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数据中心自评价报告

绿色数据中心自评价报告
绿色数据中心自评价报告

附件2

绿色数据中心自评价报告

申请单位(盖章):

数据中心名称:

地址及邮编: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及手机:

电子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报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单位名称”应填写全称。

三、如所申报数据中心自身为独立法人,应以该数据中心法人作为申报单位。

四、本申报书中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另加附页。

五、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纸质版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光盘或优盘)。电子版中应包含申请的DOC文档格式、DOCX文档格式或WPS文档格式文件以及包含全套申报材料的PDF格式的电子扫描文件。

一、基本信息

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相关情况

(一)数据中心基本情况

概述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和经营现状以及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等(1000字以内)。

(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包括能源资源使用情况、绿色设计及绿色采购、能源资源使用管理、设备绿色管理和加分项等5个方面;具体按照数据中心自评表指标要求进行说明。

三、绿色数据中心自评表

依据数据中心情况,进行自评价工作并填写附表。

四、附件清单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必要);

(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如有);

(三)相关主管部门允许数据中心开展建设的批复(必要);(四)申报数据中心财产权属相关证明(必要);

(五)数据中心平面布局图(包括空间布局图及机柜分布图、供配电系统拓扑图、UPS系统图、空调系统原理图等)(必要);

(六)能源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如有);

(七)申报数据中心已获得的地方、行业节能环保相关奖励证书(如有)。

附表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附件2-1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基本信息表

概述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工艺产品和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等。 二、绿色工厂创建情况 对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主要对工厂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等内容进行情况描述。 1、基础设施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的建筑、计量设备、照明配置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2、管理体系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3、能源资源投入情况。主要描述能源投入、资源投入、采购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节约能源资源投入的项目。 4、产品情况。主要描述产品的设计、能效、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5、环境排放情况。主要描述污染物处理设备、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温室气体的排放及管理现状,以及相关标准的落实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 说明工厂在持续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方面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拟实施的重大项目情况。 四、绿色工厂创建自评表 依据工厂情况和《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工厂进行自评,并填写附表1和附表2。 五、相关证明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适用时); 3.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3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要求,对照基准值,逐项列表提供各指标的实际值及相应的证明文件来源,并给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四、产品亮点描述

从产品原料选择、有毒有害物质减量或替代、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包装及运输、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等方面以及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简要概述绿色设计产品亮点,尽可能采取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方式。(限1000字) 五、相关证明材料 1.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 2.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 3.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须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要求进行编制。 4.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绿色设计产品自我声明 本企业自愿申报绿色设计产品,并郑重声明:申报的绿色设计产品符合[填写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名称]要求,所提供的所有申报材料及委托机构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并对所生产的产品和声明的一致性负责,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如有违反,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富泰华精密电子(济源)有限公司所在省市:河南省济源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19年6月17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基本信息表

一、工厂基本情况 概述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工艺产品和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等。 二、绿色工厂创建情况 对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主要对工厂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等内容进行情况描述。 1、基础设施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的建筑、照明、设备设施(包括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计量设备及污染物处理设备设施等)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2、管理体系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3、能源资源投入情况。主要描述能源投入、资源投入、采购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节约能源资源投入的项目。 4、产品情况。主要描述产品的生态设计、有害物质使用、节能、减碳以及可回收利用等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5、环境排放情况。主要描述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噪声、温室气体的排放及管理现状,以及相关标准的落实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

说明工厂在持续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方面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拟实施的重大项目情况。 四、绿色工厂创建自评表 依据工厂情况和《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工厂进行自评,并填写附表1.1和附表1.2。 五、相关证明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适用时); 3.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 4.工厂建设批复文件复印件; 5.三同时验收文件复印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0302506.html,C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适用时); 7.组织承诺或相关方要求及证据; 8.最高管理者承诺书(包括传达与资源); 9.管理者代表授权书(包括4项职责); 10.管理机构的组织及相关制度; 11.文件化的绿色工厂建设的目标、指标、方案; 12.教育和培训记录; 13.企业三年内安全、环保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14.相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5.厂房平面布置图(包括空间布局图、计量设备布置

CEC绿色产品评价实施规则

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CEC绿色产品评价实施规则 CEC绿色产品评价实施规则 (CEC-7008CVP-A/0) 2019-10-01 发布 2019-10-01实施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则由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环联合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制定单位:中环联合认证中心。 主要起草人:崔晓东、刘晓飞、姬学锋、韩毅

1.认证依据 认证依据标准为《绿色产品评价》系列标准。 2.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各类CEC绿色产品评价。 由于法律法规或相关产品标准、技术、产业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适用范围调整,应以CEC的最终解释为准。 3.认证模式 按“型式检验+初始评价+获证后的监督”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 a)认证的申请; b)型式检验; c)初始评价; d)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e)获证后的监督(包括非例行检查、市场抽样检验等); f)证书到期再认证。 4.认证单元划分 按《绿色产品评价》系列标准中各标准要求进行实施。 不同生产场地生产的产品为不同的认证单元,如企业在同一地区有不同的物理分厂。 同一制造商,同一类别但不同生产厂(场所)的产品应视为不同的认证单元,可适当减少抽样。 5.申请认证提交资料 5.1.申请条件 a)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b)具有与申请相符的生产能力; c)申请的产品自评价符合国家《绿色产品评价》系列标准中对应标准的基 本要求; d)认证相关方,如:委托方、制造商、生产厂近三年内,未受到有关质量、

环境、安全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 e)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5.2.申请文件 认证委托方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同时提交以下表1的文件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表1 需要提交的申请文件 通用性文件 商不同时,还应提供委托方与制造商的委托关系证明)?OEM/ODM的知识产权关系(适用时) ?注册商标或品牌(注册商标需提供审批许可) ?技术工艺描述 ?产品描述 ?质量、环境、安全生产无事故证明 ?其他适用的有效证明文件 清洁生产?如:有效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性文件、记录;清洁生产相关设备配置、使用情况证明等;?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排放监测报告(一年内有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申报单位: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 所在省市:河南省周口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18 年03 月20 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 2 -

企业名称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产业集聚区工业北大道工业二路单位性质内资(□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资□港澳台□外商独资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91411626770893378J 邮编466700 注册机关淮阳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注册资本14868万元 成立日期2004年11月25日有效期2007年11月27日至2026年11月26日 法定代表人孙美菊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申报工作 联系部门 技术部联系人孙东升联系电话传真 手机电子邮箱 产品名称银黑双色可降解 生态环保地膜 产品型号1500*0.012mm 产品品牌华丰牌产品专利ZL2.X 产品功能描述 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是一种重要的多用途、高 附加值新型农膜产品。其主要原材料为可完全生物降解的PBAT。该产品在光、热和土壤中的酶、菌及微生物作用下180 天左右逐渐降解或灰化,生成CO2和H2O ,从而被土壤吸 收,避免土壤板结,提高了薄膜的无害化使用能力。并且薄 膜降解灰化后产生了有机肥,能有效刺激植物生长发育、增 加作物的抗逆性、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提高土壤的保肥、 保水能力,使作物增产15%左右。同时,薄膜的黑色能有效 抑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薄膜的银白色层反 光性较强,反射的这部分光线能够被植物吸收,并有驱避蚜 虫,减少病毒传播的作用,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作 - 3 -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省银丰塑料 所在省市: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18 年 03 月 20 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二、申报产品信息表

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各指标的实际值与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基准值对照表:

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要求,对照基准值,可以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该产品能满足《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第2部分:可降解塑料》(GB/T 32163.2-2015)的评价基本要求,完全符合各项评价指标要求,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合理,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方案,根据总体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为生态设计产品。 四、产品亮点描述 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选用的原料是可完全生物降解的PBAT,成分为聚二元酸二元醇酯。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的制备是以PBAT为主要原料,在该原料中加入黑色和银色母料,以及耐老化母料等,搅拌均匀后通过两个挤出机分别挤出黑色、银色混合料,熔融后再经过模头吹塑而成。PBAT可以在光氧和微生物作用下完全降解成H2O和CO2,可以实现全生物降解。与普通的PE原料相比,可以大量的减少对土地的危害。而且从性能上来说,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的使用性能能够达到普通地膜的要求,也可以实现机械化铺膜。再者国家为了减少土壤中地膜的残留量,在逐步要求对PE地膜的回收,而回收的成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一、总则 (一)评价指标框架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 (二)评价依据 1.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需在本地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细化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内容,并依据本文件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本地区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达到地方规定的分数要求的单位纳入绿色工厂名单。评价要求需满足本文件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区行业特点细化各行业的评价要求,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2.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鼓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开展地方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工作。 3.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评价工作按行业进行,工厂所属行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分类。 (三)评价方式 1.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应由独立于工厂的第三方组织实施; 2.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证据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 3.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工厂是否满足评价要求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满足所有必选评价要求并达到地方规定分数要求的工厂,可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二、评价指标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具体指标要求见表1。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 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附件3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要求,对照基准值,逐项列表提供各指标的实际值及相应的证明文件来源,并给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四、产品亮点描述 从产品原料选择、有毒有害物质减量或替代、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包装及运输、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等方面以及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简要概述绿色设计产品亮点,尽可能采取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方式。(限1000字) 五、相关证明材料 1.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 2.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

3.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须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要求进行编制。 4.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绿色设计产品自我声明 本企业自愿申报绿色设计产品,并郑重声明:申报的绿色设计产品符合[填写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名称]要求,所提供的所有申报材料及委托机构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并对所生产的产品和声明的一致性负责,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如有违反,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日期: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附件1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基本信息表

概述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工艺产品和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等。 二、绿色工厂创建情况 对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主要对工厂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等内容进行情况描述。 1、基础设施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的建筑、计量设备、照明配置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2、管理体系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3、能源资源投入情况。主要描述能源投入、资源投入、采购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节约能源资源投入的项目。 4、产品情况。主要描述产品的设计、能效、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5、环境排放情况。主要描述污染物处理设备、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温室气体的排放及管理现状,以及相关标准的落实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 说明工厂在持续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方面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拟实施的重大项目情况。 四、绿色工厂创建自评表 依据工厂情况和《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工厂进行自评,并填写附表1和附表2。 五、相关证明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适用时); 3.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

甘肃省绿色产品评价要求

附件2 甘肃省绿色产品评价要求 一、总则 (一)定义、目的和范围 绿色产品是符合生态设计理念,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品质高的产品。 推行绿色产品的目的是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 绿色产品范围: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的产品。 二、评价方法和参照标准 (一)评价方法 企业绿色产品评价采用自评价方式。 (二)评价参照标准 通用评价方法参见《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32611),评价要求标准见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全国工业绿色产品推进联盟发布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系列团体标准,已发布的见附件2-3。未发布评价要求标准的产品参照本文中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三、材料申报 生产者提供的基本材料要求:

1、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见附件3-1); 2、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 3、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 4、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须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要求进行编制。 5、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见附件3-1)。 四、评价指标 (一)基本要求 1、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企业信用良好。 2、产品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应要求其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污染物总量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近几年无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 3、不得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及相关物质; 4、生产企业应按照GB/T21001、GB/T 23331、GB/T 19001和GB/T 28001分别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生产企业应按照GB17167 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根据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配备污染物检测和在线监控设备。 (二)评价指标要求 1、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资源属性指标、能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和产品属性指标。二级指标应标明所属的生命周期阶段,即产品设计、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和废弃后回收处理等阶段; 2、指标基准值取位于行业前20%的值。 3、绿色产品须符合下表中所有基准值要求;

绿色工厂 第三方评价报告模板

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 工厂名称:XXX 第三方评价机构名称:XXX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18年9月2日

基本信息表

目录 基本信息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价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价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价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评价过程和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价组织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件评审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评估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告编写及技术复核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评价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管理职责——最高管理者错误!未定义书签。基础管理职责——工厂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错误!未定义书签。 照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管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能源管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能源资源投入错误!未定义书签。 能源投入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投入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购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态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害物质使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节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减碳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回收利用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气污染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体污染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体废弃物错误!未定义书签。 噪声错误!未定义书签。 温室气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绩效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地集约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料无害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洁净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废物资源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能源低碳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自评价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绿色工厂评价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要求评价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价指标评价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加工、制造、组装等实际生产过程的制造业工厂,并作为工业各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8916(所有部分)取水定额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0862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使用指南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工厂green plant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3.2 绿色产品green product 在产品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废弃等不同环节中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环境影响小、对人体健康无害、便于回收再利用的符合产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的产品。 4 基本要求 4.1 总则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优先选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框架 4.2 基础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 工厂应依法设立,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 4.3 管理职责 4.3.1 最高管理者: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 所在省市:河南省周口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18 年03 月20 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二、申报产品信息表

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各指标的实际值与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基准值对照表:

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要求,对照基准值,可以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该产品能满足《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第2部分:可降解塑料》(GB/T 32163.2-2015)的评价基本要求,完全符合各项评价指标要求,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合理,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方案,根据总体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为生态设计产品。 四、产品亮点描述 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选用的原料是可完全生物降解的PBAT,成分为聚二元酸二元醇酯。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的制备是以PBAT为主要原料,在该原料中加入黑色和银色母料,以及耐老化母料等,搅拌均匀后通过两个挤出机分别挤出黑色、银色混合料,熔融后再经过模头吹塑而成。PBAT可以在光氧和微生物作用下完全降解成H2O和CO2,可以实现全生

物降解。与普通的PE原料相比,可以大量的减少对土地的危害。而且从性能上来说,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的使用性能能够达到普通地膜的要求,也可以实现机械化铺膜。再者国家为了减少土壤中地膜的残留量,在逐步要求对PE地膜的回收,而回收的成本约在100元/亩,回收率最高约在70%左右,而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不需要回收,降解后还可产生有机肥,促进作物的生长。而且银黑双色地膜中黑色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促进作物根系发育,银白色层反光性强,可以驱避蚜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作物发病率。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作物的品质,因而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相关证明材料 1.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 2.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 3.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须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要求进行编制。 4.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基本信息表

一、工厂基本情况 概述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工艺产品和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等。 二、绿色工厂创建情况 对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主要对工厂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等内容进行情况描述。 1、基础设施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的建筑、计量设备、照明配置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2、管理体系情况。主要描述工厂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3、能源资源投入情况。主要描述能源投入、资源投入、采购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节约能源资源投入的项目。 4、产品情况。主要描述产品的设计、能效、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情况,以及相关标准落实情况。 5、环境排放情况。主要描述污染物处理设备、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温室气体的排放及管理现状,以及相关标准的落实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 说明工厂在持续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方面拟开展的重点工作,拟实施的重大项目情况。

四、绿色工厂创建自评表 依据工厂情况和《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工厂进行自评,并填写附表1和附表2。 五、相关证明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适用时); 3.企业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 4.工厂建设批复文件复印件; 5.三同时验收文件复印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0302506.html,C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适用时); 7.组织承诺或相关方要求及证据; 8.最高管理者承诺书(包括传达与资源); 9.管理者代表授权书(包括4项职责); 10.管理机构的组织及相关制度; 11.文件化的绿色工厂建设的目标、指标、方案; 12.教育和培训记录; 13.企业三年内安全、环保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14.相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5.厂房平面布置图(包括空间布局图、计量设备布置图); 16.计量设备清单、用能设备清单、污染物处理设备清

绿色工厂认证标准类

水泥行业绿色工厂认证国家标准类 (1)《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 (2)《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9〕45号) (3)《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4)《福建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3年)》 (5)《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6)《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 (7)《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2016年版)》 (8)GB/T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9)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10)GB 18581-200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11)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12)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13)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14)GB 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15)GB 1858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16)GB 1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17)GB 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18)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2013修改版)(19)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13修改版) (20)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21)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2)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23)GB 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24)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25)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6)GB/T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27)GB/T20862-2007《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 (28)GB/T 24256-2009 《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29)GB/T 29115-2012 《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 (30)GB/T 32161-2015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31)GB/T 321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32)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3)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4)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5)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6)GB/T 321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37)GB/T32326-201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 (38)GB/T32327-2015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 (39)GB/T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40)《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标准

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 纯电动乘用车 —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Ⅲ 围 规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评价方法 附录(资料性附录)有害物质高风险零部件清单纯电动乘用车附录(资料性附录)有害物质豁免零部件清单纯电动乘用车附录(资料性附录)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前言 本标准按照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新能源汽车股份、汽车股份、蔚来汽车、智车优行科技()、比亚迪汽车工业、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继虎、武佳丽、庄恒国、铜柱、龙辉、明楠、鹏、诗建、庄梦梦、锌、姜君、马乃锋、魏雅雯、左慧婷、王雪、骏辉、王焰孟、王颂、王文涛、孟召辉、贾晓社、孟大海、书海、鲁金、梁鹏、殿浦。 本标准于年月首次发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纯电动乘用车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的评价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类纯电动车辆。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声学汽车车噪声测量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道路车辆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 电动汽车术语(,)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生态设计产品标识 车辆电磁场相对于人体曝露的测量方法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性能道路试验方法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修订稿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 告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附件2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二、申报产品信息表

三、产品自评价结果 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要求,对照基准值,逐项列表提供各指标的实际值及相应的证明文件来源,并给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四、产品亮点描述 从产品原料选择、有毒有害物质减量或替代、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包装及运输、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等方面以及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简要概述绿色设计产品亮点,尽可能采取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方式。(限1000字) 五、相关证明材料 1.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 2.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 3.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须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要求进行编制。 4.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绿色设计产品自我声明 本企业自愿申报绿色设计产品,并郑重声明:申报的绿色设计产品符合[填写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名称]要求,所提供的所有申报材料及委托机构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并对所生产的产品和声明的一致性负责,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如有违反,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日期: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T/CSAE XX—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纯电动乘用车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 — Battery Electrical Vehicle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

-Ⅰ-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评价要求 (2) 5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5) 6评价方法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有害物质高风险零部件清单纯电动乘用车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有害物质豁免零部件清单纯电动乘用车 (9) 附录C(资料性附录)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10) - II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继虎、武佳丽、庄恒国、张铜柱、李龙辉、赵明楠、张鹏、张诗建、庄梦梦、孙锌、姜君、马乃锋、魏雅雯、左慧婷、王雪、李骏辉、王焰孟、王颂、王文涛、孟召辉、贾晓社、孟大海、刘书海、鲁金、梁鹏、李殿浦。 本标准于2019年2月首次发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家用电冰箱

ICS 团 体 标 准 2016-08-18 发布 2016-08-18实施 全国工业绿色产品推进 联盟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ICS 13.020.20 Z 04 T/CAGP 0003—2016 T/CAB 0003—2016 发布

T/CAB 0003—2016 版权保护文件 版权所有归属于该标准的发布机构。除非有其他规定,否则未经许可,此发行物及其章节不得以其他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再版或使用,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联网及内部网络等。使用许可可于发布机构获取。

T/CAB 0003—2016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要求 (2) 5.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4) 6.评价方法 (5) 附录A (资料性附件)家用电冰箱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6)

T/CAB 000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绿色产品推进联盟、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合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上海双鹿上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华日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浙江星星家电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臻成伟业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建宏、张奎、朱卫忠、潘坚、曲宗峰、丁剑波、李毅、魏邦褔、程贵亮、刘建新、张献峰、朱斌华、江明波、方徐君、李云美、韩彬彬、翟洪轩、陈立立、卢业、李娜、杨超、吴珩、李嘉、王锋、蒋继周、刘建如、李弢、陈仙铜、马向东、贾佳、赵伟凯、吴丽丽、高东峰、张璐。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一、总则 (一)评价指标框架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 (二)评价依据 1.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需在本地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细化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内容,并依据本文件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本地区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达到地方规定的分数要求的单位纳入绿色工厂名单。评价要求需满足本文件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区行业特点细化各行业的评价要求,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2.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鼓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开展地方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工作。 3.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评价工作按行业进行,工厂所属行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分类。 (三)评价方式 1.绿色工厂试点示范评价应由独立于工厂的第三方组织实施; 2.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证据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 3.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工厂是否满足评价要求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满足所有必选评价要求并达到地方规定分数要求的工厂,可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二、评价指标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具体指标要求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