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完整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完整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完整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六圆1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圆的特征,会画指定大小的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圆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三段:

例1、例2和例3教学圆的认识;

例4、例5教学圆的周长,例6教学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

例7、例8、例9教学圆的面积;例10教学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画圆为主线,逐步认识圆。

对圆的认识这一内容的安排,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主要特征,再教学用圆规画圆;一种是先教学画圆,再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主要特征。第一种思路,有利于学生对圆的主要特征的接受,用圆规画圆的教学是侧重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技能;第二种思路则让学生通过画圆,形成对圆的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这样更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分三个例题教学圆的认识,安排了3次画圆的活动。在例1中,借

第六单元圆

助常用的学习用具画圆,目的是初步体会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不一样,它的边是曲线,是个曲线图形。在例2中,让学生看图,尝试用圆规画圆,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教材增加了对半径和直径的几何表示。例3中,再次让学生画圆,利用自己画出的圆,并结合画圆的过程探索圆的主要特征。教材对学生的探索的方法和问题作了必要的提示:探索的方法是用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探索的问题主要是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数量、长度及关系,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当然,对学生其他正确的发现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圆的其他特征,教材相机在练习十七中作了科学安排。第3题给出一个大圆,让学生画出两个比它小的同心圆,初步感受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第4题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让学生画出大小不同的圆,进一步感受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第5题则让学生比较两个圆的大小。在第6题中,教材结合数对和平移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体会圆是最美的平面图形,教材在“你知道吗”栏目里,提供了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包括自然现象中的圆、工艺品和建筑物中的圆、运动现象中的圆。

教材在这单元最后,安排了“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一实践与综合应用。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制作美丽的图案,在加深对圆的认识的同时,体会创造美的愉悦。

2.逐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教材分两个例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圆的周长公式。例4借助不同规格的自行车车轮形象地描述车轮的周长,通过看图比较,体会周长是由直径决定的。这使学生在探索圆的周长过程中,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例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记录数据,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分工合作,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尽可能减少实验的误差。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自然地介绍圆周率,引导学生得出圆的周长公式。也可把教材第102页的“你知道吗”穿插在这里进行介绍,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例6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选择列方程的方法有两点原因:一是列方程思路顺畅,便于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二是体会周长计算公式既能已知直径(半径)求周长,也能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对周长公式的理解更深刻。对本单元涉及的计算,如果超过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三位数,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教材同样分两个例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圆的面积公式。例7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关,是圆的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教材呈现

了边长为不同长度的正方形,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出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借助正方形的方格估计圆的面积,计算大约是正方形的几倍,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例8着重引导学生把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长方形推导面积公式。教学时应注意:第一,把圆等份成16份,可以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不容易想到,这一步不宜让学生自己尝试;第二,要尽量展示圆平均分成32、64份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为学生想像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提供支撑,让学生初步体会极限思想。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让学生交流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联系;二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教学时,注意发展学生有序思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以圆的面积计算为基础,教材安排了有关圆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例10计算环形的面积,提示了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计算。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计算方法,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环形的面积是将两个部分相减得出面积,“试一试”安排了将半圆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尝试将两个部分相加得出面积。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能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如100页第7题,104页第14题,等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第二课时圆的认识练习

第三课时扇形的初步认识第四课时圆的周长(1)第五课时圆的周长(2)第六课时圆的面积

第七课时圆的面积

第八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九课时练习十五

第十课时整理与练习(1)第十一课时整理与练习(2)

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0课时

课题圆的认识课时

本单元共11课时,

本课第1课时

复备

教学

内容

第85-86页例1-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圆,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发现圆的特征,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难点: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三、交流提升

(一)交流例1。

1.出示例1中的各种圆形物体,全班交流: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圆?

2.出示你课前画的圆,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全班展示交流。

⑴指名演示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

⑵讨论: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交流例2。

1.用圆规画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⑴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⑵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⑶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⑷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展示、汇报、交流。

(1)同桌交流:拿出课前剪好的圆,说说自己在折一折、量一量的过程有什么发现?

(2)小组讨论: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①学生独立画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②展示部分学生画的圆,并说说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

⑴学生独立画圆。

⑵全班展示、交流:画圆的步骤有哪些?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还是半径?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圆的认识练习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1课时

课题圆的认识练习课时

本单元共 11课时,

本课第2课时

复备

教学

内容

练习十三第4-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画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圆的特征。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判断练习。

⑴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⑵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⑶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⑷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

⑸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出示题目,让学生逐一判断。

二、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2.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⑴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⑵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

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⑶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⑷全班交流:

①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③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⑴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⑵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4.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交流小结: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练习

1.判断练习。

⑴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⑵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⑶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⑷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

⑸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扇形的初步认识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2课时

课题扇形的初步认识课时

本单元共 11课时,

本课第3 课时

复备

教学

内容

教材第88页例3,“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1-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扇形,知道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https://www.360docs.net/doc/1816753441.html,

重点:知道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

难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圆有哪些特征?

2.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二、导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认识扇形

认真观察例3的3个圆中的图形,说说每个圆中涂色部分的共同特点。

提问:每个图色部分都由几条线围成的?围成每个图色部分的三条线各有什么特点?每个图色部分都有几个角?这些叫的顶点都处于什么位置?

(2)展示、汇报、交流。

(3)认识弧和圆心角

(4)依次指一指上面几个扇形中的圆心角以及与圆心角相对的弧。

①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圆心角和弧。

②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指一指哪儿是圆心角,哪儿是弧。

2.小组讨论: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联系对扇形的已有认识进行判断。启发学生认识到:半圆可以看做特殊的扇形,它的圆心角是180度。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重点认识:图中的绿色部分也是扇形,不过他的圆心角已经超过了180度。

4.完成练习十三第11、12、13题。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扇形的认识

弧和圆心角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圆的周长(1)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3课时

课题圆的周长(1)课时

本单元共11课

时,本课第4课时

复备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93页例4-5,“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周长公式。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圆、线、小尺。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π、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π,C÷π=d ,C=πd)

⑵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πd或C=2π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⑴学生独立计算。⑵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学生独立计算。⑵全班展示交流。⑶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1)

周长

=圆周率(π)

直径

C=πd或C=2πr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圆的周长(2)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4课时

课题圆的周长(2)课时

本单元共11课

时,本课第5课时

复备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例6及相应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十四第5-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难点: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6。

1.⑴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⑵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

①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全班展示、交流。

①根据圆周长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2.学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5.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完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2)

圆的周长(2)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圆的面积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5课时

课题圆的面积课时

本单元共 11课

时,本课第6课时

复备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8页例7-9及相应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将教材117、118页的圆剪下来,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7

1.出示例7的上图及相关的文字。全班交流:图中的线段r在正方形中是什么?在圆中是什么?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并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圆的面积吗?

2.出示例7下面的两幅图,学生计算并填表。

3.全班展示、交流:

⑴从表格中你发现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⑵如果不计算,直接观察例7中的三幅图,你能发现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半径的平方)有什么关系吗?

二、教学例8

1.出示例8题目,如果将圆等分成16等份,会拼成什么图形?

⑴同桌交流自己课前剪、拼的结果。

⑵全班展示、交流: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什么关系?

2.如果将圆等分成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图形会有什么变化?

⑶小组讨论、交流:拼成图形越来越接近什么形状?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

⑷全班交流:①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圆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例9。

1.出示例9,全班交流:这个喷水器旋转一周喷灌的面积是什么形状?求喷灌的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的面积?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在算式中你是先算什么的?

四、交流总结: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五、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六、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圆的面积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6课时

课题圆的面积课时

本单元共11课时,

本课第7课时。

复备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10,“练一练”和练习十五第3-7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得到若干个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宽是圆的()。

2.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拼成的长方形的长9.42分米,那么原来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画的圆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⑴正方形的面积=()平方厘米

⑵1

4

个圆的面积≈()平方厘米

⑶圆的面积≈()平方厘米

⑷大胆的猜一猜,圆的面积≈()×()。

二、教学例10

1.出示例10题目。

全班交流:要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题中给出了什么条件?根据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半径?

2.全班展示、交流。

总结: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通常先求出半径,在计算面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解答每一题的思考过程。

提醒:注意用合适的单位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

2.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练习求一个数的平方的计算。提醒学生a的平方与2a 的计算。

3.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已知圆的周长求出圆面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画示意图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根据绳长求相应

正方形或圆的面积的方法。

进一步明确:周长相等的圆与正方形相比,圆的面积要

大一些。

5.完成练习十五第7题。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花圃的半径:

花圃的面积: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7课时

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课时

本单元共11课时,

本课第8 课时

复备

教学内容

教材第99页例1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五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环形的特征,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创新的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

二、教学例11。

1.出示例题,全班交流:这个组合图形由几个圆组合而成?

⑴小组交流: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指名说出解答思路。

⑵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

⑶全班交流。

①指名说出解题步骤,教师板书:

外圆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

内圆面积:3.14×62=113.04(平方厘米)

环形铁片的面积:314-113.04=200.96(平方厘米)

②有没有更简洁的写法或算法?你是怎么想的?

a.运用乘法分配率,简写成:3.14×(102-62)=200.96(平方厘米)

b.公式也可用乘法分配率:S环形=πR2-πr2或S环形=π(R2-r2)

2.学习“试一试”。

⑴出示“试一试”的组合图形,全班交流:这个组合图形由哪些

平面图形组合而成?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其实就是

求哪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和?

⑵学生独立计算。

⑶展示、交流。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

⑴学生独立计算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⑵全班展示、交流:左边的阴影是哪两个基本图形组

合而成?求这个阴影的面积是求这两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和

还是面积差?右边的图形呢?

2.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3.完成练习十五第9题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外圆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

内圆面积:3.14×62=113.04(平方厘米)

环形铁片的面积:314-113.04=200.96(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练习十五

上课时间:月日,累计课时:第58课时

课题练习十五课时

本单元共 11课

时,本课第9课时

复备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圆3.1圆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 知道圆的有关定义及表示方法 . 2. 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 3. 会根据要求画出图形 . 二、课时安排 1 课时 三、教学重点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 四、教学难点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关于圆的图形展示, 引导学生认识圆并谈谈对圆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 活动 1:小组合作 3.1 圆 观察车轮,你发现了什 么?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

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可以吗? 探究 1:(1)如图, A,B 表示车轮边缘上的两点, 点离与 B, O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 2)C 表示车轮边缘上的任意一点,要使车轮能够平稳地滚动, C,O之间的距 离与 A, O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什么关系? 明确:车轮边缘上任意两点到轴心的距离都相等 , 任意一点到轴心的距离是一个 定值 . 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是一个定值 . 探究 2:投圈游戏 一些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 , 他们呈“一”字排开 , 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公平 吗 ?你认为他们应当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 为了使投圈游戏公平 , 现在有一条 3 米长的绳子 , 你准备怎么办 ? 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称为 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 注意: 1. 从圆的定义可知 : 圆是指圆周而不是圆面 O表示车轮的轴心, A,O 之间的距

2. 确定圆的要素是:圆心、半径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两者缺一不可 . 以点 O为圆心的圆记作:⊙ O,读作:“圆 O”. 探究 3:圆的有关性质 战国时期的《墨经》一书中记载:“圜,一中同长也”.古代的圜( huán)即圆,这句话 是圆的定义,它的意思是: 圆是从中心到周界各点有相同长度的图形 . 提问:如果一个点到圆心距离小于半径 , 那么这个点在哪里呢 ?大于圆的半径呢 ?反过来呢? 试根据圆的定义填空: 1.圆上各点到 ___________ 的距离都等于______________ .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 ____ . 探究 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如图,设⊙O 的半径为 r,A点在圆内, B点在圆上, C点在圆外,那么 OAr. 结论: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的距 离与半径的关系也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 1.画图:已知 Rt△ABC,AB

最新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上五

认识元角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模具:元角分 教学时数: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啊?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钱)钱的作用可大了。老师啊,今天也准备了两个红包,里面也装了一些钱,老师啊打算把这两个红包奖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就好好表现哦!

小朋友,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硬币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部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学知识。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一)认识1元 (课件1元纸币)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 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壹是大写的数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课件旧版1元)这是1元吗?你这么知道的?像这种是旧版的1元人民币,咱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二)认识1角 师:小朋友再看,下面这张是1元吗? 啊?1角呀!这儿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为什么不是1元? 哦, 1后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字(角),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课件出示)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啦! (三)认识分 师:小朋友再来看,这是一枚硬币,硬币都是用金属做成的。 谁来当小老师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枚硬币啊,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

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圆教案

《圆》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圆及相关概念,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形成圆的概念的过程,经历探索点与圆位置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在学习中体会圆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定义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圆的相关概念;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1.概念的融会贯通; 2.在具体问题中的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用准备好的一根线可以围成怎样的图形?学生活动,用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围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引入圆. 二、温故知新: 复习回顾 1.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圆. 2.结合圆的定义了解圆心和半径. 3.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S= 三、交流展示: 阅读课本P65—P66找到相关概念. 1.圆的定义: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读作“”.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叫做弦. 直径:经过圆心的叫做直径. 是圆中最长的弦.

3.弧: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都叫做半圆. 优弧:半圆的弧叫做优弧.用个点表示,如图中叫做优弧. 劣弧:半圆的弧叫做劣弧.用个点表示,如图中叫做劣弧. 4.等圆:能够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的弧叫做等弧. 四、提炼新知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O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1)点在圆内,即dr.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看书,理解解决新知,不理解的在组内交流,以此方式让学生自学,消化概念和基本问题,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培养数学思维. 五、当堂练习 1.判断正误: (1)弦是直径;()(2)半圆是弧;() (3)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4)过圆心的直线是直径;() (5)半圆是最长的弧;()(6)直径是最长的弦;() (7)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是同心圆;() (8)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2.已知⊙O的面积为16π,判断点P与⊙O的位置关系. (1)若PO=4.5,则点P在; (2)若PO=3,则点P在; (3)若PO= ,则点P在圆上.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看书和理解的能力,夯实基础. 3.在Rt△ABC中,∠C=90°,AC=3,BC=4,D为AB的中点. (1)以C为圆心,AC长为半径,则点D在圆C(). (2)以C为圆心,BC长为半径,则点D在圆C(). 4.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已知∠BOC=70°,AD平行OC,则∠AOD=()

最新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知识点整理

最新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知识点整理 第十章圆 ★重点★①圆的重要性质;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③与圆有关的角的定理;④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定理。 ☆内容提要☆ 一、圆的基本性质 1.圆的定义(两种) 2.有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半圆;弦心距;等圆、同圆、同心圆。 3."三点定圆"定理 4.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5."等对等"定理及其推论 5. 与圆有关的角:⑴圆心角定义(等对等定理) ⑵圆周角定义(圆周角定理,与圆心角的关系) ⑶弦切角定义(弦切角定理) 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三种位置及判定与性质: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2.切线的性质(重点) 3.切线的判定定理(重点)。圆的切线的判定有⑴…⑵… 4.切线长定理 三、圆换圆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1.五种位置关系及判定与性质:(重点:相切) 2.相切(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定理 3.两圆的公切线:⑴定义⑵性质 四、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1.相交弦定理 2.切割线定理 五、与和正多边形 1.圆的内接、外切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 2.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及性质 3.圆的外切四边形、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4.正多边形及计算

中心角: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内角的一半: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右图) (解Rt△OAM可求出相关元素,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初中数学复习提纲等) 六、一组计算公式 1.圆周长公式 2.圆面积公式 3.扇形面积公式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4.弧长公式 5.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相关计算

七、点的轨迹 六条基本轨迹 八、有关作图 1.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 2.平分已知弧 3.作已知两线段的比例中项 4.等分圆周:4、8;6、3等分 九、基本图形 十、重要辅助线 1.作半径 2.见弦往往作弦心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圆》教案

P O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圆》教案 宿城区埠子中学 蔡志慧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定义(圆的描述概念和圆的集合概念); 2、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会利用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4、初步会运用圆的定义证明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 教学重点:确定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圆的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观察图形,议一议: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能否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 1、圆的描述定义: 把一条线段OP (用你手边的圆珠笔代替)的一个端点O 固定, 使线段OP 绕点O 在平面内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P 所形成的图形 是______。其中,定点O 叫______,线段OP 叫______。 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______,读作______。

O 2、思考: 确定一个圆的两个要素是_______和________,以定点A 为圆心作圆,能作______个圆;以定长r 为半径作圆,能作______个圆;以定点A 为圆心、定长r 为半径作圆,能且只能作_______个圆。 二、观察、思考与小结: 1、请你在圆上任取3个点,分别量出这三个点到圆心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圆上各点到圆心(定点)的距离都______定长______; 反之,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______上。 (2)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把圆看成是一个集合。 圆的集合定义: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圆内任取3个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圆内的点到圆心(定点)的距离都______定长______;反之,到圆心的距离 小于半径的点都在______。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圆外任取3个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圆外的点到圆心(定点)的距离都______定长______;反之,到圆心的距离 大于半径的点都在______。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O 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d ,那么 点P 在圆内?_____________; 点P 在圆上?_____________; 点P 在圆外?_____________。 三、尝试与交流 1, 已知⊙O 的面积为25π,判断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 (1)若PO=5.5,则点P 在 ; (2)若PO=4,则点P 在 ; (3)若PO= ,则点P 在圆上 2画一画 作图说明满足下列要求的图形: 1. 给定一个A 点,请作出到点A 的距离等于2cm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 再给定一个B 点,使线段AB=3cm ,请作出到点B 的距离等于2cm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3. 请作出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都等于2cm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4. 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都小于2cm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5. 到点A 的距离小于等于2cm,且到点B 的距离都大于等于2cm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圆复习教案 (新版)湘教版

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章重要知识.能灵活运用有关定理,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梳理本章知识,回顾解决问题中所涉及的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过程,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 在运用本章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 回顾本章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 利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展示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边回顾边建立结构框图.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垂径定理及推论的应用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拓展:①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说明:由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知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如果具备下列五个性质中的两个,那么就具备其余三个性质.这五个性质分别为:①经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不是直径);④平分弦所对的劣弧;⑤平分弦所对的优弧. 特别注意:此处被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因为在圆中,任意两条直径总是互相平分的. 2.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周长l与面积S之间的关系.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所以,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并且一定在三角形内,三角形有唯一的一个内切圆,而圆有无数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圆》知识点总结

圆 1.圆的认识 (1)当一条线段OA绕着它的一个端点O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A的轨迹叫做圆。或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个以点O为圆心的圆叫作“圆O”,记为“⊙O”。 (2)线段OA、OB、OC都是圆的半径,线段AC为直径。 (3)连结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弦如线段AB、BC、AC都是圆O中的弦。 (4)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如曲线BC、BAC都是圆中的弧,分别记作BC、BAC其中像弧BC这样小于半圆周的圆叫做劣弧。像弧BAC,这样的大于半圆周的圆弧叫做优弧。 (3)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两边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心角。如∠AOB、∠AOC、∠BOC就是圆心角。 2.圆的对称性 (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弧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2)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3.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4.圆周角 (1)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都相等,都等于90°(直角)。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圆的直径。 (3)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任意一个圆周角的大小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 (4)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O的半径为r,点圆心O的距离为d,则 > (1)点在圆外?d r = (2)点在圆上?d r < (3)点在圆内?d r 6.(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过两点可以画无数个圆,圆心在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 (3)一个三角形的外接圆是唯一的。 7.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此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做切点.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交,此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24.1.1圆教案

第二十四章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1.1 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圆的集合定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 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 1.圆的定义 (课件展示)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界定: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 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同时从圆的定义中归纳: (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于是得到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思考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地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

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2.圆的有关概念 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如图中的AC)叫做弦. 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如图中的AB)叫做直径. 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 记作?AB,读作“圆弧AB”或“弧AB”.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中的?AB)叫做优弧.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中的?AB)叫做劣弧. 等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反过来,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相互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三、巩固练习 1.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5m的圆?说出你的理由. 2.你见过树木的年轮吗?从树木的年轮,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树木生长的年龄,如果一棵20年树龄的红杉树的树干直径是23cm,这棵红杉树的半径平均每年增加多少? 3.如图,一根5m长的绳子,一端拴在柱子上,另一端拴着一只羊,请画出羊的活动区域. 答案:1.首先确定圆心, 然后用5米长的绳子一端固定为圆心端,另一端系在一端尖木棒,木棒以5米长尖端划动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就是所画的圆. 2.23÷2÷20=0.575(cm) ,故这棵红衫树的半径每年增加0.575cm. 3.

(完整)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案说明: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数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这一单元中的《复习5以内的加法》,适合培智一年级学生。 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通过理解图例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锻炼看图知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用学具计算加法算式,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4以内的加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学习?(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看图知意 黑猫警长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盒子,我们先打开第一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什么?(课件出示)(训练C组的学生说“盒子里面有玩具汽车”,训练D组的学生说“玩具汽车”。)

红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3辆红色汽车”) 蓝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1辆蓝色汽车”) 那一共有几辆汽车呢?(训练C组的学生数数并说“一共有4辆汽车”)有3辆红色汽车,1辆蓝色汽车,一共有4辆汽车。你能再试着说说吗?(A组学生说,引导B组学生说) 那用一个算式怎么表示呢?(训练A组学生说) 是3+1=4,你能读读这个加法算式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这里的3指的是谁呢?1呢?4呢?(训练B组的学生说) 2.动手操作 现在打开第二个盒子,是一个加法算式,你会读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我们来摆一摆这个加法算式,你想怎么摆?(训练A组的学生说)(课件演示)先摆2个,再摆3个,一共是5个。 下面,由我们小朋友摆一摆了,就像老师这样摆,能吗? 先用雪花片摆一摆,摆完以后说说这个加法算式。(学生动手操作)3.课堂休息 你们知道黑猫警长是干什么的吗?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歌,名字叫《黑猫警长》。(听歌) 黑猫警长是森林卫士,抓坏人,保护森林。 4.课堂小结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5以内的加法算式,我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所学的加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2016年月日

授课时间2016年月日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2、请你说一说为什么上述游戏中排成圆形(或圆弧 形)队形比较公平? 二、冋题引申,探究圆的定义. 1、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 你能 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给圆下个 定义吗?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如图3-1 一些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的投圈 目标都是图中的花瓶。如果他们呈“一”字型排开, 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都公平吗?你认为他们应当什么样的队形才公平?学生积极思考把自己带入游戏的快乐中, 并举手回答: 如果单纯考虑队形因素,即只考虑 “距离”对投圈结果的影响,那么排成 圆形(或圆弧形)队形比较公平。 学生抢答: 因为圆上的点道圆心的距离相等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人 到玩具的距离相等时才 公平.为抽象出“平面上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 做圆”的概念做准备. 2、你能在图中找到圆心,半径,并会表示这个圆吗?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独立回答 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半径:线 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的半径. 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 作“O O”,读作“圆O”通过游戏引出圆的概念教学时要对学生合理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引导完善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通过动画演示,发现圆可以看成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授课时间2016年月日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4、请你说一说圆上各点、定点、定长有何关系呢? (1 )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定长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 5、那么确定一个圆要几个要素: 一是圆心,圆心确定其位置, 二是半径,半径确定其大小. 三、进一步探究圆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精神。 请同学们结合图3-2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弦:直径: 弧、弧的表示方法: 半圆:等圆:等弧: 优弧:劣弧: 四、问题深入,探究点和圆的关系 1、在平面上任取一点,这点可能 在圆的什么地方? 2、如图3-3所示,O O是 一个半径为r的圆,圆上分别取一点,点到圆心的 距离为d,你能用r与d的大小关系刻画它们的位 置特征吗? 小组讨论,组内互相交流协商、组内 统一意见?各组派代表表述本组讨论 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口头作答, 最后由一名学生小结?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与同伴交 流完成圆的相关概念的认识。 学生抢答: 这点可能在圆外、在圆上、或在圆 内。 学生口答并完成课文66页想一想。 点P在圆外,? d> r; 点P在圆上,? d= r; 点P在圆内,? d v r.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学 生发言踊跃,思维得到 了有效的激发,多数学 生能抓住到定点的距离 相等的条件,只是表达 还不够准确、完善? 对还有疑虑的问题, 教师可以作引导性讲 解生回答教师引导 通过此问题的探究,使 学生理解点与圆的位置 关系,并体会定性分析 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教学设计说明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如图3-1一些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的投圈 目标都是图中的花瓶。如果他们呈“一”字型排开,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都公平吗?你认为他们应当什么样的队形才公平? 2、请你说一说为什么上述游戏中排成圆形(或圆弧形)队形比较公平? 二、问题引申,探究圆的定义. 1、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 给圆下个定义吗? 2、你能在图中找到圆心,半径,并会表示这个圆吗?学生积极思考把自己带入游戏的 快乐中,并举手回答: 如果单纯考虑队形因素,即只考虑 “距离”对投圈结果的影响,那么 排成圆形(或圆弧形)队形比较公 平。 学生抢答: 因为圆上的点道圆心的距离相等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通过动 画演示,发现圆可以看成是平面上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 组成的图形;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独立回答 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 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 的半径. 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 圆,记作“⊙O”,读作“圆O”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 人到玩具的距离相 等时才公平.为抽象 出“平面上到定点的 距离等于定长的所 有点组成的图形叫 做圆”的概念做准 备. 通过游戏引出圆的 概念教学时要对学 生合理的想法给予 肯定并引导完善 A O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4、请你说一说圆上各点、定点、定长有何关系呢?(1)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定长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 5、那么确定一个圆要几个要素: 一是圆心,圆心确定其位置, 二是半径,半径确定其大小. 三、进一步探究圆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精神。 请同学们结合图3-2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弦:直径: 弧、弧的表示方法: 半圆:等圆: 等弧:优弧:劣弧: 四、问题深入,探究点和圆的关系 1、在平面上任取一点, 这点可能在圆的什么地方? 2、如图3-3所示,⊙O是 一个半径为r的圆,圆上分别取一点,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你能用r与d的大小关系刻画它们的位置特征吗?小组讨论, 组互相交流协商、组 统一意见.各组派代表表述本组 讨论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口头作答, 最后由一名学生小结.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与同伴 交流完成圆的相关概念的认识。 学生抢答: 这点可能在圆外、在圆上、或在 圆。 学生口答并完成课文66页想一 想。 点P在圆外,?d>r; 点P在圆上,?d=r; 点P在圆,?d<r. 学生发言踊跃,思维 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多数学生能抓住到 定点的距离相等的 条件,只是表达还不 够准确、完善. 对还有疑虑的问题, 教师可以作引导性 讲解生回答教师引 导 通过此问题的探究, 使学生理解点与圆 的位置关系,并体会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析的关系.

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知识点整理 圆的应用在数学领域中非常的广泛且常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知识点整理 第十章圆 ★重点★①圆的重要性质;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③与圆有关的角的定理;④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定理。 ☆内容提要☆ 一、圆的基本性质 1.圆的定义(两种) 2.有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半圆;弦心距;等圆、同圆、同心圆。 3.三点定圆定理 4.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5.等对等定理及其推论 5. 与圆有关的角:⑴圆心角定义(等对等定理) ⑵圆周角定义(圆周角定理,与圆心角的关系) ⑶弦切角定义(弦切角定理) 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三种位置及判定与性质: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2.切线的性质(重点) 3.切线的判定定理(重点)。圆的切线的判定有⑴⑵ 4.切线长定理 三、圆换圆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1.五种位置关系及判定与性质:(重点:相切) 2.相切(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定理 3.两圆的公切线:⑴定义⑵性质 四、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1.相交弦定理 2.切割线定理 五、与和正多边形 1.圆的内接、外切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 2.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及性质 3.圆的外切四边形、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4.正多边形及计算 中心角: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内角的一半: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右图) (解Rt△OAM可求出相关元素,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初中数学复习提纲等) 六、一组计算公式 1.圆周长公式 2.圆面积公式

3.扇形面积公式 初中数学复习提纲4.弧长公式 5.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相关计算 七、点的轨迹 六条基本轨迹 八、有关作图 1.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 2.平分已知弧 3.作已知两线段的比例中项 4.等分圆周:4、8;6、3等分 九、基本图形 十、重要辅助线 1.作半径 2.见弦往往作弦心距 3.见直径往往作直径上的圆周角 4.切点圆心莫忘连 5.两圆相切公切线(连心线) 6.两圆相交公共弦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

九年级数学下册3.1圆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圆 【教学内容】3.1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集合的观点描述圆,掌握圆的有关定义,在探索点与圆位置关系的过程,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圆的有关定义,了解各个定义之间的区别。探索点和圆的位置三种关系,并学会如何判断点和圆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圆的知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及其有关概念,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对用集合的观点描述圆的理解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什么叫做圆?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端点A旋转而成的图形是否是一个圆? 【情景导入】圆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图形,圆的很多知识生动有趣,你有信心学好吗?,【新知探究】 探究一、 圆可以看成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组成的图形,其中定点是圆心,定长是半径。以O为圆心的记作⊙O,读作“圆O”。 探究二、圆的有关定义: 1、叫做弦,叫做直径。 2、叫做弧,叫做半圆。 3、叫做等圆,叫等弧。 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吗?为什么? 探究三、 ⊙O是一个半径为r的圆,在圆内、圆外、圆上分别取一点,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请你用r 与d的大小关系刻画它们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知识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与圆有关的定义,理解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判断方法。 【随堂练习】 1、如图,Rt△ABC的两条直角边BC=3,AC=4,斜边AB上的高为CD,若以C为圆心,分别以r1=2cm,r2=2.4cm,r3=3cm为半径作圆,试判断D点与这三个圆的位置关系. 2、如何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很大的圆?说一说你的方法. 3、已知:如图,OA、OB、OC是⊙O的三条半径,∠AOC=∠BOC,M、N分别为OA、OB的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预习反馈: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反馈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反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找出下图的对称轴 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旋 转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6页例3、例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