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认识摩擦力(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认识摩擦力(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认识摩擦力(导学案)

第3节摩擦力李度一中陈海思

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

认识摩擦力课型新授课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摩擦力的存在.

2.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

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

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杂诗

·

其五》◆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

因素.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筷子、橡皮、洗洁精、

木块、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

砝码等.

教学难点

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判

断.

教学

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2)有压力;(3)接触面粗糙;(4)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做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与接触面面积大小和物体运动速度快慢或运动状态等无关.

注意: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或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物体间相对运动”不等于“物体运动”).如刚放在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由于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因此货物受到向前的摩擦力(与传送带运动方向、货物动方向一致);当货物速度达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因此不再受到摩擦力.

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木块A从斜面顶端滑下,运动到水平面上,判断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若受到,请画出摩擦力的示意图.

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互相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就一定产生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因为根据摩擦力定义可知,产生摩擦力必须满足四个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②接触面不光滑;③两个物体间有压力;④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选项A中没有“两个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因此是错误的.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选项B和D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摩擦力阻碍两物体相对运动,因此,物体有向后运动趋势时,摩擦力的方向就会向前.例如: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面,在不打滑的情况下,脚此时有相对地面向后的运动趋势,但脚没有向后运动,这时脚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此力是人向前走的动力.故选项C也是正确的.

答案:A

知识点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实例:百米跑比赛时,运动员穿上钉鞋,而溜冰的运动员则穿上光滑的溜冰鞋;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人们搬运重石,在底下垫上圆木等等,请大家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讨论、进行猜想:

①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实验图甲、丙)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有关.(如实验图甲、乙)

③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略)

(3)设计表格(供参考)

A.每个小组对其所选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下面以验证摩擦力大

例题3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

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挂钩的木块(重6N)、

两个砝码(每个重5N)、一块长木板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所用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方法总结:

在测滑动摩擦力时,利用教材上的方案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进而造成弹簧测力计读数困难.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采用下图方案.无论下面木板运动情况怎样,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此时测力计指针始终稳定,便于读数.

在验证猜想一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木块上分别放置一个

和两个砝码,按上述操作再做两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将表中空格部分填写完整;

(2)结合实验过程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验证猜想二,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

解析:(1)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木块受到的拉力,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此可得三次实验的滑

动摩擦力分别为:1.8N、3.3N、4.8N;(2)结合实验过程分析表中数

据,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需要保持压力大小一定,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此可知需

要增加的器材为:两块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或毛巾等.

答案:(1)

(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两块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教学板书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特别提醒: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拉力的大小才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该实验中所提到的结论仅限于滑动摩擦力.

教材习题解答动手动脑学物理(P26)

4.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如果要做这项研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5.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4.解答: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

积的大小,看摩擦力是否随接触面积的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5.解答:(1)微风吹动,课桌上的书本和文具会纷纷滑落;(2)固

定吊灯的螺钉会滑出,使吊灯落到地面;(3)我们将无法走动;(4)不能握住钢笔写字.

例题4(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有水平向右1N的力作用在B物体上,水平向左1.5N的力作用在A

物体上,A、B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N

B.B物体对A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对A物体摩擦力大小为0.5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A物体没有摩擦力作用

解析:对B进行受力分析,B受水平向右拉力和A对B向左的静摩擦力,且二力平衡,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1N,故A、B正确.对A进行受力分析,受到水平向左的

拉力和B对A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由于A静止,故受平衡力作用,A还受到地面对A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5N-1N=0.5N.所以C、D均错误.

答案:AB

例题5(用多媒体展示)某同学用力F按住一质量为m的木块,使其始终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F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容易处于静止

B.木块始终处于静止,是因为压力F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墙面越粗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木块的质量越大,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方法总结: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辨别,关键是注意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而静摩擦力的大小应从平衡力方面考虑.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反思

擦力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力,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论却知之甚少.这节课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摩擦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及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物理和应用物理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实验上:采用控制变量法,运用二力平衡原理来间接测量摩擦力大小.其中重点又放在如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当实验设计好了,分析概括,得出结论自然就容易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