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年表

中国考古学年表
中国考古学年表

中国考古学年表(1898~1984)

1898~1899 年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引起金石学家注意。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俄国学士院派遣D.A.克列缅茨率领的探险队到新疆吐鲁番进行考古发掘,开帝国主义国家派人来中国盗掘并窃取文物的先例。1900 年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

1900~1901 年中国学者章太炎、梁启超等在自己的著作中,论及远古时代考古资料对历史研究的意义,介绍西方考古学家进行史前时期研究的情况;·英属印度政府派遣A.斯坦因率领的考察队,首次潜入中国西北地区活动,主要在新疆发掘尼雅遗址和丹丹乌里克遗址;·斯文赫定率领的瑞典考察队,在新疆罗布淖尔附近发现并发掘古楼兰遗址。

1902~1903 年德国考察队由A.格林韦德尔率领,第一次到新疆活动,在吐鲁番和库车调查发掘;·日本伊东忠太在华北地区进行古代建筑及云冈石窟的调查;·日本大谷考察队开始在新疆活动,这次主要调查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喇石窟,窃取了一部分壁画。

1903 年刘鹗编纂的第一部甲骨著录书《铁云藏龟》出版,孙诒让据以作《契文举例》,甲骨学的研究自此发端。

1904~1905 年德国考察队由 A.von 勒科克率领,第二次来新疆活动,在吐鲁番和哈密调查发掘。

1905 年日本鸟居龙藏,在被日军占领的旅大地区作过初步考古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整个辽东半岛以至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活动,并进行发掘(延续到1909 年);·德国探险队由格林韦德尔和勒科克率领,第三次来新疆调查发掘,在库车、焉耆、吐鲁番、哈密等地活动,直至1907 年。三次窃取的文物,最重要的是克孜尔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大量壁画。

1906~1909 年斯坦因第二次来中国,继续在新疆发掘尼雅、丹丹乌里克遗址。后又发掘楼兰遗址、米兰遗址,以及敦煌附近出土简牍的汉代烽燧遗址,从敦煌石窟骗取大量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法国中亚考察委员会派遣伯希和来西北活动,起初在新疆发掘巴楚和库车附近的遗址,并调查克孜尔、库木吐喇石窟,1908 年到达敦煌,骗取了写本文书中的精品约5000件;·日本大谷考察队派遣桔瑞超等来西北活动,开始在天山南北和吐鲁番调查,1909 年由楼兰遗址窃取李柏文书;·俄国П.К.科兹洛夫率领的考察队在内蒙古西部调查并发掘西夏到元代的黑城遗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关野贞于1906~1907 年调查河南巩县和洛阳龙门的石窟,陕西的汉唐陵墓,以及山东的汉画像石;·法国学者E.┵.沙畹于1907 年调查陕西的汉唐陵墓、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四川汉阙、山东碑刻,以及通沟高句丽墓群。

1910~1912 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滨田耕作在旅顺刁家屯等地进行汉墓的调查发掘;·桔瑞超于1910 年发掘楼兰遗址和阿斯塔那墓地。1912 年从敦煌石窟骗取一批写本文书。

1912 年法国传教士闵宣化调查内蒙古东部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遗址。

1913 年罗振玉将所藏甲骨文汇编为《殷虚书契》出版。后又出版《殷虚书契菁华》(1914)、《殷虚书契后编》(1916)及《殷虚书契续编》(1933)。殷墟正式发掘前出土的甲骨资料,以此四书收录最多。

1913~1915 年斯坦因第三次来西北活动,除继续在新疆考察外,主要调查发掘了敦煌、酒泉和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烽燧遗址,西夏至元的黑城遗址,吉木萨尔的唐北庭都护府城址,以及吐鲁番的高昌古城和阿斯塔那墓地,再次窃取大批文物。

1914 年从此年起,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办的天津北疆博物院,在黄河流域及白河沿岸开展古生物学和石器时代考古的调查工作;法国V.色伽兰等人调查陕西的秦汉陵墓、四川的汉代崖墓、石阙及广元千佛崖石窟。

1914~1915 年俄国人 C.Ф.奥尔登堡率领的考察队在敦煌进行测绘,并劫去第263 窟的壁画和一批写本文物。1917 年王国维发表《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及《殷周制度论》,对甲骨学研究有较大的推进。1918 年关野贞到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广泛进行古代建筑、陵墓和佛教艺术方面的调查。1919 年桑志华在林西、赤峰一带发现若干新石器时代遗址。

1920 年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县北面的晚更新世黄土堆积中发现 3 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土地上发现旧石器。

1921 年中国北洋政府聘任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约请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共同在北京周口店考察,发现龙骨山遗址,发掘出第一颗北京人牙齿化石;安特生发现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以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并与师丹斯基、袁复礼共同进行首次发掘,由此提出“仰韶文化”的命名。同年,又发掘辽宁锦西县沙锅屯遗址;北京历史博物馆在河北巨鹿县发掘宋代故城遗址。

1922 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设立考古学研究室,马衡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日本常盘大定调查河北邯郸附近的南北响堂寺石窟。

1922~1923 年桑志华和另一法国传教士德日进,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发现并发掘萨拉乌苏遗址,从晚更新世的地层中采集到一批旧石器和一颗人类牙齿化石;又在今宁夏灵武县水洞沟,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些遗存,被命名为“河套文化”。

1923~1924 年安特生经西安去甘肃、青海二省的洮河、湟水等地区,广泛进行史前遗址的调查发掘;·马衡1923 年去河南调查新郑彝器出土情况,推断出土地点为“郑伯之墓”。1924 年又去洛阳调查汉魏故城南出土石经的太学遗址。

1925 年安特生发表《甘肃考古记》一书,将甘青地区的远古文化分成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六期。

1925~1926 年美国中亚探险队考古学主任纳尔逊调查长江三峡地区的史前遗迹。

1926 年清华学校研究院与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合作,由李济邀请袁复礼共同进行山西汾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并发掘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这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进行的考古是发掘。李济将发掘收获编撰为《西阴村史前遗存》。

1927 年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由中国学者李捷和瑞典学者B.步林负责,开始进行周口店遗址的大规模发掘;·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由徐炳昶(旭生)和斯文赫定分任中外双方团长。经内蒙古前往新疆,进行包括考古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考察;·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由滨田耕作、原田淑人等出面,约请北京大学考古学会马衡、沈兼士等,在东京联合组成东方考古学会。本年在旅大地区共同发掘貔子窝(今皮口镇)附近的单砣子等遗址。后中国学者陆续退出。

1928 年吴金鼎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附近的城子崖,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在旅大地区发掘牧羊城遗址;·国民党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隶属教育部;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学组。派董作宾于10 月13 日起在安阳小屯村进行试掘。这是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洛阳金村8 座战国大墓被盗,出土羌钟等重要文物,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调查并记录了墓地的大体情况。

1928~1929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新疆活动。黄文弼在吐鲁番附近调查发掘高昌古城、雅尔湖故城及麹氏高昌墓地;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调查汉唐时代的城堡、寺庙、沟渠和屯戍遗迹;又在罗布淖尔附近调查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汉代烽燧遗址。袁复礼在吉木萨尔附近,勘查并实测唐北庭都护府遗址。后黄文弼将其工作收获编撰为《吐鲁番考古记》(1954、1958)、《塔里木盆地考古记》(1958)、《罗布淖尔考古记》(1948)等书。

1929 年李济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以下简称“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本年主持殷墟第二、三次发掘,发掘地点限于小屯。第三次发掘所出甲骨中有著名的“大龟四版”。为及时发表殷墟发掘简报和有关研究成果,创办《安阳发掘报告》;·中国地质调查所成立新生代研究室,聘请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为名誉主任。这是中国第一个从事新生代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新生代研究室委派裴文中负责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12 月2 日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这是世界人类化石研究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国内外学术界为之震动;·北平研究院成立史学研究会,内设考古组,由徐炳昶任考古组主任。

1930 年梁思永到史语所考古组工作。前往东北调查试掘昂昂溪史前遗址,又去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等单位合组燕下都考古团,由马衡率领进行燕下都遗址的调查发掘;·陈万里从本年前后开始,在浙江一些地方进行古代越窑和龙泉窑遗址的调查;·山西公立图书馆与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合作,发掘山西万泉县阎子屹塔汉汾阴后土祠遗址。

1930~1931 年中央研究院与山东省政府合组山东古迹研究会,由李济、梁思永相继主持发掘城子崖遗址,参加工作的还有吴金鼎、郭宝钧等。通过发掘,对龙山文化的内涵有了初步认识。发掘收获由梁思永主持编写为《城子崖》(1934),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西北科学考察团中的瑞典学者F.贝格曼在额济纳河流域,调查发掘汉代烽燧遗址,获简牍1 万余支。其考古报告于1956~1958 年在瑞典出版。后汉简部分汇编为《居延汉简图版之部》(1957)、《居延汉简释文之部》(1975)和《居延汉简甲乙编》(1982)。

1931 年裴文中主持发掘周口店遗址的“鸽子堂”洞穴,首次发现大批人工打制的石英制品,又发现人类用火的痕迹,从而确认北京人文化遗存的存在。贾兰坡开始参加周口店的发掘;·梁思永参加李济、董作宾分别主持的殷墟第四、五次发掘,发掘方法有较大的改进,开始在小屯辨识夯土建筑基址。刘燿(尹达)、石璋如开始参加殷墟发掘;·梁思永、吴金鼎、刘耀在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中,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相对年代。梁思永撰写《小屯龙山与仰韶》和《后冈发掘小记》进行论证。这是中国史前时代考古研究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山西公立图书馆、北平女子师范学院研究所与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合作,发掘山西万泉县荆村仰韶文化遗址;·郭沫若著《甲骨文字研究》出版,开辟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甲骨文研究的新途径。

1932 年李济主持殷墟第六、七次发掘,发掘地点除小屯外,还有侯家庄高井台子和王裕口霍家小庄。在小屯

发现更多的夯土建筑基址,并有排列整齐的柱础;·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甲骨断代的十项标准,对甲骨学研究有重要的推进;·中央研究院与河南省政府合组河南古迹研究会,由郭宝钧主持发掘了浚县辛村西周时期的卫国贵族墓地(发掘延续到1933 年),又由刘燿、吴金鼎等发掘浚县大赍店新石器时代遗址。辛村的发掘收获,后由郭宝钧撰写为《浚县辛村》(1964);·华西大学博物馆对四川广汉县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中国营造学社调查大同云冈石窟。

1933 年裴文中主持发掘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现3 个完整的晚期智人头骨化石、一部分躯干骨、少量石器和多量装饰品。贾兰坡参加了发掘;·郭宝钧主持殷墟第八次发掘,发掘地点在小屯村北,继续发现夯土建筑基址。又由刘燿进行后冈的发掘,第一次发现有两条墓道的商代大墓;·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在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发掘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日本人还以其他名义发掘了顾乡屯地点,调查了辽代帝陵;·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由徐炳昶率领,前往陕西长安、兴平、凤翔、宝鸡等县,进行周秦遗址的调查;·董作宾去山东调查临淄齐国故城和滕县滕国故城;·郭沫若出版《卜辞通纂》。

1934 年董作宾主持殷墟第九次发掘,在小屯村北发掘夯土建筑基址等遗迹,在侯家庄南地,发现夯土建筑基址、墓葬和有字甲骨,甲骨中有“大龟七版”;·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徐炳昶、何士骥、苏秉琦等,在陕西宝鸡斗鸡台地区发掘仰韶文化遗址,先周、西周及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沟东区的发掘收获,后由苏秉琦撰写为《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48)。又在西安唐中书省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宫、兴庆宫图残石;·史语所考古组李景聃、王湘前往安徽寿县朱家集,调查寿县楚器出土地李三孤堆情况,以及寿县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寿春故城等遗址;·容庚、徐中舒、董作宾、商承祚等发起组织的考古学社在北平成立。

1934~1935 年梁思永主持殷墟第十、十一、十二次发掘,参加工作的有石璋如、刘燿、胡厚宣等,1935年还有夏鼐、高去寻。主要发掘侯家庄西北冈的10 座商代王陵及其附近的上千座“人牲”祭祀坑。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少有的大规模发掘;·郭沫若将其1931 年写成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初版本,在重新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扩充为《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为两周青铜器及铭文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体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调查南京附近的六朝陵墓、洛阳龙门和安阳宝山等石窟。

1935 年裴文中在广西武鸣县的苞桥、芭勋、腾翔和桂林附近,发现并发掘4 处洞穴遗址,有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共存,但不见陶片;·郭宝钧主持发掘汲县山彪镇战国墓。又发掘辉县琉璃阁战国墓(发掘延续到1937 年)。两地的发掘收获,后由郭宝钧撰写为《山彪镇与琉璃阁》(1957);·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调查河北邯郸附近的南北响堂山石窟;·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在热河发掘赤峰红山后遗址。日本人还在东北发掘了通沟高句丽壁画墓(发掘延续到1936 年)。

1936 年贾兰坡主持周口店遗址发掘,发现3 个北京人头骨化石;·梁思永、刘燿发掘山东日照县两城镇遗址;·李景聃、赵青芳等调查发掘永城县造律台、黑孤堆龙山文化遗址;·西湖博物馆在杭州良渚镇附近发掘几处史前遗址,发现与龙山文化相似又有显著区别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良渚文化”;·郭宝钧、梁思永分别主持殷墟第十三、十四次发掘,发掘地点主要仍在小屯村北,参加工作的有石璋如、高去寻等。第十三次发掘中发现的127 坑,出土主要属武丁时期的17096 片有字甲骨,其中完整卜甲近300 版;·《田野考古报告》创刊(1936 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日本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进行响堂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调查。1937 年石璋如主持殷墟第十五次发掘,地点在小屯村北,参加工作的还有高去寻等。第十三、十四、十五三次发掘,采取全面揭露的方法,共发现宫殿基址50 座,以及排成方阵状的祭祀坑;·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历史语言研究所合组西康古迹考察团,由安特生、祁延霈前往今甘孜地区的道孚、炉霍一带,进行史前遗址的调查;·刘燿作《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论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中的错误》,最早指出仰韶村遗址包含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安特生所说的“仰韶文化”在内容上有所混淆,并对安特生划分的甘肃远古文化的六期提出了质疑;·梁思成等在山西五台县发现唐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大殿。这是当时所知年代最早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抗日战争爆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迁往内地;·日本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等,从本年起至1944 年8 次前往日军侵占的山西大同,对云冈石窟进行调查和实测,并发掘第9、10、19、20 等窟,以及冈上的北魏佛寺遗址和阳高汉墓等;·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发掘元上都遗址;·郭沫若出版《殷契粹编》。

1938 年冯汉骥在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的羌族地区,调查古代的石棺葬;·日本人原田淑人调查北魏平城遗址。1938~1939 年吴金鼎在云南大理附近,调查马龙、龙泉、下关、佛顶等史前遗址,以及南诏时期的五华楼、太和城等遗址。

1939 年金毓黻等在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校园内清理汉代画像石棺墓,并调查附近的崖墓和石阙。

1939~1940 年史语所考古组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作,由吴金鼎、曾昭燏等发掘大理附近的马龙、清碧、佛顶、中和、龙泉、白云等遗址,发掘收获编撰为《云南苍洱区考古报告》(1942)。

1940 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和东亚文化协议会,在日本侵占的华北地区活动。由原田淑人主持发掘邯郸赵王城。1940~1941 年日本人关野雄又调查临淄齐国故城和滕、薛二国故城。此间,还有其他日人在周口店和殷墟等地进行发掘。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原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人保管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全部化石被弄得下落不明;·容庚著《商周彝器通考》出版。

1941~1942 年史语所考古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合作,由吴金鼎主持发掘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参加工作的有夏鼐、高去寻、曾昭燏等。

1942 年尹达在延安附近的大砭沟发现龙山文化遗址。

1942~1943 年史语所考古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四川省立博物馆合作,由吴金鼎主持发掘成都附近的五代前蜀王建墓,参加工作的有冯汉骥、王振铎等。发掘收获由冯汉骥撰写为《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1964);·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单位合组西北史地考察团,考古方面由劳榦、石璋如负责,开始在敦煌附近的额济纳河流域考察汉代长城和烽燧遗址;后又转往关中地区,调查史前时期遗址、传说中的周都以及汉唐帝陵;·尹达撰写的《中国原始社会》一书在延安出版;·原田淑人发掘曲阜汉鲁灵光殿遗址。

1944~1945 年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地理研究所、北大文科研究所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古方面由向达、夏鼐、阎文儒负责。开始在敦煌附近发掘魏晋和唐代墓葬,继而考察汉代阳关、玉门关和长城、烽燧遗址;随后,在河西走廊和洮河流域,调查发掘史前时期及其他时代的遗迹。夏鼐在甘肃宁定县阳洼湾齐家墓葬的发掘中,第一次从地层上找到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的证据。又在武威发掘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葬。

1946 年尹达在华北解放区邯郸附近清理一座汉墓,第一次发现散乱的玉衣片。

1947~1948 年裴文中等在甘肃的渭河、汉水上游、洮河流域、河西走廊和兰州附近,以及青海的湟水流域和青海湖附近,进行史前时期的调查与试掘。

1948 年解放区东北行政委员会根据《土地法大纲》成立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并颁布《东北解放区文物古迹保管办法》等文件,注意在土改中保护文物;·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对吉林西团山石棺墓进行试掘;·华北人民政府派人收集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的重要文物;·为准备和平解放北平建立的军事接管委员会,所属文化接管委员会下设文物部,由尹达任部长,王冶秋任副部长。

1949 年北平解放后不久,华北人民政府颁布禁止文物出口的法令;·华北人民政府高教会图书文物处印发《全国建筑文物简目》,以便中国人民解放军南进时注意保护;·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断12 年后, 9 月27 日重新开始。这次发掘由贾兰坡、刘宪亭负责,裴文中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文化部设立文物局,由郑振铎任局长,王冶秋任副局长;·中国科学院于11 月接收前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和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平图书史料整理处,酝酿成立考古研究所。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5 月24 日发布关于古迹、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的保护办法,并颁发《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中国科学院派出郭宝钧率领的发掘团前往安阳,恢复中断13 年的殷墟考古工作,发掘武官村大墓等遗迹;·文化部文物局派裴文中率领的雁北文物勘查团前往山西北部,进行古代遗址、墓地、石窟和建筑的调查;·文化部文物局派裴文中率领的东北古发掘团,进一步发掘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分布于吉林、长春地区的这种青铜文化,后来被称作“西团山文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院考古所”)于5 月开始筹备, 8 月1 日正式成立,由郑振铎任所长,梁思永、夏鼐任副所长;·科学院考古所派出夏鼐任团长、郭宝钧任副团长、苏秉琦任秘书长的发掘团前往河南辉县,进行琉璃阁、固围村等地点的大规模发掘(延续到1952 年)。在琉璃阁的发掘中,第一次找到比安阳殷墟为早的商代遗迹,第一次成功地剥剔出古代木车的痕迹。又在固围村发掘3 座战国时期魏国王室大墓,并发现当时的铁质生产工具。另外还发掘一些商代和汉代的墓葬。整个发掘的收获,编撰为《辉县发掘报告》(1956);·南京博物院由曾昭燏主持发掘江宁牛首山附近的南唐二主陵墓(发掘延续到1951 年),发掘收获编撰为《南唐二陵发掘报告》(1957);·东北博物馆(1959 年改名辽宁省博物馆)由李文信主持发掘辽宁义县清河门辽代中期的肖氏族墓;·故宫博物院陈万里等开始进行古代窑址调查。本年主要调查河南临汝县的几个地点;·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文物参考资料》创刊(1959 年改名《文物》)。

1951 年四川资阳县城附近的黄鳝溪出土人类头骨化石,经鉴定属晚期智人,被命名为“资阳人”;·科学院考古所派出夏鼐率领的河南省调查发掘团,调查渑池县仰韶村及成皋青台、点军台等史前遗址。并确认郑州二里冈遗址是早于安阳殷墟的又一处重要的商代遗址。苏秉琦率领的陕西省调查发掘团,前往长安县沣河两岸,调查了马王村、客省庄及斗门镇附近的一些遗址;·华东文物工作队赵青芳在江苏淮安县境发现青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由此提出“青莲岗文化”的命名;·南京博物院发掘江宁县湖熟镇附近相当于西周时期的遗址,由此提出“湖熟文化”的命名。发掘收获编撰为《南京附近考古报告》(1952);·东北博物馆李文信等在辽阳北郊的棒台子、三道壕,清理3 座

汉魏时期的壁画墓;·文化部文物局派赵正之、宿白等对敦煌石窟进行全面勘查。

1951~1952 年科学院考古所派出夏鼐率领的发掘团,前往长沙进行战国和两汉时期墓葬的发掘,发掘收获编撰为《长沙发掘报告》(1957);·河南省文管会、科学院考古所及文化部文物局等单位,先后派人前往河南禹县配合白沙水库工程,发掘战国至唐宋时期的墓葬。其中3 座宋墓仿木建筑结构复杂,壁画内容丰富,是同类宋墓中保存较好的一组。后由宿白编撰为《白沙宋墓》 (1957);·科学院考古所发掘北京董四墓村的两座明代万历帝嫔妃墓。

1952 年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举办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对各省新成立的文物管理委员会中从事考古工作的干部进行为期 3 个月的培训。本年至1955 年,4 期共培训341 人。裴文中兼任历届训练班的主任;·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在郑州二里冈和洛阳东郊进行田野考古实习;·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北京大学创办考古专业,由苏秉琦兼任专业主任;·江苏徐州市郊茅村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王献唐、王振铎等前往调查。后来在画像石上找到熹平四年(175)的铭刻;·文化部文物局派出吴作人、常书鸿率领的勘查团,对炳灵寺石窟进行全面勘查。

1953 年郑州市文物工作组(1954 年改名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从本年开始,配合基本建设在郑州市区进行清理发掘。通过二里冈、人民公园两遗址出土物和层位关系的比较,判定二里冈遗址是早于安阳小屯的商代较早遗存。二里冈的发掘收获,由安金槐编撰为《郑州二里冈》(1959);·科学院考古所石兴邦、吴汝祚等在陕西长安的丰镐一带进行考古调查;·湖南省文管会在长沙仰天湖清理一座保存较好的战国时期木椁墓,第一次发现“遣策”竹简。历年,长沙地区清理发掘的楚墓共计约2000 座;·河北兴隆县发现一批战国铁范;·由文化部文物局、科学院考古所和洛阳文管会(后改名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人员组成的洛阳地区考古发掘队,在裴文中、夏鼐的领导下,配合基建工程发掘洛阳烧沟汉墓,为中原地区汉墓的编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尺。后由蒋若是将发掘收获编撰为《洛阳烧沟汉墓》(1959);·陕西绥德发现有汉永元十二年(100)铭刻的王得元墓,是为陕北第一次发现画像石墓;·华东文物工作队清理山东梁山县后银山一座东汉晚期壁画墓;·洛阳发掘数十座晋墓,其中包括元康九年(299)徐美人墓;·华东文物工作队罗宗真等发掘江苏宜兴晋周处及其家族墓地;·陕西省文管会着手调查关中唐十八陵。其中,历年进行重点勘查的有献陵(高祖)、昭陵(太宗)、乾陵(高宗和武则天)、桥陵(睿宗)、建陵(肃宗);·文化部文物局派出吴作人率领的勘查团,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全面勘查;·文化部文物局组织勘查团前往山西勘查,发现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唐建中三年(782)建南禅寺大殿,以及平遥镇国寺大殿(五代)、永济永乐宫(元代)等多处重要古代建筑;·《中国考古学报》改名《考古学报》继续出版。

1953~1954 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发掘台北市圆山贝丘遗址。

1954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在贾兰坡的主持下开始发掘丁村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掘收获编撰为《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1958);·中国科学院举行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25 周年纪念会;·第三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在西安半坡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后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石兴邦主持进行大规模发掘,第一次揭示出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的大致轮廓,并区分出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发掘收获编撰为《西安半坡》(1959);·湖北省文管会配合石龙过江水库工程,发现京山县屈家岭遗址,后与科学院考古所共同进行发掘,该处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被命名为“屈家岭文化”。张云鹏将发掘收获编撰为《京山屈家岭》(1965);·福建文管会等单位开始发掘闽侯县昙石山遗址,其中,下层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昙石山文化”;·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西周早期的宜侯夨等铜器;·陈梦家著《西周铜器断代》,开始在《考古学报》上连载;·陕西省文管会在长安县普渡村发掘一座西周墓,出土有穆王生称铭文的铜盉及3 件一组的编钟铜器;·山西洪洞县坊堆村首次发现西周时期的有字卜骨;·科学院考古所派出郭宝钧率领的发掘队,前往洛阳进行东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东都城的勘查工作。并发掘东汉时期的河南县城遗址;·科学院考古所、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二队共同发掘洛阳中州路范围内发现的古代墓葬。考古所在苏秉琦主持下发掘的260 座东周墓,经整理分期,为中原地区东周墓的断代提供了标尺,后编撰为《洛阳中州路》 (1959);·西南博物院等单位在四川巴县冬笋坝、昭化县宝轮院发掘一批年代相当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船棺葬。后由冯汉骥主持将发掘收获编撰为《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1960);·华东文物工作队在山东沂南县发掘一座大型画像石墓,后由曾昭燏主持编撰为《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1956);·河北省文管会发掘望都附近的两座东汉壁画墓(发掘延续到1955 年),后编辑出版为《望都汉墓壁画》 (1955)、《望都二号汉墓》(1959);·陕西省文管会在西安东郊发掘隋大业六年(610)姬威墓。随后连年在西安附近发掘大批隋唐墓,总计约2000 多座;·热河省博物馆郑绍宗等发掘赤峰大营子辽庆历九年 (959)驸马赠卫国王墓;·北京历史博物馆、河北省文管会发掘曲阳县修德寺遗址,获北魏至唐石刻造像2200躯,其中247 躯有纪年铭。

1955 年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合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由夏鼐、安志敏兼任正副队长。第一次调查工作有40 余人参加,分10 个组前往三门峡水库区各地,进行古代遗址、墓葬和其他遗迹的全面普查;·甘肃省文管会发掘兰州白道沟坪马家窑文化马厂期制陶窑场。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制陶窑场;·科学院考古所由王伯

洪主持发掘长安县客省庄遗址,首次发现后来被命名为“客省庄二期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连同张家坡的发掘资料编撰为《沣西发掘报告》(1963);·南京博物院由赵青芳主持发掘南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省博物馆合作调查南海西樵山大型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地;·河南省文物队由安金槐主持在郑州白家庄发现商代前期的夯土城墙。经多年的勘查发掘,查明城墙周长6960 米,并在城内东北部发现面积较大的宫殿基址;·热河凌源县马厂沟(现属辽宁喀左县)发现一处西周窑藏,出土匽侯盂等铜器。后来当地又在北洞、山湾子、小波汰沟等地发现西周铜器窑藏;·安徽省文管会、博物馆在寿县西门外清理春秋晚期蔡昭侯墓,收集大批青铜礼器和乐器。后编辑出版为《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1956);·东北博物馆由李文信指导发掘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广州市文管会在广州华侨新村等地发掘汉墓,其中许多应属南越王国的贵族和官吏墓。历年来广州各地发掘的汉墓资料,由麦英豪编撰为《广州汉墓》(1981);·云南省博物馆发掘晋宁石寨山西汉时期滇王和其他王室贵族墓葬,后由孙太初编撰为《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1959);·湖北省及武汉市文管会在武汉地区发掘东吴和南朝时期的若干纪年墓(发掘延续到1956 年);·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清理长安街双塔庆寿寺元代海云、可庵墓塔;·科学院考古所主办的《考古通讯》创刊(1959 年改名《考古》)。

1956 年中国科学院、文化部于2 月21~27 日联合召开考古工作会议,参加会的有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考古工作者和大学考古教师共 180 人。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讲话,文化部副部长兼科学院考古所所长郑振铎作了题为《考古事业的成就和今后努力方向》的报告,会议宣读和讨论了各地考古发掘的专题报告26 篇;·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甘肃刘家峡水库区进行考古调查;·湖北长阳县下钟家湾的一处洞穴堆积中,发现属于早期智人的“长阳人”上颌骨化石;·青海湖西南的霍霍西里附近,发现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打制石器;·黄河水库考古队由安志敏主持发掘河南陕县庙底沟、三里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延续到1957 年)。由此确认了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发现了属龙山文化较早阶段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发掘收获编撰为《庙底沟与三里桥》(1959);·浙江省文管会发掘吴兴钱山漾遗址,在内容丰富的良渚文化层中,发现了保存较好的水稻堆积和丝麻织物(发掘延续到1958 年);·陈梦家著《殷墟卜辞综述》出版;·科学院考古所由王伯洪主持开始在长安县张家坡附近进行西周遗址和墓葬的大规模发掘;·黄河水库考古队在陕县上村岭,发掘 200 多座西周晚期到春早期的虢国墓葬,后由林寿晋编撰为《上村岭虢国墓地》(1959);·科学院考古所由王仲殊主持进行汉长安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工作,勘查和实测城墙的位置,发掘宣平门、霸城门、西安门、直城门,并判明其他城门的位置(发掘延续到1958 年);·辽宁省西丰县西贫沟发现一处年代相当于西汉中晚期的墓地,一般认为应属匈奴,也有人主张属于乌桓;·山东肥城县栾镇村发现一座建初八年(公元83)的画像石墓;·东北博物馆派人前往高句丽早期政治中心的桓仁地区,着手调查高力子等地的积石墓群;·安徽省博物馆清理安庆市棋盘山元尚书右丞相范文虎墓;·科学院考古所与北京市文化局合组的工作队,在夏鼐的主持下,开始发掘明神宗万历帝定陵(发掘延续到1958 年);·浙江省文管会朱伯谦、王士伦等着手对龙泉青瓷窑址进行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浙江省文管会清理建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

的金华万佛塔塔基;·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调查宁波保国寺大殿,判明其建造年代应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这是在江南第一次发现的北宋木构建筑;·黄河水库考古队详细勘查三门峡汉唐时代漕运遗迹。后由俞伟超编撰为《三门峡漕运遗迹》(1959);·广州市文管会发掘北宋时期的西村窑址;·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1960 年以后停办,1974 年恢复)。

1957 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吕遵谔等发掘赤峰红山后遗址;·甘肃省博物馆发掘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一次在齐家文化地层中成批发现红铜工具;·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由宿白率领,与河北省文物队合作发掘邯郸涧沟和龟台寺遗址;又调查实测南北响堂山石窟,并发现小响堂石窟;·四川省博物馆发掘年代相当于商代的新繁水观音遗址;·山西省文管会在侯马西北发现春秋晚期的晋国都城遗址;·河南省文物队裴明相等在信阳长台关发掘两座规模较大的战国中期楚墓,发现保存甚好的木构椁室,以及大量漆木器等;·科学院考古所黄展岳等发掘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发掘延续到1961 年;·河南省文物队在洛阳西郊发掘一座西汉晚期的壁画墓。前室顶脊所绘日、月、星象图,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幅星象图;·陕西省文管会对唐长安城的郭城及大明宫、兴庆宫等遗址进行初步勘测;·科学院考古所由马得志主持发掘大明宫遗址。截至1958 年底已将大明宫的宫墙范围、宫门位置及主要宫殿的分布,大都勘探清楚,并发掘麟德殿、玄武门等遗址。工作收获编撰为《唐长安大明宫》(1959);·科学院考古所在西安发掘隋大业四年(608)李静训墓、唐开元十一年(728)鲜于庭诲墓,后连同1958 年发掘的另4 座唐墓,由马得志编撰为《唐长安城郊隋唐墓》(1980);·科学院考古所在西安附近勘查元代安西王府遗址;·山西省文管会在太原市郊发掘明宣德三年(1428)晋郡王朱济熇墓;·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清理虎丘云岩寺塔塔身,判明建塔的时间为959~961 年,发现五代吴越国所造金涂塔等佛教文物;·浙江省文管会在隋唐五代时期越窑最集中的余姚上林湖滨海地区进行广泛调查。

1957~1958 年科学院考古所黄文弼率领的考古队前往新疆哈密、伊犁、焉耆、库车及阿克苏等地区调查发掘,取得较多的收获。后将黄文弼的遗稿整理为《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83)。

1958 年广东韶关县马坝乡狮子山岩洞和广西柳江县通天岩洞穴,先后发现属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分别被命名为“马坝人”和“柳江人”;·科学院考古所赵学谦等开始进行宝鸡北首岭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延续到1964 年),后连同1977~1978 年补充发掘的收获,编辑出版为《宝鸡北首岭》(1984);·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和科学院考古所以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的名义,分别发掘陕西华县元君庙、华阴县横阵村的仰韶文化氏族公共墓地,为研究当时的家庭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元君庙的发掘收获,后由张忠培编撰为《元君庙仰韶墓地》(1983);·科学院考古所安志敏等发掘安阳后冈、大司空村两处仰韶文化遗址,提出将豫北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存划分为两个类型的问题;又在梅园庄第一次发现殷墟存在有与二里冈下层接近的商代较早遗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对燕下都遗址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甘肃分队谢端琚等发掘永靖张家嘴遗址,由此提出辛店文化张家嘴类型的命名;·科学院考古所勘查唐长安兴庆宫遗址,发掘了勤政务本楼等建筑遗迹;·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掘东晋颜氏族葬墓地;·河南省文物队清理邓县学庄村的一座南朝时期画像砖墓;·河北省文物队发掘金代初期巨鹿郡王时立爱及其子时丰墓;·江西省文管会发掘明嘉靖年间的益庄王朱厚烨墓,后又陆续发掘益端、益宣、益定三王墓,对明代后期的藩王葬制有较多的了解;·河北省文物队发掘北宋至元磁州窑系的邯郸观台窑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后机构曾有变动,1978 年恢复);·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文化部、中国科学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联合召开长江流域文物考古工作会议,决定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1958~1959 年河南省文物队发掘巩县铁生沟西汉中晚期冶铁遗址,后编撰为《巩县铁生沟》(1962)。

1959 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试掘华县老官台遗址,又在元君庙遗址找到老官台类型遗存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地层证据,后来多将其称作“老官台文化”;·山东省文管处、济南市博物馆合作,由杨子范主持,在大汶口附近的宁阳县堡头村发掘 100 多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后由此提出“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发展收获编撰为《大汶口》(1974);·四川省博物馆发掘巫山县大溪遗址。以此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被命名为“大溪文化”(后于1975~1976 年又曾进行发掘);·科学院考古所金学山等发掘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首次集中地揭示了屈家岭文化的各类遗迹。在屈家岭文化早、晚期之上叠压的另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暂名为“青龙泉三期文化”;·浙江省文管会发掘嘉兴县马家浜遗址。以此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马家浜文化”;·科学院考古所派出徐旭生率领的工作队,前往豫西进行“夏墟”探查工作,在偃师二里头发现早于郑州二里冈、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随后,由赵芝荃主持对二里头遗址进行长期的大规模发掘;·科学院考古所开始发掘安阳苗圃北地商代铸铜遗址,又发掘后冈商代圆形葬坑;·安徽省文物队殷涤非等在屯溪市郊发掘两座具明显地方特点的西周土墩墓,随葬大量釉陶器和一些青铜器;·陕西省考古所开始进行凤翔秦都雍城的调查、试掘工作;·四川彭县竹瓦街发现商末周初的铜器窖藏;·陕西省文管会发掘潼关吊桥东汉弘农杨氏七墓;·甘肃省博物馆发掘武威磨嘴子西汉晚期墓群,发现3 本九篇《仪礼》简册及“王杖十简”。汉简部分由科学院考古所协助,陈梦家执笔编撰为《武威汉简》(1964);·河北省文物队发掘定县北庄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这是一座以石材为“题凑”的砖室墓;·福建省文管会开始发掘崇安汉代城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进行民丰县尼雅遗址、巴楚县脱库孜沙来遗址等项调查发掘。又发掘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的高昌墓葬;·科学院考古所陈久恒等对隋唐东都洛阳城重新进行勘查,大体判明外郭城的范围、形制和一些城门的位置;·吉林省博物馆王承礼等开始进行敦化六顶山渤海墓葬的发掘工作;·南京博物院发掘淮安宋代杨氏墓群,其中两座有壁画,并出土一批漆器;·山西省文管会畅文斋发掘侯马金大安二年(1210)董氏兄弟雕砖墓。墓内发掘的杂剧俑和戏台模型是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要研究资料;·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掘明定远王沐晟墓,又调查已被盗掘的黔宁王沐英墓;·南京博物院在宜兴均山小碗窑发掘吴晋时期的青瓷窑址;·陕西省考古所发掘铜川县黄堡镇附近的唐宋耀州窑址,发掘收获编撰为《铜川耀州窑址》(1965);·文化部文物局调查组前往西藏拉萨、日喀则、萨迦、江孜、山南等地,进行古代文物的调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后机构曾有变动,1980 年恢复)。

1959~1960 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实习队由李仰松、邹衡等率领发掘洛阳王湾遗址,发掘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许多层次,提出关于当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谱系的意见;·河北省文物队发现属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的磁县下潘汪、武安赵窑等遗址;·科学院考古所谢端琚、郑乃武等在甘肃临夏县发掘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河南省文物队在南阳瓦房庄发掘汉代冶铁遗址;·科学院考古所由马得志主持,对唐长安的城垣、城门、街道、里坊及宫城、皇城等布局情况进行全面勘察,并发掘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东市和西市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队等单位合组的辽中京发掘委员会,由李逸友负责,对宁城县境的辽中京遗址进行全面勘查和重点发掘。

1960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院古脊椎所)由贾兰坡主持发掘山西芮城县匼河一带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质年代属早更新世。又在西侯度试掘的早更新世砂砾堆积中,发现人工打制的石块;·科学院古脊椎所贾兰坡等发掘水洞沟遗址,获石制品约2000 件;·科学院考古所由安志敏主持发掘安阳小南海洞穴遗址,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小型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存;·科学院考古所张彦煌等发掘山西芮城县西王村遗址,由此提出晋南仰韶文化的西王村类型,并发现庙底沟类型早于西王村类型的地层证据;·南京博物院由尹焕章主持,

第一次发掘江苏邳县刘林遗址,发掘一批大汶口文化较早阶段的墓葬。(后于1963 年再次发掘);·山东省文管会、科学院考古所等单位共同对潍坊市姚官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科学院考古所吴汝祚等发掘山东平度县东岳石村遗址,发现晚于山东龙山文化、早于商代二里冈期的文化遗存,后被称为“岳石文化”;·上海博物馆黄宣佩等发掘青浦县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崧泽遗存晚于马家浜文化的地层关系,由此提出“崧泽文化”的命名;·科学院考古所由刘观民主持发掘赤峰夏家店遗址,将当地的青铜文化区分为相当于夏商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相当于西周春秋时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科学院考古所发掘甘肃永靖县姬家川辛店文化遗址,因其文化面貌与张家嘴有明显的差异,称之为“姬家川类型”;·河南省文物队发掘密县打虎亭两座相连的东汉大墓;·山东省博物馆发掘安丘董家村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队在札赉诺尔发掘一批年代约当 1 世纪的少数民族墓葬,有人推测其族属为拓跋鲜卑;·南京博物院在南京西善桥附近发掘一座南朝大墓,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又在富贵山发现晋恭帝玄宫石碣。此后20 年间,两单位在南京及丹阳县境陆续发掘10 余座南朝大墓,据考订应为晋恭帝及南齐、梁、陈的帝王陵墓;·科学院考古所开始勘查隋唐洛阳城的皇城、宫城及其附属小城的平面布局,并对洛河两岸的街道、里坊作全面探讨;·陕西省文管会发掘为唐代乾陵陪葬的永泰公主墓(发掘延续到1962 年);·广东省博物馆发掘韶关附近的唐张九龄墓,这是广东已发现唐墓中规模最大的砖室墓;·河南省文物队调查鹤壁矿区发现的北宋晚期煤矿遗迹;·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在福建建阳芦花坪发掘宋代建窑遗址,后于1971 年再次发掘;·河北省文物队发掘井陉柿庄金代尹氏家族墓群;·山西省文管会在芮城县永乐宫旧址发掘元代全真教重要人物宋德方、潘德冲墓;·陕西省考古所调查褒斜道石门附近的栈道遗迹及历代石刻;·中国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院成立考古研究所。(后机构曾有变动,1979 年属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1960~1961 年陕西省考古所开始发掘西乡县李家村遗址,发现年代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人将其归入“老官台文化”,有人称之为“李家村文化”。

1961 年国务院于3 月4 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并公布国务院全体会议第 105 次会议(1960 年11 月17 日)通过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及《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江西省文管会在修水县山背村附近进行调查,并试掘跑马岭遗址,发现颇具特点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后有人提出可将此类型命名为“山背文化”;·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由高明率领发掘北京昌平雪山遗址,发现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存及年代更早的雪山一期文化;·科学院考古所由王仲殊主持进一步勘查汉长安城遗址,究明了城内的街道形制,及长乐宫、未央宫、桂宫的范围。城西建章宫的范围也大致勘探清楚;·新疆考古所发掘伊犁地区昭苏县境的土墩墓,初步推断可能是汉代乌孙人的墓葬。又调查北疆的石人石棺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队在陈巴尔虎旗完工地区发掘一批年代可能早于 1 世纪的少数民族墓葬;·北京市文物队发掘辽应历八年(958)赵德钧墓;·科学院考古所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出版。

1961~1962 年河北省文物队开始对燕下都遗址进行全面勘查和重点试掘;·科学院考古所对唐长安城的城垣、街道、里坊等布局情况,进行全面的复查与核实,并进行了实测。

1962 年江西省文管会发掘了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其下层的年代估计在公元前5000 年以前,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前农业阶段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甘肃省博物馆发掘武山县石岭下遗址,发现一种既有庙底沟类型因素、又有马家窑类型主要成分的文化遗存,暂时被称作“石岭下类型”,属马家窑文化的早期阶段;·科学院考古所高广仁等发掘曲阜西夏侯遗址,第一次从地层上判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相对年代;·科学院考古所刘观民、徐光冀等发掘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其陶器群颇具特征,被命名为“富河文化”。又在南杨家营子发现红山文化早于富河文化的地层证据;·科学院考古所郑振香等发掘安阳大司空村的商代遗存,根据灰坑打破关系,提出将殷墟文化进一步划分为早晚相承的4 期;·广东省博物馆在清远县境发掘一座年代相当于东周时期的墓葬,出土一些略具地方特点的青铜容器。这类墓葬,后来在德庆、肇庆、四会及广西恭城等地也有发现;·陕西省文管会对秦始皇陵园进行初步勘查;·陕西省文管会开始勘查汉武帝茂陵。随后,该会及有关地、县文管部门,陆续勘查西汉诸陵;·吉林省博物馆对集安县洞沟地区的高句丽墓群,以及邻近的关隘、城堡遗址,进行全面普查。后陆续发掘多座;·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队对辽上京遗址进行勘测;·河北省文物队发掘曲阳涧磁村宋定窑遗址。

1963 年科学院古脊椎所在陕西蓝田县陈家窝村发现一件直立人的下颌骨化石,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科学院古脊椎所在山西朔县峙峪发现并发掘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后被称作“峙峪文化”;·科学院考古所发掘赤峰蜘蛛山遗址,发现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战国至汉初文化4 层叠压关系,又在赤峰西水泉发掘一处红山文化遗址;·南京博物院发掘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与甘肃省博物馆合作发掘兰州青岗岔遗址,发现保存相当完好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房基;·宝鸡贾村出土一批西周铜器,其中的何尊有铭文122 字,内容涉及成王营建洛邑事;·四川大学历史系和四川省博物馆试掘广汉县月亮湾遗址,再次发现形制与商周相同的圭、璋、琮、璧等玉石器;·云南省博物馆发掘昭通后海子东晋太元年间的霍承嗣墓,墓内壁画反映了当时云南的民族关系情况;·河南省文物队发掘焦作附近的金代雕砖、壁画和画像石墓;·河南省文物队在鹤壁

集市境的汤、淇两河沿岸,发掘宋元时代民间窑址;·甘肃省文物队再次调查炳灵寺石窟,在 169 窟第一次发现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建弘元年(420)墨书题记,为探索早期石窟遗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敦煌文物研究所为配合莫高窟加固工程,开始进行窟前的发掘,陆续清理出一批五代、宋、西夏和元代的佛寺遗迹;·科学院考古所由安志敏主持,开始在旅大地区发掘楼上、岗上等史前遗址;·科学院考古所由许景元主持,进一步勘查汉魏洛阳城的城垣、街道、宫城及城南的明堂、辟雍、太学等遗址;·科学院考古所由王仲殊主持,对黑龙江宁安县境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勘查发掘。又对敦化六顶山渤海墓葬进行了发掘。

1964 年中国考古学会筹备委员会于 3 月27 日成立,郭沫若任主任委员,原定当年7 月下旬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后因故搁置;·国务院批准下发文化部制定的《古遗址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管理办法》;·科学院古脊椎所由贾兰坡主持,发掘蓝田公王岭遗址,先后发现直立人牙齿和头骨化石,学者们曾将蓝田陈家窝和这里的直立人化石泛称为“蓝田人”。后不少学者根据二者的原始性状和年代的不同,主张将陈家窝的化石另行命名为“陈家窝人”;·科学院古脊椎所由裴文中主持,开始发掘贵州黔西县观音洞遗址,因所出石制品具独特文化面貌,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西藏南部的定日县附近发现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发掘台北市郊的大坌坑遗址,上层遗存属圆山文化、下层遗存被命名为大坌坑文化;·科学院考古所从1959 年以来在二里头遗址共揭露8000 平方米,并在遗址中钻探出一片面积为 1 万平方米的夯土台基;·洛阳市博物馆开始清理洛阳东郊庞家沟一带的西周墓地;·南京博物院在江苏六合县程桥附近,第一次发现并发掘春秋晚期的吴国贵族墓葬;·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开始对临淄齐国故城进行全面勘查和重点发掘;·河南省文物队开始对新郑的郑韩故城进行全面勘查和重点发掘;·四川大学历史系在川西北的理县、汶川地区调查发掘一批石棺葬,所出铜柄铁剑和双耳陶罐等物有鲜明的特征,又有半两钱同出,可能属汉代西南夷中的冉人;·云南省文物队在祥云县大波那发掘一座木椁铜棺墓;·科学院考古所许景元等在洛阳汉魏故城南郊发掘东汉时期的刑徒墓地;·北京西郊八宝山附近发现汉幽州书佐秦君神道阙残石;·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清理东晋泰宁元年谢鲲残墓;·云南省文物队勘测唐代南诏国都太和城遗址;·科学院考古所与北京市文物队合作,由徐苹芳主持进行元大都遗址的勘查发掘。截至1966 年6 月,

先后勘查了元大都的城垣、街道和河湖水系等遗迹,发掘了几处不同类型的建筑基址;·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调查和实测河南巩县境内的北宋帝陵;·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掘元明之际的张士诚母曹氏墓;·河北省文物队发掘定县北魏太和五年(481)塔基;·甘肃省博物馆发掘唐延载元年(694)泾川大云寺塔基。塔基有地宫,并使用金棺银椁。1965 年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两枚属直立人阶段的人类牙齿化石。后经多次发掘,发现少量石器、大量炭屑及丰富的动物化石,判明其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南京博物院发掘铜山丘湾商代社祀遗址;·湖北省博物馆在江陵楚纪南城附近的望山和沙冢发掘 3 座中型木椁墓,出土越王勾践剑等珍贵文物;·沈阳故宫博物馆在沈阳郑家洼子发掘一批青铜短剑墓,出土较多的青铜兵器、用具和马饰;·山西省考古所在侯马晋国故城南发掘一处春秋晚期的盟誓遗址,发现1000 多片朱书“盟书”,后由张颔等整理汇编为《侯马盟书》(1976);·陕西省文管会在咸阳杨家湾村北,汉高祖长陵的两座陪冢近旁,发掘共计埋藏2600多件彩绘陶俑的10 个随葬坑;·北京市文物队在北京西郊八宝山附近,发掘西晋永嘉元年(307)王浚妻华芳墓;·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南京象山发现东晋琅琊王氏族墓群,本年发掘咸康七年(341)王兴之墓,后又发掘其他几座墓葬;·山西大同市博物馆发掘北魏太和八年(484)琅琊王司马金龙墓;·洛阳市博物馆发掘了北魏建义元年(528)常山王元邵墓;·辽宁省博物馆发掘北燕冯素弗墓;·科学院考古所建成中国第一座放射性碳素断代实验室。

1965~1966 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在益都县苏埠屯发掘一座有4 个墓道的商代大墓。

1966 年科学院古脊椎所以其本年在周口店遗址第 3 层新发现的直立人头盖骨断片为主,与1934 年出土的5 号头盖骨碎片,拼接成一个较完整的中年男性头盖骨。这是目前所知北京人头骨中进步形态特征最多的个体;·西藏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聂拉木县附近发现旧石器遗存;·科学院考古所对金中都遗址进行勘测,钻探了外郭城、街道和宫城、宫殿等遗迹;·大部分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因“文化大革命”而暂时中断,《考古学报》、《考古》和《文物》亦告停刊。

1967 年湖南省博物馆高至喜等对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进行小规模试掘;·甘肃省博物馆发掘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出土潶伯卣等铜器;·湖北鄂城县博物馆清理东吴孙将军墓;·湖北黄石市西塞山发现宋代钱窖,出土铜钱22 万斤。这是明代以来当地第六次发现钱窖。

1968 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进行发掘,其第3 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被称作“长滨文化”;·科学院考古所与河北省文管处合作,由王仲殊、卢兆荫主持在满城陵山发掘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两座墓墓室都凿于山崖之中,规模宏大,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出土并复原了金缕玉衣。

1969 年科学院考古所在殷墟西区进行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截至1977 年,先后发掘分属若干墓区的 939 座商代小型墓葬和5 座车马坑,为探讨当时的社会组织提供了重要资料;·甘肃省博物馆清理武威县雷台的一座东汉晚期砖室墓,出土一批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及铜奔马等珍贵文物;·科学院考古所发掘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

1970 年陕西省文管会等单位由石兴邦主持,开始发掘咸阳杨家湾汉高祖长陵的两座陪冢,发掘者认为可能是周勃和周亚夫墓;·山东省博物馆在曲阜九龙山,发掘4 座属鲁恭王一系的西汉大型崖墓,墓室结构与满城汉墓相似;·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唐代金银器窖藏,两个陶瓮共盛放金银器皿205 件,另外还有装饰品和其他文物。这是历年出土唐代金银器最多的一批;·山东省博物馆在邹县九龙山发掘明太祖朱元璋子鲁荒王朱檀墓:科学院考古所在成都凤凰山,发掘朱元璋孙蜀世子朱悦燫墓。两墓反映了明朝前期的亲王陵墓制度;·南京市博物馆发掘了明朝洪武四年 (1371)东胜侯汪兴祖墓。

1971 年台湾台南县左镇乡莱寮溪发现一块人类右顶骨残片,后又陆续发现顶骨、额骨和单个牙齿(均系地面采集所得),估计年代为距今3 万至2 万年前,被称作“左镇人”;·科学院古脊椎所发掘年代与北京人相当的湖北大冶县石龙头洞穴遗址,为了解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由安金槐主持发掘淅川下王岗遗址,文化层包括仰韶、屈家岭、河南龙山三个时期的堆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在合浦望牛岭发掘一座西汉晚期木椁墓;·河南省博物馆会同洛阳市博物馆,对隋唐东都城内的含嘉仓进行详细钻探,判明了仓城的范围、粮窖的分布,并通过发掘初步究明了粮窖的结构和储粮情况;·陕西省文管会与有关文管所合作,发掘为唐太宗昭陵陪葬的尉迟敬德墓,为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陪葬的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成都市文管会清理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墓。

1971~1972 年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邹县野店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收获由郑笑梅等编撰为《邹县野店》(1984)。

1972 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考古学报》、《考古》和《文物》同时复刊。中断田野考古工作的各单位逐步恢复工作;·科学院古脊椎所发掘四川汉源县富林镇附近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文化遗存以细小石制品为特征,这在中国西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被命名为“富林文化”;·西安半坡博物馆由巩启明等负责开始发掘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至1979 年底,陆续发掘16000 多平方米,进一步丰富了对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认识;·郑州市博物馆开始发掘大河村遗址,对认识当地仰韶文化的类型和分期问题有重要意义,并发现多间相连的地面建筑遗迹;·南京博物院发掘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遗址,进一步确认了马家浜、崧泽、良渚三种文化的相对年代;·黑龙江省博物馆发掘密山县兴凯湖畔的新开流遗址,属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发现一件铁刃铜钺,后经北京钢铁学院柯俊主持进行鉴定分析,判定铁刃系用陨铁锻成;·四川省博物馆在涪陵县小田溪发掘3 座巴国上层人物的墓葬,墓内除随葬巴蜀式青铜容器、乐器和兵器外,有一墓还出土中原式成套编钟及带铭文的秦戈;·山东省博物馆在临沂县银雀山,发掘两座西汉墓,一座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另一座出土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简。发掘收获编辑出版为《银雀山汉墓竹简》(1975);·甘肃省博物馆岳邦湖等开始进行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燧遗址的勘查,并对破城子的甲渠候官、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关三遗址进行发掘,新获木简23000 余支;·甘肃省博物馆在武威旱滩坡发掘一座东汉早期墓葬,出土一批医药简牍,汇编为《武威汉代医简》(1975);·甘肃省博物馆开始在嘉峪关市新城地区发掘魏晋时期墓葬,截至1977 年共发掘16 座,其中7 座有内容丰富的壁画或画砖,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特点;·陕西省文管会和昭陵文管所发掘为唐太宗昭陵陪葬的张士贵、郑仁泰、阿史那忠及临川公主、越王李贞等人墓;·宁夏博物馆调查位于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贵州省博物馆发掘遵义高坪播州土司杨氏家族墓地;·浙江省博物馆从本年开始,在上虞县境的曹娥江两岸,发现许多东汉至宋代的陶瓷窑址;·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清理试掘五代至明末的湖田窑址;·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三校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

1972~1973 年科学院考古所继续发掘二里头遗址,将1 号宫殿基址全部揭露出来,是一座周绕回廊的殿堂建筑;同时又在原分3 期之外,找到与商代二里冈期连接更紧的第四期遗存,并判定宫殿基址属于第三期,即商代早期;·山东省博物馆发掘临淄河崖头春秋晚期石椁大墓,墓坑长宽均20 余米,三面环线的殉葬坑埋马 600 匹以上;·河北省文管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在邯郸市区及周围进行钻探,判明新发现的战国大城东西宽约 3 公里,南北最长4.8 公里,西南与“赵王城”邻近但不相连,城内有铸铁、制陶等手工业遗迹,是赵都邯郸的外郭城;·湖南省博物馆与科学院考古所等单位合作,发掘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3 座大型木椁墓,发现保存完好的女尸、丝织衣物、帛书、帛画和漆器。1 号墓的发掘收获,编撰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1974)。3 号墓所出帛书,整理出版为《马王堆汉墓帛书》(1975 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队和博物馆发掘和林格尔东汉晚期壁画墓,壁画内容丰富并有大量墨书题记,墓主官至“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科学院考古所发掘唐长安外郭城正南面的明德门遗址。

1973 年国家文物局于8 月1 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发掘工作的管理的通知》,并再次印发国务院1964 年批准的《古遗址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管理办法》;·内蒙古博物馆在呼和浩特市大窑村附近,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作场;·科学院古脊椎所贾兰坡等发现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时代遗址。后经多次发掘,发现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类型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许家窑人”;·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王建等,对沁水县境中条山区下

川盆地发现的细石器地点进行试掘,判定其为独立的文化类型,称为“下川文化”,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后一阶段;·广西博物馆和桂林市文管会发掘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后经测定,年代大体为公元前六、七千年,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前农业阶段新石器遗存;·广东省博物馆开始发掘曲江石峡遗址,其下层为代表的遗存被命名为“石峡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调查并发掘新乐遗址,其新石器时代遗存被命名为“新乐文化”,年代为前5000 年左右,是中国北方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较早遗存;·山东省博物馆发掘日照县东海峪遗址,从地层上找到大汶口文化过渡到山东龙山文化的证据(发掘延续到1975 年);·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从本年起,至1978 年,在郑州商城东北发现数十处二里冈期的夯土台基,已发掘的3 座都长数十米、宽十余米、有成排的柱础,表明这是当时的宫殿区;·科学院考古所在安阳小屯南地发掘7000 多片卜骨和卜甲,其中4511 片有刻辞。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有字甲骨最多的一次,对甲骨断代有重要意义,后编辑出版为《小屯南地甲骨》(上册1981,下册1984);·科学院考古所和北京市文管处合作,探明琉璃河黄土坡村附近的西周早期燕国墓地,并开始大规模发掘,一再发现带有“匽侯”铭文的铜器,还发现与墓地时代大体相当的城址;·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开始发掘大冶铜绿山春秋战国时期矿井遗址。后科学院考古所、河南省博物馆也前往发掘。除了解到当时的采矿情形外,还发现数座春秋时期的炼炉;·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队发掘杭锦旗桃红巴拉的战国早期匈奴墓;·陕西省文管会、咸阳地区文管会、咸阳市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开始进行秦咸阳宫遗址的大规模发掘;·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发掘江陵县凤凰山的 8 座西汉文景时期墓葬,两墓所出竹、木简牍,反映了当时田租、赋税等方面情况(发掘延续到1975 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临淄北朝崔氏墓地(共14 座墓),其中有北魏孝昌元年(525)崔鸿夫妻合葬墓;·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发掘寿阳北齐河清元年 (562)顺阳王库狄迴洛墓;·科学院考古所马得志等勘查发掘唐长安城内的青龙寺遗址,主要揭露西部的一座殿堂基址和一座塔址。后于1979~1980 年继续勘查发掘,进一步判明青龙寺的范围及布局情况;·陕西省文管会在三原县发掘为唐高祖献陵陪葬的贞观四年 (630)李寿墓,这是目前陕西发现的唐代壁画墓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安徽省博物馆清理合肥市东郊北宋包拯及其家族墓地;·河南省文物队发掘禹县钧台及八卦洞附近的宋代钧窑遗址;·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两校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1973~1974 年浙江省文管会、博物馆开始发掘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年代早于马家浜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较多的骨耜和稻谷,所出夹炭黑陶颇具特征,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年代可早至前5000 年;·云南省博物馆发掘宾川县白羊村遗址,在洱海地区发现内涵比较丰富又具鲜明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河北省文管处由唐云明主持,发掘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发现房基、墓葬和大量遗物,并判明其早期遗存与二里冈上层接近,晚期遗存与殷墟前期大致相当;·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合作发掘清江县吴城遗址。

1974 年辽宁省博物馆发掘营口县金牛山旧石器时代遗址,所出石器的种类、形式和加工方法都与北京人有密切关系,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青海省文管处考古队、科学院考古所等单位合作,开始对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进行了全面揭露,截至1978 年共发掘墓葬1500 座,其中半数以上属马厂类型,其次属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发掘收获由谢端琚、赵生琛等编撰为《青海柳湾》(1984);·甘肃博物馆在兰州王保保城墓地的发掘中,首次证实马家窑类型不仅有居址,而且有葬地;·科学院考古所、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中国历史博物馆合作,开始在夏县东下冯附近进行发掘。这是晋南地区二里头文化的代表性遗址,被称为东下冯类型;·科学院考古所开始揭露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墓地,截至1977 年发掘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近700 座,随葬陶器常施彩绘。所出鬶、爵和有的彩绘纹饰,与黄河流域同时期的考古文化相似;·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合作勘查发掘黄陂县盘龙城商代遗址,判明这是一座二里冈上层时期的城址,发掘了城内东北部的一座宫殿基址和城址附近的贵族墓葬;·福建南安县大盈发现一批具鲜明地方特征的青铜兵器;·河北省文管处开始在平山县境调查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遗址,并发掘中山国墓葬。两座可判定为王陵的大墓,随葬很多珍贵文物。其中一座出土3 件长铭文铜器,总字数为1099 字,在战国铜器中尚属仅见;·陕西省文管会开始对秦始皇陵陵园进行较为全面的复查,进一步弄清楚布局情况,并发现通往地宫的甬道。同时又着手发掘陵墓东侧的兵马俑坑;·安徽省亳县博物馆开始清理曹操宗族墓葬;·洛阳博物馆发掘北魏孝昌二年(526) 江阳王元乂墓,墓顶绘有星象图;·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发掘西夏王陵中的8 号陵;·河北省文管处在宣化县下八里村,发掘辽天庆六年(1116)张世卿墓,墓顶所绘天文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辽宁省博物馆徐秉琨等在法库县叶茂台发掘辽代中期墓群。其中 7 号墓随葬品丰富,有保存较好的丝织衣物、漆器和绢画等,石棺之外罩有木质“棺床小帐”;·福建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泉州湾后渚港的一艘南宋末年海船,船底保存尚好,舱内发现有南洋出产的香料木、胡椒和药物。

1974~1975 年科学院考古所等单位发掘胶县三里河遗址,发现目前所知山东东部地区最丰富的一批大汶口文化墓葬;·宝鸡市博物馆在该市茹家庄发掘两座西周昭、穆时期的墓葬,墓主为伯及其夫人井姬;·科学院考古所发掘汉魏洛阳城南的汉晋灵台,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址;·北京市文管处等单位发掘北京大葆台的两座汉墓,墓中黄肠题凑结构保存完整,墓主可能是西汉中晚期的某代燕王或广阳王及其王后;·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陡壁山,发掘西汉文景时期的某代长沙王后曹墓,墓室采用黄肠题凑结构,但保存不甚完整;·广东省博

物馆两次在西沙群岛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不少反映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开发南海诸岛的遗存。

1975 年科学院古脊椎所在湖北郧县龙骨洞发现属直立人范围的人类牙齿化石及打制石核,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黑龙江右岸的呼玛县十八站,发现中国最北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千余件石制品的类型和加工方法,与华北一些地点相似或相同,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科学院考古所由高广仁主持开始发掘山东兖州王因遗址,历年揭露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共889 座,其中有一些同性别的合葬墓,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科学院考古所发掘临汝煤山遗址,进一步明确二里头文化是直接从河南龙山文化发展来的;·洛阳市博物馆开始发掘洛阳北窑附近的西周铸铜遗址,截至1979 年已发掘2500 平方米,出土大量陶范和许多炼炉的残块,应是周王室在成周设立的手工业作坊;·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发现一处西周中期的铜器窖藏,所出铜器中有反映当时的土地交换和纠纷等情况的“裘卫四器”;·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莒南县大店镇附近的两座莒国贵族墓葬;·科学院考古所在汉长安城内开始勘查发掘长乐、未央二宫之间的武库遗址;·四川省有关地、县文物单位先后在西昌、冕宁、喜德、德昌等县发掘数十座大石墓,发堀者认为墓主可能是汉代西南夷中的邛都人;·河北磁县发现北齐武平七年(576)高润墓;·南京博物院、扬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在扬州市西扫垢山,发掘唐代金属熔铸和雕刻制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1977~1978 年又继续发掘;·福建省博物馆发掘福州南宋淳祐三年(1243)黄昇墓,出土大量保存良好的丝织衣物,后编辑出版为《福州南宋黄昇墓》(1982);·江苏省金坛县发现了南宋景定二年 (1261)周瑀墓,出土大量丝织衣物,尸体完好,并随葬一轴绢本牒文;·辽宁省博物馆在鞍山市郊的千山脚下,发掘明代崔源及其家族的19 座墓。崔源父子的墓志记载了与奴尔干都司有关的史实;·湖北省博物馆约请许多单位共同进行楚都纪南城的大规模勘查和发掘工作,初步判明整个城垣的构筑情况及夯土建筑基址在城内的分布,并发掘西垣的一座城门和面积较大的30 号宫殿基址;·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发掘江陵纪南城东雨台山的550 多座楚墓,后编撰为《江陵雨台山楚墓》(1984)。·湖北省博物馆在云梦县睡虎地发掘12 座秦汉墓,其中一座出土1100 余支记有秦始皇时代法律等内容的竹简。发掘收获编辑出版为《云梦睡虎地秦墓》(1982)、《睡虎地秦墓竹简》(1978);·广州市文管处发掘广州市内的一处秦汉时期造船工场遗址,发现船台、滑道和木料加工场;·云南省博物馆在楚雄县万家坝发掘79 座古墓,随葬的青铜器中有铜鼓和羊角状钮钟,兵器和工具自成一系,发掘者认为族属可能是汉代以前西南夷中的靡莫之属或昆明人;·河南省文物队发掘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

1976 年中国科学院所属各有关研究所采取铀系法、裂变径迹法、古地磁法等多种方法测定,北京人开始生活的年代是距今70 多万年,前后经历约50 万年。又用古地磁法测得,元谋人的年龄为距今164 万至163 万年或170 万年,蓝田人的年龄为距今80 万至75万年或100 万年;·科学院考古所、山西省考古所合作,由石兴邦、王建主持,在沁水县下川地区发掘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延续到1978 年);·安阳地区文管会发掘汤阴白营遗址,发现排列有序的46 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房址(发掘延续到1978 年);·科学院考古所由郑振香主持在安阳小屯发掘妇好墓,出土大批铜器和玉器,这是殷墟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较好、且能与甲骨文和历史文献相联系的商代王室墓葬。发掘收获编撰为《殷虚妇好墓》(1980);·科学院考古所在殷墟1400 号大墓和武官村大墓的南面,揭露商代王陵区的公共祭祀坑,发掘出埋有上千人牲的191 座祭祀坑;·陕西省文管会、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共同进行周原遗址的大规模勘查发掘。重要发现有:岐山县凤雏村一处坐落在整片夯土台基上的西周中晚期完整院落遗址,扶风县召陈村15 座西周中晚期大型宫殿式建筑基址,扶风县白家村附近出土史墙盘等微氏家族铜器群的一座窖藏。后来,又在凤雏院落遗址的一个窖穴中,清理出17000 片卜甲和卜骨,其中近200 片卜甲有刻辞;·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附近发现一处西周铜器窖藏,其中有记载武王征商史实的利;·洛阳市博物馆在邙山南麓的烧沟村,发掘西汉晚期卜千秋壁画墓;·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在贵县罗泊湾发掘一座西汉前期的木椁墓,椁室底板下面发现7 个殉葬人,出土较多的铜器和漆器,有的器物具一定的地方特点,墓主可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调查并发掘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附近的香宝宝墓地,墓上大都有石堆或石围的标志,葬式以火葬和屈肢葬为主,有的还有人殉,发掘者认为可能与汉代西域的塞种人有关;·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在大同方山清理发掘了北魏太和十四年 (490) 入葬的文明太皇太后冯氏永固陵,对其墓、寺合一的陵园布局进行了勘察。同时,调查了孝文帝的寿陵“万年堂”;·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发掘德化县宋元之际的屈斗宫窑址;·云南省博物馆在对大理崇圣寺三塔进行加固维修的工程中,清理了三塔的塔顶和塔基,发现大批大理时期的佛教文物;·武汉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

1976~1977 年河北省文管处发掘武安县磁山遗址,发现一种年代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遗存,后被命名为“磁山文化”;·山东昌潍地区文物管理组发掘诸城县呈子遗址,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中期遗存,上层属典型龙山文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在乌鲁木齐市阿拉沟发掘几座别具特点的竖穴木椁墓,发掘者认为有助于认识中国境内的塞种文化;·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在武清县发掘东汉延熹八年 (165)雁门太守鲜于璜墓(墓碑系1973年出土)。

1977 年南京博物院、文物出版社在南京联合召开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即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本年成立,科学院考古所改属之,以下简称“社科院考古所”)发掘永城县王油坊遗址,这是豫东地区唯一发掘较多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合作,由安金槐主持,开始发掘登封县王城岗遗址,发现一座面积7000 多平方米的河南龙山文化中晚期小城堡;·陕西省文管会开始在凤翔雍城遗址的南面,勘查春秋时期的秦公陵园。同时,又着手发掘规模最大的1 号大墓;·青海省文管处考古队在大通县上孙家发掘一批汉墓,其中一座墓内随葬一枚“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墓主是入居中原已久的南匈奴首领;·安徽省文物队、阜阳地区博物馆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西汉汝阴侯墓,发现《苍颉篇》、《诗经》、《周易》等竹简,以及其他重要文物;·浙江省文管会在上虞县帐子山发现两座东汉时期的龙窑残基;·山西大学、郑州大学二校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文物资料丛刊》、《河南文博通讯》(1981 年改名《中原文物》)创刊。

1977~1978 年开封地区文管会、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发掘新郑县裴李岗遗址,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发掘密县莪沟遗址,两处遗址的文化面貌均与磁山文化相似,又有一定的差别,有人主张命名为“裴李岗文化”,有人认为属磁山文化的一种类型;·社科院考古所对宝鸡北首岭遗址进行补充发掘,进一步弄清楚遗址的平面布局和下层早期遗存的文化面貌;·社科院考古所在二里头又发掘一座商代早期的宫殿基址,并发现一座当时的大墓;·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地区博物馆等单位发掘黄陂县鲁台山的两周遗址和墓葬。其中有的西周早期墓带墓道,并随葬不少有铭文的铜器,这在长江中游是首次发现;·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对曲阜鲁国故城进行较大规模的勘察发掘,初步判明城址的年代、形制和布局。还发掘一批从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晚期的墓葬, 后由张学海等编撰为《曲阜鲁国故城》;·贵州省博物馆在赫章县可乐地区,发掘相当于秦汉时代的近 200 座墓葬,有些随葬器物具地方特点,应属汉代西南夷夜郎的遗存。

1978 年辽宁省博物馆、本溪市博物馆在本溪庙后山,发掘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延续到1982 年);·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发现一具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可代表智人的一个新的亚种。西北大学地质系、科学院古脊椎所等单位在该地发掘,发现一批细小类型的石制品;·科学院古脊椎所在萨拉乌苏河沿岸的大沟湾附近调查发掘,获得19 件人类化石,其中6 件是从晚更新世原生地层中发掘出土的(发掘延续到1980 年);·甘肃省博物馆开始发掘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连续6 年发掘将近15000 平方米,发现280多座房基及大量窖穴、陶窑和墓葬;·旅顺博物馆在旅大地区进行广泛调查,并发掘长海县广鹿岛的小珠山遗址,初步建立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社科院考古所发掘湖北枝江县关庙山遗址(发掘延续到1980 年);·社科院考古所开始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这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被命名为陶寺类型。连续 7 年发掘1200 多座墓葬,为研究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资料;·江西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在庐山联合召开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郭沫若主编,社科院历史所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开始出版(1983 年出齐);·山东省博物馆在沂水县刘家店子,发掘两座春秋晚期的莒国贵族墓葬。其中一座保存较好,墓内发现30 多具殉葬人骨,随葬有55 件青铜礼器和38 件编钟等乐器;·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由谭维四主持,在今随州市擂鼓墩发掘曾侯乙墓。木构椁室规模之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和制作之精,都是已知战国墓中前所未见的;·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县天星观,清理一座战国中期楚墓。椁室四周都有边箱,随葬器物尚存编钟、编磬及反映墓主身份为封君的竹简等;·河北省文管处、邯郸地区和市文保所共同勘查邯郸、永年二县的 5 处赵国王陵;·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象鼻山,发掘一座西汉文景时期的某代吴氏长沙王墓,墓室采用“黄肠题凑”结构;·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在唐河县新店,发掘新莽始建国天凤五年(公元18)冯君孺人墓;·河北磁县发现东魏高欢子媳茹茹公主墓,出土彩绘俑1000 余件;·南京博物院进行隋唐扬州城的考察工作,发掘了扬州北郊蜀岗上的子城遗迹,又在罗城范围内发现唐代的河道和木桥。·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文物组试掘唐代铜官窑址;·苏州市文管会清理瑞光寺塔第 3 层塔心窖穴,发现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真珠舍利宝塔及北宋初期刻本经卷等物;·陕西咸阳地区文管会发掘户县张良寨元代贺仁杰家族墓地;·吉林大学举办古文字学术讨论会,成立了中国古文字研究会。

1978~1979 年社科院考古所发掘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年代为前5300~4300 年,是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较早遗存;·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共同发掘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许多石砌房基。这是在西藏高原进行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发掘收获由童恩正等编撰为《昌都卡若》(1985);·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等单位在淅川县下寺,发掘一处布局很有规律的春秋晚期楚国贵族墓地;·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在固始县侯古堆,发掘一座战国初期的贵族墓及藏器坑。藏器坑中发现一件宋景公为其妹句吴夫人所作的簠;·宁波市文管会在宁波东门口发现宋代海运码头的 3 个造船工场和一艘海船,以及大量宋元时期的龙泉瓷器。

1979 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年会于本年4 月6~12 日在西安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60 多个单位的代表117 人。大会选出第一届理事会,夏鼐为理事长,裴文中、尹达、苏秉琦为副理事长,王仲殊为秘书长;·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社科院考古所及山东省的有关文物考古单位,从本年起分别或共同在烟台、潍坊两个地区的许多县、市,进行广泛调查和典型发掘,初步建立山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社科院考古所发掘安阳后冈

遗址,发现39 座房基及墓葬等。对属河南龙山文化范畴的后冈二期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河北省文管处、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发掘蔚县筛子绫罗、庄窠、三关等遗址;·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山西省考古所共同发掘翼城、曲沃两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遗址;·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等单位共同进行敦煌县境71 座汉代烽燧遗址的调查,在马圈湾遗址发掘1900 平方米,出土简牍1217 枚;·社科院考古所在汉魏洛阳城内,发掘北魏永宁寺塔基遗址;·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文管会共同发掘北齐武平元年(570) 东安王娄叡墓。该墓规模宏大,壁画内容丰富,又出土大批精致的陶俑(发掘延续到1981 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管会共同调查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社科院考古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开始分别进行对龙泉窑址的大规模发掘;·安徽、湖北、青海、吉林 4 省相继成立考古学会;·文物局召开的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一书出版。

1979~1980 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发掘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现马家浜文化的早期遗存,经测定,年代距今7000 年左右;·安徽省文物考古队发掘潜山县薛家岗遗址,为一种新的新石器文化类型;·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在淮阳县平粮台,发掘豫东的龙山文化晚期城堡。同时还发现楚国都陈期间,在此城堡废墟上埋葬的贵族大墓;·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在罗山县蟒张,发掘十多座商代墓葬。各墓所出铜器往往有“息”字族氏符号;·四川省博物馆在川、甘、陕交界处的青川县郝家坪,发掘72 座战国中晚期墓;·南京博物院在高邮县天山,发掘两座西汉中晚期某代广陵王或王后的大墓,墓内的“黄肠题凑”结构保存较好;·社科院考古所两次去新疆吉木萨尔附近的唐北庭都护府遗址进行勘查,并在北庭城西发掘一座高昌回鹘时期的佛寺遗址;·社科院考古所发掘唐长安城青龙寺遗址。

1980 年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蒙古史研究所等单位发掘包头阿善遗址,不同层位的文化面貌分别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四川省文管会发掘广汉县三星堆遗址,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至商代(发掘延续到1983 年);·社科院考古所发掘陕西长武县碾子坡遗址,为探索先周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资料(发掘工作延续到1983 年);·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队在温县武德镇发掘春秋晚期盟誓遗址(发掘工作延续到1982 年);·四川省博物馆等单位在新都县晒坝,发掘一座战国前期有墓道的木椁墓,墓主应是蜀国贵族;·陕西省秦俑考古队在秦始皇陵西侧发掘一座大型陪葬坑,发现两乘二分之一比例的铜车马模型;·社科院考古所在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进行勘察发掘;·陕西省考古所在华阴县瓦渣梁,发掘西汉时期的华仓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文物站考察大兴安岭北部的嘎仙洞,在洞内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 遣使致祭刻石,从而判定其为拓跋鲜卑先祖旧墟石室;·吉林集安县文管所对高句丽时期的国内城遗址进行实测,并发掘城址附近的墓葬;·社科院考古所在陕西麟游县发掘唐九成宫遗址;·吉林省文物队在和龙县发掘渤海贞孝公主墓;·河北临城、内邱二县交界的磁窑沟等地发现唐代烧造白瓷的邢窑址;·中国考古学会在武汉举行第二次年会,与会代表95 人,中心议题是“楚文化研究”;·黑龙江文物博物馆学会、江苏省考古学会、河南省考古学会及中国古外销瓷研究会、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相继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复旦大学分校文学院(后改称“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设立考古博物馆专业;·《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创刊。

1980~1981 年科学院古脊椎所在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发现体质特征属直立人阶段进步类型的人类化石,其中有保存较完整的头盖骨,后被命名为“和县人”;·宝鸡市博物馆发掘竹园沟西周墓地,共发掘18 座墓和3 座车马坑;·福建省博物馆继续对崇安县境的汉代城址进行勘探发掘,认定其为西汉时期闽越人所建王城;·江西省文物队等单位在吉安县发掘宋元时代的吉州窑遗。

1981 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进行青海湖环湖考察,发现数处卡窑文化遗址,又调查海宴县三角城、共和县铁卜恰古城等遗址;·社科院考古所在偃师二里头发掘 2 号宫殿基址,形制与1972~1973 年全部揭露的1号宫殿基址接近,但规模略小;·宝鸡市考古队发掘武功郑家坡遗址(发掘工作延续到1983 年)。陕西周原考古队发掘扶风刘家墓地,为研究先周和西周早期的文化遗存提供了新的资料;·社科院考古所与北京市文物队合作,由殷玮璋主持对琉璃河西周墓地进行有计划的发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淮阳县马鞍冢发掘两座大型楚墓,两座大型车马坑,发现31 乘青铜构件较精的马车;·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在凤翔县马家庄,发掘春秋时期秦国宗庙遗址;·陕西咸阳地区文管会等单位在茂陵东侧的1 号无名冢侧,发掘一座从葬坑,所出青铜容器多有“阳信家”刻记,又出鎏金铜马等物;·社科院考古所发掘唐长安大明宫三清殿遗址;·陕西省文管会在高陵县白家嘴村西发掘唐代东渭桥遗址;·北京市文物队发掘北京八宝山辽统和十三年(995)韩佚及其妻合葬墓;·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文物站在察哈尔右旗豪欠营,清理一批辽代契丹人家族墓地。其中6 号墓所出女尸,身着多层丝织葬服及保存较完整的铜丝网络;·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博物馆对霍林河地区的金代界壕边堡遗址进行勘查和发掘;·中国考古学会在杭州举行第三次年会, 与会代表 123 人, 中心议题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中国古代的青瓷和青瓷窑址”;·楚文化研究会、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及辽宁省文物博物馆学会成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考古学集刊》、《内蒙古文物考古》、《黑龙江文物丛刊》创刊;·中国

古代悬棺葬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珙县召开。

1982 年国务院于2 月23 日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62 处);·11 月19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 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临沂地区文管会在临沂县凤凰岭的发掘中,发现大量细石器。随后,社科院考古所在临沂、临沭、郯城、日照等县进行广泛调查,发现多处细石器遗址(发掘工作延到1983 年);·湖北省博物馆发掘秭归县柳林溪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的文化遗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南京博物院,分别发掘青浦县福泉山、武进寺墩两遗址的良渚文化“玉敛葬”;·山东滕县博物馆在该县庄里西村,发掘一座西周早期的滕侯墓,出土滕侯所作鼎、等铜器;·江苏镇江市博物馆在丹徒县大港镇母子墩,发掘一座西周早期的土墩墓,随葬较多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青铜器和原始瓷器;·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在绍兴坡塘狮子山,清理一座有墓道的战国初期墓葬。出土1000 多件随葬品,有带铭文的铜器、铜质房屋模型、青铜礼器、玉器;·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马山,发掘一座战国中晚期木椁墓,出土19 件保存完整的丝织衣物;·湖南省考古学会、山东省考古学会、陕西省考古学会成立;·《湖南考古辑刊》创刊。1982~1983 年辽宁省博物馆发掘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发现大型石砌建筑群基址、大小不同的陶塑人像残块等遗存,应是当时的祭祀遗迹。

1983 年社科院考古所在西安市东南郊三兆镇,对西汉宣帝杜陵进行勘察,究明了陵园的布局和陪葬墓的分布,并发掘陵园东门和一座寝殿遗址;·由文化部聘请16 位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家文物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夏鼐为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在郑州举行,与会代表116 人,中心议题是“商文化的研究和夏文化的探索”及“中国各地的青铜文化”。会上选举了第二届理事会。夏鼐任理事长,尹达、苏秉琦、贾兰坡任副理事长,王仲殊任秘书长;·内蒙古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共同发掘呼和浩特东郊大窑村南山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社科院考古所发掘临潼县白家村遗址,文化面貌与秦安大地湾下层接近,属新石器早期偏晚阶段;·湖北省博物馆发掘宜都县城背溪遗址,年代早于大溪文化;·湖南省博物馆发掘华容县车轱山遗址,文化堆积包括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相当于龙山文化的 3 个层次;·社科院考古所在河南偃师县尸乡沟一带发现一座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发现者认为可能是汤都西亳;·陕西省考古所等单位在凤翔县马家庄,发掘3 号建筑遗址。遗址由五进院落组成,很可能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寝宫遗迹;·广州市文管会、社科院考古所和广东省博物馆在广州象岗山共同发掘一座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的西汉初期大墓。根据所出印章、封泥和铜器铭文判定墓主为第二代南越王;·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江陵县张家山发掘 3 座西汉初期墓,出土“汉律”、“秦谳书”等内容的大批竹简;·社科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所开始进行曹魏和北朝时期邺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工作;·社科院考古所在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对麟德殿遗址进行补充发掘,并发掘翰林院遗址;·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都兰县热水镇,发掘一批吐蕃贵族墓葬;·社科院考古所、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共同进行南宋临安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队进行黑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工作;·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成立;·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亚洲地区(中国)考古讨论会在北京和西安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10 个亚洲国家的12 名代表,另有来自英美等国的 6 名观察员。夏鼐被与会代表推选为讨论会主席;·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独立为考古学系;·《史前研究》创刊。

1984 年由夏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撰写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一书出版。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1、国医疗考核制度的最早记载见于42 《周礼·天官》 2、我国发明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外科缝合用的缝合曲针是在那个年代,出自于哪本书?6元代《世医得效方》 3、《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是什么时期,它的内容和成就时什么?48 成书战国—秦汉 内容:《内经》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问题,《素问》所论包括人的心理、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具体理论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神、津液、精,病因病机,辩证原则,诊法治则及预防养生等。《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着重介绍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成就:1】强调整体观(1.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 2.人体自身是统一的 3.人的身心是统一的 4.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2】重视脏腑经络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4】强调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 5】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 4、我国现存最早的疾病证候学专论是脉学专书是什么63 《脉书》;1.《脉经》 2.《脉诀》 5、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代表作是哪一本?52 《神农本草经》 6、为什么说酒在医疗上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重要发明酒发明的意义是什么汤液发明的意义是什么40 酒的发明和意义: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从果实发酵中发现酒。酒在早期多用于祭祀祖先和医治病痛。酒能“通血脉”、“行药事”,适量饮用有兴奋或强壮作用,大量饮服则可产生麻醉。酒应用于医疗实践是医学史上的重要成就。酒还可作为溶剂、能消毒、防腐。 汤液发明的意义:使人们由习惯用于生药而转变为用熟药,由重剂量的使用单味药转为适量的混合复味药,服用方便、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在医疗上也也开阔了用药领域,拓展了药物研究和发展的空间,加速了医药学的发展与进步。 7、我国现存最早全面运用辨证论治原则的代表作是55 《伤寒杂病论》 8、《幼幼集成》的作者是187 陈复正 9、现存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者是谁146 明代马莳《灵枢注证发微》 10、我国现存最早记载颈椎悬吊复位法的伤科专着是什么,在那个朝代 《世医得效方》元代 11、最早发明脉图的医家是谁是哪一本书 12、 宋朝施发,书为:《察病指南》。(张) 12、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着是哪一本?81 《颅囟经》 13、明朝外科分为几派,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着作128 以陈实功1617《外科正宗》为代表的,称为“正宗派”。

1美国大事年表

美国大事年表 一、独立战争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潘恩《常识》发表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美国独立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 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建立邦联制国家 1786年美国发生“谢司起义” 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麦迪逊)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它是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第一届国会选举产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 1791年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权利法案”生效 1799年华盛顿去世 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807年富尔敦发明蒸汽轮船 1825年欧文建立“新和谐公社” 1828年民主党正式组成 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1853年“黑船事件”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1854年共和党成立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56-1860年美国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天津条约》 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 1861年林肯为总统 二、美国内战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1879年碳丝灯泡(爱迪生) 三、殖民战争 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获胜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出现爵士乐,并在一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1900-1901年美国参与八国联军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升入天空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导演《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4-1919美国与日本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四、一战 1917-1918年美国参加一战 1919-1922年美国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 动乱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1978至今) 1. 1949,西柏坡会议(重心:乡村→城市);《共同纲领》 2. 1950,土地改革 3. 1952,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4.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一化三改) “一五”计划(1953-1957)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外交政策成熟)5.195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 6.1955,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7. 1956,中共“八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双百”方针 8. 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点:“多快好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9. 1959-1961,自然灾害,经济困难 10.1960,经济调整(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1962,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12.1964,原子弹 13.1965,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4.1966,导弹 15.1966-1976,“文革”,停止高考,“样板戏” 16.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1) 17.1971,重返联合国(26届联大) 18.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 19.1973,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20.1975,邓小平对经济进行整顿 21.1977,恢复高考 2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 23.1979,《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 中美建交 24.1980,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25.198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1983,“三个面向” 27.1984,开放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8.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29.198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0.1992,“南方谈话”,开发上海浦东;“九二共识”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古代世界大事年表(下) (1)

古代世界大事年表(下) 公元前213年 ·中国秦始皇采用李斯建议,下令焚书(见焚书坑儒),次年坑杀方士、儒生. 公元前209年 ·中国陈胜、吴广于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起义(见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6年 ·中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王,刘邦为汉王。楚汉战争爆发. 公元前202年 ·中国刘邦称帝,建立汉(前202~公元220),都洛阳. 公元前200~前197年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发生. 公元前3世纪 ·埃及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建成规模巨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为当时外国图书收藏抄写中心. ·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阿育王狮子柱头建成. ·古希腊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一词. 公元前194~前108年 ·卫满朝鲜时期. 约公元前190~前125年 ·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喜帕恰斯在世,创立地球中心学说. 公元前171~前168年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发生,罗马征服马其顿. 公元前154年 ·中国吴楚七国之乱起,旋平定. 公元前149~前146年 ·第三次布匿战争发生,罗马军队毁迦太基城,征服迦太基. 公元前140年 ·中国董仲舒请黜刑名,崇儒术,被汉武帝采纳(见罢黜百家). 公元前138年 ·中国张骞初使西域. 公元前134年

·中国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确立(见察举). 公元前133~前121年 ·古罗马格拉古兄弟改革实施. 公元前127年 ·中国汉廷颁推恩令. 公元前119年 ·中国初算缗钱,对贾人按资产征税;实行盐铁官营. 公元前118年 ·中国铸五铢钱. 公元前115年 ·中国张骞使西域还;西域始通汉。丝绸之路始畅通. 公元前110年 ·中国桑弘羊作平准法,使物价平稳、仓库充盈. 公元前107年 ·古罗马军事统帅G.马略开始军事改革. 公元前106~前43年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M.T.西塞罗在世,最先系统提出自然法学说,建立了折衷主义哲学体系. 公元前104年 ·中国造《太初历》,用夏正,以建寅月棗正月为岁首. ·中国司马迁始著《史记》,约公元前93年完成,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公元前100年 ·中国苏武使匈奴被扣,羁留19年始归汉. ·中国《周髀算经》成书. 公元前2世纪 ·古希腊人建成宙斯祭坛. ·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完成大理石圆雕阿佛洛狄忒,为古希腊时期的雕刻代表. ·古印度开凿阿旃陀石窟. 公元前2世纪末~前1世纪 ·古罗马形成独立的图书誊抄行业,出现专门销售书籍的商贩和店铺 约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古印度《摩奴法典》陆续编成.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大事年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大事年表 1879 德奥首先缔结“同盟协约”具有明显“反俄”性质 1882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1892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4 英法签订协约 1907 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08 “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和俄达成秘密协议 191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1913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1914.7.28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8-9 西线德——英法马恩河会战,实施施里芬计划,第一次大规模战役1914.8 东线俄——德奥东普鲁士战役减轻西线压力东线也转入持久 1915 西线德奥——俄 1916.2-12 西线德——法凡尔登战役企图消耗法主力,迫使法投降首次使用飞机、毒气战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1916.2 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16.5底德——英日德兰海战企图打破英海上封锁,英仍控制海权 1916.6-11 西线英法——德索姆河战役减轻凡尔登压力,英首次使用坦克,规模最大 1917.4 美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 1917 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1918.3 苏俄同协约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918.10 德基尔港水兵起义 1918.11.9 德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1919.1.18 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1919.4.28 国联盟约通过,被列入对德、奥、匈、保合约之中 1919.6.28《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1919.9 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 1919.11 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 1920.6 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 1920.8 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 1920 国联成立 1921.11 美英日法《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 1922.2 美英日法意《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 1922.2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及其《附约》 1922.2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高三复习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高三复习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山西县西柏坡召开;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中国科学院成立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国家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详细版)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本单元叙述了14-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产生、兴起的过程及其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的反映——文艺复兴。 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称为扩张时代、发现时代、勘察时代。 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到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1497—1498年达.伽马由好望角到达印度 1500年葡萄牙占领巴西(1822年巴西获得独立) 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553年入居澳门,鸦片战争后窃据澳门,实行殖民统治。(1999年回归)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17-18世纪) 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出现了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美洲兴起。 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建立海上霸权 16世纪英国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 1607年英国建立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佛吉尼亚 1638年英国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新议会召开革命爆发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内战结束,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军事独裁者。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英国政坛发生分化,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177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战争爆发;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独立。 1777年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781年英军主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美国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夏商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年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南北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北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朝朝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7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隋 唐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周秦西汉 汉新 东汉xxxxxx西晋 东晋 十六 国十六国宋南xx北朝朝xx xx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公元9年—公元24年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公元222年—公元280年

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五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6年代 十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50年国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十国公元902年—公元979年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宋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辽 西夏金元明清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6年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公元420年—公元479年 公元479年—公元502年 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公元557年—公元589年 [注]十国包括: 前蜀、后蜀、xx、闽、xx、 xx、xx(xx)、xx、xx、南唐 xx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

中外医学史

第一章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 1.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人类第一次掌握支配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燧人氏“钻木取火”) 2.舞蹈最早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3.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4.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积累起来的。 由于历代重要著作中记载的植物药数量最多,因此后世绝大多数的中药典籍都以“本草”名之。 5.由于最早的针砭工具是石头加工制作的,称做砭石,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砭石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 6.西周的手工业生产因种类多、分工细而有“百工”之称。夏代“天干”纪日法,商代“干支”纪日法。周代发明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 7.殷商时期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甲骨卜辞。 8.“疾年”指多疾之年,“雨疾”“降疾”表示和降雨一样,一次就有许多人染病。 9.春秋时期秦国明医医和最早提出六气病因学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第二章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秦汉、三国) 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论述经络学说的文献。普遍认为这两部灸经是《灵枢·经脉》的祖本。《五十二病方》全书1.5万字,目录列有52种病名并有“凡五十二”字样而由整理者命名。 2.《导引图》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3.《阴阳脉死候》主要论述了由表知里诊断致死性疾病的方法,是最早的诊断专书。 4.《黄帝内经》最早著于《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 《内经》非一人一时之手。 5.五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说明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要协调平衡,将五行学说引入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来认识和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体脏腑及各器官相互联系的整体关系。 《内经》认为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 6.《黄帝内经》最早著于《汉书·艺文志》,该书记载有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影响:《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书中充分反应出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点,标志着中国医学从经验积累的阶段,上升到理论总结的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许多中医学理论流派的崛起大都源于此书。 7.《难经》“独取寸口”、“命门学说”。 8.《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共收藏药物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为滋养强壮类药、中品药滋养强壮而兼功治、下品药为功治药(中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方法)。记录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的基本理论。 是总结我国汉代以前药物学成就的早期专著。 9.《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10篇;《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6卷,以脏腑辩证论治内科杂病为主,涉及妇科,外科疾病。 张仲景最杂病的论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脏腑经络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开脏腑辩证之先河。 10.古希腊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医学流派。 克罗吞医学学派,西西里医学学派,尼多斯医学学派,科斯医学学派。 11.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主要成就与特点。 提出了体液生理与病理学说及气质、体质的概念;提倡机体整体观和预防思想;把疾病看做全身性的反应;提倡医学道德修养。 12.亚历山大利亚被称作解剖、生理学的摇篮,并带动了临床外科,产科,和手术治疗的进步,同时实验医学和药物学也有了长足发展。 13.罗马人首创了公共医疗设施――医院。最早的慈善医院是一位老妇人于公元4世纪在罗马创建的。罗马人以其公共设施闻名于世,这些公共设施使罗马的城镇清洁而益于健康。 14.罗马帝国时期也出现了不同的医学流派:百科全书学派(赛尔萨斯被誉为“万能博士”),方法学派,灵气学派,折衷学派。 第三章中医学的进步(晋唐时期)与西医学的变迁 1.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首创内经分类研究方法。 2.孙思邈对伤寒的研究特点。方法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揭示伤寒六经辨证的规律,这种以方法为纲,比附归类的研究方法开以方类证研究之先河。 3.王叔和对脉学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发明,使脉学理论系统化,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脉学专著。 《脉经》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定位脉诊法。 4.《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症候理论的专著。 5.《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山中宰相)“诸病通用药”,开创按药物主治功用进行分类的先河。江北药物记载少。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中国医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 1、医学源于长期的生活实践 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 1、甲骨文中对人体部位的认识,心是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内脏器官 2、甲骨文中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龋齿的最早记载 3、《左传》记载“六气致病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 4、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 5、《尚书》中《甘誓》、《洪范》两篇,是最早出现“五行”字样的文献。 6、酒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7、汤液的发明:商代以前,人们习用单味药,且用重剂。汤液的出现人们由用生药转变为熟药,由重剂量使用单味药改变为适量混用复味药。 8、周代宫廷医生出现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食医主管帝王饮食卫生,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职责是施治万民之疾病。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 9、周代开始重视对病历的记录和死亡原因的报告,并形成制度。 ?周代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对医生的考核制度。 第三章??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 3、《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4、《却谷食气》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着。 5、《胎产书》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妇产科专着。 6、《脉书》是现存最早的疾病症候专论。 7、《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8卷162篇。

8、《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注重整体观念,注重脏腑经络。 9、《黄帝内经》价值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积累阶段上升至理论总结阶段,完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0、《难经》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首次提出奇经八脉的说法,指出了无形三焦的部位,提出肾与命门的关系。 11、《神农本草经》(《本经》《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我国药物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标志着我国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2、《神农本草经》主要内容:载药365种,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提出七情和合的理论,论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论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采集加工方法,阐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论述了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13、《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名机,仲景乃其字,南阳郡涅阳人,又名张长沙。 14、《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经络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范例,使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石。 15、《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原着散佚,书中伤寒部分经晋代王叔和收集整理而成《伤寒论》;杂病部分后整理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金匮》)。 16、《伤寒论》提出了伤寒六经辩证体系。 17、《金匮要略》以病症分篇,主要论述内科疾病,兼及妇科和外科。 18、《金匮要略》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以脏腑经络为中心,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体系。 19、《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提出了较为严密完整的组方原则,将治疗八法运用于方剂之中,剂型多样,煎服法严格,被誉为方书之组。 第四章??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二战大事年表

二战大事年表(1922——1945) 1922年,意大利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1928年,张学良“易帜”后,日本在东北的实力和影响受到很大削弱。军部确立武力占中国东北方针。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出现暴跌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此后不到三个月日军便占领了东北全境。标志亚洲战场策源地形成。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标志欧洲大战策源地形成。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道路。 1935年10月,意大利不宣而战,30万军队兵分三路大举进军埃塞俄比亚。 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来阻止新的战争的爆发。 1935年,处于孤立主义思潮中的美国,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制定了“中立方案”,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并于西班牙内战期间修改中立法法案。 1936年,日本发生“二二六”政变,随后成立的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 1936年5月,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正式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1936年7月,在德、意的支持下,以佛朗哥为首的部分西班牙军队发动叛乱,企图推翻人民阵线组成的共和国政府,内战爆发。德意武装干涉,战争变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1936—1937年期间,在对外扩张中,德、意、日法西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以武力为后盾吞并了奥地利,加强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 1938年,德国又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苏台德地区挑起事端,企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背着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大片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割让给德国。 1939年,马德里被叛军占领,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 1939年,德国吞并斯洛伐克的野心得逞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1939年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强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队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近一个月后,波兰沦陷。 1940年4月,德国又突袭丹麦,向北欧发动进攻。很快,丹麦不战而亡. 1940年5月10日,德国打破“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对荷、比、卢、法等西欧国家发起进攻。1940年6月,挪威被德军占领。 1940年6月10日,一直在局外观战的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向法国进攻。不久,德军占领巴黎,法国投降,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1940年,德国向英国发起和平攻势遭拒绝后,发动以空战为主的“不列颠战役”,遭到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1941年3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美国实际上与英国结盟。 1941年5月,德意又把战火烧至东南欧和北非,控制了整个巴尔干半岛。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扩大。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的一首军舰上举行会议,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941年9月底—1942年初,莫斯科保卫战。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破产。

医学史一练

中国医学史题解 一、名词解释 1、沈括 2、五禽戏 3、校正医书局 4.砭石 5、中西医汇通派 6、痘衣法 7、陈藏器 8、涪翁 9、简帛医书 10、雨疾 1、沈括:是宋代著名科学家,发现了地磁偏角,所著《梦溪笔谈》一书,全面反映了自然科学于社会科学的多方面科学成就。 2、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 3、校正医书局:于1057年设立,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籍传播有重要贡献。 4、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5、中西医汇通派: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出现,主要是近代西方医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在医学领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洋务运动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唐容川、朱沛文、恽铁樵和张锡纯等。 6、痘衣法:将天花患者穿的内衣,拿给未出天花的人穿,想让其产生抵抗力。 7、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8、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9、简帛医书:简为竹简、木简,帛为丝织品。简帛医书即古人刻写在竹木简或丝织品上的医学书籍。 10、雨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二、填空 1、宋代____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 2、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是____。 3、王安石变法后,太医局逐渐改观,著名的____也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4.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如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大约就生活在____氏族社会。 5、刘完素创立了“火热论”的病机学说,把《内经》中病机十九条中有关火热病机的38种发挥为____种,以说明火热致病的广泛性。 6、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大约在____世纪先后由海舶传入我国。 7、____年开始对进出口船只实施检疫,这是我国海港检疫的开端。 8、____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 9.《帝王世纪》中记载“____ ……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10、《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中植物药多达____种,并且所载主治病症约____种。 1、翰林医官院(医官局) 2、中国 3、三舍 4、?系 5、57 6、12~16 7、1873 8、1981 9、伏羲氏 10、252 170 三、单项选择 1、最早记述消渴病人尿甜、黄疸的尿检验法、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的著作是( E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诸病源候论》 D.《肘后备急方》 E.《外台秘要》 2、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的著作是( C ) A.《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D.《三因极—病证方论》E.《诸病源候论》 3、后世医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挥各家学说的基础是( A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易经》 E.《中藏经》 4、最早注释《内经》的医家是( D ) A.皇甫谧 B.杨玄操 C.王冰 D.全元起 E.杨上善 5、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 C ) A.隋 B.唐 C.南北朝 D.宋 E.明清 6、《温热论》的作者是( C ) A.吴塘 B.薛雪 C.叶桂 D.吴又可 E.巢元方 7、《本草从新》的作者是( A ) A.吴仪洛 B.李时珍 C.吴其浚 D.赵学敏 E.孟诜 8、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是( D ) A.《脉经》 B.《崔氏脉诀》 C.《察病指南》 D.《敖氏伤寒金镜录》 E.《诊家枢要》 9、河间学派是 ( A) A.是以阐发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B.是以阐发内伤病之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C.是以阐发外感病之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个医学流派 D.是以阐发阴虚火旺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E.是以阐发《素问》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10、唐代太医署医学分科,其中医科为() A.医、针、按摩、咒禁 B.食、疾、疡、兽C.方脉、针、疡 D.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 E.大方脉、小方脉、风、疮肿兼折伤、产、眼、口齿兼咽喉、针、金疮兼书禁 1、 E 2、C 3、A 4、D 5、C 6、C 7、A 8、D 9、A 10、D

中国历史年表+口诀

历史年表 所谓历史年表,就是将一切有关历史的资料依时间或年份先后排列。它们对于了解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史年表记述了中国历史从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前)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朝代变迁。 一原始社会 (距今约40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距今约400万年前蝴蝶腊玛古猿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 距今约200万年前巫山人已在川东生息 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打制石器问世,先民已知用火 距今约100万年前蓝田人已在陕西蓝田地带生息 距今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燧人氏)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面貌上保留了猿类的某些特征,已经能够保存火种,并用火烧烤食物,手脚分工明确,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距今约20万年前金牛山人已在东北辽河流域生息,标志着人类开始由直立人向智人进化。 距今约15万年前丁村人已在山西南部生息 距今约10万年前许家窑人(伏羲氏)已在晋北古大同湖畔生息,飞石索已用于狩猎 距今约5万年前骨针在辽宁小孤山制成 距今约3万年前峙峪人已在晋北桑干河流域生息 距今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距今约3万年前下川文化在晋南形成 距今约1万年前(神农氏)原始农业在中华大地出现 约公元前6000年裴李岗文化在中原地带形成,龟甲占卜在中原出现,文字符号萌芽,骨笛制成,粟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猪狗鸡在中原已家养 约公元前5850年大地湾文化在陇东形成,黍子、油菜已种植,原始混凝土制成 约公元前5000年河姆渡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骨耜已为稻作农具;半坡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形成,龙虎观念萌生,彩陶艺术出现,壁画出现母系氏族公社 约公元前4300年大汶口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酿酒器皿制成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990年大溪文化在长江中游形成,男女合葬出现,动物殉葬风俗已见 约公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东部及辽西形成,玉猪龙崇拜形成,石砌祭坛出现 约公元前3300年马家窑文化在黄河上游形成,彩陶艺术进入盛世,青铜刀已用范铸;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天圆地方观念形成,原始混凝土已用于建造 约公元前3000年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汉江地带形成,崇祖观念萌生,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筑成 约公元前2600年龙山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文字与文书出现,山东邹平丁公村古成筑成

两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川)07界升学总复习(一)----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20世纪初,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骤然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亡。 三、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四、战争进程 一战规模空前,战场涉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欧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重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五、战争的结束 1917――①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大战 ②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③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8――①奥匈帝国瓦解

②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六、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双方把新式武器飞机、坦克和毒气首次使用,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七、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社会根源: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危机,德、意、日等则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所以又称轴心国集团,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3)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二战全面爆发前就受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 (4)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表现:①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②德国谋求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等国制造慕尼黑阴谋,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二、慕尼墨阴谋 1、背景: (1)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大肆扩军备战,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2)1938年夏,希特勒唆使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并以此为借口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达到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 2、会议的召开和“慕尼墨阴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即: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4、影响:(1)德军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2)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纵容了侵略,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四、战争开始阶段的主要进程 1940年4、5月,德军“闪击”西欧和北欧。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猛烈轰炸。英国首相邱吉尔坚持抵抗。 五、战争的扩大 1、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2)莫斯科保卫战,德军企图第一次没有得逞。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战争规模达到最大。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大战性质的变化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由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演变成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 2、7―194 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