..................................................... 第19页 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 .... .................. 第20页 8.1投资估算 ............................................. ..... ................... 第20页 8.2效益评估 .......................................... ...... ..................... 第20页 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 .... ..................... 第20页 9.1 一般规定 ....................................................... ....... ....... 第20页 9.2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 ..... ....... 第20页 第20页 附录A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附录B 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9.3附件 第21页 第22页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公园设计说明——新

唐山华岩园设计方案说明 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公园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唐山华岩园在翔云道与华岩路口东侧,占地2余公顷,此次绿化面积约23000平方米。周围都是居住区主要适合老年人活动。 (二)、自然条件 唐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度,夏季雨水温带季风气候最多。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冬夏季风方向变化显著。 (三)植被现状 根据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和地形条件,结合现场勘察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到:唐山华岩园植被较少,虽有大量的场地可供居民进行锻炼和娱乐,但是明显感觉植物较少,夏天乘凉交谈的地方相对较少。 (四)现状评估 1、现状优势 1)、周围环境购物处较多,在此处建公园,更好的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2)、公园周围有较大的居民,提供了较多的人员来此休息。 3)、公园所在地交通区位优越,与3条道路组合而成。

2、劣势与不足: 1)、公园特色岩石景观形象鲜明,但丰富度不足,容易让游人产生单调乏味之感。 2)、公园植被林相和林种均不够理想:①、林种结构不合理,以松为主,缺乏风景林;②、树种结构不理想,以松、柏为主,阔叶树种面积较少;③、植被林相过于单纯及至单调,色叶树种较少。 3)、公园内中心地去较空旷,没有植被。 4)、许多园中设施老化,影响城市整体环境。 二、规划依据与基本设计理念 (一)、规划依据 1、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2、唐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5-2010) 3、唐山地名志 4、国家及浙江省有关公园规划设计的法规、法则、规则。 5、唐山市城建局关于神龙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意见。 (二)、设计理念: 1、公园性质 根据公园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城镇景观,改善整个城镇的环境质量,丰富公园休闲内容等方面出发,该公园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集休憩、娱乐、健身、儿童游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休闲公园特征的城镇综合性公园。 2、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公园设计实施方案

***公园景观设计 实 施 方 案 ***公园景观设计 实施方案设计 一、设计组织方案 1.1编制范围 本次磋商招标范围***公园景观设计,地址为釜溪河文化博览园,本次采购的服务是景观设计。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为***公园景观设计实施方案。 1.2编制依据 本设计组织方案以以下资料为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 24-19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备案号 J1496-201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2016 ·备案号CJJ83-89《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1.3编审人员 编制:李智平风景园林工程师 审核:罗亮景观设计工程师 审定:沈红君景观设计工程师 1.4编制内容 设计实施方案是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磋商文件规定的基本任务和具体要求,以及我方公司长期对景观设计中的内容和要求而编写完成。 1.5工程概述 本工程***公园是根据市纪委要求和高新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同意,决定于2018年在高新区建成党建暨廉洁文化示范点。地址为釜溪河文化博览园。 1.6设计要求 ***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求要形成“一核心景点+一区域景观带+分散式宣传网”的景观布局结构。 1.7具体设计内容 完成***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并编制《***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周期为合同签订后15日历天。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 综述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红字标准需购买)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曲畔人家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庭院位于美丽的承德。整个庭院呈不规则多边形,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庭院内有起伏的小地形,用地整体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约有2米。好庭院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谐的,这样的庭院绝非华而不实,而总是给人以实用舒适的感觉。 二、整体设计依据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花架,石凳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亲近自然,形成整体风格,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4、适地适树,在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约庭院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三、整体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空旷的石片露台,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己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庭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园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空间,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的私家庭院。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庭院的文化品位,突出庭院的植物景观特色。 四、整体设计总体要求 环境设施对主人的健康、精神及心理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好的居住环境要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生理因素等,进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充足的阳光为人们所必需。新鲜的空气对也尤其珍贵,能在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休息散步,无疑是人们的一大享受,而这些要求,通过植物都可以达到。在具体的设计中,在植物配置上,总的要求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的“春意早临

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思 公园占地约2800平方米,坐落于道路交叉口,我们将其定性 为小游园性质的公共绿地,总体构思如下: 1.由自然流畅的园路划分各个不同游憩景区,考虑布置一处铺装地供游人集散活动,铺装小广场的平面构图应大方活泼,并采用不同的 铺装材料加以区分和美化。 2.公园东南侧的房屋和西面的厕所等不良构筑物采用绿化进行屏蔽,面向道路岔口方向设计开放空间,以诱导景观视线入园。 3.步移景异、花色多彩——植物配植疏密有致,形成的绿化空间开合相间;绿化品种丰富多彩,注重季相时序的交替变化,考虑草皮色 彩相对较为单调,绿化设计中采用了鸢尾、葱兰等地被植物加以改 善 4.公园的各个出入口布置了些许草坪置石,植物配植也细加斟酌,突出入口特征。 二.分区布置与绿化配植特色 1.公园中心铺装小广场 公园中央设计了一处双环图案的集散小广场,供游人晨练等活动使用。广场中心为两段园弧造型组成的景观长廊,长廊采用便于施工、轻盈现代的钢管材料,表面喷刷淡兰色哑光漆。广场铺装采用不同色彩图案的广场砖。 2.东南侧背景绿化与水池改造 为遮蔽公园东南侧的不良建筑物,栽种了桂花、茶花等常绿大灌木,结合紫薇、二乔玉兰等落叶树种,密植组合成背景林。原有水池的池岸采用仿黄石的块石砌筑,风格较为粗放;沿池园路铺设鹅卵石作为健康步道,其余园路采用卵石镶边,仿青石现浇混凝土饰面。 3.移步换景的绿化布置 公园的不同区域配植了不同的植物品种,基调树种为白玉兰和桂花。沿园路步行,可依次观赏到玉兰香桂、紫薇山茶、翠松碧桃、荷塘春柳等绿化景观。沿公园外围步行,可观赏杜鹃、火棘等花灌木组成的色块和鸢尾、月月红组成的地被景观。 4.出入口绿化布置 公园布置了三处出入口,主入口在道路岔口处。 在主入口一侧设计有景观石,上面可题写园名,主要植物配植了象征迎接游客的五针松及红枫。 北面出入口布置有对景作用的独立峰,高度控制在1.5~1.8米左右。两侧栽种了湿地松与桃花,以形成苍松碧桃的植物景观。 西面出入口则栽种表现玉兰香桂特色的绿化植物,品种主要有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和桂花、杜鹃,两侧只点缀少量的太湖石。 三.绿化照明与灌溉 绿化照明采用造型优美的低矮草坪灯,均匀布置于公园各处;绿化灌溉在公园布置若干处自来水龙头,采取人工拉皮管方式进行。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和交往性活动,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发展,家庭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总体趋势,旅游景区在节假日时,由于旅游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景区管理部门正在力求通过改善软硬件设施,不断融入科技产品来提升针对游人的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在公园景区现实的应用需求推动下,数字化景区的建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园景区所关注。二、系统架构 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以满足各种应用在网络平台上高效稳定地运行。在公园景区内构建先进的网络系统,可以完成公园管理的各种先进的无线应用,在这个基础上融合视频监控技术、无线语音技术、无线漫游技术和无线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很多全新的应用。诸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无线互联网接入系统、景区信息化查询系统、电子票务系统、移动警务系统、应急处理系统、VOIP语音、无线导游、游客定位系统等等。 设计思路: 通过对园区数字化建设,使园区成为一个贴近生活,便于管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永续经营的智慧公园。 智慧公园主要建设内容:电子门票、园内消费、游园导览、安全保障、游客定位、资产管理,环境监测等。 通过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支撑技术的应用,构建出智慧景区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1、电子门票:以RFID电子门票平台为基础,整合导览、导游、定位、车流和客流数据采集之间的关系,将采集的所有数据整合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联动。 2、园内消费:游客可以通过RFID电子钱包功能进行充值,在园区进行消费,其中主要存放持卡人的现金充值额等账目信息,与公园一卡通中心数据库保持同步,每笔消费均形成流水,计入总帐。 3、游园导览:通过LED大屏或者触摸屏实时了解园区商家优惠活动,为游客带来购物便利,也为园区经营带来增值服务,同时能通过LED大屏幕或指路牌的触摸屏实现位置感知、在线导航、在线投诉等,使园区管理更加规范法。 4、位置感知:通过RFID人员定位、实时统计园区活动人数,可以避免人员高峰期带来的拥挤,为园区管理制定更好的应急预案,防范于未然;同时通过手机或信息触摸屏查询人员位置,防止小孩的丢失。 5、安保在线:游客如遇紧急事件,可通过公园内的紧急按钮向园区安保人员求助,公园安保人员通过电子地图便可知道具体报警地点,同时通过园区视频监控系统与求助系统联动,为安保人员提供应急方案。 6、资产管理:通过定期对园区设备的巡检,了解园区资产情况,使园区设施能够做到更好的维护,生产统一的维护报表。 7、Wi—Fi热点覆盖:实现整个公园无线覆盖,游客可通过移动终端与外界进行沟通。 8、节能环保:通过环境监测,实时调节室内温湿度,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对整个园区用水用电进行数据采集,生成统计报表,为园区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减少水电的浪费。 创建新的业务模式: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加强旅游景点对于人流车流的动态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大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在重庆市西部,位于东经105°28'~106°02',北纬29°23'~29°52'之间,面积1399.97hm2。西部与内江市安岳县相邻,东邻重庆市铜梁县,北靠重庆市潼南县,南与重庆市永川市、荣昌县毗邻。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其前身是国营大足县西山林场,位于大足县东南边陲,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105°57',北纬29°25'~29°39'。西山林场场部距全国著名的“小五金之乡”龙水镇7km,距县城23km,距成渝高速公路邮亭镇出口27km。公园总面积3517.39hm2,东靠铜梁县,南接永川市,西邻重庆双桥区,地跨大足县境内的玉龙镇、龙水镇、邮亭镇和拾万镇。 二、地质构造 (一)地层 玉龙山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m。其中三迭系嘉陵江组(下统)出露于玉龙山轴部岩溶槽谷,玉龙镇也有零星出露;须家河组(上统)分布于整个玉龙山低山区,分下亚组和上亚组;侏罗系珍珠冲组(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自流井组(中下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山麓中丘,从玉峡口至龙水湖成狭窄带状;下沙溪庙组(中统)分布于玉龙山背斜与须家河组相连并行起止相同的宽带状地区。底砂岩极不稳定。 (二)构造 大足县境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带。地质构造形迹东西有异,大致以荣昌县荣昌场至境内龙水镇、万古镇一线为界,其东南称东带,属川东褶皱带,其西北称西带,属川中褶皱带。 1、褶皱 西山背斜于雍溪乡东由铜梁延入古龙乡,向南经鱼口坳抵永川太平镇附近倾没。区内长约38km,宽6km。北段轴向北45°东,在鱼口坳之南向北偏转为北20°东,向北西弯凸呈S状。背斜中段核部嘉陵江、雷口坡、须家河组为走向断层破坏,两翼迭次出露珍珠冲组至沙溪庙组。两翼倾角50°~60°,西南倾没倾角12°~35°,为不对称单箱状背斜。 2、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