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高中地理湘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高中地理湘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发光)、星云(发光)、行星、卫星、流星、彗

星、星际物质都是天体。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而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如下

3.太阳系组成: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

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②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

③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

(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之间

的夹角都很小)、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5.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15℃左右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3.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厚度较小,亮度较小)

日冕层(厚度大,亮度小)

4.各层的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

断;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④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

地球的能量,根据成因分为直接间接的太阳能(太阳能、风能、煤炭、石油等);地球内部的化学能(地热等);天体引力能(潮汐能)

1.地震:地壳中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动。

(1)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2)烈度: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

面的破坏程度。

2.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从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上部

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外核、内核);

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说明地核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者熔融状态。

特别提醒:①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5-10千米);②元素在地层中不同:地壳上层成为硅铝层,下层称硅镁层;地幔含铁镁较多;地核含铁镍较多。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占据了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岩石圈。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

1.地层与化石:(1)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2)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沉积岩层)和化石。

2.岩石根据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有生物化石存在,例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2)岩浆岩具有点状结构,其中的玄武岩有气孔;

(3)变质岩具有纹理结构,例如大理岩,板岩等。

3.地球演化史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流水地貌

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风化:在温度、水、生物等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侵蚀:流水、冰川、海浪、风力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外力作用搬运:随风、流水、冰川等离开原来的地方

堆积:发生在流速、风速减慢或冰川消融的时候

固结成岩:沉积物固结成沉积岩

2.主要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很重要)

流水侵蚀:峡谷、河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

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

流水堆积:山前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

堆积作用风力堆积:沙丘

海浪堆积:沙滩

溶洞海蚀地貌喀斯特地表地貌

冲积扇沙丘风蚀蘑菇三角洲

3.河流地貌

:平直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左岸堆积,右岸侵蚀;弯曲的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4.滑坡和泥石流: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在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1).滑坡

①定义: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泥石流

①定义: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②危害:a.冲毁城镇、乡村、工厂等; b.破坏农作物、森林及耕地;

c.淤塞河道,引发水灾;

d.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③防御措施:a 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停留。

b 不要躲在大树上,大树可能被冲倒。

c 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切记不要顺沟向下跑。

d 发现泥石流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第二节风成地貌

1.风蚀地貌:①风蚀蘑菇②风蚀柱③风蚀壁龛④风蚀残丘⑤风蚀沟槽⑥雅丹地貌

2.风积地貌

常见的风积地貌——沙丘

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夹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风蚀土丘迎风坡陡,背风坡较缓)3.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风沙的危害

a 破坏建筑物

b 降低土壤肥力

c 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d 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时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沙措施:a 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b 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特别提醒草方格沙障的功能:a 可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

b 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1.定义: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

(1)喀斯特溶蚀地貌

①溶沟②石芽③峰林④孤峰⑤溶斗(喀斯特漏斗)也有的地方称为天坑⑥地下溶洞

(2)喀斯特沉积地貌:①钙华②石钟乳、石笋、石柱

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石灰岩的溶蚀和沉积过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1)溶蚀作用CO2+H2O+CaCO3===Ca(HCO3)2

(2)沉积作用Ca(HCO3)2===CaCO3↓+H2O+CO2↑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1)岩石: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透水性强。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3)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

二、海岸地貌

(1)海蚀地貌:①海蚀崖②海蚀平台③海蚀柱

(2)海积地貌: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三、冰川地貌

1.冰川(1)定义: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地面上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2)分类——按形态和规模分

分类特点分布地区

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南极洲和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面积较小中低纬高海拔地区

2.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3.冰川地貌: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1)冰蚀地貌: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和刃脊等。

(2)冰积地貌:冰碛平原等。

4.冰川地貌的分布

(1)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高纬高山地区。

(2)第四纪大冰期,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留下了大量冰蚀湖(北美五大湖)和峡湾海岸(挪威西海岸)。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组成

2.大气垂直分层(比较重要)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云层: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1)表现

较大颗粒的尘埃: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越强。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

(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

3.吸收作用

(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2)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其吸收的多少与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保温过程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地

面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能强烈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也以长

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

(2)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

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

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3.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现象原因分析:

现象1: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现象2: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现象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明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现象4:深秋或初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现象5:大棚、入冬放烟防冻----增加大气逆辐射

①物体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本节中三种辐射波长由短到长的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②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因此在垂直方向上,越远离地面,气温越低;对流层内,地势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

③一天中气温最高时为14点前后,气温最低时为日出前后。

④全球气温变低,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全球气温变高,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重要,要求画出气流运动方向)

(1)A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

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B、F地受热较少,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

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3)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2)气温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和山坡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海陆风

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

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

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

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

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山谷风

形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

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

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底,使山谷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

形成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再加上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一般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特别提醒:①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②高压中心处空气下沉,低压中心处空气上升;

③上升气流对应的天气为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对应的为晴朗天气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分

)

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意义

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①水汽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通过这样的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⑧植物蒸腾,⑨水汽蒸发,③降水

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海上内循环①水汽蒸发,⑦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4.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形态。三、洪涝灾害防治

1.类型: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1)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2.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2)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②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特别提醒:①人类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通过跨流域调水与修建水库),降水和

蒸发影响都非常小。

②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化改变原地貌形态使地面硬化、改变河道或使河流断流,

雨季来临时,下渗减少,地下水补充不足,而地表径流增多,引起排水不畅,引发城市内涝。

③应对城市内涝措施是:

a增加下渗---透水砖、城市绿地、海绵城市;b修建排水工程等。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一、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纬度越低,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水温越高,反之越低。

(2)寒暖流:暖流流经海区,水温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较低。

(3)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水温。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海水水平分布规律图海水垂直分布规律图

(2)垂直分布规律:自表层向深层大体上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①在表层区,水温基本上趋向于均匀分布。

②在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③在深水区,水温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4.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

(1)海水能够调节大气温度,会使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

(2)由于海水表层水温的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频率显著上升。(3)海水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4)可利用海水温差能发电。(二)海水的盐度

1.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南北纬30度附近)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2.

3.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1)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

(2)在盐跃层,随深度增加,盐度发生显著变化。(3)盐跃层以下,盐度又近似均匀分布。

(4)

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盐场的条件:①海滩平坦宽广;②风力强劲;③晴天多,日照充足,蒸发旺盛。(三)海水的密度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温度、盐度、压力。

2.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大。3.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1)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相对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

(2)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很小。二、海水的运动(一)波浪

1、类型:(1)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

(2)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

存在的海浪。涌浪成为风暴侵袭的先兆。

2.影响:(1)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2)波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

(3)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4)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二)潮汐

1.潮:白天的海水涨落

汐:夜晚的海水涨落

2.应用

(1)潮汐蕴藏着巨大能量,可建潮汐电站。

(2)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三、洋流

1.定义:洋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3.意义

(1)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沿岸的气候(3)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

(4)影响航海事业(5)影响海洋污染

特别提醒:1.四大渔场

2.分类:

特别地方的洋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影响较大的洋流:①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和北冰洋);

②秘鲁寒流(热带荒漠气候一直影响到赤道附近)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渔场、航海、污染、气候

渔场:世界大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如图27)航海: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

污染:加快被污染海域海水的净化速度,但把污染范围扩大;

气候: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荒漠的形成有影响)。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种类: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2.海洋矿产资源

(1)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2)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

(3)深海锰结核(分布于海深4000米以下)(4)滨海砂矿(分布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3.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工厂和人工岛

特别提醒:

八月十八钱塘大潮形成原因:

①地形——外宽内窄;②气候---盛行东南风;③大潮-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1.植被的分布和气候的关系

2.影响植被的因素——热量和水分

从赤道到两极植被的变化——由于纬度增高,热量逐渐减少导致

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的变化——降水减少导致

山地植被垂直变化--水热变化、海拔因素

森林植被的分布,降水量必须大于400毫米,降水要较为充足

3.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等,导致_植被减少。

(2)地表失去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发生改变。

(3)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_趋于贫瘠化。

(4)绿色植物的_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森林的作用:

①生态作用: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为其他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②经济作用:提供木材、水果、橡胶、茶叶等林产品。

第二节土壤的形成

1.土壤: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形成过程: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

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气候

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

地区,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地貌山顶和山麓、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发育的土壤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依次为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人类活动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

土壤污染等。

4、土壤剖面

土壤层特点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坚硬的岩石

【新教材】期末模拟卷(一)-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答案】B 【解析】“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 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项说法正确; 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项说法错误; C. 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项说法正确; D. 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项说法正确。 2.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D 【解析】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 液态水——地球适宜的温度,A项错误; B. 稳定的光照——太阳辐射较稳定,B项错误; C.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C项错误; D. 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项正确。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综合检测(五) 一、选择题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第3题,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 答案:1.C 2.A 3.B 4.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温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自然植被,②④对。 答案:D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5~6题。 5.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B.东部 C.南部D.北部 6.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解析:第5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6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答案:5.C 6.A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7~8题。 7.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新高考)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重要) (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很重要) Ⅰ.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和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 ———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和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和地震有关联。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注意】:地震发生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船上的船员只有上下颠簸。(很重要)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140亿光年) (1250多亿个) (2000多亿个) (地球和月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 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 1)人口与环境。《地理Ⅱ》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学生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1.区域的定义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区域的分类 6.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联系与区别 7.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什么? 8.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 9.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构成 12.说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3.说明同一区域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差异

14.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15.说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6.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7.区域发展阶段比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劳动力就业,中心城市交通,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状态等角度比较) 18.四大地区是那些?划分标准?如何判定? 19.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次产业对比,工业结构) 20.四大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原因)

21.四大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小城镇建设) 22.四大地区对外开放差异(时间,空间) 2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地理意义 24.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 25.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6.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27.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8.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9.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3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1.比较南水北调东、西、中线工程(起止点,优、缺点) 32.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 33.比较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途径省区,主要地形区,起止点) 34.西气东输一线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的原因

(完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详解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多米尼加共和国为西半球岛国,境内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下图为该国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恩里基约湖的水文特征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有结冰期 B.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7月份盐度最高 D.5~10月,湖泊水位持续升高 2.关于该国交通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分布较为均匀 B.铁路主要沿海沿河分布 C.机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D.港口数量北部比南部多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向东移动。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4.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 D.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 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下列城市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 A.北京、长沙、广州、贵阳 B.长沙、北京、广州、贵阳 C.北京、长沙、贵阳、广州 D.长沙、北京、贵阳、广州 6.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 B.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 C.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 D.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 7.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 A.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B.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 C.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 D.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 下图是摄影师在某沙漠地区旅游拍摄图片的剪影,图中骆驼向西南方向行进,驼影与前进方向垂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拍摄时,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9.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A.5:00B.9:00C.15:00D.19:00 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 峰,读图完成10~11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编写特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特点分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教学内容,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地理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的地理素材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已通过教育部核审,于2004 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试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既有与其他版本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的特点。 学校地理教材的表层系统有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地理作业(活动)系统三部分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表层系统,是因为它表现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褚亚平教授是最早提出“学科教材构成的三系统”问题的,如图3—1 对后来学者研究地理教材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 第一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特点 课文系统是地理教科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材料的表述,阅读材料的介绍,地理学习信息的指导以及图例注释等。 1.1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复杂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新课标教材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从不同的类型上转换课文系统的呈现形式,使其更有效的为学生所使用。 (1)从图3—2 课文系统的类型图上可以看到根据课文的表述形态可以把课文系统分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 叙述式课文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以正文以及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用来阐述地理概念、解释地理现象和描述地理事物。例如:《地理Ⅱ》在讲《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是这样描述的: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湘教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湘教版)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对教材“正文”的剖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比 ——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 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 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 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 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表面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活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5.原2.3“大气环境”——2019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加入了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3.2“大气受热过程”,3.3“大气热力环流”,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包含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重点强调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3“天气系统”。 6.原2.4“水循环和洋流”——2019版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加入了原4.4中洪涝灾害的防治部分内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新增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洋流),新增4.3“海洋与人类”(海洋资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和洋流”,新增了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和4.3“海-气相互作用”,4.2“洋流”。 7.原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2019版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新增了地球的演化史),原4.2中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安排成了这一节的活动内容。 8.原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版必修一5.2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a.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的:植被区、气候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明确的:行政区(国家之间、两省之间、两州之间、两市之间等) b.相似性、连续性(区域内部) c.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注: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甲乙为东部季风区:年温差较 小,降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 量少,温差大,植被覆盖率极低, 生物多样性缺失, 丁为青藏高原区:酷寒,极冷, 温差最大。 注: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 划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降水量,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海拔,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A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B为一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脉 D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划分(总体上看):乡村地域:范围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地域:范围小、非农业生产活动 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发展3、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地域——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线状或者网状 城市、工厂——点状, 城市群、工业区——岛状 结论: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 1 、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生产、装配、采掘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银行、保险、旅游、博彩、商业、酒店等 3.三次产业的结构差异 (1)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例:第二产业轻重工业的比 重,第一产业种植业和林业的比重)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 案(全册完整版) 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 (3)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3)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3) 第二章 (19) 第一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19)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24) 第1课时 (24) 第2课时 (31) 第3课时 (38) 第三节大气环境 (47) 第1课时 (47) 第2课时 (58) 第3课时 (67) 第4课时 (73) 第5课时 (80) 第6课时 (88)

第7课时 (96) 第8课时 (103) 第四节水循环与洋流 (113) 第1课时 (113) 第2课时 (121) 第三章 (130)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30)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39) 第1课时 (139) 第2课时 (148)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59) 第1课时 (159) 第2课时 (170) 第四章 (179)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79) 第1课时 (179) 第2课时 (182)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88)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96)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课前预习】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察到的有限宇宙叫做“”或者“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间的、、、等各种物质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必修I》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 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 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10.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B.搬运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B.地垒C.地堑D.褶皱 12.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B.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C.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D.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习题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 )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自然灾害的概念 阅读教材P 2~P 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自然灾害: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如地震、 台风等人为灾害: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如交通 事故等 2.自然灾害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活动只有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 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正误判断: (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2)2015年8月18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属于自然灾害。() (3)2016年1月24日暴风雪袭击美国致17人丧生,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1)√地震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2)×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3)√暴风雪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教材整理2自然灾害的特点 阅读教材P4第2段~P8,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①分布范围很广。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①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且出现增加的趋势。 ②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 ①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②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危害具有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完整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3)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高山地区的旅行,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和制作PPT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乡土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当小导游展示自已制作的PPT,分别介绍四个不同的区域(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高山地区),引入新课。 (二)、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区域介绍,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 1、区域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宁波?各派一名成员作总结介绍,教师评比给分。 并总结归纳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区域,如: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三)、区域空间结构 1、提问学生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有哪些影响因素? (学生回答为主,教师补充) 2、提问区域大致划分为哪两个?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为主) 1

正确把握新课标下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

正确把握新课标下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 发表时间:2017-03-03T14:43:59.560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8期作者:地理组强爱国[导读] 高中地理教学从学生的心智发展出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式符合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摘要]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的方向性;教材完全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框架,符合当今地理教学发展的潮流;教材从学生的年龄和心智发展特点出发,重点突出能力的培养;教学可结合实际情况,同其他学科密切联系,对地理教学的影响深远;教学过程中基本策略实施。 [关键词]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新课标;素质教育;学习能力;学科联系;影响;策略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呈现了以下特点,以湘教版为例。 1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符合新课标,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知识框架,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高中地理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学生将来选择文科,而是以下三条: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3、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重大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实施途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要求学生牢固树立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2 湘教版地理教材从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出发,突出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从学生的心智发展出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式符合高中生的思维水平。第一,教材加强和注重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不直接给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即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地理观察力、地理记忆力、地理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各单元内容都注重过程的分析,包括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和生产过程,这实际上就在教给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每课后都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练习。第二,增强教材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文字生动,图文并茂。同时,还把一些地理技能分成若干专题列入教材,供学生自学自练。这样,通过课文、活动和自学自做等形式,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加强和落实。 3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基础性作用,即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甚为密切。1、和语文的关系密切,因为描述地理现象离不开文字,如描写温度变化的“高处不胜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月相的变化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等等,古诗词的描绘,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现得栩栩如生。2、和数学的关系,如太阳高度、地方时、垂直气温差的计算等。3、地球公转遵循开普勒定理,自转偏向力,人造卫星的发射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探索等和物理学息息相关。4、生命的出现让自然界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并通过生物循环与无机界相连,生物在自然界中不断适应发展,形成一定地域的陆地自然带……5、如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蔓延,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芳香族等物质危害人类健康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这些与化学密切相关。6、地球的形成、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历史更是密不可分,每一段历史都记载着当时的山川景物、气候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特点。 人类文明的发展,实际上是人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形成社会环境的历史,这种作用会长期持续,而环境问题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必须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新课标下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地理教学的影响深远 新课标下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学习地理提出如下要求: ①认知能力;②运用能力;③实践能力;④研究能力;⑤创新能力;⑥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形成环境伦理观念。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产生了新的教学目标及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二,培养学生树立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观,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分析和评价;第三,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和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的观,深化对国情和国策的认识;第四,实施道德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社会责任感。 新课标下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特别强调如下几点: ①强调坚持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首先,要使学生掌握现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其次,注重发挥地理学科在培养与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独特学科优势,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地理学的价值及其人文意蕴。②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因此,湘教版仍然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均明确提出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地理理论、基本地理技能以及基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要求,传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内容仍然居于基础位置。③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一倡导以基础地理知识获得为工具和手段,开发智慧、培养情感、形成科学态度、掌握地理科学方法。二倡导教师角色的转变,克服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三倡导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方式,改变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四倡导体验性学习,反对过分依赖教科书的教学。五倡导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强化知识记忆的手段。 5 新课标下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教学的基本策略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是课标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课程的基本要素。新课标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地理新课标的实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教师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技能为主的学习方式。 高中地理新课标和教材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必须合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结构和功能。地理教师要确立“教师即课程开发者”的理念,要充分利用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丰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