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母亲教我的歌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母亲教我的歌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母亲教我的歌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母亲教我的歌

【篇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鉴赏、编创和演唱,在情感的抒发过程中,产生感恩母爱的情感共鸣;

2、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并能唱出《母亲教我的歌》的音乐主题;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版本《母亲教我的歌》的对比欣赏,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于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对于歌曲情感表现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歌曲的速度、歌词等实行改编,自创作品并演唱.

教学方法:对比、探究

教具:CD、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语:"大家知道老师学吉他所学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吗?——《真的爱你》,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下这首歌曲."

2、教师表演后提问:"老师刚刚唱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

教师明确: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教师:"是的,《真的爱你》是黄家驹生前写给母亲的歌,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想写一首歌给自己的母亲是对母亲感恩的表达.黄家驹虽然已经英年早逝,但他这首歌还能一直陪伴他的母亲,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

二、授新课

(一)学习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1、歌曲背景介绍

在1880年,捷克的作曲家德沃夏克也创作了一首写给自己母亲的歌.德沃夏克说,自己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为他吟唱一些非常好听的波西米亚*歌.但现在德沃夏克自己有了孩子,不知该唱什么歌谣给他们,于是德沃夏克很自然地想到了母亲教她的歌谣,而这些的歌谣就成为了德沃夏克歌曲创作的素材.请大家翻到第一单元第二节《情感之声》的第一首作品.

2、学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

"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歌曲的意文、美声版;"

1)、教师教唱歌曲主题第一段歌谱(钢琴弹唱);

2)、跟老师钢琴和范唱学唱歌曲主题第一段;

3)、教师播放中文版《母亲教我的歌》,学生跟唱歌曲主题第一段.

(二)、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母亲教我的歌》

1、欣赏小提琴版的《母亲教我的歌》

师:"这段动人的旋律一直被音乐家们以不同的方式演绎,接下来我们欣赏由维也纳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版《母亲

教我的歌》的主题部分.思考:歌曲的速度怎样?歌曲用什么乐器来演

奏的?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用这个乐器对歌曲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学生:……

教师明确:"中等(行板)速度,小提琴的音色接近歌唱版中人的声音,音色柔美,富有歌唱性、抒情性,营造了歌曲含蓄、深情、温馨而暗

含忧郁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之情."

2、欣赏教师创编的摇滚版《母亲教我的歌》音频

1)、教师:"对于这段旋律老师也尝试了实行改编,加入了现代的

摇滚元素,同学们想听听吗?在听的同时请思考,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

变化?"

学生:……

教师明确:"速度变快了、主奏乐器由柔美抒情的小提琴音色变

成了粗犷狂野的电吉他音色、表达的情感变得欢快、激情、热烈、奔

放!"

2)、教师:"请大家给这个版本重新命一个名."

学生:"《母亲带我去游乐场》、《母亲带我去长隆》……"

3、教师小结

1)复听小提琴版后教师小结:"快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

欢快、热烈、激昂……较慢速度通常表现的音乐情绪——深情、温馨、忧郁或者悲伤……在刚才听的两段音乐片段中,有快慢两首作品,音色

也不一样.其中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含蓄典雅、细腻集中、忧郁神秘,接近人声的特点.所以这样的速度和音色最适合表现原作者希望表达的

含蓄、深情、温馨而暗含忧郁的思念之情.

【篇二】

教学内容:

一、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二、聆听《妈妈》《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

三、音乐知识:理解四分休止符、理解速度标记。

四、编创与活动:音乐游戏——跳格子,节奏时值组合练习。

单元目标:

一.情感目标:能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能够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演唱《妈妈的心》;

二、认知目标:在聆听《妈妈》《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在表演《妈妈的心》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懂得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的。

三、技能目标: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表演歌曲;能选择合适的速度演唱歌曲。懂得音乐速度变化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对祖国妈妈的深沉的爱、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及教学光盘,教学卡片。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1、表演《妈妈的心》,理解四分休止符并懂得得其作用。

2、聆听《妈妈》《母亲教我的歌》,实行音乐游戏、编创与活动。

3、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编创情景表演。

4、聆听《妈妈宝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演唱表演歌曲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

的爱。

2、通过挥拍,击拍等手段,让学生准确掌握后半拍演唱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基本练习

1=D-G

55653223|0561|5.3|22356|1-||

啦…………

在发声练习中对学生提出声音的要求:轻柔而有弹性,并通过发

声练习掌握后半拍演唱的要领。

三、表演《妈妈的心》

1.由课题名称直接切人导人本课。

2.教师范唱。

提出要求:设问这首歌唱什么内容?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3.师生交流讨论上述设问。

4.听录音范唱两遍。

要求:看课本上的歌谱,能够在心里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不出声音)。

5.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的符号?

6.讲解:休止符。音符中有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7.再听录音范唱。

要求:看到谱上有“0”休止符要休止。

8.师生讨论:设问:这首歌曲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理状态。

9.小结: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对妈妈甜蜜的爱心。

10、在教师的伴奏下,学唱〈妈妈的心〉曲调,可分为两个乐段学唱,唱好一个乐段再唱第二乐段。

11、设问: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填唱歌词。

12、练习打击乐伴奏

(1)徒手操作,注意第一声部双响筒的强拍休止。

(2)打击乐两个声部合奏。

(3)教师弹旋律,学生奏打击乐实行合作排练。

(4)全体表演:唱、奏、跳表演《妈妈的心》。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妈妈的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两首不同地域风格的歌曲所表达的共同的情感;

2.理解两种音乐表演形式;

3.在音乐游戏中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三、聆听《妈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感受这首独唱歌曲的艺

术魅力,了解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之情。

3.复听,说说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4.再次复听,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这首歌中多次响起了对妈

妈的呼唤声,想一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歌曲从呼唤“妈妈”起,

音乐明朗奔放,采用调性转换和旋律起伏幅度增大、音区提升等手法,把歌曲层层推动到高

潮,表达了对母亲更深切的情感。)

四、聆听《母亲教我的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基本情绪。设问: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

的感受?与《妈妈》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妈妈》感觉明朗、奔

放,而这首歌略显伤感。)根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够多听几遍,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再来讨论。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并用大屏幕出示中文歌词。

3.复听中文歌词的版本,说说歌曲的速度怎样?(慢速),演唱形式是什么?(女声独唱)

4.再次复听时,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边看大屏幕的谱例并用手划旋律线,说说歌曲旋律实行有什么特点,从拓展变化了的曲调中,感受歌曲忧伤、思念的情怀。

5.再次复听,加入音乐活动:按照歌曲乐句,跟着音乐速度按乐句的旋律走向,做出慢慢挥纱巾的动作,在旋律大跳的地方把纱巾向上方用力抛出去,然后等纱巾缓缓下来的时候接住。

五、音乐游戏: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型练习

1.活动准备:准备六把椅子

2.把四把椅子按同样的间距摆好,每组请一名同学坐在椅子上.其他学生拍出节奏:

“XXXX”,然后请一位学生任意坐到其他椅子上,形成如“X0XXX”或“XX0XXX”,再请其他同学拍出来。

3.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数字:12345678……..

请学生按一定的速度边念边拍手,等学生和念整齐后,老师随机擦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数字,请学生按刚才的速度边念边拍手,遇到擦去的数字时,不发出声音。在这样练习的基础上,老师能够增加难度,只留下两到三个数字,然后要求学生在其他地方都要按一定的速度在心里念数字,不发出声音,当看到还保留在黑板上的数字时才一起念出来并拍手。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乐曲的气氛。

2、小组合作为歌曲编创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三、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初听歌曲。不出示歌曲名字。

设问:仔细听,这是谁唱给谁的摇篮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

感受?

2、师生讨论,引出歌曲名。

3、听老师范唱歌曲

设问:听完老师的演唱,你能根据歌曲的内容编讲一个小故事吗?

4、师生合作编讲小故事,引出歌曲的歌词,从歌词内容引导学

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5、用师生对歌的方式完成歌词的学习。

6、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演唱者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温柔,

宁静的声音再次表演歌曲。

7、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根据歌曲的内容编创情景表演。

表演指导要点

①演唱时心中一定要有故事的画面。

②演唱时必须是作为第一主人翁投人角色。深情地表演,眼前仿佛妈妈就伏在桌子上睡觉,你在唱摇篮曲。

③速度在本歌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速度要定得确切,表演将更为人情。

④声音的轻柔是表演本歌在音色上的重要特征,只有轻柔的声音才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

8、分组展示并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而孩子对妈妈的爱是最纯洁的爱。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聆听《妈妈宝贝》,感受歌曲旋律的风格以及它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学唱这首歌曲,用真心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三、聆听《妈妈宝贝》

1.初听歌曲,看着大屏幕上出示的歌词,听录音学唱,说说这首歌曲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歌词,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3.复听歌曲,设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感情?你听到了歌曲中有几种演唱形式?是男声?女声唱?童声唱?

4.讨论交流: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活泼可爱的,歌曲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深切的爱,歌曲采用的是女声和童声两种演唱形式.

5.再次复听,学生随录音看着歌词轻轻哼唱歌曲,以体验母子的深情.

6.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再演唱歌曲,对学生演唱不对的地方老师再实行纠正,让学生学会演唱,并能用真挚的感情来表达出自己对妈妈的爱.

7.结合生活实际,加快妈妈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关心自己和爱护自己的,谈谈体会,重点说说将来我们该如何对待妈妈,现在该怎样做?将来又该怎样做?

四、课堂小结:渗透德育教育。

五、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课同一首歌 一、教学目标 (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 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课时一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 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分组思考

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教师点评、板书: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 1、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 板书:(主歌)(副歌) 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学生随琴词曲结合。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 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段与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教师点评、归纳。 主歌: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好伙伴》】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 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知道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 理解,相互信任,友谊能让所有的人享受阳光和快乐! 教学目标: 1、《同伴实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 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 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实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 边听音乐边实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 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 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升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实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 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4-1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实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人教版小学音乐目录课件.doc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有趣的声音世界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一、红灯停绿灯行 大雨和小雨活动红眼睛绿眼睛2.在音乐厅里 唱歌小蚂蚁布娃娃弹琴器乐做个好娃娃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唱歌小胖胖4.大鼓和小鼓 二、春天来了 5.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 唱歌小雨沙沙沙 房器乐沙锤 二、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欣赏春天悄悄来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活动春光好2.国旗国旗真美丽 唱歌云3.碰铃和响板 欣赏春天音乐会4.彝家娃娃真幸福 三、音乐中的动物 5.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唱歌咏鹅6.吹芦笙 歌表演小动物唱歌 三、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声音的强弱 1.好朋友 欣赏口哨与小狗2.三角铁、双响筒和铃鼓 唱歌小毛驴爬山坡3.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欣赏快乐的小熊猫4.音乐探宝 四、五十六朵花 5.快乐小舞曲 唱歌乃哟乃 四、音乐中的动物欣赏杵歌 2.声音的长短 快乐的罗梭3.两只小象 唱歌勇敢的鄂伦春4.在动物园里 唱歌保护小羊5.狮子、大象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五、动画城五、我们多快乐 1.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唱歌快乐的孩子爱唱歌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欣赏节日舞曲2.小机灵之歌 多快乐呀多幸福

3.一个师傅仨徒弟 歌表演幸福拍手歌唐僧骑马咚得咚活动化妆舞会4.劳动回家转 六、藏猫猫 5.猜一猜谁在敲 唱歌藏猫猫 六、迎新春唱歌数哈蟆 1.新年好 欣赏小猫钓鱼2.狮子舞绣球 唱歌蝴蝶花3.过新年 欣赏糖果仙子舞曲4.找春天 玩具兵进行曲5.柳树姑娘 --1--

欣赏江雪 二年级上册 唱歌小雪撬 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一、妈妈·老师 唱歌鲜花爱雨露 二年级下册 欣赏我爱米兰 活动音的高低 一、到郊外去 唱歌小乌鸦爱妈妈 唱歌山谷回音真好听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欣赏出发 二、我愿住在童话里 放风筝唱歌小红帽 唱歌放牛放到小河边欣赏龟兔赛跑 活动郊游活动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 二、进行曲 歌表演大鹿 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唱歌小号手之歌 三、月儿弯弯 欣赏土耳其进行曲唱歌小小的船 进行曲欣赏月亮月光光 唱歌米老鼠进行曲阿细跳跃 三、劳动最光荣 唱歌我和星星打电话 欣赏劳动最光荣歌表演萤火虫 唱歌风车依呀呀 四、快乐的游戏 欣赏狩猎波尔卡唱歌阿西里西 森林中的铁匠欣赏转圆圈 歌表演理发师唱歌拔河 欣赏猴子蒸糕器乐堂鼓、小钹和木鱼 四、音乐中的动物 欣赏踢毽子 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布老虎 欣赏云雀活动士兵进行曲 四小天鹅舞曲 五、动画城 唱歌螃蟹歌唱歌快乐的小木匠 欣赏杜鹃圆舞曲欣赏三个和尚 活动动物联欢会唱歌大风车 五、五十六朵花 欣赏蓝皮鼠和大脸猫 唱歌苗家儿童庆丰收活动跟着队长走 欣赏送我一枝玫瑰花六、下雪了 猜调欣赏雪花飞舞 唱歌其多列唱歌雪花 欣赏小放牛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三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三篇】小编整理了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原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 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 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 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 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65―62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Ⅹ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学习: 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 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 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 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篇一】 一、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了》是一首云南风味的歌曲,羽调式,4/4 拍。此曲节奏欢快,富有动感,层次鲜明,结构严谨,表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唱时声音要活泼,富有弹性,吐字清晰,旋律连贯,富有个性,刻画出一群活泼的儿童嬉戏、玩耍,调皮可爱的生动形象。歌曲中的旋律音程有很多五度、六度的上下大跳的动态来表现一种欢快、活泼、跳跃的情绪,后面紧接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巩固增强了这种跳跃感及活泼感. 歌曲以跳跃、欢快的旋律体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 了解反复记号。 3. 能用简单地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时值:。 五、教学过程 (一)节奏练习 1. 练习节奏,寻找节奏的规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首先练习一条节奏,请听:

xxxxxxxxxx0, 请你和我一起做。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看,第二、三行与第一行的节奏是一样的,看看第四行,发现第一小节与上面三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试着拍拍?好我们把这四行连起来拍一遍。 2.节奏读词 ①分析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教师语言:同学们,咱们加入歌词试试?注意:第三行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和第四行第二小节的第一拍都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它是这样拍的,教师示范,你们试试? ②节奏读词 教师语言:我们把这四行完整地念一遍。 (二)聆听范唱, 感受歌曲 教师语言:同学们,这段词其实是一首歌曲里面的内容,歌曲的名字叫《太阳出来了》,请听,教师范唱。 教师语言:这首歌曲的情绪非常欢快、活泼,速度稍快, 表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是一首彝族民歌。 (三)学习歌曲、体验歌曲 1.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先观察歌曲的第一部分,这里有个从头反复记号,所以我们要将前四小节从头反复演唱一遍。这里有“”这个符号,这个反复记号表示演唱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而不是从头反复。下面听老师演唱第一部分歌谱,同学们能够心里默唱。

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音乐学习动力;情注文本,感受音乐体温,则可以让音乐学习成为生活需要。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三年级音乐课件:鲁冰花,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2、游戏跳格子 3、听辨音的高低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

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3、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2、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4-1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太阳出来了》 【篇一】 一、教材分析 《太阳出来了》是一首云南风味的歌曲,羽调式,4/4拍。此曲 节奏欢快,富有动感,层次鲜明,结构严谨,表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唱时声音要活泼,富有弹性,吐字清晰,旋律连贯,富有个性,刻 画出一群活泼的儿童嬉戏、玩耍,调皮可爱的生动形象。歌曲中的旋 律音程有很多五度、六度的上下大跳的动态来表现一种欢快、活泼、 跳跃的情绪,后面紧接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巩固增强了这种跳跃感及活 泼感.歌曲以跳跃、欢快的旋律体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 喜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彝族人民歌唱大自 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 2.了解反复记号。 3.能用简单地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时值:。 五、教学过程 (一)节奏练习 1.练习节奏,寻找节奏的规律

教师语言: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首先练习一条节奏,请听:xxxxxxxxxx0,请你和我一起做。 教师语言:同学们请看,第二、三行与第一行的节奏是一样的, 看看第四行,发现第一小节与上面三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试着拍拍?好我们把这四行连起来拍一遍。 2.节奏读词 ①分析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教师语言:同学们,咱们加入歌词试试?注意:第三行第二小节 的第二拍和第四行第二小节的第一拍都有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它是 这样拍的,教师示范,你们试试? ②节奏读词 教师语言:我们把这四行完整地念一遍。 (二)聆听范唱,感受歌曲 教师语言:同学们,这段词其实是一首歌曲里面的内容,歌曲的 名字叫《太阳出来了》,请听,教师范唱。 教师语言:这首歌曲的情绪非常欢快、活泼,速度稍快,表现了 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是一首彝族民歌。 (三)学习歌曲、体验歌曲 1.学习第一部分 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先观察歌曲的第一部分, 这里有个从头反复记号,所以我们要将前四小节从头反复演唱一遍。 这里有“”这个符号,这个反复记号表示演唱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 夹着的一段,而不是从头反复。下面听老师演唱第一部分歌谱,同学 们能够心里默唱。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课件:《爱我中华》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课件:《爱我中华》【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热情豪放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2.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教学,实行各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2.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型的准确掌握。 3.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呼唤出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这首歌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歌曲是三段体曲式,第一乐段为全曲主题部分,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热烈活跃,富有舞蹈性,奠定了歌曲的基础,主题是。第二乐段是由衬词构成的对比性段落,衬词鲜明地表现了少数民族的语言特点。欢快活泼、兴高采烈的情绪唱出主题──爱我中华。第三乐

段,曲调高昂,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 的深厚感情。最后一小节精练坚定,使全曲以肯定的语气结束,表现 出爱我中华的决心。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歌曲导入 1.欣赏歌曲《中国人》。 师:歌曲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2008奥运会刚刚过去,为了奥运会的成功召开,每一个中国人都付出了努力。因为,我们每 个人都深爱着我们的中华民族。同学们,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你们知 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汉族、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 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 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 教师:五十六个民族生活的地区环境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不同,各民族的歌舞音乐也不相同。如果所有民族聚集在一起肯定非 常热闹。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样的场面?用一句歌声来表达一下我们的 心情吧。 2.学习谱例。 教师弹,学生听,请学生回答:老师为什么选了这段音乐?(音 符跳跃、节奏紧凑、有能够表现快乐气氛的休止符。) (1)放慢速度演唱,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2)教师将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 何不同?提示学生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课件 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歌声与微笑》】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

《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后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