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word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word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word教案

人教版七上《第18课三国鼎立》word教案

教学设计

第18课三国鼎立

[教材版本]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

[课标要求]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

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缘故、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缘故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缘故。

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缘故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文学创作的辨论能力。

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然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专门是符合实际情形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认识到评判历史人物时,要紧应该看他是否打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缘故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情分析]

1. 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通俗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要紧故情况节都专门熟悉,专门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判。

2. 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已显著地进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进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

[设计理念]

鉴于对《标准》的明白得和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以情形想像、课本剧表演、讨论等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把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教材分析]

1.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战乱给人民带来繁重的灾难,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了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进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2. 教材差不多上落实了《标准》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争――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争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截了当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同意和明白得。

3. 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敞的活动空间。

[教材处理]

1. 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平常所熟悉的,而且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对人物的评判客观公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大量的历史问题,组织讨论,使学生在摸索和争辩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进展规律。

2.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截了当的因果关系,因此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的缘故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这关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课前预备]

1. 围绕“你最喜爱(佩服)的三国人物是谁,请给大伙儿介绍你喜爱(佩服)他的缘故”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小故事。

2. 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编排课本剧。

3. 制作相关课件,剪辑录像资料和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形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仍旧在,几度夕阳红……”

设疑:1、说一说你明白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

2、你喜爱曹操依旧诸葛亮?什么缘故?

师导:你心中的曹操、诸葛亮与历史上的曹操、诸葛亮是否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他们有关的两次战争。

(创设情形,引起学生注意,勾起学生回忆。激发学生的爱好和热情,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

二、探究新知

教师: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第一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显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

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楚,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峻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显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人民期望早日终止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终止了这种战乱局面呢?那么统一北方的任务怎么说能由谁来完成呢?我们共同观看两个课

本剧

学生表演:情节一:曹操与两个谋士的对话。(对话中表达出曹操在政治上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情节二:袁绍与谋士的对话。(对话中表达出袁、曹双方的力量对比;袁绍对曹操的轻视;袁绍拒绝谋士诅授“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建议)

(通过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使学生学会搜集有用的资料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并以此逐步突破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分组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什么缘故?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依照对袁、曹双方的优劣分析,大伙儿差不多得

出结论,以后的统一大业一定会由曹操来完成。

袁绍为扼制曹操势力的进展,于200年统率10万大军渡过黄河,发动进攻,曹操的兵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在官渡相持。袁绍多次拒绝谋士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坐失战机。他的谋士许攸料定袁绍必败,因此投奔曹操,并向曹操献计,突击乌巢。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夜袭乌巢,烧毁袁绍的全部粮草。袁军人心涣散,曹操乘胜追击,袁军大败,这确实是闻名的官渡之战。(演示“官渡之战形势”)官渡之战是历史上闻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教师讲述:官渡之战后,曹操连续与袁绍的残余势力作战。到207年,终于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径渤海边时,留下了如此的诗句:“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示投影)这时的曹操差不

多53岁了,那么他的“壮心”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曹操意图统一全国。

教师讲述:(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曹操统一全国,还有一定的阻力:一是江南的孙权。孙权在江南苦心经营,百姓生活安定,经济有所进

展,地位日益巩固。二是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在207年,曹操统一北

方的时候,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不久之后却迅速进展起来,其中的

关键在于刘备起用了诸葛亮。你们明白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建议刘备避实就虚,向西南进展,谋取荆、益二州为依照地,并与孙权结盟,联合抗曹)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决战。(曹

军近20万人,号称80万,孙刘联军不足5万)这确实是历史上闻名

的赤壁之战。引导学生摸索: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

呢?

教师总结指出:曹军长途跋涉,十分疲劳;士兵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而现在的曹操已今非昔比,多次的胜利蒙蔽了他的眼睛,结果接

二连三地上了孙刘联军的当。

教师:(演示多媒体)曹操中了连环计,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孙刘联军趁东南风起,派黄盖诈降,带领装满浸油柴草的战船驶向对岸,在接近曹军

时,黄盖点燃大火,冲向曹军,烈火专门快从船上燃烧到岸边的营寨,

孙刘联军趁势发动进攻,曹军大败。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又一闻名

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教师提问:赤壁之战发生在阴历的十一月,按一样规律,在十一月的时候,中国盛行的是西北风,可什么缘故这时会刮起东南风呢?是不是确实像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是诸葛亮在七星祭坛上向上天求来的

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分析:每年的9月份以后,由于太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大陆气温逐步冷却,海洋上温度比陆地要高些,因此北半球大陆为高压,海洋上为低

压,低层气流由大陆流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冬季

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西北季风,西北风是气候现象。由于地区局部

因素阻碍,在气候背景下能够显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即我们通常

所说的昼夜风。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

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

邻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

具体。诸葛亮依照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靠着自己的体会,准确地

预报了显现偏东风的时刻。为欺诈周瑜,他设坛祭神“借东风”。这

确实是历史真实与小说的区别。小说中加入了虚构的成分,融入了

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和阶级立场。因此在故情况节设计上难免有

“神”化的现象,对人物的评判难免有失偏颇。

(通过掀开“诸葛亮借东风”这一事件的奇异面纱,使学生分清文学作品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距离,并用科学的观点看待历史)

组织学生讨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都提到了曹操,那么你对曹操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过渡:曹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既任人唯贤,又嫉贤妒能;既仁慈,又残暴;既谦逊,又骄狂;但他兼并诸雄,统一北方,进展生产,给

北方人民带来了短暂的安定。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逃回北方,无力南下,在北方修养生息。

大伙儿想一下,这时刘备和孙权为何不趁机北上,一统天下呢?

学生讨论:(略)

(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在争辩中学会得出结论的方法。在学习探究中发觉

题并自己探究解决问题,充分表达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教师总结:孙刘联盟内部存在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联合抗曹的实力。刘备向西扩张,并夺取汉中,有了立足之地;(演示多媒体)孙权在长江

中下游连续巩固自己的势力,并向岭南进展。孙权、刘备、曹操成为

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各有攻守,但任何一方都无力完成统一

大业。因此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220

年,曹操病死,他的亲小孩曹丕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

阳。刘备、孙权也先后称帝,至222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大伙儿

想一想,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你如何评判曹操?

学生活动:(略)

(通过对曹操的评判,学会客观地评判历史人物)

教师总结:三国是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三个国家分别采取措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展,魏国的经济和势力逐步超过了吴、蜀两国,263年,

魏国灭掉蜀国。266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废魏帝自立,改国号为晋,

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课堂反馈]

一、夯实基础

(1)你能否用其他的表达方式表达:220年,曹操死,他的亲小孩曹丕废止汉献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定都建业,建立吴国,史称孙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战争名称时刻交战双方结果作用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归纳你学过的古代闻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请回答:

(1)试举抒发了作者如何样的情感?表现了什么精神?(4分)

(2)说出曹操参与的两个闻名战争的名称和战争的时刻、作用。(6分)

二、开放探究

(1)历史使人聪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①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发:战争带给人民的是灾难、是痛楚。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②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发: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③从三国鼎立局面的显现中,我得到启发:三国鼎立局面的显现相关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④从三国经济的进展中,我得到启发: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气的时代。稳固对一个国家的进展至关重要。

⑤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证明台湾自古以来确实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⑥从三国历史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在中国历史进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临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

⑦从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中,我认识到:评判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平,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展。

⑧从对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的比较中,我认识到: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的真实,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

(2)试用本课中学到的方法评判你的历史老师,举些实例谈谈他对你们的阻碍。 (突出“为学生学习服务”“充分进展学生个性”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题目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使大伙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曹 丕 官渡之战 魏

赤壁之战 蜀 吴 刘 备 孙 权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指出:在中国历史进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临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但最后怎么说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了解到。

(使学生通过恰当的板书设计,理清本节课的线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把握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

[总结反思]

本课内容教材处理得比较简略,但内涵专门丰富,东汉末年黄金大起义后,兵祸连年,社会动荡不安,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北方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试图统一南北,却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被迫退守北方。此后,曹丕、刘备、孙权先后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三国统治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爱护社会安定、进展社会生产。袁 绍 孙刘联军 统一北

方 三国鼎立

西 晋

统 一

中国终止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显现了区域性的相对统一,整个社会在连续向前进展。这确实是本科的内容。

[附] 课本剧

情节一人物:曹操谋士甲谋士乙

(曹操走来走去,心绪不宁。谋士甲、乙从两边上)

谋士甲:丞相为何如此烦躁?

谋士乙:但是为了袁绍大军来犯?

曹操:正是为此忧心。

谋士甲:丞相尽可放心,天子在许都,袁绍来犯,是为大逆不道,丞相奉天子之命抗袁,天下人必拥护丞相而唾弃袁绍。民心所向,丞相胜券在握呀。

曹操:可袁绍大军精兵十万,骑万匹,我军不足四万,胜负实难预料。

谋士乙:尽管如此,丞相亦不必担忧。丞相礼贤下士,多少英雄豪杰天下智士皆来投奔,这是袁绍万万不可相比的,而且丞相多年来募民垦荒屯田,积蓄军粮,深固全然,又怎知袁绍必胜呢?

曹操:如此说来,我方当胜券在握了。全赖各位鼎立相助,曹操感激不尽。

情节二人物:袁绍谋士

(袁绍高坐堂前,饮酒作乐,谋士上场)

谋士:主公,大敌当前,如此做怕不合适吧。

袁绍:小小曹操,算什么大敌,你们多虑了。

谋士: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近几年来募民屯田,势力大增,不可小看啊。

袁绍:什么不可小看?我袁绍十万精兵,骑万匹,他曹操只是三万余人,他要和我对抗,真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谋士:主公,大战将至,万万不可轻敌呀。

袁绍:你这厮,尚未开战,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乱我军心,给我拉出去,斩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