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复习课件

圆的认识复习课件
圆的认识复习课件

《园的认识》复习教案

基础知识

一、圆各部分的名称.

1、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也可以用其它字母表示。圆心确定圆的位置。把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2、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有无数条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3、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有无数条直径。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在同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用字母表示为d=2r r=错误!

二、轴对称图形

三、圆的周长

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2、圆周率表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它不因圆的大小而改变)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表示,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计算时取两位小数3.14

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πd c=2πr(顺用)

反用:d=c÷π r= c÷π÷2

四、圆的面积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圆分成若干等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r,宽等于半径r。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①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

现在,我们复习一下学过的图形有哪些?

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出示下

图)

②我们可以把要学习的图形用剪拼法,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把圆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形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并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更接近长方形。

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继续平均分成128份,256份时,圆平均分的等份越多,每份就越小,拼组成的图形越接近什么?(长方形)如果无限分下去,那么就可以拼组成一个长方形。

⑦大家想想,在剪拼过程中虽然它们的形状发生变化,但是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有改变吗?

小结:它们的面积没有改变,圆的面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3、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a、我们来观察这2个面积相等的图形,拼成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

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

b、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c、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d、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

表扬:刚才同学们经过动脑筋,寻找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真了不起!

②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探究、分析,并将结果汇报。

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C=2πr ,所以长方形的长=πr,长方形的

宽是半径(r)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

③强调r2= r× r(表示2个r相乘)

2

2、计算公式s=πr

3、求面积的4种基本情况

(1)已知半径求面积直接用公式。

(2)已知直径求面积先求半径,再用公式。 (3)已知周条求面积先求半径,再用公式。

(4)已知r 2

求面积把r2

看作一个整体直接用公式。在图中一般用r 2

正方形的面积(此时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 五、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1、半圆的周长等于同圆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2、半圆的面积等于同圆面积的一半。 六、几个常用结论

1、等圆的含义是半径相等,直径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n 倍,直径、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n倍,而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

2 3、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边长作圆的直径,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短边作直径。

4、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圆的面积最大。 六、有关圆的组合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1、常用方法加减法割补法

2、用认真观察图形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准条件。 七、重要应用

1、利用车轮的转速,求路程和时间。

2、钟面上的数学

(1)求针尖转动若干周转动的路程或求分针时针转动若干周扫过的面积。 分针1小时1周。时针12小时1周,一天(一昼夜)2周。

(2)求绕过某个时间,分针或时针转动的角度进而求出几分之几个圆。

复习巩固

一、用心思考 正确填写(第5小题3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

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长度都( ),这样的线段叫圆的( )。 2.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厘米。 3.20.4平方米 = ( )平方米( )平方分米。

4.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直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5.3.14、错误! 、3.14、3.14和π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6.在一个周长为120厘米的正方形铁板内,要割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半径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把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下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 )厘米。

8.如下图,已经圆的面积是6.28平方厘米,那圆内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是( )。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10分)

1.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与面积一样大。()

2.整个圆的面积比半圆面积大。 ( )

3.两个圆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4.圆的直径扩大几倍,面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

5.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大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

A.3.14 B.6.28 C.π

2.计算半圆的周长公式是()

A.πr B πr+2r C 2πr

3.一个圆的半径由1分米增加到2分米,它的周长增加()

A.2分米 B.6.28分米C.12.56分米

4.两个圆的周长的比是4:5,那么面积的比是()

A.4:5 B.5:4 C.16:25

5.长度相等的三根铁丝,分别做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大。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四、仔细审题精打细算(16分)

1.认真填表(12分)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

3厘米

12分米

25.12分米

3.14平方米2.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4分)

五、动手操作画画算算(15分)

1.①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

②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标出半径的长度;

③再求出这个圆的面积。(5分)

2.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5分)

3.请你以下面所给线段(4厘米)为一条边,向下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以这个正方形的两条对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两个半圆,再给正方形以内半圆以外的部分涂上阴影,再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5分)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31分)

1.一个圆形镜子,直径是4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要在这块镜子的边上围一圈塑料装饰带,需买多少米的塑料装饰带?(5分)

2.儿童游乐园门前有个圆形音乐喷泉,周长是47.1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分)

3.一个半圆形水缸盖,它的半径为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5分)

4.在一个半径为8米的圆形花坛外,围绕着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分)

5.把一个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2.42分米。你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吗?(5分)

6.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5平方厘米,求环形的面积?(6分)

答案:

一、1.相等半径。 2.3。3.20 40 4.8 25.12 50.24 5.3.14﹤3.14﹤π﹤3.14﹤错误!6.30 15 706.5 7.16.56 8.4 9.2 错误!

二、××√××

三、C.B.B.C.C

四、1(略)2.124.2厘米176.625平方厘米

五、1(略)2.1.14平方厘米 3(略)

六、1.1256平方厘米1.256米 ; 2.176.625平方米;3.25.7分米 39.25平方分米; 4.53.38平方米; 5.7.065平方分米; 6.141.3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_《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 教材分析: 圆是在学生认识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认识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中引出圆,再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然后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最后,使学生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掌握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学情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发现并合理解释圆的特征,了解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会用圆规画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发现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体验圆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数学文化熏陶。 教学重难点: 圆的特征的发现过程与有效验证过程。 教学准备: (1)学具:直尺、圆规、可以画圆的物体、圆形纸片等。

圆的认识说课稿带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说课稿 上奉中小张荣丽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分析。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直径 的关系、掌握画圆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 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 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二、说学生 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独立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特征,有小组探究、交流、学习的能力,我抓住这些特点,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形成一个互动有序、收放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一课改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的演示功能,引导生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分析归纳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从而导入新课——圆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在画中感受“圆”,认识半径和直径 在画圆的过程中,我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圆规画圆等等。最后我会试着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圆,并要求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步骤有哪些。最后课件展示用圆规画圆步骤: 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点间距离;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2)认识半径、直径 课件演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通过课件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认识。 (3)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在这里,我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出示课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件只中心小学:徐丽平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掌握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下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或等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四、学具准备:直尺,圆形纸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六、教学媒体设计 1、设计思路:圆各部分名称、特征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了激发兴趣、引发思辨、突破难点、思维延伸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动态演示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使多媒体更有效、更高效的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2、自主学习设计: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此理论基础上,本节课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探索过程,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设想:根据“活动教育”课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谈话直接揭题,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反馈,巩固新知——拓展认识——知识总结——分享收获”的活动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以活动促发展。 教学过程分析: 首先,直接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呢?.... 让我 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探索圆的真切欲望,兴趣,又直接引出,为下一步研究圆做好铺垫。 其次,初步感知,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见到过圆形?如何可以画出一个圆? 然后,自主探究,发现体验: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 在折一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环节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该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基础.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再引导学生掌握圆的特征并学会用圆规画圆.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加强操作、研讨等数学活动,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竞争意识,大多数学生有自尊心,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但部分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存在依赖性,学习的兴趣不高.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体验用例外的工具画圆,认识圆,;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或者在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和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 4、感受数学的美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 教材分析: 1、“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2、“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一个曲线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体验圆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节教材的内容有: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圆的特征。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作为农村学校,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教学中以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熟悉的圆形实物导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2、学生认知障碍点:理解圆的许多概念,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_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掌握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圆片、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生活中的发现引发思考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说发现。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正所谓圆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些。瞧!(放图片)这些图片中的圆美吗?正是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它无穷的魅力。(板书: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欣赏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圆之美,感受生活中圆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 动手操作:用手中工具画圆。(生汇报) 3、教学用圆规画圆: (1)介绍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名称和用途。 (2)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长) 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定点) 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旋转)(3)拿出圆规,把两脚尖的距离定为3cm,在练习本画一个圆。 (4)小组交流画法。 4、介绍圆各部分的名称: (1)课件出示有关圆的基本概念。 (2) 在自己画出的圆中标出半径、直径和圆心。 (3)跟踪练习,巩固概念的理解。 判断:在这个圆中,哪些是它的直径和半径。(多媒体出示图。)5、生说自己画的圆的位置,老师画的圆的位置。 总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通过画同心圆引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总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6、比一比:用10秒钟的时间看谁画出的半径最多? 从而引出半径有无数条。 动手操作:量你画出的半径,你有什么发现?(在同圆里,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两个学生回答自己所画圆的半径,得出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出示:在同圆(或等圆)里,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 陈家坊中心小学:杨娟艳 一、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节的内容。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模块中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唯一的一个曲线图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对圆有了初步感性认识。教材呈现方式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引子,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激活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经验,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教学层面认识圆,体会掌握圆的本质特征。 二、说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者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经历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的同时,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特征,能运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课堂是师生共同交流的场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总结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自助学习、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养成会学、善学、乐学的学习态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圆 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图形,带出圆,让学生知道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和其他图形是不一样的。接着,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圆的图形,从而让学生产生对圆的知识的学习的热情。 (二)画圆

学生欣赏了很多美丽的圆形图案,让学生产生了创造一个圆的需要,教师从而引出画圆这一知识。让学生一开始利用手边的工具自由的创造一个圆,教师接着提问:如果让你再画一个大一点(小一点)的圆,利用你手边的这个工具还能不能画了?接着引出用圆规画圆的必要性。然后教师进行用圆规画圆的指导以及一些注意点的提醒。 (三)认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以及它们的特点 让学生自学书本96页的例2,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在学习圆心时,让学生知道怎么确定圆心,圆心有什么作用 在学习半径时,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做半径,并且能够判断出给出的线段是否是半径,还要让学生了解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圆的半径以及在一个圆内;在学习圆的直径时,学生要掌握什么叫直径;能够判断出给出的线段是否是直径。 接着学习半径和直径的特点,先让学生画一画半径,揭示半径有无数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在同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171884081.html,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同样道理,学习直径的特点。 (四)探究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学生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后,接着最主要的就是要掌握同一个园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了这部分知识以后马上进行练习,巩固这部分的知识。 (五)圆的对称性 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折一折,再仔细观察对折以后圆两边完全重合,从而引出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并且还要让学生发现圆的对称轴就是圆的直径,所以圆的对称轴也是有无数条的。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

圆的认识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 、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3 、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2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2 、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师: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圆是基本图形中最美丽的图案,其实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种图形,谁知道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图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更加次深入的认识圆。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自

己学用圆规画圆,谁会用圆规画圆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规,针尖,针 尖所在的点,两脚间的距离。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师:看,老师这有一个圆,还有三个点。师:其实这节课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B 点,也就是圆上的点。下面我们打开课本58 页。 看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圆心O 半径直径教师示范画半径练习,哪一条是半径?师:还知道了那些知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练习,判断哪一条是半径哪一条是直径?师:一个圆里能画多少条半径?能 画多少条直径? 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尝试,

《圆的认识》教材解读

《圆的认识》教材解读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圆规画圆。 2.经历认识圆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并初步认识扇形。 例1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圆,教材首先呈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圆形物体,引导学生进行

观察。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圆的认知经验,帮助他们初步抽象出圆的图形,引导他们初步体会圆与多边形的异同。接下来,鼓励学生自主地画圆,初步感知圆的基本特征。教材只要求学生画出圆,至于用什么工具和用什么方法画则没有任何限制。第二层次,结合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分别介绍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圆。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鼓励他们在自主尝试中探索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用圆规画圆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接着,教材借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体会分别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这几个概念,并用字母在图形上做了具体的标注,最后教材还要求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以帮助他们及时巩固对这几个概念的认识。 例2通过组织富有针对性的振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圆的一些特征。教材首先给出研究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把任意画出的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折、画、比等方法展开探究。任意画的圆意味着学生手中的圆各不相同,着就能为得出一般性的理论奠定基础,而折、画、比既是发现特征的方法,也是验证特征的手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圆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内容: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最后教材还特别提出了“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作为轴对称的特征。随后的“练一练”要求学生描出圆的直径和半径,量出它们的长度;先画一个指定大小的圆,再标出这个

《圆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年龄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感性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理性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感受到圆的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因为这是今后系统地学习“圆”的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这节课采用演示、操作等直观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画、折、量等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充足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叙述操作过程,把感知经过思维转化为表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问题,掌握知识。认识圆的特征,探索求圆的特征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 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21年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圆的认识》说课稿 欧阳光明(2021.03.07)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分析。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直径的 关系、掌握画圆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 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 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3.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二、说学生 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独立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特征,有小组探究、交流、学习的能力,我抓住这些特点,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形成一个互动有序、收放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一课改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的演示功能,引导生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分析

归纳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说教学准备 圆形纸,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从而导入新课——圆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这样,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认识半径、直径 课件演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通过课件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认识。 (3)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在这里,我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出示课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圆的认识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教材分析 (一)圆的认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1.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几种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平面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以及轴对称图形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圆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实物或实物图形中引出的。由于在小学一般不介绍圆的定义,只说明所见实物的外形或图形是圆,所以教学中观察与操作的成份很大。 2.学习“圆的认识”使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从直线段、图形扩大到曲线图形,不仅对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在基础知识上,应考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特别应考虑到在平面几何图形概念教学中,本班学生在认知上的薄弱环节是什么,这样才能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2)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明确使学生学会知识,还应考虑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当然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本课时中,对于圆的特征,直径、半径、对称轴等概念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课堂演示,动手操作基础上的,所以观念、动手操作、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应做为培养能力的重点目标。 (3)“圆的半径都相等”,还是“在同一圆内圆的半径都相等”。“圆的直径是对称轴”还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诸如此类的认识,都反映出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的不同层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角度入手,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能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及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人教版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分析。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直径 的关系、掌握画圆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 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 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二、说学生 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独立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特征,有小组探究、交流、学习的能力,我抓住这些特点,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形成一个互动有序、收放自如、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一课改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的演示功能,引导生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说教学准备 圆形纸,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从而导入新课——圆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这样,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认识半径、直径 课件演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通过课件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认识。 (3)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在这里,我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出示课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认识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教材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师: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圆是基本图形中最美丽的图案,其实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种图形,谁知道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图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更加次深入的认识圆。 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学用圆规画圆,谁会用圆规画圆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规,针尖,针尖所在的点,两脚间的距离。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师:看,老师这有一个圆,还有三个点。 师:其实这节课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B点,也就是圆上的点。 下面我们打开课本58页。 看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 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圆心O 半径直径

圆的认识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 青岛版圆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设计理念 地位学情: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后所要认识的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种图形。学生认识圆应握它的特点,借助多媒体使学生体会到圆所蕴涵的美学特征与文化积淀。本课教学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具有处理信息和网络上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结合远程多媒体教学使这成为现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远程多媒体教育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 理念设想: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数学教学应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及知识经验上。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及方法经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彰显美学价值,让学生感受到圆与人们的生活、建筑、人文艺术和实际应用等息息相关。 (二)、目标设置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

2、技能目标: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画面、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目标设置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即通过多媒体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于掌握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画圆。 (三)、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目标设置和重难点特制定 1、教法:以学定教、合作探究如情景陶冶法等。 2、学法:顺学而导、互助学习如师生互动学习法等。 二、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情景,展现大自然中随时都有圆的存在。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之中。(课件展示,宇宙星际、其它星球、地球、月亮和生活中的日落等美景以及大自然中的物体如鲜花等) (二)、探究新知 1、创作圆: 学生在准备好的纸上作圆,方法工具不限。同时教师课件演示一两种作圆的过程方法,以启迪学生。) 2、学生完成后我会提问:

小学数学_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画圆的过程,掌握画圆的方法,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归纳出圆的特征,并能用圆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概括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在亲身经历画圆工具的发展历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民族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渗透数学美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圆,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摸圆 师:今天上课我们学什么?大声地说“学什么” 生齐:圆的认识 师:从哪里看到的?指给我看, 生指屏幕 师:屏幕上有,还有呢? 师:说,哪有?

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真是一个好品质。今天这节课的确来认识圆,老师的信封里还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想 师出示一个信封,摸出一个圆片,师:是圆吗? 生:是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师:好,现在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男孩的反应快,状态也不错。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正方形 生:正方形 师:还有一个图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三角形 生:三角形 师:猜猜还有吗?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梯形 生:梯形 师:行了行了,孩子们,都别你们猜到了。 教师课件演示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各种图形中把圆摸出来?你觉得有难度吗?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 师:而其他图形呢? 生:都是由直线,哎!线段围成。 师:同意吗? 师:再仔细看看,正因为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所以他们都有什么? 生:角 师:圆有角吗? 生:没有。 师:所以圆特别的? 生:光滑 师:说的真好 师:数学上,我们把左面的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图形给它个名称:直线图形。(课件演示)孩子们,圆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齐:曲线

《圆的认识》完整说课稿

《圆的认识》说课稿 老店完小陈丹丹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先说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圆》一共有四个课时的内容,这四个课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圆的认识让学生学习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如何画圆。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从生活情境入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教材引导学生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其面积,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最后利用圆来引入扇形,认识扇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再说课时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再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的关系。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针对学情我作如下的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独立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特征。并且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了钟表,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对圆有了初步感知。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骑过自行车,见过硬币,有些学生还可能用过圆规,对圆有一些直观的认识,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 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数学思考: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 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 方法。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 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二)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特征, 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扇形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体会转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与分析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 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圆形,在学习《圆的认识》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特别是一些留守生,在缺乏父母督促学习的情况下,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上本课时,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量、画、议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得到成功愉悦,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圆规、直尺、3张作业练习纸,大小不同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比较平面图形的不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请看大屏幕。快点看一看, 都认识吗?(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6种平面图形。) 你能从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在平面上由直直的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称做

圆的认识说课稿.doc

圆的认识说课稿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圆的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2、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3、教材简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

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领域提出了这样一条具体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白纸若干张、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 教师: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