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

Ch1.公共政策学

●案例1-1(书P4-6)辨析是否属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功能(单选/简答P157)

(1)引导功能:正向与负向

(2)管制功能:对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管制与约束。

如《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消极性管制,还有突出正激励原则的积极性管制。(3)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不仅需要指明人民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还需指明人民应该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Eg: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

(4)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分类(了解)

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

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得利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

再分配性政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和权利的转移分配。

例如,累进收入税、养老退休金额度的重新分配),美国的“反贫困”计划。

3、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

如广播、电视、煤炭、电力等特殊行业兼具自我管制政策的性质。

4、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

最低工资标准、经济适用房政策、农民收入补贴政策等

设立教师节、环境政策

5、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

国防是典型的涉公政策

而垃圾收集、邮政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也带有一些私人物品的特征。

Ch.2 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与公共政策系统

●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A**过程模型(P235):

1.公共政策的阶段性

2, 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

B渐进模型:

1. 林德布洛姆: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作出的局部调整。

2. 渐进模型有以下特点(P238):

(1)政策具有承继性,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有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C团体模型:公共政策是利益团体之间的平衡。

●公共政策的系统

1.公共政策的主体

直接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领袖权威人物

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非执政党/思想库

2.公共政策的客体

公共政策问题(政策问题)

概念:权威当局认为所提出者属其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有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必要者。社会问题如何转化为政策问题:公共权威当局趋同(+概念)

目标群体:公共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目标群体理解、接受、服从政策的程度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3.公共政策环境(了解)

自然环境社会变迁国际环境

经济环境(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经济利益)

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模式)

Ch3公共政策工具

●公共政策工具的内涵:指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

●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简答)

公共政策工具分类:

三分法(按国家干预程度分)

自愿性工具(非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

混合型工具

以下出辨析或选择

管制:政府通过制定规则或法令,对个人和组织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

大部分管制通过行政法规来进行,并由政府部门或者特别的机构来管理。

管制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如规章、标准、许可、禁止、法律秩序和执行程序等

政府管制有经济的和社会的两种基本类型

公共企业(国有企业):公有所有权或政府控股51%以上;政府可以控制企业的经营权和人事权;以营利为目的。

直接提供:政府直接履行公共职能,解决公共问题。如:国防、外交、警察、消防、教育、社会保障、公园、道路维修等均采取了这一途径或办法。

补贴:是指各种由政府或由政府指导的机构给个人、公司及其社会团体的财政转移形式,目标是让得到资助者采取政府所希望发生的行为。

注意:尽管最后的选择权留给受资助者,但采取所期望发生的行为的可能性因补贴而增加。补贴:形式主要有:拨款或补助、税收激励(如减税、免税、优惠等)、低息贷款。

产权拍卖基于这样的假定:市场通常是最有效的配置工具,政府通过产权拍卖,在没有市场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建立起市场。

产权拍卖:典型的例子:排污权拍卖、机动车牌照拍卖、出租车运营证拍卖。

税收是一种法律上规定的由个人和公司对政府的强制性支付,其主要目的通常是增加政府开支的财政资源。也可以用作一种政策工具以引发政府所希望的行为或限制所不希望的行为。

Ch4政策议程

●社会问题的类型

1.问题的产生原因:**

过失性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性行为;

Eg: 酒后驾车、家庭暴力、未成年犯罪、同性恋

结构性问题:由于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问题;由价值观变化引发的结构性社会问题。

Eg:贫富差距、工业污染、教育不平等、种族歧视与民族矛盾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西方国家面临人口“冬季”)、老龄化问题、儿童家庭教育的淡化

2.问题的结构质量:

结构良好问题

结构适中问题

结构不良问题

●社会问题的特征(了解)

(1)客观问题是形成社会问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3)政策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4)政策问题的形成具有阶段性

(5)政策问题多带有系统性特征

●政策议程

1.政策议程:是指将政策问题提上公共部门的议事日程,公共部门正式决定进行讨论和研

究,并准备如何制定有效政策加以解决的过程。

2.政策议程的类型:(简答)

公众议程(系统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政府议程(制度议程):指政府决策者本身将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的一种政策议程。

政府议程项目具有新旧之分:

旧项目是指以常规形式出现的项目;新项目是指特定情况或事件引起的项目

公众议程往往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一旦社会问题进

入到政府议程,政府就要详述该问题情形及具体的解决办法。

政策议程建立的模型***

1.科博和罗斯提出的议程建立模型P294

政策议程确立模式分为三种:

外在催生模式

政府系统之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政策问题,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工作议程,然后通过对政

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策议程。

动员模式 权威领袖发挥核心作用,主动提出政策问题,并设法将这一问题纳入政策议程之中。

内在催生模式 政府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或相关部门直接提出政策问题,并设法把它列入政策议程的过程。

其扩散的对象一般不涉及社会一般公众。

2.王绍光提出的议程建立模型

p297

从议程提出者 、民众参与度这两个维度出发,把中国公共政策议程模式划分6种模式,并

认为关门模式日渐式微,其他模式日趋活跃。

关门模式

议程的提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

即无公共议程。

动员模式

是由决策者提出的,确定一项议程后,决策者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

的支持。先有政策议程、后有公众议程。

内参模式

议程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没有民众与决策者的互动.

智囊通过各种渠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列入决策议程。

因为担心自己的议案可能招致民众的反对,不希望变成公众议程。

借力模式:政府智囊们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

的障碍。

上书模式:指给决策者写信,提出政策建议,但建言人不是专职的政府智囊

外压模式:议程的提出者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持,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

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 焦点事件引发

最常态模式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P292

(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专家学者、媒体的预测性发布;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政策问题的机制与过程。

Ch5 公共政策的规划与合法化

●政策规划的主体

1.单一式

优点:问题了解的具体详细、全局考量

弊端:缺乏民主、认知能力有限、难以确保利益分割的公平性

2.多元式

优点:对政府的制约、补充,保障社会公平,汇集各方利益诉求、民主与科学

弊端:对问题了解不够深入、观点代表的是更多的局部利益

** 听证会制度是多元式政策主体的一种实践

●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运用到案例分析,了解)

信息原则:全面、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是政策规划的前提。

客观原则:政策规划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多样性原则:◆规划多重方案:所设计的方案越多越好

◆方案彼此独立:所设计的方案相互独立,互不隶属。

择优原则:政策规划要追求优化

系统原则:政策规划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短期等各种关系。

可行性原则:设计方案要切实可行,其主体、手段、技术、步骤等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公共政策规划的合法性(三个方面)

政策主体/政治系统的合法化;政策程序的合法化;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1.韦伯(三形式)政策系统合法化

传统(子承父业)、魅力(领袖人物)、法理(竞选)

政治系统合法化是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前提,只有具备合法性的政府才能颁布具有合法性的政策。

2.政策内容合法化:(小产权房不合法)

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内容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原则

内容要符合法律具体规定

3.政策过程合法化:

政策规划过程要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

行政系统的政策程序: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决定——行政首长签署发布

立法系统的政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政策的法律化(了解)

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并赋予其相应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过程。

Ch6公共政策执行

●案例分析题:禁放政策遭遇尴尬(结合P423案例,从政策执行、政策调整等角度回答)问题:

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执行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从该案例中,你认为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公共政策执行力差或者执行出现偏差,将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

1.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本质:政策方案付诸实施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2.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特点(结合案例考察)

对象的适用性:

政策执行对象的适用性是指政策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政策对人的效力。

标准的表达方式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在××范围内,××主体,从事××活动,适用本政策。”

------------------王海的案例辨析题

执行的灵活性:“一国两制”

执行的有序性:政策执行应保持一定的阶段性顺序和过程的连续性。

过程的动态性

执行的协调性:执行的时候各种政策要素在空间上的分配、重组、展开和运动的过程。

避免政策执行部门的职能交叉或职能重合,其结果是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扯皮、执行效能低下。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要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落实公共政策的组织或人员。

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政策执行组织

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扁平化结构:减少层次增加幅度

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趋向年轻化

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

组织权责明确性:事权、财权、人权划分明确对等

政策执行人员

利益因素:执行人员多重利益身份: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

心理因素:执行人员动机、态度、意志等对政策执行产生重要影响。

知识因素

能力因素:创造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

2.公共政策对象(目标群体)因素

利益取向

◆公共政策执行是对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和再整合过程。

政策执行与利益取向一致,易支持政策

政策执行与利益取向偏离,易反对政策

文化心理因素

◆已有的文化心理因素对公共政策执行有深刻的路径依赖。

◆计划生育与“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文化心理

文化教育程度

◆目标群体的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

◆农村民主选举与村民文化程度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表现形式:

象征性政策执行:只重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不求深层次问题,如“政绩工程”。

附加式政策执行:政策执行中人为添加一些与政策目标相背离的内容,如“土政策”。

观望式政策执行,又称躲风头式政策执行:消极执行、左顾右盼。(限购令,禁烟)

照搬式政策执行:不认真学习,一味照搬政策,不变通。(大学生村官、校车政策)

(还有残缺式替代式规避式)

Ch7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看下)

教材中:指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考察和评价,以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更多学者或教材更倾向于:事后评估,即对公共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评估,把政策评估作为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未来走向的基本依据。

●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

1、从评估活动形式为标准

正式评估:专门组织机构、人员+特定程序+特定对象

非正式评估:组织机构和人员、评估形式、内容非固定(*领导即兴评价、报纸媒体)

2、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地位

内部评估:政府内部的评估组织和人员所进行的评估

外部评估:政府外部的评估组织和人员所进行的评估(司法机关评价属于外部)

3、从评估阶段为标准(了解)

预评估(事前评估):政策方案评估

过程评估(事中评估):政策执行评估

结果评估(事后评估):政策执行后产生结果和影响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

(一)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1、政策调查报告

2、政府工作报告

3、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

(二)专业机构和人员

(三)大众传播媒体

(四)政策目标群体

1、公民意见和投诉

2、听证会

●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公共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

1、效率

2、效益

3、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新交法)

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

(1)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2)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政策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

(4)政策是否有利于保持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

(5)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黄岩岛要不要打?烟要不要禁?塑料袋要不要禁?更重要的是价值标准,而非事实标准。

●公共政策的沉淀成本***

沉淀成本(沉没成本):已经投入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谈恋爱的沉淀成本看电影的沉淀成本

Ch8 公共政策的变动、终结与周期

●政策变动的原因(简答P417)

1.决策者的变化Eg:专制体制下:人亡政息、一代天子一朝臣;

民主体制下:两党制、多党制下政策的中断

2.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变化迫使政策发生变动非典:公共场所聚会

3.政策资源的限制:人财物资源的限制,使得公共政策“搁浅”

4.政策低效或失效:成本/收益

5.政策的合法性遭受质疑

●政策调整( P425案例11-3)

1.政策调整的含义

政策调整是指依据政策评价结果,对实施中的现行政策采取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

2.公共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

1)政策目标调整:

政策目标太高,很难达到;(喝啤酒与饮料)

政策目标太低,难以达到预期;

政策目标太抽象或太多,使人力不从心;

目标具体指标太死板,缺乏灵活性。

2)政策方案调整:

运行成本过高、条件过于苛刻、负面影响大

案例:变“限”为“管”:北京调整养犬规定

3)政策措施调整

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对于细节考虑不周;

缺乏应急准备;

4)政策关系调整

政策关系:政策内部要素关系(执行机构及人员)

政策与外部环境关系

政策与其他政策关系(注意)

5)政策主体、客体调整

政策主体:能力不足、职责不清、机构不全

政策客体:客体的不断变动(改革开放)

推动政策终结的力量。巴达奇将其分成三类:反对者、节约者、改革者

反对者

是指对现行政策持异议的反对派人士,

他们可以说是最积极的要求终结政策的力量,可能从一开始就反对某项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节约者

是指那些认为公共部门不厉行节约的人,

赞成终结是因为可以节省开支,防止公共资源的浪费

改革者

其政策主张往往是建立在对现行政策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的。

旧政策是创立新政策的障碍,旧政策的终结是成功有效地采行新政策的先决条件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完整版)打印一下-C语言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 第一部分:C中的数据 首先,从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模块间)要处理的任务数据的角度来总结数据的知识点: C语言中所讲授的数据有基本类型(整型、实型和字符型)和构建类型(数组、结构体、共用体、链表结点)之分。构建类型是由基本类型构建而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基本类型的数据做以更细致的研究。 一.基本类型的数据 程序中的数据无非是以常量和变量两种形式描述。在这里我们不妨思考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用变量?(2)常量经常用在什么地方? (一)常量 对于基本类型常量我们要掌握:常量分几类?每类的书写规则是什么? (1)整型常量:有十、八、十六进制三种表示形式。(3.3.1、3.3.3) (2)实型常量:有小数和指数两种表示形式.(3.4.1、3.4.3) (3)字符型常量:有普通字符(可以是ASCII码表中的任何一个字符)、转义字符(表示控制命令的转义字符和用八进制十六进制描述的转义字符)(3.5.1)(4)字符串常量(3.5.4) (5)符号常量:实际上是不带参数的宏定义(3.2.1 、9.1.1) 对于常量部分的考察无非是辨别书写形式,字符类的常量特别注意转义字符的辨认。这就要求我们熟记书写规则。例如以下题目: t-1:下面哪个是正确的整型常量表示 A)019 B)0X34g C)-123D)o56 E) 12,000 t-2: 下面哪个是错误的实型常量表示 A).23 B)3.8E-4.5C)45E12 D)92.45

t-3: 下面哪个是正确的字符常量表示: A)”b”B)’\\’C)’\34’D)’\0x9’E)’0123’ t-4: 下面那个是正确的字符串常量表示: A)’abc’B)“”C)“”D)“\0x120” E)”abRT\0\\” F)”A” t-5: 字符串“ab034\0\\t\v\012”存储需要多少个字节?先组合转义字符,11个字节 t-6: puts(“ab034\0\\t\v\012”);的结果是ab034?strlen(“ab034\0\\t\v\012”)的值是5? (二)变量 对于基本类型的变量,我们知道要使用变量必须先定义变量,定义的基本格式是:数据类型变量名;要正确定义变量就必须清楚两点(1)什么样的变量名才是合法的?(3.2.2)(2)如何用类型符来描述所要定义的变量,这就涉及到变量所分配的字节数、存储特点、有无符号及各自表示的数值范围等。 变量的三大类: (1)整型变量(3.3.2) 分配字节:2字节(int/short) 4字节(long)(TC2.0) 存储特点:存储的是数值的补码形式 符号标识:signed unsigned 表示数值范围:表3-1 (2)实型变量(3.4.2) 分配字节:4字节(float) 8字节(double) 16字节(long double) 存储特点:图3-7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南开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13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2

南开13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公共政策学属于() A. 自然科学 B. 人文科学 C. 社会科学 D. 文化艺术 正确答案:C 2. 划分公共政策类型的途径包括() A. 根据内容划分 B. 根据形式划分 C. 根据范围划分 D. 根据内容和形式划分 正确答案:D 3.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行为效果偏离()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A. 领导意图 B. 预定目标 C. 民众期望 D. 舆论要求 正确答案:B 4. 政策研究组织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A. 政策成本核算 B. 政策依据 C. 政策收益核算 D. 政策资助 正确答案:A 5. 广义的制度包括() A.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B.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C. 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D. 正式 E. 所有法律 正确答案:C 6. 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程序的第一步是认定() A. 利益诉求 B. 利益相关者 C. 利益范围 D. 利益重要次序 正确答案:B 7. 政策执行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A. 领导意图 B. 政策目标 C. 政府部门意图 D. 民众意愿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 政策信息资料 B. 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 C. 政策目标 D. 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正确答案:ABCD 2. 政策变动的原因包括() A. 决策者的变动 B. 政策环境的变化 C. 政策资源的现值 D. 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正确答案:ABCD 3. 政策网络可分为() A. 利益型政策网络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以下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中不属于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有() A.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性 B. 公共政策的正确性 C. 公共政策的具体明确性 D. 公共政策资源充足性 正确答案: 2. 从公共政策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来看,知识分子政策是属于() A. 政治政策 B. 社会政策 C. 文教政策 D. 科技政策 正确答案: 3.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 一党制 B. 两党制 C. 多党制 D.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正确答案: 4. 方案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A. 方案设计和方案选优 B. 问题界定、目标设计、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抉择 C. 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抉择 D. 方案设计 正确答案: 5.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中介性环节,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终结的中间环节 B. 它只是整个公共政策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C. 它为公共政策的不断修正提供依据 D. 它对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6. 公共政策失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 决策者 B. 参与决策的专家 C. 决策的过程与程序 D. 体制 正确答案: 7. 研究公共政策周期的目的是() A. 促进公共政策优化

B. 提高公共政策效率 C. 缩短公共政策周期 D. 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正确答案: 8.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渊源于() A. 公共政策主体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C. 公共政策的强制性 D. 公共政策的进步性 正确答案: 9. 在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功能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正确答案: 10. 公共政策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是()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C. 经济手段 D. 思想诱导手段 正确答案: 11. 在方案抉择时,应该遵守的最重要的标准是() A. 有利于元公共政策的实现 B.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C. 尽可能少地消耗公共政策资源 D. 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小 正确答案: 12. 公共政策评估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障碍是() A. 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B. 公共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C. 公共政策资源的混合和公共政策行为的重叠 D. 有关人员的抵制 正确答案: 13. 公共政策问题是() A. 某一公共政策所要解决并能够解决的社会问题 B. 指目前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C. 政府或大多数人所觉察到的一种和原有的价值、规范或利益相冲突的情况 D. 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已经纳入公共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2018年度人文英语1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部分样题一 一、交际用语(共计10分,每小题2分) 1~5题:选择正确的语句完成下面的对话。 1.—Hi, Wang Xin, nice to meet you! —Hi, Liu Hui. A.Nice to meet you too. B.How do you do? C.I'm fine, thank you.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互相问候”的交际用语。第一说话人以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问候对方时,答语应用nice to meet you too来回应,所以答案是A。 2.—How about going to the class together? — A.Of course not. B.That sounds great. C.I don't like it.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交际用语。第一说话人提出一起去上课的建议,如果赞同,根据给出答案,答语应该是这听起来不错;如果不赞同,则应委婉礼貌地拒绝,C答案语气太强硬,不太礼貌,所以答案是B。3.—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with me. — A.Nothing.

B.You can share, too. C.My pleasure!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回复致谢”的交际用语。My pleasure是It's my pleasure的缩写,意为“不客气、很荣幸”。常见的表达“不客气”的短语还有:You are welcome/don't mention it/Sure thing等,所以答案是C。4.—What will you buy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 A.I will buy gifts for my family. B.Clothes are on sale. C.I want to go shopping.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购物”的交际用语。“新年到了,你想买点儿什么呢”,应作出针对性的回答,即为A项:“我想买些礼物送给家人”;其余两项回答不够清晰,所以答案是A。 5.— —It's dark brown. A.How about his weight? B.Is he a tall guy? C.What color is his hair?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表示询问”的交际用语。第二说话人回答的“dark brown深褐色”是颜色,因此推断出第一说话人应该是询问跟颜色有关的问题,所以答案是C。 二、词汇与结构(共计30分,每小题2分) 6~20题:阅读下面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正确选项。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复习指南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 1、判断题(1*10=10分) 2、单项选择题(1*10=10分) 3、简答题(8*5=40分,6选5)(尽量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论述) 4、案例分析(15*2=30分)(从实例到理论,用理论透视实例) 5、课程学习总结(10分)(写自己对课程学习的主要收获) 1.请提出5种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和5种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并说明相对于已经在用的规则,没有施行的规则的缺陷在哪里。已经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 (1)拍卖(杭州车牌) (2)投标(维克里拍卖法) (3)投票 (4)摇号 (5)比成绩 没有在用的资源分配规则: 2.试述公共政策的六个主要过程(戴明循环)。 政策问题 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 政策调整 政策终结 3.试比较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区别。 私人物品:竞争性、排他性、耗尽性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耗尽性

4.试比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区别。 个人利益(具体的) 公共利益(抽象的) (1)没有独立于个人的公共利益 (2)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 (3)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来源于个人利益的冲突 5.试比较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力的区别。 个人权利:施加成本于对方 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6.结合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解释谈谈你对公共政策概念的理解。 概念界定: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对社会资源(价值)进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合法规。” 现代政策科学之父拉斯韦尔在《权力与社会》一书中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中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安德森在《公共政策》中的定义是“公共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指定的政策。 7.试述何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泡沫绝缘”在电缆型号中的符号表示是( )。①YF ②YP ③Y ④YA 2.电缆芯线相互扭绞的主要作用是( )。①减少串音②便于分线③易于生产④便于维护 3.第1786对全色谱全塑电缆芯线所在基本单位的扎带色谱为( )。 ①紫/绿②紫/棕③萦/灰④黑/蓝 4.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第3对备用线的色谱是( )。①白/灰②白/紫③白/璜④红/灰 5.构成超单位扎带色谱的颜色有( )种。①6 ②5 ③4 ④3 6.“泡湘实心皮绝缘”在电缆型号中的符号表示是( )。①YF ②YP ③Y ④YA 7.下列语句中,全色谱全塑电缆型号“HYA4x0.4”中“4”的正确含义是( )。 ①4对芯线②电缆外径为4cm ③400对芯线④4个基本单位 8.在全塑电缆中,一个基本单位中所包含的线对数是( )。 ①50对②100对③10对④25对 9.下列语句中,全色谱全塑电缆型号“HYA30x0.4”中“Y”的正确含义是( )。 ①实心聚烯烃绝缘②泡沫聚乙烯绝缘③泡湘实心皮聚烯烃绝缘④以上都不对10.填入电缆中的油膏是( )。①石油膏②黄油膏③柴油膏④以上都不是11.若新买回的电缆护套两端标有红、绿点,则绿点表示( )。①充油②充气③A端④B端 12.全塑电缆中包带的主要作用是( )。①增加机械强度②便于成缆③防潮④增加电缆韧性 13.全塑主干电缆屏蔽层电阻的平均值应不大于( )。 ①5Ω/kcm ②2.6Ω/km ③148Ω/km ④20Ω/km 14.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第2456对芯线的色谱是( )。①红/桔②黑/灰③黄/棕④红/蓝 15.若某全色谱全塑电缆的最后一对备用线色谱为红/黑,则这条电缆的标称对数是(3 )。1%5对 ①100对②300对③500对④700对 16.5类线在制作水晶头时,其非扭绞长度不应超过( )mm。①10 ②11 ③12④13 17.目前我国用量最大的光缆类型为( )。①G.652 ②G.653 ③G.654 ④G.655 18.单模光纤以( )色散为主。①模式②材料③波导④偏振膜其施工和维护抢修方便、全色谱等优点在国内使用比较广泛。 19.国内常用的光缆结构有三种,分别为松套管层绞式、中心束管式和骨架式光缆。其中( )光缆以 ①松套管层绞式②中心束管式③骨架式④中心松管式20.GYTS表示( )。 ①通信用移动油膏钢—聚乙稀光缆②通信用室(野)外油膏钢—聚乙稀光缆 ③通信用室(局)内油膏钢—聚乙稀光缆④通信用设备内光缆 21.光时域反射仪的英语缩写是( )。①TDOR ②DTOR ③ODTR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公共政策分析-学习知识自学点

公共政策分析 题目 b. 界定政策问题 题目2公共政策的主体 正确答案是: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题目 正确答案是:外部性 题目4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 正确答案是:市场和政府 题目5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 正确答案是: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题目1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将政策的执行过程看成是从最高的行政机构开始发出并层 层传递所形成的命令序列。该方法从最初的命令开始,逐层分析每一次发出的命令被执行的程度及其原因,并由此来分析政策执行过程是否理想。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政策执 行的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豪伍德与彼得斯所谓的政策病理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常常因为他们解决的是错误的问题而导致失误,而非因为他们为正确的问题找到了一个错误的方案。政策分析中最致命的错误是第三类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化的政策,而使政策能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政治系统自身的合法化和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两个层次。 正确的答案是“对”。 知识点自学1——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 政策分析是对政府行为的动因和结果的解释。应当关注解释(Explanation)而不是开处方(Prescription)(戴伊) 政策分析是一种客户导向性建议,这些建议与公共决策有关,并反映了社会价值。(韦默、维宁) 知识点自学2——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价值和事实等导向 ?控制功能:制约或促进社会人的行为和事件的发展 ?协调功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象征功能: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效果 知识点自学3——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人物 公共政策的类型 依照领域或管理部门而划分:产业政策、农业政策、教育政策等 依实际的效果而划分:实体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依照政策的功能而划分:分配性、规执行和再分配性政策

期末复习资料

赵州桥(选段)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uǎ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shì sì)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 2.请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这段话主要围绕赵州桥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4.这个文段先说图案是的,再分别介绍了种姿态的龙,分别是:①; ②;③,最后用“ ”这句话进行总的评价。 5.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平分生命(选段) 抽血时,贝贝静静的不发出一点儿声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贝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医生给妹妹做完手术,贝贝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贝贝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他的勇敢震撼了:在年幼的贝贝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肯输血给妹妹。那一瞬间,贝贝做出的是付出生命的决定。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颤动( ) 仍旧()震动() 反义词:年长()收获()哭泣() 2.抽血时,贝贝静静的在想什么? 。 3.抽血后,贝贝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心里又在想什么? 。 4.这篇文章体现出贝贝怎样的品质? 。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1、用“”划出这两段话的中心句。 2、文段中描写庐山上云雾有各种形态:把的云雾比作绒帽;把的云雾比作玉带;把的云雾比作大海;把的云雾比作天幕。文中还把庐山上瞬息万变的云雾分别比作(),()(),()。 3、写出词语的近义词:笼罩()缠绕()弥漫()遮挡()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庐山的云雾总的特点是什么?。 5、庐山景色美丽,古代多少诗人留下了赞美她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00318公共政策学选择题知识点

第一章 1. 林德布洛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 2. 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 3. 政策链的概念源于列宁 4. 宋代苏轼《教战守策》 5. 公共政策学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初 6.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 7. 博弈论的提出者是诺依曼 8.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9.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10. 德洛尔是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批评的政策研究学者的代表人物 11. 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12. 中国公共政策学学科教材,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 13. 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夫研究所 14. 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 学探索: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 15. 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北京大学 16. 1918 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是兰德公司 17. 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觉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德尔菲函询法、头脑风暴法 18. 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 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链 19. 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记录的著作是《尚书周书》 20. 从产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公共决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的是:亚 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 21. 公共政策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建制化 第二章 1. 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安德森: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 3. 拉斯韦尔: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 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目标,利益 5. 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问题形成,决策机关产生,强制机构出现 6. 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 7. 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形式发布 8. 我国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 9.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管制,引导,调控和分配 10. 公共政策的政治性是灵魂 11. 社会正义,公正,协调和稳定是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

期末复习资料

一、各类词语汇总 1.ABB式: 白茫茫黑乎乎恶狠狠干巴巴乐呵呵 2.AAB式: 欣欣然毛毛雨点点头挥挥手谈谈心 3.ABAB式: 打听打听比划比划收拾收拾学习学习火红火红4.AABB式: 风风火火明明白白日日夜夜吞吞吐吐形形色色5.ABAC式: 半真半假尽心尽力不言不语半梦半醒非亲非故6.AABC式: 鼎鼎有名恋恋不舍多多益善咄咄逼人栩栩如生7.ABCC式: 白发苍苍不过尔尔千里迢迢人才济济行色匆匆8.第一、三字是数字的: 三山五岳一本万利一日千里一石二鸟千言万语9.第二、四字是数字的: 朝三暮四说三道四成千上万朝九晚五说一不二10.含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狼吞虎咽龙潭虎穴虎头蛇尾龙凤呈祥11.神话故事的成语 水漫金山牛郎织女叶公好龙点石成金大禹治水

二、句式变换类型 1.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变换 找出句子中的两个称谓:执行者(A)和被执行者(B)陈述句:A+动词+B+其他成分 把字句:A+把+B+动词+其他成分 被字句:B+被+A+动词+其他成分 Eg:妈妈洗干净了衣服。 →把字句:妈妈把衣服洗干净了。 →被字句:衣服被妈妈洗干净了。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陈述句改反问句 ●肯定、否定互换 ●加反问词(难道、怎么)●加疑问词(吗、呢、吧)●句号改问号 Eg:作业没做完,不能出去玩。(2)反问句改陈述句 ●肯定、否定互换 ●删掉反问词(难道、怎么)●删掉疑问词(吗、呢、吧)●问号改句号 Eg: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3.扩句和缩句 (1)扩句 可以扩充的地方: ●“谁”的前面 ●“是”/“动作”的前面●“什么”的前面 ●“怎么样”的前面/后面。 Eg:战士打击敌人。→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考前划重点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课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83002130.html, )搜集整理原创制作! 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学》 考前划重点 说明: (一)、所谓“考前划重点”是自考资深专业老师经过多年教学的研究,结合考试大纲,归纳考试规律和命题趋势,并为学员缩小考试范围、浓缩考试内容,圈定重点考点,总结提炼出各门课程的必考点、常考点、易考点和预测考点,学员通过对考前划重点的学习,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高效掌握考试重点,快速通关。 (二)、我们将知识点按考查几率及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重点、二级重点、三级重点,其中,一级重点为必考点,本次考试考查频率高;二级重点为次重点,考查频率较高;三级重点为预测考点,考查频率一般,但有可能考查的知识点。 考试学习软件站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课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83002130.html,)搜集整理原创制作! 一、《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型分析: 自2011年开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课程,更名为《公共政策学》,教材改用由宁骚主编的2010年版《公共政策学》。 我们以11.7考试情况为例,题型大致包括以下六种题型,各题型及所占比值如下: 题 号 题 型 题量及分值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第四题 简答题 (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第五题 论述题 (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六题 案例分析题 (共1小题,每小题各 15分,共15分) 由各题型分值分布比重我们可以看出,各个题型在试卷中的比重,由此可知考试复习重点,每种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 单项选择题: 考查知识点比较分散且细致,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也是识记内容,难度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考生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与记忆,特别要注意知识点细节的掌握与理解。考查的知识点一般会均匀的分布在教材的每一个章节。 多项选择题: 主要考查理解性和识记性的知识,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答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采取排除法选择答案等方法答题。此种题型的考查一般陷进比较多,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审题并认真的区分相似答案,最终确定并选择正确答案。 简答题: 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分散,考查形式比较灵活,考生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综合应用来简答这种题型。此种题型难度一般不大,但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论述题: 本题所占分值相对比较大,所以考生务必要认真的解答。论述题一般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不是很大,但命题方向一般不容易预测,这就要求考生要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案例分析题: 本题型和论述题一样都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一般跳跃性比较大,覆盖面也比较广,要求考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二、《公共政策学》考试重点

英语期末复习资料

英语期末复习资料 (一)Unit One 1、听力填词P9/5 Good morning,everyone.It's my honor to introduce professor waters to you.Professor Waters is from the USA.She will teach us English this term.Professor Waters is an experienced teacher.She has taught English in many different.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and she is really an expert in English teaching.She is the author of a umber of books in this field.So,it is a pleasure for us to have as our English teacher here.Now,let's welcome her to say a few words to us! 2、作文:名片(参考格式)P11/2 Binhai Electronics Ltd.(公司名称) Li Tiegang(姓名) Software Dept.Manager/Electronic Engineer(职务) Address:No 50 Chang Jiang Street,Binhai City(地址) Post code:116023(邮编) Tel:0411-4673XXXX(电话) Fax:0411-4708XXXX(传真) E-mail:ltg6@https://www.360docs.net/doc/183002130.html,(电子邮箱) (二)Unit Two 1、听力填词P31/5 Good morning,everyone!My name is Louisa Wood.I come from Italy,and I'm a housewife.My hobby is listening to pop music.I'm already 45years old,but I still choose to learn English in this class.So I can manage to talk with foreigners when we travel abroad.Of course,I also want to help my chidren with their English homework.Oh,one more purpose is to be able to sing pop songs in English.I have a dozen CDs and I'll bring them here to show you! 2、作文:感谢信(参考格式) Dear XXX(收信人) XXXXX(内容) Yours, XXX(写信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