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训犬师培训班课程简介

宠物训犬师培训班课程简介
宠物训犬师培训班课程简介

宠物训犬师培训班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宠物驯导师指通过训练培养宠物的良好习性,使其完成指定的动作和任务的人员。为规范市场,满足学员就业需求,特开设时长7天的宠物训导课程,由国际导师授课,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并保佑循序渐进之连贯性,课程目的,满足学员就业需求毕业即可上岗。

2,教学目的

根据学员需求;宠物训导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课,开设此课程目的在于,使学员能够让犬只听从主人指令进行一些列的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能让犬到指定区域中大小便、拒绝陌生人食物、跟随主人等。

针对专业;宠物训导师,是一个身为宠物美容师必备的工作技能,对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专业性较强,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课程采用由简到繁、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学员达到“了解、熟知、操作”三个层次。

课程内容简介

全的基本原理、方法、训犬机械;

全的亲和力训练以及犬的心理学、行为学;

基本训练(坐、卧、静候、前来、随行);

基本技能训练(握手、撞死、匍匐、转圈等);

不良行为纠正(挑食、扑人、随地排泄等)。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绘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信工程制图》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必修的专业优质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纸就能够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统计出工程量及编制工程概预算。只有绘制出准确的通信工程图纸,才能对通信工程施工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通信制图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制图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置》。通过学习,学生应达绘制工程制图的要求。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通信工程制图》根据“实验化教学、工学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订单班学生数周的顶岗学习,有针对性的完成与通信工程制图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知识,了解实际应用软件中的关键知识在课程中的定位,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要求。强调以“以本专业够用”为度,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适当增加移动通信领域中新技术的介绍与讲解。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生直接参与项目任务的形式——行动导向,来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不是以往那种理论加上机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学习领域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情境。 依据岗位职业能力需要设计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的一门专业优质课,本课程的知识覆盖面广。通过

道路工程制图课程简介

一、道路工程制图课程简介 道路工程制图是公路与桥梁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制图标准,平面图形绘制,形体投影图,轴侧投影图,剖面与断面图,道路路线工程图,桥梁工程图,涵洞工程图以及隧道工程图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用投影(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来表示空间形体的图示法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 2、能够熟悉和执行国家制图标准,掌握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技能; 3、能绘制和识读本专业的一般工程图,且所绘图样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4、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分析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 5、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简单工程图样; 6、培养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任务 在10分钟内讲授“第十五章投影”中的“第一节标高投影的概念” 第一节标高投影的概念 1.1 基本概念 1.2 点的投影 1.3 线的投影 1.4 面的投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分掌握、熟悉、理解三个层次) (1)理解标高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工程应用价值; (2)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3)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熟悉平面表示法及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能力层面 (1)会利用用直线投影特性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倾角; (2)会利用平面的投影特性理解投影面垂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问题;(3)会利用平面的投影特性理解两个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3.思维层面 (1)体会“标高”与“投影”这一思维方式,来表达工程实物; (2)能够善于总结规律,并且融会贯通。 四、教学重点 本单元重点讲授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点的投影规律; 2.各种位置直线投影及特性; 3.各种位置平面投影及特性。 五、学生特点分析 1.本课程是工科的技术基础公共课,工科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有创造能力,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但大部分同学融会贯通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尽可能将相关学科知识带入课堂,同时注意“讲”与“练”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不同的学生对本课程的期待不同,他们的理解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内容深浅适中,适合学生的不同要求。 六.教学方法与教具 1.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分别针对“问题导入”“启发思考”“构建知识”这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首先提出问题,再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程项目及具体实物照片,促进学生理解标高投影概念;然后再回到理论问题中,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 2.在教具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尤其是通过图像,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逼近”这一思想。板书可以体现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跟随问题的进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145322 学时:88 学分: 6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 本课程通过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达到系统地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分配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3)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几何图形中的尺寸; (4)了解《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重点: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几何作图方法。 2.几何元素的投影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的基本概念; (2)掌握正投影法。 重点:正投影法。 2.2点的投影 (1)重点掌握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重点: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 难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2.3直线的投影 (1)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了解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 (3)了解直线上的点、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重点: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2.4平面的投影 (1)了解平面在第一分角的表示法(以点、直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 (2)重点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掌握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的方法。 重点: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难点: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 3. 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1)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性质;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 学时数:80 学分:4 课程类型:B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能识读一般建筑的建筑施工图,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以后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识图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制图的方法,能识读一般建筑施工图包括构造详图。 2、课程设计 2.1 设计理念 本门课程是以“练”为主体的课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制图训练过程中。本课程以训练学生制图与识图技能为目标,能过4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最终获得建筑制图与识图的能力。 2.2 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是依照制图员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开发学习情景,在教学内容上依照学生认知规律,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设计教学情景。 3、课程目标 3.1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读图用图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绘制图纸技能,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2 具体目标 3.2.1 知识目标: 1、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员、绘图员及工程设计领域中的绘图员岗位操作; 2、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4、掌握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画法; 5、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标准图的内容及标准要求; 6、掌握识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7、掌握按照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建筑图样的方法与技能; 8、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与技能。 3.2.2 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阅读理解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2、具有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3、具有按照施工图绘制标准进行工程图样校正的能力; 4、具有按照建筑工程图样正确组织按图施工的能力; 5、具有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坚实专业识图制图基础能力。 3.2.3 素质目标: 1、能初步学会适应建筑行业的环境。 2、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4、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数:120学分:6 适合专业:交通运输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交通运输专业。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了适应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增长和今后学习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应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培养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四部分,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装配图要有非标准零件10件左右)。有关作业应包括拆画零件图。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 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2.学习和掌握常见的绘图方式和几何作图方法。 3.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是绘制和阅读技术图样的准则和依据。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中的基本规定,学会制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 教学基本要求: 初步掌握几何作图及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画图方法等。 教学重、难点: 尺寸注法和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制图标准 第二节: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三节:几何作图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 作业习题: 习题册p1、p2、p3 第二章投影基础 教学目的: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本门课程是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学科。即绘制和阅读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准确地表达物体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形─-图样。图样是机器制造、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工程设计人员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对象;在使用机器、仪表和设备时,也常常通过阅读图样来了解其结构和性能;还可以通过图样进行工程学术领域的交流。因此,它也被称为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所以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掌握这种技术语言,即具有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工程制图》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其他的专业课程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较强的绘图和读图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较抽象的投影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技术基础课。 1.学习本课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多画、多看、多想,不断地由物到图,由图到物,反复联系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2.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掌握它,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练习。做作业时,应先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完成。

3.工程图样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国家颁布了有关制图标准,它是评价图样是否合格的客观标准。因此,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既要遵守,又要理解,通过实践逐步掌握。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4.工程图样在生产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看图和画图的错误常会给生产建设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做作业时,切忌马马虎虎、潦草从事,应该严肃认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同时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知 道 理 解 掌 握 学 会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2.绘图工具和仪器使用方法 3.几何作图 4.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和√ √ √ √ √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平台课程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48 学分:3 制订人:完成时间: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非机械类各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工程制图》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非机械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工程制图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层次,也可作为专业群内其它专业的核心课或选修课。本课程是基于非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所需的制图能力和读图能力分析,以实际生产中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有关课程、标准和规范等知识进行制图和识图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1.专业能力 (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具备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具备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能力 (5)具备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 (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表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情景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26、26 学时: 78学时(6学时/周) 学分: 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 考核要求: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理论课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理论课。机械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简单制图能力。并能学习、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电子工程师。 前导课程:《立体几何》等;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教学基本要求 针对本课程的是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多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工作中涉及图纸问题时便于识读。 1.知识要求 (1)掌握手工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2)理解并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与规律; (3)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 (4)掌握零件图的的画法、尺寸的标注、技术要求的标注等 (5)掌握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规定画法、标记及有关标准表格的查用; (6)了解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识读; 2.技能要求 (1)能够画一些比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图纸; (2)能够看懂比较复杂的图纸,想象出它们的立体图型,也能够看懂一些图纸上的符号要求等; 3.素质要求 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有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教学条件 1.一般的上课教室;

2.能容纳50人、安装多媒体投影仪设备的教室一间(教学后期使用); 3.常用的绘图工具如圆规,直尺等。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机械机电类专业) 学时分配表 类别序号内容学时 理论课时 64 1 (一)制图基本知识 5 2 (二)正投影基础7 3 (三)投影变换 4 4 (四)基本立体的视图 6 5 (五)基本立体的交线 4 6 (六)轴测图 5 7 (七)组合体的视图 5 8 (八)图样的各种表达方法7 9 (九)零件图 5 10 (十)标准件和常用件 5 11 (十一)装配图7 12 (十二)复习总结及机动课 4 实践课时14 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见实验教学大纲 14 合计78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投影原理及各种几何元素的投影特点、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作图法、组合体尺寸标注、螺纹等常见标准件的规定画法、零件的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以及装配图的画法等。 课程难点:轴测图的作法、表面找点的方法、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作图法、尺寸标注法、公差与配合的正确理解及灵活应用、机件表达方法、零件图作法、装配图作法等。 (二)理论教学内容 (一)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课程描述、设计思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课程描述: 工程制图是工科非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包括《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正投影法基础、组合体的绘图与读图、轴测图、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所需的基本知识,具备查阅和遵循国家标准、绘制和阅读较简单工程图的基本技能。对立体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培养学习者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工程素质。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founda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jors. This course mainly studie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reading of engineering drawings as well as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 on Mechanical Drawing and Technical Drawing.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skills and abilities in spatial imagin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reading of engineering drawings. It can also help establish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of technical subjects and produce a new gener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strong spatial imagination and - 6 -

工程制图说课稿#精选

《工程制图》教师:**

目录 一、课程介绍 二、课程设计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条件 五、教学效果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96 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的投影、轴测图、组合体、专业制图。(二)课程的定位 1、课程的性质 《工程制图》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它拥有严密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识图绘图技能的提升、增强创新意识有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专业课和操作技能的基础. 2、课程的地位----与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 先修课程:高中阶段的数学和立体几何。 后继课程:建筑CAD、土力学、等。

3、课程的作用 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识读、绘制图样的能力。 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最终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工程制图相关的国家标准中的基本规定;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轴测图的绘图技能;熟练掌握正等测、斜二测作图方法;掌握组合体视图的识读、绘制和尺寸标注;掌握物图转换的基本规律和表达方法;掌握本专业图的图示内容及图示方法和图示特点;掌握专业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表达方法,掌握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图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绘制和阅读不太复杂的专业图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具有能够学习并依据《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进行绘图的基本能力;具有绘制、识读简单程度的工程图的基本能力;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 根据该课程内容和本专业学生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本门课程是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学科。即绘制和阅读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准确地表达物体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形─-图样。图样是机器制造、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工程设计人员通过图样来表达设计对象;在使用机器、仪表和设备时,也常常通过阅读图样来了解其结构和性能;还可以通过图样进行工程学术领域的交流。因此,它也被称为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所以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掌握这种技术语言,即具有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工程制图》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其他的专业课程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较强的绘图和读图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较抽象的投影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技术基础课。 1.学习本课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多画、多看、多想,不断地由物到图,由图到物,反复联系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2.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掌握它,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练习。做作业时,应先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完成。 3.工程图样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国家颁布了有关制图标准,它是评价图

样是否合格的客观标准。因此,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既要遵守,又要理解,通过实践逐步掌握。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4.工程图样在生产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看图和画图的错误常会给生产建设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做作业时,切忌马马虎虎、潦草从事,应该严肃认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同时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工程制图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81117 《工程制图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48学分:3 一、教学大纲的说明 1、授课对象:信息计算专业四年制本科 2、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类选修课 3、任务及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本课程的内容分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两部分。主要任务是:1)研究平行投影(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 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4)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 2)能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和徒手作图的技能,会查阅有关手册和国家标准; 3)能正确地阅读和绘制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工程图样,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齐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立体几何 后续课程:计算机绘图、CAD/CAM、计算机图形学及可视化等 二、教学大纲 1、课程内容: 1)绪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学习方法 2)画法几何部分 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基本概念,正投影的性质及各种投影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②点的投影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第一角中的投影; ●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 ●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③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④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表示法; ●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平面上点和直线。 ⑤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直线与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相交(两相交元素其中一个具有积聚性); ●两平面相交(两相交元素其中一个具有积聚性)。 ⑥立体的投影 ●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表示法(回转体只要求轴线为投影面垂直线的情况); ●立体表面上的点; ●平面和立体相交(截平面具有积聚性);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相交两立体中,至少有一个立体表面具有积聚性)。 ⑦轴测投影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正轴测投影和斜轴测投影,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 ●绘制轴测投影的基本方法; ●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轴测投影。 3)制图基础部分 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简介,制图基本规定;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圆弧连接画法;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尺寸注法和画图步骤; ●画徒手草图的方法。 ②投影图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读图及尺寸注法; ●各种视图的名称、配置及主视图的选择; ●剖视与剖面; ●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第三角投影简介。 4)机械制图部分

工程制图课程简介

自1985年淮海工学院成立以来,《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就面向全院机类、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开设。并成立制图教研室,2004年将制图教研室改为现在的工业设计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已成为淮海工学院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工程制图课程是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以画图和读图为核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现代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工程图样被誉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和交流工程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作为培养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员的高等工业院校,在教学计划中把本课程列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多年来,工业设计教研室围绕这一目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科学地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效果显著,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在教材建设上历年来均使用了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如大连理工大学编写的《画法几何学》及《机械制图》、同济大学编写的《机械制图》等。选用优秀教材同时自编并出版了《机械制图》、《工程制图》、《计算机制图》、《计算机图形设计》及配套的习题集等多种教材,教学过程中运用《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CAI教学软件等;实践教学上采用自编的《机械制图测绘》作业指导书进行手工仪器图绘图指导,自编的制图测绘指导书及上机练习指导书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技能技巧,受到学生好评。近五年来,教研室不断规范教学管理,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课程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积极做好各项教学工作,把握好各教学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近几年共承担教学研究课题12项。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创新教育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研制开发了多媒体素材库、工程制图电子备课系统、虚拟模型库、复习指导等网络教学资源。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空前的辉煌。《工程制图》CAI教学软件获江苏省优秀教学软件优秀奖;《工程制图》教学成果获淮海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计算机制图》教材获南京工程学院优秀教材 2等奖;2004年获得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奖,多年来一直是淮海工学院的校级优秀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阶梯式有计划培养,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助教1名;《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一直由师资雄厚的制图教研室教师承担,他们对机械制图、建筑制图、化工制图、计算机绘图、建筑阴影

机械制图课程介绍

机械制图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 机械制图是工程类、特别是机械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工程制图的主要制图方法。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技术语言”,工程技术的信息,通常都要利 用工程图样来传递或交换,图样直观、简练,富于形象思维;因此,工程制图是工程师的 一项基本功。 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实用性、技术性和基础性等特点。 学习图解空间几何问题(如画法几何部分)和学会机械制图,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 分析综合能力、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设计必需的想象能力。 学习机械制图是学习工科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工科课程的内容,往往都要通过图、 表和相关数据、公式来表达,这对快速、准确地理解课程的内容大有裨益。 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工程制图的手段、速度和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手工绘图仍然是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基础。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宗旨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学习机械制图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规律和国家标准中的 标准与规定,并熟练地掌握制图技巧,具体可以概括为“1”、“2”、“3”、“4”。 即:掌握一种标准——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训练两种技巧——制图与识图的技巧; 学会三种方法——徒手绘制草图、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方法; 注重四个相结合——虚实相结合,空间(立体)与平面(图样)相结合,具体与 抽象相结合,教师引路与自学相结合; 形成五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设 计能力。从而形成一丝不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 三、学习方法: ①、学习机械制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制图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没有太多的理论, 重在动手能力和制图与识图的技巧;所以,这门课的作业练习特别多;听好课、加强复习 和完成规定的作业,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 ②、多观察、多想象、多分析和多动手,注意举一反三,做到虚实相结合,空间与平 面相结合,具体与抽象相结合,教师引路与自学相结合。 ③、听课、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比例,约为1∶1∶1.5,各人应按自己的学习情况,具 体调节。 四、教材与教学计划: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图》及《习题集》。共用104个学时,平均每周3-4节课,完成该课程的教学。 第一周制图基本知识第八周标准件与常用件 第二周投影的基本概念与规律第九周零件图 第三周基本体和组合体的投影第十周零件图的技术条件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介绍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土建图基础、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以及用AutoCAD绘制这些工程技术图。土建图基础包括制图标准、剖面和断面图;建筑施工图主要介绍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楼梯详图;结构施工图包括基础图、结构布置图以及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用AutoCAD绘制施工图包括:土木工程图的尺寸标注等、建筑平面图及详图的绘制以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土建图的图示原理和计算机的绘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英文简介: The curriculum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 principle, building construction working drawings and making engineering drawings with AutoCAD.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 principle includes drawing standards, section and section drawing. Building working drawings includes floor plan, building elevation, cutaway view making drawings, stairs detailing; Construction working drawings includes housing foundation drawings, construction plans, detail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with AutoCAD includes: dimensional information notations on working drawings, etc. and engineering drawing making and so on. Through this curriculum’s study, students will grasp the engineering drawing principle and making drawing with a computer, and then build the foundation for following course.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最新)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学习领域:工程制图制定时间:2018年7月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所属系部:工程系 参考学时:60学时学分:3.5 二、课程性质 《工程制图》是高职工程类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建筑制图和识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制图规格及基本技能,建筑的含义及分类、建筑工程图样、装饰工程图样的绘制程序与步骤,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工程图样的技能,为毕业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电气及工程制图》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既有基本的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性必修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是学生向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本课程包括工程制图、电气制图和AUTO CAD的主要内容,掌握《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国家标准,能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计算机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建筑平面图和电子工程图样等;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一般复杂程度的各类图样。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识图、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和计算机绘图的实际技能。采取项目化的安排,在完成各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绘图知识和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 课程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电气及工程制图》是面向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识图、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和计算机绘图的实际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掌握制图规范和计算机制图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中各学习情境包括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学习、贯彻《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其他有关规定,注重深入生产实际,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加快树立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想能力。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作用,在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技能性。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绘图人员,使之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手工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机手工草图等综合绘图能力,掌握较强的绘图方法和技能、技巧,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零、部件等机械图样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具有敬业、诚信、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自学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知识目标 1.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2.培养手工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机手工草图等综合绘图能力,掌握较强的绘图方法和技能、技巧 3.掌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零、部件等机械图样的能力(二)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3.能不断积累经验,并从中归纳并找出共性的能力;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 6.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7.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8.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三)能力目标 1.注意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培养空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 3.具备中等复杂零件的绘图与识图能力;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 1、制图的基本知识; 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3、几何图形的画法; 4、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 难点: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投影法、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投影特点,掌握成投影图的形成和特性。 二、教学内容 1、投影及其特性; 2、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平行投影的特性; 4、投影图的形成; 5、投影图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 难点:三视图与空间形体的关系。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是工科各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由于生产和科学研究对计算机图形设计提出了日益迫切的多方面的要求,本课程在适应这一新形势方面更加成为重要的基础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⑴学习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⑵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⑶培养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 ⑷培养尺规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三种绘图能力; ⑸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⑹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及作图方法 遵守《机械制图》《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训练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操作技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 (1)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及画法等标准中的部分规定。 (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 (3)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 (4)初步训练徒手作草图的技能。 (5)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6)了解微型计算机绘图系统及工作原理。 (7)能用AutoCAD绘制二维图形及对图形进行编辑。 第二章投影基础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正投影的基本知识 了解投影的一般知识,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概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