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活塞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结构设计说明

双活塞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结构设计说明
双活塞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结构设计说明

目录

1设计的依据、原则和步骤 (3)

1.1引言 (3)

1.2设计的依据 (3)

1.3设计的一般原则 (3)

1.4设计的一般步骤 (4)

2设计的题目、技术参数、目的和要求 (5)

2.1设计题目 (5)

2.2设计技术参数 (5)

2.3设计目的 (5)

2.4设计要求 (5)

3液压缸缸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5)

3.1结构初型 (5)

4液压缸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的计算 (6)

4.1液压缸工作负载力分析和计算 (6)

4.2 液压缸的液压力计算和工作压力的选择 (7)

4.3液压缸速度比的确定 (7)

4.4液压缸速度计算和流量选择 (7)

4.5液压缸综合结构参数及安全系数的选择 (8)

5缸筒设计与计算 (8)

5.1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8)

5.2对缸筒的要求及材料选择 (11)

5.3缸筒的计算 (11)

5.4缸筒加工的技术要求 (13)

5.5缸筒头部法兰厚度 (14)

5.6缸筒—缸盖的连接计算 (14)

5.7 缸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15)

5.8缸盖厚度的确定 (15)

5.9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16)

5.10缸体长度的确定 (16)

6活塞组件设计 (16)

6.1活塞设计 (16)

6.2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结构 (17)

6.3活塞杆设计 (17)

6.4活塞杆及连接件强度校核 (19)

6.5活塞杆液压缸稳定性校核 (20)

7液压缸油口和排气装置设计 (21)

7.1油口设计 (21)

7.2排气装置设计 (22)

参考文献 (22)

双活塞杆双作用活塞式

液压缸结构设计

1设计的依据、原则和步骤

1.1引言

一部现代机器通常由机架、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构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机架为载体,原动机的作用是进行能量形式的转换,为机器提供适当形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作用是进行动力的传递,工作机构即执行机构,其作用是消耗能量而做功。如果原动机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液压能,执行元件消耗液压能而做功,则称为液压机械或液压机。液压机械的执行元件即做功元件是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是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液压元件,用户或设计者在研制一部新的液压机械时,应尽量选择标准化的液压元件,以避免金钱的浪费和时间、精力的消耗。但由于使用要求的千差万别,液压元件的专用化设计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以液压缸设计居多。这是由于液压缸配置的灵活性,设计、制造比较容易,维护比较方便的特点决定的。因而,相对其他液压元件而言,液压缸的设计是极为常见的,这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的一种基本技能。

1.2设计的依据

液压缸与机器及机器上的机构直接相联系,对于不同的机构,液压缸的具体用途和工作性能也不同,因此设计之前,要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资料并加以整理作为设计的依据。

(1)了解和掌握液压缸在机器上的用途和工作要求。

(2)了解液压缸工作环境条件。

(3)了解外部负载情况。

(4)了解液压缸运动形态及安装的约束条件。

(5)了解液压系统的情况。

(6)了解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定和其他参考资料。

1.3设计的一般原则

液压缸设计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保证液压缸的输出推力、拉力(或转矩)、行程和往返运动速度满足要求。液压缸的额定工作压力(输出力的折算值)以液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的70%为宜。

(2)保证液压缸的每个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用性(寿命)。

(3)在保证上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液压缸的外形尺寸和重(质)量。一般说来,在外负载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液压缸的额定工作压力可减小液压缸的外形尺寸。

(4)在保证液压缸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零件数量,简化结构。

(5)尽量避免液压缸承受横(侧)向负载和偏心负载,活塞杆工作时最好受拉力,以免产生纵向弯曲而引发稳定问题。

(6)液压缸的安装形式、活塞杆头部与外负载的连接形式要合理,尽量减小活塞杆伸出后的有效安装长度,避免产生“鳖劲”现象,增加液压缸的稳定性。

(7)密封部位的设计和密封件的选用要合理,保证性能可靠、漏量少、摩擦力小、寿命长、更换方便。密封部位的设计是保证液压缸性能的重要一环,对所选用的密封件,应使其压缩率在合理范围内。

(8)根据液压缸的工作条件和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排气、缓冲和防尘措施。在工作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应考虑活塞杆的防护措施。

(9)各种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设计,应尽量采用标准形式和规系列尺寸,尽量选用标准件。

(10)液压缸应做到成本低、制造容易、维护方便。

1.4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已确定的工作条件和掌握的设计资料,灵活地选择设计程序和步骤,反复推敲和计算,直到获得满意的设计结果。

(1)根据设计依据和负载机构的动作要求,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缸体结构设计、安装方式、连接方式等。

(2)根据液压缸承受的外部载荷作用力确定液压缸在行程各阶段上负载变化规律及必须提供的动力数据。

(3)在以输出力为主的液压缸设计中,根据负载F和选定的额定(工作)压力Pn,确定缸筒内径(即活塞外径)D和活塞杆直径d。

(4)根据选择活塞外径D和活塞杆直径d计算无杆腔面积A1和有杆腔面积A2;根据液压缸速度u的要求,确定液压缸所需的流量Q。

(5)选择缸筒材料,计算缸筒厚度或外径。

(6)选择缸底和缸盖的结构形式,计算缸底厚度、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强度;确定具体安装形式及结构尺寸;确定缸筒上油口的位置、尺寸和连接形式。

(7)活塞组件设计。

(8)必要时设计缓冲和排气装置。

(9)审定全部设计资料及其他技术文件,对图纸进行修改和补充。

(10)绘制液压缸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制技术文件。

2设计的题目、技术参数、目的和要求

2.1设计题目

本次的设计题目即设计任务是双活塞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结构设计。

2.2设计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要求:(1)系统额定压力:12Mpa;(2)额定负载:20KN;(3)行程:280mm;(4)安装分类:轴线固定。

2.3设计目的

油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实现往复运动和小于360°回摆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以及使用维护方便、低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其主要应用有: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和装载机的铲装机构和提升机构,起重机械中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和支腿机构,矿山机械中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滚筒调高装置,建筑机械中的打桩机,冶金机械中的压力机,汽车工业中自卸式汽车和高空作业车,智能机械中的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火箭的发射装置等。它们所用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油缸,即推力油缸。所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液压缸的设计制造,提高液压缸的工作寿命及其性能,对于更好的利用液压传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任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的方法,提高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设计计算和制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打好基础。

2.4设计要求

安课程设计要求,完成设计题目规定的设计任务,学会机械产品设计基本方法——1.查科技文献,2.完成方案设计和方案比较,3.完成结构设计,4.相关的计算工作,5.绘图(三维建模、二维零件图、装配图等),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3液压缸缸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3.1结构初型

根据设计原始技术参数和设计任务书,查阅有关参考资料设计或选择油缸的结构初型。要求安装分类为轴线固定,轴线固定类安装形式的液压缸在工作时,轴线位置固定

不变。机床上的液压缸大多是采用这种安装形式。

(1)通用拉杆式:在两端缸盖上钻出通孔,用双头螺杆将缸和安装座连接拉紧。一般用于短行程、压力低的液压缸。

(2)法兰式:用液压缸上的法兰将其固定在机器上。法兰设置在活塞杆端的缸头上,外侧面与机械安装面贴紧,这叫头部外法兰式。由于液压缸工作时反作用力的作用,安装螺栓承受液压力的拉伸作用,因而安装螺栓的直径较大,并且要求强度计算。法兰设置在活塞杆端的缸头上,内侧面与机械安装面贴紧,这叫头部内法兰式。液压缸工作时,安装螺栓受力不大,主要靠安装支承面承受,所以法兰直径较小,结构较紧凑。这种安装形式在固定安装形式中应用得最多。法兰设置在缸的底部,与机械安装面用螺栓紧固,这叫尾部法兰式。这种安装形式使液压缸悬伸,安装长度较大,稳定性差。

(3)支座式:将液压缸头尾两端的凸缘与支座紧固在一起。支座可置于液压缸左右的径向、切向,也可置于轴向底部的前后端。径向安装时,安装面与活塞杆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液压缸工作时,安装螺栓只承受剪切力;切向和轴向安装时,活塞的轴线与支座底面有一定的距离,安装螺栓既受剪切力,又承受因存在倾翻力矩而产生的弯曲力。切向安装时倾翻力矩比轴向安装时要小一些。对于支座安装形式,GS3766—83的2.2.2条规定:“支座式液压缸如不采用键或销承受剪切力时,则底脚固定螺栓必须经受全部剪切力而不致引起危险”。

选择法兰安装方式(头部内法兰式),优点结构较简单,易加工易装卸,缺点重量比螺纹连接的大,但比拉杆连接的小,外径较大。形式如下图所示:

4液压缸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的计算

4.1液压缸工作负载力分析和计算

计算工作负载是为了确定液压缸所需的牵引力,液压缸的工作负载是指工作机构在满负载情况下,以一定的加速度起动时,对液压缸产生的总阻力F或所需提供的液压力,即

F=+Ff+Fg+F(N)

式中——工作机构作用在活塞上的工作阻力及自重(当油缸垂直安装时)等对液压

缸产生的作用力,N;

Ff——工作机构满载起动时静摩擦力对液压缸产生的作用力,N;

Fg——工作机构满载起动时的惯性力对液压缸产生的作用力,N;

F——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处的密封摩擦阻力,N;通常以液压缸的机械效率来反映,

一般取机械效率=0.95。

由于本次设计的液压缸已给出额定负载20KN,因此取F=20KN。

4.2 液压缸的液压力计算和工作压力的选择

假定不计液压缸回液腔压力,液压缸的液压力有两种形式:一是作用在活塞上的液压力即推力;二是作用在活塞杆侧环形面积上的液压力即拉力。液压缸的液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前面所分析负载力(以工作负载为主体尚有其他阻力)。当无杆腔面积和有杆腔面积较大时,在负载相同的条件下,液压缸所需的额定压力较低;反之,则需要的额定压力较高。由于液压缸设计是液压系统的一部分,液压缸的综合经济性并不能保证整机的经济性。另外,在一定的外负荷条件下,工作压力较低则液压缸的直径较大,工作时有较多的油液通过,易于精确地控制流量,以获得平稳的低速运动。选择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也可采用类比的方法,参照其他同类机械设备的工作压力,并按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由于本次设计液压缸已给出系统额定压力12Mpa,因此取p=12Mpa。

4.3液压缸速度比的确定

确定速度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计算活塞杆的直径及考虑液压缸是否要设计缓冲装置。速度比不宜过大,过大时,虽然活塞杆直径也较大,有利于稳定性,但导致活塞杆侧环形面积变小而引起压力升高(拉力)时,同时还导致液压缸回程速度升高,容易引起压力冲击。反之,速度比过小时,则导致活塞杆较细,对稳定性不利。速度比?是在设计时要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而?的取值与工作压力相关,一般来说,工作压力小时可取较小的?值,工作压力高时可取较大的?值。

根据本次设计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液压缸类型,查国家标准GB/T 2348—1993中液压缸速比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得?=1。

4.4液压缸速度计算和流量选择

这里所说的速度是指液压缸稳定工作速度(为方便,记为u)。液压缸的速度要适当,速度过高时常常会引起密封件的过热和磨损,同时也会加剧活塞杆、导向套和缸筒的磨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要点

绪论——————————————第3页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通常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通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单位重量输出的功率大(一般可达32M P a,个别场合更高)。 〈2〉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3〉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和电气控制联合使用时,易于实现复 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4〉惯性小、响应速度快,起动、制动和换向迅速。(液压马达起动只需0.1s)〈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自润滑性好。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缺点: 〈1〉由于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泄漏和油液的压缩性,影响了传动的准确性,不易 实现定比传动。 〈2〉不适应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工作。 〈3〉由于受液体流动阻力和泄漏的影响,液压传动的效率还不是很高,不易远距 离传动。

液压缸设计分析

第一章液压系统设计 1.1液压系统分析 1.1.1 液压缸动作过程 3150KN热压成型机液压系统属于中高压液压系统,涉及快慢速切换、多级调压、保压补压等多个典型的液压回路。工作过程为电机启动滑块快速下行滑块慢速下行保压预卸滑块慢速回程滑块快速回程推拉缸推出推拉缸拉回循环结束。按液压机床类型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28Mpa,根据快进和快退速度要求,采用单杆活塞液压缸。1.1.2液压系统设计参数 (1)合模力; (2)最大液压压28Mp; (3)主缸行程700㎜; (4)主缸速度υ 快=38㎜/s、 υ 慢=4.85㎜/s。 1.1.2分析负载 (一)外负载压制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压力,即合模力。 (二)惯性负载 设活塞杆的总质量m=100Kg,取△t=0.25s (三)阻力负载 活塞杆竖直方向的自重 活塞杆质量m≈1000Kg,同时设活塞杆所受的径向力等于重力。 静摩擦阻力 动摩擦阻力 由此得出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负载如表****所示。

表*** 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负载F 工况负载组成负载值F工况负载组成负载值F 启动981保压3150×103加速537补压3150×103快速491快退+G10301按上表绘制负载图如图***所示。 F/N v/mm·s-1 537 491 981 38 4.85 0 l/mm 0 l/mm -491 -981 -38 由已知速度υ 快=38㎜/s、 υ 慢=4.85㎜/s和液压缸行程s=700mm,绘制简略速度图,如 图***所示。 1.2确定执行元件主要参数 1.2.1 液压缸的计算 (一)液压缸承受的合模力为3150KN,最大压力p1=28Mp。 鉴于整个工作过程要完成快进、快退以及慢进、慢退,因此液压缸选用单活塞杆式的。在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有要求的情况下,活塞杆直径d根据液压缸工作压力选取。 由合模力和负载计算液压缸的面积。 将这些直径按GB/T 2348—2001以及液压缸标准圆整成就近标准值,得:

单双作用油缸选型及计算

第四章液压油缸 第一节液压缸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特点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的职能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液压缸的输入量是液体的流量和压力,输出量是直线速度和力。液压缸的活塞能完成往复直线运动,输出有限的直线位移。 一、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见图4-1。 图4-1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液压缸由缸筒1、活塞2、活塞杆3、端盖4、活塞杆密封件5等主要部件组成。6为进出油口。其它结构的活塞式液压缸的主要零件如图4-1所示结构类似。 若缸筒固定,左腔连续地输入压力油,当油的压力足以克服活塞杆上的所有负载时,活塞以v连续向右运动,活塞杆对外界做功。 速度 1 v向左运动,活塞杆也对外界做功。这样,完成了反之,往右腔输入压力油时,活塞以速度 2 一个往复运动。这种液压缸叫做缸筒固定缸。 若活塞杆固定,左腔连续地输入压力油时,则缸筒向左运动。当往右腔连续地通入压力油时,则缸筒右移。这种液压缸叫活塞杆固定缸。 本章所论及的液压缸,除特别指明外,均以缸筒固定,活塞杆运动的液压缸为例。 由此可知,输入液压缸的油必须具有压力p和流量q。压力用来克服负载,流量用来形成一定的运动速度。输入液压缸的压力和流量就是给缸输入液压能;活塞作用于负载的力和运动速度就是液压缸输出的机械能。 因此,缸输入的压力p,流量q,以及输出作用力F和速度v是液压缸的主要性能参数。 二、液压缸的分类 为了满足各种主机的不同用途,液压缸有多种类型。 按供油方向分,可分为单作用缸和双作用缸。单作用缸只是往缸的一侧输入高压油,靠其它外力使活塞反向回程。双作用缸则分别向缸的两侧输入压力油。活塞的正反向运动均靠 液压力完成。 按结构形式分,可分为活塞缸、柱塞缸、摆动缸和伸缩套筒缸。按活塞杆的形式分,可分为

液压缸选型参考

【液压缸选定程序】 程序1:初选缸径/杆径(以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为例) ※ 条件一 已知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及其工况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的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 (1)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 初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流道压力损失),满足推力F1的要求对缸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缸径系列圆整后初定缸径D; 初定杆径d:由条件给定的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选择原则要求杆径在速比~2(速比:液压缸活塞腔有效作用面积与活塞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之比)之间,具体需结合液压缸回油背压、活塞杆的受压稳定性等因素,参照相应的液压缸系列速比标准进行杆径d的选择。 (2)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拉力F2的工况: 假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沿程压力损失),满足拉力F2的要求对杆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杆径系列后初定杆径d,再对初定杆径d进行相关强度校验后确定。 (3)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和拉力F2的工况: 参照以上(1)、(2)两种方式对缸径D和杆径d进行比较计算,并参照液压缸缸径、杆径标准系列进行选择。 ※ 条件二 已知设备或装置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但其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等参数未知,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行业规范或特点,确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P;专用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由具体工况定,一般建议在中低压或中高压中进行选择。 (2)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作业特点,明确液压缸的工作速度要求。 (3)参照“条件一”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进行选择。 注:缸径D、杆径d可根据已知的推(拉)力、压力等级等条件由下表进行初步查取。 不同压力等级下各种缸径/杆径对应理论推(拉)力表

一种双作用多级液压缸的设计与应用_臧克江.

文章编号 :1008-1402(2006 04-0524-05 一种双作用多级液压缸的设计与应用 臧克江 , 蒲红 , 李彩花 , 胡晓平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 :通过对一种双作用多级液压缸伸缩过程的分析 , 弄清了影响此种双作用多级液压缸动作顺序的几何要素和系统的力学要素 , 确定了此种双作用多级液压缸设计原则及液压缸正常工作的条件 , 为此种双作用多级液压缸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液压 ; 双作用 ; 多级缸 中图分类号 : TH137文献标识码 : A 根据工作要求设计了如图 1所示的液压系统 . 系统由变量泵供油 , 三位四通换向阀控制液压缸的伸缩 , 液控单向阀保证液压缸伸缩停在任意位置 , 通过单向节流阀调节液压缸缩回速度 , 电磁溢流阀实现系统的调压和卸荷

. 图 1液压系统原理图 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发现 , 液压缸活塞外伸时 , 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 , 而在液压缸活塞回缩时本应 该按先小后大的顺序时 , 可是出现按先大后小的顺序 . 如果在回缩过程中三位四通换向阀电磁铁失电 , 使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中立位置 , 出现大活塞快速外伸 , 小活塞杆快速回缩 , 负载急剧下落 , 不能保证负载回落时停在任意位置的要求 , 实质上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 本文对此系统出现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 提出了多级双作用液压缸设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 1液压缸结构设计 由于系统对负载的运动速度没有过多要求 , 只是对推力和行程有要求 , 因此本系统参考文献 [1]对液压缸进行了机构设计 , 其机构简图如图 2(a 所示 . 此液压缸为

双活塞杆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结构设计说明

目录 1设计的依据、原则和步骤 (3) 1.1引言 (3) 1.2设计的依据 (3) 1.3设计的一般原则 (3) 1.4设计的一般步骤 (4) 2设计的题目、技术参数、目的和要求 (5) 2.1设计题目 (5) 2.2设计技术参数 (5) 2.3设计目的 (5) 2.4设计要求 (5) 3液压缸缸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5) 3.1结构初型 (5) 4液压缸性能参数与结构参数的计算 (6) 4.1液压缸工作负载力分析和计算 (6) 4.2 液压缸的液压力计算和工作压力的选择 (7) 4.3液压缸速度比的确定 (7) 4.4液压缸速度计算和流量选择 (7) 4.5液压缸综合结构参数及安全系数的选择 (8) 5缸筒设计与计算 (8) 5.1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8) 5.2对缸筒的要求及材料选择 (11) 5.3缸筒的计算 (11) 5.4缸筒加工的技术要求 (13) 5.5缸筒头部法兰厚度 (14) 5.6缸筒—缸盖的连接计算 (14) 5.7 缸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15) 5.8缸盖厚度的确定 (15) 5.9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16) 5.10缸体长度的确定 (16) 6活塞组件设计 (16) 6.1活塞设计 (16) 6.2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结构 (17) 6.3活塞杆设计 (17)

6.4活塞杆及连接件强度校核 (19) 6.5活塞杆液压缸稳定性校核 (20) 7液压缸油口和排气装置设计 (21) 7.1油口设计 (21) 7.2排气装置设计 (22) 参考文献 (22)

双活塞杆双作用活塞式 液压缸结构设计 1设计的依据、原则和步骤 1.1引言 一部现代机器通常由机架、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构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机架为载体,原动机的作用是进行能量形式的转换,为机器提供适当形式的动力,传动装置的作用是进行动力的传递,工作机构即执行机构,其作用是消耗能量而做功。如果原动机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液压能,执行元件消耗液压能而做功,则称为液压机械或液压机。液压机械的执行元件即做功元件是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是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液压元件,用户或设计者在研制一部新的液压机械时,应尽量选择标准化的液压元件,以避免金钱的浪费和时间、精力的消耗。但由于使用要求的千差万别,液压元件的专用化设计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以液压缸设计居多。这是由于液压缸配置的灵活性,设计、制造比较容易,维护比较方便的特点决定的。因而,相对其他液压元件而言,液压缸的设计是极为常见的,这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的一种基本技能。 1.2设计的依据 液压缸与机器及机器上的机构直接相联系,对于不同的机构,液压缸的具体用途和工作性能也不同,因此设计之前,要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资料并加以整理作为设计的依据。 (1)了解和掌握液压缸在机器上的用途和工作要求。 (2)了解液压缸工作环境条件。 (3)了解外部负载情况。 (4)了解液压缸运动形态及安装的约束条件。 (5)了解液压系统的情况。 (6)了解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定和其他参考资料。 1.3设计的一般原则 液压缸设计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液压缸习题

液压缸 3.1填空题 1.液压缸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活塞式、柱塞式和摆动式三大类。 2.双活塞杆缸常用于往复运动速度和负载相同的场合。 3.单活塞杆缸常用于一个方向速度大,另一个方向速度小设备的液压系统。 4.活塞缸差动连接时,比其非差动连接同向运动获得的速度大、推力小。因此,在机床的液压系统中常用其实现运动部件的空行程快进。 5.增压缸能将输入的低压油转变为高压油供液压系统中某一支路使用。 6.伸缩式液压缸活塞伸出顺序是先大后小,伸出的速度是由慢到快;活塞缩回的顺序一般是先小后大;活塞缩回的速度是由快到慢。 7.铸铁、铸钢和锻钢制造的缸体与端盖多采用法兰式连接;无缝钢管制作的缸筒与端盖多采用半环式连接或螺纹式连接;较短的液压缸常用拉杆式连接。 8.液压缸中常用的缓冲装置有环状间隙式、可变节流式和可调节流式。 3.2选择题 1.双活塞杆缸,当活塞固定时,缸与运动部件连接,运动件的运动范围略大于液压缸有效行程的 B 。 A.1倍 B.2倍 C.3倍 2.单活塞杆缸作为差动连接时,若使其往复运动速度相等,其活塞面积应为活塞杆面积的 B 倍。 A.1倍 B.2倍 C.2倍 3.双叶片式摆动缸的摆动角一般不超过 B 。 A.100° B. 150° C. 280° 4.在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中,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须采用 C 。 A.锥销连接 B.螺纹连接 C.半环式连接 5.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缸的()。D A.运动速度增加推力增加 B. 运动速度减少推力增加 C.运动速度减少推力减少 D. 运动速度增加推力减少 6.在某一液压设备中需要一个完成很长工作行程的液压缸,宜采用下述液压缸中的(C)。 A.单活塞杆缸 B.双活塞杆缸 C.柱塞缸 D.增压缸 3.3计算题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样本

绪论——————————————第3页 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 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 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 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 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一般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经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单位重量输出的功率大(一般可达32M P a,个别场合 更高)。 〈2〉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3〉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和电气控制联合使用时,易于实现

双作用液压缸的设计与控制

中原工学院机电学院 机电系统综合实验 (2016-2017学年第 1 学期)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题目:可伸缩伺服液压缸 姓名:程方园 学号:2 班级机电131 指导教师:周高峰崔路军 完成日期:2017 年 1 月12 日 机械电子工程系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1.设计目的与意义 (4) 2. 设计内容和要求 (4) 2.1确定总体方案 (4) 2.2设计内容 (5) 2.3设计要求 (5) 3.设计进度安排 (5) 4.机电系统设计的分析、计算、选用与说明 (5) 4.1机械设计 (5) 4.1.1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5) 4.1.2、液压缸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计算 (6) 4.1.4、液压缸主油缸的设计计算 (8) 4.1.5、缸体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11) 4.1.6、活塞杆径的计算与校核 (11) 4.1.7、快速液压缸柱塞直径的计算 (13) 4.1.8、缸盖的设计计算 (13) 4.1.9、液压缸油口的直径计算 (14) 4.1.10、导向套的设计计算 (15) e.内孔中的环形油槽和直油槽要浅而宽,保证润滑条件良好 (15) 4.2液压回路设计 (16) 4.3电路设计 (16) 4.4控制设计 (17) 5.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结论 (17) 6.机电综合课程设计的收获、体会和建议 (17) 7. 参考文献 (18) 8.附录 (18)

设计任务书

可伸缩伺服液压缸设计与控制 1.设计目的与意义 油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实现往复运动和小于360°回摆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以及使用维护方便、低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其主要应用有: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和装载机的铲装机构和提升机构, 起重机械中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和支腿机构,矿山机械中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滚筒调高装置,建筑机械中的打桩机,冶金机械中的压力机,汽车工业中自卸式汽车和高空作业车,智能机械中的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火箭的发射装置等。它们所用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油缸,即推力油缸。所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液压缸的设计制造,提高液压缸的工作寿命及其性能,对于更好的利用液压传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任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的方法,提高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设计计算和制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打好基础。 2.设计内容和要求 1)理解可伸缩伺服液压缸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确定其功能参数; 2)明确可伸缩伺服液压缸的具体结构和控制方式,并给出相关参数; 3)分析和计算可伸缩伺服液压缸机械结构,并确定控制的具体实现。 4)绘制可伸缩伺服液压缸机械图纸和电气电子线路图; 5)撰写技术说明书 2.1确定总体方案 当下各种液压缸规格品种比较少,主要是因各种机械对液压缸的要求差别太大。比如对液压缸的内径、活塞杆直径、液压缸的行程和连接方式等要求不一样。由于本次液压设计主要是实现立式快速的原则,故选双作用单活塞杆立式快速液压缸的设计。采用焊接连接。

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缸毕业论文正稿

v .. . .. 目录 设计题目---------------------------------------------------------------------------2 液压缸的选型---------------------------------------------------------------------2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 液压缸主要性能参数-----------------------------------------------------2 缸筒内径(缸径)计算--------------------------------------------------2 缸壁壁厚的计算------------------------------------------------------------2 流量的计算------------------------------------------------------------------3 底部厚度计算---------------------------------------------------------------4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4 主要零部件设计与校核 缸筒的设计------------------------------------------------------------------5 缸筒端盖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6 缸筒和缸体焊缝连接强度的计算--------------------------------------6 活塞设计----------------------------------------------------------------------7 活塞的密封-------------------------------------------------------------------8 活塞杆杆体的选择----------------------------------------------------------8 活塞杆强度的校核----------------------------------------------------------8 液压缸稳定性校核----------------------------------------------------------9 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9 致谢-----------------------------------------------------------------------------10 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 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缸设计 主要设计参数: 系统额定工作压力:p= 25(Mpa)驱动的外负载:F =50(KN) 液压缸的速度比:λ=1.33 液压缸最大行程:L =640 (mm) 液压缸最大伸出速度:λ=4 (m/min) 液压缸最大退回速度:v t =5.32(m/min) 缸盖连接方式:螺纹连接 液压缸安装方式:底座安装 缓冲型式:杆头缓冲 二.液压缸的选型

液压支架用伸缩式两级液压缸设计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介休倡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是凯嘉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属下企业。公司前身为介休市连福镇镇办煤矿,2005年8月,由义棠煤业整体并购,2006年4月,省煤整办批准介休倡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整合金山坡煤矿和西兴煤矿, 2007年12月, 义棠煤业、投资、介休义民投资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介休倡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现有资产总额8亿多元,员工1600多名,其中:中专以上学历员工450 多名,初级以上职称员工90多名。公司位于介休市连福镇,朝南相望是生态原始、风景独特的天峻山,西距介休市20km,北距大运高速、108国道及南同浦铁路干线义安站20km,东与介沁公路相邻,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公司井田面积4.62km2,可采煤层6层,可采储量32702kt,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党总支、工会组织齐全,有14个职能部门以及综采、普采等9个生产基层队。

倡导文明,源远流长。公司秉承“以德为魂,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近年来,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员工队伍、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煤矿改造成为年产90万吨原煤的新型煤炭企业,使一个生态恶化的旧矿井改造成为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矿井。公司被介休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凯嘉集团的统领下,公司将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为指导思想,致力于基础建设和未来发展,全体员工将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高起点、高标准,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管理科学、装备先进、安全文明、集约高效的标准化煤炭企业。 1.2液压支架简述 20世纪50年代前在国外煤矿生产中基本上采用木支架,木顶梁或金属摩擦支柱和铰接顶梁来支护顶板。1954年英国首先研制出液压支架,通过对液压支架的逐步完善改进,进而普遍推广使用使采煤工作面采煤过程中的落煤,装煤,运煤和支护等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到20世纪90年代初,寻找到适合矿区资源条件的先进采煤方法,采用了放顶煤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为煤矿生产自动化和提高生产提供

液压缸活塞杆各种镀层性能对比

液压缸活塞杆各种镀层性能对比 镀(涂)层种类涂层硬度H V 耐磨损状 态 盐雾试验 (小时) 物料利用 率 生产成本 (元/dm2) 设备复杂 性 单层铬700-1000耐磨48-9620-300.4-0.6一般 乳白铬+铬700-1000耐磨9618-250.5-0.7设备多三层铬700-1000耐磨96-19218-250.6-0.9设备多 单层镍+铬700-1000耐磨,结合 力好 96-12825-350.5-0.7设备多 双层镍+铬700-1000耐磨,结合 力好96-19220-300.6-0.9设备多,工 艺复杂 化学镀镍500-700较耐磨48-9640-600.6-0.9设备简单化学镀镍+ 铬 700-1000耐磨96-19230-500.7-0.9一般 钨合金镀层500-650耐磨一般48650.6-0.9设备复杂 需排风处 理 镍铁钴镀 层 550-700耐磨96700.6-0.9一般 镍钴铁镀 层(纳米) 650-750超耐磨大于192850.5-0.7一般钴磷镀层550-700耐磨大于192800.9-1.2一般 热喷涂陶瓷1000-1300耐磨大于192900.9-1.2设备复杂 占地面积 大 纳米铬镀层 900-13 00 超耐磨大于500小 时 30-500.5-0.6脉冲电源 D w-032高效镀铬 850-95 超耐磨大于750小 时 70 0.3-0.5 普通镀铬 设备 结构化镀 铬 800-1000耐磨大于30025-400.7-0.9设备复杂

目前工程机械对耐腐蚀性能有高要求的油缸活塞杆大部分采用镀双层或三层金属覆盖层已保证其耐腐蚀性能。 如挖掘机油缸活塞杆镀层: 1,大部分采用一层镍+一层铬双层 ,2,乳白铬+一层铬 3,三层铬, 4二层镍+一层铬共三层的工艺方法进行生产 5,dw-032高耐腐蚀镀铬一层铬既可保证其耐腐蚀性能。盐雾试验大于750小时

液压缸结构图示

液压缸结构图示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液压缸的结构·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底 1、缸筒 6、缸盖 10、活塞 4、活塞杆 7 和导向套 8 等组成;缸筒一端与缸底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了保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 3、5、9、11 和防尘圈 12。 下面对液压缸的结构具体分析。 缸体组件·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 用,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 度可靠的密封性。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所示。 (1)法兰式连接(见图 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 它是常用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 b),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 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工艺性好,连 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 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 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缸设计说明书样本

目录 设计题目---------------------------------------------------------------------------2 液压缸的选型---------------------------------------------------------------------2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 液压缸主要性能参数-----------------------------------------------------2缸筒内径( 缸径) 计算--------------------------------------------------2缸壁壁厚的计算------------------------------------------------------------2 流量的计算------------------------------------------------------------------3 底部厚度计算---------------------------------------------------------

------4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4 主要零部件设计与校核 缸筒的设计------------------------------------------------------------------5 缸筒端盖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6 缸筒和缸体焊缝连接强度的计算--------------------------------------6 活塞设计----------------------------------------------------------------------7 活塞的密封-------------------------------------------------------------------8 活塞杆杆体的选择----------------------------------------------------------8 活塞杆强度的校核---------------------------------------------------------

液压缸结构图示

液压缸的结构 · 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 组成;为防止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止活塞快速退回到行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气装置。 上图给出了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结构图,该液压缸主要由缸底1、 缸筒6、缸盖10、活塞4、活塞杆7 和导向套8 等组成;缸筒一端与缸底焊接,另一端与缸盖采用螺纹连接。活塞与活塞杆采用卡键连接,为了保 证液压缸的可靠密封,在相应位置设置了密封圈3、5、9、11 和防尘圈12。 下面对液压缸的结构具体分析。 3.2.1 缸体组件 ·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 用,因此,缸体组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较高的表面精 度可靠的密封性。 3.2.1.1 缸筒与端盖的连接形式 常见的缸体组件连接形式如图 3.10 所示。 (1)法兰式连接(见图a),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足够的壁厚,用以安装螺栓或旋入螺钉, 它是常用的一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见图b),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 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工艺性好,连 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半环连 接应用十分普遍,常用于无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见图f、c),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一般用于要求外形尺寸小、重量轻的场合。

· (4)拉杆式连接(见图d),结构简单,工艺性好,通用性强,但端盖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拉杆受力后会拉伸变长,影响效果。只适用于长度不大的 中、低压液压缸。 (5)焊接式连接(见图e),强度高,制造简单,但焊接时易引起缸筒变 形。 · 3.2.1.2 缸筒、端盖和导向套的基本要求 ·缸筒是液压缸的主体,其内孔一般采用镗削、绞孔、滚压或珩磨等精密加工工艺制造,要求表面粗糙度在0.1~0.4μm,使活塞及其密封件、支承件能顺利滑动,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减少磨损;缸筒要承受很大的液压力,因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液压支架用伸缩式两级液压缸设计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山西介休倡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是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下企业。公司前身为介休市连福镇镇办煤矿,2005年8月,由山西义棠煤业有限公司整体并购,2006年4月,省煤整办批准山西介休倡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整合金山坡煤矿和西兴煤矿, 2007年12月, 山西义棠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中通投资有限公司、介休义民投资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山西介休倡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现有资产总额8亿多元,员工1600多名,其中:中专以上学历员工450多名,初级以上职称员工90多名。公司位于介休市连福镇,朝南相望是生态原始、风景独特的天峻山,西距介休市20km,北距大运高速、108国道及南同浦铁路干线义安站20km,东与介沁公路相邻,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公司井田面积4.62km2,可采煤层6层,可采储量32702kt,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党总支、工会组织齐全,有14个职能部门以及综采、普采等9个生产基层队。

倡导文明,源远流长。公司秉承“以德为魂,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近年来,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员工队伍、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煤矿改造成为年产90万吨原煤的新型煤炭企业,使一个生态恶化的旧矿井改造成为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矿井。公司被介休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凯嘉集团的统领下,公司将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为指导思想,致力于基础建设和未来发展,全体员工将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高起点、高标准,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管理科学、装备先进、安全文明、集约高效的标准化煤炭企业。 1.2液压支架简述 20世纪50年代前在国内外煤矿生产中基本上采用木支架,木顶梁或金属摩擦支柱和铰接顶梁来支护顶板。1954年英国首先研制出液压支架,通过对液压支架的逐步完善改进,进而普遍推广使用使采煤工作面采煤过程中的落煤,装煤,运煤和支护等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到20世纪90年代初,寻找到适合矿区资源条件的先进采煤方法,采用了放顶煤技术。随着计算机技

液压油缸设计步骤及需要考虑的各项事项

液压油缸设计步骤及需要考虑的各项事项 液压油缸的一般设计步骤 1)掌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主要包括: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状况、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材料、配件和加工工艺的现实状况;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2)根据主机的动作要求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3)根据液压缸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作用力,如重力、外部机构运动磨擦力、惯性力和工作载荷,确定液压缸在行程各阶段上负载的变化规律以及必须提供的动力数值。 4)根据液压缸的工作负载和选定的油液工作压力,确定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 5)根据液压缸的运动速度、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确定液压泵的流量。 6)选择缸筒材料,计算外径。 7)选择缸盖的结构形式,计算缸盖与缸筒的连接强度。 8)根据工作行程要求,确定液压缸的最大工作长度L,通常L>=D,D为活塞杆直径。由于活塞杆细长,应进行纵向弯曲强度校核和液压缸的稳定性计算。 9)必要时设计缓冲、排气和防尘等装置。 10)绘制液压缸装配图和零件图。 11)整理设计计算书,审定图样及其它技术文件。 液压缸工作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缸内有空气侵入,应增设排气装置或使液压缸以最大行程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 2)液压缸的端盖处密封圈压得太紧或太松,应调整密封圈使之有适当的松紧度,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 3)活塞与活塞杆同轴度不好,应校正、调整。 4)液压缸安装后与导轨不平行,应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 5)活塞杆弯曲,应校直活塞杆。 6)活塞杆刚性差,加大活塞杆直径。 7)液压缸运动零件之间间隙过大,应减小配合间隙。 8)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应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校正。 9)液压缸内径直线性差(鼓形、锥形等),应修复,重配活塞。 10)缸内腐蚀、拉毛,应去锈蚀和毛刺,严重时应镗磨。 11)双出杆活塞缸的活塞杆两端螺帽摒得太紧,使其同心不良,应略松螺帽,使活塞处于自然状态。 液压缸的调整包括哪些方面 1)排气装置调整。先将缸内工作压力降到(0.5--1)MPa左右,然后使活塞杆往复运动,打开排气塞进行

双活塞杆液压缸开题报告

双活塞杆液压缸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双杆液压缸结构设计 系别: 装备制造系________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 5 月 4 日 题目类型(打?选择) 设计( ? ) 论文( ) 一、文献综述 液压油缸是基于以密闭容器中的静压力传递力和功率这一原理实现工作目的的。液压缸作为液压传动的执行机构,是一种将输入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用来驱动工作机构作直线或小于360度的回转运动。 1. 国外、国内液压缸发展动态 国外: 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简易的液压缸装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液压缸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及各类元件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而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推广开来。 国内:我国液压工业于50年代初从机床行业生产仿苏的磨床、拉床、仿形车床等液压传动起步。进入60年代后,液压缸的应用从机床逐渐推广到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近年来,经过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我国液压缸工业工艺装备得到很大改善,为形成高起点、专业化、批量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2. 液压缸结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存在问题:液压缸结构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工作过程中常用较多能量损失;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它的工作稳定性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发展方向:当前液压缸制作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 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次课题设计达到对液压缸结构及工作原理更好认识,对绘图软件的使用更加熟练,了解课程设计基本步骤,并掌握液压缸结构设计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争取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液压传动知识掌握程度进一步完善,使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进行一次结合。使自己对液压行业有一定的认识。 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掌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2(活塞液压缸结构的设计 确定液压缸的结构参数缸筒壁厚、油口直径、缸底厚度以及缸头厚度等,以及选定液压泵。设计缸盖与缸体间的联接、活塞与活杆间的联接等。 3(装配图的绘制 绘制相应的活塞液压结构图。 4(零件图的绘制。 绘制一些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 5(编写说明书。 记录和总结整个设计过程,编写《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要求不少于8000字 三、设计(研究)方案 1(分析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液压缸的设计工艺方案。

【CN109869371A】一种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8746.5 (22)申请日 2019.04.01 (71)申请人 安徽工程大学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北京中 路54号 (72)发明人 许德章 余一风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 务所 34113 代理人 杨晋弘 (51)Int.Cl. F15B 15/14(2006.01) F15B 15/20(2006.01) F16J 15/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在缸体一端安装缸底 盖,缸底盖伸入缸体内一段圆环,在缸底盖上设 置有进油口;缸体另一端设置缸头盖,活塞杆一 端连接活塞,活塞滑动连接在缸体内,在缸头盖 与缸体连接侧的缸体上设置沉槽,导向套安装在 沉槽内并通过缸头盖固定,导向套套接在活塞杆 上,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缸头盖通过对开法兰连 接,在缸体靠近导向套处设置出油口。本发明能 够避免液压缸在工作行程终点撞击缸体和定位 元件,活塞杆不偏心,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 好,使用寿命长;能完成两个方向的运动,且可以 满足两个方向的输出推力和速度不等的需求。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9869371 A 2019.06.11 C N 109869371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69371 A 1.一种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其特征在于:在缸体一端安装缸底盖,缸底盖伸入缸体内一段圆环,在缸底盖上设置有进油口;缸体另一端设置缸头盖,活塞杆一端连接活塞,活塞滑动连接在缸体内,在缸头盖与缸体连接侧的缸体上设置沉槽,导向套安装在沉槽内并通过缸头盖固定,导向套套接在活塞杆上,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缸头盖,并用对开法兰进行连接,在缸体靠近导向套处设置出油口,在缸体的外壁上设置螺纹,螺母套接在缸体外的螺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位于缸体同侧,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上设置方形法兰和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两个不同半径圆柱体相连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接在活塞杆上,并采用间隙定位配合,以锁紧螺母锁紧,活塞大半径圆柱体端面与锁紧螺母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d与缸体外径D的比为d:D=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和导套的密封采用形密封圈密封,缸体内壁和导套的密封使用O形密封圈密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和活塞的密封使用O形密封圈密封,缸体和活塞的密封使用形密封圈密封。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