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光合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光合作用专题

1.图1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 、B 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 表示生理过程,Ⅰ~Ⅲ代表B 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 2

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

(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 abcdefgh 中的b 、e 、g 和________。图2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O 2浓度,叶绿体内C 3的含量________。(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O 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6)在B 生理作用过程的Ⅰ~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阶段。

2.(14分)(2011·惠州一模)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 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装置中的1%NaHCO 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 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 3与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表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时,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当

氧浓度为________时,无氧呼吸最弱;当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3. 如图示,某一植物当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曲线a 表示的化合物是 曲线b 表示的化合物是

d

h n

s

(2)将植物突然由光处移到暗处时,细胞内曲线b 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① : ② ;曲线a 很快下降的原因是① ;② 。此时,[H]和ATP 的含量 ;(CH 2O )合成量 。

(1)把二氧化碳的浓度由1%降至0.03%时,细胞内曲线a 迅速上升的原因是:① ② 。

曲线b 突然下降的原因是① ② 。

此时,[H]和ATP 的含量 ,(CH2O )合成量 。

(4)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都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但是前者主要影响

的过程,后者主要影响 的过程。

4.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 2吸收量和CO 2生成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1)图中曲线QR 区段CO 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此时O 2吸收量________(>、<、=)CO 2的释放量。

(3)氧浓度调节到________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粮食的贮存。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的AB 段与BC 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 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 2相比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倍。

5.红外线CO 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 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小室内给以适宜光照,在不同CO 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效率。下图甲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 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乙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 、b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 段。在E 点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限制因子是 或 。

(2)图中物质a 是 ,过程①②发生的场所是 。

(3)在图乙表示的物质变化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过程 (填写序号)。

(4)若用18O 标记①过程中的H 2O ,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 的物质是 。

(5)在大田生产中,地表CO 2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请写出一种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提高地表CO 2浓度的方法并简析原因 。6.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①在温度为10 ℃,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 ℃,光照强度小于L 3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②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 2千勒克斯,温度分别为10 ℃、20 ℃和30

℃时的光合速率。

(3)丙图表示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以CO 2吸收速率表示)与CO 2浓度的关系。若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则a 点和b 点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则a 点和b 点又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丁图回答①、②、③三个小问题:

①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 2能力最强的植物是________。

②乙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是________(a 、b 、c 、d)。③当光照强度从a 到b 时,________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

答案: 

1(1)ATP (2)h 光照强度 (3)增加 (4)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5)水、丙酮酸 (6)Ⅱ、Ⅲ Ⅲ

2. (1)将NaHCO 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 溶液,其他条件同这个装置 

(2)C 3的含量下降,C 5的含量上升(3)d 、e 、f 5

3.(1)五碳化合物 三碳化合物(2)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 二氧化碳的固定仍在进行 二氧化碳固定时消耗的五碳化合物较多 三碳化合物还原时产生五碳化合物较少 减少 减少(3)二氧化碳固定速度减弱 三碳化合物还原仍在进行 二氧化碳固定时产生三碳化合物较少 三碳化合物还原时消耗部分三碳化合物 增加 减少 (4)光反应 暗反应

4. (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2)P = (3)此时有氧呼吸较弱,无抽头呼吸受抑制,有机物的消耗最少 (4)一样多 1/3

5.(1)CD 光照强度 温度 (2)O 2 叶绿体(叶绿体基粒和叶绿体基质)

(3)② (4)H 218O (5)施用农家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能增加地表CO 2浓度6.(1)光反应 暗反应 (2)①L 1 光照强度 ②如图(3)a 点左移,b 点右移 a 点右移,b 点左移

(4)①甲 ②c ③甲

光合作用发现历史

光合作用发现历史资料整理 一、传统史料---光合作用反应式的发现 1.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完全依靠于土壤。 2. 1648年,一位荷兰科学家范·赫尔蒙特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他设计了盆栽柳树称重实验,得出植物的重量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的推论。虽然他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了有机物的形成,但从此拉开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史。赫尔蒙特把90千克的土壤放在花盆中,然后种上2千克重的柳树,并经常浇水,5年过去了,柳树长到76千克重,而花盆中的土壤只少了60克。 3.早在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一文中,已注意到空气和植物的关系,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可惜因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未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精辟的论断。直到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黑尔斯才提出植物生长时主要以空气为营养的观点。而最先用实验方法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的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在1771年发现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坏”了的空气。 4.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恩豪斯(Jan Ingenhousz)进一步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气变“好”的作用,而其他所有器官即使在白天也会使空气变坏。这些实验结果为后来人们认识植物绿色部分和光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 5.1872年,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er)如何做实验证明光和CO2的必要性。 6.1804年,瑞士学者德·索苏尔研究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放出的氧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和释放出的氧的总量,远远超过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由于实验中只使用植物、空气和水,别无他物,因此,他断定植物在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不仅需要二氧化碳,水也必然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他认为是CO 2 O乃是植物体有机物之来源。此结论不仅证实了海尔蒙脱关于柳树生长过程中合成植物和H 2 体的物质主要来自水的推论,而且把人们对光合作用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德·索叙尔实验告诉我们,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 初一上) (4)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讲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开释氧气。 〔2〕讲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能力方面:〔1〕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看 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 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精神。 3、情感方面:〔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 实验的研究意识。 〔2〕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也是第6章的重点内容。因为: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主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因此,探究光合作用的隐秘就成为最富吸引力的课题,它是贯穿本章教学内容的主线。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观看,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教具预备: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不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试管夹、火柴、自来水。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最好能两节课连排,其教学成效会更好。 二、第一课时: 〔一〕引言:早在1773-1796年间,科学家们做了许多科学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发觉绿叶具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叫光合作用。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进行的条件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像科学家发觉真理那样,亲自做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隐秘。 〔二〕光合作用实验的教学设计 课本安排了三个实验,分不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这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探究的动手实验。其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明确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而且初步学到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些差不多方法。例如研究同样的绿叶和同样的实验操作在有光和无光下的实验结果,这确实是单因子实验;研究叶片在遮光下的实验和绿叶在照光下的实验,确实是遮光实验的对比实验。 实验一的实验步骤可分为7步:〔1〕暗处理〔2〕部分遮光〔3〕照光〔4〕取下叶片〔5〕酒精脱色〔6〕滴加碘液〔7〕显色。 〔展现实验设计方案〕 1、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把在黑暗处处理过的天竺葵植株上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耀30min。 3、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看叶片的颜色有没有变化?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看叶片上颜色变化。 4、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液。 5、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掉碘液,观看叶片的颜色变化。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说课稿 一、设计前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不论是哪一章节,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都要以以下3点为依据:1、课程标准;2、学生的身心特点;3、现有的教学条件。课程标准可以给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方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有的教学条件则决定了教学的可行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先整体考虑整个章节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本章节光合作用是整个初中生物中很重要的一节。与后面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的具体设计及设计原因 本章节光合作用的主线是:“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而本节是第4课时,着重解决“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这2点。在前3个课时,通过对光合作用发展史的学习和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定义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本节应当对前3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升。本节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用一个个相衔接的问题将教学内容串联。 1、引入。 本节可以采用通过复习的方式引入。对于较好的班级,可以直接

向学生提问:通过对前3节的学习,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并可请学生到黑板写出。如果学生水平不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产物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场所在哪里?将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分解,然后再黑板上写出。 2、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的实质有两个: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变学生容易理解,因为前3节课的实验对学生已经进行了铺垫。因此,直接提问:光合作用中,有没有物质的变化?如果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反应式学生不难看出。但能量的转化学生理解起来会困难一点。因为能量的守恒定律学生要到初二学物理时才知道。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活动,也通过问题进行:能量有哪些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学生一般都能答道热能、光能、电能、风能等等,知识面广一点的还能答道核能、化学能等。可以将学生的主要答案罗列在附板书处。接着再问:能量可以传递吗?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吗?问到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有很多,有的认为能,有的认为不能。这是可以举例:如冬天时,比较冷的手放在暖手器上就能感到热,说明什么问题;打开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等,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例子,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可以让学生明白:能量有多种存在形式,并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有了这个知识准备后,在让学生回答:光合作用中,有能量的转化吗?这是学生再来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就容易多了。 3、光合作用的意义。

考点8 植物光合作用实质-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课堂训练题)(苏教版)(原卷版)

考点8 植物光合作用实质 一、判断题 1.“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只能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线粒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3.遮光时只需要将叶片的上面遮盖起来就可以了。 4.(湖南省岳阳市)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二、单选题 5.(安徽省宣城市)我们常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水的无机盐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生活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在家里摆一个鱼缸,养几只自己喜欢的观赏鱼来装饰一下自己的生活,养金鱼的人,总要在鱼缸里放一些新鲜水草,这样做的生物学原理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使鱼缸观赏性更强 C.供给鱼新鲜食料 D.白天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7.(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通过叶片局部遮光形成对照,变量是光 B.实验过程中要通过暗处理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用酒精脱去叶绿素 C.实验现象是叶片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D.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生淀粉” 8.(甘肃省金昌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水浴加热的作用是 A.运走耗尽叶片原有的淀粉 B.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C.检测是否产生淀粉 D.检测是否合成叶绿素 9.生物兴趣小组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进行了探究,在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时,图中大烧杯内和小烧杯内放置的液体分别是 A.酒精和清水 B.清水和酒精 C.酒精和酒精 D.清水和清水

光合作用的实质说课稿(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说课稿(第一课时) 镇沅二中周承 一、教材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中第六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阐述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和产物,通过实验重点介绍植物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淀粉和氧气,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从而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阐述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重要地位。光合作用的机理虽然比较复杂,产物种类也较多,但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这节内容分为知识内容和实验内容,它们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也是认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具有重要价值的关键和基础。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为更好的学习下一节呼吸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有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以及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的讨论,内容比较多,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因此本节课主要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的讨论。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进行实验时,实验植物应该是健壮的,具有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淀粉、易栽培、叶片生长比较旺盛而且叶片比较薄等特点。天竺葵就是比较适合本实验的植物。

实验过程中,需要通过暗处理,将用于实验的植物叶片中的淀粉出去,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基本原理:由于在实验课前一天把植物置于暗处,利用叶片细胞在暗处自身的呼吸消耗和淀粉会运输到其他部位储存起来的特点,使暗处理过的叶片中的淀粉已基本消失,因此实验时检测到的淀粉是叶片细胞新积累的淀粉。 暗处理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中选用遮盖法进行实验,即在叶片上覆盖不同形状的不透光的纸片或黑塑料片作遮光处理后再照光(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选取让学生选取自己清晰的照相底片作为覆盖物,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观察碘液处理后的叶片,叶片上变成蓝紫色的部分就是有淀粉产生的标志。还可进一步探究,即将显色部分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到变成蓝紫色的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2、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 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在水中会以气泡的形式放出。利用水生植物金鱼藻进行实验,可以清楚的看到气体的产生情况。鉴定氧气时,利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或卫生香伸入试管内,可明显的看到带火星的细木条或卫生香重新燃烧。实验装置中,最好使用短颈三角漏斗,大烧杯中的清水必须高于漏斗柄。试管应该选用较细的,一定要装满水后才能倒插入水中,套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分析并掌握其原料、条件、产物、场所和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 1、生态系统中,人们把植物称为什么?为什么? 2、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1,阅读资料思考柳苗生长之谜中的问题。 新课推进: 一、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师;出示 (一)思考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二)模拟实验动画:“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生:结合查阅教材内容和观看实验过程的动画,独立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 师:出示问题答案并纠正学生的误区。 (三)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师:结合视屏过程引导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生:完成P54表格。 二、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场所 (一)、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生:阅读教材P55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利用水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实验过程,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场所。 师:出示恩吉尔曼实验过程图片并讲解并补充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并完成对P56胡萝卜、仙人掌、银边春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的辨别。 (二)观察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 师:出示叶片结构和叶绿体结构图。 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叶片和叶绿体结构。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 6 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3 6 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 1、知识与技能 a.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b.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c.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通过本节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a.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说明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同时还释放出氧气。 c.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新课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叶片的哪些细胞含有叶绿体? 回答: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师:很好,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那我们如何去验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证明。 实验指导: 1、剪取你所喜欢的形状的黑纸片(小于叶片),从上下两面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遮盖起来,然后放于光下照射30分钟。 2、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的变化),把黑纸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3、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液。 4、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___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 ___颜色? 3、加碘液后,叶片变 ___颜色?能否判断叶在光下制作的是什么物质? 回答1: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用于实验的'植物叶片中的淀粉除去。不至于影响实验想象。 师:很好,在黑暗处叶片不能再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过叶脉运输到其它部位,还有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掉。 回答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白色。 师: ___变为白颜色呢? 回答:略。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说课稿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基本 单位——细胞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和特点,以及新陈代谢 的基本类型等知识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深 入地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实行一切生命活动地基础,是生物地最基 本的特征。所以说它是我们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2、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的色素、光 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光合作用的发现,是建立在初中教材中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 础知识上,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 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 (2)叶绿体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过实验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使学生自己动手,亲自看到从上到下依次的橙黄色、黄色、蓝 绿色和黄绿色的出现。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重要意义,首先,教材从光合作用的总反 应式入手,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从而引出根据 是否需要光,将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之后教材 对这两个阶段分别从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方面实 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

中,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辨证结论。紧接着讲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最后还补充了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小结】:所以说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B:理解) (2)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A:知道) (3)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其相关问题;(C:掌握) (4)光合作用的过程;(D:应用) (5)光合作用的实质;(D:应用) (6)光合作用的意义。(D:应用) 2、水平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研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 (2)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对比法实行学习的方法。 (3)初步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渗透“线条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 3、情感目标

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的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我反思《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一节,安排在七年级进行教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鉴于他们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还是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对此,我根据本节知识点多的特点,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得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同时光合作用,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光合作用不仅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生物界的其他生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广阔浩瀚的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而且是所有动物和人的最终食物,形形色色的生命依靠绿色植物而生生不息。那么,绿色植物是如何产生有机物的?通过本节的教学应使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和产物。

本节课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了两点: 一是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组织学生课前自己设计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材料,通过实施实验方案,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寻找实验过程中需要弄清的不懂问题,并且课前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可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容易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处理教材时不能过于死板,要考虑本校学生实际而有所创新,使得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轻松才行。时间不要太紧,不要使得教学内容只停留在浅层次而无法深入,无法培养学生举一返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肖倩倩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第六章第一节,共一课时。主要内容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探究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教学。本节内容的学习为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实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了植物基本层次结构中的细胞组织器官,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组成,但是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不是很了解,许多同学在小学阶段大概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具体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光合作用如何进行,学生没有掌握。因此学生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本节内容。对下一节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 能力目标: 在学习前人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收集材料,锻炼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了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敢于修正前人科学成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说出光合作用过程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光探究资料 教师准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有关视频,挂图和课件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探究的实验材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1、〖引言〗“世界万物靠太阳”这句话对吗? 对于植物来说太阳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2、你了解光合作用吗?它是怎么被发现的 呢?具有怎样的过程呢?教师通过谚语,引 出本节课题。 1、对的,植物需要太阳进行 光合作用。 2、带着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发 现历程(一)范海尔蒙特实验1、教师出示PPT,展示出范海尔蒙特的实 验图,并呈现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描 述实验过程,思考实验结论 2、对于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大家有没有自 己想说的话?他的实验严谨吗?引导学生 思考实验的不足,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实验的 学习。 1、学生看图讲述实验过程, 思考讨论实验的结论。 2、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思考, 意识到范海尔蒙特没有考虑 到阳光等其他因素。

019-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苏教版)

2014-2015学年 上学期 七年级 导学案 编号:019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1 课题: 019-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编写人: 审核组长: 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学习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3.列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 【重难点】 重点: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难点:列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 【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P99-103,找出以下知识点 1.绿色叶片中的_____细胞和_____细胞含有叶绿体,这些细胞在光下能够把吸收的无机物变成__________。 2.小麦、水稻收割后人们常把麦秸、稻秆留下做柴草备用,这是因为麦秸稻秆的有机物中贮存有_____。 3.光合作用的实质就是绿色植物的______利用______把_______和_____转化成_____等有机物,并释放出_____。 4.银边天竺葵的叶边缘之所以呈白色,是因为不含_______。 5.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是____,原料是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车间是_____。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用公式表示: 【动手实验1】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认真阅读P99-100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口头简述实验过程,讨论以下问题: 1.对叶片进行暗处理的原因是: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____________。 2.对叶片遮光的方法:在叶片____、___两面覆盖不同形状的______的纸片或黑塑料片进行遮光。遮光的目的是:与不遮光的部分_________。 3.遮光后又照光,使叶片进行______,让____在叶片细胞中重新积累。 4.脱色的目的:使______溶解于_______中,使显色更_____;以避免叶中的颜色对实验结果________。酒精脱色至叶片成为_____色。 5.第五步用自来水冲洗叶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 6.第六步用自来水冲洗叶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7.碘液遇到淀粉会显____。滴加碘液后____部分的叶片颜色______,可判断叶在光下制造了______。 【动手实验2】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图解: 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各元素去向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 ?易错点拨: 1、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两边的水不可轻易约去,因为反应物中的水在光反应阶段消耗,而产 物中的水则在暗反应阶段产生。

2、催化光反应与暗反应的酶的分布场所不同,前者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后者分布在叶绿 体基质中。 知识拓展: 1、氮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原因是:氮是许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 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2、玉米是C4植物,其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 应。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热带地区的植物。 ①四碳植物能利用强日光下产生的ATP推动PEP与CO2的结合,提高强光、高温下的光合 速率,在干旱时可以部分地收缩气孔孔径,减少蒸腾失水,而光合速率降低的程度就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水分在四碳植物中的利用率。 ②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生长。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 淀粉会贮存在叶肉细胞中;而C4植物的淀粉将会贮存于维管束鞘细胞内,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3、光合细菌: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维持自养生活的有色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 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

光合作用的过程说课稿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二节《光合作用》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说课稿 学段学科:高中生物 教材版本:苏教版 选手序号:

《光合作用的过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㈠地位和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高中生物苏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2节《光合作用》第二课时内容。通过本章以前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组分,以及它作为生命系统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开放性,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生命系统开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它是本册书的一个学习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 承接前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及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本节主要讲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重点掌握这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有助于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深入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同时,学好这个内容会为下一个课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进行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另外,光合作用与本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的知识往往综合出题,是高考中大题的常见题材。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整个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可以说也是高考必考的主干知识内容。 ㈡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从三个维度上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说明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 ⑵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⑶比较光反应过程与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⑷概述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实质。 2.能力目标

⑴尝试通过阅读、识图、分析和交流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实质。 ⑵运用对比法学习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3.情感目标 ⑴通过对光合作用反应阶段和相应场所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结构决定功能的认识观。 ⑵认同光反应与暗反应、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辩证关系,逐渐形成科学的辩证观点。 ㈢重点和难点 针对本课内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如下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⑴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 ⑵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⑶光反应过程与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2.学习难点 ⑴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⑵光反应过程与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法学法 ㈠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索性实验,初步形成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高中生物学课本为学生提供了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内容。这些都为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针对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的情况,导课时可采用先回忆已有知识,再从已知提出问题,过渡到新知识的方法。 ㈡教法 为了达到化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本节课主要采用了直观

(七年级生物教案)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1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1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⑴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能力方面:(1)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精神。 3、情感方面:(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研究意识。 (2)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也是第6章的重点内容。因为: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主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没 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因此,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就成为最富吸引力 的课题,它是贯穿本章教学内容的主线。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教具准备: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试管夹、火柴、自来水。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最好能两节课连排,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第一课时: (一)引言:早在1773- 间,科学家们做了许多科学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发 现绿叶具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叫光合作用。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进行的条件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亲自做实验 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 (二)光合作用实验的教学设计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共1课时。主要内容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探究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教学。本节内容的学习为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实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植物基本层次结构中的细胞组织器官,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组成,但是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不是很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大概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具体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光合作用如何进行,学生没有掌握。因此学生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本节内容。为学习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做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探究,认识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及结论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并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在模拟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前人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发现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并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过程的艰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并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难点: 通过探究发现过程,建构光合作用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有关图片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新人教七上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教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节 内容的学习也是学生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应用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下一章学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打下一定的基础。它不仅在教材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而且在整个生物学的学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2.技能目标: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世纪实验并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即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条件、公式。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 四、教法和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思考评价法和总结反思法,多种学习方法相结 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生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缺氧呢?消耗的氧气是通过什么途径补充的呢? (二)、合作探究: 1)光合作用的原料:1、海尔蒙特的实验课件出示海尔蒙特的实验资料,并让学生思考:是什么物质让柳树增重了?海尔蒙特对柳树苗的生长作出了怎样的解释?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是什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思考并得出:绿色植物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后来证实,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还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课件出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吗? 2)光合作用的产物视频播放(金鱼藻释放氧气),教师说明: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释放的氧气,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这是氧气助燃的特性。可见,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还有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课件出示光合作用示意图:(1)光合作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图示看出光合作用实质是-两个转化:在物质方面,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了有机物和氧气;在能量方面,将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学生尝试自己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三)、归纳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当堂训练

光合作用发现史

光合作用发现史 1、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这一观点一直沿用到18世纪中期。17 世纪上半叶,比利时学者海尔蒙特所做的柳树试验,使他自然而然地相信:柳树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来自于浇灌的水。这个结论首次提出了水参与植物有机物制造,但没有考虑到空气对植物体物质形成的作用。 2、我国明代学者宋应星、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黑尔斯也曾指出:植物在生长时主要用空气当养分。但他们并未用实验证明这一判断。 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由于普里斯特利所做的这个出色的实验,人们把1771 年定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年代。但是,他并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是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当时有人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这个实验引起人们的关注。 4、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直到1785年,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5、1782年,瑞士牧师吉恩.谢尼伯证实了英格豪斯的发现,并指出植物“净化”空气的活性,除光合作用外,还取决于“所固定的空气”。 6、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研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吸收量、有机物生成量、氧气释放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他发现,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总量和氧气释放量,远远超过二氧化碳吸收量。根据实验中除植物、空气和水以外,没有其他物质,他断定光合作用除吸收二氧化碳外,二氧化碳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 7、1817年,法国的两位植物学家,佩利蒂欧和卡文陶从叶片中分离出叶绿素。后来有人证明叶绿素对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8、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当时人们用下式表示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 CO2 + H2O + 光——→O2 + 有机物质+ 能量 9、1864 年,法国植物生理学家鲍辛高特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精密地测定多种陆生植物,发现它们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和吸收的二氧化碳体积的比值接近1。 10、1864 年,德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朱利叶斯.萨克斯用实验成功地证明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中形成淀粉。他先把绿叶放在黑暗中数小时,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叶片中的物质的输出和呼吸代谢的结果,使原先存在于叶片里的淀粉消失。然后把经黑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叶片仍然置于黑暗中,经过一定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子,结果发现处于黑暗的一半叶片无颜色变化,而曝光的一半叶片显示出深蓝色。这是由于碘与淀粉形成淀粉-碘络合物的结果。 11、1880 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把装有水绵和嗜氧细菌悬浮液的载玻片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里,然后照光。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嗜氧细菌向被光照射到的水绵的叶绿体部位集中,从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结构是叶绿体。在另一组实验中,他把一个棱镜放在光源与显微镜台之间,用光照射水绵,结果发现位于蓝、红光下的叶绿体周围细菌最多。藻中的叶绿素吸收蓝光和红光,恩吉尔曼得出结论: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接收光的色素。 12、1939 年,英国的希尔发现从破碎的叶子中分离出来的叶绿体,一旦加入人工电子受体(如高铁氰化钾),照光后便会释放出氧气,这就更直接证明了氧气是从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13、1938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首先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氧气的来源,它们

【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实质》(苏教版)

《光合作用的实质》 因为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重点)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重点)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试验和观察,了解光合作用实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教学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 教师[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教师[讲述]: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师[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4.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作用》说课稿

七年级生物第五章第2节《呼吸作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从哪里来?通过分解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得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如何分解?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来完成。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一样,都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本节内容通过三个演示实验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认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及意义。 本节与其他部分的联系: 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里的能量也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而来的,这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内在联系。 2、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用于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 3、呼吸作用主要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这有助于巩固对线粒体功能的记忆。 4、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全程性探究活动,既是对前面探究性活动的拓展和提高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探究植物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阐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本质和意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重点分析: (1)、植物的呼吸现象(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 4、难点分析:

(1)、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2)、呼吸作用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刚跨入初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小学只是通过实例,较表浅的了解到植物的呼吸现象,前期的知识储备有限。学生观察力可以,但是对于较为抽象的实质性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培养,尤其是同类知识的类比能力,内在关系等的分析还需借助教师的指引和帮助。性情趋向活泼、热情、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敏感,但是易被学习中的障碍击退,学习中的依赖情绪强。 三、教学设计 1、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 2、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分析讨论: 植物种子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种子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植物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3、归纳总结:植物种子的呼吸现象4、归纳总结: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5、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6、讨论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7、拓展应用:解释生活实际问题 。四、板书设计 呼吸作用 一、概念: 二、公式:氧气+有机物(淀粉)————线粒体 三、意义: 四、应用: 五、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二氧化碳+水+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