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下) 10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1课时推动和平与发展

重点:制约贫困国家发展的因素和消除贫困与饥饿的具体行动。

难点:理解国际上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1课时。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图片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每一天,全球都有许多父母在想方设法地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更营养的饭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生产的粮食足以让每个人都填饱肚子,然而还是有8.15亿人(世界人口的九分之一)在挨饿,每天晚上他们都会空着肚子上床睡觉。患有各类营养不良症的人口更是多达全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对此,你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

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提出了“零饥饿”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消除饥饿的全球目标。如何才能完成这一目标?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推动和平与发展》。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维护世界和平:①二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__和平__发展的可贵;②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__和平谈判__代替武力解决争端。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__和平__与__发展__成为时代的主题;③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__民族问题__,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__恐怖主义__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④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__爱好和平__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2.推动可持续发展:①消除__贫困__,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②世界经济发展__不平衡__的现象日趋严重,频发的__战争__、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__教育__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③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__贫困__、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探究一:维护世界和平

【活动一】和平来之不易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 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 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材料二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最新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使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一片焦热的火海。原子弹在广岛的爆炸造成了广岛民众极大的伤亡, 7 万 4 千人失去了生命,7 万 5 千人身负创伤,勉强死里逃生活下来的人们,还要面对贫困和歧视,至今身心仍受到放射线所造成的残障的威胁。战争没有胜败,有的只是毁灭!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便死去6万余人。原子弹的杀伤力令整个世界震惊。原子弹的投放,迫使天皇裕仁于8月15日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探究: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探究回答。

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活动二】谋求持久和平

材料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成立了联合国,中、英、美、苏、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材料二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第一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

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

材料三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国“蓝盔”部队已参与了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士兵九千多名,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1名军(警)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我军共有10支维和分队1 546人部署在4个联合国任务区,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官兵最多的国家之一。

探究: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哪些观点?

学生分组探究回答。

小结:材料一说明了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材料二说明了人类运用派驻维和部队等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材料三说明中国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三则材料共同表明了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探究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活动三】探究制约贫困国家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索马里内战是指非洲索马里联邦共和国国内爆发的武装冲突,始于1986年,延续至今。内战起因是反对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高压政策,后随着埃塞俄比亚、美国、基地组织等外部势力的加入,逐渐演变为地区性冲突。越来越多的暴力,令混乱的局面演变成为一场人道主义危机。270万人面临严重的饥饿威胁,逾50万人处于饥荒边缘,而国家则处于无政府状态。

材料二2013年12月15日,南苏丹总统卫队中来自丁卡族和努维尔族的士兵在首都朱巴发生枪战。南苏丹总统府次日发表声明称,15日晚和16日在朱巴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一起政变阴谋,其幕后策划者是2013年7月被解职的前副总统里克·马沙尔,这场冲突已经导致超过500人死亡。分析人士认为,南苏丹当前局势出现动荡,虽然直接原因似乎是该国领导层内部矛盾激化,但从更深层看,也与该国官员缺乏治国经验、部族影响力巨大、政府对军队缺乏控制等因素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

材料三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叙利亚7年战争让大约650万人食不果腹。尼日利亚博尔诺州(Borno)、约贝州(Yobe)和阿达马瓦州(Adamawa)总计520万人面临饥饿威胁。

探究: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也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通过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制约贫困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组探究回答。

小结: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活动四】如何消除贫困与饥饿

材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是联合国在全球开展粮食援助活动的机构。它的宗旨是帮助受援国实现粮食自给,消灭饥饿和贫困。它的行动有:每年向 2 000万学龄儿童提供餐食、“食品换资产”项目、“食品换培训”项目等。

探究: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还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帮助贫困的人们解决饥饿问题?请写下你的方案。

学生分组探究回答。

小结:如为灾区和难民提供粮食紧急援助;救济与重建;关注妇幼营养,从母亲怀孕到孩子第二个生日的这1 000天的营养问题;与多个国家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提供粮食援助,共同应对饥饿问题的根源。

交流展示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