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要点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及常规管理”

(来源于鲲鹏小语工作室)梁庆伟老师文字整理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呢?那就要从头做起做起,一年级很需要心力。因为孩子们可以互相介绍,如用洪亮的声音介绍自己的姓名等,然后开始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以及其习惯养成的训练。从一日常规训练起,建议以故事来讲常规,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课堂。
“开学第一课”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好多老师一般把开学教育当成过场,如果有老师能搞好开学教育的课,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就会充满欢笑。开学第一课一般老师都变成训话课,很可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有温度与灵气的,而不是要训练野兽。

这时给世界一个微笑,这个微笑是送给学生,也是送给自己。
孩子从幼儿园来,白纸一张,开学的第一课很重要。可以用趣谈的方式,可能就会发现彼此的优点,更加能吸引到他们;可以善用奖励、语言的激励、小奖状贴等。虽然这些在幼儿园里经常做,但是要注意保鲜这些激励评价并且及时鼓励他们。
在我们这种趣味交流中 ,要让学生懂得小学生和幼儿园的不同。做好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与小学校园的生活的过度。

开学第一课,一定要孩子从那一刻喜欢学校,喜欢老师。散发出你的魅力吸住孩子。
这时候就能让孩子们把握好新学校的生活。比如说:开学的第一次升旗仪式,让他们知道分场合,懂班规。孩子来到这里学习,你要告诉孩子什么?如果此时孩子要在嬉闹,你要如何对待这种情况?可以是严肃,但是决不能暴力对待。


一年级的教学任务尤其重要:

因为低年级的小孩子,不会和同学沟通,一点点小事 就要告状;还有一些孩子,没上过幼儿园,一直在家由老人带,所以没有上课注意听讲的习惯;有一些孩子不跟着教学活动来活动,不想听了就下地溜达,或者趴到别人的课桌上,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第一周重点应该是养成课堂常规认识校园、办公室、各班教室、认识同学、知道上课时应该怎么做,下课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把这些行为习惯编成儿歌并让孩子背诵下来。

开学第一天最重要是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班级,喜欢学校,喜欢的基础上进行常规训练,培养倾听能力就容易了。如果第一天孩子回家告诉家长:“今天很开心”,那么你就胜利了。

还有一些细节,与诸位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大胆介绍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熟悉其他同学,愿和其他同学交朋友等等。可以让他们进行练习说话:我是( )小学( )年级( )班的小学生。我来自( )幼儿园,我喜欢(

)等。

教师要尽快熟悉学生姓名及相关资料。通常,我都是让学生做姓名牌,在课桌的一旁摆放一个月,便于任课教师记住学生姓名。准备好小星星,小红花之类的奖励用品,很管用。尽管有很多人批判,但是,依然管用。给学生排队,他们记不住自己的位置,要给他们编号。

刚刚说到姓名牌,可管用了,孩子们下课也会交流各自的姓名牌,最大的好处是,有不少孩子通过姓名牌认识了名字、生字,能尽快帮咱们发作业。当然,也有孩子开学第一天就能发作业,但是,这样有大识字量的孩子少之又少。

开学第一天,最好黑板上写好欢迎辞,让家长和孩子一到教室便有温暖的感觉。将自己的电话写在黑板上,便于家长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这样也省得家长老问你电话是多少,打印家长签到表。加上“备注”一栏,记录家长反映的某些特殊事件,如孩子视力不好,很调皮等。所以第一节课就告诉家长办理校讯通,便于我们和他交流沟通,如果是换座位,要告诉家长。每周一换,如特殊情况再定,避免因座位问题产生纠纷。开学第一天晚上,我就要在家里对着学生档案,把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都存到我手机里。

我们这因为马上要入学籍,我就会要求加带户口本,我登陆身份证号、地址、电子管理。我们的有入学信息表,需要我们开学一周内各班自己对照信息表录入,信息表是开学第一天家长填好的,信息表是学籍的纸质版.

还有一些需要事先跟家长沟通的学校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接送安排等相关事宜、打印发给家长,做到人手一份。

我都鼓励学生用旧台历,两边都糊上纸,彩笔书写,会写的自己写,不会写的让家长帮忙。整个课室要个性化,还可以背面画画,贴画等等。也就是尽量让牌子能立起来的,方便看。有的家长嫌麻烦,看图省事,就找来一些会议用的桌牌。反正最主要的凸显名字就是了。刚开学,咱们几乎是时时刻刻和学生在一起,记名字很快,也能尽快对上号,但是任课老师就不行了,像我们学校,他们有的教好几个班,两百多孩子。


听了大家的建议,我觉得要从几方面考虑:

1、使学生意识到小学与幼儿不同,明白常规;

2、喜欢小学,喜欢老师,期待着新生活;

3、明白常规 就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开学第一课是一个起点,所以开学暂时不要搞绘本,我想最好是期中之后再做绘本。

5、孩子是很天真的也很纯粹,你要适应,学生也要适应。



请有经验老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
1、一年级新生,事事新鲜,要给他们正能量;

2、常规管理贯穿开学一个月,重视学生的第

一天小学生活;
3、对于第一课的内容,要包括欢迎等气氛;
4、明确我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第一堂课方面的内容:

1、例如独立方面的要求;准备学习用品啊;告诉家长自己的教室位置和孩子自己在哪一个班等;准备突发事件的预案,如:孩子哭闹不愿进教室该怎么处理,孩子尿湿裤子该如何应对等等。

2、课前互动游戏:例如游戏左右兄弟:通过举起右手,挥舞左手,将右手放头顶,左手摸鼻子之类众多方式帮助孩子辨别左右手。聚焦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亦让他们更为熟练的掌握举手发言用右手,有事情想告诉老师的时候可以举起右手让老师看到。
3、教师自我介绍:在彼此自我介绍中或讲个小故事、小笑话中开启第一节课!在自我介绍中教师要示范站姿、说话态势、眼神等给学生自信、阳光的暗示!在故事中要有肢体语言:不经意间摸摸小家伙的头、脸,感觉到老师亲近,最主要让他们第一次看见你就喜欢上你了!
4、上课礼仪:教学生问候的方式,并学习上课下课怎么打招呼;
5、我爱我的学校:让孩子初步了解新学校。
6、可以用点名的方式,教导学生大胆大方自信的回答“到”,也可以让教师初步认识学生。强调大声说话,经常说“老师就喜欢大声说话的 孩子!”小家伙们就会往这个方向发展、努力。
7、引导学生倾听学校的下课铃声,把握音乐节奏与旋律。

第二节课的内容包括:
1、倾听学校的上课铃声,了解预备铃声,知道各曲调由哪种乐器弹奏;
2、常规要求与强化:课堂上应做到举手发言,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学会倾听和尊重,努力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发言的时候要做到表达完整;可以用手势和图示指挥学生,如老师右手平伸,表示头照右休息,做举手的动作,表示要学生举手发言,在黑板上画上勾,表示开书等。这样教师不用说话,学生也能动作一致。
3、老师与学生建立课堂默契,如调整学生纪律,一二三,静一静,三二一,坐端正。并且及时表扬榜样作为班级示范以激励孩子的积极性;
4、注意安全。告知下课休息和玩乐的区域,没有得到的老师的批准或是老师带领,不能单独去快乐园地玩耍或是玩危险的游戏;
5、强化下课礼仪。提醒下课时要记得喝水,上洗手间。
第三节课的内容包括:
1、教学生整理仪表,细致指导;
2、将书包统一放在课桌里,拉链拉好(不让书包张开嘴巴)。离开座位的时候,应将凳子摆好,让桌子和椅子在课后成为好朋友,可以靠在一起;
3、练习静坐一分钟:与课桌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身坐正,脚

放平,眼睛向前看,小脚放平,小腰挺直,小手摆好,放桌面,小耳朵,竖起来。静坐过程中,及时贴星星奖励。结束静坐后,可以奖励学生在座位旁边稍微活动10到30秒。倒计时数到一的时候,整个班级应全部回座位坐好。第一次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执行力可能不是那么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表扬那些提前安静的同学(“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并奖励他们再继续活动五秒。让孩子们知道,老师说话算数,并逐渐学会遵守教室的游戏规则;
4、强化上课礼仪。待老师问候“同学们好”后,孩子们问候“老师,您好”。注意把握发音的节奏与习惯培养,不拖长声音。多一点单个学生的示范,少一点集体的练习;
5、强化站位:教学生如何从座位上以最快最安静的速度起立,同一列同学尽量在同一条线上。减少椅子与地面的摩擦,少一点不和谐的声音,少一点对课桌椅的伤害;
6、练习从教室到走廊排队。集队时做到“快,静,齐”,关上嘴巴上的水龙头,节约资源,不影响别的班级上课。整个班级分成男女两组,按高矮顺序排队,并依此安排学生的座位。微调,照顾个别视力不好的孩子。
第四节课的内容包括:
1、练习排队:我班的路队,就走得很好,口号喊得嗷嗷响,我们的路队各班都有口号,而且路队我会安排监督员2名并且把那些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记名表扬。这时我会说:“一、二、三”,学生就会说:“快站好”;或者我竖手指表示耶的指头,学生齐喊:一年四最棒了等等。
2、教学生正确使用洗手间:男孩子找男老师带领,女孩子找女老师带领。站的位置,蹲的方向都需明确说明,如厕后冲水,洗手;
3、排队到升国旗的地方和放学路队的位置,了解班级的站位。



下午的时候一般都做这些事情:
1、练习静坐,劳逸结合。玩的时间仍采用倒计时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老师的指令;
2、教孩子们摆课桌椅,让他们认识并记清地板上的线条,课桌椅对齐的位置是怎样的?让孩子们熟悉教室环境,例如:图书角在哪个地方?垃圾应该放哪里?地面上有了垃圾该怎么处理(可以在墙上贴上标签“我不丢,我要捡”);黑板脏了该怎么办?教室的门窗应该怎么关?
3、一天培训活动小结。
咱们都是教语文的,就是要不放过一切可以让孩子自主识字的机会!

咱们都是当班主任的,就是要不放过一切可以让自己偷懒的机会!

从早上一来就观察,放学前一个个上台表扬,脸上贴笑脸,回家家长看了还会鼓励孩子再接再厉。哈哈,这样就欢乐你我他。



名师嘉宾夏教授是这样教学生的



1963年,也就是我出生前两年,文革爆发的前三年,袁瑢老师教《狐假虎威》时,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听写句子。袁老师从文中提取三个主要的句子,培养学生听记能力,不是一句一句地听写,而是这样做的:第一遍,请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三句话,记住分别讲了什么内容;第二遍,请学生仔细听,注意三句话之间的联系;第三遍,请学生注意老师在什么地方停顿,停顿的地方用什么标点符号;第四遍,请学生听完,把三句话记下来,还要用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她就是这样培养学生听记能力的。到了高年级,可以让学生听一段话,然后记要点。这对学生今后的各科学习很有帮助。

这样做得目的是:

第一遍,是文本内容的理解。

第二遍,是思维的训练。

第三遍,是语言形式和运用的训练。

第四遍,是语言的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