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分类

新生儿及分类
新生儿及分类

新生儿及分类

从娩出到诞生后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

诞生至28天这段时间,称新生儿期。

● 根据分娩时的孕龄,可把新生儿分为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

● 根据体重值,可把新生儿分为正常体重儿(2500克体重<4000克)、低体重儿(体重<2500克)、巨大儿(体重4000克)。

● 根据体重与孕龄的关系,可把新生儿分为适于胎龄儿(胎龄与体重相符)、小于胎龄儿(体重小于相应的胎龄)、大于胎龄儿(体重大于相应的胎龄)。

● 根据诞生后的时间,可把新生儿分为早期

新生儿(诞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晚期新生儿(出生第2周到第4周末)。

● 根据诞生后的健康状况,可把新生儿分为

健康新生儿(无任何危象的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出现危象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1)头盆不称:胎儿偏大,>4000g为巨大胎儿,骨盆狭窄。

2)胎位异常:臀位、横位

3)胎儿窘迫:脐带脱垂、过期妊娠、羊水过少等。

4)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

5)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子宫肌瘤核出术后。

6)高危因素:高龄初产、前置胎盘、既往难产史等。

以上情况应行择期剖宫产。

剖宫产手术步骤

1、母体方面:骨盆狭窄阻碍产道;有剖腹产史;产前出血,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妊高症或心脏病;生殖道有感染。胎儿方面: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胎心音发生变化或胎儿缺氧;多胞胎怀孕。

2、术前检查术前要做一系列检查,包括孕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既往病史、现在体检结果、血型、肝功能、HIV病毒、丙肝、梅毒,以确定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3、剖腹产手术准备住院时间由医生根据胎儿情况决定,按约定时间在手术前一天住院,以接受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夜晚餐要清淡,午夜12点以后不要再吃东西,以保证肠道清洁,减少术中感染。术前测生命体征,听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为正常。确

认身上没有饰品,备皮、取血、插尿管,送进手术室。

4、消毒麻醉消毒范围从胸骨以下到大腿上1/3处。选择硬膜外麻醉,麻醉师通常都会在腰椎第3~4节之间,轻轻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药物经过管子缓慢释放,准妈妈依然保持清醒状态,但痛觉消失。

5、手术开始医生会在下腹壁下垂的皱褶处,做一个15~20cm 的横切口。第二个切口会在子宫下段,可以减少对子宫体的损害,减少再妊娠的危险。纵切口只在紧急时使用。羊膜打开后,胎儿和胎盘就可以被取出来了。有时医生为了帮助孩子娩出,会用手掌压迫你的宫底。

6、新生儿处理将新生儿擦干,吸出口鼻中的黏液。儿科医生会给他查体,做出评估生存能力的APGAR评分,包括心跳、呼吸、反射、肌张力、肤色。量体重、身长、头围,扣下新生儿的第一个脚印,就可以抱给他的父母了。

7、手术结束给产妇做子宫和皮肤的逐层缝合,伤口皮肤对合后做包埋缝合,缝线成分人体可以吸收,从外表看来只是一道细线。伤口大约五六天后可以愈合,如果不是瘢痕体质,以后伤疤就像皮肤的一道皱褶。

8、术后注意1、采取侧卧位,使身体和床成20 ~30 角,这个姿势可以减轻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痛。2、大约3、4个小时后知觉就恢复了,可以练习翻身、坐起,24小时后拔掉导尿管,下床慢慢活动。 3、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4、术后5、6天可以出院,注意阴道出血量,会比自然产多1~3倍,如果不适及时通知医生。

无痛分娩孕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正常生产。不过用药量比剖腹产会小得多。麻醉师在孕妇子宫口打开3cm时打入麻醉剂,麻醉后孕妇除了痛觉外,其他感觉都存在,甚至可以走动。分娩后一两个小时感觉会恢复,可以正常活动,2~4天可以出院。

剖腹产应如何配合医生?

为了施行剖腹产时孕妇能很好地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母子平安,就应当让产妇知道剖腹产的术式和手术的过程。

剖腹产的术式一般有四种:子宫下段式,这种术式是子宫的切口在子宫下段,亦即在扩张了的子宫峡部。这种术式最为常用;子宫体式,这种术式是在子宫体部中线做一纵行切口,取出胎儿,又叫古典式剖腹产,不太常用,因再次妊娠分娩时子宫破裂的机会比前

者大,只是当有指征时才采用;腹膜外剖腹产;剖腹产同时作子宫切除。这四种术式,一般根据病情需要、手术指征和术者掌握手术的熟练程度来决定采用哪一种。

剖腹产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进行麻醉,一般采用针麻、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有时也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切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和胎儿附属物,然后缝合子宫及腹壁的各层。手术时间约为30~60分钟,术后7天拆除腹壁缝线,产褥恢复约需JO周。

在施行手术之前,要向孕妇及家属说明为什么要施行手术,术中将用什么样的麻醉,术后可能有些什么感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使他们充分理解,并打消孕妇的一切思想顾虑及不安情绪,以争取很好配合。目前较常用的是硬膜外麻醉,采用此种麻醉时产妇的意识是清楚的,甚至术中的一举一动全都知道,但就是不痛,由于产妇已经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产生了自信心和信赖感,术中便能很好地配合。

如果采用局麻进行手术,就应告诉产妇在取出孩子和胎盘,清理官腔时,如有任何不适感,就应及时告诉医生和麻醉师,以便针对处理。手术中切忌大喊大叫,以免由于腹压的增加,使肠管翻出于切口之外,不但影响手术操作,更由于吞咽大量气体,引起术后腹部气胀。因此产妇应自始至终镇静自若地与术者密切合作。如果

麻醉效果差或麻醉平面不够,都要如实反映,切忌为了让麻醉师多给麻药而“谎报军情”,术中碰这也疼,碰那也喊,弄得真伪难辨,不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也会造成因多给不必要的麻醉药而产生不良后果。

无菌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意识状态的分类

意识状态的分类: 1.清醒状态: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 回答。 2.嗜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 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 脑病等。 (1)嗜睡(somnolence):是指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醒水平下降,精神萎靡,动作减少。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stupor):是指意识清醒水平较前者降低,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台混和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印进人熟睡。 (3)浅昏迷一旦进人昏迷(coma)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抑制达到皮层。 (4)中昏迷:是指对疼痛的反应消失,自发动作也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

婴儿用品的分类

婴儿用品的分类kidsroomd带你了解了解 1.食品类 (1)奶粉:以特殊工艺将牛奶除水后形成的粉末,在其完全干燥后,适当添加营养物质以加工生成一类冲泡型饮品。 (2)辅食:母乳和奶粉外,自制或购买的婴儿食物,多指米粉、糊状食品。供婴儿食用以完善均衡营养摄入。 2.食具类 (1)奶瓶:婴儿用来盛奶的杯子,包含了奶嘴和瓶身(实质上“奶瓶”仅仅指的是瓶身)。材质上分为塑料和玻璃两种。其中,塑料奶瓶一般由这几种材质构成:PC,PA,PP,PES,PPSU。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PC材质的塑料奶瓶中,含有一种叫BPA(双酚A)的物质。 (2)饭碗:市面上的碗有软硬之分。软性的多指吸盘碗,可以吸附在桌子上,防止宝宝打翻,但这种碗往往会分散宝宝吃饭时的注意力,不利于进食和消化。硬性的多指不锈钢碗,很耐摔。尤其推荐一种双层保温的不锈钢碗,能保证碗底的饭菜长时间内处于温热状态。这样就不用因为怕饭菜凉了而催促宝宝吃饭,可以让他们细嚼慢咽。 (3)勺子:勺子也有软硬两种,软的是硅胶型的,花样繁多,价格较贵,但可以有效地保护宝宝的牙龈。宝宝长大一些,学会自己吃饭后,方便舀饭。而且,宝宝在自己吃饭的时候,勺子一般是不会击打到牙龈的。 3.启蒙教育类 宝宝在初生时,正是身体各个器官生长发育的萌芽期。针对这种情况,大人需要选择不尽相同的道具以满足孩子不同感官的需求,刺激相应器官的发育完善。4.布用类 (1)服装:宝宝的皮肤是非常非常娇嫩的,国家在这方面对商家也有严格的标准。家长在专业的婴儿用品商店选择服饰时,切记查看材质是否属于A类,即 0-1岁新生儿专用。 (2)被子:

为避免浪费,又防止突发状况,类似的被子一个季节备上两套就可以了,轮流使用。同时,在睡觉时要注意宝宝最好盖得比大人多,这样可有效避免孩子乱蹬被子导致着凉。 (4)婴儿兜:围在宝宝脖子上,防止流口水沾湿衣襟的围兜。建议妈妈选购纱布材质的,面料柔软,吸水性能好,价格便宜。 (5)睡袋:应当选择有袖口的,方便宝宝的手臂能够自由活动。但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推荐使用睡袋,多此一举。 5.家具类 (1)婴儿床:让宝宝养成从小一个人睡觉的好习惯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宝宝独立性格的培养。为了保证宝宝睡觉时的空气清新和睡眠深度的良好,尽量不要让宝宝和大人同床而睡。 (2)手推车:在室外活动的时候,让宝宝坐在手推车上,可以减轻家长抱孩子的劳累,也能让宝宝得到及时的休息。 (3)学行车:帮助宝宝学习直立行走的小车。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小车会影响宝宝的走路姿势,应当适时停止使用。 (4)童车:和大人的脚踏车类似,让宝宝脚踩踏板控制童车前进,有利于腿部的发展。一般童车两侧会有控制平稳的小轮子,在宝宝能够熟练骑车以后,可以将轮子摘去。也可以先拆一边的轮子,再根据宝宝骑行情况,考虑是否要拆除另一边。 (5)餐桌椅:设计科学的餐桌椅通常可以有多种用处,这样的家具有利于宝宝养成独立吃饭的好习惯,也能规范宝宝的吃饭姿势。 6.电器类 (1)温奶器:又称为暖奶器、热奶器。可以加热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鲜奶,可以保温宝宝没喝完的奶。有加水型、免水型、数字定时型。

新生儿及分类

新生儿及分类 从娩出到诞生后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 诞生至28天这段时间,称新生儿期。 ● 根据分娩时的孕龄,可把新生儿分为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过期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 ● 根据体重值,可把新生儿分为正常体重儿(2500克体重<4000克)、低体重儿(体重<2500克)、巨大儿(体重4000克)。 ● 根据体重与孕龄的关系,可把新生儿分为适于胎龄儿(胎龄与体重相符)、小于胎龄儿(体重小于相应的胎龄)、大于胎龄儿(体重大于相应的胎龄)。 ● 根据诞生后的时间,可把新生儿分为早期 新生儿(诞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晚期新生儿(出生第2周到第4周末)。 ● 根据诞生后的健康状况,可把新生儿分为 健康新生儿(无任何危象的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出现危象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1)头盆不称:胎儿偏大,>4000g为巨大胎儿,骨盆狭窄。

2)胎位异常:臀位、横位 3)胎儿窘迫:脐带脱垂、过期妊娠、羊水过少等。 4)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 5)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子宫肌瘤核出术后。 6)高危因素:高龄初产、前置胎盘、既往难产史等。 以上情况应行择期剖宫产。 剖宫产手术步骤 1、母体方面:骨盆狭窄阻碍产道;有剖腹产史;产前出血,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妊高症或心脏病;生殖道有感染。胎儿方面: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胎心音发生变化或胎儿缺氧;多胞胎怀孕。 2、术前检查术前要做一系列检查,包括孕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既往病史、现在体检结果、血型、肝功能、HIV病毒、丙肝、梅毒,以确定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3、剖腹产手术准备住院时间由医生根据胎儿情况决定,按约定时间在手术前一天住院,以接受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夜晚餐要清淡,午夜12点以后不要再吃东西,以保证肠道清洁,减少术中感染。术前测生命体征,听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为正常。确

意识状态分类描述

意识状态分类描述 嗜睡:患者处于睡眠状态,语音和轻度刺激可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的回答问题,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患者嗜睡较深,语言不连贯,对时间、人物、地点发生部分或全部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谵语。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压眶及摇动身体可唤醒,醒后回答模糊/答非所问,随后即可进入熟睡状态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压眶有痛苦表情及躲避,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四肢呈迟缓状态,深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要点 风湿:疼痛,皮肤,肢体活动, 骨科:伤口情况,皮肤,牵引,石膏,末梢循环,感觉,睡眠,肢体活动,肌力分级 神经内科: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肌力,肢体活动和皮肤状态 心内科:心率,心律、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水肿,皮肤,心功能分级 肾内科:胸闷、气短、水肿、皮肤 意识状态一般描述:清醒,嗜睡,谵妄,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吸氧:单位是升/分,(L/min),记录在相应的表格里,并且记录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鼻塞) 皮肤情况:正常“√”,出现异常以“X”表示(压疮,破损,水肿等)在病情观察栏中填写 皮肤颜色:苍白,巩膜黄染及周身皮肤黄染(轻,中,重)潮湿,干燥,无汗,周身大汗,末梢紫绀,四肢湿冷, 转归:出院转出死亡好转

管路护理:在“管路”这项理填写(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等)正常“√”,出现异常以“X”表示并在病情观察栏中描述 记录出入量: 入量:单位ml,(静脉输注、输全血,输红细胞悬液,输血小板,各种口服液体及鼻饲或场内输注的营养液,食物和饮食) 出量:包括(尿量,大便,呕吐物,引流量)在病情栏内也需要记录颜色,性状 总结:在护理记录单上书写,以12小时液体出入量为例子,例如于2018年3月25日7时—2018年3月25日19时出入量为:总入量2500ML,输液量为1500ml,饮食水量为1000ml,出量为2000ml,尿量为1500ml呈淡黄色,呕吐量为200ml,为胃内容物呈?颜色,术区引流量为300ml,并用红笔双线标示,然后在体温单上标示记录。 液体颜色描述:淡黄色,深黄色,黄绿色,酱油色,褐色,血性液,黑色,柏油样,暗红色,咖啡色,鲜红色 手术患者记录书写:记录麻醉方式,手术名称,入手术室时间,返回病室的时间,及患者状况,伤口,引流,各管路情况,及与骨科相关的病情观察项目

新生儿的分类

新生儿胎龄、体重、周龄介绍 新生儿是指从胎儿出生到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为新生儿期 1.根据胎龄分类 (1)正常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胎龄已足42周(294天)的新生儿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1)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2500的新生儿。其中,体重<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000g者又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一般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2)正常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为2500g~4000的新生儿 (3)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 3.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1)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的新生儿。 (2)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我国习惯上将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 g以下的新生儿称为足月小样儿。 (3)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4.根据出生后的周龄分类 (1)早期新生儿: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加强监护和护理。 (2)晚期新生儿:生后第2周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 5. 高危儿高危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常见以下几种情况:①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糖尿病、妊高征、先兆子痫、阴道流血、感染史及母亲为Rh阴性血型、母亲过去有死胎死产史等;②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羊膜早破、各种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剂和止痛药物等;③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如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脐带绕颈、各种先天性畸形、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双胎或多胎婴儿、有疾病的新生儿等。

意识状态的分类

意识状态的分类: 1、清醒状态: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与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 回答。 2、嗜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与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与地点定向障碍时,即 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1)嗜睡(somnolence):就是指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醒水平下降,精神萎靡,动作减少。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stupor):就是指意识清醒水平较前者降低,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台混与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 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印进人熟睡。 (3)浅昏迷一旦进人昏迷(coma)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抑制达到皮层。 (4)中昏迷:就是指对疼痛的反应消失,自发动作也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与吞咽反射等仍存在,但巳减弱。呼吸与循环功能尚稳定。抑制达到皮层下。 (5)深昏迷:就是指患者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

新生儿分类与简易胎龄评估法

新生儿分类与简易胎龄评估法 [概要] 新生儿就是指出生到满28天得婴儿。胎儿得成熟不仅取决于胎龄,也与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对初生得新生儿应根据胎龄、出生体重与胎龄与体重得关系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予以不同侧重点得监护与处理。 [诊断要点] 1.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得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得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得新生儿。其中有些由于胎盘老化引起胎儿瘦小者,又称过熟儿、 胎龄可根据母亲末次月经计算,也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48h内得外表特征与神经系统检查估计。简易胎龄评估法见表-1。28周以下早产儿胎龄评估仍应采用Dubowitz法。 2.根据体重分类 (1)低出生体重儿(LBW) 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2)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00~3999g之间者。 (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4000g者 表-1 简易胎龄评估法

甲胎龄(天)=204+总得体格估价评分(适于神经系统受抑制得婴儿) 乙胎龄(天)=200+体格与神经发育估价总评分(适于健康婴儿) 3.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GA)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得第10百分位以下得新生儿。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得新生儿又称足月小样儿。 (2)适于胎龄儿(AGA)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得第10~90百分位者。 (3)大于胎龄儿(LGA)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得第90百分位以上得新生儿。 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见表-2、正常新生儿就是指胎龄在37~42周之间、体重在2500~4000g之间得健康适于胎龄儿。其她各类新生儿与患病新生儿均为高危新生儿。 表-2 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1986~1987年) 胎龄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第3 第5第10 第50 第90 第95 第97

意识状态分类

意识障碍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对于意识障碍的描述用词较多。意识内容的障碍和觉醒状态的障碍在临床上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常相互伴随出现。 意识内容的障碍常伴不同程度觉醒障碍,觉醒障碍的早期均有意识内容的障碍,当达到昏迷时意识内容的障碍就不能表现出来了。 通常所说的意识障碍实际上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水平障碍的程度 嗜睡——轻度意识障碍 昏睡——中度意识障碍 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或呼唤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能勉强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改变。 昏睡:是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为迟钝,对较强的刺激有反应。在较重的疼痛刺激或较响的声音刺激下方可醒来,醒时能够睁眼,但

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够简单而不完全的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自发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对刺激的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为三度:即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活动消失,可有自发动作。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有痛苦表情、呻吟、防御动作、呼吸加快等,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 中昏迷:对各种一般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脉搏血压也可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可伴有或不伴有四肢强直性伸展。 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等全部消失。病理反射持续存在或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 ?意识内容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精神错乱朦胧状态

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及分类

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及分类 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其病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是胆红素(大部分未为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克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其原因是:胎儿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故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破坏亦多;胎儿血红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如来自肝脏等器官的血红素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P450等)和骨髓中无效造血(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少量被破坏)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二)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①初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达成人水平;②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即肝细胞内脲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仅为正常的0~30%),不能有效的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渐正常;③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郁积。 (四)肠肝循环的特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且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脏。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目前对民既往沿用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上限值,即足月儿<205.2μmol/L(12mg/dl)和早产儿<257μmol/L(15mg/dl),已经提出异议,因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1μmol/L(10mg/dl),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国外已规定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59μmol/L(12.9mg/dl)为生理性黄疸的界限;国内学者通过监测发现正常足

新生儿是如何分类的

新生儿是如何分类的 新生儿是指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胎儿的成熟不仅取决于胎龄,也与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对初生的新生儿应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和胎龄与体重的关系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予以不同侧重点的监护和处理。 1.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其中有些由于胎盘老化引起胎儿瘦小者,又称过熟儿。 胎龄可根据母亲末次月经计算,也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48h内的外表特征和神经系统检查估计。简易胎龄评估法见表-1。28周以下早产儿胎龄评估仍应采用Dubowitz法。

2.根据体重分类 (1)低出生体重儿(LBW) 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2)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00~3999g之间者。 (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4000g者 3.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又称足月小样儿。 (2)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3)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见表-2。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在37~42周之间、体重在2500~4000g之间的健康适于胎龄儿。其他各类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均为高危新生儿 新生儿出生时评估 1、目的: ①判断新生儿的重要生命体征有无异常,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②判断宫内生长发育状况,决定相应的保健措施; ③判断有无严重的先天畸形或产伤,决定紧急处理措施。

意识障碍分类

意识障碍分类 意识是指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刺激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意识的内容为高级神经活动,包括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原因因引起的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部位的损害或功能抑制,均可导致意识障碍。意识障碍可表现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临床常通过病人的言语反应、对针刺的痛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1.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病人又继续入睡。 (2)昏睡:是较嗜睡重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唤醒,需大声呼唤或较强烈的刺激才能使其觉醒,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3)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回避动作及痛苦表情,但不能觉醒。吞咽反射、咳嗽反

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4)中昏迷:对外界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少。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体征发生变化。 (5)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生命体征明显变化,如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等。 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表现为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2)谵安:是一种急性的脑高级功能障碍,病人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与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引起谵安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血管病脑外伤及代谢性脑病等。高热中毒、酸碱平衡紊乱营养缺乏等也可导致。 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征: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丧失。病人对刺激无反应,无自发性言语及有目的动作,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或存咽动作,

新生儿黄疸分类

新生儿黄疸分类 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 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编辑本段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那么,怎么区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

儿科学指导: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及分类

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其病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是胆红素(大部分未为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克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其原因是:胎儿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故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破坏亦多;胎儿血红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如来自肝脏等器官的血红素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P450等)和骨髓中无效造血(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少量被破坏)的胆红素前体较多。(二)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三)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①初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达成人水平;②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即肝细胞内脲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仅为正常的0~30%),不能有效的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渐正常;③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郁积。 (四)肠肝循环的特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且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脏。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目前对民既往沿用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上限值,即足月儿<205.2μmol/L(12mg/dl)和早产儿<257μmol/L(15mg/dl),已经提出异议,因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1μmol/L(10mg/dl),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国外已规定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59μmol/L(12.9mg/dl)为生理性黄疸的界限;国内学者通过监测发现正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胆红素值上限在205.2~256.5μmol/L(12~15mg/dl)之间,超过原定205.2μmol/L者占31.3%~48.5%,,早产儿血清胆红质上限超过256.2μmol/L者也占42.9%,故正在通过全国性协作调研拟重新修订我国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二)病理性黄疸常有以下特点:①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重症黄疽,血清胆红素>205.2~256.5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③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1.5mg/dl)。对病理性黄疸应积极查找病因,引起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有: 1、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儿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其他为乙型肝

婴幼儿商品分类

婴儿用品店可以经营的商品种类 衣:这是第一位,任何一个婴儿用品店,假如衣不是主要产品,生意一定会比较累,(单一产品专卖店除外)衣包括:内衣、外套、帽子、鞋子、袜子、和一些日常用的纺织品。 食:食品包括奶粉、辅助食品、保健食品、是一个重点产品,但婴儿用品店不一定都能上,因为食品当地各大超市都有,并且价格都很有优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食品比较占资金,对于那些投资不是很大的客户来说,就更要注意上食品这一块了。 住:住表示居家的意思,产品包括:日用品、床上用品、床、摇篮,对于婴儿来说,床就是他的家,理论上,每个宝宝都应该有一张婴儿床,不仅能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格,还能给宝宝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但对于面积不是很大的婴儿用品店来说,婴儿床这些体积大的产品不一定适合上,假如上的少,那客户没什么选择余地,假如上的多,又太占地方,所以,对于面积少于50平米以下的,最好不要上婴儿床,但日用品和床上用品却是不管你的面积有多大,都必需上的一些产品,日用品是一年四季都畅销的商品,床上用品也是四季能销,特别是秋季后,就更是重点产品了。 行:行的产品包括了:推车、三轮车、扭扭车、电动车、自行车、车后座、防雨篷、汽车安全车座椅,这些产品虽然比较占面积,但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一般的婴儿用品店,特别是小县城或镇上的,就一定要上童车,不一定要上全,但至少可以上推车、三轮车、扭扭车和自行车。 玩:玩的产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充气玩具、智力开发玩具,玩是宝宝的天性,宝宝早期很多的知识和对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玩具获得,小孩子玩得越多,就越聪明,其实在婴儿用品店中玩具是很重要的产品,同时也是利润比较高的一块,但玩具的特性在于:假如靠自然销售,销量是不大的,营业员一定要有能力把玩具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教育的高度。 学:学的产品包括:宝宝书籍、光盘、幼教产品、这是宝宝的精神粮食,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产品。问题和玩具一样,假如靠自然销售,那一样是没什么销量。但不管怎么样,营业员一定要学会销售书籍,因为书籍也是利润高,重复消费强的商品。假如婴儿用品店里连书籍都推销不了,那营业员的销售能力一定出问题。

新生儿纸尿裤分类及选择

新生儿纸尿裤分类及选择 许多新手父母对于纸尿裤分类及选择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是,这些问题关系着宝宝是否健康成长,父母们一定要多加关注。下面介绍一下新生儿纸尿裤分类及选择。 纸尿裤的分类 纸尿裤主要有一字形纸尿裤、腰贴形纸尿裤和裤子形纸尿裤三种类型。 一字形纸尿裤适用于大小便量较少并且运动量小的新生儿。一字形纸尿裤要夹在纸尿裤腰带或者尿布兜上使用。 腰贴形纸尿裤的两边有搭带或腰贴,设计得比较立体,可以将宝宝的屁股包起来。市场上的纸尿裤大部分都是腰贴形。 裤子形纸尿裤的两边有松紧腰帖,穿和脱都很方便。主要在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时使用。 选择纸尿裤的方法 1.有防漏功能的比较好 有些纸尿裤收口两边有褶皱,它的作用就是防止尿便漏出。给宝宝系腰贴型纸尿裤时一定要把褶皱的部分翻到外面来才会起到防漏作用。 2.粘贴性要好 纸尿裤的腰贴需要经常贴上并摘下,所以一定要容易摘、容易贴的才行。并且就算经常贴上摘下,仍能保持粘贴性的纸尿裤比较好。 3.流线型剪裁更贴身 选择腰贴型纸尿裤时要挑流线型剪裁的,比较贴合宝宝身体,这样的纸尿裤可保证宝宝活动自如。 4.只将体侧处理成腰带的比较好 把整圈腰围都处理成松紧式的纸尿裤能很好地紧贴宝宝背部和腹部,就算激烈运动污物也不会漏出。但是这样的纸尿裤对宝宝来说并不舒服。所以那种只将体侧处理成松紧式腰带的纸尿裤比较好。 5.吸收力要强 更换纸尿裤时摸摸宝宝的屁股,如果宝宝的屁股比较潮湿,就说明纸尿裤的吸收力不好。吸收力好的产品才能防止尿布疹。另外,如果纸尿裤吸水层出现结

块,就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需要频繁给宝宝换纸尿裤,所以挑选时还要看看纸尿裤吸水层有没有凝结现象。 注意事项 夏季,宝宝的皮肤本来就容易出现痱子等问题,而宝宝的小屁屁在使用纸尿裤时更容易产生皮肤疾病,建议宝宝使用纸尿裤时可以配合着爽身粉一起使用,宝妈们可以用松达婴儿护肤松花粉涂抹宝宝的小屁屁,松花粉可以使宝宝的小屁屁干爽舒适,让小屁屁不再潮湿。还能预防和治疗热痱、湿疹,防止因纸尿裤长时间不透气尿液刺激皮肤产生尿布疹和红屁屁。

意识障碍的分类

意识障碍分类 (1)嗜睡 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又复入睡。 (2)昏睡(混蚀) 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迟钝,对较强刺激有反应。不易唤醒,醒时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难作简单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3)昏迷 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弛、去大脑强直等。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4)去大脑皮质状态 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它与昏迷不同,是大脑皮质受到严重的

广泛损害,功能丧失,而大脑皮质下及脑干功能仍然保存在一种特殊状态。有觉醒和睡眠周期。觉醒时睁开眼睛,各种生理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存在,喂之能吃,貌似清醒,但缺乏意识活动,故有“瞪目昏迷”、“醒状昏迷”之称。患者常可较长期存活。常见于各种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各种脑炎、严重颅脑外伤后等。 (5)谵妄 系一种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在意识模糊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如躁动不安、喃喃自语、抗拒喊叫等。有丰富的视幻觉和错觉。夜间较重,多持续数日。见于感染中毒性脑病、颅脑外伤等。事后可部分回忆而有如梦境,或完全不能回忆。

新生儿的分类方法

新生儿的分类方法 目前分别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及出生后周龄等方面对新生儿进行分类。 1.按胎龄分类 (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又称未成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2.按出生体重分类 (1)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2500g者,大多数为早产儿,也有足月或过期小于胎龄儿;其中出生体重<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2)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 (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 3.按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有早产、足月、过期小于胎龄儿之分。我国将胎龄已足月,而体重<2500g的新生儿称足月小样儿,是小于胎龄儿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类型。

(2)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3)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4.按出生后周龄分类 (1)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由于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尚不完善,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护理。 (2)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第2~4周的新生儿。一般情况较稳定,但仍应加强护理。 5.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与简易胎龄评估法

新生儿分类与简易胎龄评估法[概要] 新生儿是指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胎儿的成熟不仅取决于胎龄,也与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对初生的新生儿应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和胎龄与体重的关系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予以不同侧重点的监护和处理。 [诊断要点] 1.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其中有些由于胎盘老化引起胎儿瘦小者,又称过熟儿。 胎龄可根据母亲末次月经计算,也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48h内的外表特征和神经系统检查估计。简易胎龄评估法见表-1。28周以下早产儿胎龄评估仍应采用Dubowitz法。 2.根据体重分类 (1)低出生体重儿(LBW)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2)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00~3999g之间者。 (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4000g者 表-1 简易胎龄评估法

甲胎龄(天)=204+总的体格估价评分(适于神经系统受抑制的婴儿) 乙胎龄(天)=200+体格和神经发育估价总评分(适于健康婴儿) 3.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又称足月小样儿。 (2)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3)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见表-2。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在37~42周之间、体重在2500~4000g之间的健康适于胎龄儿。其他各类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均为高危新生儿。 表-2 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1986~1987年)胎龄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第3 第5 第10 第50 第90 第95 第97

意识状态分类

意识障碍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对于意识障碍的描述用词较多。意识内容的障碍和觉醒状态的障碍在临床上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常相互伴随出现。 意识内容的障碍常伴不同程度觉醒障碍,觉醒障碍的早期均有意识内容的障碍,当达到昏迷时意识内容的障碍就不能表现出来了。 通常所说的意识障碍实际上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水平障碍的程度 嗜睡——轻度意识障碍 昏睡——中度意识障碍 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或呼唤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能勉强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改变。 昏睡:是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为迟钝,对较强的刺激有反应。在较重的疼痛刺激或较响的声音刺激下方可醒来,醒时能够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够简单而不完全的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自发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对刺激的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为三度:即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活动消失,可有自发动作。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有痛苦表情、呻吟、防御动作、呼吸加快等,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 中昏迷:对各种一般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脉搏血压也可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可伴有或不伴有四肢强直性伸展。 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眼球固定、瞳孔显着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等全部消失。病理反射持续存在或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 意识内容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精神错乱朦胧状态 意识模糊为意识水平下降的一种状态。病人基本的反应、简单的精神活动仍然保持,但病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能力及反应能力轻度受损,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